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个书生叫尤琛,生的英俊儒雅。一年春天他去郊游,借宿一座小庙时,发现一尊女仙的塑像姿容俏丽,心生爱慕的他,趁人不备亲了一口女仙,还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夜深人静时,才依依不舍的回去休息。到了月上中天时,尤琛正要休息,却听到窗外有一个娇俏的声音赋诗:“藐姑仙子落烟沙,玉作阑干冰作车。若畏夜深风露冷,槿篱茅舍是郎家。”尤琛仔细一听,不禁狐疑不已,这不是他提在墙壁上的诗词吗?他就很好奇,到底怎么回事,深夜怎么会有女子,读她写的诗呢?就在他思考的时候,忽然有人敲门,他虽然有点胆怯,但想平生不做亏心事,就起身打开了房门,没想到门外却站着一位姿容俏丽的女子。这个女子衣着华丽,见到尤琛后,女子梨窝浅笑对尤琛道,不请我进去坐坐吗?你早上这样待我,我可是来找你算账的!尤琛呆呆看着女子时,她悄然迈进屋内,让尤琛关上门,对他说:我是早上你亲过的紫姑仙子。我本是仙女,但因事被贬下凡间,今天见你对我如此爱慕,特来和你一聚。尤琛惊喜不已,两人就天南地北的聊起来。两人越聊越投契,紫姑仙子见夜已深,就想要回去,没想到尤琛却极为不舍,紫姑仙子说:如果你不介意我的身份,不把我当妖怪看待,我或者今夜能留下来。尤琛激动的连忙拉着她手,进了卧榻,两人相拥入眠。次日一早,尤琛起来却看不到女仙,感到一阵的懊恼,好像失去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一样,心情非常的失落,没想到,晚上女仙再次到来。此后两人夜夜会面,但除了尤琛,其他人却看不到她。尤琛眼看要科考了,但因为经常和紫姑女仙在一起,疏忽了学业,紫姑女仙就送给她一个紫丝囊,说佩戴它的人能文思泉涌。尤琛戴上紫丝囊那刻,发现人忽然精神一震,心中平时的不解,忽然全都领悟了,每次下笔都能灵光乍现,而且胸有成竹,因此他考中了举人,还当上了某地的知县。紫姑女仙则一直跟随这尤琛,帮助他处理日常的事物,经常劝诫尤琛要明镜高悬,尤琛因此获得了当地人的敬爱,称他为包青天再世。两人度过了一段甜蜜的岁月。可是有一年新年后,仙女忽然告诉尤琛:我是被贬的仙女,本来是要回去天界的,但我与你想爱,无法在会天界,我在凡间逗留,如此也非长久之计。你我夫妻情深,但一直没有子嗣,为此我求了东华帝君,希望帝君能助我转世为人。你愿意等我15年,你我夫妻真真正正的做一世夫妻。你愿意吗?尤琛听了,非常的不舍,但他看着女仙坚毅的眼神,忍泪点头答应后,忽然潸然泪下抱着紫姑仙子,紫姑仙子亲了一口他的脸庞后。就消失了,没有了女仙提点,尤琛也无意仕途,就告老还乡。乡里的人,见尤琛独自一人,就好心给他说媒,但都被他拒绝了,尤琛也没有请丫鬟,一个人独居了十五年,十五年以后,一位的德高望重的长辈,再也看不下去了,就为他保媒。尤琛依然是婉拒,为了让长辈打消念头,他将自己和仙子的事和盘托出。长辈听后,立刻吃惊的说,这不巧了吗?原来这位长辈,介绍的是朋友的女儿,这个女子年芳十五,出落的如花似玉,但却一直不开口说话,每次有人给她说媒,她就会写下‘待尤郎’,家里人也想不出这是啥原因。但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你们前世有缘啊,尤琛听说也很惊讶,立刻和长辈到朋友家,想邀请女子一聚。但女子却交给他一直帖,里面写着紫丝囊尚在?尤琛看后眼睛闪出了泪花,终于等到你了,幸好我没放弃,将从不离身的紫丝囊交给女子家人。女子拿到后,告诉了爹娘她要等到人出现了,没多久,尤琛就和女子成亲,成亲当晚,尤琛掀开女子的盖头,女子忽然发出阵阵娇笑,忽然说出话来,但却忘记了前世仙女与尤琛的那些甜蜜的点点滴滴。