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谓礼文书破案始末(讲徐谓礼文书的纪录片)

1、讲徐谓礼文书的纪录片

1986年,甘肃天水护林员老孙巡山时发现了一个鸟窝,这个鸟窝是从一棵被风刮断的树上掉下来的,直径差不多有半米,但里边空空如也,应该是喜鹊或别的鸟的弃巢。他觉得好玩,就用树枝挑起,扛在肩上。回单位后,老孙随手将鸟窝扔上墙根,然后躺床上休息。刚闭上眼睛,就听炊事员小张姑娘在院子里喊他:“老孙叔,出来帮个忙!”老孙起身来到院子才知道,原来小张想把鸟窝烧了做饭用,但又不好往炕里塞,所以叫他给拆了。老孙二话不说,蹲在地上就开始拆鸟窝,就在他拆到里边的时候,忽然发现那层用羽毛碎草及动物毛编织的“内胆”里裹着一小块浅黄色的布,他用手指捏了捏,觉得又不像布,倒是像纸,重要的是,一面上还画着图案,有弯曲的线条,还有小圆点儿及其他图案。老孙觉得好奇,便将这块儿纸揣进兜里,第二天拿给队长看。李队长看后,皱起了眉头,隐约觉得这件有点儿意思,而其他队员们则不屑一顾,看了几眼纷纷转身离去。李队长有一点儿文物知识,所以他对老孙说,找个懂文物的看看吧,说不准这东西有用。几天后,小张姑娘要进城采购些生活物资,队长安排老孙一块去帮忙,老孙正好抽空去了趟文物站。文物专家们看过那块纸后又惊又喜,他们说这可是件宝贝呀,这应该是世界上早的纸,上面是西汉时期绘制的地图,这是残存的一小片儿。老孙巡林的地方叫放马滩,那里是秦国的发祥地,西周时期,秦人的先祖大骆被封那个地方养马,并建立起了西犬丘,大骆的一个儿子非子建立起了秦邑。大骆死后,将西犬丘传给了儿子成。后来成的一脉在与西戎的战争中灭亡,领地归非子所有,秦人立国。西汉时期,放马滩一带是防范游牧民族的军事要地,所以那个块地图应该是军事用途。到此,相信不少人存有疑问,纸不是东汉时期才发明的吗,西汉时期怎么可能会出现纸?其实,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纸,只是与东汉时期的纸存在明显的区别。西汉时期的纸较粗糙,颜色发黄,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才出现了现代意义的纸,时间相隔了三百余年。纸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起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保存难度大,所以宋朝之前以纸为载体的手抄书籍、书法作品、印刷品等几乎绝迹。如果保存得当,纸可以“活”一千年,因此有“纸寿千年”一说。2005年,在南宋人徐谓礼墓出土了17件文书,后来浙江博物馆为保存这批文书,斥资一千多万,专门修建了一个恒温室及相关设施,可见古代纸质文物的珍贵。如果用金子论价,一克宋纸远高于一克黄金,更别说西汉时期的纸了。之后,考古队在老孙发现地图的地方进行勘测,发现了一百余座先秦至西汉时期的墓葬。在对部分墓葬进行发掘后,出土了460枚秦简,四副刻在木板上的地图,一小块纸质地图残片,还有兵器、玉器、青铜器等大批珍贵文物,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2、徐谓礼文书破案始末

