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历史评价
1、高尔基的历史评价是什么
(1)、竹内好(TakeuchiYoshimi,日本文学评论家):“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
(2)、梅列日科夫斯基认为“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没有艺术,那里有的是不比崇高的艺术价值低的东西:生活。那里有其自己不经意的美,不成形的、混乱但强壮的美,有自己的美学,生硬的、变化无常的、纯艺术的崇拜者不能接受的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充满能力的美学”。
(3)、(14)李今:《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三四十年代·俄苏卷)》,第129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说鲁迅是思想家,我想主要是缘于他创作的大量的杂文,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杂文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光结集出版的就有《坟》 《热风》 《华盖集》 《而已集》 《二心集》 《三闲集》 《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 《花边文学》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等等。其中,还有不少续编。这些杂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深刻、泼辣,嬉笑怒骂皆文章。对鲁迅的这种文风的形容也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叫做:像投枪、像匕首,扎向敌人的心脏。
(5)、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这场运动对俄国文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苏俄二号人物托洛茨基就公开承认:“十月革命用直接行动让诗人和艺术家们集体闭嘴了。”
(6)、1898年,高尔基的第一个作品集两卷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
(7)、高尔基《在人间》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8)、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开始,由于全盘西化造成的灾难充分暴露,俄罗斯人对于公知的言论逐渐感到了厌倦,对高尔基的评价又进一步上升了。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苏联著名的《文学报》上,原来普希金和高尔基两个人的头像是并列的,但是从1990年5月2日的第18期开始取消了高尔基的头像。但是从2004年4月27日的第27期开始,高尔基的头像再次和普希金一起出现在俄罗斯的《文学报》上。这表明,在很大一部分俄罗斯人眼中,高尔基又恢复了仅次于普希金的文学地位。
(9)、列宁和高尔基后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10月20日,关于此次相见,有过一些戏剧化的描述,如电影《带枪的人》(1938年)。这次相聚也是分手,列宁一再要高尔基移居国外:“如果你不走,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送你走了”。
(10)、(6)韬奋编译:《革命文豪高尔基》,第440页,上海生活书店1933年7月版。
(11)、从高尔基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他是怀疑、批评俄国革命的,为此他曾不得不流亡,但当他后来回到苏联之后,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为什么要回国?关于这个问题,秘密档案没有交待,也未见到关于高尔基的研究对此做出解释。
(12)、庆祝高尔基创作四十年闹得很红火。斯大林下令以高尔基名字命名城市、研究所、街道等等。有人战战兢兢对斯大林说,莫斯科艺术剧院是契诃夫创办的。斯大林回答:“没有关系。高尔基是个没有用处的人,我们必须把他拴在d的身上。”高尔基接受了这些礼物,他也不必害怕别人的批评,政府不许人们批评他。在斯大林的主持下,文学界开始崇拜高尔基。
(13)、而当瞿秋白把鲁迅推到一个堪与高尔基比肩的高度的同期,鲁迅对高尔基的推重与理解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4)、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正确、勇敢、坚决、忠实、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5)、至于鲁迅推荐的书,据我了解鲁迅没有具体推荐书单。但是他有一篇专门写读书的文章,我们初中或高中学过,他的建议是泛读和精读结合。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他强调搞文学的也要读一读自然科学,读一读毫无相关的书。
(16)、高尔基为当代革命文学家,此书叙述其生平奋斗之生涯,由码头脚夫而登世界文坛的经过情形,充满着引人入胜令人奋发的有趣的事实,等于一本令人看了不能释手的极有兴味的小说。有志奋斗者不可不看,有意在读书中寻趣味者尤不可不看。全书约二十万言,附铜板插图十余幅,均为外间所罕觏之珍品,书末并附有高尔基著作一览颇详,更可供有志研究文艺者的参考。(3)
(17)、本书在写作特色上无人企及,每描写完一段家庭冲突,就会出现星空或者安静的街道。花园里那么美,即使生活被摔得粉碎,也挡不住美好的气息滚滚而来。这样一张一弛,一美一丑,把读者的兴趣紧紧抓牢,沉浸在书中不得自拔。
(18)、对鲁迅的评价之高,亘古罕见。这个评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分量尤其重要。恐怕是许多的文学家们做梦都想得到的。
(19)、《高尔基的生活》以及《革命文豪高尔基》之所以对普通读者具有吸引力,除了著作内容的通俗性、趣味性之外,与两本书的广告策略也有一定的关系。
(20)、童年这片净土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夜深人静时再读这本书,会感觉即使苦难在前,也充满了信心。
2、高尔基的历史评价20字
(1)、而在文坛把鲁迅塑造成中国的高尔基的过程中,瞿秋白把两个伟人相类比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这就是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的序言中所完成的历史性的使命。在序言开头,瞿秋白引用了卢纳察尔斯基的话:
(2)、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3)、“由码头脚夫而登世界文坛的经过情形”也突出的是其传奇性。而“有志奋斗者不可不看,有意在读书中寻趣味者尤不可不看”等语,直令人怀疑是照搬了《现代》杂志上关于《高尔基的生活》的广告语。
