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可以形容人和物吗
1、相得益彰对应成语
(1)、绝句包括律绝(属于近体诗)和古绝(属于古体诗)。
(2)、〖解释〗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清洁、干净。
(4)、《文心雕龍·原道》有一段精彩論述:“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玄黄色雜,方圆體分;日月叠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鍾,是謂三才。”
(5)、由甲骨文而金文、箍文、篆文。而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中華文字在變與不變之中動靜結合,陰陽相須,記錄華夏民族的輝煌歷程。如今,世界上也只有華夏文字,仍然接續著來自遠古的聲音,並在新的時代散發書寫之美,除了簡潔明快的記錄與溝通,還形成一種獨立於記錄功能之外的高雅書法文化。
(6)、〖解释〗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贬义词。
(7)、〖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8)、《易經》:“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群經之首的《易經》給出了點撥,“聖人之意”就在華夏之象裡邊。在禮樂,在衣冠,在文字,在宗廟法度,在天地人倫。聖人之意,當存於每一個志在復興華夏的炎黃子孫心裡,修之於內,達之於外。《老子》云:“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每一個華夏復興者,都應執華夏之“大象”,保合諸夏,協和萬邦,使天下慕而往之。
(9)、〖解释〗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10)、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前一句其实是“兴”(先言他物),后一句感喟人生短促才是“本义”(所咏之词)。再比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句,也是同样的艺术原理。“抽刀”一句实为起兴,借助“断水水更流”形象地表达世间之水是无法斩断的。而本义却在下一句“举杯消愁愁更愁”,言说人的忧愁无论如何无法排除。表面上看这是具体物(水)和抽象物(愁)之间的映衬,实际上则是先言具体物以起兴,再言抽象物以落实本义。
(11)、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12)、〖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13)、古人云,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為何?先聖先師的禮樂文明是一個民族根本的標誌。禮樂與漢服合二為從內到外把一個民族鍛造為世界上的文明之邦。不去繼承先王法服,不去弘揚先聖先師之道,而濟濟于他人之俗,學得再好,也是無根之木,怎能見華葉遞榮。
(14)、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5)、〖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6)、杜牧《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直接议论,后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东来未可知”之句作结,另出新意,使议论不抽象,不枯涩。
(17)、〖示例〗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
(18)、〖示例〗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一般。
(19)、〖解释〗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贬义词。
(20)、败:损失;俱:全。虽然有一方赢了,但是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较大利益。
2、相得益彰比喻什么
(1)、物竞天择(wùjìngtiānzé):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造句:这个世界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优胜劣汰(yōushèngliètài):就是优的得以胜出,劣的将被淘汰。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基本论点。造句:这个社会实施的事优胜劣汰的规则。
(2)、〖解释〗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3)、〖示例〗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
(4)、(将“我”融进爷爷的生活——便于表现爷爷)
(5)、〖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6)、〖解释〗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贬义词。
(7)、人們抓住了大自然的的規律,生活顯然會方便多了。但是,儒家聖人孔子及其後學者,對《易》的闡發並不滿足於吉凶推測,而更大的興趣在於把易理拿來解釋宇宙萬事萬物之變化規律,指導人們一切生存之道。“《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製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從中看出,儒家已不再把《易》作為占卜之書,而是奉為修身治國平天下之圭臬了。
(8)、败:损失;俱:全。虽然有一方赢了,但是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较大利益。
(9)、〖解释〗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10)、〖解释〗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11)、〖示例〗~地运动着做了一次大总统,后来被人赶跑了,跑向天津。
(12)、關於象的闡發,群經之首《易經》算是權威的。所以,想了解中國文明,深刻把握中華文化之精髓之源泉,非讀《易》而不可。《易》學之初,多作為占卜之書。那麼,古人為推算事之吉凶,往往求之於天地萬物生發之象的變化,從中分析出有意義的啟示,來指導萬民生產生活。“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極之道也”。“《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能推測事物之吉凶,也算是很高深的學問了。