2005年,浙江一男子上龙王山挖笋,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南宋古墓。他与同伙将墓中的稀世珍宝——17卷南宋文书盗出,以每卷10万之价兜售,哪知文书太新,连续6年竟难出手!当时,浙江龙王山下的村民王大生上山挖笋时,无意间刨出来一排青石墓砖,他警惕地掩埋上,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家了。当天夜里,三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来到龙王山上,找到白天发现墓砖的地方。此三子正是王大生和他的两个圈内好友。其中一位好友杨某不过是打下手的,负责背运洛阳铁锹等盗墓器具,而另一位好友程二却是圈内的懂行之辈。据传此人曾受高人指点,对“阴阳风水”颇有研究,能“观星辨墓”、“听雷定位”,抓把土都能闻出有没有货。随即,程二通过踏勘风水之术确定了主墓室的方位。通过挖掘,很快一座民间古墓显露出来,此墓室体量不大,和汉唐那种大墓没法比,仅有容棺大小。在棺木与墓壁间的空隙中,填以熟石灰、黏土、沙子、糯米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不过,这看似坚固的“三合土”,在现代工具操作下很快就被弄开了。墓室打开后,令三人失望的是,里面并没有发现太多的金银玉器,反倒搜寻出了一些印章、砚台、瓷罐等文房用品。虽说这些东西拿出去也能估个好价,但离预期还是相差甚远。本着“贼不走空”之原则,程二决定亲自指挥开棺,结果棺椁中除了墓主夫妇尸骸,仅摆放着一件古卷。此古卷保存甚好,拆开外两层裹着的石蜡和宣纸,整整17卷文书映入眼帘。摊开后,文书上的“淳祐”二字引起了程二的注意。“淳祐”是南宋宋理宗赵昀的第五个年号(公元1241--1252年),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古玩界向来有“秦铜、汉玉、唐金、宋书”之说,如果这17卷古书真是南宋文书,那他们这次可就发达了!不过,令程二不解的是,这些南宋文书完好无损,且墨迹如新,就像刚写成的一样。于是他狐疑地看了看墓室,立马就想明白了个中缘由。原来,墓室是用三合土所建,建成后又对缝隙进行了浇筑,如此一来,它就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外加这文书又被卷起来后包裹在宣纸和石蜡中,故而才能完好如新地保存下来。为了将这17卷文书带出墓室,程二又用宣纸和石蜡将其裹住,装进一个密封的袋子里。事后,少许的金银玉器和8个印章、砚盒很快就卖掉了,唯独那17卷南宋文书却成了棘手难题。原因就出在,这17卷文书纸张太新,就连上面的字迹也像刚执笔挥就而成,压根就没人相信这古书是南宋的东西。结果,这文书在三人手上一压就是6年。气急败坏下,三人竟将17卷文书拍成照片四处寻找卖家,准备以每卷10万的价格兜售出去。不久,有位北京的马姓收藏家,慧眼识珠认出来这17卷古书是真品,咬牙花120万整到了手。结果,他收藏界的几个朋友鉴定后,都说这是赝品,他顿时就反悔了。王大生三人心里很不情愿,可又担心人家报警导致警方牵扯进来,只好推三阻四地还了90万。马姓收藏家一看这可不成,于是退回13卷文书,并扣下4卷。正当三人大感崩溃时,忽然有一位收藏家与三人取得联系,并提出想用100万的价格买走他们手里的13卷文书。三人本就急于出手,立马就答应了下来,结果就在成交之时,当场被警方抓获!原来自从这些文书的照片流入市场后,辗转被一位名叫“郑嘉励”的教授看到。郑嘉励作为著名的宋代历史文献专家,通过对照片上文字的反复鉴定,认为它们极有可能是真品文物,随后便报了警。警方立刻追查相关线索,并设计将王大生三人逮捕,连带那13卷文书也被追回,至于马姓藏家买走的另外4卷,也在警方的劝说下被收回。后经鉴定:这17卷“崭新”古书确实成书于南宋时期,又因为此书的作者名叫徐谓礼,故而被称作“徐谓礼文书”。书中主要记载了徐谓礼一生为官的总结记录,包括差遣任命、考核、迁转等信息,字数达4万多字,时间跨度在公元1221年至1252年间。可以说,此书完整再现了南宋中叶时期的官吏与政治活动,堪称一部史无前例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随之,在指认徐谓礼夫妇墓时,王大生三人提出想和古墓合影。警方觉得他们虽然犯了错,但毕竟“发现”文物有功,便答应了。如今,这17卷“徐谓礼文书”已被列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收藏于浙江金华武义县博物馆中,成为“镇馆之宝”!有见过的朋友吗?

