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的方法是什么精辟90条

读书好的方法

1、读书好方法1到6种

(1)、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读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这大概就是我使用这句读的原因吧。

(2)、即使是圣贤!但他绝不是神,他还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是人就会有认知的偏差!所以,带着批判去读书,不是不敬,反而是尊敬!如果是不敬,我不会去读他的书,因为没有必须!

(3)、• 想读名家经典,可是每部都是大块头,就算了。

(4)、超全面的智能双语资讯产品,全球发生的所有新闻,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堪称资讯小百科!

(5)、咸丰八年六月,曾国藩再度出山,执掌军务。在即将再度长期离家之际,写给儿子曾纪泽,细细叮嘱读书之道。其开篇就指示“读书四法”:

(6)、那些值得精读的好书,我们逐字逐句去精读,甚至去默读,到也没什么损失。但人间的书籍,99%都是垃圾。如果我们始终逐字逐句去阅读,无异于浪费生命。

(7)、或者也可以选择用kindle来看书。总之要让你的生活充满读书的氛围。

(8)、阿图尔·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

(9)、在豆瓣上维护一个叫购书单的豆列。一旦碰到有人推荐书籍、或者分享书单,随手就挨个在豆瓣读书里搜索一下,看看更多人的打分、评语和目录。如果这些操作完成后,我仍然对这本书感兴趣,那么我才把它加入到我的“购书单”里。

(10)、终,我们读书——如同培根、约翰逊和爱默生都同意的——是为了增强自我,了解自我的真正利益。我们把这类扩张当成乐趣来体验,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美学价值一向被上至柏拉图下至当前我们校园里的清教徒这类社会道德主义者贬低。确实,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你不能通过读得更广泛或深入而直接改良任何别人的生活。社会上有一种传统的希望,希望个人想象力的增长也许能刺激人们关心别人,但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我同样对孤独的阅读乐趣带来的任何扩张能否增进公共利益持谨慎态度。

(11)、解其言;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简单来说,读书不能只理解字面意思,还需要去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

(12)、所以想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是四处找方法坚持,而是找到这件事的乐趣所在,一旦读书成为了“玩”,你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就会把读书当成消磨时间的手段。

(13)、对于读过的大多数书,我都会看后记,注脚和其他相关支持性材料。这些部分对内容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和新鲜的阐述。书籍的前言和简介也有类似的作用。实际上,经典小说和虚构故事的简介经常能够告诉你作品是如何被翻译的,以及为什么作品成为经典。

(14)、好的读书方法就是顺其自然,而不是对读书的时间和页数作出机械的规定。顺其自然地读书,人们就能够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不是随随便便地翻来翻去,强迫自己读书来打发时间。要读适合自己的书,而不要在质量不佳的图书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像《圣经》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从这一本书中发展、传播下来的一样。例如:哈菲兹在波斯人眼中是天才,孔子被中国人尊奉为圣人,塞万提斯在西班牙人心中是智者的化身。所以,如果我们对他们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地研究,那么我们就会获益匪浅,就会不断进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少量的精读或者大量的泛读,他们都会学有所得。琼森曾经说过:“当你站在那里还在思考应该让儿子读哪些书时,其他的孩子已经把书都读完了。每天都要读五个小时的书,无论读什么都可以,你很快就会变成学识渊博的人。”

(15)、我们总是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却忽视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6)、经过深度阅读目录部分后,我们可以提炼出一本书的关键词。

(17)、“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你都可以腾出时间来阅读。”

(18)、“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练出善读书的脑力……从苦阅历中磨练出智慧,得苦尽甘来得趣味,那智慧和趣味却真切。这是好处。”

(19)、精其选;我们要选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然后精读,一字不漏地读。这跟曾国藩的“读书不二”和鲁迅的“硬看”极为相似。

(20)、PianoTributePlayers《SetFireToTheRain》

2、读书好的方法是什么

(1)、据杨绛先生说,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杨绛还回忆到:“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2)、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信息一视同仁,不区分重点,就无法有效地提取、整合有用的关键信息。我们终将陷入垃圾信息的包围。

(3)、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让大家坚持阅读,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呢?

