光绪年间,清廷赏赐一个老乞丐穿“黄马褂”,为他立牌坊,并封他“义学正”官职——他就是被冯玉祥将军称为“千古奇丐”的武训。武训“奇”在何处?武训原名武七,出生在山东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7岁丧父,乞讨为生,想求学,却被先生嘲笑拒之门外。他离家当佣工,雇主因为他是文盲做假帐,谎说3年工钱已支付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暴打,气得口吐白沫,病倒3日。武训自己吃尽了文盲的苦,不想让别人再受他的苦,20岁时他当了乞丐,决心行乞办学。1859年,21岁的武七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到各地去行乞集资。他头发脏乱,烂衣遮体,每次讨得较好的衣物和饭食,他就设法卖掉换钱。自己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只吃最粗劣的食物。武七白天乞讨,晚上纺线绩麻,农忙时还经常给富人打短工,经过多年的辛劳,武七终于积少成多,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由于他居无定所,钱款无处存放,就打算找一富户人家来存放。他打听到本县有一位举人杨树坊,为人正直,名声很好。武七觉得这个人值得信赖,于是跑到杨府求见。杨举人拒而不见,他便在杨府大门口一跪两天,终于感动了主人。武七把乞讨积钱、兴义学之事原原本本叙述一遍,杨举人大为赞叹,不但答应帮他存钱,并表示要助他办学。1888年,武七花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此时,距离他树立办学的理想,已经过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里,他挨冻受饿,历经磨难,始终坚定的一步步迈向他的目标。学校建成后,他又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人家跪请他们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来上学。学子们的学费全免,所有的费用都由武训来支付。因其一生投身于兴办义学的伟大事业,所以清政府给武七赐名“训”,取“垂训于世”的含义以示嘉奖。1896年,武训在朗朗的的读书声中含笑病逝,终年59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照遗嘱将他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武训告诉我们什么?善行,从来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去做什么,就决定了你会成为谁。你的选择将决定你的命运,也许还能决定他人的命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今天你的一个偶然之举,也许照亮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更为自己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相信未来会开花结果、馥郁传香!#开心做好事#
2、武训是不是真实的《武训传》不知有多少朋友看过?主人公武训是清末的一名乞丐,原名武七,目不识丁,没钱没地位,却用辛苦乞讨的钱办了三座专门为穷孩子们读书的义学。他是中华历史5000年来,第一位以乞丐的身份编入正史的老百姓,被称为“千古奇丐”。近代著名书画家李苦禅,就是从武训兴办的义学里走出来的。而他自己呢?“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不置家产,不娶老婆,为著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1945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这段《武训颂》留下了这位力倡普及教育的奇人形象。1950年,郭沫若先生也感动地为武训题道:“他以贫苦出身,知道教育的重要,靠着乞讨敛金兴学,舍己为人,是很难得的。”武训堪称“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教育事业之楷模”。
3、武训歌谣这一张照片中,这个年迈的老人,他的真实身份是一个“乞丐”,但他也是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唯一的一人,他就是被誉为“千古奇丐”的武训。武训,清道光年间,出生于山东省的一个贫苦家庭。七岁那年,武训父亲病逝了,为了能活下去,他的四个姐姐只能去当了童养媳,而他自己也只能以乞讨为生。有一年,武训在一家人家里打了三年长工之后,地主恶霸竟然欺负他不识字,故意将假账拿给他看,不仅不给他的工钱,还反咬一口说武训欠他的钱,武训据理力争,反而遭到了毒打。这一次事件后,武训痛定思痛,他在心中立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他要兴义学,为穷苦人家的孩子提供上学的机会!说干就干,武训接下来几十年间,到处行乞,吃的都是别人的剩菜,住就随便在大街上对付一下,因为不识字,他决定把乞讨来的钱财都委托给本地德高望重的人来保管,最终武训攒够了可以开办“义学”的4000余吊钱,他雇来了老师,并且免费让学生读书。建了学堂后的他还是在行乞,并且一直将所得之财投入学堂中。武训的绝世奇行轰动了清廷,光绪皇帝授于他“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4、武训简介资料抛开意识形态不讲,武训这份执着和行动力,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千古奇丐当之无愧
5、武训的真实面目武训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千古乞丐”被载入史册,皆因他行乞募来的钱财全致力于办学和慈善事业,被尊称为“平民教育家”和“慈善家”。