3、徐谓礼官位

2004年5月,浙江金华武义县熟溪街道胡处村村民王某在山上挖竹笋,突然,他挖到了一座青砖大墓,墓里肯定有宝贝,这位村民眼见四下无人,便悄悄的将大墓的入口封死,这一切,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在胡处村这个地方,确实有宝贝,而发现大墓的这位村民,就曾有过盗墓的前科,后来被抓进去了,但仍然对一夜暴富抱有很大的幻想这位村民没有文凭,在家没事干,每天幻想着怎么才能有钱花,冥思苦想之后,终于打了盗墓的主意,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后来被抓了进去,放出来之后,表面上是改了,但是背地里仍然对盗墓抱有幻想这次名义上是上山挖竹笋,其实背地里就是寻找墓葬,果不其然,一座大墓被他找到了,他看那情形,这座大墓的规模很大,眼见天色已晚,他怕人发现,只有将大墓的洞口先堵住,待夜深人静再来挖掘一天夜里,他趁着夜深人静,找来了四个酒桌上的狐朋狗友,他将此事告诉这几位朋友之后,同样抱着发财梦的他们,对盗墓是一拍即合,说干就干,趁着村里的人都睡着了,他们拿着照明和掘墓的工具悄悄的来到了山上这些人顺着入口下去,很快挖到了棺椁,这是一口紫色的大棺材,他们把棺材拉出来以后,迫不及待的就想要打开盖子,但是这个棺材盖做的特别严密,费了很大劲都没有打开,这些人等不及,别害怕,时间长了会引来周围村民的注意,于是,干脆用铁锹将其撬开棺椁里的随葬品不少,有一些古钱币,金印,还有一些崭新的纸张,金器,银器,玉龄等等。这几个人得手之后,各自回了家,谁也没有提盗墓的事,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2011年,带头的王某,在家坐吃山空,又没有钱了,就准备铤而走险,将盗来的东西出售,一些金器,银器,印章什么的都已出售,卖得赃款几个人分摊之后,王某手里还有一套纸质的文书这几个盗墓贼对这套文书都没有抱太大希望,王某还漫不经心的说:“墓里的东西只有金银财宝才值钱,纸的东西值什么钱?”其他人也觉得王某话有理,金银财宝能存放上千年上万年,纸张有什么特别之处呀?商讨过之后,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只要这个东西有人给点钱就行,给钱总比不给钱强于是,几人商定由程某寻找卖家,几经辗转,王某来到了北京的一家拍卖行,先是被看门的人拦下,王某在此人的耳旁说了几句悄悄话,没想到人家真的放他进去了在大厅里,程某找到了一位收藏家,告诉收藏家这是古董,是宋朝的东西,收藏家看了看说 :“你这些东西随处可见,根本就不值什么钱,我看你拿来的也不少,这样吧,我每卷几十块钱收,你看如何”程某觉得只要给个路费就可以了,正当他准备收钱时,那边的买家又变卦了:“你说是宋代的文书,宋代离现在有1000年了,你这个东西为什么如此新啊?再说宋朝也没有这么好的造纸技术,你这肯定是作假,你这个东西来路不正吧? 说着竟然扣留了一些货程某心里有数,他知道是来路不正,他也没有敢多逗留,又马不停蹄了,跑了好几家拍卖行,竟然给出答复惊人的一致:“这东西的造假技术太拙劣了吧如此崭新的东西,竟然说是宋朝的,你脑子缺根弦吧”几次碰壁之后,程某找到了一位老收藏家,没想到这位收藏家慧眼识珠,经过他一番查看,后确定此物确实是宋朝时期的文书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打算以120万收购这些卷宗,程某一听说有人买,而且还出那么高的价钱,赶紧满口答应下来,因为他害怕夜长梦多。 后来,那位老收藏家也反悔了,宋代时期的文书,这么新的没有先例子,程某一看人家不买,就先回去了不久后,一个神秘人给武义县博物馆馆长寄了一张照片,博物馆馆长一看照片,顿时大惊失色,但是他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就请了更高明的鉴定家,鉴定这张照片,文物专家看到这张照片以后,端详了半天,后给出几个字:“徐谓礼文书”这是一张真迹啊博物馆馆长听到他的话以后,马不停蹄的赶到公安局: “我看到一张照片,怀疑这张照片上的文物是与几年前被盗的古墓有关,请你们协助调查”要想调查嫌疑人,那必须从附近的古玩市场处入手,于是民警开始一家一家的走访,一个个的询问,黄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家文物店的老板告诉民警,曾有人拿着这张照片询问过他,他当时也没有在意根据老板的描述,民警还真找到了这个人,后,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终于将此人给抓获,这个人就是程某,后他供述了伙同他人在2004年盗窃古墓的犯罪事实@佳宁说历史 :徐谓礼:生于1202年,南宋时期的小官,婺州武义人,为官30多年,从九品小官升至六品,这个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他的“徐谓礼文书”居然是国家一级文物,虽然几经辗转,但总算回到了博物馆的手里文书就相当于古代文官的档案,徐谓礼文书共有17卷之多,保存如此完整,如此崭新,实属罕见,故为国家一级文物。徐谓礼下葬的文书为的副本,这是一套迄今为止比较完整的南宋时期干部档案#寻找古籍守护人#