(4)、玛克西姆·高尔基,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
(5)、高尔基的童年是世界上悲惨的,也是美好的,它把幻想的世界残忍地撕开,赤裸裸地暴露出它的真相,在孩子们瞪大眼睛开始看世界的时候,这无疑是残忍的。但是,主人公反而像被火烧过的森林,一次次地挫折和苦难使他越加茁壮,更加顽强。小茨冈去世,家里失火,这些平凡的故事让你一边流泪,一边微笑,故事跌宕起伏,情节似海浪,一波一波涌来,冲击着我们。
(6)、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7)、人生如戏,一身正气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一句话:当社会将你逼到走投无路时,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反抗,记住这并不可耻。因作品《臭虫》《澡堂》等歌颂怀念列宁,并讽刺斯大林的专制而遭到批判!终马雅可夫斯基的命运悲惨,1930年这位伟大的作家饮弹自尽,享年37岁。
(8)、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如实地描写人物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
(9)、不论“左右”,听话就行:文学怎样变成“螺丝钉”
(10)、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1)、有人总爱诟病鲁迅的地位有政治因素。首先,我要表明,我不赞同这种态度。鲁迅的地位主要还是他的成就奠定的。以鲁迅的性格,他不屈服于国民d的白色恐怖,也不可能献媚共产d(共产d也不需要这种献媚)。鲁迅批判民族劣根性,目的在于唤醒国人,寻求出路。加入左联也是这种探索的行为的继续,后来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光明之路。只可惜鲁迅积劳成疾,死得太早,刚开始就已经结束。
(12)、《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的价值。
(13)、对高尔基的评价到了1936年6月8日高尔基逝世之际达到了顶点。苏联为高尔基举行了高规格的追悼会,葬礼在红场举行,斯大林亲自守灵把高尔基的逝世看成是在列宁逝世以后,苏联甚至“人类的重大的损失”“至此,对于高尔基的推举可谓登峰造极。苏联赋予高尔基以实际上任何阶级的作家都无法企及的高地位和荣誉,事实上也制造了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与文学的神话,它象征着无产阶级文学的道路与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相结合所能达到的的境界。”(9)
(14)、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起笔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意思为"大的痛苦"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
(15)、回国后的高尔基不但与十月革命前的高尔基有很大区别,就是于20年代的高尔基也有了很大区别。19世纪高尔基在为文学的“独立精神”呐喊时,不止一次地提出“为艺术而艺术”,为“文学而文学”。到20世纪初他又进一步地把自己的思想完善为“艺术脱离政治”的原则。到30年代、尤其是他回国建立起“苏联作家协会”以后,高尔基的口号发生了反向的变化:“艺术思想政治化。” 众所周知,“白海—波罗的海运河”是由苏联的政治劳改犯完成的“古拉格工程”。1933年8月,已经坐上了苏联官方作家头把交椅的高尔基动员了120名作家去运河工地上,以现场报道特写集的形式为斯大林“献礼”。高尔基作为《以斯大林命名的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筑史》一书的主编,为该书撰写题为《社会主义的真理》的前言,高尔基在这篇前言中大肆赞扬“国家政治管理局”和“契卡工作人员”,以这种“强制劳动方式”把苏维埃社会的敌人改造成“新人”,他闭口不谈上千万人惨绝人寰的命运。索尔仁尼琴说,高尔基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颂扬奴隶劳动”的开创者。在他领衔主演下上演了“俄国文学史上可耻的一幕”。高尔基的文章在西方舆论界引起很大的震动,他们声称高尔基已经沦为“舆论界和科学界暴力的卫道士”。高尔基已经彻底投降,成为斯大林政治的传声筒。1932年,鉴于高尔基的“突出”表现,斯大林授予他“列宁勋章”。当然这个荣誉绝不能平白无故就给高尔基的,因为斯大林希望他还能做得更多。
(16)、作者在地窖子里看了一批人,又伸出头来在地面上看了一批人,又伸进头去在沙龙里看了一批人,就看得熟透了,都收在历来的创作里。这种童话里所写的却全不像真的人,所以也不像事实,然而这是呼吸,是痱子,是疮疽,都是人所必有的,或者是会有的。
(17)、高尔基和罗曼·罗兰高尔基被前苏联当局誉为“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也跟列宁有“伟大的友谊”,但从克格勃档案里看,高尔基与这位俄国“革命之父”之间发生过多次观念和政治冲突,几乎闹到决裂地步。高尔基稍有摇摆,列宁就会批评他,高氏则报以诙谐一笑:“我知道我是一个很差劲的马克思主义者。说来说去,我们这些艺术家都有那么几分傻劲儿……”。十月革命发生后,高尔基被事实震骇,在《新生活报》(左派孟什维克办的日报,1917年4月在彼得堡出版)发表文章,公开反对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认为这是俄罗斯的悲剧和毁灭,由此,1918年夏列宁则以一纸命令关闭了这家报纸。第二届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开幕时,列宁评论高尔基为此次会议写的文章“毫无共产d人气味,却有浓厚的反共性质。因此,这种文章绝不能在杂志上发表。”
(18)、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19)、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充分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大的表现力。
(20)、我们谁也无法安排自己的童年,但是,苦难却是人生的一剂良药,没有经历过艰难的日子,就无法体会幸福。没有经历过彻夜痛哭,就不足以语人生。
3、评价高尔基的名言名句
(1)、弗.费.博茨亚诺夫斯基对高尔基的创作风格大加赞扬,特别是高尔基作品的语言:“读高尔基的小说,你就会感觉到,他在用整个的生命和自然一起呼吸,他热爱自然,熟知自然,因此就借助于自己的艺术、自己的真诚,对它进行了无与伦比的描述.高尔基的笔触生动形象,文字色彩清新。他所写的每一笔,部没有多余的字句,没有任何的花言巧语,只要两三笔,他就能传达给我们一幅完整的并且是完全现实的画面。”
(2)、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著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
