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后人简介(段祺瑞后代介绍)

1、段祺瑞后代介绍

没有章士钊,段祺瑞何以入土为安。北洋之虎段祺瑞,虽然对帝制深恶痛绝,但是对民主亦不太赞成,是故有“三•一八”惨案,即使段祺瑞如何自责,如何长跪不起,如何为此而食素,亦摆脱不了任何干系。 段祺瑞私德不错,因此被称之为“八不总理”,所谓八不,即是不贪、不赌、不抽、不嫖、不喝、不占。别说在那个年代,就是在今天,段祺瑞的“八不”亦是可圈可点。 段祺瑞功在共和,但是在府院之争中和黎元洪的内讧,也耗神不少。功过是非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段祺瑞一生功勋在北京,其后人自然希望他入土在北京。虽然蒋中正为之拨款20万元,想把段祺瑞埋葬在黄山,段氏后人依然坚持暂厝,择机到北平入土。 后来烽火连绵,战乱不止,直到全国解放后,章士钊才奔走呼号,在北京万安公墓为段祺瑞营造安息之所,并亲自题写“段公芝泉之墓”#历史冷知识# #雲清讲堂#

2、段祺瑞后人简介

“我们从来不会给妈妈钱,她老乱花。”这是刘少奇的儿子刘宁,对自己的继母王光美的评价。王光美是刘少奇的第二任妻子。她在世的时候,曾经是我国原子物理第一名女性硕士、数学家、慈善家。王光美出身于一个极其富裕的家庭。她的父亲是段祺瑞政府的农商部总长,母亲出身于天津的一个富商家庭,是当时我国的第一批女大学生。毫无疑问,王光美的家庭即富且贵。理所应当的,王光美从小受到的教育也自然很好。从她三岁开始,家人就为她安排了很多教育课程。就这样,王光美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用流利的英语交流、马术、国学也不在话下。小小的王光美在长大后并没有像姐姐哥哥们一样从军参政,而是对数学领域投入了极大的兴趣。王光美的求学之路也十分顺利。1939年,18岁的王光美顺利考入辅仁大学物理系。这所学校录取的新生里仅仅有10名女性,王光美就是其中之一。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她刚好从辅仁大学毕业,回国后很快就拿到了常春藤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王光美的父亲和大哥骄傲地说:“我们小七就是厉害。”但是,在1946年时,一封突如其来的信件阻断了王光美的求学计划。信件上说:“王光美同志,我d现在急需一名优秀的英语翻译,您是否有意愿加入我们?”在父母的再三逼问下,王光美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在王光美上大学期间,接触了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王光美毅然加入了共产d。可是在1946年中旬,d中央决定正式与国民d开战,内战一触即发。王光美被调回了延安总部,继续秘密开展革命工作。王光美全心全意地投入革命,她觉得自己一定会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卓越的贡献时,刘少奇来到了她的身边。当时刘少奇已经是d中央的领导人了,他在第一次见到王光美时,就被这名明媚美丽的小姑娘吸引了。刘少奇结结巴巴地对王光美说:“你吃饭了吗?”王光美心里有点奇怪,只能说:“吃了。”刘少奇点点头,又踌躇着说:“要不要中午来吃上一点?”王光美更摸不着头脑了,只能应承道:“好的。”中午王光美去了。看见刘少奇的碗里只有米饭和一瓣蒜。王光美问刘少奇:“你就吃这些?”刘少奇说:“大家都吃这些。”回去后,王光美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共产d,这样的上下一心的d,怎么会不成功呢?王光美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了,每天都加班很晚才回去。刘少奇知道后,每天在深夜给王光美送去一杯温热的小米粥。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刘少奇和王光美十分般配,王光美也逐渐接受了比自己大很多的刘少奇。1948年8月,在毛主席和周恩来的见证下,刘少奇与王光美结成夫妻。结婚后,王光美绝口不提自己的家境,只是一心一意的陪伴刘少奇做着革命工作。他们的居所十分简陋,即便如此,王光美也将它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们玩耍摔倒了,分配物资的士兵给刘少奇分了一条毯子,刘少奇看见后大发雷霆,把毯子退了回去,自己打磨地板。刘少奇逝世后,王光美悲痛之下,整理着刘少奇的遗物。这时,孩子们才发现,母亲收拾出来的茶杯、衣物、箱子。都是有钱人家的稀罕物件。原来他们的母亲,是一名大家闺秀。可是王光美却毅然决然地说:“都卖了,都捐了。”孩子们劝她:“妈妈,留着吧,这是你跟爸爸的回忆”王光美流着泪,道:“你们的爸爸更愿意看到人民好好生活。”于是,她将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当了,把钱捐给慈善机构与福利院。刘宁多次劝解无果,只能把王光美手里的钱偷偷给阿姨,说:“千万别把钱给我妈,要不然就都捐了。”阿姨连连点头。2006年,这位跨世纪的伟大革命女性逝世,她什么都没有给子孙留下,但是却给了他们抬头挺胸,堂堂正正做人的底气与风骨。#文史安澜学府##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人物##王光美##故事#