4、徐谓礼墓简介

2005年4月,浙江武义,一个曾经盗窃过文物的胡处村村民正在当地的龙王山挖笋。然而,这位刚出狱不久的村民居然又一次挖到了一座大墓。村民王某见周边人都在忙着干农活,无人注意到他,赶紧佯装无事发生,悄悄将古墓的入口给掩埋了。所谓“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这个王某选择秘而不宣,自然是另有所图。虽然出狱不久,但他却始终幻想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希望能借这座偶然发现的古墓来实现自己的“黄粱美梦”!王某虽然求财心切,倒也知道靠自己一个人万难得手,就联系了四个和他一样怀揣歪心思的游手好闲之辈。这四个人一听竟然有如此“天生掉馅饼”的好事自然是不亦乐乎,五个人一拍即合。数日后,在王某的带路下,几个人趁着夜深人静之际对着这座古墓挖地三尺。很快,挖出了一个紫红色的棺椁。棺盖被几个人粗暴撬开后,里面的随葬品出现在五人面前,有印章、砚台、蜡封文书等古物。要说王某等人虽然求财心切,倒也是沉得住气的人。他们担心古墓被挖的消息早晚走漏,打算等风头过了再寻找买家。就这样,几件文物相继被出售,唯独剩下了一份腊封文书。然而,恰恰是这份文书在六年后让他们数人栽了跟头。讽刺的是,这还是他们自己把自己下了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为了卖出这份文书,他们接触过不少买家,但偏偏每一位买家都质疑这份文书是赝品。当时,有一个来自北京的收藏家本来已经买下了这份文书,可是就在即将付款之际,却告诉王某等人道:宋朝的文物怎么会如此之新,丝毫没有自然损耗的痕迹?你们敢卖给我赝品?我要退货,但要留下其中四卷作为赔偿。这几个人虽然气愤不过,但终究只是村民,又知道对方表面上是收藏家,可能背景不小,终只得作罢。他们五人思来想去,居然被他们想到了个卖货又不怕对方扣押的妙计。原来,其中一个村民提议道,我们何不把剩下的文书一一拍照,然后去黑市上找买家。这样就算对方耍赖,损失的也不过是几张照片罢了。然而,就在这样“睿智”的计谋下,五人的行径暴露了。那时候,当地的博物馆馆长董三军恰好在朋友家做客,朋友拿出来一组照片请他鉴赏。结果这一鉴赏,让董三军又吃惊又疑惑,惊讶于这文书内容分明是南宋时期,疑惑于纸张为何如此之新,完全不似几百年前的文物。面对如此难题,董三军带着照片来到了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请数位专家一同鉴定。专家们经过细致观察后,纷纷表示这应该确实是南宋时期的古物,里面的行文习惯和内容和南宋官制分毫不差,真品概率极大。得知这种情况后,董三军意识到这个来路不明的文物应该是盗墓贼偷盗而来,就将这种情况报告给了当地公安部门。经过一番隐秘的调查后,警方将目标锁定在了王某等人身上。为了引蛇出洞,一位民警化身买家与王某接触,随后顺藤摸瓜,将五人尽数抓获。当警方来到王某等人家中时,搜出了13卷南宋时期的文书,又将被北京收藏家夺走的4卷文书追回,总算追回了古墓里的全部文书。那么,这份文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原来,这份文书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徐谓礼文书。徐谓礼在南宋可谓宦海沉浮,为官三十余载,历任十三个官职。虽然他的高官职并非当朝大员,只是官至从六品的朝散大夫,但他的这份文书却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徐谓礼将自己经历过的所有升迁记录、委任过程、考核方式、俸禄明细等尽数记录,当真是宋朝官场的另类“百科全书”,成为了南宋官制详细的注解。只见这份文书全长32.20米,宽约0.40米,共计17卷,可分为告身,敕黄,印纸三部分,均以小楷书写而成。只是,又为何这份八百年前的文书会宛如新的一般,以至于被认为是伪造的呢?其实,原因就在于这份文书在随墓主人下葬时专门用蜡进行了密封,又因为徐谓礼之墓是用宋朝时期的三合土(猜测可能是桐油、黄泥、沙石)浇筑而成,密封性相当不错。因而,这份深埋古墓八百余年的文书才能至今保存完好。徐谓礼文书能被追回,可以说是整个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的幸运。由于徐谓礼的详细记载,为后世的我们研究宋朝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国宝之名可谓当之无愧。#徐谓礼简介#

