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1、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1)、相反,《文城》的主人公林祥福并不满足于“存在”或“此在”本身,他终其一生都在为寻找小美做出努力,这可以归结为寻找生存的“意义”,但终躲不过肉体的消逝,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即是“虚无”。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存在”就是全部的意义,而林祥福所谓的“意义”,只对此在的生命体有价值。
(2)、但值得让人致敬的,是所有的部队、战士都井井有条,听从指挥,从来也没有因为敌机的狂轰滥炸而乱了阵脚,生与死的面前,才显得如此平凡而伟大。
(3)、有想法,有想法。因为原因正在发生。同时,思想是存在的。因为思想在里面,在听。
(4)、 这可以说是海德格尔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时代病”典型特征。自古以来所有的大哲学思想家从来不回避人生的重大问题,即使是像死亡这种大多数人都回避谈论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经说过:哲学是预习死亡。
(5)、他有什么特殊见解呢?首先,他认为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以来都走偏了,都忽略了“存在本身”与“存在之物”之间的差异。譬如,我们常说“马”与“马的具体存在”是不同的,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什么是“马”,则答案是“从具体的马”抽象出“马”。这是没有问题的思考方式,对待我们所见的万物也确实有其效用。但是,以此去探讨“存在本身”,则结果只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概念,根本不足以显示它的真相。
(6)、 海德格尔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当他第一听到数学家莱布尼茨曾感叹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啊!”海德格尔显然也被这个哲学的发问震撼到了,并坚持着他的哲学就是对“存在”之所以存在的追问。
(7)、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海德格尔
(8)、 在书中海德格尔把“人”描述为:被抛入世界(身不由己来到人间),能力有限,出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同时又是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又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己本身又常有烦恼。
(9)、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反复强调的是“筑居”与“栖居”的不同。“筑居”是指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整天忙碌操劳,为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打造的物质居室。而“栖居”指的是人心灵中的“精神家园”,一个可以在繁忙的生存状态下可以去静心的场所,是一个充满神性的家园。假如世界是一个空间的维度、大地是一个时间的维度,人是一个物质的维度,那么这个“精神家园”就是存在者的信仰维度。人只有靠精神信仰的力量,才能把人和这个世界和大自然完成连接。只有当世界、大地、人和信仰四者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那么存在者才能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10)、海德格尔认为,“死”为此在的生存本质,而常人的沉沦却是非本真状态的生存。“死”作为一个现象,肯定会并且也确实曾经出现在我们的现实中,但那都是别人的“死”。按他的说法,人一生下来就在死着,或者说就走在一条通往亡故的路上,但对我们自身而言,“死”却是的、不可重复的,因而也就永远只能是陌生的。然而,海德格尔认为,“向死存在的意思并不是指‘实现’死亡”——并不是去死,而是“为自己的死而先行着成为自由的”,只有当我们与自身陌生的“死”照面,我们才能向死生存,才能获得“向死的自由”。只有清醒地意识到陌生的“死”,才能真正明了“生”之本体意义,才能拥有向死的自由,才能真正领悟存在的真谛并自由地筹划存在。
(11)、意思是说,人只有把自己置于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才能够彻底地激发自身的潜力,后获得重生。
(12)、诚然,福贵因为肉体的存在,才有间隙去思考过去跌宕起伏的人生,一旦肉体消逝,那么对过去的思考也就随之消散。同理,对于林祥福,从唯物的和生存论的观点来看,生理学上的死亡就是虚无的伊始。
(13)、失去了某物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换一个新的视角去观照事物,在新的视角下我们才可能深刻地领悟到失去的珍贵——这便是海德格尔借着那把锤子所论述的关于“缺失”的立场。
(14)、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在《存在与时间》上给胡塞尔的献词,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尼米尔(MaxNiemeyer)的压力。
(15)、在书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具体解释为: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
(16)、不抱期望的时刻,痛苦常是意外的宽慰。