3、段祺瑞的后人今何在

1916年,袁世凯去世,留下10多亿财产。17个儿子每人分得8万银元、40两黄金和7万股票,此外,长子袁克定还独吞了200万。可是,30多年后,袁克定却差点饿死在家中。据记载,1915年前后,袁世凯的年薪高达240万,加上在清廷为官时的进项,家底相当丰厚,包括现款、股票、房产、地产和各种贵重细软,除了这些,袁世凯还精明地在法国银行存了200万法郎,以备不时之需。对子孙的这份安排,可谓360度无死角。1916年,袁世凯病逝,长子袁克定主持分配家产,袁世凯的姨太太每人分得6万银元和30两黄金,17个儿子每人分得8万银元、40两黄金和7万股票。而在法国银行里的200万法郎存款,袁世凯死后,只有袁克定有权支取,他便趁机独吞了。当时的袁氏子孙有多富有?鲁迅这等名声赫赫的大作家,1916年工资每月也才350块,能养活自己和弟弟一大家子。袁氏子孙分得巨款后,住着大房子,开着豪车,生活相当滋润。可是时局变迁,袁克定不得不辞去官方的任职,隐居天津,整日带着一群朋友,外出游玩,听戏、打牌、游山玩水,高兴时,一拍桌子,说:“赏!”大把大把的银钱就撒出去。没几年,家底渐渐空了。这时,河南的家产还被蒋家没收,为了寻回,袁克定一瘸一拐地前往段祺瑞的住处,点头哈腰拜托这位父亲的老部下想办法给他说说情,把家产要回来。段祺瑞瘫坐在沙发上,挺着大肚子,一脸为难。袁克定赶紧递上1箱沉重的银元,拜托道:“你一定要帮帮我呀,事成之后,袁某定有重谢。”段祺瑞看了看箱子里的银元,哈哈大笑,爽快答应了,还信誓旦旦地让袁克定等他好消息。没多久,好消息果然来了。蒋家答应了,袁克定狠狠松了一口气,又赶紧送上1箱银元给段祺瑞表达谢意。令他没想到的是,蒋家虽然口头答应了,却不行动,没有要归还的意思。等了个把月,袁克定心灰意冷地放弃了。这时,弟弟妹妹们时常跑来找他哭穷,没办法,袁克定只能找人将北京、天津各处闲置的房产全部抛售,得了一大笔钱,又主持了袁氏的第2次财产分配。席间,有弟弟面红耳赤地质问法国银行里的存款,袁克定心中咯噔一下,心想:那钱早花没了。他干脆一口咬定不知道,弟弟妹妹们没办法,不得不作罢。大家均分了卖房的钱,关系也淡了。此后,袁克定带着一家人搬到北京宝钞胡同,过惯了富贵日子的袁克定,渐渐节俭起来,可仍旧与朋友到颐和园、西山、汤山等地游玩。