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阅读精辟124条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意在悬搁传统形而上学对人的种种抽象定义,进而让“在世存在”的此在,在领会自身生存状况并通过其生存活动使其自身的存在得以显现:“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这一存在者在其存在中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作为这样一种存在的存在者,它已被交托给它自己的存在了。对这种存在者来说,关键全在于(怎样去)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与其他存在者不同,它能够在生存论、存在论的意义上存在,具备“去存在”(zusein)和“向来我属”(Jemeinigkeit)的存在论特质: “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而“这个存在者在其存在中对之有所作为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

(2)、前面已经提到,如何看待操心结构的第三个环节,对于理解海德格尔的本真和非本真区分是关键的。实际上,人的非本真状态就表现为操心结构的第三个环节:人“作为已经寓于世内存在者的”的存在,首先和通常消散于周围来照面的、他所操劳的世界,并在常人中沉沦。我们说人的“本质”是实际的生存,这样是不是把“三位一体”的操心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只取其前两个环节作为人的“本质”而忽略了第三个环节呢?海德格尔不是说人的本质在于操心结构的整体,而这个整体是不容割裂的吗?必须承认,把人的“本质”说成是实际性和生存性的统把操心结构的第三个环节,即人的沉沦,说成人的“本质”的非本真的实现方式,这里的确有割裂操心的结构整体之嫌。然而,这一结论却不是完全不符合海德格尔的本意的,相反却是他自己的逻辑的必然结果。试问,虽然人之为人,不可一刻不是实际的生存(否则他就沦为了现成存在),然而,人是否可以不是“寓于世内存在者”的存在呢?他是否可以不是常人、并未沉沦呢?根据海德格尔,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人“首先和通常”是沉沦着的常人,但是经由“良知”的呼唤和“愿有良知”的决心,人毕竟能够从常人那里“回到”本己的自身中去,作为本真的自己承担起生存的罪责,先行面对死亡而筹划。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人应该这样做。在这个意义上,操心结构的第三个环节就大可不必是人的“本质”,它只是人首先和通常所处的非本真状态。若非要把常人的沉沦也说成是人的“本质”,就无法面对人竟能完全不沉沦、完全不是常人的事实。倘若海德格尔毕竟承认这个事实,那么沉沦就不是人的“本质”。当然,这并不是说,沉沦着的常人就没有人的“本质”了,而是说,作为常人的沉沦,这种存在方式确实不是人的“本质”的本真的实现方式,在这种非本真状态中,人丧失了他自己。至此,海德格尔的取舍和倾向已经明显:我们至少可以说,在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之间,前者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

(3)、Wissenschaft und Besinnung 《社会与反省》

(4)、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译者:陈嘉映、王庆节。

(5)、《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有名、有影响力的著作,其风格迷人,思想深刻,却又佶屈聱牙。通过挑战传统认为实在必须被思考为实体的观念,海德格尔从根本上颠覆了整个哲学游戏。

(6)、海德格尔被王庆节称之为是脚跨两个时代的人物,他终结了旧的时代,同时成为了新时代的先知,预言了新的时代的到来。新著有《存在主义》一书的高宣扬在对谈中讲起了海德格尔及其哲学在世界上的影响,他总结说,“如果谈到这本书的影响,应该是全面的。”

(7)、读书会资料《存在与时间》需单独购买。推荐版本: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译者:陈嘉映、王庆节。

(8)、海德格尔将死亡视为此在根本的可能性,而“这种本己的、无所关联的可能性是无可逾越的。向这种可能性存在使此在领会到,作为生存之极端的可能性而悬临在它面前的是:放弃自己本身。但这种先行却不像非本真的向死存在那样闪避这种无可逾越之境,而是为这种无可逾越之境而给自身以自由”。此在面对这种“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所展现出的“畏”,使此在在世存在时对于诸多生存可能性做出本真的选择和决断。

(9)、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在者”。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10)、适时的欧战暴露了科学的无能:硝烟散去,心灵汲取意义的源泉却早已干涸;进步论破产了,我们又该在何处安家?终于,世界等到了海德格尔,等到了他拈出的,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人的行为,作为无限的可能性不能被当做物体进行研究,而且行为在一切维度上都先于物体。也就是说,存在问题比起一切关于存在者问题更为重要。若没有一个我,天上地下,世间万物有何干?王国维将无我之境置于有我之境上,若真无我,谁在感悟,谁在写诗?

(11)、萨特在1938年出版的一本著名哲学性小说中就继承了海德格尔关于生存、生命的主体。这本小说以《呕吐》命名。他讲述了在有限时间经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各种各样的畏惧之后,人类感受世界的问题。在书中萨特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世界是一种呕吐,世界就是恶心,人生就是恶心。把恶心理解成一种生活状态,像黏液一样,我的手在浆糊里面,拿起来之后怎么甩都甩不掉,就是这个状态。

(12)、在阿多诺看来,以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为代表的现代德国意识形态,实质上是在进行一种“去社会化”的思考。

(13)、在讲座中,海德格尔颠倒了胡塞尔身体现象学中的两个重要观点,即在谈论空间性时,他颠倒了“这里”的优先性;在谈论身体性时,他颠倒了触觉的首要性。

(14)、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在者”。

(15)、一次性打包购买,优惠价299元(送:全部50次音频),单次收费20元(知无知会员免费,包括现场参与+线上音频回听)

(16)、海德格尔之所以要提出去蔽的概念在于要想知道解决正确的问题,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标准是什么?而确立标准是真的问题,真的问题不是哪一个人根据你的,根据你的钱财能够确立。真理的确定需要一个公开的环境。这是真理原初的含义,而我们现代人用正确的概念替代了传统的真的概念。并不是说正确概念不重要,正确的概念重要,但是正确的前提是打开。这个正确某种意义也是一种弊,我们以为有一种的正确。

(17)、人用自己的语言生活,语言是人类的“存在之家”,人说人。

(18)、我们讨论传统知识论这些概念都不用,那海德格尔创造出一系列概念和这个领会对它这样的思路会有一种误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造成我们阅读上的困难,但是有时候我说读海德格尔和其他哲学家不一样,你要理解它不是在一个传统语言去做,不是跟着一个传统做。跟着一个传统你要沿用一个概念你要清楚,要颠覆一个传统的时候一定会造一些新词,用一些旧的概念用一些新意,这个时候叫脑筋急转弯,当你急转弯之后你就觉得海德格尔没有那么神秘和复杂讲的都是一些很基本很基本的道理。