(3)、与斯大林试图塑造的一个具有鲜明政治化符号色彩的高尔基不同,鲁迅在《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中强调的高尔基是一个“‘底层’的代表者,是无产阶级的作家”,是“用了别一种兵器,向着同一的敌人,为了同一的目的而战斗的伙伴”这与田汉所说高尔基是“广大被压迫民众的‘灵魂的工程师’”(20)意思是相似的,但是鲁迅的表述中更有亲切之感,像述说一个战友或者同伴。或许鲁迅在高尔基的身上也见出了自己的影子,比如鲁迅这样评价高尔基著作的命运:“从此脱出了文人的书斋,开始与大众相见,此后所启发的是和先前不同的读者,它将要生出不同的结果来。”或许鲁迅自己三十年代的杂文转向的一个内在的原因,正蕴含在他评价高尔基的这段话中。鲁迅三十年代的杂文或许期待的正是“和先前不同的读者”,由此也期待“将要生出不同的结果”。
(4)、《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来。它更多地像一幅长卷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
(5)、7,仕途不顺,于是将祖坟迁葬了一块宝地,官运亨通5年3升迁。
(6)、列夫,托尔斯泰是二十世纪初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他的文学地位是排在俄罗斯第一位的。
(7)、以上共二十九篇·十余万言·每篇是一个可以独立的极有趣味的故事。
(8)、生命后两年,高尔基完全成为政府的驯服工具,他不倦地颂扬斯大林,可是后者对他已毫不在意。他建议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恶魔》,《真理报》立刻发表一个御用文人的文章批判他犯了“自由主义”。甚至,高尔基看不到报纸,克格勃有几次还专门为他印了一份报纸,高尔基纪念馆就保存著这样一份报纸。
(9)、当苏联电台播出高尔基重返祖国的消息时,一麻袋一麻袋的信件涌向高尔基,这其中很多的内容都是祈求高尔基帮助他们摆脱厄运的。人们还记得那个人道主义的高尔基从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铁拳下救出很多的知识分子。 但此时的高尔基已非彼时的高尔基。他心里明白,仅仅拥护斯大林的领导、对斯大林改造国家的纲领持积极态度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个不同于一般文学家的“效忠”表现。正如芝加哥的《黎明报》所说的:“高尔基作为作家,在开始向d的制高点走去的时候便在扼杀自己了,高尔基在精神上已经死亡了。”(《黎明报》1928年7月23日)罗曼·罗兰则形象地称回国后的高尔基是“鼻孔穿上铁环的老熊”,他已经成为马戏团里“丑角”了,接下来他在苏联上演的就是一出“滑稽剧”了。 1929年高尔基被安排到“索洛维茨劳改营”参观视察。因为此前索洛维茨集中营的逃亡者在英国出版过一本叫做《地狱岛》的书籍,书中披露了很多苏联集中营制度的惨无人道的细节,认为苏联以“劳改营”的形式正在建立一个毁灭人性的系统。该书的出版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让斯大林感到十分恼火和被动,因此他需要一个有分量的、性的独立作家来驳斥这种“造谣诬蔑”,以便重新树立苏联的国际形象。高尔基就是被斯大林选中的适合的人选。一来他刚刚返回祖国,二来他在国际上一向以不受制于任何意识形态的独立作家而闻名,由他出面“辟谣”是有说服力的。 据说,“有关当局”颇费一番工夫才说服高尔基去完成这一“微妙的使命”。因为高尔基此前收到的“一麻袋一麻袋的”诉冤求救信件好多就来自索洛维茨。而经历过1918年那些事的高尔基当然明白这些诉冤都是真的。换句话说,索洛维茨的真相他绝非不知道,除非他自己“乐意被欺骗”。正如1930年茨威格给罗曼·罗兰写信说,高尔基很清楚,全世界都等着他证明,苏联等着他替他们说话,赞扬那里发生的一切,而另一些人等着他进行谴责。接下来就要看高尔基的选择了。 总之,高尔基对整个的安排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他明白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是斯大林已经为他安排好的,他不但不能说出劳改营的真相,而且只能按照“导演”的意图表演。这一次他果真没有让“主人”失望,正如索尔仁尼琴所说的,高尔基“以鹰和海燕的名义,在我们的和西方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大型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说,(劳改营)里面的犯人生活得好,改造得也成功”,不由得人们不信(A.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莫斯科1989年,第2卷)。在视察游览了劳改营以后的德米特罗沃集会上,高尔基热泪盈眶地说,苏联是世界上民主、自由的国家,“我感到幸福、激动。这里所讲述的一切不能不使人激动万分。我从1928年起就注意到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怎样对人进行再改造工作的,是你们成就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这项‘改造人’试验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使用惩罚镇压手段的国家保卫局这个机构。我对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全体工作人员令人钦佩的工作表示祝贺!这是伟大的斯大林同志以具有历史根据和科学根据而创造的真正的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这将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实验”。他称肃反委员会的各种机构为“改造工具”,而劳改营里穿制服的管理人员是“文化工作者”。以这种“像大规模生产”一样的方式对人的“重新改造”,的确是苏联“古拉格政治”的一大发明。后来高尔基和马卡连柯“关于改造人”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理论。 “索洛维茨群岛之行”严重损害了高尔基在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形象,人们已经明白他再也不是那个为反抗暴政发出怒吼的高尔基了,他蜕变为斯大林“螺丝钉理论”的吹鼓手了。 而同一个高尔基在“不合时宜”时期曾经对俄国人大声疾呼:“人家在把你们当作无人性的试验材料来使用,在你们领袖的眼中你们仍然不是人!”(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曾经倡导“大写的人”、强调“文学就是人学”的高尔基如今却相信人只是“材料”,与“木材”相比只是更难“加工”而已。而斯大林这个伟大的木匠正在用“专政”的刨子刨掉“材料”的棱角,彻底扭转知识分子“不与政权合谋”的“分裂教徒”传统。高尔基本人就是被刨光的第一块“材料”! 接下来的1930年11月15日,《真理报》和《消息报》同时发表高尔基的著名的政论文章《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高尔基的这句话后来成为苏联的“经典语录”。专政的人用它来回答任何质疑其行为不符合法律程序的人。比如有人在1938年向总检察长维辛斯基提出审讯中的“逼供信”问题,维辛斯基说:“我们不打算姑息人民的敌人。我们打人民的敌人一耳光并没有什么坏处,请不要忘记,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说过,‘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就连斯大林签署的命令当中也一再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更何况在当时的媒体渲染下,这句话便成为家喻户晓的“时代语录”。 这个在列宁时代写了上百封信为知识分子求情的高尔基的良知已经泯灭,他已经成为没有人性的御用作家,他对当时被捏造罪名的所谓“沙赫特分子”和“工业d”、“劳动农民d”人做出异乎寻常强硬的反应,他说,“我真想给他们几个嘴巴”。对斯大林指示对这一案件要“狠狠鞭笞,严加审问,康德拉基耶夫、格罗曼和另外两个坏蛋一定要枪毙”。他附和地称赞道:“这一案件的审理棒极了,我当然是赞成重判的。”他把虚构的“劳动农民d”案中的经济学家恰亚诺夫、康德拉基耶夫称为“坏蛋”、“下流坯子”、“两条腿的废物”和“白痴”,号召苏维埃国家的劳动人民无情地、毫不怜悯地打击这些隐藏的阶级敌人。