故事源自《子不语》卷十《紫姑神》,《子不语》是清朝文学家袁枚编撰的一本笔记小说,和《聊斋志异》异曲同工之妙,以文笔朴实无华,章法多变,情节曲折著称。其故事寓意深刻,因为形象生动,别具一格,令人过目不忘,它从民间百态入手,阐述和鞭挞了当时的种种不堪,同时也展现了人间的真情!《紫姑神》构思离奇,作者袁枚在最末留下一句评语 “然从此绝不记前生原委,如寻常夫妇”个人对此理解,认为是紫姑仙子,前世的往事逐渐消失,因为她本向东岳帝君求情,转世后必然需要忘掉过去的一切,这也属正常的事。当然也有人认为,紫姑仙子并不强想不起前世,而是将其埋藏到心底,并不去提及,因为她最希望的,就是和尤琛如普通人一样,做一对夫妻享受人间的真爱。让人感动的是,双方都等到了对方的到来,从古到今能不忘初心,坚守承诺的确是难能可贵!特别是爱情。试想一下,任何一方放弃,也不会有如此美好的结局因此个人认为,紫姑仙子刻意忘记过去,是希望得到一次真正的爱,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只羡鸳鸯不羡仙,或者在紫姑仙子看来,得到一个人的真爱,深爱之人相守一生,或者比在天宫度过无尽的漫漫长夜更幸福?您说呢?#古籍守护人##识典古籍#
2、袁枚简介#每天一则野史# 中国古代同性恋,郑板桥也是其中之一2010你那冰岛颁布相关法律,宣布同性恋合法,同一年,冰岛女总理与她相恋多年的同性伴侣结为合法“夫妻”成为首个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国家领导人/中国也是拥有者源远流长的同性恋历史的,最早的起源是在华夏始祖皇帝的时候,在清朝纪晓岚的笔记中有记载。中国古代对同性恋也有许多的称呼,比如汉哀帝与他的男宠董贤,那时称为断袖之癖;卫灵公与她的男宠称为分桃(余桃),还有魏王与他的男宠龙洋称为“龙阳之好”。而这些事形容男子之间的同性恋,女同性恋我们称之为“莱户对食”。汉朝前饲养娈童仅是王公贵族的癖好,但是到了南北朝,这种风气从皇宫传入民间,并且还有词来歌咏这种事情。而之后男色之风衰弱的一段时间,到了宋朝卷土重来,甚至更是兴盛,男子公然为娼,路边揽客等等事情频频出现,到了清朝更是达到一个鼎盛时期。清代为何会是鼎盛时期呢?这是因为清朝盛行“私寓”制度,富商官吏之间兴起养相公的风气,大户人家会买一些眉清目秀的小男孩来家里赏玩,称为“男风”而这些玩物就被称为“相公”清代的诗词大家陈维崧与优伶徐紫云的同性恋不仅不是秘密,而且路人皆知。陈维崧写过一首名为《贺新郎云郎合卺为赋此词》的诗词,这首诗词是同性恋文学史上最具文采的一首词,诗词内容是:“六年孤馆相偎傍。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飏。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只我罗衾寒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休为我,再惆怅。”而今天我们介绍的人是郑板桥也就是郑燮,在故宫博物馆中有一本《板桥自述》其中就有提到,他是有“断袖之癖”的,他说自己太爱山水,又尤多喜欢“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而这里所说的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就是我们所说的同性恋。郑板桥是同性恋的事情也在蒋宝龄的《墨林今话》中说过他是一个将自己写诗赚来的钱全用于风月场所的人。而郑板桥确实一生养过多个男宠,他做官的俸禄与卖了自己字画的钱多是用在这个上面,而他自己也是承认的。