(19)、读书会结业符合要求(共参加20次以上)者可获得知无知哲学读书会第一期结业证书并参加结业典礼。

(20)、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35, 1953年出版) 《形而上学导论》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阅读

(1)、——阿多诺,《本真性的行话》,谢永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2)、读书会结业符合要求(共参加20次以上)者可获得知无知哲学读书会第一期结业证书并参加结业典礼。

(3)、Holzwege (1950) 《林中路》

(4)、《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对于此后的很多哲学家产生很大影响豆瓣评分高达

(5)、我们由处在未来的前景(Vorweg/Aheadness)之可能性所引领,任何行动都指向可能性;

(6)、海德格尔将行为从物体中解放出来,用一套全新的术语再现了苏格拉底关于“人应如何生活”的古老问题。正如海氏于一战后风行欧陆一般,文革浩劫之后的国人同样处在信仰的真空期。海氏于八十年代的登陆恰逢其时:那时候的人“只要一听到在,在的澄明,眼睛就眯起来,仿佛参透了人生三昧。”说起来,人生的道理或许可以总结成这样那样的命题,然而重要的不是经由逻辑推理而得到的结论,而是体悟思的过程。海氏哲学再次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古老断言:人天生追求理解。

(7)、然而,如果我们要沿着本真和非本真这组概念所指明的线索来理解《存在与时间》这本书的话,那么,海德格尔赋予这组概念之区分的意义就必须首先得到理解。海德格尔究竟在什么意义上做出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它是一种道德的区分,还是一种纯粹现象的区分?正如上文提到的,海德格尔否认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具有任何道德意义。然而海德格尔在什么意义上能够否认这一点?如果承认这个区分没有道德的含义,是否可以由此推断,它没有反映出任何意义上的价值取舍和判断?价值取舍和判断不一定径直就是道德的,而非道德或超道德的价值取舍和判断毕竟也不同于中立的、纯粹现象上的、不带任何价值倾向、像区分两种颜色一样的区分。如果海德格尔对于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毕竟还是带着,甚至是不自觉地带着某种价值倾向的话,那么又该在什么意义上理解这个价值倾向?以上的所有问题都是本文要加以回答的。按照顺序,我们首先来看,海德格尔自己在什么意义上能够说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是不包含任何道德意义的。在提出人的“本质”之后,海德格尔详尽地呈现、解释了人的各种存在现象,分析了人的诸“存在论环节”,终得出了能够把这些存在论环节统一起来的、“源始地给出了此在的存在整体”的“操心”现象。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各种存在现象和诸存在论环节都根源于操心现象,必须在操心的基础上理解每一个环节,才能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因此,想要理解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我们就要首先理解什么叫操心。根据海德格尔,操心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规定性,即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总是“先行于自身的–已经在世界中的–作为寓于世内来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先行于自身”所说的是人的“去存在”的可能性,人面向他的可能性而筹划自己。任何人在他“还未是……”的时候,总已经“可能是”那个他还未是的东西,并且他筹划着要去成为那个他“还未是”的东西。而“先行于自身”的“先”说的就是,人即使尚未“完成”他“去是”的筹划,甚至即使他永远地失败了,或永无希望“真正成为”他的某种可能性,他却毕竟时时刻刻“向这可能性的筹划着”,并因此就“是”他的可能性。很明显,先行说的是人的生存,人的选择和人的自由。同时,海德格尔强调,人的自由不是“异想天开”和毫无约束的。根据操心,人在先行筹划着的同时就“已经在世界中了”,而这是人无法选择的。人无法选择他存不存在,因为他已经存在;人也无法选择他存在于怎样一个世界,因为他已经“被抛”给了他存在于其中的那个世界。“被抛性”意味着,尽管人就是他的可能性,然而,他同时不得不承载着同样多的不可能性。他不可能不在他所在的时代,不可能不经历他经历着的历史,不可能不生于特定的身世,操劳特定的事情,和特定的人群共处、操持。已经在世界中的被抛性和先行于自身的生存性是相互纠缠的,人“在已经在世的存在中先行于自身”。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他的生存在于他的选择,然而时时刻刻有一个他无可选择的世界摆在他面前。

(8)、而《存在与时间》的下半部分则展现了对此在的本真生存的分析。如果说上半部是对现象学的推进,那么下半部就是对生命哲学和解释学的推进。实际上,一个通常的误解会认为海德格尔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之所以说是误解,一是因为海德格尔在战后写给法国哲学界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明确的批评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二是因为存在主义所说的主体的重负和责任确实不是海德格尔的主题。虽然如此,但SZ的下半部确实展现了此在通过领会到向死存在,进而做出决断,然后从沉沦的日常生活中超拔出来进入本真生存的过程。这样一个本真生存的此在确实给予了萨特等法国的存在主义者以巨大的影响,《存在与虚无》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对海德格尔哲学的进一步推进。然而,海德格尔的哲学后来并没有走上萨特的道路,而是后期完全一改存在与时间中的思考方式,不再将此在放置在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而是要撇开此在直接思考存在。这样一来,主体或者人,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地位就不如《存在与时间》中重要了。尽管如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下半部中所描述的大无畏做出决断的此在,仍然为鲜明的刻画了经历大战之后,整整一代青年人,在一个虚无主义时代的生存处境。外在的宗教和内在的理性都已经不再能够为人的生活提供指导,人生所有重要的选择全都依赖于个人自己的决断,而这一决断后的依据,无非是每个人在世俗世界里的有限生命。这种孤零零被抛到一个赤裸裸的世界中的境况,为契合那一代人在经历战争之后的心境。而自己为自己的生存做出选择并承担责任,恰好是此后所谓存在主义的主题。同时,一个没有外在的超验偶像以及内在的客观理性能够依托的生存境况,不正是所谓荒诞派所描写的人生景象吗?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决定了此后直至1968年四十年的欧洲哲学图景是毫不夸张的。二十世纪的法国哲学和文学如果没有海德格尔完全会是另外一幅样子。就海德格尔本人而言:他在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研究和政治活动,无疑在根本的意义上重新展现了哲学生活内在的可能性、丰富性及其与政治生活的爱恨情仇。这是20世纪所有哲学家不曾做到过的。但是,哲学家本人的政治活动,无论成败与否,都很难对他哲学思想的评价产生多大影响。在西方从根源上就奠定基调的个体原则基础上,如何能够将作为个体的哲学家所过的哲学的生活方式的融入大众的政治生活之中,甚至想用前者改造后者,这本来就是一个2000年来一直没法完全解决的问题,海德格尔的政治活动只不过重新展现了两者之间的冲突而已。而比这个问题本身更值得我们追问的问题是,海德格尔的哲学,其政治哲学的可能性何在?这在海德格尔之后,是有具体发展的,我们只要看看,马克思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在20世纪下半页发展的脉络即可知晓,简言之,左中右三派政治思想在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无不受到海德格尔决定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说,真正的友爱只能存在于两个德性相当的人之间,看看阿伦特对施特劳斯的态度,以及阿伦特对传统政治哲学的解释和对后世政治理论的影响,就能体会到,海德格尔的伟大之处还体现在,他能让20世纪精神领域牛的女性一生成为他的红粉。

