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月18日:原兰州军区副政委高维嵩少将在西安病逝,时年69岁[蜡烛]。高维嵩少将1916年出生于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历任红26军、红27军前敌委员会共青团代表,红十五军团75师223团d总支书纪,红30军264团政委。抗大二期毕业后,高维嵩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独立第4营营长、第2团团长,保安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晋绥联防军警备第3旅8团政委。解放战争中,高维嵩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3旅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4纵11师政委,一野第4军11师政委。建国后,高维嵩历任甘肃军区临夏军分区副政委,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青海省军区政委,陕西省军区第二政委,兰州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高维嵩被授予少将军衔。我们都知道,为了统一指挥八路军3个师在陕甘宁留下的留守团,在1937年8月成立了由肖劲光担任主任的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就在当年11月,由359旅718团改编为警备8团,此时的359旅718团由“平山独立团”改称,并由359旅指挥。到了1938年12月,八路军留守兵团又以绥德警备司令部为基础成立了警备1旅(下辖之警备3团就是129师炮兵营,还有警备8团)。此后由于大生产后环境的极大改善,在1941年年底,警备1旅又加入进来了警备4团(由115师辎重营,炮兵营合编而来)。但是就在不久后的1942年10月,由原陕北独立师整编而来的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5团,又与原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富甘独立营合编成立警备第8团,当然了出于与之前的警备8团加以区别的考虑,我们就更准确地成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3旅警备8团。再加上高维嵩少将在陕甘宁保安司令部任职的经历,可以明确高维嵩就是后面说的以原留守兵团警备5团为基础,成立的联防军警备8团。又到了1946年,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奉命将385旅与警3旅进行合编,此时385旅带来的是385旅警备4团(改称为联防军警备5团,应该就是此时770团已经南下中原军区),非常可惜的就是此时警3旅警备7团下辖的一个营调出了扩建为陇东独立13团(这是最初成立留守兵团警备1团的,由120师辎重营,炮兵营中间的一个,此时的联防军警备7团就是留守兵团警备1团为底子,扩充进来保安司令部第4团而来。)以上脉络简单说:就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1旅范畴内的警备8团,在此期间一定顺延转换了番号,但是其红军团的基础是原718团(步兵10师的那个完整的红军团);而警3旅范畴内的3个团,应该是各个都有红军营的底子,而且还有“陕北独立师”与“385旅”的荣誉传承。所以在1952年9月原4军10师改编为炮兵10师的时候,就把原30团调入11师,于1954年改称为11师31团;而11师的老部队,又在上世纪80年代,把11师部队整合为32团,以及装甲团,炮兵团,高炮团。想想看?11师的部队不仅有两个红军团,就连装甲团和炮兵团里,也有红军营的底子,11师就是4军的菁华,还传承着留守兵团的荣誉。我说上述故事,是因为我偶然发现,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原11师师长郭炳坤和11师政委高维嵩,都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历史上的今天##图说军史##老照片的故事#[给你小心心]
2、平山独立团【村考老报照-看得见的记忆】这是1940年9月23日《新华日报》第四版刊登的大型报道“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记者左芳。此时距山西繁峙上下细涧腰间战斗八路军大胜和聂荣瑧表彰已一年多。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d的机关报,是第一张在全国公开放行的报纸。这篇报道第一次详细介绍了“平山团”的成立及在战斗经历,为鼓舞民众参军抗战发挥了积极作用。(报照由冀生堂提供)张志平#平山团简介#
