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读唐诗(小儿读唐诗)

1、小儿读唐诗

读唐诗,能有哪些收获?回首这两个多月来,陪孩子每天读一首唐诗,笔者感触颇多的收获有以下几点:一、唐诗的韵律美。常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吟”是何意思,在笔者看来,这个“吟”就是低吟,就是低声地吟唱。也就是说,唐诗读多了,即便不会写诗,无意中也能捕捉到诗之节奏与韵律。比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读熟了这样的诗句,在不自觉中,念诗之人,应该随口便能低吟、低唱起来了。毕竟,韵律美,是唐诗之所以朗朗上口,美妙犹品爽滑之羹汤一般,令人畅意又趣味无穷。在笔者看来,诗之节律与韵律,似已海涵了多半之诗情和诗意。当然,韵律本身是一种气息,是一种模糊的基调罢了,所以,笔者似乎在夸大它的分量。然而,众所周知,为了这个韵律美,史中有多少诗人墨客,均钟情于琴韵笛音,更多还喜好那些精于琴瑟筝箶之美人。为此,也使多少文人官吏,身陷青楼而难以自持。二、唐诗的意境美。众所周知,一首唐诗一幅画,赏诗读诗渐入画;画中山水在心下,心随境转飞天涯。唐诗的意境美,正是通过眼前的风、花、雪、月,眼前的江、帆、舟、云,眼前的溪、林、径、露等客观事物,来表达心绪心意的驰骋。比如杜甫之《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面对着星、月开阔之夜色,独舟漂泊之诗人,这时依旧担忧着自己的前途与命运。所以,诗人在触景生情中觉得,自己仿佛如一只无依无靠的沙鸥,孤寂翱翔于风雨之中,朝夕难料。当然,这意境之美,在于诗人目光的转移,在于诗人意识的转换,在于诗人对主客观之结合,即意、象之巧妙融合。象与意的巧妙统一,即构成了天人合一之自然与巧夺天工式的美感。如此,该诗则必为众人所诵读了。三、唐诗的故事美。这里的故事,主要指每一首唐诗,都记录了该诗人在特定境遇、特定心绪下的情怀。串连一下诗人不同时期的诗作,基本便能勾画出诗人和时代的真实状况。虽说,唐诗也是经过斟酌、推敲之后的产物,但它依旧如音乐般,表达着诗人真实的心声。比如,杜甫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等等。这些叙述与感叹,定是杜甫某时段的真实状况。对此,应该无人有异议吧?其次,唐诗中的叙事诗,如《长恨歌》与《琵琶行》,应该都是传神之佳作了。四、唐诗委婉曲折的含蓄美。比如张籍的《节妇吟》和《答朱庆馀》两首诗,都运用了含蓄类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其中,《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怀不相逢未嫁时。”诗人巧妙地用节妇的心态,表达了自己拒绝拉拢的政治立场。而另一篇《答朱庆馀》考举前的询问:“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时人不识齐纨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里,诗人也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含蓄地安慰了考生:你优秀如越女西施一般,根本不必担心自己的美貌与歌喉。这样的类比在唐诗中随处可见,如刘禹锡的“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如朱庆馀的“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等等。除上述四点外,唐诗之美好处,笔者还有待多认识多深入与多感悟。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2、古音读唐诗

因为时间和形势在不断的变化,不好说人生必读什么书。一人一个眼光,一人一个爱好。我经常读,一直很喜欢的书是《唐诗三百首》,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读唐诗,可以感知意境,音律美,净化灵魂,约会历史,提高艺术修养和情操,建议大家,没事儿可以阅读。

3、读唐诗三百首经典

继续抄书,终于知道名人读古诗不光是“读”,还有方法呢,受教了!#读唐诗简介#

4、读唐诗50首

手势舞《读唐诗》

5、读唐诗相关资料

李格非对此很欣慰,每次回乡,他都给小清照带很多书,检查她的课业,跟她谈很多读书的事。小清照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小小年纪,不但背了几百首唐诗,还开始读《诗经》以及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宋玉的《对楚王问》等文章。小清照还有一个爱好——喜欢抄诗,她把自己读过的诗都整整齐齐地抄录在一个本子上。有时候为了读书抄诗,她会把自己关在房里很久,连伙伴们来找她玩,她也不为所动。——《李清照传》

