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精辟144条

精神现象学

1、精神现象学在线阅读

(1)、与序言相比,该书的“导论”或许更贴近它的主题,它表明该书原初的意图是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说明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黑格尔有意将康德对理性的批判改造成理性(意识)的自我批判即自身的辩证运动,从而把康德对认识之静态的结构分析阐发为动态的发展过程。由于在意识中存在着知识与对象的差别和矛盾,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因而在认识的辩证运动中自在之物终将转化为为意识之物,本质不在现象之外,恰恰就在现象之中。

(2)、第二部分“自我意识”是该书中精彩的章节之一。自我意识以自我为对象。初一个自我意识确立自己的方式是杀死对方,然而不承认对方的人其自身也不会被承认,因而形成了“主奴关系”:一个是独立的主人意识,一个是非独立的奴隶意识,主人迫使奴隶对物加工改造以满足他的需要。在劳动中,主奴关系倒转了过来,主人由于依赖奴隶而丧失了独立性,奴隶在对物的陶冶中却意识到了自己的独立性。由此,自我意识向自由发展,不过这种自由只有当自我意识与意识统一起来,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之时才是可能的,这就进入了理性阶段。

(3)、我首推张世英先生的《论黑格尔的逻辑学》等书籍。

(4)、《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一本赋予思辨逻辑的世界史哲学讲演录。本书是根据黑格尔1822-1823年冬季学期,在柏林大学第一次讲授世界史哲学的六个学生课堂笔记按编年史原则整理出来的,它在1996年首先作为讲演录试行本第12卷出版。

(5)、黑格尔本人显然在理性和象征两方面都有不错的能力,他编织了一个精巧的理性主义外壳,把他运用象征得到的感受裹了起来。因此他自以为已经“通三统”,同时把理性和象征都“扬弃”了。然而他的学派分裂为左右,实则就是理性和象征的分裂。右派继承了他的象征主义的宗教核心,而左派继承了他的理性主义的外壳。这说明他的“通三统”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笑话。

(6)、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7)、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k6Bbc--mIT0FieTMINIZw提取码:SWNJ书名:精神现象学(新校重排本)

(8)、现象学作为一门科学,源于意识的认识本性。对意识来说,无论对象是直观还是概念,只要它需要一个显现(无论是什么意义上的显现),它就属于现象学。认识要求对象有一个显现过程,因此现象学是意识的活动本身。对意识而言必要的显现过程就是精神的本性,而意识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与其他个体具有的那种统一性就是这里精神所指示的东西。

(9)、在此以前,他虽然曾和谢林合编过《哲学评论杂志》,发表过一些哲学论文,但总的观点,仍未脱出谢林哲学思想的窠臼,而《精神现象学》则是他的哲学研究生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在这部著作中,他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独立的哲学观点,从而在德国哲学史上揭开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时期。

(10)、第二大阶段叫做自我意识。这时人的意识由“我与物的关系”进到“我与人的关系”了。这个大阶段又可分为五个小的阶段。第一个小阶段叫欲望,这时人们只知道以自己为主体,否定对方(客体)。原始社会便是这样,只是知道自己所在的部落,把其他的部落看成是敌人,不承认别人的存在,经常去杀死别人。到了奴隶社会,一些奴隶主发现,如果把奴隶全都杀死,便没有为他服务的对象,这时奴隶主本人就觉得空洞了,于是便不再杀死奴隶。这就是第二个小阶段,叫不完全否定对方。奴隶主不肯劳动,但又想要物质享受,这样奴隶主和物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奴隶联系起来。奴隶在劳动过程中制造了工具,便成为物的主人。奴隶主就非得依赖奴隶了。在这里,黑格尔看到了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意识到自己是真正的主人,离开了劳动,人就不能实现自己,不能真正成为主人。黑格尔的主奴思想是很有名的。第三个小阶段叫斯多葛主义。不管外物怎样,只要思想上认为是自由的,便是自由的,这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这句诗表达的意思相近。第四个小阶段叫怀疑主义。这个阶段人对现实生活、现实世界是完全否定的,认为人过着这种否定现实的生活是自由的。第五个小阶段叫苦恼的意识。这相当于中世纪宗教思想中的默祷、祈祷。上文的后面的三种意识是第二种“主奴思想”的具体表现。

(11)、因为,不知道题主因何原因要读黑格尔;另外,也不知道题主对于西方哲学有多少了解。总之,一是读黑格尔的动因,一是已经具备的哲学基础,这两个事情如果不清楚,很可能就“答非所问”了。

(12)、但是在灵魂没有堕入肉体之前,是可以观照精神世界的,也就是柏拉图那里的理念世界。所以说灵魂有能力直观到某一类的东西。包括笛卡尔的沉思,其实也就是把灵魂暂时从肉体抽离出来,“我思”就是纯粹意识,重新让灵魂观照精神世界。

(13)、感性。——对事物的直接印象,暗指德国浪漫派、基督教神秘主义所宣扬的对上帝的直接感知。我本人的美学显然也是黑格尔归为“感性”的范畴批判的对象。

(14)、现在,既然这个陈述只以正在显现为现象的知识为对象,它本身就似乎不是那种在其独有的形态里发展运动着的自由的科学;而从这个观点上看,这种陈述毋宁可以被视为向真知识发展中的自然意识的道路,或灵魂的道路;灵魂在这个道路上穿过它自己的本性给它预定下来的一联串的过站,即经历它自己的一系列的形态,从而纯化了自己,变成为精神;因为灵魂充分地或完全地经验了它自己以后,就认识到它自己的自在。

(15)、黑格尔的著作,除了《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是他在世时就已出版了的,其他著作,如《历史哲学》、《美学》等都是由后人根据他本人的讲稿、学生的笔记整理出版的,但无论哪部著作的一些主要观点都可以在《精神现象学》里找到它们的源头。