(13)、〖解释〗尽:极好;态:仪态;妍:美丽。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14)、古体诗又称古风,不受严格的格律限制,句式有四言、五言、七言,其中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的古风又叫古绝,也称绝句。
(15)、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16)、除了五行分類的宮商角徵羽五音分法,通過對大自然各種物體聲音的領悟,《周禮·春官》中記載,華夏先祖又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称“八音”。同時在定音方法上,又有陰陽十二律之法。《周礼·春官·典同》:“凡為樂器,以十有二律為之數度。”《吕氏春秋·古樂》:“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皇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为雌鳴亦以比黄钟之宮。”各律從低到高依次為:黄鐘、大呂、太簇、夹鐘、姑冼、仲呂、蕤宾、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17)、〖示例〗四次来游,满天满谷的~;树上剩得青叶与绿叶,更何处寻那淡红娇嫩的樱。
(18)、八卦符號和書契符號就是中國初的象形文字。我們拿八卦符號來說,這種取法天地陰陽的兩分法思維堪稱至簡,而由此排列組合演繹的六十四卦以及通過這些符號所描繪的千變萬化的宇宙現象更是讓人歎為觀止。而真正意義上的文字,也如同天上的日月星辰,黑暗裡的夜明珠玉,熠熠醒目。
(19)、〖解释〗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忧愁。
(20)、〖示例〗今日见了紫菱姐姐飞来飞去,业已奇极;谁知还有海外这些异事,真是~。
3、相得益彰可以形容人和景吗
(1)、意象营构的方法:意象的运用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总体观之,营构意象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2)、〖示例〗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
(3)、调声间替对粘(nián):调声指调整平仄声。古今平仄有区别。提倡按照今音调整平声(古音的平声,今音的一二声)、仄声(古音的上去入声,今音的三四声)。替,一句之内字与字之间平仄相替;对,一联之内句与句之间平仄相反;粘,一首之内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同。
(4)、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相得益彰。 ◎秦牧《茅台·花雕瓶子》
(5)、〖示例〗过去,我~,看什么都没有意思;父母对我不好,引起我对世界上一切都憎恨。
(6)、〖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7)、禮樂刑政,禮樂為先。想必文質彬彬、特立獨行的君子之國要比酷法之下曲意逢迎的順民社會令人嚮往吧。
(8)、文字,也是一個文明形成的標誌。大概一個文明的出現便是從有文字開始,中華文明五千年,亦是與文字的發展相伴。中國發現的早的用於記錄的刻畫符號是來自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的出土資料。
(9)、移就式组合将描写甲物的词语移到描写乙物上面。如“思想蒸三两,真情炒一盘。”
(10)、〖示例〗长江三日,~,现在已不是前天那样大雾迷蒙,也不是昨天‘巫山巫峡色萧森’,而是:‘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了。
(11)、10月26日(周六)09:00~22:00
(12)、〖解释〗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13)、〖示例〗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
(14)、〖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15)、〖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16)、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17)、〖示例〗陈继泰被他们这样的一来,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吓得个肺腑皆崩,神魂出窍。
(18)、怎样写绝句?基本的是要考虑如何布局?如何开头和如何结尾?现在先讲布局。
(19)、〖示例〗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20)、物华天宝(wùhuátiānbǎo):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造句:这里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
4、相得益彰可以是两者以上吗
(1)、〖解释〗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疲乏。
(2)、出自:朱自清《诗言志辨·序》:“诗教”原是“温柔敦厚”,宋人又以“无邪”为“诗教”;这却不是相反相成的。
(3)、〖解释〗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4)、注:八行七五字:每首律诗五言八句或七言八句。
(5)、相得益彰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6)、浑然一体(húnrányītǐ):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造句:毛主席纪念堂的花岗石廊柱,双层琉璃瓦檐,洁白无瑕的汉白玉栏杆,枣红色花岗石砌成的两层台帮,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7)、偶奇前后数(shǔ),平仄纵横观:每句从前数,二四六字(偶字)的平仄应该交替;每句从后数,一三五字(奇字)的平仄应该交替。一句之内调平仄为横观,句与句之间调平仄为纵观。口诀是:前查二四后数一三平仄相交替,对粘合律谱。七律标准句型只有以下四句(五律去掉前面两字即可):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脚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脚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脚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脚句)这四个句型的重复使用,组成八句的律诗或十句以上的排律。平起式: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仄起式:重担今朝终卸去,闲云一缕碧空游。青崖白鹿九霄鹤,朗月清风一叶舟。海纳蓝天心纳海,鸥翔绿岛梦翔鸥。
(8)、〖示例〗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呢?
