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本质是什么精辟60条

海德格尔时间与存在

1、海德格尔时间与存在笔记

(1)、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主要是依据时间性和周围世界的性质来阐释空间性,空间并不具有与时间对等的地位。

(2)、但在新柏拉图主义中,例如普罗提诺,都反对把人的灵魂归结为语言。古希腊哲学中,语言和身体关系十分密切。语言被视作是灵魂经过身体所勉强达到的东西,它是不准确的。异教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视觉才是人的本质,这里稍显例外的是波菲利。

(3)、人生在世,繁忙也罢,烦神也罢,总是个烦。沦落于大千世界,自不免操持百业,逐人高低;就算收心得道,忘却营营,也还要以本真的自我来作决断。说什么出世、无为,总还是在世,总还是无不为。

(4)、⊙(收藏)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主要哲学思潮纲要

(5)、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译本《本真性的行话》(译者:谢永康;2021年8月)书封。

(6)、   海德格尔理论的这种危险是他的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他的理论的运思逻辑就是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那种先在的设置一个抽象的“实在”、“中心”或“标准”的做法,认为没有什么先在的不变“本质”现成地存在于某个地方,而是强调一种具体的当下生成的哲学观念。所以,在存在问题上,他反对为人的本质先行设置一个普遍本质的做法,强调人的存在就是“此在”的正在领会,存在者的本质在于他“去存在”,现成性是非“此在式”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强调“此在就是我自己一向所是的那个存在者,此在的存在一向是我的存在”。他说:“此在这个术语表示得很清楚,这个存在者首先是在与他人无涉的情形中存在着”,这样他把此在的本质根基于他“自己”的生存,强调一切此在都是“我的”此在,强调了的单个个人自己存在的意义,撕毁了以前那种人早就注定了有某种本质的观念,告诉人们没有什么普遍的先在本质存在,这使人们从某种“普遍人”、“共同人”、“集体人”的虚幻本质的束缚中觉醒过来,追求自我的生存,这无疑对人们个性解放和思想的解放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海德格尔却由此把普遍本质和个人对立起来,从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普遍本质而走向了的个人生存。虽然,不可回避的是,人,是个人的,是自然存在物;但他同时也必然是社会的,是一个社会存在物,是一个类存在物。因此,人需要设置有,而且确实也有某种共同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维持这个“类”的发展。个人的活动本来就是社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但是,海德格尔恰恰是把普遍本质和个人完全对立起来。因此,如果要设置一个普遍的原则,海德格尔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先在原则,他是要极力反对的。而不设置一个普遍的原则,每个此在“我的”意义究竟有无价值又难以有什么判定的标准,又会因此而走向虚无主义的泥潭,走向混乱的无价值判断的危险境地。海德格尔想唤醒每一个个人去建构的自身独特存在价值的良苦用心,反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出发点都使他反对设立任何普遍的标准,而人类社会却不能没有某种普遍的标准,这使海德格尔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困境,设置一个普遍的判断标准吧,这正是他所反对的形而上学的做法;不设置吧,又会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甚至会陷入法西斯主义的价值观里去。这个内在的矛盾是致命的,可以说使他难以再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他在写《存在与时间》的时候,计划写两部分,而第二部分一直也没有写出来,第一部分的第3篇“时间与存在”也一直没有写出来,只写了第一部分“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和“此在与时间性”两篇。从1927年《存在与时间》问世一直到1976年海德格尔去世,这中间近50年的时间,海德格尔一直没能写出早已计划好的写作计划,《存在与时间》自身的这种内在困境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7)、可在海德格尔看来,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笛卡尔,都没有触及存在论的真正问题,这就是: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这里涉及的不是何种存在存在,或它们的存在方式,而是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很显然,传统存在论的种种问题应该是基于这个问题之上的,否则它们将没有合法性。这是由“存在”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决定的。从表面上看,再没有什么问题比存在问题更抽象了,可实际上它却是一个具体和当下的问题。

(8)、接下来就是他的一大堆特有的名词。世界就是此在与世界之间的牵连,而这种牵连分为此在与物的牵连,此在与此在的牵连。人被抛入到世界之中,进而与世界产生种种牵连,这种存在境遇,海德格尔称之为“操心”,在这些“操心”中,此在与物牵连称为“操劳”,此在与此在的牵连称为“操持”,在这种操持与操劳的“操心”之中,人混迹于世界之中。