(9)、Bauen Wohnen Denken 《筑·居·思》

(10)、高宣扬从各个层面指出海德格尔及其哲学在世界上的影响

(11)、海德格尔可谓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其著作之影响,遍及文学理论、心理分析、修辞学、生态学、神学、政治学、伦理学诸多领域,在关于畏、罪、死亡及本真性存在的问题上,在关于人文科学的本性、人工智能带来的难题、后基础主义文化等前景的讨论中,海德格尔将始终存在,并发挥深远反响,决定讨论方向。

(12)、“托玛斯从事的工作是推导出诸超越性质:存在的某些性质超出存在者的一切可能的关乎实事而可能归类的规定性之外,超出一切modusspecialisentis(存在者的特殊样式)之外,同时却又是无论什么东西都必然具有的。”

(13)、《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创作的散文诗体哲学著作,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是十大经典哲学书籍排行榜中的第九位。

(14)、在奥斯维辛这一具体历史情境之后思考的阿多诺却认为:“自奥斯维辛以来,害怕死亡意味着,怕死是比死亡更糟糕的事情。”(见阿多诺《否定辩证法》)海德格尔费尽心力地区分常人的非本真性“怕死”与此在的本真性“畏死”,认为常人所“怕”之“死”不过是在存在者层面上将死亡理解为对象(事件)的“他人之死”,只有此在本真地所“畏”之“死”才能使此在置身于充分展现其生存可能性的自由之境:“要把死亡作为死亡加以分析,剩下的可能性只有:要么把这种现象带向纯生存论的概念,要么就放弃对这种现象的存在论领会。”

(15)、一次购买50次的读书会成员将直接进入知无知哲学读书会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专业群,群内将分享讲座所涉及视频、音频、照片等资料。

(16)、海德格尔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核心议题是”此在与存在的关系“;中期,核心议题是”真理和诗思”;后期,核心议题是”本有和神思”

(17)、在场我们在讲巴门尼德时,曾讲过ousia的意思是being。古希腊语种,being作为系词而言,连接事物和它的属性;being作为动词而言,表示一种活生生的状态,即某物“在”。从这个意义上说,ousia是“是”和“在”的合体,这说明了它存在于物质世界中。“是”体现出一种形而上学的意味,“在”则包括“在场”的涵义。

(18)、难道身体问题在《存在与时间》这本著作中根本不值得考虑?

(19)、后,现在的时间性即“当前”,所对应的就是沉沦,即非本真状态。与传统的现成时间性观念相反,海德格尔认为,现在非但不是构成时间性的源始现象,反而是不源始的时间性。对于人来说,仅当他同时是他的将来和曾在,仅当他承负着罪责的同时面向他的可能性先行筹划着自身,他才能够“活在现在”。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讲就是“曾在着的将来从自身放出当前”。 在“曾在着的将来从自身放出当前”的结构中,将来、曾在和当前的统一就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源始的时间性,他称之为“绽出”。正是时间性的绽出,使得操心的结构整体得以可能。显然,在这一时间性结构中,虽然在任何时候,将来、曾在和当前作为统一的整体都是“同时绽出”的,然而从理路的逻辑上讲,将来和曾在的时间性要比当前的时间性更为源始,也就是更为本真。而与曾在相比,将来显示自身为“在源始而本真的时间性的绽出的统一性中拥有优先地位”,是“源始而本真的时间性的首要现象”。 由此看来,海德格尔之前的生存论分析,以及他所得出的操心结构中的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自有其时间性的根据。落实在时间性的层面,人的本真和非本真状态之分就是在时间性的绽出中,将来、曾在和当前之分。而海德格尔之所以赋予将来的时间性以源始、本真的地位,与基督教文明的根本性的时间感是深刻相关的。“将来”这个时间性维度,无论在古希腊世界还是在古代中国世界,都从未被上升到这么高的规定性的地位。没有基督教思想带来的超时间的神的理念,以及以末日审判这种神话语言的方式所道出的“期待式”的时间存在方式,“将来”这一时间维度对于起码的思维方式和根源性的生存感觉就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以将来为本真的基督教时间感和中国古人尚古的时间感的差别是明显的,虽然具体的理路之分绝不简单。在西方文明内部,奥古斯丁应该是第一个集中讨论时间问题的重要思想家,海德格尔对时间性的分析和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之间应该存在意义深刻的联系和区别。然而无论是中西方时间感的对比,还是对西方思想史上,奥古斯丁到海德格尔的时间理论之流变的讨论,都远远超出了笔者的学术功底,文本只能放弃这个课题。虽然要真的说清楚海德格尔的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理解海德格尔在什么意义上是对传统基督教思想的反思和反叛,在什么意义上与之一脉相承,时间问题是绕不过去的。本文只能满足于草草地勾画出海德格尔在本真和非本真之区分这个问题上透露出的基督教思想背景,而这就是所谓海德格尔自己的被抛性。当然,一个被抛的海德格尔绝不因此就不那么深刻,实际上,越是能够背负被抛性,就越是能够把自己被抛入的那种可能性挖掘得更深。一个作为基督教的一丘之貉的海德格尔是肤浅的,一个作为基督教的反思者的海德格尔是更高的,一个重又作为基督教文明的承负者的海德格尔才是深的。而如何承负起我们自己的被抛性,并在这种承负中展开我们更深的、更为本己的可能性,也许这才是海德格尔留给我们的永恒的问题。