6、读唐诗完整的

大唐诗歌,咱们一起读,之一唐诗,是文学宝库中的明珠,《唐诗三百首》流传极广,但只是一小部分,唐诗已收录的有4万余首,没有记载的恐怕也有同样的数量,浩如烟海,其中佳作甚多。笔者也作得几首拙诗,在吟读唐诗的过程中,选出一些,和大家一起读,每次读一首,共同领略唐诗之美。我们选析的第一首是虞世南的《从军行二首,其一》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古兵。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起乘胶折。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你没看错,这首诗和盛唐边塞诗有相似之处,换句话说,盛唐的边塞诗是继承了初唐的风格和用词,加以明快、通俗、更强的音律而成,而这首诗同样借鉴了前人的著作,所以里面的“烽候”,“龙城”,“楼兰”等贯穿了有唐一代的诗作。虞世南是初唐杰出的诗人,其诗风隽永、柔美、生动,典雅而不失气势,正统而偶有自嘲,这与其身居高位,久处庙堂有关。回到这首诗的内容,是初唐诗的风格,继承了前朝的骨骼,但开始加上了更丰富的血肉,减少虚浮之处,有了大唐的力量和包容。前两句先烘托了紧张的边关局势,与杨炯的《从军行》前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第3至6句描写朝廷派出精兵强将,军容雄壮,“冀马楼兰将,燕犀上古兵。”写得工整,很有气势,有意思的是“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这两句基本照搬了前朝作品,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第7至10句是写恶劣天气,衬托出征的辛苦,虽是宫廷文官,同样关注军国大事,熟知军旅生活,带出了初唐诗人尚武的一面,也难怪,他们普遍经历了隋末唐初的战乱,自带定国安邦之胸怀;第11至16句描绘了征战的艰苦和危险,“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无论是韵律还是内容,都动人心魄,堪称佳句。从联数上讲,前面已满8联,最后一联是多出来的,却又和紧挨着的前面6句联系紧密,不知道作者是写完后意犹未尽,还是心有所感、不吐不快加上的,和很多诗人一样,转折到了汉代名将李广,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大概是受了《史记》中关于李广记载的影响。初唐的诗,就像是一件装饰过多的晚礼服,绚丽而有些繁琐,到了盛唐,已发展为时装长裙,大气简约,易于流传。虞世南的诗并不都像其工作诗那样,华丽婉转,有的颇有风骨,后面的文章会有进一步选析。喜欢的小伙伴请关注“秦隋壮志汉唐宣”,品原创小说《大唐十六剑》,唐风诗词,文化旅行摄影。

7、读唐诗作品简介

读《六神磊磊读唐诗》后感作者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为时间线,用生动调皮的语言,介绍了4个时间段的伟大诗人生平趣事。作者的落笔点,重在诗人的生平,不重于诗歌的解释。你阅读此书看到的,是一群志趣相投的有趣的诗人,在伟大的时代,如何运用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展示自己的诗歌实力,互相比拼、互相欣赏、互相鼓励。我觉得任何的文学作品,让我喜欢上它的原因,无非就是有趣,并且能让读者学到干货。我觉得这本书,都做到了 推荐。。。。。。

8、读唐诗原唱

你觉得读唐诗宋词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从女儿四岁开始让她背唐诗,直到现在还一直在背,很多人说呗那么多故事没有用,终于在董宇辉这得到了答案。董老师告诉我为什么要背古诗,他说:“通晓古往今来天下之事,然后让你从容淡定,看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知道怎么面对人生的逆境和顺境,过这一生!”读诗不仅仅是读诗的内容,还要结合作者写诗的背景和当时的心境来看。李白的潇洒浪漫,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婉约离愁,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印记。当你为眼前的事情苦闷的时候,诗告诉你“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看到当年李白看到的那瀑布时,你心中肯定怀着和他一样的浪漫“疑似银河落九天”…“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背的诗多了,它就会深深的刻印在脑海里,潜移默化的感染你的思想,甚至会改变你的决定。也许,古诗在某个深夜可以给你一种力量。古诗经历上百年的岁月,来到我们的身边,自然有它的道理,经过岁月的沉淀,它们依旧闪耀着光芒,向星星般指引我们。#媒体人周刊#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古音读唐诗(小儿读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