1937年,投靠日本人的曹汝霖带着日本军官土肥原贤二到袁克定家,说:“太君想购入一套房屋,方便在中国居住,正好看中了贵府上彰德洹上村的宅邸,不如……”这彰德洹上村的宅邸是袁氏的祖宅,得知这个消息,多年不曾走动的亲戚纷纷登门,劝他赶紧出手,袁克定却坚决不同意,一拍桌子,说:“这是祖宅,先人发祥地,作为子孙,不能卖。”曹汝霖吃了瘪,只能作罢,没多久,又登门邀请袁克定到日本人那里去任职,袁克定心中暗自盘算:去了,虽有一笔收入,日子不至于这么紧巴,可从此就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了。思量再三,他严词拒绝,并登报表示不会与日方有任何合作,挂虚名都不行:“未经本人同意,署名不予承认。”日本人气愤,对他多有欺压,日子一天天更艰难了。现钱没有了,就变卖股票,股票没有了,开始典当家中的金银细软、名人字画。没坚持几年,袁克定家中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无处可去的老仆人不得不上街捡来别人不要的白菜帮子,做成咸菜,再蒸几个窝窝头,就是一家人一天的饭菜。1948年,表弟张伯驹到袁克定家中看望,他正在吃午饭,只见他围上餐巾,用刀叉细细切一小块窝窝头,就着咸菜往嘴里塞。见状,张伯驹鼻子一酸,暗想:自己要是晚来几天,这一家子怕不是要饿死。他当即一拍大腿,让袁克定一家收拾东西,都搬到他家去。从此,穷困潦倒的袁克定一家住在表弟张伯驹家的后院里,同吃同住,总算挨了过来。1949年,张伯驹又拜托朋友章士钊给袁克定安排个工作,章士钊看袁克定学识渊博,就让他到文史馆当了一个馆员,每个月有60元工资。微博的工资根本养不起妻子和两个孩子,他不得不将工资全数交给张伯驹的妻子,继续跟着张家吃住。直到1958年,袁克定病逝,身无分文,后事还是张伯驹出钱出力料理。回望袁克定的一生,可悲可叹!曾经,他坐拥巨款,却在短短30年间,挥霍一空。穷困潦倒之际,他又保持清醒,不因钱尽粮绝而投靠日本人。袁世凯给子孙留下巨款,并命令袁克定管理万贯家财,支撑门户,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就算是留下金山银山,也不够子孙挥霍。其实,留下金银不如留下勤勉和才干,正如林则徐所说,如果子孙有贤才,巨额的钱财只会浇灭他们奋发的斗志;如果子孙愚笨没本事,有巨额财富只会让他们被人盯上,导致犯错。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4、段祺瑞的后代今何在