(20)、人生是一所学校。在那里,不幸不是幸福,而是好老师。因为生活在深渊的孤独中。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在线阅读

(1)、小学毕业后,海德格尔因家境贫穷,无钱再上学。先跟私人教师学习拉丁文,后由天主教会资助,到离家乡50公里以外的康斯埋茨中学(旧天主教会耶稣会学校)四年级学习。在这里,他受到欧洲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古希腊文学、天主教拉丁文献、拉丁文学、德国文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等)。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发表已整整90周年,从20世纪30年代面世开始,《存在与时间》对于整个世界思想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5月20日下午2点,思南读书会邀请到了高宣扬、张祥龙、王庆节几位教授,围绕《存在与时间》的译介、其对现当代哲学的影响、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哲学之间的交汇等问题展开对话。

(3)、王庆节在对谈中举到的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对于“存在”与“时间”两个概念的理解,这也恰是《一些重要译名的讨论》一文的第一节,同样也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开篇的重要内容。海德格尔一上来就提出说“当你们用到‘是’或是‘存在’这样的词,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不过虽然我们也曾以为自己是懂得多,现在却感到困惑不安。”海德格尔指出,我们现在仍然没有对“是”或者“存在着”究竟意味着什么的答案。并且他开卷明义,全书的意图在于对“存在”与“时间”的意义进行重新领悟。但这就给翻译带来了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无论存在这个概念还是时间这个概念都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海德格尔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存在这个概念,在翻译《存在与时间》的过程中,有很多学者提出异议,应该翻做“是与时”。

(4)、Identität und Differenz (1955-57) 《同一与差异》

(5)、由此看来,即使把人的“本质”看作生存性和实际性的统我们也不会遗漏操心结构的任何一个环节。这是因为,这一本质的本真的实现方式是向死而存的先行和直面罪责的良知的统而“作为寓于世内来照面的存在者”,也就是人的沉沦,只不过是这一本质的非本真的实现方式:消散于世界和常人,逃避本真的死亡和本真的罪责。当然并不是说,非本真的存在状态就不是生存性和实际性的统实际上它仍基于这个统只不过它以一种非本真地方式实现了这个统并“首先和通常”规定着人的存在方式。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都是人源始的存在方式,它们之间的区别不是道德上的,而是生存论上的。比如,在面对死亡的态度方面,正如我们提到的,处于非本真状态中的人,即常人,往往把人同他对死亡的本真畏惧相疏离:“对于公众意见来说,‘想到死’就已经算胆小多惧,算此在的不可靠和阴暗的遁世。常人不让畏死的勇气浮现”。这种疏离当然不是不道德的,相反,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那种“不怕死的精神”倒是符合道德的。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这种面对死亡的非本真态度,其问题不在于道德上的不可取,而在于生存论层次上不够本真:它把死亡理解为某种现成的状态,从而把对死亡之“畏”和对世内存在者的“怕”相混淆,进而用一种看似优越的“淡漠的教养”使人疏离于“其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能在”。可以说,本真和非本真之分不涉及道德对错,只关乎境界高低。

(6)、谌洪果,法学博士,知无知创始人。著作《法律人的救赎》、《哈特的法律实证主义》、《大学城里的公民》、《归根复命》、《正义的思辨与判断的尊严》。

(7)、在这里海德格尔想提醒人们注意的正是由于人赋予了世界以意义。这是现代戏核心的要点,也是大的危险。但是人是重要的当然好,但是不要忘了,我们人是会死的,人是有限的,人类把神拉下了神坛,却把人自己放到神坛里面动起来,这是现代社会所有的危机,大的威胁。海德格尔说我们要意识到这个危险,人的成就是了不得的,但是人不是神,这是海德格尔关于存在问题核心的意义所在。海德格尔实现的存在论的转向,人是认知的主体,是时间的主体可以改造世界,但是人是有限的,和知识相比人永远是有限。

(8)、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9)、由此可见,阿多诺在《本真性的行话》中对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反思与批评,旨在击穿对“存在”的概念拜物教式幻想,洞察关于生存和死亡本真性行话的意识形态神话属性,从而使现实的人挣脱抽象概念的束缚,在具体的生命实践活动中成为自己、改变世界。

(10)、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在《存在与时间》上给胡塞尔的献词,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尼米尔(MaxNiemeyer)的压力。

(11)、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技术的追问》

(12)、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13)、这四者在游戏中交互辉映,成为一个“四化的整体”。其中的一方都会折射出其他三方,四而一而四。其中,人从前期的《存在与时间》里的中心位置,退居到了四相的一端。只有人能面对死亡,承担死亡的后果,并以死亡的代价折射出一种意义。人不应该是占有者,也不应该是主宰者,人只是逗留于这个世界,居留于此,然后守护着其他的三者,守护着这个世界。按海德格尔本人的说法,“四化”作为世界之世界化,是不能按照理性思维的模式去认识的。这很像禅宗说的了,言似一物即不中。但这四相,其实可以理解为世界意义的四种发生向度。不过即使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海德格尔要努力做的是什么。他在与一种自欧洲发源的思维模式做斗争,力图为非理性的,神秘的东西争取到应有的位置。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康德在一百多年前所做的:为科学奠基,同时为信仰划出地盘。

(14)、此时,王庆节想到了另一个词,领会。中国人讲领会,领会有强烈的认知的含义,但是中国人领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面相。会你当然要认知,但是你仅仅认知不是说你会,像你会开车吗?你把车所有结构做一个了解你还是不会开车,会首先是一个实践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然后才是时间问题。这与海德格尔关于理解的原意是相符的。他就讲什么叫做领会,什么叫做筹划,什么叫做可能性。