郑板桥71岁的时候遇到了48岁的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两人一起游船吟诗,甚是欢畅。酒过半寻,郑板桥说:“如今的衙门,动不动就是板子伺候,但是那板子若是打在了桃臀上那么那个美好的少年他的美色不是被全部糟蹋了吗?我要是能够参与朝廷立法我一定要将打在臀上改为打在背上,这才不辜负上天赐给我的龙阳好色”(原话为:今日之衙门,动辄板子伺候,那板子偏又打在桃臀之上。若是姣好少年,岂不将美色全糟蹋了?我要能参与朝廷立法,一定将律例中的笞臀改为笞背,这才不辜负了上天生就的龙阳好色)而袁枚也产生了一种知己一般的认同感。而袁枚到了郑板桥这个年纪还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男秀才为学生,两人双宿双飞,一副风流做派。
3、袭人的扮演者袁玫简介人间真实。三清书中的鳏寡孤独残到底哪一种结局才是最惨的?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遇到最初的恋人我应该是喜还是忧?菜上齐后我们四人面对面坐下,张雅欣夹起一道菜尝了尝味道,看着她如此满足的表情,我便转身和袁阿姨说再加个椒盐牛肉和素丸子。张雅欣在一旁对董珊珊说道:巧了,你不就喜欢吃丸子吗?还有肉类你也只吃牛肉吧。我望着董珊珊的眼神,她是在惊讶,我没有忘记她的喜好吗?事实上我又怎么能忘记呢?只不过回忆只是回忆,就让它过去吧。其实这样也好,装作不认识也不会那么尴尬。吃完饭各回各家,就当这是一场偶遇而已。不一会菜就上来了,也不能这么干吃不说话。所以我们便和张雅欣聊了起来。从她嘴里得知,本来她到这个学校就是陪男朋友读书才去的,结果被甩了,毕业就直接去她干爹的公司上班了。听到这里让我惊讶的是,她竟然是袁氏集团老总的养女,感情这是一大小姐,怪不得已经有车了,原来是天生就带来的。这时易欣星问道:你干爹不会就是最大的那个老总吧。张雅欣告诉他,我干爹的名字叫袁枚。突然啪嚓一声好像是什么东西碎了。我们转头看去,只见阿姨低头看着一个玻璃杯的碎片,好像是刚才她不小心弄掉的。于是我就问阿姨,阿姨没事吧用我帮你补。袁阿姨抬起头对我说道:不用不用,你们吃你们的。看着袁阿姨的表情,好像心里有事。说起来,袁大叔不是有个土大款弟弟吗,不会这么巧吧?于是我小声的问张雅欣,认识这家店的大叔和阿姨不?张雅欣对我说:不认识,我是第一次来,不过这家菜是真好吃。看来只是巧合。再说要有袁枚那样的集团老总弟弟,还开个屁的面馆,最次也得整个面厂。张雅欣这时说道,还没给你们正式介绍呢。这位是我的同事,是一个星期前到公司的姐姐董珊珊,我俩特投缘。接着张雅欣问道:珊珊姐,听说你家那位连房子都买好了。怎么样,啥时候结婚?原来她已经有男朋友了,而且快结婚了。我的脑袋忽然变的一片空白。虽然我俩早已经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中还像堵了团棉花一样的难受。沉默一会后,我忽然想喝酒,转身对袁阿姨说:阿姨,再拿八瓶啤酒喝吧。他大爷的一场酒下来,大家都喝的差不多。张雅欣好像也很尽兴,她说不想这么快就回家,想在玩一会。易欣星听就乐了。通过这顿饭,他和张雅欣聊的还算很投缘。于是他想趁热打铁,就对他说:那咱唱歌去吧。我唱月亮之上特像张学友。张雅欣好像觉得他的这个冷笑话挺有意思的便说道:那也不是张学友的歌,我想玩跳舞机,咱们去电玩城吧。易欣星听到后很是赞成的说道:好呀,我十二岁的时候可就是哈尔滨第一舞魔了,而我一听去电完成,心里就又是一阵抽搐,去哪不好,偏偏要去电玩城。那是我和董珊珊擦除火花的地方,我要是去的话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再说了,董珊珊也百分之百不会答应的,可是我却又想错了。董珊珊竟然答应了下来,然后用有些醉意的眼神望着我说道:你去吗?#袁枚简介资料#