(4)、不经意间,自己的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性情得到了很好的陶冶。正像古诗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自己变得超凡脱俗了。在经历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幸运之后,我也经历了有心种花花不活的无奈和尴尬。大概是在高中二年级吧,稍有成就的我雄心勃勃地想找到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希望借助这个好方法,使每一本书读了一两遍以后都自动分解成各种概念,原理。变成对自己好的营养。使自己能快速地汲取各种营养,使自己能快速地成长起来。为此读了很多介绍读书方法的书,读唯物辩证法的书。希望能够找到这条终南捷径。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一无所获。特别令人叹息的是,因为这个盲目的行动,邯郸学步,不仅没有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反倒是将以前的读书方法也丢弃了。那段时间武侠小说兴起,在冰川天女传,射雕英雄传等书的诱导下,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开始进入自己的生活。结果自己的精神状态一落千丈,给自己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困苦。

(5)、通过这样阅读的方式,我们可以快速掌握一本书的20%的要点,从而提升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6)、就这个话题而言,我认为,每周读几本书并没有的标准,书籍的厚度、难易程度、对你的重要程度等等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决定我们的阅读数量。但是有几点我认为很重要:读书要广而精。很多人把读书想的很局限,要么就精读几本书,要么就什么书都读。其实这两点都对,但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更对了。

(7)、纸质书阅读起来比较舒服,电子书使用比较方便;

(8)、读书是一项私人活动。我们盲从跟从他人选书、读书是不对的。人该选什么书,怎么读书,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处境,做调整。读书重要的是为我所用、取悦自己。所以,我认为读书是好方法是无方法。或者说,适合自己的读书节奏,都能称之为好方法。

(9)、读书之前要明确目的,目的可以更好地指引你去执行。关于怎样读书有效?就要先知道什么是“有效阅读”,我个人认为:用快的速度去读书,把他人总结出来的的知识、思想尽可能地“变现”——收为己用,而并不是死记强背。

(10)、而面对这个毛病,我想我们需要的是文学阅读的第二种体验,也就是由阅读帮助我们重新想起生活来。对自己的生活有反思,这是人的基本能力。对别人的生活有同感,这是人的可贵品德。对公众的生活有关怀,这更是人的现代素养。

(11)、我有三条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

(12)、波浪渐进法一次读一本书,但不强求一气呵成,过一段时间再读,原来读来无味的地方可能就读出感觉来了。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罗宾森提出一种SQ3R读书法,强调循序渐进,英语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代表“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学习阶段。读《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联共d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一部《红楼梦》,少年读来,只看到“爱在缠绵中,情的悱恻里”。老年读来,便能读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自己时间不充裕,或读一些“难啃”的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方法。也有些人一读书就就犯困,精力不能集中,那就分段来读,一般人在半小时之内注意力集中,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半小时,大约每次可以读一万多字左右。

(13)、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14)、同频共振法读书与交友都是讲缘分的,所谓一见倾心。有些书虽然好,我们读了没有感觉,那就是无缘,勉强去读,那是在在糟蹋自己,更是糟蹋书。交友求知音,读书求会心。正如钱钟书所说:“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也许要在百年后、外,才有另一个人在时空的彼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读书人的初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苦,如战国时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这种“苦学”。比较适合考学、考研、考托福;读书人的中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人的上乘境界,是品味读书之乐,读得欣喜若狂,读得泪流满面,读得茅塞顿开。我自己深有体会:阅读者,悦读也。

(15)、高山仰止法以欣赏的眼光去读书。读出美味,读出乐趣。正如宋代诗人尤袤所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我的体会,越浮躁的人,越是目空一切,越深沉的人,越是对真理怀有敬畏之心。读一本高尚的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士对话,你的态度越虔诚,你的收获就越大。这种方法适合读宗教与哲学与军事经典,如《圣经》、《易经》、《孙子兵法》。

(16)、他把朗读比作是在家里的收藏,是一个谨慎的守护的过程,也比作是神钩坚垒,守卫疆土的阶段。

(17)、读纸质书时感觉能更加投入,还不像在手机上看书那么伤眼睛。

(18)、整本书虽没有华丽过多修饰的句子,但情感描述细腻,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在读书,更像是在与书交谈,段剧真挚感人,写尽了甜味苦辣,写尽了亲情别离,更写尽了人生的感悟,很多细节的描述触人灵魂,发人深省。

(19)、书中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即将发生和结束的故事,每一个漫步,都是一种作者带来的感悟,一本《目送》推荐给大家。

(20)、由此看来,朗读这种好的训练方法即使在我们的母语语文教育中被重视的程度都远远不够,并且越到后面,每代人都以为自己可以找得到更好的方法而忽略这个其实无法超越的手段。

3、读书好的方法作文800

(1)、当然,你在该软件上看的内容,也会自动同步到Kindle

(2)、光读书是真的无用,但是不是书没用,是你无去运用。在我看来,书籍只不过是一个载体,记载着世人留下来的财富;而文字也只是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珍贵的纪念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审视读书这件事。它都是一件人类非做不可的活动。