(10)、高尔基“在人间”时期,是他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这期间。他三进三出绘图师家当学徒,两上两下伏尔加河的轮船当洗盘碟工.还在鞋店等干杂活,走过了一条崎岖的生活道路。随着阅历的增加,他对社会的认识在日益深化,他熟悉了小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觉得小市民庸俗虚伪又傲慢无礼,而且喜欢用他们的处世法则去审判一切人,阿辽沙刚开始不能理解,后来终于懂了:“他们是被无聊压倒。” 他们不这么做就无聊,也就看不见自己的存在了,小市民没有任何高尚的动机,他们的全部生活都建立在极端利己主义的原则上。“在人间”5年,阿辽沙的精神成长经历了理想和现实发生矛盾的困惑,这种思想斗争异常尖锐,为了不至于被毁灭,他要改变生活充实自己,怀着上大学的希望,他告别故乡前往喀山。
(11)、因此,高尔基的横空出世,的确让俄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从局限于书写社会上层发展到了书写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让文学真正具备了全社会的意义。即使在沙皇时代,人们对于高尔基的评价也比和他年龄相仿的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蒲宁等作家高得多。比如说,极为敌视沙皇政府的高尔基1902年就获得了俄罗斯科学院名誉院士的称号,而对于沙皇政府比较忠诚的蒲宁却是在1909年才获得这一称号。这显然不是因为沙皇时代的科学院更喜欢反对自己的人,而是因为这两位作家的创作水平差距确实较大。当时,人们喜欢把高尔基与蒲宁、安德列耶夫和库普林等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作家合称为“大马克西姆星座”,意为以高尔基为核心的流派,可见高尔基与他们之间的地位差别。
(12)、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在外祖母的养育下,有一颗善恶分明、敢爱敢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把他磨炼成一个意志刚强、怀揣理想的人。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反而形成了他性格中重要的东西: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13)、《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拥有巨大而神奇的感染力,评论者一致认为它是高尔基杰出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描写童年的自传中无人超越的经典。
(14)、1921年,高尔基离开了俄国,前往西欧。苏俄官方的说法是高尔基在疗养。但是事实情况是高尔基似乎看出了什么端倪,他也选择离开。1928年,这个人只回苏联住了两个月,就又跑到了意大利。不过三年以后,他又回来了。苏联官方做出的解释是苏联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工业化成就,终打动了高尔基。这样的官方八股文已经是见怪不怪,具体有没有人相信只有天知道了。
(15)、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没有艺术,那里有的是不比崇高的艺术价值低的东西:生活。那里有其自己不经意的美,不成形的、混乱但强壮的美,有自己的美学,生硬的、变化无常的、纯艺术的崇拜者不能接受的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充满能力的美学”。
(16)、许多他的适合于社会主义现实派的作品被宣扬,其它作品却默而不言。尤其是《母亲》(这是高尔基一部主人公是一个无产阶级工人的作品)成为苏联文学的模范。
(17)、(1)参见李今:《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三四十年代·俄苏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8)、高尔基从创作活动一开始,就摸索着描写生活的新视角。《母亲》的创作成功,标志着高尔基在艺术反映现实的美学探索中,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与他19世纪作品中以浓厚色调、深沉情感描写人民疾苦的作品不同,《母亲》体现了两种倾向的和谐统一:既有由于残酷的现实所激起的愤世嫉俗和批判激情,又有目睹旧生活秩序的动摇而引发出的对未来的憧憬和浪漫主义感受。这种浪漫主义,并不完全是作家主观情怀的抒发,而是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蕴含着历史必然性的因素。无论是揭示沙皇俄国老一代工人的悲惨命运,还是再现新一代工人的觉醒,高尔基都力求在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动态的把握现实。这种独特的追求,奠定了高尔基创作的文艺和哲学思想基础。
(19)、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他就以“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20)、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人间》(1913~1916)。
4、高尔基的历史地位
(1)、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政治活动家,诗人。
(2)、高尔基也在《童年》书中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
(3)、1892年 《马卡尔·楚德拉》 短篇小说
(4)、高尔基在作品中一再抹黑李鸿章,高尔基在文中说:1896年,李鸿章代表清朝中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事后李鸿章参观俄国国家博物馆,趁人不备,李鸿章亲自顺走了一枚硕大的珍贵宝石。文章里面甚至连李鸿章哪只手顺走的,都描写的一字不落,还提到了所谓的目击证人。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这枚宝石竟然在克里姆林宫被找到了!
