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面的经典名段精辟124条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10句

1、论语中的经典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8)、3:民间16句歇后语,简短精湛,太经典了!

(9)、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0)、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3)、“士”就是读书人,在今天就是知识分子,这些人应该目标远大,性格坚毅。原因是他们肩上的担子很重,道路又很漫长。他们要以“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但自己砥砺修行使自己达到“仁”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肩负起教育引导民众,让整个社会达到“天下归人”的局面,如此就到了大同世界,天下就和乐太平了。实现大同世界,这个道路很曲折漫长,也不是一个人,一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代一代的读书人为之奋斗终生。

(14)、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5)、(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1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7)、(译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

(18)、(译文)即使有一种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9)、(译文)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2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论语里面的经典名段

(1)、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荣辱不惊,心平气和。

(2)、(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3)、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4)、(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5)、出自《论语·子罕》。国家军队可以丧失统帅,但是即便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迫使他放弃自己的志向。

(6)、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当政者重要的是能够做到端正身心。能够端正身心,不必去下达命令,人民也会去按照他的意愿去做事情。如果身心不端正,即便是三令五申,人民也不会去服从。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0)、出自《论语·学而》。愠:恼怒。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加以怨恨,这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这句话说出了君子的高度修养。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13)、出自《论语·里仁》。齐:看齐,赶上。看到贤明的人,应该思考如何向他看齐;看不够贤明的人,要做到自我反省,引以为戒。

(14)、(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5)、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8)、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有智慧的人,既不会丢失人格,也不会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19)、(译文)事情已经做了,就不用再提;已成事实,也不必再劝阻;过去的事情,再追问也没有必要。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3、论语中的经典名句100句

(1)、(注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大的过错呀。

(2)、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颜渊》。约束自己,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要求,这样便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因,毋我。——《论语·子罕》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5)、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6)、出自《论语·子罕》。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样才能断定他之后不如现在的人呢?

(7)、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改变别人难,改变自己易,既然这样,倒不如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包容宽厚的心态待人,自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大家其乐融融岂不更好?

(8)、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9)、(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1)、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14)、(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后落叶的。

(15)、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16)、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17)、君子端庄矜持,不和别人争执,和大家相处融洽,但不结d营私。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改变别人难,改变自己易,既然这样,倒不如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包容宽厚的心态待人,自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大家其乐融融岂不更好?

4、《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君子之间,虽然理念不同,意见不同,但却能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小人相交,如酒肉之友,表面称兄道弟,你好我好,心底却各怀鬼胎,面和心不和。

(5)、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6)、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宪问》。看到利益就想到义,遇到危险的事情,就要勇于献身。

(7)、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8)、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篇》。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所谓“读万卷书行路”。为了书读而读书,读得越多越容易变成书呆子。

(9)、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0)、黑茶到底能不能养生,关键看这六点!概念都是虚的(科普)

(11)、语出春秋·孔丘《论语·述而》。心中想到了仁,仁自然就回来!

(12)、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阳货》。君子勇武无义便会去作乱。小人勇武无义就会做偷盗的事情。

(1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艰苦的环境,困难的时刻,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性。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有所成就。

(18)、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尊重教师并且重视他的思想学说;要广泛地爱护众人,还要亲近众人中有仁德的人。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0)、三军中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5、论语中名句经典语录

(1)、出自《论语·为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这句话说明了对待事物要有正确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

(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会有可以做我们老师的人。。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中国网:《老师·好》总策划发起成立全国语文教师“在线教研联盟”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5)、出自《论语·八佾》。礼仪与其是奢华的,还不如是节俭的。践行礼仪关键在于心诚,而不在于形式。

(16)、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20)、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1)、出自《论语·述而》。孔子在办丧事的人身旁,从来没有吃饱过。这是源于服丧者心怀恻隐之心,并不是饭菜不和胃口。

(2)、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雍也》。质朴强于文采,便会显得粗野,反之文采强于质朴便会显得做作。只有做到文采与质朴同时具备,才称得上是君子。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5)、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君子之所以会出仕做官,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实行君臣之义。

(7)、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8)、古代人学习,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现代人学习,视为了给自己装饰门面,给别人看。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译文)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11)、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1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13)、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14)、(译文)(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1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6)、君子做人行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会私底下与人勾结,谋取私利;小人则相反,臭味相投,喜欢互相勾结,只顾个人利益,却不会顾及道德大义。

(1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8)、(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20)、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一个人如果立志于实行仁德的事情,便不会去做坏事。

(2)、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孔子说:“早晨得到了真理,即便当晚失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3)、出自《论语·泰伯》。士:读书人。弘毅:抱负远大。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理想,因为他们肩负着社会的责任,还有很长的道理要走。

(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里面的经典名段精辟1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