(9)、《存在与时间》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和影响,首先与它处理的问题的深度、广度和现实性有关。这部以典型的德国哲人的晦涩语言表达的艰深著作之所以甫一出版就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弦,是因为它深刻揭示了人们正在经历的西方文化的危机及其深层次的问题,从哲学上解剖了西方文明的内在病理,使人们对现代性危机的本质有了清楚的认识。伽达默尔说,这部著作“一举向广大公众传达了哲学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震撼而有的新精神”。这是当时以及后来层出不穷的现代性批判的著作,如《西方的没落》等所无法比拟的。后者只是描述和预言,而前者却是通过颠覆性的分析和内在解构来揭示西方文明的根本问题。用海德格尔晚年的助手冯·赫尔曼的话说,海德格尔是“以哲学史上深刻重大的事件方可媲美的方式,从根本上研究、动摇和更新了西方哲学传统的提问方式”。

(10)、人的构成也是如此。因此,对于宇宙的思考,便是对于人的思考。或者更准确地说,两者的关联性很强。宇宙可以被视作一个“大写的”人。无论是晚期希腊哲学,还是后来的基督教哲学,它们都认为人类的自我来源于更高一级的存在。(差别在于基督教在宇宙之上还加入了高的上帝。)

(11)、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猜测海德格尔实际上想要批判托玛斯主义。该主义并非于托玛斯在世时期流行,他的学说在当时甚至是被压制的对象。基督教史上曾颁布过“七七禁令”,禁止一切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关的学说,托玛斯的学说也位列其中。17世纪及以后,托玛斯的学说重新被高扬,19世纪的“进化论”学说流行开来后,托玛斯学说重视自然因素的特点又被人们所重视,当时还出现了“新托玛斯主义”。

(12)、存在就是“是”,是一种生成、显现的过程,比如一颗种子长成一棵大树,我们说:它实现了自身的存在,它是了起来,是其所是,存在是这样一种“是起来”的过程,而一棵树或者一颗种子,它是存在者。通过种子和大树这样一些存在者,而对存在这样一个“是起来”的过程拥有了某种领会,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存在者去领会存在的意味,而不是把存在者当作存在本身。

(13)、《存在与时间》从基础存在论的立场出发,讨论了传统哲学很少涉猎或只是从人类学或心理学去讨论的情绪、畏、良知、罪责、决心、死亡诸问题,大大拓宽了人们思考这些现代人特别关心的问题的思路。

(14)、在人与物的“操劳”之中,物初的状态他称之为“上手之物”,所谓上手状态就是一种人物浑然一体的状态,比如一个人看到水里有一条鱼,就熟练地捡起地上的一根棍子去戳它,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而当人发现,用棍子难以戳到鱼的时候,这时候人就开始检视那条用来戳鱼的棍子,此时这个棍子的存在被人发现了,此时这条棍子就从“上手之物”进入到了“现成之物”,人开始认识这条棍子,想方设法改进这条棍子,比如把它削尖,它从“上手之物”变成了一件摆在那里供认认识的“现成之物”,这就进入到了主客二分的认识阶段,所以,物的存在是通过人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比如使用的过程中被揭示出来的。

(15)、人对其存在有所筹划,但他不创造存在。人是被抛入存在的。人已经在了。筹划就是从可能性方面来把存在的被抛入状态承担起来。“已经存在”是从将来的可能方面出现的:此在在将来仍如其曾在;我将依然故我。所以,此在的曾在,共同此在的历史性,都是从将来方面展开的。

(16)、☉追问“存在”,还是追问“存在者”?——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视角梳理西方哲学史

(17)、②事情不止如此。“根据希腊人对存在的初阐释,逐渐形成了一个教条,它不仅宣称追问存在的意义是多余的,而且还认可了对这个问题的耽搁(epoche,与前现象学中的“悬搁”同词)。”在古代哲学中,ousia处于高层级,人们往往在思考到ousia处就终止了探究。这倒并非如海氏所说,追问超出ousia的东西是“无意义的”,而是说我们无法“说出”它究竟是什么。从这个层面上讲,古代哲学是认可“超出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言说,只可体会。不过它是可以被一些神秘的宗教所表现的,包括宗教仪式、图案等。

(18)、《存在与时间》立旨以人为本来阐释在。人就在而且就是人。

(19)、人的意义生成的整个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被抛”(thrown)与“返回“(return);