(16)、同时,如果说这种害怕犯错误的顾虑,是对那种完全无此顾虑而直接开始工作并实际进行认识的科学所采取的一种不信任,那么我们就不理解,为什么不应该反过来对这种不信任采取不信任,即是说为什么这种害怕犯错误的顾虑本身不已经就是一种错误?事实上这种顾虑乃是把某些东西,真正地说,是把很多东西,假定为真理,并以此为根据,产生许多考虑,得出许多推论,而这样被假定的东西,本身究竟是不是真理,倒是应该先行审查的。更确切地说,它假定着将认识视为一种工具和媒介物的观念,它也假定着我们自身与这种认识之间有一种差别,而它尤其假定着:站在一边而认识站在另外一边,认识是自为的与不相关联的,却倒是一种真实的东西,换句话说,认识虽然是在以外,当然也在真理以外,却还具有真理性——这样的一种假定,不禁使人觉得那所谓害怕错误,实即是害怕真理。

(17)、171 从音乐中看到的启蒙辩证法│阿多诺的哲学之路

(18)、读黑格尔,不仅要“提纲”,还需捋顺“网结”。什么是“网结”,就是黑格尔哲学中的概念。

(19)、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也是很可疑的。辩证法来自人的思维,人类社会以人的思维为主,可以应用辩证法。但是,辩证法中必然包含的那个人类社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共产主义理论明白无误地阐述了那个“目的”。但是,人类真的有目的吗?因为生产力要提高自己,又受到生产关系的束缚,这种内在的矛盾导致了社会革命,而这个辩证法的过程终导向生产力无限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目的”?这个理论中,过程和目的都是存在问题的。辩证法作为一种抽象思维,和所有抽象思维一样,把对象中别的属性去除,只保留主要属性,变成一个关于主要属性的概念。而对象实际上不是概念,是有着无数种属性的复杂事物,只按那个“主要属性”去认识它,超出一定范围明显会出问题。现在人类社会这个复杂事物在辩证法中被抽象出了“生产力”这个主要属性,人类社会的变化都被归结为“生产力”这个概念的运动过程,忽视了别的属性,这是肯定行不通的!而那个“目的”,何谓共产主义社会又是无法定义的,马克思始终无法下定义。生产力无限发达,这个“无限”按照黑格尔的理论,就是一种坏的无限,被辩证法本身否定的。物质上的无限既然被否决了,按照辩证法的要求,这个“目的”只能是一种和精神相差无几的非物质的东西。“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在定义上就自相矛盾的东西。

(20)、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2、精神现象学

(1)、这种统一只有在经过艺术家心灵创造的艺术美中才能真正达到;因此,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自然美是艺术美的不完全、不完善的反映;美学的确切名称应是“艺术哲学”。明确将美的本质与“自然的人化”联系起来探讨,提出美是人的“自我创造”,审美和美的创造是人从对象上复现自己。

(2)、在认识对象之前,先检验认识本身是否合格,这就是先建立规则,然后再去看看对象能否适用于规则的做法,我们把它称为权利的科学(寻找认识能够充当合理工具的权利),而精神现象学则是经验的科学。

(3)、第一大阶段,叫做意识阶段。黑格尔又把意识这个阶段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感性确定性阶段;第二阶段叫知觉阶段;第三阶段叫知性阶段。

(4)、①荷夫迈斯特编:《黑格尔书信集》第1卷,第120页。

(5)、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把意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说成是劳动的结果,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的伟大思想,认为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对主奴关系的辩证论述上。黑格尔根据霍布斯的唯心史观,认为在原始社会里,人与人互相残杀,在残杀中,勇敢不怕死,能维护自己尊严的人成了主人;甘心伺候人,养活主人的人成了奴隶。黑格尔认为,前者的本质是“自为存在”,后者的本质是“为对方而生活或为对方而存在”。因此,主人发号施令,坐享其成;奴隶劳动,对物“加工改造”,创造财富供主人享受。然而奴隶创造财富,劳动也就造就了自己,因此奴隶开始具有自我意识,懂得活着不光是为了主人,也是为了自己。而主人是完全依赖奴隶生活,因此奴隶不但创造财富,支配财富,也进而支配主人。后关系颠倒了过来,主人成了奴隶,奴隶成了主人。黑格尔的结论是:“正是在劳动里(虽说在劳动里似乎仅仅体现异己者的意向),奴隶通过自己再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才意识到他自己固有的意向”,“他并且开始意识到他本身是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黑格尔的论述说明,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都要变成自己的对立面。因此马克思说:“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他的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的伟大地方,……在于他认识到劳动的本质,把对象化的人——现实的、所以是真实的人——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6)、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在这里应该将正在显现为现象的知识加以陈述。

(7)、因为,佯言它们的意义已为众所周知以及每个人本身都具有着关于它们的概念等等,这似乎毋宁只是一种计谋,想逃避其主要任务,即是说,想借以免除提供这种概念的任务。其实,与此相反,另外的一种工作倒应该说是更有理由予以免除,即,我们大可不必去注意那些足以根本否定科学的观念和说法,因为这些观念和说法只构成一种空的知识现象,当科学出现时,空的知识现象就会立即消逝的。

(8)、首先,胡塞尔的现象学指的是对现象的描述,对可感现象进行所谓本质直观。

(9)、162 法国高考,康德和黑格尔的信徒打了一架

(1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0G6u0Ed0qvjW9TG4Jg4zg密码:vb8g 书名:精神现象学(新校重排本)