(15)、阿多诺认为,“在这种行话中,那些有血有肉的、非隐喻的东西的香味,都悄然地被精神化了”。质而言之,本应反思并超越人类生存困境的存在哲学,只不过是一种“故意地将它的日常生活神圣化”的本真性行话。它所蕴含的“更多”,不过是一种与现实生存状况别无二致的空洞幻想。

(16)、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猜测海德格尔实际上想要批判托玛斯主义。该主义并非于托玛斯在世时期流行,他的学说在当时甚至是被压制的对象。基督教史上曾颁布过“七七禁令”,禁止一切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关的学说,托玛斯的学说也位列其中。17世纪及以后,托玛斯的学说重新被高扬,19世纪的“进化论”学说流行开来后,托玛斯学说重视自然因素的特点又被人们所重视,当时还出现了“新托玛斯主义”。

(17)、《存在与时间》一书与其他的哲学著作在体例上有些不同,中译本的附录第一篇记录了《一些重要译名的讨论》一文,这篇《讨论》在第二次修订译出时还曾经译者陈嘉映重写。对于译名的讨论显得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海德格尔哲学的与众不同。王庆节认为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对整个西方基础的传统进行了一个重新的思考。进行一种重新思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语言去思考,用概念去思考,但是这些基本的概念又是构成传统的基本部分,你还用这个概念思考的时候,就会落入一种圈套。海德格尔不仅仅生造了一些哲学概念,有时候他会用赋予一些日常用词以特别的哲学含义。若如果读者还是按日常概念进行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从而会觉得海德格尔的书特别难读。就好比对于computer的翻译,大陆翻译成计算机,而港台则译为电脑。两种翻译的差距本质上是对computer一次理解本质上的不同。

(18)、高中暑假期间海德格尔回家乡度假时,从康斯坦茨三一教堂回家度假的格约伯神父向他推荐了弗朗茨·布伦坦诺的博士论文《存在观念在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多重意义》(1862年),唤起了他对“存在”问题的强烈兴趣,由此影响了他一生的事业,并预示着他在今后几十年的全部思想历程。

(19)、原句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命的意义。海德格尔开创了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强调存在本身对于人的特殊意义。他给人定义了两种状态,一种是“本真状态”就是真实的自我,一种是“沉沦状态”就是迷失的自我。

(20)、海德格尔,一反以往的传统,他的存在哲学后指向的是一个普遍的“生存结构”,乃至于后把人的生存归结为时间性。这生存结构或时间性,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共相”,一种“普遍之物”。这说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后指向了存在论而不是克尔凯郭尔式的神学,这是一个很有创新性的做法,并且他成功了。《存在与时间》做的就是这个事。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原文

(1)、《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采用了西方哲学的形式来阐述我国哲学思想,是对现代中国影响大的哲学史著作,是十大经典哲学书籍排行榜中的第六位。

(2)、从社会影响来看,由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把生命问题、通过问题把人的生命、人的生存这样的问题提了出来。存在与生命的问题的提出与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第二次大战前夕社会发生危机的时代问题有关。高宣扬认为海德格尔讲存在的时候,把存在作为一个生命本身在生理过程和世界上的遭遇,以及寻求自己的可能性和未来命运。对生命的诠释,对生命实地性的诠释,生命到底是怎么生存,怎么存在的,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海德格尔哲学的现实意义。

(3)、另外,Sheehan教授将海德格尔关于“人之存在”的结构,以下图的方式呈现为一个具有两个环节的活动(activity):

(4)、对死亡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亡时,你可以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

(5)、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译本《本真性的行话》(译者:谢永康;2021年8月)书封。

(6)、本质主义-存在论的思考方式是这样的——我要先是个人,然后我才能是个好人;而存在主义-神学的思考方式是这样的——我要先是个好人,然后我才能是个人。

(7)、Sheehan教授指出,关于人之基本存在(Ex-sistence)的方式,海德格尔给出了两个结构性要素,第一是自我指涉(Self-relatedness),第二是“向来我属”(Mine-to-become)。我们的本质,即我们的生存就是被抛、离开,向前和敞开的,是可能的意义领域和理智领域,而不仅仅是实存或者在手(Vorhandenheit)。这种存在方式没有任何内在实体,因而一切都处在与他物或者他者的关系中。例如意向(intentionality)就被理解为我对我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注意。这就将我们引入存在结构的第二个元素“向来我属“(Mine-to-become),由于一切都需要在”与我相关“中决定,那这种“去在”(Zu-sein)也就成为了我的责任(obligation)。人之成为意义的可能性成为了我成为我自身的能力。Sheehan教授指出,这种不得不做出“我如何生存”的选择,就是存在抛给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意义。成为自身的方式有两种可能性:本真(authenticity)与非本真(inauthenticity),在本真的结构中,我意识到成为自身的能力和责任,而即使在非本真状态中,我仍然没有失去我自身的存在方式。

(8)、①海德格尔一开篇便用典,说起了“巨人们关于存在的争论”。这个典故出自于柏拉图,他曾写过宙斯与巨人之争。在这个故事中,宙斯代表了一种极端的唯心论,他不关注地上的世界,而泰坦巨人们则象征着唯物论。柏拉图试图来说明,哲学家处于两者之中,但应该偏向于宙斯一方。总而言之,哲学家绝不能走泰坦一路。海德格尔引用这个典故是想说,人们并不追问“存在”。

(9)、但在新柏拉图主义中,例如普罗提诺,都反对把人的灵魂归结为语言。古希腊哲学中,语言和身体关系十分密切。语言被视作是灵魂经过身体所勉强达到的东西,它是不准确的。异教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视觉才是人的本质,这里稍显例外的是波菲利。

(10)、一次性打包购买,优惠价299元(送:全部30次音频),单次收费20元(知无知会员免费,包括现场参与+线上音频回听)

(11)、Sheehan教授认为海德格尔的整个过程可以用“发射”(e-jection/e-duction)来诠释;相反,其导师胡塞尔在《逻辑研究》和《观念I》中建构的关于“物自身”之生成的模型则是“还原”(re-duction),胡塞尔要求对从物回指向主体(sub-ject)自身,而海德格尔的目光指向前方的可能性,反对主客二分的结构。