(17)、海德格尔正是用这种“倒计时”法的死亡哲学概念,来让人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长的,这种延长是“内涵性”,就是通过内在精神成长的方法,看淡各种功名利禄对我们精神上的诱惑。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通过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来提高生命的效度和目标的密度,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18)、 在海德格尔看来,作为意义之源泉的神秘领域,是人的理性思维所不可能达到的,只有在超验的条件下才能接近“存在”这个无法言说的神秘之地。作为一个存在者如何去构建自己内心中的那个“精神家园”呢?海德格尔给出了这样的一个回答: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必须要用语言这个载体来展现出存在的形式。
(19)、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
(20)、人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的,他是本事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我本身则常有烦恼。处于众人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召唤,期望由此成为本身的存在。
2、海德格尔的死亡观读后感
(1)、烦是一种摆脱不掉的心情,揭示了人的当下处境。
(2)、但是大家想没想过,死亡这个问题你逃避它的后果是什么?我就只想生的问题不想死的问题,可是人生有限,你如果不思考这个问题,就按照本能的方式、习惯的方式去生存,终有一天那个时候到了,你恍然大悟,哎呀,我这个问题怎么早没想它?让我重新再来一遍,我不会再这样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可惜你回不去了!
(3)、 由此可见,“此在”是个正在生成的但目前仍然是个还无法终确定的东西,指的是人的生成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指正在生成、每时每刻都在超越自己的人。“此在”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名词的人,而是生命活动的动态的人。“此在是在世中展开其生存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其生命价值。
(4)、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的存在是影响该存在者或其他存在者的根源,是被其他有意识的能力存在者认识和利用的根源。
(5)、在深山幽居,这说明他还仅是罗汉境界,还达不到菩萨境界。
(6)、我们绝不应当让恐惧或别人的期望划定我们命运的边界。你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但你能够挑战它。
(7)、人生是一所学校。在那里,不幸不是幸福,而是好老师。因为生活在深渊的孤独中。
(8)、思的任务将是放下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当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海德格尔
(9)、哲学丨仰望星空与落入凡尘——从形而上学到平常的生活
(10)、哲学丨我信仰自己所认可的精神——宗教&哲学
(11)、 正像海德格尔运用辩证分析的那样,当一个人能够正确的理解什么是死亡,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生存或存在的意义。人只有在看清人生边界的有限性,才能看清人生发展的无限性。这就是所谓自身发展的无限性包括在自身存在的有限性。
(12)、而在精神分析学大师拉康那篇研究爱伦·坡小说《失窃的信》的著名论文中,拉康针对的不就是小说之中那封因为曝光过度而被人忽视的信吗?小说中,王后接到一封密信,未及细读,国王忽然出现。王后只好将这封神秘的信直接摆放在国王的眼皮底下,国王反倒一点也没留意;这时恰在旁边的一位想谋得政治利益的大臣便当着王后的面堂而皇之地将信拿走,而王后因为国王在场而无可奈何。而当大臣偷了这封信之后,王后委托警察局长将信找回。然而,警察悄悄去大臣家里搜查却一无所获,只得求教于侦探杜宾。社宾假装去拜访大臣,在大臣家中发现,那封深密的信被大模大祥地放在显眼的位置上。
(13)、揭示“此在”完整的存在状态的过程是“烦”。
(14)、建议你,首先不要抗拒这个时代,要主动接受,做出改变,其次多花点时间,观察直接带来影响的现实,比如经济、市场或与工作相关的领城,后摈弃自己的偏见,多在头条与专家交流,从中获得真实的看法和观点。
(15)、意思: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
(16)、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生",相当于禅宗"开悟"的初级水平,有点"涅槃重生"的境界了,在生活实践上的感觉就是:人生本是梦基础上的观花赏月看世界……
(17)、但是这种可能性又是本己的可能性。我们每个人只能自己去死,你自己面对自己的死亡,没有别人能够代替。我们有时候也是不太规范的那种说法,比如说烈士我们说他替别人去死了,面对危险他把别人的生命救了以后他替别人去死了。海德格尔就说了,说他可以替别人去承担危险,甚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死亡是替不了的!能不能说你替我承担了危险你失去了生命,从此之后我不死了?我该死还是要死的,死是一丝一毫也拿不走的!我们平时不要总是说“无奈无奈”,如果你看过临终人的目光你就知道那才叫真正的无奈!因为没有人能帮你了,你抓任何稻草也没有用啊——本己的。
(18)、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