(11)、同时,从《精神现象学》的这一结构体系我们看到,当时黑格尔还没有明确地形成他那著名的“正—反—合三段式”结构,他那整个哲学体系的框架还没有明确地形成,但“三段式”结构的萌芽在《精神现象学》中已比比皆是了,甚至翻一翻目录就可以看到一套一套的三;Ⅰ、Ⅱ、Ⅲ;3;(3)了。

(12)、二把黑格尔在具体的历史包括哲学史中“定位”之后,我仍然不建议从他的《精神现象学》读起。

(13)、大小逻辑,有啥区别吗?尽管看法不同,但其实没有根本区别。在1831年,就是黑格尔得了鼠疫去世的那年,他又重版了《大逻辑》中的第一卷《有论》。看来,似乎他自己更看重《大逻辑》。

(14)、黑格尔完成了《精神现象学》之后,似乎担心读者迷失于丰富的内容而不得要领,亦或感到言犹未尽,因而为该书写了一篇概述其哲学基本原则的“序言”。实际上,这篇序言不仅是该书的序言,也可看作黑格尔全部哲学的序言,对于想理解黑格尔的读者来说,它是不可不读的极其精彩的重要文献。在此,黑格尔提出了著名的“实体即主体”原则并且阐述了他的辩证方法。在他看来,宇宙之真实的存在既非斯宾诺莎的僵死而无生气的实体,亦非康德、费希特的纯粹主观性,更不是谢林的无差别状态,而是“活的实体”。换言之,实体是能动的,它自我分化而自我运动,并且在辩证的矛盾运动中完成其自身。所以,真理是“全体”,它是一个以终点为目的,直到终点才成为现实,同时将其所经历的一切发展阶段保存于自身之中的“圆圈”。即是说,唯有经过自身的矛盾运动而自觉其为精神,才真正成其为。

(15)、黑格尔派硬要为祖师爷辩护,说歌德也反对牛顿的颜色理论,黑格尔只是和歌德有同样看法。歌德的颜色理论遵循的仍然是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根据观察、实验,推测可能的规律,这只是科学上的不同假说之争。歌德不但是文学大师,也是一个严谨的自然科学的博学者,重视观察自然和做实验,不是在书房里凭空臆想出颜色理论。歌德因为推崇理论应以自然本身为基础,还排斥数学,因为数学的规律实际上主要来自人脑自身的结构,不是来自自然。在当时,并无确切证据证明牛顿的颜色理论必然是对的,只是和常见的分歧一样,牛顿的理论和歌德的理论都能解释一些现象,但并不能解释全部。即便到现在,歌德的颜色理论也不能说是全错的,譬如纠正了牛顿的透镜色差不能消除的武断,错的地方也是为后续研究留下有意义的探索。一些现代物理学家认为歌德在思想方法上是对的,譬如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海森伯。另外,歌德在地质学、动物学、植物学上都有贡献,只是颜色理论上错了而已。而黑格尔这个脑残不是依据对真实自然界的研究,而是根据他的“概念”的臆想,认为牛顿的理论和自己根据颜色“概念”推导出的结果不符,所以牛顿错而他的“概念”正确!没有任何一个自然科学家会认为他的胡说八道有某种正面价值。这和歌德是两码事。

(16)、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所使用的手段都产生与它本来的目的相反的东西出来;或者勿宁可以说,我们使用手段来达取目的,根本是件于理不合的事情。不错,这种不利的情况,似乎可以通过我们对工具的作用的认识而得到补救,因为认清了工具的作用以后,我们就有可能把我们通过工具而获得的关于的观念里属于工具的那一部分从结果里抽出去,从而获得关于的纯粹真理。

(17)、把事物作为概念来把握。——由辩证逻辑推导出事物的必然性,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种概念(理念)里的必然性就叫事物的本质,认识这个本质就是把“事物作为概念来把握”。举例,石头落到地上是事物的现象,牛顿推导出现象背后的万有引力规律,这规律对我们常人来说就是这些现象的本质。但黑格尔这个脑残不认同,他认为自然科学上的万有引力规律只是对现象的描述,没有必然存在性,不算本质;他根据他瞎扯的空间时间的辩证法推导出万有引力的必然存在,这才叫本质,即万有引力的“概念”。事物在这套辩证法中的必然存在就是“概念”,理解事物的这种必然存在就是“把事物作为概念来把握”。

(18)、因为这种片面的见解就是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永远只见到结果是纯粹的虚无,而完全不去注意,这种虚无乃是特定的虚无,它是对于结果之所自出的那种东西的虚无[或否定]。但事实上,如果虚无是对结果之所自出的东西的虚无,那它就纯然是真实的结果;它因而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虚无,它就具有一种内容。终止于虚无或空虚的抽象性上的怀疑主义,是不能超越这抽象性而继续前进的;它必须等待着看看是否有什么新的东西显现出来,以便它好投之于这同一个空虚的深渊里去。相反,当结果被按照它真实的情况那样理解为特定的否定时,新的形式就立即出现了,而否定就变成了过渡;有了这种过渡,那穿过意识形态的整个系列的发展进程,就将自动地出现了。

(19)、《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受关注、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20)、158 爱情的哲学思考——西方哲学家爱情观述评