(12)、海德格尔从根本的意义上重新展现了哲学生活内在的可能性、丰富性及其与政治生活的爱恨情仇

(13)、5月20日这天,世人忙着表白爱情,三位哲学家则齐聚在思南读书会进行了一场对谈。取名为诗、语、思的主题对谈,其对象正是诗意地说着哲学的海德格尔和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不仅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者,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先知。90年前,奠定海德格尔哲学地位的著作《SEIN UND ZEIT》得以发表;30年前,其中译本《存在与时间》由陈嘉映和王庆节合译面世。

(14)、然而,对于我们追问的东西来说,这个结论是不是过于贫瘠了?试问又有哪个文明不把本真状态取为人生更高的境界,把非本真状态舍为人生的日常平均状态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区分本真和非本真的思维方式本身。沿着这种二元区分的思维方式前进,必然会得出类似的结论。根本性的思维方式问题,这里暂且存而不论;即使承认任何文明所追求的都是本真状态,然而对于不同的文明来说,什么才是她的本真状态,她要以什么方式实现她的本真状态?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实现他的本真状态的关键是向死先行、愿有良知和承负罪责,而这三件事说的不过是一个意思:人要回到那个“无所关联”的、孤独的自我。死亡所显示的就是这个孤独的自我。作为人极端的可能性,死亡规定人的存在为能在的生存,从而人才可能先行地筹划自身;作为人生在世根本的有限性,死亡是人根本的被抛性:生存是被抛入死的生存,以此为基础,人才是有其“处境”的,才是有其不性和罪责的。如此这般的死亡着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在对死亡的畏惧中,人看到他只能自己承担他的死,他看到在这令他成为人的死亡中,他是孤独的。可以说,海德格尔的本真存在,就是要求人首先回到这样一个孤独的自我那里去,进入本真的“展开状态”,再以本真的现身领会重新投入于世界的操劳,投入于和他人的共处。这时候,世界和共处将“改变样式……领会着操劳着向上手事物的存在和操持着共他人的存在现在都从其本己的能本身存在方面得以规定了”,这时候,人就摆脱了常人的沉沦,进入了人生的高境界。

(15)、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的存在是影响该存在者或其他存在者的根源,是被其他有意识的能力存在者认识和利用的根源。

(16)、具体就文本而言,《存在与时间》的上半部分比较好的解决了近代认识论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简而言之,此在作为主体(虽然这种说法并不恰当)本就是处于一种”在-世界-中-存在“的结构,此在本来就是与工具以及一切具体物体在一个世界中共同存在,而这些事物又都是以此在为目的,不管是日用器具还是工厂街道,后都会被纳入此在的实际生活之中,这种目的论的结构被海德格尔称为“形式指引”。换言之,海德格尔认为,所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并不是一个根本的哲学问题,因为要提出这种问题需要很高程度的理性反思。这一理性反思本身预设了一个前反思的结构,也就是此在的在世生存,恰恰是此在生活在世界之中这个在世生存的现象才是根本的,现象学哲学的根本活动因此就是要去描述这一生存现象。

(17)、《存在与时间》第46期因为谌洪果老师身体有恙而无法在现场开讲,故继续以录音方式上传。

(18)、1911年,海德格尔开始进行大量的哲学问题的研究,这是海德格尔思想形成的开始。

(19)、《存在与时间》第46期因为谌洪果老师身体有恙而无法在现场开讲,故以录音方式上传。

(20)、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名言名句

(1)、阿多诺在该书中反思了以思想(或概念)把握“现实的总体性”这一形而上学幻想。

(2)、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3)、然而,把海德格尔的思想说成是基督教的产物,把他说成基督教思想家,这是不是恰好违背了海德格尔的原意?尤其是考虑到,实际上,海德格尔处处表明他和神学的区别,以及他和传统基督教思想的差异。我们当然应该承认,对于传统基督教思想来说,海德格尔是反思者和批判者,但是作为基督教文明的成员,他对基督教的反思和批判注定是基督教文明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我们也绝非简单地把海德格尔说成基督教思想家、神学家,把他的思想同传统神学进行牵强的比附。毋宁说,我们的意见在于,即便海德格尔不遗余力地想要反思和批判传统基督教思想和神学思想对于人的解说,但是在很多关键之处,他不得不接受传统基督教思想的思维方式、基本前提和基本观念。海德格尔对于孤独的体验和解释,将死亡作为根本性的罪责,以及对于良知和决心的讨论,都带着强烈的基督教色彩。

(4)、思的任务将是放弃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该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海德格尔

(5)、其中2为“理论的东西”;4为“前理论的东西”。简单的说,研究的对象从4到1每往上一层,其形式就要僵死一点。这四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1以2为“动因”(EfficientCause,这是个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概念),2以3为动因,3以4为动因。一个东西经由领域演进到对象化、客体化之物,是“存在”固化为“存在者”的过程。

(6)、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22:00

(7)、主题:诗·语·思——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发表90周年纪念对话

(8)、所以,对确定性的追求,对真相的压榨,都降格成了次等的真理发生方式。相对自己前期的思想,海德格尔越来越认识到”知其白,守其黑“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遮蔽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之其实与去蔽是同等重要的。马尔库塞有本书,叫《单向度的人》,简单的说就是要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在资本-工具理性-全球化-技术等等要素的作用下,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亦即,人的可能性,世界的可能性,可能拥有的意义,都被压榨得只剩下一个出路;至于其他的可能性,都被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抹杀了。普遍的平庸和平庸的普遍,这就是这个时代。马尔库塞对这样的现状是持悲观态度的。但是他的老师海德格尔还在垂死挣扎。

(9)、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海德格尔

(10)、从宇宙与自我的关系问题看现象学:在古希腊哲学中,宇宙的构成=人类的构成。柏拉图的《蒂迈欧》篇里说,宇宙由三个部分所构成:nous精神、宇宙灵魂、soma躯体。

(11)、哲学不能直接改变世界现状。此外,一切都不能单靠人的思想和计策来完成。

(12)、读书会资料《存在与时间》需单独购买。推荐版本: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译者:陈嘉映、王庆节。