6、武训的简介叫花子办学你能相信吗?一办还办了三所,不识字的“平民教育家”武训病逝后,自发来为他送殡的市民达上万人,一时间哭声震天。他没有文化,却被后世称为“平民教育家”;他是一个乞丐,却被正史唯一记录在册。武训靠乞讨为生38年,他到底有何魅力,被冯玉祥称为“千古奇丐”?“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这就是武训一生的追求。武训1838年出生于山东堂邑县柳林镇武家庄,原名武七。武七七岁时,父亲病故,为了活命,他只能跟着母亲到处要饭为生。那时候的武七有两个愿望:一个是能讨到干净的饭食,另一个就是能读书写字。因为他讨饭时要经过一所学堂,看到每天从里面走出来的孩子,他羡慕极了。可是,那时候的他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上学呢?所以,第二个愿望只能深埋在心底。从10岁开始,武七就到处给人打工,有一年除夕,雇主让他帮忙贴对联,过了一会,雇主过来检查,对着他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原来因为他不识字,把对联贴倒了。武七14岁那年,他在当地的李举人家已经干了三年长工了。有一天,母亲病了,他就去跟李举人要工钱,想给母亲买点药。可没成想,那李举人拿着账本一划拉,说是他的工钱已经结清了。武七气得跟李举人讲道理,可自己不识字,也没有证据啊,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被人家打得昏睡了三天。醒来后的武七,深深感受到了没文化的可怕。从此,他就立下一个志愿:那就是行办义学,让穷人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可是,办学得需要钱,自己一贫如洗,哪来那么多的钱呢?武七早想好了,他比谁都明白,这学不是短时间就能办起来的,他要行乞集资,就算要搭上一辈子,他也要办成。从1859年开始,21岁的武七手拿一个铜碗,肩上背着一个褡袋,走上了乞讨的道路。武七跟别的叫花子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边走边唱:“吃杂粮、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吃得好,不算好,修个义学才叫好。”他的这些顺口溜特别通俗易懂,别人一听就明白。但也有人觉得他是痴人说梦,就拿话讽刺他:“就你这穷酸样,还办义学,你做梦呢吧你!”武七也不生气,继续唱:“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这样乞讨了一段时间,收效甚微。武七决定改变思路,他不单纯讨钱了,他要出卖苦力,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边干还是边唱:“给我钱,我屯田,修个义学不费难;又当骡子又当牛,修个义学不犯愁。”为了攒钱,武七什么招数都用上了,他玩杂耍,耍把戏,学狗叫,给孩子们当马骑,只要给钱,啥都干。经过多年的辛苦,武七终于攒下了一笔钱,可他居无定所,不能老是把钱带在身上啊。他听人说本县有一个叫杨树坊的举人为人正直,名声也很好。于是,他登门拜访,但是门卫看到他的穷酸样,不给他开门,他就跪在门口,一跪就是两天,杨举人被感动了,请他进了门。武七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打算跟举人讲了一遍,杨举人大为感动,不仅答应帮他存钱,还要给他利息,并且答应等时机成熟帮他办学。从杨举人那儿,武七也学会了放贷。他把钱借给别人,获得三分利息。随着他的钱越攒越多,他开始买地。到他49岁那年,武七已经买下230亩田地。于是,他又找到杨举人,在他的帮助下,办起了第一所义学。杨举人劝他娶个老婆,他摇头:“不娶妻,不生子,修办义学才无私。”义学办起来后,他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里跪请他们来当老师。并且就连学生也是他一家一家请来的。第一年招收了50多名学生,学费全免。学校办起来了,他更忙了,讨饭之余,他还经常来学堂探视。有一次,他发现一个老师睡午觉睡过了头。他直接跪在老师的门口,高声唱;“先生睡觉,学生胡闹,我来跪求,一了百了。”老师很惭愧,以后再也不敢偷懒了。看到有的学生不用功,他也会下跪哭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1890年,武七与寺院合作,办起了第二所义学;1896年,他又在临清县办起了第三所义学。山东巡抚张曜听说了武七的事迹,亲自召见了他,并为他赐名武训,还下令免除义学的田粮钱和徭役,另外捐银200两。1896年,武训在学生们的读书声中走完了他的一生,所有师生无不痛哭流涕。他下葬那天,上万市民自发为他送葬,一时间,哭声震天。山东人感念武训功德,尊称他为“武圣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武训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行乞办学,他的这种精神值得代代相传。关注我,@纵穿历史长河 ,走近历史人物,感悟人间真情。资料来源:《文史春秋》#武训简介#
7、武训简介作文鲁迅先生说过:“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和舍身求法的人。”武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山东堂邑县(现冠县柳林镇)人。七岁丧父。自幼随母乞讨。他自己因不识字被李举人屡屡欺负。于是萌发了办学堂的念头。咸丰九年(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了乞讨办学生涯。他一边行乞,一边唱:干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他除了乞讨,还干苦力活,到庙会、集市上拿大顶、耍把式卖大艺。还当邮差、捡破烂、搓麻线、纺线等。他唱道:岀粪,锄草,拉砘子来找,管黑不管了,不论钱多少。给我钱,我砘田,修个义学不费难。又当骡子又当牛,修个义学不犯愁。光绪12年,武训积少成多,购买学田200多亩,钱攒了4000吊。光绪13年,两位开明地主免费送武训一部分土地,供武训办义学用。光绪14年(1888年),武训花4000吊钱所建第一所义学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成,取名“崇贤义塾”。当年招生50多人,不收分文。时任山东巡抚张曜听了武训的义行,下令免征武训义学的钱粮和徭役,还捐银200两。朝廷授武训“义学正”名号,赐黄马褂。光绪16年(1890年),武训又在山东临清杨二庄兴办第二所义学。光绪22年,武训花3000吊在临清御史巷兴办第三所义学。取名“御史巷义学”。他还购买大量图书,供人自由借阅。武训一生没有娶妻生子,还说:“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光绪22年(1896年)4月,武训离世,终年58岁。下葬时,万人送葬,师生痛哭不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武训是不是真实的(武训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