3、精神现象学讲了什么

(1)、另一方面,真理也不只是一个开端(如上面提到的小孩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开端),而“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真理的内容是在小孩慢慢长大,经历过浪涛后才得到的。黑格尔在这个序言中讲了很多,真理既不在结论也不在开端,而在于过程。开端总是不完备的,这是他的一个有名的思想。他说:一个伟大的事业在开端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各种曲折,各种毛病,人们完全有理由谴责开端、责备开端,可以横挑鼻子竖挑眼地去挑刺。但他又进一步指出,开端会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间逐步完善。他又举了一个例子,要盖一栋房子,工程师画了一幅图,他的脑海中对全部的概念很清楚,已经是胸有成竹了。但是这并不等于是建筑的完成,这只是一个开端。开端不等于整个过程。我觉得黑格尔的这个例子很充分地说明了真理必须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得来的。这就不能凭灵感去抓住概念,因为这样抓住的概念是抽象的、空洞的,给人的感觉是无中生有。我们的目的很显然,即抓住概念。但要达到这个目的,不是一下子的事,必须经过一步一步地爬,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举例会说得更具体一点,也就是我们要得到那位老人的那句格言,但是这位老人是经过从小孩成长为大人,经过多次失败或成功的经历,才后得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理的。

(2)、力。——既指头脑中的思维的运动,又指自然科学的“力”,因为黑格尔认为头脑中的思维运动和外部自然界的运动是同一种东西。

(3)、因此,如果我们只想粗浅地了解一下黑格尔的艺术观,那末只要读一读《精神现象学》的这一部分就可以了,但如果我们想系统地研究,那就得求助于他那洋洋三大卷的《美学》了。

(4)、164 论“人格同一性”——洛克、莱布尼兹、休谟的解释与争论

(5)、具体到有什么不同,《小逻辑》是黑格尔当大学教授时发给学生的讲授提纲,有正文,有附释,附释是从学生课堂上所做笔记中挑选附后的。《大逻辑》完全是黑格尔手写后付排印刷而成的,内容比《小逻辑》多了很多,有些章节,《大逻辑》的内容甚至是《小逻辑》的10倍,比如第一卷《有论》,黑格尔运用了大量的微积分的内容来论证自己的哲学,精彩。

(6)、《法哲学原理》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远不如英、法。弱小的德国资产阶级面临国内外强大的封建势力,表现出典型的两面性:一方面有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另一方面,又屈服于封建势力的压力,使其革命行为带上了改良的色彩。

(7)、第四点,黑格尔不是把真理和错误简单隔绝,而是认为真理和错误是统一的。他有一句名言,“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要害怕错误,顾虑犯错误,畏惧犯错误,这本身就是错误”,就是强调人们不要把真理同错误截然分开,而是要将二者统一起来。这就好比中国的太极图,阳中附阴,阴中抱阳,二者结合、统一起来便构成了美观的太极图。

(8)、胡塞尔是从可感现象中发现本质直观,从下往上。意识结构居于中间,黑格尔的现象是承上,胡塞尔的现象是启下。

(9)、当然黑格尔对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百分之百赞成,赞赏拿破仑也不是无保留的。他和贝多芬一样,都厌恶拿破仑的穷兵黩武,向外侵略扩张。贝多芬在一气之下,把原拟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的题词划去,改名为《英雄交响曲》;黑格尔则以嘲讽的口气称拿破仑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他只把拿破仑看作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

(10)、先有感受,而后有对感受的各种解释。从“一切源于感受”、“感受是象征方式的”这两点出发,我们称自己为象征主义者。

(11)、《法哲学原理》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于1821年正式出版。《法哲学原理》从哲学的角度解析法,用辩证的思维探悉法、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奥秘,从而迈向自由的意志。

(12)、①意识,②自我意识,③理性,这3个阶段属于主观精神;

(13)、精神。——伦理、法律、政治之类社会群体的意识。感性、知觉、知性、理性都只是个体的意识。在他后来的《精神哲学》中,个体意识被称为主观精神,社会群体的意识被称为客观精神,艺术宗教道德被称为精神,这显然比《精神现象学》中的用词更准确。

(14)、张先生对黑格尔的解读,已经到了鞭辟入里的程度。以他的著作作为阅读黑格尔的“登山杖”再好不过。

(15)、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16)、标志着由康德开始的德国哲学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黑格尔已经成为一位成熟的和独树一帜的哲学家。

(17)、参考维基百科的说法,这个更高级的存在可以认为就是康德的物自体,但在康德那里,物自体只能思考、不能认识、是我们感性刺激的来源。黑格尔对此有诸多批评,主要就在于,这个物自体除了感性刺激的来源之外,在我们的精神上,是如何显现自身的?由此解决物自体的逻辑困难,即,物自体到底是无用但必要的设定,还是代表了精神运动的过程?

(18)、但是,这种补救的办法,事实上只能把我们引回到我们原来所在的地方去。因为,如果我们用工具将某一个东西加以改造,然后又把工具所作的改变从这个改变了的东西那里予以取消,那么这个东西——在这里是指——对我们来说就不多不少重新恢复了它没经过这一度多余的麻烦以前的样子。或者,如果说并不因工具而发生什么改变,只是被吸引得靠近我们一些,就象小鸟被胶竿吸引过来那样,那么假如不是本来就在并且就愿意在我们近旁,它就一定要嘲笑这样的一种诡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认识就是一种诡计。为什么呢?因为认识通过它的多方面的辛勤努力,装出一副神情,令人觉得它的努力完全不是仅仅去产生直接的、因而毫不费力的关系而已。

(19)、1816年—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20)、这部著作,是黑格尔1807年出版的。当时,他的哲学思想尚未完全成熟。这部著作里,多少存在着某种神秘主义的色彩,并不是他的代表作。既然要读黑格尔,为何不“直捣黄龙”呢?《精神现象学》不是黑格尔哲学的精华,与后来的主要著作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十分紧密,读过之后,对于进一步读他的著作,没有很大帮助和连贯性。