陆建章被赶回北京后,总想东山再起。他因投靠冯国璋,却为此得罪了段祺瑞的大红人徐树铮,埋下了杀机。想当初黎元洪借刀杀人,叫袁世凯处决首义功勋张振武。1912年8月16日凌晨,就是所谓的执法处长陆建章负责行刑的。他走上前来,装出一副无可奈何样子说:“春山兄(张振武号)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张双眼盯着这个刽子手没有说话,陆又装模作样地摇了摇头,从桌子里拿起一张纸,说:“黎副总统从武昌打来电报,说你‘破坏共和,图谋不轨’,要求袁大总统‘立即正法’。”张振武大喝,“电报有假!”陆煞有介事地说:“是啊,开始大总统也颇为疑惑,就去电报询问,黎副总统回电:‘张振武实为天下大害,不杀不足以安天下!”“电报是假的!”张又说了一遍。“真的假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执行大总统的命令!”陆建章不耐烦了。“生死我早已置之度外,你们说我破坏共和,图谋不轨,就应该公开审判,拿出证据,岂可凭空杀人!”“大总统军令上只有‘立即正法’,并未命令审讯,他对也好,错也好,我不管,我只管杀人!”说完,连头也不回就走了。刽子手将张振武绑在一棵木桩上,他仰天大叫:“不料共和国如此黑暗!”随着一阵枪声,首义元勋就这样惨死在袁世凯一伙的手里。1916年云南独立后,陕西也纷纷举起反袁大旗,各地起义此起彼伏。陆建章命令陕南镇守使陈树藩派兵镇压,陈早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对陆阳奉阴违,暗中与起义军联络,决心倒戈。他先不动声色地把军队开抵陕北,然后,宣布任陕西护国军总司令,掉转枪口,进攻西安。陆建章派儿子陆承武统兵,北上迎敌。这家伙是个花花公子,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打仗却一窍不通。陈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陆公子打的落花流水,陆公子一口气后撤了几十里,才敢安营扎寨。没想到陈军夜袭营房,把陆公子从被窝里拽出来时,他的美梦还没醒呢。陆建章闻之,大惊失色,急得团团转。“儿子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我陆家可断了香火后代,救子要紧。”他派人送信求和,表示:“只要保证儿子安全,放回西安,甘愿把督军的权力交出。”陈见信后大喜,用江山换俘虏,这桩交易挺合算。不久,陆建章大开城门,迎接陈军入城,看见儿子安然无恙,一块石头落地了。虽对官位有点依恋,可见大兵压境,自己大话已出,只好交出了督军大印滚回了北京。但此时,陆建章却卷入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漩涡。冯、段矛盾很激化,冯不主张对南方动武,就让陆建章作他的说客,周游列国,说服各路诸侯反段。徐视陆为眼中钉,必欲杀之。1918年,徐树铮得知陆要去天津游说奉系张作霖,马上提早赴津,与奉系串通好,只等陆来送命。这天晚上,天津中州会馆门外,奉军戒备森严,刀枪林立,一派杀气。徐命令手枪连埋伏在后花园。一会儿,陆建章大摇大摆地来赴宴了,对徐安排的“鸿门宴”虽有察觉,但他自恃是现任将军、北洋前辈,又是南北交涉中呼风唤雨的人物,谁又奈何得了。而且徐树铮是他儿子陆承武的同窗旧友,不会暗算他。宴会上一片升平气象。宴后,徐树铮殷勤地请他到后花园的密室中恳谈。陆不知是计,刚刚踏入园门,伏兵就从后面拥出,一支枪抵住他的后背,没等他转身,两声枪响,他就倒卧在血泊中。不论徐树铮如何胆大妄为,陆建章终究不是一般人物,为平息舆论,徐以“陆勾结土匪,煽惑军心,结组乱d,准备暴动”的罪名通告四方,而且又逼迫总统冯国璋下令褫夺其军职、勋位、勋章,进而又发表文告,以儆效尤。然而,如此暗杀北洋大员的土匪行径,立即引起军界的骚动。人们质问:“陆建章未经审判而被杀,死后又夺其官勋,依据何法?何条?何款?如此,则官兵人人自危,军界将大乱,国将不国,何以处之。”为平息事态,谋杀的主使者段祺瑞出面赠陆建章家属5000元,以表袍泽之情。但事情并未就此了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7年之后,徐树铮也同样被陆建章的儿子在廊坊火车站枪杀了。