(3)、有三种方法:摘抄式、体会式、批注式、摘抄+想法式

(4)、书中人物出场众多,重要的主人公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读者自己。读书时,作为书中的一个角色,让你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人物。比如说读《飘》,如果你置身在故事之外,你的感动指数是一般是3-6,但如果你想像自己某一个角色,你的感动指数会达到7-如果你是梅兰,你会亲身感受什么幸福;如果你是郝思嘉,你会亲身体会什么是痛苦。这种方法,用来读自传、小说、剧本或报告文学尤为奇妙。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感情脆弱的人,还是做一个旁观者。读书要入得进去还要出得来,要不然就可能“走火入魔”啦。

(5)、即便是专业播音员,朗读任何材料之前也要首先花点时间熟悉一下内容,才能做到基本不出错地朗读出来。

(6)、我自己感觉,“有用的读物”起到的往往是“索引”作用。

(7)、反倒是平时不常读书的人,如果以为有了“体系”一样的框架,就能提高效率,反倒容易丧失读书的乐趣。

(8)、读书后,没有应用知识,没有在行动中检验知识。

(9)、殊不知,大神之所以能阅读这么多本书,是因为他掌握了速度的方法,他们并没有从第一个字阅读到后一个字,而是去阅读书籍重要的20%的内容,其他内容进行了略读。不仅如此,因为大神本身阅读的积累,让他们阅读的速度本身就比普通人要快,时间久了,自然速度就快了。

(10)、一次读几本书,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读书。“不怕不识书,就怕书比书”。写《魏书》的史学家夏候谌自视甚高,听别人称赞陈寿写的《三国志》,不大服气,便找来细读再这才知道《三国志》确比自己的《魏书》好,当即烧掉自己的书稿。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的:“任何东西,凡是我们拿来和别的东西比较时,显得高出许多的,便是伟大。”比较品读可以是横向的,不知道《丑陋的中国人》怎么样?对比《丑陋的日本人》就会读出奥妙;也可以纵向比较,读不懂奥巴马,可以读一读罗斯福,就恍然大悟。搞研究或做论文时,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大受裨益。

(11)、第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的温故知识,查漏补缺。

(12)、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书里的知识是我们学习不完的,读书的好处多,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下有效的读书方法。

(13)、经典的书籍往往是我们生活当中无用、也有用的书。

(14)、所以很多人在成年以后,仍然守着呆板的的阅读方法不撒手。他们会不自觉地动嘴默读,或者眼睛看着书页,但心里有个声音在默默陪读。

(15)、看纸质书能找到学习的感觉,如果看内容轻松的书感觉是一种享受。

(16)、第一类是消遣读物,可以让自己娱乐放松,比如侦探小说,都市文学,还有各式各样的网络文学、通俗易懂的鸡汤书、励志书。读消遣读物,贴近于“玩”;

(17)、这些话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什么时候适用?又在什么情况下,并不适用?讲出自己的看法。

(18)、 这一阶段重要的是找到兴趣所在,培养阅读习惯。

(19)、在教育学的具体设计中,朗读被认为是获得一切语言能力的根本手段。无论中国人学汉语、英语,还是美国人学英语、汉语,朗读都是基础的方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0)、读书秘招:带着问题读书本内容、读作者,遇见疑难时,一定要先跳过,不钻牛角尖,把精力花在解决重要问题之上。

4、怎样读书好有效率

(1)、你对这次战争及其后果的理解,更加倾向于受到你的国家的影响。你可以通过阅读战争如何影响了欧洲的公民来运用群体策略,试试寻求对大屠杀的理解,阅读战争年代的自传。

(2)、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3)、从多个角度去读一本书,比如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读,也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读,还可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去读。读来意境会大不相同。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数学家华罗庚则发明了“猜读法”,从猜谜的角度去读书。看了书名后先闭目静思,猜想书中的结构与内容,然后再读。如果作者写的和自己猜的一样,他就可以速读。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还培养了他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4)、读书前,先想想自己在这个阶段需要什么书籍来给自己充电,按照书籍分类这条通道走进去挑。这时我们可以参考别人推荐书单,豆瓣的评分,选出几本感兴趣的,然后翻看书籍的目录,后选定1-2本书籍来阅读。记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5)、当我开始吃下一口蛋糕时候,我感觉我又重新回到世间,重新尝到食物的美味,重新发现我依然被爱着。

(6)、九是剪报。要利用“剪报”这一方法来积累资料。鲁迅认为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7)、读书时,没有边读书边联系(经验、案例等)或者做读书笔记(提炼观点、提炼方法)。

(8)、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9)、超过15天会失效,但是可以再次借阅。体验和真的在图书馆借书一样。让你体验线上图书馆!