4、精神现象学邓晓芒

(1)、黑格尔的代表作,是他的《逻辑学》。如果要读黑格尔,就不如从《逻辑学》入手。

(2)、世界上,大概有两个哲学家的书难懂,一个是康德,再一个就是黑格尔,后一个比前一个更有甚之。

(3)、有时候,我们听到很美妙、很深刻的格言,便说是真理,这话其实不错。但按黑格尔的讲法,如果真理只归于一句话,哪怕是有深刻的道理,然而你却不了解这句话的得来过程,那么你就没有抓住真理。你所听到的格言,无非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所以黑格尔在讲什么东西,讲什么道理时,都要讲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便是它的一个核心思想。举一个黑格尔讲过的有名例子,他说:“真理就好像是出自一位老人口中的一句格言。”就拿我们常用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来说吧,这句话就是一个真理。但是这句话出自一个小孩子之口和出自一位老人之口意义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出自一个小孩之口,小孩没有真正经历“失败是成功之母”得来的过程,因而这句话对小孩来讲是很抽象的、很空洞的。但是如果出自一位老人之口,那才是真正的真理。因为这位老人经过了人生无数次的浪涛,而得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结论,它是有内容的,他是经过一个过程而得来的。为此,黑格尔在哲学中总是强调:不要只讲一些抽象的、空洞的结论,而要注重这个结论得来的过程。

(4)、③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人民出版社版第10页。

(5)、第三部分“理性”分为3个阶段。“观察的理性”以物为独立性,它单纯地对外在事物进行静观,尚处在主客体分裂状态。“实践的理性”以自我为独立性,强调自我要改造对方。而“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则达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由于这一统一唯有在个人意识与普遍的社会相结合的状态下才是真正现实的,我们便从对个体意识的考察进入了对社会意识的考察。

(6)、关于进程的方式和必然性,我们暂时地一般地谈了这些,现在我们再来谈谈关于系统陈述的方法,可能也有些用处。这种陈述,既然被想象为科学对待现象知识的一种行动和对认识的实在的一种考察与审查,那么不先作一种假定,不先设立尺度以为根据,显然是无法进行的。因为审核考查就在于使用某种已被承认了的尺度,就在于产生被考查的东西与尺度之间的相等或不相等以决定其对与不对;因而一般地说,尺度,以及科学也一样,如果科学是尺度的话,在进行考查时是被当作本质或自在物而承认了的。但是在这里,科学刚才出现,所以无论是科学自身,或是任何其他的尺度,都还没证明其自己是本质或自在的东西;而没有这样的一种东西,审查就显然不可能进行。

(7)、《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受关注、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8)、*“正—反—合三段式”是黑格尔用来推演“精神”发展的一套公式。“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逻辑”是正,第二阶段“自然”是反,第三阶段“精神”是合。“逻辑”中的第一段落“有”是正,第二段落“本质”是反,第三段落“概念”是合。“有论”中,“质”是正,“量”是反,“度”是合。黑格尔整个体系的各个大大小小部分都是按这套公式推演出来的。

(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他的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的伟大地方,……在于他认识到劳动的本质,把对象化的人——现实的、所以是真实的人——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④

(10)、到了第二个阶段,人们便能说出“X”是什么了。这就叫知觉阶段。特点是:人们可以把上面的那个公式中的省略号所要表达的内容填充出来。比如,“X”是冷的,“X”是白的,“X”是软的,等等。这里面的“冷”、“白”、“软”这一些词便是“X”所具有的性质。到了这一步,人的意识已经达到了普遍性了。开始时,光是说“X是……”但不知道“X”到底是什么,这个“X”就是的个体。到后来,我们说“X”是白的,这个“白”便具有普遍性了。也就是说,凡是“X是……”中用来表达“……”的词都是有普遍性的,所以可以下这么一个判断:个体东西后面的谓词都是具有普遍性的。这样人的意识就将个体性和普遍性结合起来了。人的意识就是由个体的东西一步一步地上升到普遍的,知觉阶段便是人能够抓住事物的普遍性。我们能够说出上面公式中的省略号所代表的意义,也就是我们抓住了“X”的普遍性。这个“普遍性”中文往往翻译成为“共相”。“共相”就是“普遍性”。但是知觉阶段的“普遍性”还是有限的东西的普遍性,如果要认识科学的规律性,则要进一步扩大了,认识则又进了一步,这便是意识的第三阶段。

(11)、163 从亚里士多德难题到卢梭悖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时代取向

(12)、《精神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创作的哲学著作,出版于1807年。全书以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叙述了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各个发展阶段,即“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伦理精神”、“宗教”、“知识”。

(13)、169 意识与时间│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14)、经验的外在性与偶然性不符合我们所追求的普遍性与必然性,这已经是陈腔滥调。但是如康德那般认为,在研究具体经验之前,先要审视认识本身,看看认识本身是否能够胜任它的工作,这样的做法并不比诉诸于经验更高一点。因为认识总已经处在认识中,就算要认识的对象是认识自身,因而认识摆脱不了它自身。但对认识的认识本身就处在一种广义的经验中,我们亲临认识,询问认识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15)、《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地位极为独特。此书初版时曾标明为“科学体系的第一‘部分’”,而且“这条到达科学的道路本身已经就是科学”。然而当其哲学体系完成之后,黑格尔不再视之为体系的第一部分而只称之为体系的“导言”。由于种种原因,这部著作的前半部比较清晰规整,后半部在论述上则显得不够充分,比较晦涩难解。尽管如此,《精神现象学》一书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的,黑格尔就像是人类精神的代表,被某种内在的原因推动着前进而一发不可收拾,结果使许多后来在他看来本应在体系的其他部分如“精神哲学”中详述的内容提前呈现给了读者。1831年,黑格尔开始修订这部著作,但仅订正了30多页就因病去世了。