(20)、可是,海德格尔哲学的进路,似乎又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了。他只是在问西方哲学基本、也源始的问题——存在问题。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一片反形而上学的语境中,他似乎显得格外落伍。然而,正如他的学生伽达默尔所指出的那样:“他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新的问题。它不是在西方形而上学内部提出的,而是针对这个形而上学本身。它并不问高的存在者(上帝)和所有存在者的存在这些形而上学问题。它是问什么东西首先展开一般这样问题的领域,建立起形而上学本身得以活动的空间。因此,海德格尔问的是形而上学传统毫无问题预设的东西:何谓一般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只有在这个问题上正本清源,才能根本颠覆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

2、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本质是什么

(1)、如何了解人?当然要就人的基本情况来了解人。人的基本情况就是——人生在世(In-der-Welt-Sein)。人同世界不能一刻分离,离开世界就谈不上人生。因此,人生在世指的就不是把一个独立于世界的人放进一个世界容器中去。人生在世指的是人同世界浑然一体的情状。在世就是烦忙着同形形色色的在者打交道。人消融到一团烦忙之中,寓于他所烦忙的在者,随所遇而安身,安身于“外”就是住在自己的家。人并不在他所烦忙的事情之外生存,人就是他所从事的事业。

(2)、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存在论问题得从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转换为事物的意义问题。例如,“是否有身体存在”的问题应该转换为“占有空间和能感受事物是什么意思”的问题,“是否有上帝”的问题应该转换为“崇拜一个终崇高但不可言喻的事物是什么意思”的问题,“是否有外部世界的问题”得转换为“在世界上存在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对于存在本身的问题同样也是如此。我们不问事物终的本原,也不问何种事物真正存在,而是问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才是海德格尔心目中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其他存在论问题的基础性问题。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把一般传统的存在论问题转换为存在的意义问题,实际上是把理论问题变成一个实践问题,因为“存在”源始在语法上是一个动词不定式。“是什么意思”在这些问题中问的不是静态的状况,而是人的存在行动。“我们不首先问人是什么,然后琢磨它是什么意思;而是先问是一个人是什么意思,然后才能决定人是什么。”也就是说,人的存在行为,即他的“去存在”,决定了他是什么。《存在与时间》之所以要从分析此在的在世存在着手切入存在问题,就是这个道理。

(3)、探究存在受到了现象学的影响,即所谓的去除遮蔽,回到事情本身。 对于存在来说,存在者它既是我们藉以领会存在的一个切入口,它也是对存在本身的一种遮蔽。就如一颗大树,它作为一种存在者即显现的结果,它也遮蔽它是如何长成一棵大树,即它“是起来”的过程。通过去除遮蔽,回到初的状态,揭示现象显现的过程,来揭示存在的意味,这是他的思路。

(4)、“一切存在论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根植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的时间现象以及它如何根植于这种时间现象。”海德格尔早期著作以“存在与时间”为题,正可以看出时间在其现象学的生存论存在论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5)、然而,在阿多诺看来,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已然成为一种确证社会现状合理性的意识形态神话(“本真性的行话”),这种确证集中体现在海德格尔对此在“向死而在”的分析之中。

(6)、尼采是要通过提出新的价值来克服虚无主义,但这也是一种虚无主义,因为它接受旧价值的让位,不去徒劳地恢复它。可这是一种积极的虚无主义,因为它不是被动地接受没有真理;因为没有一般的真理,而是创造它自己的真理。它通过“价值重估”准备行动和为新的可能性开路。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用新的价值代替旧的价值。新价值不能从天而降,只能来自对存在者的解释。尼采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将存在者解释为“权力意志”,即纯粹权力,但权力本质上总是追求增加自己。权力没有外在的目的,它只是增加自己和在自己身上盘旋,因而产生永恒轮回。“价值重估”不仅意味着权力被确定为高的价值,而且意味着权力设定和保持价值。现在人们设想除了人自己之外不受上帝、价值或理想制约的无条件权力。权力意志是的基本价值,超人是它的高形式。超人的本质是超出现在的人,就像权力始终超越它自己。如果超人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处于自然状态的权力是不确定的。如果它有任何目的的话,那就是“人不受制约地支配地球的无目的性。这种支配之人就是超人”。尼采实际上增强了由笛卡尔开创的以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加固了现代技术的基础。所以,尼采不但没有克服形而上学,反而加强了形而上学。