5、徐谓礼文书

2011年,一个中年男子拿着17卷南宋古籍秘密兜售。然而,由于东西“太新”被人接二连三鉴定为假货!此人气得发疯,因为他心里清楚:“老子亲自从古墓里盗出来的东西会有假?”事情先要回到2005年,浙江武义县胡处村的龙王山上鬼鬼祟祟地出现了一伙人马。为首的是在圈里有名的一号人物程某。他们此行的目的很明确——盗墓!程某等人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盗掘经验,很快便确定了龙王山上一座古墓的位置,盗洞打得精确,直达墓室顶部。然而,这座墓葬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更加坚固,顽固的三合土将小小的墓室包裹得严严实实,几个人使用了炸药才终于得手……墓葬面积很小,应该为宋朝古墓。墓室仅能容下两具棺椁。几人从中盗取了印章、砚台、瓷罐、古钱币等东西,并未见到金银之物。随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便将墓穴回填。不过,程某在这些随葬品中发现了一卷很特殊的东西——这卷东西外面用蜡密封,还包裹着宣纸,打开之后发现里面居然是17小卷古代文书!由于此墓葬三合土密封极好,加上棺木也从未被破坏,因此这些古代文书居然毫无腐败之像,就如崭新一般……程某有些文物鉴定知识,自然便懂得宋墓里面能出文书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况且这一卷东西还保存得如此完好!这可比金银器值钱的多啊!于是,他又重新将这卷东西密封好,妥妥地放置在家中,一晃就是6年时间……6年之后,程某因为着急用钱,便想起了那卷当初从古墓中取出的东西。于是,他便通过各种渠道暗中兜售……谁知,这一次的倒卖行为,让这个“摸金校尉”觉得十分尴尬!由于这卷宋代文书保存得实在是太新,居然连碰好几回钉子,被人鉴定为假货!对方的理由也很充分: 你说是宋代文书,距今已经七八百年的历史了,可这崭新的好像昨天才造出来的品相,谁相信啊!众所周知,出土文物中有两种难以保持,一种是丝织品、一种便是纸张类。由于古墓深埋地下,阴暗潮湿加上密封性能不好,很难有保存完好的纸张文物出土。就算是有,也会因为岁月侵蚀令其变色变软极其脆弱。如今,程某拿出来的这卷东西,品相实在是太。宋代文书价值又高,这样的状况下谁敢收他的东西?程某这回是哑巴吃黄连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东西实实在在、确确实实就是自己亲自从古墓棺材里掏出来的,难道还假的了?可他的话,没几个人相信!正当这位盗墓贼还在无比郁闷的时候,警察忽然就找上了门,得!手铐带上吧……程某这回是摊上大事儿了!他收藏在家里6年的这卷东西,真正的不简单啊!足够他把牢底坐穿!原来,正是因为程某的兜售,这卷宋朝文书的照片阴差阳错被武义县博物馆馆长董三军看到。在经过浙江省宋代历史文献专家郑嘉励的鉴定后,被认定为“真货”!这东西,妥妥的文物!它便是后来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的“南宋.徐谓礼文书”,国家一级文物!根据后期考古队对龙王山南宋古墓的重新发掘的墓志中得知:徐谓礼生于公元1202年,卒于1254年,与南宋著名奸臣贾似道同时代。徐谓礼出生在武义县的名门望族徐家,他的一生其实并未在史书上留下痕迹,不过他的父亲徐邦宪在《宋史》有传。这一卷共计17篇的文书,是徐谓礼自书的一生为官综述,完整记录了他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的迁转、差遣任命、考核等。之所以郑嘉励先生认定此书为真货,原因有三:其一,徐谓礼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如果造假不会找上这等无名之辈。因为东西会很难脱手。其二,文中记录了南宋官场复杂冷僻的系列内容,造假不可能凭空想象,工程太过巨大不切实际。其三, 文书的书写具有宋人笔意,四万字数伪造仿写太过不易!“徐谓礼文书’也是目前国内出土的系统、完整的宋代纸质文书,它记录了南宋中级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从低级到中级历官及其政务全过程的细节,全面反映了南宋中后期政治史乃至其他相关领域的第一手资料!后,说说让许多拍卖行和鉴定专家都看走眼的“崭新”是怎么回事?原来,宋墓一直以来都以密封严实著称,加上棺内灌注水银,外壁整体髹漆,三合土外部密封,重要的是文书还用蜡进行了再一次的密封!这些措施一步一步严格进行,终才使得这一件无价之宝得以深埋地下七百余年保存得及其完好,骗过了无数鉴定专家!有专家表示,幸亏这卷文书太新,逃过黑暗的倒卖链条!不然,可能早已经流落国外,这将造成我国宋史研究的重大损失,细思极恐啊……#历史上的趣事##文物故事#