3、平山团首任团长#石家庄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石家庄的景点不是山就是寺隆兴寺,赵州桥,天山海世界,西柏坡,大佛寺,荣国府,河北博物馆,空中花园,老火车站纪念碑,动物园,植物园…简单介绍几个:赵州桥:作为屹立1400年不倒的石桥,赵州桥建桥时力学计算精确,加固方法妥当,造型优美,工艺在当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座古桥在各方面仍然具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事实上,作为空腹式拱桥的鼻祖,中国50年代开始修建的石拱桥,凡跨径超过30米的,为了降低桥梁自重,都采用了类似赵州桥的空腹式拱。天山海世界:国家AAAA级景区,是石家庄市首家荣获这一称号的景区。1999年开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恒温水上游乐中心。景区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戏水大厅室内面积1万多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7000多平方米,以"水"为主题,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似一条巨龙,分儿童戏水区、成人戏水区、按摩区、造浪区及漂流河,是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景区。西柏坡:西柏坡是一个只有33户人家的小村庄,但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良好的群众基础,为中央落脚于此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目前在史学界形成基本共识是:一,平山战略位置重要,交通便利,环境优越,能进能退,能守能攻,是理想的战争指挥部;二,平山物产丰富,可保障机关部队有充足给养,曾被聂荣臻元帅赞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d和群众基础好。对于这一点,d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时就通过报纸和来自晋察冀的同志,通过驻扎在平山的晋察冀边区首脑机关,通过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平山团”,有了初步的了解,平山d组织坚强有力,d员数量多,政治素质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好,对敌斗争坚决;平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共产d,热爱子弟兵,勤劳朴实,忠诚可靠,不畏强暴,勇于牺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
4、现在还有平山团的建制吗了不起的“平山团”之:哥哥英勇牺牲,弟弟当兵用哥名著名的上、下细腰涧战斗,造就了很多英雄人物,“平山团”勇士王家川就是一个典型代表。1939年5月11日,“平山团”和717团两面夹击,把1000多日军困在了细腰涧,敌人伺机疯狂突围、垂死挣扎,战斗持续了五个昼夜。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平山团战士王家川用步枪打死了两个鬼子。第二天,王家川左胳膊被子弹打穿,他用手榴弹炸死三个鬼子。第三天,他用纱布裹上胳膊继续投入战斗。敌人选择的突破口正是他所在的阵地,敌人每次冲上来时,战士们就拼刺刀将敌人杀退。王家川带伤上阵、临危不惧、勇猛无畏,在一次短兵相接时,他用刺刀拼杀了两个鬼子,自己也两处重伤,鲜血染红了衣服。这时,他看到一个战友被两个鬼子围困,他立即冲过去,用尽最后的力气拼掉了一个鬼子,战友解围了,王家川倒了下去,牺牲在阵地前沿。王家川一共消灭了8个鬼子。这场战斗,平山团有300多名战士英勇牺牲。消息传到家乡平山,父老乡亲们忍住悲伤、擦干眼泪、挺起脊梁,继续送子参军、保家卫国,他们誓言:“平山团决不减员,平山团的旗帜决不能倒!”王家川有两个弟弟,大弟弟时年20岁,是抗日先锋团团员。他辞别父亲,带上介绍信和干粮,毅然走上哥哥的路——参加八路军、为国出力!他在山区走了9天,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到达“平山团”在山西的驻地。他对团领导说:俺是接替王家川来当兵打鬼子的。团领导说:你与王家川是什么关系?你叫啥名字?他说:俺是王家川的弟弟,哥哥牺牲了;俺没有别的名字,俺就叫王家川吧!团领导说:你来参军打鬼子我们欢迎,但不能叫王家川。你哥哥王家川的名字已经报了牺牲抚恤表了。他坚定地说:俺一定叫王家川。万一俺在战场上牺牲了,我还有个弟弟,还要来当兵,还要叫王家川呢!就这样,“平山团”历史上前后有两个王家川,一个是哥哥王家川,一个是弟弟王家川,都是八路军战士王家川!@九思堂笔记 #我要上 头条# #石家庄头条# (本文参考《非凡岁月》、《平山d史资料》等整理,谢谢阅读和关注!)
5、平山团最后结局据说是根椐抗战时期河北平山团的事迹创作的,真是白瞎了这个好题材。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平山独立团(平山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