5、段祺瑞的后代简介

运势奇佳的黎元洪黎元洪, 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1911年,黎元洪阴差阳错被推举为武昌起义的首领,后人说起辛亥革命,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黎元洪。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形成“府院之争”。国会开会期间,黎元洪遭到议员们的嘲哄,被赶出大厅。黎元洪至此也躲过了张勋复辟一劫,在段祺瑞讨逆成功后重获自由。黎元洪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北洋水师、湖北新军、首义都督、三任民国副总统和两任民国大总统,运势奇佳,历史站位总是没有大毛病。

6、段祺瑞的后人

段祺瑞家族与李鸿章家族有过几代渊源。他的祖父和叔叔都曾在李鸿章麾下任职,他本人也得益于李鸿章的赏识,去德国留学。李鸿章赏识段祺瑞咸丰年间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段祺瑞的祖父段韫山就跟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等地方豪强,一起拉队伍、办团练。到李鸿章办淮军的时候,他又与刘铭传等来到李鸿章麾下,参加了多次战斗。太平天国被镇压之后,他仍在军中,“以军功累得提督衔,记名总兵,获励勇巴图鲁(满语,勇猛志士的意思)称号,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于光绪五年卒于宿迁军次。”段祺瑞的一个叔叔也在淮军中,后来当上了山东威海军营的营务官。段祺瑞17岁前往威海投靠叔叔,从站岗放哨做起,渐露才干。在他20岁的时候,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开张了,他去投考,一举考中并名列前茅,遂进入炮科学习。在段祺瑞24岁时,李鸿章为培养高级军事人才,决定在军校毕业生中选派优秀者出洋留学,到德国学习军事。段祺瑞抓住了这一千载良机,考了个第一名,遂被派到德国柏林。从德国回来以后,开始受到重用,后被袁世凯看中,任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统带。李鸿章去世后,他又随袁来到河北保定,任保定军官学堂总办……后来竟至大红大紫。可知老段的发迹,与老李选派他留洋德国有着直接的关系。段祺瑞一直念记着段家与李家的友谊。所以民国初期,他的大女儿段式萱要出嫁的时候,就选择了李家的孙子李国源作女婿。李国源是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的孙子,他父亲李经叙与过继给李鸿章当长子的李经方是亲兄弟。段氏当时正处在政海的巅峰时期,代理国务总理,择婿的标准自然较高,老段之所以选中李家的孙子,而且在还没有见过李国源的情况下就断然作出决定,总与两家之间的渊源不无关系,尽管那时李家已经开始衰落。当时李国源还在英国麦伦斯科学院读书,刚刚毕业。其父已经去世,家中一切由其母丁氏作主。丁氏唯恐儿子思想“开放”,不允这门婚事,就发电报谎称“母病垂危,火速赶回”。李国源回国后才恍然大悟。段祺瑞很喜欢这个女婿,因李国源学问好,又有英国绅士派头,回国后就安排他进外交部工作,任参事,还曾出任驻仰光代理总领事。段祺瑞一语释“侯爷”李国杰是李鸿章的长孙,李经述的长子。李鸿章去世后,儿子李经述百日之内也随之西去,所以由李国杰承袭了李鸿章一等肃毅侯的爵位,故有“侯爷”之称。李国杰1924年当选了轮船招商局董事会会长。其实轮船招商局这个晚清遗留下来的庞大企业,一直是国民d人的心事,因为油水太大了。但那时的招商局已经是商股了,是商人们的企业,国民d公开抢夺总不是回事,只好打出“整顿”的旗号。南京政府派了个赵铁桥出任总办,到招商局内部来“监督”李国杰。赵任总办之后,有政府作后台,大权独揽,李国杰不得不处处退让,日久便生怨尤。李国杰恼了,下决心报复。他与王亚樵联络上了,除掉了赵铁桥。赵铁桥被暗杀后,蒋介石非常震怒,责令宋子文火速查办。他们知道是李国杰干的,但抓不住把柄,可经济上已抓住了把柄,就以经济案件把他暂行拘留。然而李国杰倒也不慌不忙,他运动了父亲一代甚至祖父一代的故友旧僚,又用银子去贿赂交通部次长与监督陈孚木,使案子一拖再拖。最后,连陈孚木自己也保不住了,事情才如水银泻地,无可收拾了。两年多后的1932年12月27日,上海地方法院的判决书终于判下来了,判处李国杰有期徒刑三年,剥夺公民权利四年。罪名是经济犯罪。1933年,老段从北京政坛上下来,到上海租界里去当寓公。车到南京浦口火车站时,蒋介石亲自去迎接。几句寒暄之后,想不到段祺瑞却提起了李国杰的事。他对蒋介石说:“国杰的事,就看在中堂大人(李鸿章)的面子上,算了吧!”蒋介石在保定讲武堂就读时,段是校长。蒋介石只好点头喏喏。不几天,神通广大的侯爷就被放出来了。#头条创作挑战赛#

