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描写大自然的古诗精辟119条

描写大自然的诗句古诗二年级

1、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二年级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叶绍翁《游园不值》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宋.王安石《甘露歌》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设计意图: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从而初步理解古诗中部分字词的意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初步感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6)、代人赋》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小池》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7)、第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8)、杨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9)、简单介绍鹳雀楼的背景:其实这座楼本来并不出名,但有位著名的诗人登上了鹳雀楼,并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写了下来,于是这座楼声名远扬。这位大诗人就是王之涣(688—742),他是唐朝诗人,字季淩,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2)教师补充:“生”有升腾之意,我们眼前仿佛出现这样的画面: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阳光透过水汽形成了峰顶云雾,弥漫缭绕,好像是香炉峰生成的紫烟。

(12)、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4)、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15)、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教案设计

(16)、“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17)、(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18)、教师板书:白日、山、黄河。引导学生交流理解。

(1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渔歌子》唐·张志和

(20)、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2、小学二年级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1)、胜日寻访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唐杨巨源《城东早春》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3)、太美了,那是我理想的桃源,真是一个让人见而忘返的好去处。作者在这如此美妙的地方,仍然不能忘记的是读书。

(4)、(4)从哪里知道黄河水终流入大海?(入海流)变序为“流入海”。

(5)、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王安石《甘露歌》

(6)、师:我陶醉在这美丽动人的春色中,我陶醉在你们欢乐的笑容中,我更陶醉在你们美美地朗读中。醉了,真的陶醉了!(板书:醉)

(7)、晋乐府古辞《盂珠》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

(8)、(2)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三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是竖提。

(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2)、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13)、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14)、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15)、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马上作》

(16)、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17)、《诗经·小雅·出车》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18)、杜甫《绝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0)、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3、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句二年级

(1)、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4)黄:第二横要写长些;中间部分是“由”,不要写成“田”;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3)、  (课件出示20)出示生字课件:田字格:照炉烟挂川

(4)、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6)、图文结合,想象画面。古诗学习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多经典能张口就背,但无法感悟其中的字句、意境。我重视引领学生感悟诗境——调动已有经验,展开想象,让心中有“画”、心中有“人”。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语言积累,重视教给学生古诗学习的方法,力求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7)、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8)、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风雨非攸恡,拥志谁与宣?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11)、柳絮飞舞了,榆钱飘落了,蝴蝶和落在地上的油菜花瓣依依惜别,豌豆花变成了肥绿的嫩荚。

(12)、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会写“照、炉”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13)、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14)、引导学生感悟,拓展语言:难怪诗人会怀疑那瀑布是从九天倾泻而下的银河。若是你站在瀑布前,会联想到什么呢?出示: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像__________。

(15)、唐李白《古风》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16)、师:让我们学学古人的样子:一边摇头,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诗中会看到什么画面。

(1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0)、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

4、描写大自然的诗句古诗二年级上

(1)、推荐谢灵运的山水诗,描写景色细腻清丽,别有情致。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4)、生3:有两只小鸟。(是的。小鸟正在唱着春天的歌呢)。

(5)、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诗句:                                                               

(8)、本诗从大处落笔,状写襄阳一带的壮丽山川,气势雄浑,意境空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联,成为千古名句。

(9)、(    )香炉(  )紫烟,(   )瀑布挂(   )。

(10)、默读古诗,找出诗中蕴含这个道理的句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白日依山尽 (     )  ①依靠       ②同意           ③按照            欲穷千里目 (     )  ①需要       ②将要           ③想要          

(12)、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教学时数:1课时第一课时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检查预习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抽读。小老师教写生字。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抽读、齐声读学习《咏柳》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交流汇报2句(1)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3)朗读交流汇报4句:(1)细叶:细细的嫩叶似:好像裁:裁剪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3)指导朗读朗读全诗,感悟诗境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深情朗读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背诵全诗

(13)、唐刘昚虚《阙题》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14)、赏析: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15)、师:还看到……(引导说柳树)你看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

(16)、我们中国向来以诗为自豪,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上,,唐代的诗歌成就高,唐诗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17)、(设计意图:出示庐山风光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庐山之美,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18)、(2)教师讲解:“三千尺”是夸张的写法,是在歌咏和赞美眼前壮观的瀑布

(1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0)、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5、描写大自然的古诗有哪些二年级

(1)、读整首诗,小组内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2)、----唐.杜牧《山行》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我可是专门拿出小学六年级语文书帮你找滴,我现在读初一。

(4)、日常学习中需要的各类小报,演讲,绘画等等所有资料都可以找老师哟!

(5)、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6)、师:是不是春烟的出现,让明媚的春光变得朦胧了,神秘了?

(7)、zhàolúyān  ɡuàchuān pùbù yáo

(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9)、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10)、《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著名诗人(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     ),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     )。

(11)、生交流(激动、急切、迫不及待、高兴、欣喜、兴奋、快乐)所以诗中的儿童放学回到家就急急忙忙地要去放风筝。他们呼喊着、嬉戏着、追逐着、欢闹着。看来也被这欢快明朗的春景陶醉了!

(12)、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13)、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14)、汀:水岸平地。唐戴叔伦《苏溪亭》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15)、春景画中有      ,有      ,有      ,还有       和        。

(1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7)、(李白:《关山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9)、贺知章《咏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0)、3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

(1)、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瀑布?(课件出示17:庐山瀑布图):飞流直下三千尺。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诗中描写的秋雨后的空山,沐浴在松林间的清辉,石头上缓缓流淌的清泉,竹林里浣纱归来少女的嬉笑,在莲叶间轻快穿行的鱼舟,彼此组成了一幅清丽明快、和谐生动的生活场景。在这里,空山、秋雨、明月、清泉不再是距人千里之外、与人格格不入的僵死生硬的自然物;浣纱捕鱼人的劳动也不见艰辛,山川日月与人的活动默契而成为生活相连的部分。诗人的眼中是温馨生动,富有人情味的自然景观。

(4)、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5)、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

(6)、《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7)、⑪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唐戴叔伦《苏溪亭》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

(11)、春花怒放红日欲出红日未出红日初升红日喷薄红日艳艳旭日初露旭日初升旭日东升旭日临窗旭日将升旭日当空晓日初升朝阳初升朝阳灿灿朝阳普照朝阳火红太阳升高太阳高起日出旭旭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芳草萋萋。绿草如茵。果园飘香。万木葱茏。

(12)、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1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14)、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15)、把柳树说得像玉石一样绿,仿佛是碧玉装扮的美女,谁来读读这句,你有什么感受?

(16)、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17)、(3)尽:“尺”罩住下方两点,前两笔居上偏左,末笔捺穿过田字格中心,要写舒展。下方两点斜向平行,都收笔于竖中线。

(18)、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教学本单元时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如,《古诗二首》要求读诗句,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学习中,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的对比,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9)、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小学二年级描写大自然的古诗精辟1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