4、袁枚资料汪曾祺某本书出来,出版社编辑到北京送书,汪老见到书,对封面不满意,书的封面是紫色的,书名是蓝的。就说“蓝配紫,臭狗屎”。编辑赔笑说:“臭狗屎就臭狗屎,书反正是好书。”汪曾祺在鲁迅文学院上课,有一阵子有人老把打给他的电话打到别人家。此人疑惑,打电话到问是何故,原来汪老错把此人家的电话当成自己家的电话给了别人。此人抱怨:怎么能这样?汪老还挺有理:“我又不给自己打电话,我怎么能记得我家电话!”弄得此人哭笑不得。汪曾祺有时酒后狂言:“你们可得对我好点,我将来可是要进文学史的。”可是他的三个子女,要么都不搭理他,要么齐声说:“老头?就你?别臭美了吧?”汪老魂归道山,有人戏问,现在发现老头的价值了吧?一个女儿笑着接话:“是的。是发现了——发现了他的经济价值。”众人哄堂大笑。汪曾祺年轻时爱写诗,在学校里小有名气。一次在路上听见两个女生聊天,一个问:“谁是汪曾祺?”另一个回答:“就是写那种别人不懂,他自己也不懂的诗的人。”一帮作家到北京开会,常要汪曾祺请客。汪老总是说,没有买到活鱼,无法请。后来他们摸准汪曾祺的遁词,就说“不要活鱼”。可汪老仍不肯请。遂放言“汪老头很抠”。汪曾祺女儿同事来访,汪老开了门,朝里喊一声“找你的”,之后再不露面。同事就汪老架子大。女儿警告老爷子,下次热情点。下次同事又来,汪老不但打了招呼,还在厨房忙活了半天,端出一盘蜂蜜小萝卜。萝卜削了皮,切成滚刀块,上面插了牙签,边上配了一碟蜂蜜。同事一个没吃。女儿抱怨,还不如削几个苹果,萝卜也太不值钱了。汪老不服气地说:“苹果有什么意思,这个多雅。”人们都说汪曾祺平和,其实他骨子里很狂,能看上的作家并不多。汪老的写作极其认真。一次汪师母在桌上说:“他都是想透了才写。”这时汪老接话:“我就要写出同别人不一样的才行。别人看了,说‘这个老小子还有两下子!’”汪曾祺给人的印象是飘逸、雅致、冲淡。其实是食人间烟火的,而且有时候还很幼稚、天真,见出其可爱。他跟家人经常说:“为了你们,我得多挣钱!”汪曾祺写字画画从不收钱,曾经有人给过钱,他都如数退回了。“我的画其实没有什么看头,只是因为是作家的画,比较别致而已。”汪曾祺去门口的小卖部买烟,走近柜台,从裤子口袋里抓出一把钱,数也不数,往柜台上一推,说:“买两包烟。”卖烟的在一把零钱中挑选了一下,拿够烟钱,又把这一堆钱往回一推,汪老看都没看,把这一堆钱又塞回口袋。汪曾祺在家煮豆汁。一家子都反对,因为豆汁又臭又酸。汪老说:“我就吃。”又说:“梅兰芳那么有钱,还吃豆汁呢!”汪家的厨房才几平方米。一个水池,一个煤气灶,还有一个极小的案台。汪老做的菜不多,都是家常小菜。只不过用心,把小菜做出新意,有时别出心裁而已。读书、喝酒、做菜,是汪曾祺一生的爱好。其子补充:看杂书、写杂文、吃杂食。汪曾祺爱美,对年青女性尤其好。汪曾祺有诗:“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汪曾祺的笔迹遒劲俊逸,饱满有力,“似明人笔意”。汪曾祺最喜欢体验人间滋味,最喜欢感受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并用八个字概括:“辛劳、笃实、轻甜、微苦”。汪先生说:我以为语言最好是俗不伤雅,既不掉书袋,也有文化气息。青年作家还是要多读书,特别是古文。雅俗文白,宋人以俗为雅,今人大雅若俗。能把文言和口语糅合起来,浓淡适度,不留痕迹,才有嚼头。一位作家说,汪曾祺是“当代苏东坡”,可惜成名太晚。中国文人身上具有的气息,他都有。若干年后,人们会把他和苏东坡、归有光、张岱、袁枚等人一起来看。汪曾祺身上的这些气息,当代作家中许多人是没有的,不管他写了多少小说,获了多少文学奖。