(5)、就在这一时期,高尔基为了迎合斯大林,完成了长篇著作《克里木萨姆金的一生》。问题在于你写就写呗,本来和中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高尔基偏偏在文章中各种抹黑中国。高尔基在作品中一再抹黑李鸿章,高尔基在文中说:1896年,李鸿章代表清朝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事后李鸿章参观俄国国家博物馆,在此期间,李鸿章将一枚硕大的宝石藏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然后悄悄溜走了。这篇文章说的有鼻子有眼,还找到了所谓的证人。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这枚宝石在克里姆林宫找到。具体是哪位苏联干的烂事已经无可考察,但这件事和李鸿章没有一点关系。
(6)、高尔基的后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部未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表现了十月革命前40年间俄国思想领域的斗争,以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个人主义者的可耻下场。
(7)、1911年 《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
(8)、高尔基三部曲,对高尔基早年不平凡的经历做了生动的记述,写出了其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及人生的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不息热望,为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描绘的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主人公阿廖沙,既是高尔基本人的艺术体现,也是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
(9)、但是,另一方面,高尔基又认为文学不能够停留在标语口号层面上,必须有作家自身的生活体验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看一个作家的作品写的好与坏,不能看他哪些作品进步,在政治上先进,而应该看待他哪些作品能够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写作特点,能够真实的反映一定社会的生活状态。也正因为如此,高尔基对于作家代表作的选择和苏联历史上乃至我们今天的文学史当中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10)、(9)李今:《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三四十年代·俄苏卷)》,第127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1)、鲁迅的评价其实官方早有定论,就其身份而言,他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2)、《童年》从发表至今已经一百多年过去了,却一直高居榜首无人超越,很多著名作家试图写出自己的童年回忆,但都没有达到高尔基《童年》的高度和水准。
(13)、斯卡比切夫斯基直言不讳地宣称:“高尔基小说的缺点是严重和异常丑陋的。他要么完全不懂小说文学的创作技巧,要么就是蔑视这些技巧。”
(14)、就文学地位而言,大陆这边有个著名的排名:鲁郭茅巴老曹,即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老舍、曹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第一面旗帜。关于鲁迅还有一个著名的排名,叫做世界十大文豪:鲁迅排在高尔基之后,位列第十。
(15)、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正确、勇敢、坚决、忠实、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6)、高尔基一生与政治关系紧密,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与列宁产生过矛盾,在新政权下从事大量文化组织工作,是苏联文学创作、文化谱写与传播的重要人物。
(17)、很大的一部分俄国文人逃到了国外,真正为布尔什维克工作的文人不多,而高尔基就是其中很识相的作家之一。
(18)、高尔基想去意大利旅游,但得不到批准。他被锁入囚笼。表面上他的名声仅次于斯大林。作家什喀帕在回忆中,谈到高尔基绝望地喃喃自语:“我实在太疲倦了。好像他们把我圈在篱笆里,我走不出去。我落在陷阱里。进退不得!我不习惯这种生活……”
(19)、1905年,是高尔基思想和创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00——1909革命前后)的开始,在革命形势激烈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由于高尔基积极参加革命运动、与列宁结识和加入布尔什维克d,世界观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创作上也更加自觉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力求创造新的英雄人物,写出比生活更高、更好、更美的东西来。
(20)、《高尔基的生活》的出版,孤立起来看,也许并不是多么重大的事情,但这本书同时汇入的是三十年代中国文坛对高尔基的集中介绍的热潮,成为高尔基热的一部分,这就具有值得深入分析的文学史意义了。现代书局出版的还有秋萍编译的《高尔基研究》,其广告也登在《现代》杂志上,称“本书是研究现存世界文学巨匠高尔基氏的有系统的著作”也是从“世界文学巨匠”的高度寻求对高尔基的定位,可谓对高尔基热有同样的敏感度。而如果说《高尔基的生活》叙述的还是高尔基的成长史,那么邹韬奋这本根据美国的康恩所著《高尔基和他的俄国》一书改编而成的《革命文豪高尔基》(5)则同时状写了高尔基“登世界文坛的经过情形”。书中对苏联1932年9月25日为高尔基的文学活动四十周年举行的“世界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盛大的庆祝典礼”的叙述尤见精彩:
5、世人对高尔基的评价
(1)、列宁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2)、本书以三岁的阿廖沙失去了父亲开始,跟随着母亲投奔到外祖父家。从此,外祖母成了他终生的朋友和知心的人。外祖母的童话故事给了高尔基早的文学启蒙,这些故事歌颂正义和光明,同情弱者和穷人,给他的人生观注入了大量的正能量。
(3)、(4)这则广告载《现代》1932年10月第1卷第6期。
(4)、1928年,这个人只回苏联住了两个月,就又跑到了意大利。不过三年以后,他又回来了。苏联官方做出的解释是苏联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工业化成就,终打动了高尔基。
(5)、也正是因为高尔基认为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以其看到了被称之为“黄金时代”的19世纪俄国文学当中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缺乏对人民的书写。虽然俄国文学当中从普希金开始就写了一大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但是这些小人物本身也是低级官员。而绝大多数俄国人连当一个底层的公务员也不可能,可是却缺乏文学界的关注。这倒并不是因为这些文学大师不愿意写,而是由于他们根本不了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所以勉强去写也显得不伦不类。比如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托尔斯泰的《复活》当中,都把妓女写成了高尚的道德模范,前者尤其明显。这显然是违背社会基本事实的。这并不能表明这些作家多么推崇普通民众,恰恰反映了其对于对于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近乎一无所知。也就是说,19世纪的俄国文学中虽然也涉及了一些普通人,但是都没能塑造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
(6)、瞿秋白也正是在“政治家的作家”的意义上理解鲁迅的。在这篇近两万言的序言中,把鲁迅与高尔基进行类比是瞿秋白写作中一大关键的策略,堪称具有战略性的眼光:
(7)、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流浪汉题材的小说《切尔卡什》,描写了老流浪汉切尔卡什勇敢、独立不羁、不屈从于金钱和保持人的尊严的高贵品质,说明尽管这些人的精神包袱还很沉重,但比起自私、庸俗的小私有者却高尚得多。
(8)、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9)、在外国作家中,或许鲁迅对高尔基有惺惺相惜的伙伴般的亲近感。鲁迅1933年5月9日写信给邹韬奋说:“今天在《生活》周刊广告上,知道先生已做成《高尔基》,这实在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的赠品。我以为如果能有插图,就更加有趣味。我有一本《高尔基画像集》,从他壮年至老年的像都有,也有漫画。倘要用,我可以奉借制版。制定后,用的是那几张,我可以将作者的姓名译出来。”(17)字里行间可以见出鲁迅对高尔基的热情。而在鲁迅《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为自己翻译的《俄罗斯的童话》写的小引以及自己亲自写的《俄罗斯的童话》广告语(18)等文字中,更可以见出鲁迅对高尔基的知音般的理解和洞见。
(10)、在艺术上,《切尔卡什》充分显示了高尔基早期现实主义作品刻画复杂性格的卓越技巧。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11)、(5)上海生活书店1933年7月版的《革命文豪高尔基》,版权页只注明“编译者韬奋”。到了1946年由韬奋出版社重版的《革命文豪高尔基》,版权页作者栏则增写“原著者 美•亚历山大•康恩”。
(12)、收有16篇高尔基各个时期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不是那种奔涌而出、一泻千里的激情,而是一种融合了挚爱与痛苦、厌恶与同情、失望与希望的复杂情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印象。
(13)、(20)田汉:《高尔基的飞跃》,《田汉文集》,第14卷,第547页。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87年版。
(14)、也许,当瞿秋白把鲁迅推到中国文学和政治舞台的前台高光处,推出一个中国的高尔基的同时,潜意识里自己充当的正是卢纳察尔斯基的角色——瞿秋白也的确无愧为中国的卢那察尔斯基。
(15)、(18)鲁迅自己亲自写的《俄罗斯的童话》广告语初印入一九三五年八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的童话》一书版权页后,未署名。一九三五年八月十六日鲁迅致黄源信中说“《童话》广告附呈”,即指此篇。《俄罗斯的童话》,高尔基著,内收童话十六篇,俄文原本出版于一九一八年。鲁迅据日本高桥晚成译本译成中文,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列为《文化生活丛刊》第三种。参见《鲁迅全集》,第8卷,第458页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6)、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在艺术上树立了纪传文学的典范。纪实作传,贵在真实,但三部曲的真实观,体现了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和谐统一。传主的生活经历是真实的,所生活的时代风貌是真实的,传记中的人物和情节也是真实的。这部传记文学作品,尊重历史的本质真实,把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上去,书写他的精神成长,体现了历史文学的共振,突出了“事实”这个传记文学的关键词。然而作者又不局限于事实,不屈从于事实。所有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细节,作者都在头脑中过滤,然后再把生活的本质呈现到读者面前。实现这一点有赖于高尔基巧妙的叙事策略,三部曲自始至终都在捕捉传主心灵的真实,无论是恢宏壮观的场面,还是丰繁入微的细节,无论是个性鲜明的对话,还是朦胧依稀的回忆,都是从传主的心灵中喷发出来的,从而把传主的思想和性格刻画的清晰生动,这种心灵的真实体现了传记的本质,高尔基的创作实践,对于长期困扰传记文学批评的事实与虚构自主对立统一的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7)、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18)、(21)鲁迅:《俄罗斯的童话·小引》,收入《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10卷,第39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9)、1923年 《我的大学》 长篇小说
(20)、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1)、1916年 《童年》 长篇小说
(2)、另外一点补充,鲁迅的旧体诗、书法也很棒,做设计的都知道,鲁迅的封面设计水准极高,北大的校徽就是鲁迅设计的,沿用至今。鲁迅也十分关心青年作家的成长,注意提携和培养新青年。
(3)、瞿秋白的具体论述策略一方面强调的是鲁迅高尔基二人都从事“社会论文”的写作,创作的是战斗的“阜利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相关性,则是在“革命的作家总是公开地表示他们和社会斗争的联系”这共同的大前提下,运用类比修辞的方式把鲁迅确立为中国的高尔基。
(4)、(2)这则《高尔基的生活》的广告原载《现代》1933年8月1日3卷4期。
(5)、从他十岁开始高尔基就得自己赚钱为生,一开始拾垃圾。他青少年时期做过许多不同的活:信使、厨房里的杂工、卖鸟、售货员、画圣像、船上的杂工、面包店的学徒、工地上的杂工、晚间的看守人、铁路职工和在律师事务所中做杂工。
(6)、21岁以前的高尔基,成长道路和精神历程如波澜起伏,每一朵浪花的出现和消失,都映出时代的记忆,令人深深回味。后来。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了自传体长三部曲。第一部《童年》,描写的是阿辽沙(高尔基的小名)3岁至11岁期间在外祖父家的童年岁月。第二部《在人间》,记录的是阿辽沙从11岁至16岁“在人间”的辛酸际遇。第三部《我的大学》是主人公16岁至21岁在喀山上“生活大学”的真实写照。书中的主人公就是作家本人,描写的事件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其灵魂则是作家的心路历程。
(7)、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这场运动对俄国文人的打击是巨大的。苏俄二号人物托洛茨基公开承认:“十月革命用直接行动扼杀了文学,诗人和艺术家选择了沉没。”其实很大的一部分俄国文人逃到了国外,其余没有逃离者去远东投靠了高尔察克。真正为布尔什维克工作的文人不多,而高尔基就是其中之一。
(8)、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完成的《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9)、本书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以孩子的眼光写出来便给一幕幕悲剧蒙上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却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
(10)、(16)卢纳察尔斯基:《作家与政治家》,萧参(瞿秋白)译:《高尔基创作选集》,第8页,上海生活书店1933年10月初版。
(11)、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出狱后受革命政d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12)、本书除了是写“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环境,也写了“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两方面都是明显影响我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13)、秘密档案中有高尔基1927年9月8日写给身在苏联的年轻作家朋友维·伊凡诺夫的一封信,此信从未披露过,可以看出当时他的观点:“我天生就不能理解那种把群众、把一个民族或是一个阶级理想化的做法。我是一个很差劲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不喜欢把人生的责任由个人转移到群众、集体、某个d或某个集团。而且,我知道,一粒胡椒子比一把罂粟种更有生命。我相信,如果我倒过来看问题,那就虚伪可笑了”、“当我想象俄国、中国、印度和所有其他乡村地区那一片无知而又混乱的大漠,看到这大漠前面那位极为渺小、疯狂的俄国革命者——尽管他发现了阿基米德的杠杆——便唤起我对这位俄国革命者命运的某种焦虑……”