(13)、总的来说,所有学科研究的东西大概可以被分为这几层:

(14)、就世界之为意义而言,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in-der-Welt-sein)实际上就是人在与物相遇后展开的意义世界中的参与和活动,“世界”因而就是充盈着人之兴趣和目的的意义领域,同样“环境”(Umwelt)就是我们结构性内置的诸意义领域。人参与该世界的方式,就是关切(Sorge/Care),对物的关切是Be-sroge,对他人的关切是Für-sorge,后对自己的关切是Selbst-sorge。海德格尔给出人终判定是:我们不能不参与意义的生成,也就是不能不处在世界之中。这就是”此在“(Dasein)的现实或者命运。

(15)、这段话很简要地说明了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变:在前期的《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考察了一种由上手用具/工具组建构成的周遭世界,在现在已经必然地下堕为纯粹的技术世界。技术以一种”格置“(Gestell)组织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同时也以这种方式重构着世界。这使世界丧失了其他多种可能具有的意义。技术的本质,也就是”格置“,使得一种精确计量的理解方式压倒了其他的理解方式(如《世界图像的时代》里揭示的那种以图像来理解世界的方式),世界丧失了其他的可能的意义。世界要完蛋啦!

(16)、事实上,在1965年题为《形而上学:概念与问题》系列讲座的第14场中,阿多诺向他的学生推荐了埃默里的著作,并特别强调:“说死亡在所有时代都毫无变化,这是一个谎言;死亡也是一个相当抽象的实体。”(参考阿多诺《Metaphysic:ConceptsandProblem》,Polity出版社2000年版)在海德格尔本真性的行话中,死亡便被去社会化为一种“相当抽象的实体”。存在哲学试图反抗对“存在的遗忘”,为现代人的生存赋予意义,但却由于这种行话“用糟糕的经验做成了超验性”而蜕变为一种仅仅试图在思想中把握现实总体却又空洞无物的幻想、一种本真性的“磨牙声”:“极端抽象的自身性,那无非是不停地说着我、我、我的磨牙声,是如此的虚无,就像‘自身’在死亡中变成的那样”。

(17)、于是可以总结,古代哲学中人类的自我来源于更高的宇宙,换言之,人从更为超然的存在中获得了自我。而现象学家们应该会反对这一点,或曰他们并不讨论那超然的一层究竟是什么。

(18)、知无知哲学读书会采取经典文本逐字逐句细读的方法,与大家一同进行思想探险,展开一路惊奇的爱智慧之旅。

(19)、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1929) 《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20)、讲堂直击|海德格尔孙女携书来华:遗憾,祖父加入纳粹终生未退

(1)、从第二条,也就是相对完整的那条线索入手理解《存在与时间》,把这本书看作海德格尔对于人的生存经验的现象学分析,这就要求我们把眼光集中在一对重要的概念之上:本真和非本真。本真和非本真这一对概念,以及海德格尔对于这两个概念所意指的两种不同的人的存在方式的区分,无疑是贯穿全部人的存在论分析的关键线索。从这组概念出发,我们能够找到理解全书思想的切入点。那么,在《存在与时间》中,本真和非本真作为两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在海德格尔看来,什么叫做本真的,什么叫做非本真的?这对概念在全书正文部分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在第9节(前8节是导论)中,海德格尔指出了人这种存在者的特殊性,在他看来,正是基于这种特殊性,对人的存在论分析才可能成为解答一般存在问题的准备。人的特殊性有两点:首先人的存在是“生存”,其次人的生存是“向来我属”的。人的“生存”主要是和“现成存在”相对立的,即对于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他是什么,而是他如何去是。“向来我属”说的是,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也就是他的生存,在任何时候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每个人都不可“被把捉为某种现成存在者族类的样本或一员”。紧接着,海德格尔说,人的存在作为向来我属的生存,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可能性中的,人的可能性并不是人的存在的一种“属性”,毋宁说人就是他的可能性。而这就意味着,人可能“获得自己本身;它也可能失去自身”。海德格尔说,选择了自身和获得自身,这种人的存在可能性、存在方式,就是生存的本真状态,相反,失去自身的存在可能性和存在方式,就是生存的非本真状态。这就是本真和非本真这对概念的意义,它们是用来规定人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的。在刚提出这对概念的时候,海德格尔就已经率先指出了本真和非本真之间的关系:首先,相比之下,本真状态是更为源始的,非本真状态唯有基于本真状态才是可能的,只有当人“就其本质而言可能是本真的存在者时……它才可能已经失去自身”;其次,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之间不存在价值的高低,“此在的非本真状态并不意味着‘较少’存在或‘较低’存在”,相反,人“首先和通常”就处于他的非本真状态中,受着非本真状态的规定,并且,这种人“首先和通常”所处的非本真状态是“一种积极的现象”,而不是消极的、欠批判的现象。可以说,《存在与时间》整本书的内容,就是把第8节所说的这种人的特殊“本质”充分展开:详细阐释什么叫做选择了、获得了向来我属的生存的自己本身,什么叫做失去了这个自己本身,人如何在日常状态中以一种非本真的方式生存,同时又时刻具备着本真地实现自我的可能性。由此看来,本真和非本真这一对概念的确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2)、Gelassenheit (1959) 《泰然任之》

(3)、海德格尔的老师胡塞尔(左)倡导的胡塞尔现象学,吸收了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右)的思想

(4)、《西方哲学史》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创作的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讲述,书中全面的介绍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直到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的发展。

(5)、海德格尔在《存在于时间》中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此在与世界的关系。此在被规定为在世界中存在的存在者,亦即,是与世界不可分割的。此在通过上手工具的因缘牵连构建起自己的生活世界。海德格尔在这里的基本意思是:理论上的“世界”要以这里讨论的“生活世界”为基础。但到后期,他觉得这样一种生活世界的讨论还没有取得想象中能达到的深度。为了对抗技术对这个世界的统治,必须要还要再深入一层,讨论“生活世界”的基础和动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晚期他越来越神叨叨的原因。在后期,他甚至认为“生活世界”都太僵死了。于是继续突破,提出了一种世界应有的意义构成形式。这被他称作”天、地、神、人的四相圆舞”。