有人说,汪曾祺是汉语的守卫者,是汉语的骄傲。汪曾祺的语言很奇怪,拆开来看,都很平常,放在一起,就有韵味。汪曾祺说:“别看有些人写得长,稿费多拿一点,他们最终是不讨巧的。”又说:“以己少少许,胜人多多许。短,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短,才有风格。现代小说的风格,几乎就等于:短。”汪曾祺说,唯悠闲才能精细。有人写诗:吃菜只吃白菜心,看书只看汪曾祺。不是世间无佳品,稍逊一筹不过瘾。汪曾祺的文章,淡而有味,细品才能知其妙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读,细细读,轻轻读。在这个喧嚣嘈杂,“快餐化阅读”成为主流的时代,我们需要把自己躁动的心安静下来,饮一杯醇茶,读一篇好文。马未都:汪曾祺是“短篇小说之王”,他的文字简约明快,直指人心。沈从文:汪曾祺的文章“比几个大师都有深度,有思想,有才气。”贾平凹:汪曾祺“是一代文狐,修炼成老精,是文章圣手。”这套汪曾祺文集介绍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本看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5、清袁枚简介第一次吃月饼文/孙瑞有关中秋的记忆,很淡。有关月饼的记忆,很深。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月饼在农村“凤毛麟角”,大多农户可望不可及,闻所未闻。月饼属于奢侈品,唯有大队书记、在城市工作的干部、工人家属等有头有脸的人物,方可标配。我“处女作”是跟县委当干部父亲沾了光,否则,吃月饼的口福还要延迟几年。1975年中秋,又是丰收的季节,到处是瓜果飘香,院里堆满了黄灿灿的玉米棒子,坡里晒满了花生,树上挂满了莱阳梨。中秋,在县城工作的父亲,骑着大金鹿自行车回家,带回一个油纸包点心,包用一根细纸绳缠着,顶上贴着大红贴,甚是喜庆。包装纸油光光的,月饼轮廓清清楚楚的都透在纸包上。打开一看,月饼花纹上刻着“中秋月饼”、“阖家团圆”等,魏碑体很工整。月饼比普通桃酥要大好多倍,二公分厚,圆圆的,表皮金灿灿的,看着都会让你垂涎欲滴。兄弟们情不自禁地趴在月饼前闻闻,个个馋的要流口水,恨不得一口吞下去。父亲说,这是月饼,馅里有很多好吃的。这玩意城里也稀奇,全凭票供应。商业局分月饼,今年也是第一次。月饼寓意“团圆”,花好月圆的意思。好不容易盼到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院里赏月,一边吃莱阳梨,听父亲给我们说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刚结束,嘴馋的弟弟就欢呼起来:"吃月饼喽,吃月饼喽"。父亲用刀将一个月饼切成几块,一人一份。 我狼吞虎咽地一口咬下去,只听“咯哧”一声,结果一口就咬在了冰糖上,第一次吃没有经验,牙碜了,差点没给崩掉牙!如果是老年人,咯一下,要不了命,估计牙保不住了!记得馅里还有青红丝、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等,味道更是独具匠心,渗过牙齿渗过舌根,甜到心底。月饼有冰糖的硬甜,又有五仁的果香,还有青红二丝的嚼劲,实在是太好吃了。五仁一般指的是花生仁、瓜子仁、杏仁、核桃仁以及芝麻仁。当然,随着个人或者是地域的不同,五仁是可以增减的,常见的会添加橄榄仁、南瓜子仁等等。从此,我对五仁月饼,喜之如狂,爱之入骨。八十年代,参加工作以后,月饼开始逐渐普及,每逢中秋节前,单位工会发放福利,都会把月饼当作首选。