(10)、近年来市面上大部分“畅销书”,其实都是打着经典招牌的短效“有用”书籍。当时读完后可以解开许多疑惑,但读的多了,难免有“瓶颈”的感觉,会让人不甘于只得到作者做好的餐食,还希望能窥探到所谓“术”后“道”的部分。

(11)、当然,以上是我个人的粗略分法,并不严谨。这个分类更多是为了让我们审视自己平时所读的书,究竟是消遣的,还是经典的.当然有不少书,既可以算经典,又可以归为消遣,那么究竟算哪一类?不必太过深究,硬去归类。

(12)、OctoberFalls《Polku》卫兰《Morning》

(13)、精,读书精,可以让我们在某样知识领域有着的理解,我们的专业程度。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无论对于专业本身,还是个人发展都是特别有力的。

(14)、放下是非之心,不带有色眼镜去读书。朱熹倡导“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下一段。须如人受讼词,听其说尽,然后方可断”。在没有读书前,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好处是不容易被误导,但问题是也很容易做误判。由于我们对一个人,一种价值观、一种哲学思想,一种宗教观念持有不同的看法,很容易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带入书中,导致不公正的判断。对那些争议较大,特别是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左的作品,放下成见,像一个公正的法官一样听取诉讼,更容易听见真理的声音。

(15)、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也就是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常用的方法就是“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快速扫描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在各类书籍中通用。

(16)、软件的设置很有意思。网易蜗牛阅读每天提供1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长,不可累加。这种规则的设置,让你更加珍惜阅读的时光。

(17)、略读法。当阅读一本小说或者是课文中的选修篇目时,可以不必咬文嚼字,只需要大致读一遍就可以,了解一下文章大概讲了什么内容或故事,主要在于培养语感与阅读能力。略读法适用于不太重要的文章。

(18)、总结电子书和纸质书没有好坏之分。在要获取知识的前提下只要你个人有很强的自控力和专注力看纸质书和电子书都没问题。

(19)、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过去我们对书籍有一种“饥渴”感,现在这种感觉已经失去,或者不多了。过去是渴望拥有书籍的时代,现在是书籍拥有我们的时代。我们被大量的书包围,每年出版的书那么多,书店里各种读物琳琅满目,获得图书变得那么容易,已经不再有“饥渴”的感觉了。我也是这样。50年代我上中学的时候,好不容易有了零花钱,第一次买到的两本书,一本是郭沫若的《女神》,一本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选》。那种拥有自己的书籍的感觉,那种快乐,现在的人不容易体会。

(20)、在我看来悬疑小说只要写得足够精彩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吸引读者继续往下阅读,反而不用担心会被外界的信息所干扰。而阅读本就是为了放松自然也就没必要保持那么高的专注力

5、怎样读书好

(1)、如果想系统的踏踏实实的学习,或者看经典的书籍,我觉得还是看纸质书。

(2)、一般来说,笔记都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我们每看完一本书或者上完一节课,必须整理笔记,可以用提纲式思维导图,也可以用辅助工具(印象笔记、石墨文档等)分类整理。整理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就好。整理笔记的目的是方便运用。在这里,你还可以训练自己,如何在10秒钟内,找到自己需要的笔记。

(3)、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4)、现在手机普及了,除了很小的孩子,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手机阅读带给人们的方便是毋庸置疑的。

(5)、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6)、经典书的力量就像是水,呈现的是一派“千江有水千江月”的读书人本来面貌。随着你的年龄在变化,人生经验的积累,每次从经典中汲取的力量和温度也截然不同。

(7)、作为一个时空穿梭者,进入书中的世界。一个人不读书的人,生活在他自己的24小时时间和亲身所到之处。当我们读书时,你立刻摆脱了时空的束缚,你可以走进一万年以前,也可以走进500年之后,可以与孔子对话,也可以与奥巴马谈心。正如以色列著名作家奥兹所言:“如果你只是游客,你会站在旧城的某条街上,仰望一座老宅,你看见有个女人,正从窗户里凝视着你,然后你便走开了。读一本外国小说时,你便能真切地得到邀请,进入别人的内室,进入他们的儿童房,书房,进入卧室”。其实本质上是穿越时空的束缚,进入比宇宙更浩瀚的精神世界——是读书让我们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8)、梭罗说:“许多人学会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他们微不足道的便利,正如他们学算术的目的是为了记账,做起生意来不至于受骗;可是,将阅读作为一种崇高的智力锻炼,他们却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9)、与此同时,读书,也是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每多读一本好书,都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10)、看梗概再读书。有时候读书,我们第一遍去读很难理解一本小说讲了什么故事或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如果能在读之前先看一下小说简介,知道人物之间的关系,再读起来就会很流畅,不会有太多障碍,而且能更好的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但是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被看到的观点所左右,缺乏自己的主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读书好的方法是什么精辟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