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连队最新消息(部队基层连队简介)

1、部队基层连队简介

#影视杂谈#水门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水门桥》算得上近年来比较好的一部战争题材影片,但我还是想从纯军事常识的角度吐槽几句,希望以后的导演编剧们能够参考一下。一是单位番号。我军基层连队番号除了营连按序号编成以外,直属分队一般仅限于指挥、通信、警卫、运输等职能性质,从未听见过把穿插、迂回、冲锋、防御等行动任务列入部队番号,基本上都是“某团某营第某连” 或者“某团指挥通信连、警卫连、汽车连”等等。每次听到电影里“第七穿插连”的叫法,就起鸡皮疙瘩。二是火炮射击。当炮火准备完毕,步兵开始向敌前沿和纵深发展进攻时,配属火炮即做延伸射击或者超越射击,打击步兵攻击方向前方的敌方目标,火炮装定诸元只能加表尺或加高低。如果按影片中炮兵营长“表尺减2”的口令下达,炮弹只会落在进攻冲锋的自己人头上。三是枪击炮弹。伍千里在最后时刻用手枪击中坦克炮弹引信,引爆炮弹完成第三次炸毁水门桥。从电影角度看,相当精彩,动作感十足。但现实中为了装卸、搬运、存放安全,炮弹都有锁定装置,只能在弹丸射击出膛时才会靠惯性或者高速旋转解除锁定即打开第一道保险,引信才会处于触发待机状态,此时一旦撞击目标甚至是大的雨点,都会爆炸。影片中从敌坦克中卸下的炮弹完整地横躺在桥面上,别说用手枪弹仅仅击中引信圆锥侧面,就是用榔头当头敲击也不会爆炸。以上三点,仅供参考,电影不错,瑕不掩瑜。

2、基层连队最新消息

自1979年应征入伍后,说起我的连队,就不能不提我们的周连长和魏指导员。他俩是我在部队的第一任“导师”,也是“黄金组合”,俩人在工作中默契的就像一个人。后来我到机关工作,接触了许多基层连队主官,但很少再见到如他俩那般“志趣相投”的主官。我在他们的任上当了一年文书,对他俩了解颇多。魏指导员是安徽人,1968年入伍。此人风格高洁,外形儒雅,且极注重军容。我几乎怀疑他有“洁癖”。他的军装总是笔挺而干净,一尘不染。“三节头”皮鞋无时无刻不擦的油光铮亮。头发绝对20天必理一次,胡子每天都刮,下巴总是亮清光鲜。在今天,可以用“帅哥”来形容,但当时流行的军语叫“示范”。魏指导员还把这些上升到理论,他说,如果一个军人连自己的皮鞋都擦不亮,还怎么会擦枪擦炮?因为魏指导员的示范,二连的兵们,也都自觉的把自己收拾得利索了许多。周连长是71年兵,江苏无锡人。在当时,算是部队比较年轻的连队主官了。周连长幽默风趣,很爱开玩笑找乐子。魏指导员的这些“形象工程”,时常被周连长引为笑谈。偶尔,他也会故做夸张地俯下身去看看魏指导员的皮鞋,然后说道:“哎呀,你这究竟是鞋子还是镜子?”魏指导员的确把皮鞋当“镜子”了。他说:“皮鞋可是脸面。脚下干净,走路才踏实。”有时候,周连长见他正在擦皮鞋,就把脚伸过去说:“顺手给擦擦,给擦擦。”要不,就干脆把鞋往他面前一扔,说:“向指导员看齐,看齐。”魏指导员在部队提干后,一直从事政工工作,任过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后来转业到了他爱人的家乡湖北宜昌。在周连长和魏指导员的那一任,我们二连由落后连队一跃成为全师的先进连队。尤其是农副业生产,搞得红红火火,每周一次的大会餐,我们连队有鱼、有肉、有虾、有酒,就连指挥所的首长也常来我们连队“打牙祭”。几十年过去了,每每想到这些,还是难以忘怀。#基层连队简介#

3、基层连队主官

60年代,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黄永胜将军来到基层连队视察战备情况,并现场为官兵们示范单兵作战技巧。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这时的黄永胜依然老当益壮,个人军事技巧和素质还是很出色。黄永胜是四野有名的“悍将”,军事才能突出,作战勇猛,尤其善于打阻击战,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但晚年的他因个人的问题,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后在青岛去世。