(7)、《存在与时间》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产生的。海德格尔的语言也必须被视为标志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希特勒上台这段时间德国环境所产生的现象的特征。《存在与时间》的外观往往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这又是一部典型的晦涩的德国哲学著作。它有点像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上来就宣告了其目的,指明了它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使用的方法、按层次提出将要讨论的各种不同问题,然后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与海德格尔后来的著作相比,这部著作更加传统。但它与《纯粹理性批判》不同,它不是一部理论哲学著作,而是一部实践哲学著作,是关于人根本的存在经验及其现代命运的著作。这就是为什么它的艰深内容没有吓退对它感兴趣的人,相反,却引起人们解读它的无穷热情。毫无疑问,《存在与时间》是一部伟大的哲学经典,是西方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部著作,是一部典型的哲学著作。它向人们表明,基本的哲学问题恰恰也是深刻的时代问题。

(8)、——阿多诺,《本真性的行话》,谢永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9)、●第三是不关心存在者而带来的在现实面前的无能为力。

(10)、追问“我存在”的意义,表明海德格尔根本反对胡塞尔“纯粹自我”的概念,而要越过意识理论的主体,回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这里得把我理解为是完全具体的、历史的、事实的自我,在历史的、具体的自身经验中才能接近。”(17)(P30)“因此,我有我,即我在其中把我自己作为自我与之相遇的那个基本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海德格尔针对胡塞尔唯我论的认识论提出了他的经验概念,这个经验概念强调的不是理论静观,而是身体—历史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就是人存在本身的实施(Vollzug),它是前反思的经验,或者说源始经验。在“事实的经验中我并不问自我是什么,我在可理解的东西中通过生活有自我。”也就是说,在海德格尔那里,自我不是一个反思的概念,而是一个存在的概念。“我存在”的意义就是我首先是一个实施着的自我(vollziehendenSelbst),即存在着的自我,而哲学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不是外在于这个自我的东西:“从事哲学者本身及其尽人皆知的可怜同属于……哲学的事情。”哲学的前提就是通过生存实现的人类生活,哲学属于这种存在,是这种存在的一个要素。如果这样的话,哲学的问题其实就是人类存在的问题,反过来,人类存在的问题必然表现为哲学问题。

(11)、要理解和探究存在,就需要从存在者切入,即“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是总是是者所是,那么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这样的存在者。如种子和大树,它们的存在是被事先规定的了,可以称之为一种自然规律,也就是说,物的存在它不能对自身的存在有所作为,它无法提出存在问题,也不能对自身的存在有所领会。而要理解存在问题,即作为一种生成和显现的过程,就要找到这样一种存在者,他可以提出存在问题,能领会自身的存在继而对自身的存在有所作为的存在者,这种存在者在他看来就是人,但他没有用人这个词,而用了一个他所创的著名的词,即“此在”。

(12)、语言至基督教哲学开始才变得重要起来,因为上帝的话语重要。“λέγειν(说)本身或νοεῖν具有使某种东西纯粹‘当前化’(Gegenwaertigen)的时间结构。”海德格尔想要表达的是,若他给某物一个定义,也即意味着他给某物了一个规定,或曰他使得某物的某规范性“永恒化”。既然是“永恒”,那么就只有“当下”/“当前”,而没有所谓的“过去”和“未来”。

(13)、真理问题向来与存在问题一样,是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其实,正如海德格尔所一再重申的,它们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海德格尔在颠覆传统存在论的同时,必然要批判和颠覆以这个旧存在论为前提和基础的传统真理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同样是极为深刻和有原创性的。尽管人们未必会因为这个批判就马上抛弃传统真理观,但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却已大白于天下。在批判传统真理观的同时,海德格尔也在恢复古希腊让事物自己揭示的真理观的基础上,初步地提出了自己的真理观,尽管还是初步的,但标志着西方真理理论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4)、事实上,在1965年题为《形而上学:概念与问题》系列讲座的第14场中,阿多诺向他的学生推荐了埃默里的著作,并特别强调:“说死亡在所有时代都毫无变化,这是一个谎言;死亡也是一个相当抽象的实体。”(参考阿多诺《Metaphysic:ConceptsandProblem》,Polity出版社2000年版)在海德格尔本真性的行话中,死亡便被去社会化为一种“相当抽象的实体”。存在哲学试图反抗对“存在的遗忘”,为现代人的生存赋予意义,但却由于这种行话“用糟糕的经验做成了超验性”而蜕变为一种仅仅试图在思想中把握现实总体却又空洞无物的幻想、一种本真性的“磨牙声”:“极端抽象的自身性,那无非是不停地说着我、我、我的磨牙声,是如此的虚无,就像‘自身’在死亡中变成的那样”。