(19)、我们虽然向死,但要精彩的生,不能让自己在临死之前抱有任何遗憾。就算死亡了,但至少我们的名字或是故事能被记录在这个世界上,那也是没有任何遗憾的。
(20)、通常的死亡观:存在到头。我们说活着是存在,到后面对死亡不存在,人生就是一个从存在后碰到不存在。我们就尽量让自己存在下去,把那个不存在的事情推得越远越好,不去思考它。但是它面临的一个后果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你拖延对死的思考也就意味着拖延对生的思考,因为你没有考虑人生的意义的问题。
3、黑格尔 向死而生
(1)、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敦刻尔克》很好的诠释了“向生而死与向死而生”这个概念:
(2)、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3)、向死而生,使我明自,我不能读万卷书,不能行路。我却能,春天,漫步乡间小路,赏花红,赏柳绿.....
(4)、孔夫子在《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未知生焉知死”,当然这是否能够代表孔子的生死观我们不敢妄下断言,但至少它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生死态度。生的事情你都还没弄明白呢,死你管它干什么?在我们看来生的问题永远搞不明白,那死的问题你根本就不用想了。
(5)、于是,时间就成了生命的源泉。依照海德格尔的理论,“死所意指的结束意味着的不是此在的存在到头,而是这一存在着的一种向终结存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潜在性地向死亡拉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通往死亡的一步。死一定会来,只不过暂时尚未,这便是所谓“向死而生”。
(6)、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海德格尔
(7)、这是一段针针见血的话,我想每一个思考过自己生活状态的人,应该都会深深触动。我即众人,众人即我。混迹于众人中,可以求得一种“平均”、一种安定,因为所有的事都是众人决定的,我的行为也都合乎众人。而拥有自我筹划能力的那个本真的我,却越来越远离,我们不用去自己做决定、去承担,却也丧失了独立的、独特的那个自我。如果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我,那么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什么意义呢?
(8)、海德格尔晚年时,结识了一位中国学者萧师毅先生,他们约好一起把《老子》重译为德文。他还请萧先生为他写下《老子》十五章的一句话:“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意即“谁能使混乱污浊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枯槁死寂萌动起来慢慢复生?”)这里所谓的“谁”,应该就是海氏所说的“存在本身”。而《老子》书中的“圣人”,则是悟道者(犹如本真的人),可以配合道的要求,使世间充满一静一动的韵律。可惜的是,他们二人合作翻译到《老子》第八章就停住了,因为二人意见不合。海德格尔说萧先生:“你不懂老子!”萧先生说海德格尔:“你不懂中文!”现在看来,谁对谁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海德格尔认为《老子》的“道”与西方哲学的“存在本身”,其实所指相同。
(9)、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对笔者内心的冲击是巨大的。似乎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的感动一下就触到心灵中柔软的那部分。在一种诗意的遐想中,透入出一种浓浓的哲学意味。
(10)、海德格尔指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这个存在者的一生贯穿着走向死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于亡故的存在形式。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自己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在场”。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更真实。
(11)、人,只是在面向死亡的心境中,人才体验到存在的全部含义。
(12)、通过一套独创的概念和不同的发问方式、思考路径
(13)、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仅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我。
(14)、存在是什么,是存在者展现的过程,一朵花是存在者,那么它所开放的过程就是存在,是开花让花朵展现出来的。之前的哲学多是在研究存在者,而忽视了存在,所以存在主义就是对此的探讨。
(15)、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16)、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其实是观止法门。后来他自己达到了"开悟"的止观了,所以从禅境来看他已经死了,虽然还活着,所以干脆搬到深山"诗意地栖居"去了。
(17)、 海德格尔将“此在”定义为:期望、理解、把握、通达,都是构成存在的行为,而且它们本身就是一种特定存在者的样式,也就是提问者向来所是的那种存在者的存在样式。