4、连队基本情况介绍

儿时的记忆 【兵团岁月】小时候很顽皮,常常挨骂。但,儿时的快乐总是美好的。记忆中,家在兵团基层一个连队的场部。最早的时候,场部职工们在一排茅草房里居住。后来,连部有了砖瓦房。兵团是以建设兵团为建制,我家就在兵团第三连队的场部。也是兵团棉花育苗、生产及种植基地。后来,兵团解散了,改称为垦殖场,也就是农场。连部改称为棉场。但还叫三连!记忆中,连里的知青常常荷枪实弹进行准军事化训练,有时白天,有时晚上。打过的空壳子弹也就成了我们儿时的玩具。因为受当时环境的熏使,从小扎下了做军人的梦想。连长和指导员是军分区派驻三连的军代表。连长有把气枪, 打麻雀时我常跟在后面。记忆中,那时的麻雀好多。有时,抬眼远看一片黑压压的乌云在翻滚。其时,那就是麻雀。因为在某个季节,麻雀实在是多的吓人。当时的四害,麻雀也排在其中。后来,连长是什么时候离开连队的,我却没了记忆。指导员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清晰。他们家是福建人,大人们都管他叫王指导员!他家和我家同住在一排家属房。他们家两个女儿是我儿时的伙伴!孩时的玩耍,无拘无束。玩的大狗小狗儿们也跟着疯狂!但大人们不懂我们的游戏。所以,总说我们疯疯癫癫。再大点时,指导员一家调回福建。临别,连部的职工都来相送......。载着指导员一家远去的吉普车,尾后扬起一溜溜长长的尘烟,也扬起儿时的我,心中淡淡的失落!再后来,兵团解散。在我们兵团,有知青上千人,父母是早一批来兵团的老知青。而在我们三连,就有五十多名老三届知青,也就是当年有名的老三届(1966,1967,1968)这三年被强制毕业的初中和高中生。记忆中,只要连里杀猪分肉,或养鱼塘干塘分鱼时,就象过年一样,个个满脸溢出灿烂的笑!再后来,返城潮席卷全国。老三届们大部分回城,回到了来时的故乡。而留下的,只有老知青们遥远的乡愁!…………

5、基层连队讲解

基层连队生活的真实写照,有稿费吗?应该给点报酬吧![绿帽子]

6、基层连队生活

现在两百万军队,如果六亿人去部队,那么也就是把基层连队放大300倍,一个班3000人!

7、基层连队特色介绍

1970年,兰州军区司令翻越贺兰山,来到某基层连队视察。在地窝子里,司令摸了摸战士的被褥,只感觉湿漉漉的,问团长怎么回事?团长解释“取暖期过去半个月了”,司令批评道:“你坐视不管,该撤职!”在革命岁月中,我军始终保持着“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这也正是我军百战百胜的秘诀。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干部与士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加强了部队的凝聚力,迸发出巨大的战斗力。民国18年,红军主力抵达金寨一带,开始“打土豪、分田地”,积极宣传革命思想。1个15岁的金寨青年听说了革命主张,来到红军征兵处,想要报名参军。征兵处干部看着这个瘦弱的青年,问:“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了?为何要参加红军?”青年回答:“我姓皮,名定均,今年16岁(虚岁)了。我参加红军,是为了让全天下穷苦人都能吃上饭,不再受苦受穷。”红军干部点了点头,破例将青年收了下来,将青年安排到新兵连中。在新兵连中,连长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士兵们,和士兵们一起同甘共苦。刚刚参军的青年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从此坚定地跟着红军走,矢志不渝。历经了几十年南征北战后,当年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代名将,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皮将军历任了福州军区副司令、兰州军区司令、福州军区司令等要职,镇守一方,造福了一方群众。1958年,上级发出“下连当兵”的号召,时任福州军区副司令的皮将军积极响应。他当即写下申请书,获得批准后,来到某部当了1名列兵。来到连队后,皮副司令拒绝了连长的好意,坚决不住在连部。皮副司令身穿列兵服,头戴船形帽,来到班级后,受到战士们的热烈欢迎。战士们簇拥在皮副司令身边,皮副司令则和同志们一一握手,到处都是笑脸。此后几个月的时间,皮副司令和战士们同吃同住,一同训练,一同劳动。在休息时,为了让战士们放松心情,皮副司令还会和战士们下象棋、军棋。棋子在棋盘上厮杀,仿佛战场对阵一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的心紧紧相连在一起。在劳动的间隙,战士们里三层外三层围靠在皮副司令身边,请皮副司令讲战斗故事。皮副司令也不推辞,讲一些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还带着战士们唱革命歌曲。战士们听到这些激情澎湃的革命故事,不停鼓掌,手都被拍红了。皮副司令在连队待了2个月时间,和战士们缔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践行了我军“官兵一致”的革命传统。到了1969年,皮副司令再次担负重任,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1970年,皮司令乘坐吉普车,来到驻守贺兰山北麓41号地区的某连队视察。来到连队后,皮司令钻进地窝子(当时连队的临时住处)里,感觉十分阴冷潮湿。皮司令心疼战士们,伸手摸了摸战士们的被褥,只感觉湿漉漉的。皮司令把团长叫来,问:“你们这里有炉子,为何不给战士们生火取暖?”团长吞吞吐吐,回答:“司令员,取暖期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按照规定,不能……”团长的话还没说完,皮司令打断了他,批评道:“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身为部队主官,怎么能眼看着战士们受冻而坐视不管?我看该撤了你的职,让你也来地窝子里住一住,等你觉得冷了,就会替战士们想办法,积极向上级提意见了。”团长低着头,接受着皮司令的批评,表示:“司令,我们一定迅速解决战士们的取暖问题。”不久后,团长向上级打了报告,调运来一批煤炭,专供驻守高海拔地区连队的战士们取暖。皮司令得知消息,还专门打来电话,叮嘱团里的同志:“多去连队视察,查看炉子是否漏烟?防止煤气中毒发生。”这就是爱兵如子的皮司令,把每一位士兵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看待,也得到了战士们发自真心的敬仰,为国鞠躬尽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基层连队最新消息(部队基层连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