如今月饼琳琅满目,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主角。月饼变化也日新月异,中秋节人们记忆最深的还是吃月饼,津津乐道的也是吃月饼。什么广式、苏式、京式、滇式,四大类,几百个品种,几乎平分了大半个月饼市场。这不,早起六七月份,大街小巷已经飘起了月饼的香味,什么枣泥的、豆沙的、冰糖的、黑芝麻的、青丝玫瑰馅的;有甜味的、咸味的、咸甜味的、麻辣味,或者你想吃按里馅分的五仁的、莲蓉、豆沙、枣泥等,肉的、蛋黄、椰蓉的,林林总总,比比皆是。外甥女看中糕点市场前景,在青岛世园会万科小区开店做月饼、糕点,全部网上卖,生意相当不错。网上卖减少流通环节,直接面向顾客。如今小区,周边都找她订,已经成网红。超市里一盒月饼包装精美,标价168元,只有600克重,外甥女说,她88元包邮到家。她做的椰奶月饼成为“招牌菜”,含有鲜榨椰汁、淡奶及瓜果馅料,吃起来口感清甜,椰味浓郁,入口齿颊留香。货卖一张皮。如今,月饼外包装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用礼盒包装的月饼,虽然彰显出富贵、高雅之气,但是一种浪费,过度包装不足取,应该像塑料袋一样,明令禁止。月饼作为中秋应节的食品,千百年来绵远流长。人们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和滋润,尽管月饼的口味各有不同,但无论品食那种口味的月饼,都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没想到一颗小小的月饼,背后藏着的历史是窥探不尽的。9月4日,我去看望住在湛山八十岁的二姑。明知她肠胃不好,但是我还执意要买。我告诉二姑,月饼寓意团团圆圆,过节没有不行,它是个讲究,吉祥如意。二姑说,对呀,花好月圆夜,必须吃月饼,哪怕吃一口,也算是完整的中秋节。月是故乡明。待到中秋月圆之时,在满院的棒子堆里摆上一个板桌,再摆上好吃的瓜果零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品茶、吃月饼、吃莱阳梨,几抬头遥望那一轮明月,恰似嫦娥飞舞,光照人间,多惬意啊!中秋年年似相识,年年中秋又不同。人到中年,我想念儿时的五仁月饼,想念那种碜牙的乡愁……
6、袁枚简介与代表作品内容简介《随园诗话》是袁枚论诗的主要著作,集中体现了袁枚作诗尚性灵的主张。他所主张的“性灵”,就是认为作诗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而不必过于讲究境界的大小和格调的高下。
7、演员袁玫简介袁枚的妻子没有生育,袁枚为了延续香火,开始张罗纳妾,有朋友给他介绍一个气质才华俱佳的女子,袁枚竟然说要考虑考虑。没想到,就是这一犹豫,让袁枚后悔莫及。乾隆十三年,34岁的袁枚在江宁做县令,买下了随园,随后袁枚辞官不做,定居江宁,《随园诗话》也就是在这里写成的。袁枚24岁成亲,结发妻子王氏,一直没有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袁枚便开始张罗纳妾的事,此话一传出来,就招来了很多热心的朋友。袁枚有个朋友叫李宗典,从扬州捎信来,说:我府上有一位王姑娘,气质才华俱佳,你可以来看看,如果喜欢的话,我就送给你。自古才子爱佳人,袁枚怎么能不心动。于是立马就来到了扬州,在一座寺庙里,见到王姑娘。王姑娘果然是仪态万方,眉目含情,言谈不俗,袁枚一见倾心。可是,王姑娘有个缺点,就是皮肤不白,略显粗糙。袁枚有点犹豫了,他说:“我再考虑一下,我先去苏州。”袁枚在苏州待了数月,终于想通了,就派人去扬州下聘,要迎娶王姑娘。