(14)、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对高尔基晚年的沉重打击。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在调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
(15)、但是,要全愈的病人不辞热痛的针灸,要上进的读者也决不怕恶辣的书!(22)
(16)、本书并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来,它更像一幅斑斓的油画,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而复原了一个时代。作者把美的描写和惨的生活相结合,情节似海浪,一波波涌来,故事中的人,无论美丑,都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17)、三部曲布满了主人公青少年时代的斑斑伤痕,但他不过分突出个人的不幸,而把自己当作那个时代的见证人,让后人痛根社会的屈得和不公道,歌颂人民对社会的反抗。三部曲的宇里行间遗露出一股旷达之气,显示出历尽沧桑后的沉静和宁远。
(18)、本书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后,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的悲惨时光。作者从一个儿童天真无邪的视角出发,生动地描绘了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深刻地展示了19世纪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
(19)、当鲁迅强调“这种童话里所写的却全不像真的人,所以也不像事实,然而这是呼吸,是痱子,是疮疽,都是人所必有的,或者是会有的”的时候,这番话也恰像鲁迅谈自己的小说以及杂文的创作笔法。或许也只有这个“中国的高尔基”才能真正触及到“原版”高尔基的艺术精髓以及高尔基所创造的“人所必有的,或者是会有的”——一个经由可能性而通向必然性的——世界的深处。
(20)、沙俄文学后的辉煌是白银时代,但是白银学派不要高尔基。十月革命以后,苏俄扶植了忠于斯大林的拉普学派,高尔基对这些只会制造垃圾的废物们很不屑,高尔基自己承认不属于拉普学派。拉普学派一般只干两件事,第一无限神话斯大林,第二苏联日新月异的新气象。这些东西高尔基是不会写的,不是他写不了,是他不想写。
(1)、高尔基是一座完范的森林。在这座森林里,既有益鸟,也有野兽。既有营养丰富的蘑菇,也有致人死命的毒菇。采集者进入这个森林,只需要把对人们有好处的蘑菇摘走。其他的任留在林中就是。
(2)、根据高尔基建议,苏联解散了被斯大林称为“捣蛋的左撇子”的“拉普”协会。 “拉普”是“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简称,是20世纪上半期苏联大的一个左翼群众性文学团体。它具有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打着“血统成分论”的旗号强调“唯我独革”,另一方面又有某种程度的“组织多元”和“左翼反对派”的特点。那个时代许多“极左派”都是如此:政治经济主张激进,组织问题上却比较散漫,喜欢“d内民主”、我行我素,而不喜欢服从“铁的纪律”。从早期的卢森堡、托洛茨基直到十月革命后的“工人反对派”都有这个特点,高尔基自己当年参与组织的那个“召回派”也是如此。但现在不同了,斯大林其实无所谓“左右”,他要的就是和“d步调一致”、“听话、忠诚、服从和纪律”。而首席御用文豪心领神会,开始在文学界推行“铁的纪律”。20年代末随着斯大林统一体系的建立,任何在组织上“游离”于d的领导之外的团体都是这个制度所不能允许的。更何况,“拉普”曾揭露过高尔基“不合时宜”的过去,这虽出于“唯我独革”者对后来居上者的嫉妒,事实却很确凿,这自然也是文豪的心病。
(3)、所以,中国某些研究俄苏文学史的专家们所宣称的“索尔仁尼琴的文学成就可以和高尔基相比肩”既不符合事实,也从来没有成为俄罗斯人普遍的观念。至于苏联公知那些关于高尔基的段子汇集也早已被俄罗斯人唾弃。普京一当选就签署命令要求全国庆祝高尔基150周年诞辰不仅是俄罗斯当局对于高尔基杰出文学贡献的再次肯定,也是当前俄罗斯社会舆论中普遍观念的反映。
(4)、小说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描写了生活中正反两种力量的消长过程和主人公思想上孜孜不倦的探索。阿辽沙周围的人,性格复杂多样,生活的色彩也不单种种不同的印象总是在同一时期集中在阿辽沙身上,要他作出评价,进行选择。两个亲近的人——外祖母和外祖父,却体现了他心目中的两个上帝。外祖父的上帝是使人恐惧和反抗,不相信人。致力于发现人身上的罪恶,再给子严厉的惩罚。而外祖母的上帝则是同情、信任和宽恕,希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爱和公正相待。阿辽沙认为,外祖母的上帝对他更为亲近,更可以理解。然而,外相母对他的影响是正反相成的。外相母正直厚道、善良勤劳,集劳动者的关德于一身,这是外祖母施加于他的正面影响。而外祖母的缺点在于看不到人间苦难的根源,找不到摆脱困境的出路,因此只有屈从于上帝的意志。寄希望于上帝的公正和仁慈。他在童年和“在人间”时期,的确试图从对上帝的幻想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但残酷的现实又每每使他清醒,使他隐约地感到外祖母的逆来顺受和忍耐宽想是软弱无力的。于是,他时时努力挣脱外祖母的消极影响,表达 他对现实的不满。幼年的阿辽沙,其心路历程经过了对现实苦难的漠然视之。到厌弃邪恶。到向往善良,到童稚式的反抗这个变化过程。
(5)、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光辉、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6)、虽然他死后也遭到了激烈的批判,但比押往古拉格集中营的苏联文人强太多了,苏联的集中营被称为古拉格。到了后,就连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等等也被牵连,大量的人才被处决。直到1960年,接替斯大林的赫鲁晓夫才命令关闭了古拉格系统,为高尔基平了反。
(7)、于是高尔基提出“拉普”已成为发展苏维埃文学的障碍,他特别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一切组织必须无条件地把自己看作人民教育委员会系统中的辅助机构,把自己的任务当作无产阶级专政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在他的倡议与策划下,取消拉普,成立统一指挥下的作家协会。高尔基说,俄国的文化界的人士有一种“自制力失控”的综合症,他们一有缝隙就会说“不该说的话”,有一点才华就喜欢闹独立,艺术家都是具有个性的人,喜欢强调俄罗斯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就不依附于制度,他们需要在d的帮助下才能从偏离的岔道上回到正确的航道上来。这一想法符合斯大林把文学变成“机器上的小轮子、螺丝钉”的愿望。1932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建立统一的作家协会,高尔基直接参与了第一届苏联作协的组织工作,他自己也坐上了作协的第一把交椅的位子。1934年召开第一届作协大会,高尔基在大会上作了题目为“苏联的文学”的主题报告,正式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变成一种政治原则提出来。他在报告中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不打算自上而下地给文学命令什么、强迫文学接受什么,但是文学艺术工作者所表现的特点应该是具有正在被社会主义革命所发扬的趋势。”言下之意就是说,你可以写,可以随便写,以任何风格去写,但后必须取得同一个结论:塑造正面人物、歌颂积极因素,“我们占上风”。由此奠定了后来文学作品中正面人物高、大、全的写作模式。 联共(布)的意识形态主管日丹诺夫接着发言,大谈与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学相比,苏维埃文学具有史无前例的优越性,应当少讲我们的缺点,不要让苏联的敌人借此来钻空子,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一定要反映出“我胜敌败”的趋势。这次大会以后,文学在苏联的人文精神已经消失,认知功能也退居到第二位甚至第三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一种宣传功能,“歌德文学”由此诞生。文学变成政治的工具,所有的人都获得统一的创作方法。 1905年前高尔基提出过要保持文学的独立性,20年代他坚持过“脱离政治的文学”,而现在高尔基认为整个世界都在政治化,苏联的“艺术思想政治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高尔基统领的作协成立之后,所有的作家,不论是d员作家,还是非d员作家,统统被纳入到作协里。整个知识界以作协为样板照葫芦画瓢,接着成立了美术家协会、作曲家协会、建筑师协会等等。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再也不会有敢于抗衡体制的个人和非官方团体了。有人评论说,雄鹰般的高尔基变成了“游蛇”般的高尔基,虽说是一个伟大的“游蛇”,但是作为一个他时常标榜的“大写”人,已经在精神上死亡了。