(18)、问题在于:此在很容易陷于“非本真状态”,亦即整天都在闲谈、好奇与模棱两可,关心世间琐碎的事务,隐身于公众意识中。譬如,譬如,我们问学生“考试为何作弊”,他/她回答说“因为别人都作弊”;我问一个人“开车为何违规”,他/她回答说“因为别人也违规”。像这样的回答,就证明了他们把自己当作“众人”之而遗忘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19)、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20)、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4、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德文原句
(1)、 受胡塞尔现象学的启发,海德格尔认为要理解“人”这样一个存在者的本质,必须回到对存在者和存在这两种事物的本质开始,即研究探讨人与这个世界本质的关系起步,通过现象还原的方式,自然呈现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思想内涵。
(2)、夏天,我惜之骄阳,取天然养生滋阳药,多晒背部,以保康健!
(3)、 但是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这个“存在”又是无法言说的,一旦要言说作为思想传达工具的逻辑化语言,必然会造成理解意义上的偏差。所以为了不破坏“存在”本身的语境,只能用“诗”来表达这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涵义。这也就是说用人类的语言来描述世界这样的一个“大存在”是极其有限和贫乏的,只能靠人类艺术审美的灵感、直觉和体验来把握。
(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5)、 在他著名的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中,他提出了一个那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此在(Dasein)。Dasein一词无法翻译成中文的术语,它由两部分组成:da(此时此地)和sein(存在、是)。“此在”既是人的外在形式,又同时是人的内涵表达。
(6)、向死而生是指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7)、 在笔者看来,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世界也因为有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当世界有了精神性的个体存在,才体现出自身的存在价值。如果一个个体心灵中没有建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就对他而言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8)、 总之,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个渺小可怜的存在物,更悲哀的是这个存在物之所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还不是由个人意志所决定的,完全是一种偶然因素所造成的。
(9)、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德格尔这位20世界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所对我们当代人精神上的启发。原来,整本《存在与时间》其实要表达的是这层涵义:作为物质纬度的个人和精神维度的个人,在人生的时间维度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者对世界空间上的理解和融合的程度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在人的有限生命里,如何去超越生理意义上的局限,通过内在心灵上去直觉感悟和生命体验,在精神上去和世界和大自然的本源相融合,才是让像“人”这样的存在者获得永恒的“存在”。
(10)、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对本能欲望的无节制的追求极大地削弱了人自我存在感,使人退化成了功利心强,只有工具理性的“物质人”。长此以往,人的精神性需求却越来越萎靡不振,离自己的“精神家园”越来越远。海德格尔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危机,所以才会在不同的场合用“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这句名言来呼唤沉浸在物质生活世界的人内心的良知。
(11)、"开悟"后的人,发现自己在禅境来看其实自己已经死了,但肉体在生理学、社会人意义上还活着,这就叫"死活人"。
(12)、人道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处于“存在的遗忘”中,人何以为人的本质也是被遗忘的。
(13)、确知而不确定的。其实人终有一死人不是不知道,逻辑上都知道。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人是有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有死的”,三段论就给我们摆在这儿了。但我们是不是真的就思考它?没有,“人是有死的”这句话一听就过去了。确知人终有一死,不确定究竟那一天来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你要是赶上地震、海啸,按正常情况下你说人能够活几十年,但是不确定啊,有各种不确定因素,车祸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各种的污染、疾病,很多的因素,不确定,就像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它哪天落下来,你不知道。
(14)、精神仅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海德格尔的死亡观读后感精辟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