(15)、☉ “存在救世主义”│哈贝马斯对海德格尔的批判

(16)、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译者:陈嘉映、王庆节。

(17)、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18)、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重要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史上重要、有影响的一部作品,从其1927年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所包含的深刻思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给一代又一代人以很大的震撼与启发,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迷信它,《存在与时间》同样也潜藏着一些内在的困境与危机,这种困境与危机是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极其深刻的,是海德格尔自己也难以解决的,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而不是盲目地祟拜与迷恋,以便更好地为我所用。特别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海德格尔研究已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人们对之追捧有加,谈西方哲学、美学似乎言必海德格尔,在这种情形下,谈谈海德格尔的困境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19)、海德格尔将死亡视为此在根本的可能性,而“这种本己的、无所关联的可能性是无可逾越的。向这种可能性存在使此在领会到,作为生存之极端的可能性而悬临在它面前的是:放弃自己本身。但这种先行却不像非本真的向死存在那样闪避这种无可逾越之境,而是为这种无可逾越之境而给自身以自由”。此在面对这种“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所展现出的“畏”,使此在在世存在时对于诸多生存可能性做出本真的选择和决断。

(20)、这个“一般齐”看守着任何挤上前来的例外。一切优越状态都被不声不响地压住,草创的思淹没在人云亦云之中,贪新鹜奇取代了特立独行的精神,不知慎重决定自己的行止,只一味对事变的可能性模棱揣度——这些东西组成了此在的日常生存模式:沉沦。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关系

(1)、形而上学之所以是虚无主义的,是因为它忘了存在,更具体地说,忘了存在的意义。存在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被另一个存在者制造,高的存在者(在基督教那里是上帝)是一切存在者的原因,因果关系成为人们用来解释存在者普通、粗鲁、也直接的东西。事物除了被产生和被支配外,没有意义,更不用说存在的意义。存在从我们的世界和生活中撤回了自己,或者说,存在者被存在抛弃了。“被存在抛弃是遗忘存在的基础。但存在者被存在抛弃有这样的假相,即存在者除了被掌握和利用外,再不需要别的了。”“遗忘存在属于这种被抛弃。”虚无主义的本质就是被存在抛弃。由于我们被存在抛弃,我们忘了存在本身的意义,一心只想掌握和利用存在者。这就是西方文明的特征,也是现代的基本特征。虽然被存在抛弃是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才提出的思想,但他对西方形而上学和西方文明的诊断前后期基本上是一致的。

(2)、谌洪果,法学博士,知无知创始人。著作《法律人的救赎》、《哈特的法律实证主义》、《大学城里的公民》、《归根复命》、《正义的思辨与判断的尊严》。

(3)、为什么没有用“人”,因为“人”这个词有一种被规定的了的意味,无论是生物学上的、还是社会学上的,而海德格尔的人,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生成、显现的过程,所以他用了此在,此在即未被规定的可能性,它创造自身的存在,它是一种是起来的过程,而这正符合存在这个词的意味。

(4)、这本书的作者是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5)、知无知哲学读书会采取经典文本逐字逐句细读的方法,与大家一同进行思想探险,展开一路惊奇的爱智慧之旅。

(6)、阿多诺在该书中反思了以思想(或概念)把握“现实的总体性”这一形而上学幻想。

(7)、读书会将坚持阅读的质量,采取带读人解读和参与者共读结合的方式,并不定期请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到场研讨。《存在与时间》的带读人为谌洪果老师。

(8)、   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原是可能之在。此在的展开就是人自身在这种种可能性的存在中为自己筹划、操心,为自己选择一种可能之在,只有在选择到自己本真的存在时,他才是自由的。面对着种种可能性的生存,向什么地方筹划、选择自己的生存呢?这个向什么地方筹划实际上就是自己生存的意义了,所以海德格尔说:“意义就是这个筹划的何所向。”这实际上是说,生存的意义就是此在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展开。但也就是在这里一个深刻的危机和困境实际上已经出现了。