7、段祺瑞简介及后人

五十多年前的一天,为了平整耕地,安徽宿州萧县醴泉村村民将收复外蒙古的北洋皖系将领徐树铮墓挖开,从中出土了蒙古白玉玉靴等精美的玉器陪葬品。不久当地文管所工作人员闻讯赶来,将玉靴取走进行妥善保护,而徐树铮遗骨和楠木棺材被一起送往殡仪馆火化。直到1988年徐树铮长女徐樱从美国回来,萧县县政府于原址重修徐树铮墓,并在墓前栽种一颗松树,且矗立两匹石马,作为对徐树铮的盖棺论定。尽管北洋政府时期年年军阀混战,但徐树铮收复外蒙古却是为数不多的一大亮点。根据《徐树铮先生文集年谱合刊》的记载,1919年10月,徐树铮以北洋政府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的身份下令向外蒙古进军。虽然当时他可以调动的实际兵力只有8000人,但为了震慑外蒙王公,徐树铮采取古代兵法中的疑兵战术,调集军用大卡车数十辆,每辆卡车只装载二十名士兵,使用帆布遮上,不过新式武器全都展示出来,然后放话有五万大军开赴库仑即乌兰巴托。另一方面,极具语言天赋的徐树铮又突击学习蒙语,仅用了两周时间就能掌握基本对话。在与外蒙上层进行会谈的时候,徐树铮利用王公,喇嘛和活佛的弱点先进行利诱,再各个击破。经过徐树铮的努力,同年11月19日外蒙古正式悬挂五色旗,宣告服从北洋政府。12月1日徐世昌签署大总统令,规定由西北筹边使统管外蒙古军政事务,至此徐树铮的军旅生涯达到最高峰。对于徐树铮收复外蒙古的举动,孙中山也是钦佩不已。他在电文中高度评价“吾国久无班超,傅介子其人,徐执事于旬日间建此奇功......此宜举国欢欣鼓舞者也,” 将徐树铮比作西汉大破楼兰的傅介子和东汉经营西域的班超。当中山先生于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后,还想请徐树铮来当大本营参谋长。只不过徐树铮不愿背叛段祺瑞,这才不了了之。1925年孙中山去世以后,徐树铮悲痛不已,写下了一则挽联,被认为是悼念中山先生最为贴切的。而这幅挽联全文为“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将中山先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伟业进行了精辟概述。为了经营外蒙古,徐树铮看出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当地民众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以及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因此他在外蒙大建学堂和发展实业,鼓励牧民走向现代化生活。与此同时,徐树铮还从内地大幅征兵,在唐努乌梁海等地进行屯田,甚至从天津引种大白菜,结束了外蒙蔬果不能自产的历史。正当徐树铮准备在外蒙古大显身手的时候,1921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讲义气的徐树铮从外蒙撤回主力部队全面支援恩师段祺瑞,结果以惨败收场。徐树铮这一走不但结束了在外蒙一年多的短暂任期,并且从此再也没回来,而他当年留下的遗迹现已不存,只剩下老照片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回忆。至于徐树铮人生的终结,竟然是在河北廊坊老火车站。另据《徐树铮传》的记载,1925年12月29日,徐树铮乘专列离京,结果在途径廊坊的时候被冯玉祥部拦截。仅仅过去了几个小时,徐树铮就被枪杀身亡,年仅45岁,死后尸体也被丢弃。最后是徐树铮卫士长张振声使用骡车将徐本人的遗体运往北京出殡,段祺瑞提供楠木棺材将其下葬萧县老家,并亲笔为徐树铮写神道碑,含泪评价徐树铮的一生为“性风正,志忠纯,重职责,才气远出侪辈”。家人为了铭记徐树铮在外蒙的经营,将蒙古白玉玉靴等玉器放入墓室,在地下陪伴着徐树铮。段祺瑞下野以后,一次乘火车经过廊坊,当即询问身边的人“又铮(徐树铮字又铮)遇难是否即在车站?”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段祺瑞大哭不已。而段祺瑞临死前还专门留下遗言,嘱托段家后人每年清明扫墓的时候,也不忘给徐树铮扫墓。这个传统被段祺瑞后人延续,一直到今日。值得一提的是,萧县从西汉开始就是徐州的管辖范围,属于徐州文化圈。1955年进行行政区划改革,才将萧县划出徐州,归安徽宿州管辖。虽然徐树铮墓和故居都在今天的安徽范围内,但徐树铮生前一向以徐州人自居,并在徐州建有公馆。目前徐州彭城广场以西的地方在民国时期就是徐树铮公馆范围,遗憾的是原址已经没有任何遗存。2020年萧县在醴泉村为徐树铮墓和故居设置标志牌,方便游人前去参观。对于徐树铮的评价,其实他的母亲岳氏为岳飞后裔,在母亲的影响下,徐树铮从小就想建功立业。特别是1900年当时只有20岁的徐树铮听说八国联军侵华,最后在爱妻夏宣卖嫁妆的支持下参加清军,开始了军旅人生。而徐树铮的发迹与段祺瑞息息相关,也因此成为段祺瑞的股肱之臣。徐树铮虽然是一个旧军人,一生履历具有复杂性,但正像中山先生评价的那样,能够取得与班超和傅介子相媲美的功绩,也算不虚度此生。#段祺瑞简介后人#