(6)、《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7)、海德格尔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8)、《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对于此后的很多哲学家产生很大影响,豆瓣评分高达

(9)、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有另一个核心概念,也就是关于对理解的解读。所有的哲学翻译,都翻译成理解,但王庆节回忆当时和另一名译者陈嘉映讨论这个问题。海德格尔讲理解是understanding,首先要从standing讲起,意味着站起来,站出去。这表明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一种认识是不断突破界线,站起来,站出去的过程。但从现代哲学的历史传统来看,知识论首当其冲。所谓知识论也就是关于我这个主体怎么认识我对面的客观世界。这样一个基本的构架构成了科学时代,现代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下,理解仅仅成为了一个认知问题,而非海德格尔所认识到的存在问题。

(10)、事物总是运动着的,是从过去运动而来并趋向于将来,平常看事物仅仅是事物一个时间点的局域空间的状态,并不全面。时间(与空间是统一的)才构成事物的全体。

(11)、海德格尔相信,可能性永远高于现实性。就让我们跟随他,开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可能。

(12)、至此我们可以理解,海德格尔在什么意义上区分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存在,并且何以这种区分是不含有任何道德含义的。人的本质在于实际性和生存性的统并且人总是以要么本真,要么非本真的方式去实现这个统一的。无论是本真的存在方式,还是非本真的存在方式,都是人独特的、源始的存在方式,无论人处于本真状态中,还是像他首先和通常的那样处于非本真状态中,总之他都不是某种现成的存在者。我们已经说过,操心现象是理解人的所有生存论环节的基础。生存性必须在操心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正因为人本质上是操心的存在,“先行”是操心结构的重要环节,他才可能向死而行,才可能筹划自身,进而他才可能或本真地“先行进入向死而存的筹划”,或非本真地逃避这种筹划而沉沦;实际性必须在操心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正是基于操心固有的“已经在世界中的”环节,正是因为人总是有世界的人而非“无世界”的主体,人才有他的被抛和罪责,进而才可能或本真地直面他的被抛性和罪责,或非本真地无视良知。总之,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唯有基于操心的结构整体才是可以理解的,而本真和非本真之所以不具有任何善恶两别的伦理学意义,其根源正是在于它们都根植于同一个操心。理解了海德格尔划分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的意义,以及他何以能够否认这个区分有任何道德含义,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是:即使承认这个区分没有任何道德含义,然而是否可以由此推断,它没有反映出任何意义上的价值取舍?首先,有必要在更为广义的层面上理解这里说的“价值取舍”。虽然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价值,但是价值并非只有伦理意义,一种价值取舍所取的不一定就是伦理上善的和道德的,所舍的也不一定就是恶的和不道德的,毋宁说伦理道德在更深处奠基于根本性的价值取舍。进一步讲,价值取舍不仅仅是在善恶之外或之前规定着善恶的,它不仅事关“善”的世界,而且还是“真”和“美”的源头。一个文明所追求的“至善”,对她而言的“真实”,她心目中的“绝美”,无不奠基于那个根源性的价值取舍。她在源头处的取舍决定了,她将选择什么东西为善,认为什么东西为真,接受什么东西为美。从这个意义上讲,纵使海德格尔不遗余力地强调其现象学的、“面向事情本身”的中立性,他也逃不出某些根本性的取舍和倾向。这些取舍和倾向决定了,他的现象学将把何种人类生存经验作为不证自明的“现象”,他会赋予这种生存经验以怎样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他能够为处于这种生存经验中的人们指出什么样的出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他的被抛性。而我们要追问的,就是在本真和非本真的区分这一问题上面,被抛的海德格尔如何被抛。

(13)、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海德格尔

(14)、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中译本《本真性的黑话》(译者:夏凡;2021年8月)书封。

(15)、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海德格尔

(16)、科学立足于对象化之物,多研究下普遍之物,对于前理论的东西,科学不屑一顾。海德格尔的看法则明明白白地反其道而行之。怎么说呢,这或许有点取巧,但他的确认为哲学应该往起源的方向研究。也就是,哲学家后应该直捣黄龙,研究存在而不是存在者。后肯定就要追问到领域。

(17)、知无知哲学读书会采取经典文本逐字逐句细读的方法,与大家一同进行思想探险,展开一路惊奇的爱智慧之旅。

(18)、在观众提问的环节,有观众提到了真理与去蔽的概念。王庆节同样亦做了解释,他认为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念是现代的真理观念,正统的观念从更早的真理观念来的,早的意思是去闭,把遮蔽的东西展开。海德格尔想讲的是把真的概念,和正的概念区别开。今天讲真理概念是正确的概念,正就有一个标准。

(19)、《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有名、有影响力的著作,其风格迷人,思想深刻,却又佶屈聱牙。通过挑战传统认为实在必须被思考为实体的观念,海德格尔从根本上颠覆了整个哲学游戏。

(20)、在弗莱堡大学神学系学习期间,海德格尔得以亲聆卡尔·布莱格教授的教诲,并开始阅读布伦塔诺的学生胡塞尔于10年前写的《逻辑研究》,希望能从中找到被布伦塔诺唤起的关于存在问题的回答,此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外,胡塞尔的早期著作《算术哲学》使他对数有了全新的看法。

(1)、然而,在阿多诺看来,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已然成为一种确证社会现状合理性的意识形态神话(“本真性的行话”),这种确证集中体现在海德格尔对此在“向死而在”的分析之中。

(2)、王庆节,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国杜兰大学哲学博士,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当代西方欧陆哲学、东西方比较哲学和道德哲学等。曾在哈佛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访问和讲学。主要著作有《道德感动与儒家示范伦理学》《海德格尔与哲学的开端》《海德格尔:翻译、理解与解释》(即将出版)。译著有《形而上学导论》(新译本)、《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等。曾参与翻译《存在与时间》,参与主编《海德格尔文集》(30卷)。

(3)、可能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像夏目漱石那样——你说了句什么,但说出来的不是赤裸裸的东西,而是说了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今晚夜色很美“。但要表达的东西都充盈在这句话里了。这也是存在之真理的形态。不过它略有别于前者,是以开显的方式发生的。

(4)、Wer is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阅读精辟1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