(16)、第一部分“意识”分为3个阶段。“感性确定性”自以为其真理是“这一个”个别的东西,然而它终发现个别性消失了,留存下来的乃是共性。“知觉”将单一与普遍结合起来,把对象区别为独立自存的物和它所具有的非独立的特质,“知性”则将这两者统一起来,视物为内与外的统一体,这就是力与力的表现。力与力的表现的统一就是“规律”。世界由此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是静止的规律的王国,一是由规律支配的变化着的多样性世界。这对立双方的统一使我们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意识就成了事物的本质。于是以物为对象的“意识”就进展到了以自己为对象的“自我意识”。

(17)、不可否认,黑格尔这个脑残实际上拥有一些很不错的领悟力。在美学上,作者表面上是在表现外部对象,实则只是表现内在的自我,因为他能挖掘到的现实的深度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度,所以主观确实就是客观。黑格尔显然从这种基本的美学上得到了启发。但是,这是一种象征思维,不需要、也不能用理性来证明。象征和理性有各自的对象,两者混淆就跟梦游没区别了。

(18)、黑格尔哲学的“圣经”,打开其哲学体系大门的钥匙

(19)、哲学是讲什么的?恩格斯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哲学就是讲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说是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比如,人是思维者,是一个主体,所有外界的事物都是客体,都是对象,都是存在。哲学就是讲主体怎么去认识客体的规律,把握客体总的概念,后去征服客体。打个比方说,我去认识自然,我对自然的某个东西得到一个总的概念,得到一个必然性、规律性的认识,这时我就可以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客体)为我(主体)所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主体认识过程去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20)、广告时间:多特姚建立了一个收费的读者群,读者群里每日更新讲座信息,全部经过多特姚精挑细选,把握中国学术圈新动向(主要是发现大家对各种在线讲座没有鉴别能力,也不知道如何阅读哲学书籍、甄别译本好坏)。

5、精神现象学值得读吗

(1)、德国黑格尔著。1835——1838年间由其学生整理出版。3卷。1955年重印时改名为《美学》。全书将辩证法应用于美学研究,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特殊与一般、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

(2)、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主体和客体”思维方式的主要代表作。黑格尔哲学体系是庞大的,其《精神现象学》是他早期的第一部系统的大部头著作。它虽不是黑格尔的后成熟的著作,但是他整个思想的诞生地。马克思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这也就是说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源泉就在这本书里。这本书以后的黑格尔哲学著作分为三大部分:一个叫做《逻辑学》;一个叫做《自然哲学》;一个叫做《精神哲学》。这三大部分就是黑格尔完全成熟了的哲学体系的代表作。

(3)、叶秀山:“否定”的意义——研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点体会

(4)、到了第三个大阶段,叫理性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肯定自己就是对方,对方就是自己。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讲,就是“实在即自我,自我即实在”。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去认识自然的规律,使得主体和客体、自己和实在结合为一体。“理性”就是前面讲到的意识和自我意识这两个大阶段的对抗和统一。这时,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则又进一步了。理性又分为三个小阶段:第一个叫观察的理性;第二个叫实践的理性;第三个叫自在自为的世界的个体性。

(5)、黑格尔认为形式逻辑不包含新知识,所以是虚假的逻辑,而辩证逻辑可以推出新知识,才是真逻辑。形式逻辑本就只涉及人类智力结构,是如何整理外部知识的逻辑,真正的知识只能来自外部、真实的自然界。黑格尔的辩证法否定了知识来自自然这个常识中的常识,竟以为知识来自自我(他的意思是上帝用同一个理念创造他和宇宙,所以他理解自身理念就是理解外部自然),是一种荒谬绝伦的东西。

(6)、为什么经验能够成为科学呢?如果经验仍然无法摆脱掉它的外在性与偶然性的话,那么我们只能这样来设想经验的科学:经验的科学并非研究经验如何呈现出真理,而是研究真理如何让我们以如此这般的方式来把握经验。我们要审视的并不是经验本身,而是经验之所以能够如此显现出来的原因。

(7)、生命的无限性——《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问题的解释

(8)、在黑格尔看来,自然没有独立意义,只是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自然是被动无力的,精神是主动积极的,它必然要摆脱自然的桎梏,扬弃自身的异化,重新回到自身,作为自在自为的理念而出现,这就是精神,于是理念进入第三阶段,即“精神哲学”阶段。

(9)、1793年─1796年在瑞士伯尔尼一贵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1797年末─1800年在法兰克福一个贵族家庭里担任家庭教师。

(10)、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页。

(11)、第五部分“宗教”分为3个阶段,这就是把无限当作物来膜拜的“自然宗教”,把无限看作人的创造即艺术品的“艺术宗教”和通过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上帝化身为人的方式使人的精神与统一起来的“天启宗教”即基督教。然而,宗教毕竟是以表象把握无限的方式,而表达无限的恰当的方式是概念。

(12)、抓住“纲”,理顺“网结”,大约就会事半功倍了。

(13)、比起凭“概念”在自然科学上大大放厥词,更可怕的是他证明主观就是客观的方法。他分析了一通知性如何认识对象,说知性的认识结构和对象的内在结构是一样的,所以知性认识到,对象实则就是自我!按照这种可敬的思维,你妈长头发,我妈也长头发,所以你妈就是我妈;我两条腿,你也两条腿,所以你就是我!像这样的胡言乱语,竟然被人当什么高深的哲学。当然,如果黑格尔承认这只是想象,也没什么。我们象征主义者也不认为世界是某种实存,更愿意把它当象征、想象看待,但是我们不会把象征和理性混淆起来,讲象征的时候就是讲象征,不需要某种叫辩证法的假理性来证明,更不会觉得蹭上了理性很光荣。黑格尔却不觉得这是想象,他把这当成宇宙的真理,整个宇宙都可以由这个真理推出。按照他惯用的那种垃圾词汇,这种胡言乱语的辩证法就是理性和象征的“统一”,或者叫理性(形式逻辑)和象征“扬弃”了自身后得到的新理性(辩证逻辑)。