6、徐谓礼墓考古

我想先说说我做的一个项目,浙江金华武义的南宋的徐谓礼墓。之所以叫徐谓礼墓,是因为出土了一个文书,主要是围绕名不见经传的南宋后期一个名叫徐谓礼的人。徐谓礼是一个当官的人,他把他所有的委任状,还有他作为官员个人档案的文书,全部抄录了一遍。这种事在过去是前所未见的,所以重要。因为徐谓礼文书的重要性,前几年轰动,不光学界,公众也轰动,这几年武义专门为它建了一个博物馆。徐谓礼文书它是怎么样发现的呢?偶然。2005年,也就是15年前的武义县城东郊

7、徐谓礼是哪里人

2005年,浙江一农民上山挖笋,意外发现一座古墓,竟将墓里稀世珍宝——17卷南宋文书盗走,开价80万售卖,哪知文书纸张太新,买家都以为是赝品,竟卖了6年也没卖出去!2011年3月,浙江考古研究院专家郑嘉励前往武义县进行文物保护讲座,在休息间隙,武义县博物馆馆长拿出一张很长的照片给郑专家鉴定。这是他从当地收藏人士手里所得,照片里的东西,卖家要价80万。郑嘉励一看,突然脸色一变,立即要求馆长报警。原来,这照片里竟是一件南宋文书,国内还没有发现如此完整的这类文物。郑嘉励说道:“这根本不是什么书法作品,而是一件极为重要的文物!”见众人一脸疑惑,郑嘉励连忙解释,这件文书是一位南宋普通官员的“工作档案”,它的内容和形式单调枯燥,很少有人能看懂,也没有欣赏价值。一般在收藏市场,书画作品因鉴赏价值高,收藏的也多,也是伪造的热门。像这种文书资料,涉及当时朝代的史料,很难造假,必定是真品。于是警方立即行动,顺藤摸瓜,于是2011年12月一举将嫌疑人王某等4人抓获,并追回了文书13卷,随后又将已流失到北京的4卷追回,17卷文书全部完璧归赵,其他被盗文物也全部被追回。经过对4名嫌疑人的审讯,他们盗掘古墓的犯罪行为也浮出了水面。2005年4月,浙江武义县农民王某在县城东郊龙王山挖竹笋时,意外在一个凸起的小山包发现了几块青砖,随后又在泥土中挖出石阶。王某推断“这下面可能有古墓葬”,于是找来同村的杨某、徐某和汤某等人,商量盗掘这座古墓。4人经过密谋,准备好洛阳铲等盗墓工具,趁深夜上山对古墓进行挖掘。随后4人发现一个规划十分整齐,缝隙用三合土填补的石头古墓。几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墓葬挖开,随后将里面的砚台和印章偷盗出来。他们还在墓里发现一个卷轴,卷轴用蜡封着,4人小心翼翼将封蜡和油纸取下,才发现里面的文书纸张如新,字迹清晰无比,就像刚写成一样。几个盗墓贼也知道刚从墓里挖出的纸张,不能接触空气,于是找来密封袋,层层密封起来。可接下来的事太过戏剧性,几人盗出来的砚台和印章(8枚私章)很快就销赃,唯独这17卷的南宋文书却没人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纸张太新,几乎没人相信这是800多年前南宋的旧东西,在此期间,曾经有一名北京藏家买下了这17卷文书。哪知道,这位藏家思来想去,认为这是件赝品,于是又找到王某要求退货。王某只退回了一部分钱款,买家便扣下了其中4卷。