(9)、除了衣冠禮樂之外,象學在華夏文化中。其中耀眼的要數我們的象形文字。許慎《說文解字·叙》:“倉頡之初作書,盖依類象形。”《文心雕龍》:“人文之元,肇自太極,幽讚神明,易象惟先。庖犧畫其始,仲尼翼其終。”
(10)、〖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11)、小时候,喜欢去爷爷家。爷爷的家里总有许多我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木雕。而通常,在爷爷做雕刻的时候我就在他旁边玩。
(12)、〖解释〗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13)、五律·律诗格律歌八行七五字,两对二三联。押韵平双首,调声替对粘。偶奇前后数,平仄纵横观。拗避孤三句,排绝律亦然。
(14)、〖解释〗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15)、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16)、〖示例〗既然我们~,所见略同,我也不瞒你。
(17)、〖解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18)、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19)、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讲究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事物心有所感,便将情感寄托给一个具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20)、〖示例〗桂花蝉~,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未详。
5、相得益彰可以用于三种事物吗
(1)、A. 中方呼吁乌克兰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政治途径解决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2)、〖解释〗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3)、〖示例〗这时,只要不是下等签,他就会感到一些满足,何况这比“中下”还~。
(4)、文字的出現,結束了結繩、口傳記事的時代。對於這個劃時代的歷史事件,當然沒有確切記載,華夏典籍也只是一筆帶過。《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孔安國《尚書》序言说:“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文心雕龍》:“自鳥跡代繩,文字始炳。炎皞遺事,紀在《三墳》。”
(5)、〖解释〗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6)、并列式组合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是并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组物象,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7)、〖示例〗他~地倒在沙发靠背上,一口一口地喘着气。
(8)、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器与菓)专场,”当它们被人仔细的使用或享用,才是作品真正完成的时刻“。
(9)、〖示例〗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
(10)、如今,這象法天地的音樂,拿來復興華夏,全民正性,亦未嘗不可。所有中國樂器均是對大自然的聲音的模擬,加之以和諧之律,成為美妙的音樂。黃鐘大呂作金石之聲,陶笛土埙模擬風土之音,琴瑟簫箏以類絲竹管絃,擊鼓鳴鑼以象雷雨之來,時而高山流水遇知音,時而陽春白雪寂無人,春江花朝秋月夜,坐看平沙落雁歸。琴聲悠悠,若空穀之幽蘭,簫管淒淒,猶冷月之寒影。
(11)、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2)、写法借鉴:巧用渲染,增强表现效果。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后来也指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渲染就是着意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以突出描写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方面,加强艺术表现效果。本文多处运用了渲染:
(13)、〖解释〗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贬义。
(14)、〖解释〗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15)、漢服的製作設計,每一個細節皆有文化蘊含其中,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整個漢服的形制就是中國哲學直觀的體現。上衣下裳,天玄地黃,交領右衽,道法陰陽,漢服之道,就在這身象法天地乾坤的形制之中。漢服與禮樂相得益彰,堪稱中國文化之大象。穿漢服,行禮義,你就抓住了中國文化之大象了。下面我們先拋開漢服,說一下這中國文化裡的“象”。
(16)、〖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7)、先议后景(事)法这种布局法是先发表议论,而后写景或叙事以证明其论点。议论与写景、叙事,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如刘禹锡的《秋词》:
(18)、〖解释〗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19)、〖解释〗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20)、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彰。”
(1)、〖解释〗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2)、释义: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3)、〖解释〗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褒义词。
(4)、《禮記·深衣第三十九》曰:“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又曰:“(深衣)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5)、〖解释〗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6)、〖示例〗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许多。往来取水只是~的一阵胡闹。
(7)、〖示例〗因此,一变而为欺人与自欺,而应当~的武士都变成了小丑。
(8)、出自: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相得益彰比喻什么精辟10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