(14)、172 哲学是一个隐喻▎德里达“解构”哲学

(15)、黑格尔的结论是:“正是在劳动里(虽说在劳动里似乎仅仅体现异己者的意向),奴隶通过自己再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才意识到他自己固有的意向”,“他并且开始意识到他本身是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黑格尔的论述说明,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都要变成自己的对立面。因此马克思说:

(16)、黑格尔(Hegel,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等。

(17)、今天我讲的《精神现象学》就是这样的一个梯子,就是经过漫长的梯子,从低级的认识发展到高级的认识,抓住了“概念”。“梯子”这个词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面使用的一个词。他说:“我的《精神现象学》就是人们从低级的认识抓住概念的梯子。”现在把这个“梯子”拿出来,就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因此,我所要介绍的便是这样一个“梯子”。下面就来看看这个梯子。

(18)、黑格尔的圆圈式思想在认识上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发。人们的任何认识实际上都是圆圈式的,是从开端开始,经过远处的一个间接的东西(有正面,也有反面),又再回过头来认识,这样就会对原来的正面的东西了解得深刻了。还是举个例子,我们读一本书,这本书是第一次接触,开始时读导论,懂了一些,但是书里的深刻内容还没有体会出来,这只是开端。然后不妨先“间接”一下,走到它的另一面去,即把书后面的内容一页页地读;整个书读完后,再又回过头去读导论,这就经过了一个圆圈,后就容易把这本书读懂了。所以,黑格尔认为深刻的认识都是由直接到间接,然后再回到直接,这样得到的东西当然是深刻的了。

(19)、黑格尔把毕生的精力用于创立一个包罗一切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类思维第一次被看成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辩证过程。黑格尔把他的哲学体系分成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在“逻辑学”中,理念(或精神)在自身范围内运动,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逐步升级,后自我异化为自然界,进入“自然哲学”部分。在黑格尔看来,自然没有独立意义,只是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自然是被动无力的,精神是主动积极的,它必然要摆脱自然的桎梏,扬弃自身的异化,重新回到自身,作为自在自为的理念而出现,这就是精神,于是理念进入第三阶段,即“精神哲学”阶段。在这一阶段,理念也要经过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精神。主观精神异化出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不是物质的自然,而是精神、文化世界,即法律、道德、国家。随后精神又扬弃自身的异化,返回自身,这就是精神,即艺术、宗教、哲学。在哲学阶段,精神认识到了世界就是精神的表现,也就是它自身的表现,这样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就达到了同一。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因此这个同一是客体向主体同存在向思维同一。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精神发展的描述,从精神的低级阶段开始,按照“正--反--合三段式”(作者注:“正--反--合三段式”是黑格尔用来推演“精神”发展的一套公式。“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逻辑”是正,第二阶段“自然”是反,第三阶段“精神”是合。“逻辑”中的第一段落“有”是正,第二段落“本质”是反,第三段落“概念”是合。“有论”中,“质”是正,“量”是反,“度”是合。黑格尔整个体系的各个大大小小部分都是按这套公式推演出来的),中间经过两次异化,两次扬弃,后返回自身,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黑格尔把关于“精神”的知识称作“知识”,从低意识到知识要经过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精神现象学》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三个部分则是知识本身的内容,是精神本身辩证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精神现象学》看作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言、序幕。

(20)、现象,都是把隐秘的东西敞亮出来,这种敞亮的过程要通过我们的意识结构才能完成。

(1)、深刻影响马克思、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经典

(2)、在我们对经验过程的这个陈述里,有一个环节似乎使这里所说的经验与通常所理解的经验不尽一致。在这里,从第一种对象以及从这种对象的知识发展到另一种对象,即,发展到人们称之为经验的那种对象,其间的过渡被说成为:对第一种对象的知识,即,第一种自在的为意识的存在,本身变成了第二种对象。与此相反,通常所理解的情况则好象我们是从一种另外的对象上经验到我们的第一种对象的非真实性的,而这另外的一种对象,是我们偶然地从外面找到的对象;因而归根到底我们所有的对象,只是那种对自在而自为的东西的单纯的把握。

(3)、第四部分“精神”以社会历史为对象。社会是个体与普遍的有机统一体,它经过了一个从尚未分化的统一(伦理)经过分化(教化)重新达到统一(道德)的发展过程,在思想中再现了从古希腊直到黑格尔时代的人类历史。在黑格尔看来,若要真正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使个体与普遍融为一体,必须从“精神”进展到“宗教”。

(4)、理性。——即辩证思维。黑格尔把通常所说的抽象逻辑称为形式逻辑,把使用抽象逻辑的理性称为知性,把他自己发明的辩证逻辑称为理性。

(5)、173 哲学:中国、印度与西方同名下的思想遮蔽

(6)、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

(7)、因此,意识经验的科学就在于发现这一点:要么是主观上的体验与客观上的事实不符合,要么是客观上的事实与主观上的体验不符合,总之经验总是自相矛盾,而这种自相矛盾正是经验扬弃自身而上升到更高的经验的方式。

(8)、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转折。第二国际和列宁斗争的焦点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究竟是把工人提高为资产阶级呢,还是把资产阶级提高为工人?按照第二国际的思维,工人是落后、野蛮的,要学习资产阶级的文化,把自己提高为资产阶级,然后去继承资产阶级的文明。列宁正确理解了马克思隐含的原意:工人比资产阶级干净,是资产阶级要向工人学习。毛继承了列宁的理解。毛和苏联斗争的焦点是:究竟是现实决定思想,还是思想改变现实?坚持这两次斗争中列宁和毛的立场,就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却不是必须继承的东西。列宁的物质客观存在论更是一种荒谬的反动学说,是作为政治家的列宁对哲学的误读,必须坚决抛弃。