(8)、高尔基《母亲》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 《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他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家。
(9)、也正是在苏联把高尔基看成是“世界上空前的伟大的政治家的作家”的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坛也出现了把鲁迅比成中国的高尔基的说法,并迅速成为文化人的共识。连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一书中都曾经提及鲁迅是“中国的高尔基”的说法:“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被一些中国人称做中国的‘高尔基’,但是在我看来,他实际上是中国的伏尔泰。”称鲁迅是中国的伏尔泰或许是更高的评价也未可知,但显然,文坛更认同鲁迅是“中国的高尔基”的命名。而鲁迅和高尔基在同一年去世,更为两个作家之间的类比增加了一种必然性。1936年的《中国文艺年鉴》即给鲁迅和高尔基各做了一个“哀悼特辑”,两个人篇幅也相差无几。
(10)、比如说,在普希金的生活的那个年代里,如果单从语言文字优美的程度来看,很多人写的诗并不比普希金写的差。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诗:诗并不是简单的个人情感的抒发,用一些风花雪月、伤春悲秋的句子来卖弄自己的文采。普希金之所以比其他的人高明,就是因为同时代的人写的诗都是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活动而存在的,虽然文字水平也不低,但是终究会被历史所淘汰,而普希金所写的诗是充满着社会政治性的,这种作为一定阶级意识形态的作品才能够具有永恒的魅力:
(11)、1905年革命后,高尔基的创作达到了成熟阶段。1高尔基于1906年创作的剧本《敌人》第一次描写了向资产阶级正面进攻的工人阶级的战斗集体,塑造了共产d人辛佐夫的典型形象。同时期创作长篇小说《母亲》的完成,它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工人d员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这部小说极大地鼓舞了工人群众,使沙俄统治者十分惊恐。《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12)、列宁和高尔基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列宁在骨子里也是一个文艺青年。十月革命受挫的间歇,两个人经常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畅谈,高尔基不止一次地讲述过自己的童年。每当这时,列宁的眼睛变得深邃而明亮,他被故事深深地感动,他对高尔基说:“把一切都写出来吧,老朋友,这一切都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
(13)、高尔基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流浪汉题材的小说《切尔卡什》,描写了老流浪汉切尔卡什勇敢、独立不羁、不屈从于金钱和保持人的尊严的高贵品质,说明尽管这些人的精神包袱还很沉重,但比起自私、庸俗的小私有者却高尚得多。在艺术上,《切尔卡什》充分显示了高尔基早期现实主义作品刻画复杂性格的卓越技巧。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14)、上世纪3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持续紧张,双方在舆论上展开了对骂。其中有一个问题苏联无法回避:在十月革命刚刚成功时,列宁宣布归还沙俄时期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但是到了斯大林接班以后,他不认账了。蒋介石派出了自己的大舅子宋子文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斯大林的态度是:你说你的,我就是听不见!
(15)、钱理群说,在四五十年代占据支配地位的对鲁迅的经典评价中,可以看出一种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趋向,即注重鲁迅结论的正确,不注重鲁迅在得出正确结论之前探索的曲折与痛苦;注重鲁迅行动的坚决、勇敢,不注重鲁迅在坚决、勇敢行为之前的犹豫与彷徨;注重鲁迅对民族的忠诚与热忱,不注重鲁迅对民族的失望,对民族弱点的憎恨,以及由此引起的矛盾与斗争。
(16)、说鲁迅是革命家,与他晚年加入左联,接触并倾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关。但主要的,我认为,还是由于他文章的批判性,鲁迅的文章无时无刻不在与旧思想旧文化旧识势力作斗争,这里有他的铮铮铁骨。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但是鲁迅的个性鲜明,一说到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只有鲁迅,再无第二人想,其他大师都没有这种影响力,所以只有鲁迅死后被誉为“民族魂”。
(17)、帕维尔·符拉素夫从一个缺乏阶级意识的工人,成长为具有无产阶级觉悟的新人,每一个步履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对阶级力量和智慧的赞美。帕维尔在法庭上的演说,真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整部作品都在写人的成长,表现觉醒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可以焕发出多么大的力量去完成他的历史使命。符拉索夫的形象,不仅启迪人们憎恨旧社会,而且激发人们向往新生活。这种在推翻旧世界的斗争中觉醒了的人,正是高尔基在世界文学史上塑造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生动形象。如果没有帕维尔·符拉索夫,文学史上英雄人物的演化过程是不完整的。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被具体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获得了艺术生命。这都小说对文学史的独特贡就,首先是塑造了一种新人的典型,把文学中的“人学”观念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现实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变化,是这本书明显的艺术特征。
(18)、其实高尔基回国的原因是为了躲债,他在意大利负债累累,不得不逃回苏联。苏联官方给高尔基的评价相当高,称其为:社会主义现代主义的奠基人、苏维埃文学的开车人。但是关于高尔基到底属于哪波的,这个问题至今仍在争论。
(19)、
(20)、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1)、托尔斯泰的作品除了我们熟悉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外,还有《童年》《青年》《阿尔贝特》《哥萨克》《黑暗的势力》《克莱采奏鸣曲》《天国在你们心中》《主人与仆人》《舞会之后》等。
(2)、阿廖沙的母亲,从故事一开始到结尾,她都在不断怀孕,不断死去孩子中度过。后面再次升起爱的希望,却不幸嫁给了一个人渣,第二次婚姻的破灭给了她极大的打击。
(3)、(1868年3月28日- 1936年6月18日)
(4)、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戏剧方面,以迅速、直接、简洁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高尔基的历史评价20字精辟1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