8、段祺瑞后代

1916年4月27日,清末首富盛宣怀去世,临终留下了折合人民币100多亿的家业。然而,42年之后,他最疼爱的儿子盛恩颐却活活饿死在自家祠堂。这位被称为“民国第一败家子”的人,临终时的最大愿望竟然是:“我想吃口肉。”盛宣怀是著名的红顶商人,名副其实的近代实业之父。他先后得到曾国藩、李鸿章的重用,组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报局、轮船招商局等11个中国第一。盛家到了他这一代,可以说财富和名望都已经无可匹敌。然而,盛宣怀有一件最痛心的事情,便是家中香火不旺,几个儿子接连病逝,都没能正常长大。盛恩颐出生后,盛宣怀自然百般看重这个儿子,甚至求慈禧亲赐名字。尽管盛宣怀竭心尽力栽培,可惜的是,盛恩颐只长成了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不爱干正事,整日花天酒地。为了让儿子收心,回归正途,盛宣怀想着给他找个好媳妇。为此,盛宣怀不惜厚着脸多次上门,千方百计游说民国总理孙宝琦,希望他能够与盛家结亲。孙宝琦架不住,最后只得勉强同意。婚后,小夫妻俩被送去美国名校留学,结束学业后,盛宣怀直接给儿子安排了一份好差事。可是,优渥的家境、门当户对的妻子、顶尖的教育、不费力就能得到的工作,还是没能让盛恩颐成为父亲期待的样子,这些在外人看来羡慕的条件,反而成了盛恩颐骄傲自满、挥霍无度的资本。盛宣怀去世之后,留下遗嘱:丧事简办,家中财产一半放到愚斋义庄,留作后人的保障,另一半家中五房平分。没了父亲的管教,盛恩颐更加肆无忌惮地挥霍钱财。为了炫富,他不惜违背父亲的意愿,花了30万两银子,办了一场轰动全城的葬礼。出殡的时候,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全都来看盛家老爷的奢华葬礼。奔驰落户上海,盛恩颐抢先定制了第一辆进口轿车。整辆车极致奢华:方向盘纯银打造、车身上刻有盛恩颐的名字,就连“4444”的车牌也是斥巨资买的。除了爱花钱挣面子,盛恩颐还纵情声色、爱抽大烟,时刻离不开这些极致而虚幻的欢愉。但即便花了这些钱,也没有从本质上影响盛恩颐的奢华生活。真正让他从富有跌落云端的,是与卢小嘉的一场豪赌。卢小嘉是中国近代皖系军阀代表人物之一卢永祥的儿子。这个卢小嘉与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被人称作民国“四大公子”,并且和盛恩颐一样,都是纨绔公子。二人为了争面子,明里暗里没少较劲。一开始,二人只是比谁给女人花钱最多,谁开的洋酒更贵,谁家的马场更大更豪华。可到后来,二人似乎对赌博中毒上瘾了一般,直接来了一次家产梭哈。不幸的是,盛恩颐这次运气不佳,输掉了一百多栋房产,几乎散尽家财。可他还是不肯认输,自己没钱了,便打起了义庄那笔钱的主意。盛恩颐想和盛家其他男丁私自瓜分掉义庄的遗产。令他没想到的是,一母同胞的亲妹妹盛爱颐认为,这样分配不公平,直接将他们告上法庭,并且最终胜诉。盛恩颐只得无奈地拿出50万两遗产分给盛爱颐。这件事作为中国第一桩女权案,轰动一时。解放后,土地开始划归国有,盛恩颐最后只剩下几间老祠堂。他在这里度过了贫苦凄凉的后半生,想要去个公园都没钱买票,更别说满足吃穿住行。66岁那年,盛恩颐死在了祠堂。死前嘴里还叨叨着,想要吃一口肉。前半生穷奢极欲,后半生穷困潦倒,盛恩颐的结局固然令人唏嘘,但这也让我们看到,父辈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产不是万贯钱财,而是优秀家风;不是奢华物质,而是美好品格!#人间百态##历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段祺瑞后人简介(段祺瑞后代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