(9)、一次购买50次的读书会成员将直接进入知无知哲学读书会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专业群,群内将分享讲座所涉及视频、音频、照片等资料。

(10)、●第一是“此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普遍有效性问题;

(11)、Sheehan教授指出,关于人之基本存在(Ex-sistence)的方式,海德格尔给出了两个结构性要素,第一是自我指涉(Self-relatedness),第二是“向来我属”(Mine-to-become)。我们的本质,即我们的生存就是被抛、离开,向前和敞开的,是可能的意义领域和理智领域,而不仅仅是实存或者在手(Vorhandenheit)。这种存在方式没有任何内在实体,因而一切都处在与他物或者他者的关系中。例如意向(intentionality)就被理解为我对我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注意。这就将我们引入存在结构的第二个元素“向来我属“(Mine-to-become),由于一切都需要在”与我相关“中决定,那这种“去在”(Zu-sein)也就成为了我的责任(obligation)。人之成为意义的可能性成为了我成为我自身的能力。Sheehan教授指出,这种不得不做出“我如何生存”的选择,就是存在抛给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意义。成为自身的方式有两种可能性:本真(authenticity)与非本真(inauthenticity),在本真的结构中,我意识到成为自身的能力和责任,而即使在非本真状态中,我仍然没有失去我自身的存在方式。

(12)、第此在就是不断地去亲临存在(Zu-sein)。“在它的存在中,至关重要的是这个存在本身。”也就是说,它从来就是它所不是的东西,而不是它所是的东西。因此,存在专称为生存(Existez)。

(13)、   海德格尔接下来就展开了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认为此在就是“在世界中存在”,而“在世存在”的首先与通常的存在方式是日常状态,日常状态就是“献身”、“领会”和“沉沦”的“常人”状态,而整个生存就是一个“此在”为使自己的生存超离这种“常人”状态的“操心”过程。海德格尔反对任何形而上学的先在设定,认为人的存在没有什么现成的意义早就摆在那里等待人去获取,存在的意义都是“此在”在生存中通过与周围世界来与自己“照面”的东西打交道的过程中领会得来的。因此,在海德格尔那里,“此在的意义不是一个飘浮无据的他物和在他本身‘之外’的东西,而是领会着自己的此在本身”。“此在”的意义是“当下即是”的,此在没有什么现成的意义是预先就规定好了的,此在的意义在于它当下即是的生存。什么是“当下即是”呢?海德格尔说:“我们把保持在本真的时间中的并因而是本真的当前称为当下即是。”这就是说“此在”正在自己的本真存在中生存着,这就是此在存在的意义。

(14)、   《存在与时间》的第三重困境就是海德格尔过分强调“存在”,而不重视“存在者“,使他的理论缺少现实实践的品格。

(15)、《存在与时间》彻底颠覆了传统存在论和形而上学,将存在论重新建立在一个新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不仅深刻揭示了传统存在论的根本错误,还对实际上是其基石的实在论和“外部世界”的证明问题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解构和批判,揭示其本质的谬误。这使得存在论从此必须从一个新的出发点开始。

(16)、(2)托玛斯的相关评价:海德格尔论及了托玛斯,

(17)、《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8)、显然,“在死亡面前的平等”只是形而上学思辨意义上的形式平等,实际上,此处的“死亡”和“平等”一样,都只是一种空洞的抽象概念;由于它不具有任何历史与现实的“约束性”,因而对它的宣扬是“可耻的”。与此相反,“在死去时”的每一个个体所面对的社会、家庭、个体情境则是复杂多样且无法整齐划一的。在笔者看来,埃默里对于“在死亡面前”和“在死去时”的区分,也适用于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批评。

(19)、——————————————————————————————————

(20)、实际上,人生所在的日常世界就是这种炎凉世态。在日常生活中,此在总得烦神与他人打交道。人们无情竞争,意欲制胜,结果都要被他人统制——被公众的好恶统制。“一般人”(dasman)实施着他的真正独裁。“一般人”如何作,如何说,如何喜怒,此在就如何作,如何说,如何喜怒。每个人的责任都被卸除了,却没有哪个“一般人”出面负责,因为人人都是一般人,人人都要一般齐。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本质是什么精辟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