二是这件文书的主人叫徐谓礼,史书上基本没此人的记录,甚至连武义县的县志里也没有提及他,也没人知道他是谁。徐谓礼名不见经传,基本上很难找到识货的人。由于卖了6年也卖不出,几人没有办法,只得将其中长的一卷拍照,在当地收藏界兜售,但依旧没有人买,直到被武义县博物馆馆长发现。2011年12月,就在13卷徐谓礼文书被追回的第二天,40多名全国各地的专家纷纷赶到浙江,一睹这件稀世珍宝。所有专家一致认定,这是近代新史学创立以来,第一次在古墓中发现宋代文书,它是一部完整的南宋“干部档案”,也是一件的珍贵文物。那么,这个徐谓礼是谁?徐谓礼文书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关于徐谓礼生平事迹存世的资料极少,在对他墓葬清理过程中,人们才知晓了他的生平。他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南宋小官,大也不过做到了六品(相当于现在一个副处长)。虽然他名不见经传,但他的父亲却很有名气,据《宋史》记载,他的父亲徐邦宪做过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有了父亲的荫庇,19岁的徐谓礼从一个“承务郎”(从九品,属于南宋“京官”里低阶一级,也就是个管仓库的),在30年里一共升迁了12次,后官至朝散大夫(从六品),他当过大的官相当于如今上饶市的市长。徐谓礼后一道任命是“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也就是当时南宋世界性的贸易大港——泉州的长官。可惜的是,53岁的徐谓礼还没去上任,就病死了。有趣的是,《宋史·牟子才传》曾记载,徐谓礼在上饶当长官时,因施政简单粗暴,造成了饥民聚众闹事,被皇帝降了职。但徐谓礼文书里记录的却相反,他在担任上饶长官时,不仅没有被降级,反倒被升了官。徐谓礼文书共有17卷,总长32.23米,宽40厘米,文书一共4万多字,字迹工整庄重,没有一丝涂改过的痕迹。徐谓礼文书是记录了他从九品升到六品,30年间的仕途历程,包括他什么时候担任什么职务,工作职责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绩,受到了哪些赏罚,360度监控,确实惊人。它全面反映了南宋中后期的官僚制度和政务运作,历史上从未发现过,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堪称文物中的国宝。由于徐谓礼墓的坚固程度,埋得也很深,使其处于一个完全密闭的环境之中,再加之徐谓礼墓室用三合土填筑和石板密封,空气被完全隔绝在棺木之外。同时棺木里灌满水银,文书又有蜡密封严密,因此文书历经800多年仍如新造一般。同时也说明文书纸张质地优良,是南宋造纸水平高超的证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徐谓礼文书破案始末(讲徐谓礼文书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