可是派的人很快回来了,说:“王姑娘已经出嫁了,夫君是江东的一个小吏。”袁枚听了,后悔莫及,悔不当初,没有定下婚约。一辈子不填词的袁枚,悔恨交加,含恨填了一首《满江红》,其中下阙是这样的:既已别,还相忆,重访旧,杳无迹。说庐阳小吏,公然折得。珠落掌中偏不取,花看人采方知惜。笑平生,双眼太孤高,嗟何益!悔恨之意,溢于言表,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袁枚在接下来的30年里,纳了四个小妾,生下的孩子无一不早夭。直到袁枚63岁的时候,纳的第五个小妾,才生下一子。袁枚写诗调侃道:六十生儿太觉迟,即将迟字唤吾儿。袁枚给儿子取名叫袁迟。古今多少事,都坏在了优柔寡断上。世上哪有全如意,只愿事事半称心。如果袁枚懂得这个道理,或许就不会遗憾终生了吧。
8、袁枚简介资料大全#夏日大作战# 南京夫子庙巡礼(2)江南贡院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贡院就是大专统考的院所,江南贡院就是设在南京的、全国最大的考场。你一当考后榜上有名,就等于进了公务员队伍,是有编制的那一种哦!不但吃上皇粮,退休工资也要比企业编高3-5倍!所以,范进一当考上后,人都高兴得癔症了!有小伙伴要问了,这古代科举比如明清两朝,这学历和现代比,相当什么水准?古代和现代,不但学历官位与现在名称不同,而且职责权利也有差异,只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同学历同职位。这里只说说学历吧,不详细考证,写得太多怕耽误诸位的宝贵时间,自己去查吧!秀才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生,秀才就算是功名了,见了县官可不自称“草民”了,也不用下跪了。贡院统考属于大专,那时叫“乡试”,考上了,就是举人,就有做官资格了,比如晚清收复新疆的大功臣左宗堂,就是举人出身。这和我们改开前一样,大专生就是“国家干部”身份了,包分配工作,享受级别工资福利,吃香得很。乡试第一名就叫“解元”,比如唐伯虎,就人称唐解元。你中了举后,就有进京赶考的资格了,京师的全国统考叫“会试”,会试第一名叫“会元”,会试考上了就是贡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本程毕业生。贡生们参加在皇帝金銮殿的考试叫“殿试”,皇帝亲自监考。根据考试成绩分数从高到低排出名次,最后再由点出谁是第一名状元、第二榜眼、第三名探花,其他的都赐进士名称,这就等于是现在的硕士学位了,都能分配去做官了,前三甲一般还分配到翰林任翰林编修、编撰等职位,实际上就是让你去读博士和博士后,今后就是国家的高级人才、后备干部。江南贡院出过不少中国名人,说出来能吓死你,你听听吧!唐伯虎、郑板桥、文天祥、吴敬梓、袁枚、林则徐、施耐庵、方苞、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中国最后一个状元郎刘春霖也出于此。现在的江南贡院,地下已扩建为,一座下沉式三层的“中国科举博物馆”,详细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来龙去脉,还有不少珍贵的科举文物,有兴趣的小伴伴可去看看,还有很多趣闻逸事我就不多说了。以下是我拍的部份照片,以飨诸位。#夏日大作战# #你的城市,最适合约会的地方是哪里# #我眼中的南京#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袁枚简介(袁枚简介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