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生平事迹评论(屈原的生平事迹和古诗)

1、屈原的生平事迹和古诗

郭沫若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在各个文学体裁都有着突出的成就。本书收录了他的历史剧代表作《屈原》和《蔡文姬》。《屈原》写于1942年,描写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与楚怀王、南后等人的卖国行径进行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蔡文姬》写于1959年,讲述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之请,从南匈奴返回汉朝继承父亲蔡邕遗志续修汉书的故事。《屈原》被教育部列入中小学生指导阅读书目,考虑到篇幅的适度,本书另增加了《蔡文姬》,作为选读剧目。

2、屈原生平事迹评论

端午节并非纪念屈原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重午、浴兰节、夏节、天中节等,是我国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几千年,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喜欢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我国一直有这么一个传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挨,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饱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困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粽子。自此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就以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由于屈原的伟大人格和自杀殉国的事迹让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所以大家都愿意用这一天来纪念屈原。然而事实是,端午节的习俗并非起源于纪念屈原,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南朝梁的文人宗懔,在他的笔记《荆楚岁时记》中就指出:竞波是“东吴之俗,不关屈平也”。端午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忌讳“五”字,民间认为五月是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和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来避五毒之害,端午节划龙舟就是古代人驱邪避疫一类的宗教活动。仔细想想,棕子的主要原料糯米、雄黄酒、菖蒲、艾叶等其实都是古代的避邪之物。《山堂肆考.宫集》卷十一记载:古人“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或艾叶以戴之”。这种艾做的老虎,古人叫“艾虎”。佩戴艾虎,就是希望借老虎的神威来驱邪避疫。在这天吃煮熟的大蒜也有避疫的意思。这些举动实质上是来源于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他们发觉,农历五月时序己交夏令,蚊蝇孳生,百虫出洞,人们的身体很容易受到毒虫的侵害,所以想出这些办法来祛毒除病、防身健体。雄黄是一种矿物,中医用为解毒、杀虫药;蒜头含有大蒜素,具有杀菌、抗滴虫作用,中医一直问了蒜作为散寒化湿、杀虫解毒药;菖蒲和艾草也都是有驱虫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端午己作为一个节日固定下来,除了有端午纪念屈原之说,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等说法。

3、屈原简介生平事迹简短

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探秘楚辞在奔涌不息的中华千年文脉中,《楚辞》从上古走来,构筑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这部辞赋之宗,为何拥有着跨越千年时光的力量?楚,辞,二字分开。楚,地方;辞,文学作品。开创了我国浪漫文学的先河,司马迁、李白、杜甫,乃至鲁迅都不断盛赞——其文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梁启超曾言:“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作家木心有言:《楚辞》,起于屈原,绝于屈原。屈原,他开创了楚辞体——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把国家的理想与热爱都展现在离骚、九歌等作品里。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家庭,终生为了追求“美政”的思想,为强大楚国而探索,后在楚国败落之际,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在屈原身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悲剧美”和“崇高美”,《楚辞》构筑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书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用充满浪漫主义风格来咏物叙事,强调民生关怀和个人修养。而今天,想给大家介绍这套有着东方美感的《仰观楚辞》,楚辞的诗意,诗人屈原的浪漫精神无不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国学经典更应该被更多的的人们所认识。国学经典丨《仰观楚辞》By 屈原等@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字: 生僻字、多音字随文注音,可通畅诵读。插图: 全文插图、诗画同赏。更绘制有国殇、山鬼等长幅图。内容:收录了离骚和九歌,以现代文通译,简明易读。书中的作品《九歌》《离骚》产生的时间并不同,作者的境遇也迥异,营造出完全不同的艺术世界。早年的《九歌》仕途顺利、君臣和睦,都是浪漫华美,高洁平和的场景。《九歌》不仅是诗,更是祭祀时的唱词,可以和着美妙的舞蹈,每一个神灵都有独特风格的诗歌,仪态万千,风姿美妙。《苍兰决》里面很多浪漫瑰丽的想象也都是来源于此,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司命,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身影。故此,现代很多家长给孩子取名也会参考《楚辞》,希望给孩子一个诗意浪漫的名字。《离骚》是长篇的个人诗歌,更完整阐述了屈原的一生,长篇诗体夹杂着各种抒情笔法,痛诉上天入地也无法排解的哀怨愤懑,文学成就达到顶峰,是屈原作品的灵魂。全篇三百七十多句,近两千五百字,分三大部分,上半部分是屈原自述生平;第二部分,求教先贤去寻找自己理想的对象;后尾声部分,发出了他的呼唤。先生在《离骚》中提到了我华夏民族诸多先贤。上天入地见了很多人,一篇《离骚》,文采之华丽,想象之丰富,情感之真挚,灿烁古今,叹为观止。成为了《楚辞》当中具盛名的代表之作,堪称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更是将自己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镌刻在了华夏文明绵延不断的血脉之中。在《仰观楚辞》中,溯中华民族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那里的智慧,能帮助你,找回自己具理想的样子,回到意气风发的时刻,寻得初时的浪漫与绚烂。

4、屈原生平事迹视频

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成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大文豪郭沫若起到了关键作用。1953年6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会议,郭沫若带领中代表团参加,在会议上,作为团长的郭沫若力推屈原,详细介绍了屈原的生平、事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后,会议采纳了郭沫若的提议,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外三人是: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尼古拉•哥白尼;法国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独立运动领袖何塞•马蒂。#屈原简介生平事迹#

5、屈原生平事迹感想

千古万古至奇之作(二)屈原,中國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史称楚辞之祖。屈原有名的诗《离骚》,难懂的是《天问》,为世人所用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逝后约百年,汉赋大家,遭遇与屈原有些类似的贾谊,吊之而作《鵩鳥賦》。记录屈原事迹与著述详尽的,是太史公司马迁之《屈原贾生列传》,列传其尾云:“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才,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鳥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司马迁出生在贾谊逝后约二十三年。鲁迅先生对《离骚》的评价极高:“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又云“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之上。”评楚辞,则云:“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又精采评论《离骚》,《天问》:灵均将逝,脑海波起,通于汨罗,返顾高丘,哀其无女,则抽写哀怨,郁为奇文。茫洋在前,顾忌皆去,怼世俗之浑浊,颂己身之修能,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大文豪苏轼云:“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屈子一人耳。”我这里所引用的,大多出自四十多年前,在川师读书时之教材,当年老师要求全文背诵《离骚》,其情其景,如在目前。幸哉中华,有如此大诗人,伟哉中华,经典历千年而不朽!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屈原生平事迹评论(屈原的生平事迹和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