(9)、②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70页。

(10)、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1)、大概意思就是我们都有欲望,各种各样的欲望,比如吃东西,喝水,等等,当我们要满足这些欲望的时候,就要劳动,要劳动就会延迟这种满足,就是延迟的这个过程本身,所以叫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

(12)、黑格尔举狄德罗笔下的拉摩的侄儿为这种意识的代表。拉摩的侄儿是个极端矛盾的典型,是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资产阶级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真善美和假恶丑在他身上浑成一体,然而黑格尔用辩证法的眼光指出,“恶的坏的东西正是善良的优秀的东西”。接着“分裂的意识”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斗争。“启蒙运动”主张自由、平等。

(13)、《法哲学原理》包含三大部分:抽象法、道德、伦理。其中伦理部分又包括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环节。《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书中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也是人们研究黑格尔晚年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

(14)、意识的第三阶段是知性阶段。这个阶段人们能掌握到事物的规律。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把事物的本质看做在人的意识以外。换句话说,事物的规律性都在主体以外。黑格尔认为外在的东西(客体)的本质实际上是和人(主体)的思想一致的。他强调主客统一就是要人们从外在的东西(客体),一直分析到这个东西的本质、规律性即所谓的“共相”。

(15)、“登山杖”是什么?就是著名学者的解读黑格尔的著作。

(16)、然而黑格尔在意识发展中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达到了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这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当然黑格尔是从唯心主义立场来解释历史与逻辑的一致的。他不是从历史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逻辑,而是从抽象的逻辑中推演出一系列意识发展阶段,因此有些推演就很牵强附会,但这并不能抹去黑格尔这位辩证法大师的光辉。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开始就指出“真理是个过程”,他的整个《精神现象学》就是追寻真理的一次“探险旅行”,黑格尔在这漫长坎坷的旅途上撒下了无数的辩证法的珍宝,这些珍宝至今仍在熠熠发光,吸引着我们到这块神秘的“诞生地”去漫游一番,去领略那无限风光。

(17)、自然的意识将证明它自己只是知识的概念或是不实在的知识。但由于它直接把自己视为实在的知识,于是在它看来这条道路就具有否定的意义,概念的现实化对它而言就毋宁成了它自身的毁灭;因为它在这条道路上丧失了它的真理性。

(18)、同时可以讨论读书、考研升学的问题,多特姚还会不定期对群成员进行讲座,欢迎各位入群,一起爱智慧。

(19)、例如,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欲望”就是指原始社会的思想意识。“主奴关系”是指奴隶制社会的意识。“苦恼的意识”是指封建中世纪的宗教意识。“高贵的意识”是指封建社会中被压迫阶级的意识。高贵与卑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就进到“分裂的意识”,“分裂的意识”是指反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黑格尔举狄德罗笔下的拉摩的侄儿为这种意识的代表。拉摩的侄儿是个极端矛盾的典型,是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资产阶级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真善美和假恶丑在他身上浑成一体,然而黑格尔用辩证法的眼光指出,“恶的坏的东西正是善良的优秀的东西”。接着“分裂的意识”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斗争。“启蒙运动”主张自由、平等。黑格尔认为,这会导致“自由与恐怖”,导致“冷酷平淡的死亡”。黑格尔褒扬“分裂的意识”,而贬损“启蒙运动”,这正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精神状态的理论表述:一方面要求摆脱封建社会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一方面又不能坚决革命,打碎旧世界。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他这位哲学“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没有完全脱去德国的庸人气味”(马克思语)。

(20)、辩证法必须有目的,有从低到高的一整套必然的概念运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里根本没有目的,没有必然,只是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发现的自以为是的整理、猜测,这不叫辩证法,这顶多叫主观思维运动。

(1)、第三部分“理性”分为3个阶段。“观察的理性”以物为独立性,它单纯地对外在事物进行静观,尚处在主客体分裂状态。“实践的理性”以自我为独立性,强调自我要改造对方。而“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则达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由于这一统一唯有在个人意识与普遍的社会相结合的状态下才是真正现实的,我们便从对个体意识的考察进入了对社会意识的考察。

(2)、第五大阶段叫宗教阶段。这个时候,人就要超出整个人类社会(精神阶段所讲的就是人类社会)。人们一步步地超脱,从有限到无限,从个人意识发展到和人类社会达到一片。但是光和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人仍然不能得到完全自由。人必须以无限的整体(人,个人,人类社会)为目标,然后超出人类社会。宗教的对象就是“”,这也是宗教的高目标。

(3)、☉“自我意识”│从“欲望”到“苦恼的意识”

(4)、黑格尔认为,前者的本质是“自为存在”,后者的本质是“为对方而生活或为对方而存在”。因此,主人发号施令,坐享其成;奴隶劳动,对物“加工改造”,创造财富供主人享受。然而奴隶创造财富,劳动也就造就了自己,因此奴隶开始具有自我意识,懂得活着不光是为了主人,也是为了自己。而主人是完全依赖奴隶生活,因此奴隶不但创造财富,支配财富,也进而支配主人。后关系颠倒了过来,主人成了奴隶,奴隶成了主人。

(5)、1817年,黑格尔出版了《哲学全书》。此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逻辑学”,第二部分是“自然哲学”,第三部分是“精神哲学”。

(6)、1812年,黑格尔在纽伦堡当中学校长的时候,出版了《逻辑学》一书,陆陆续续出版,1816年出齐。

(7)、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我们仍然保持现象的那种一般含义而不考虑它所依据的任何一种本体结构,我们仍然不得不肯定其中包含了一个二元结构:显现者与显现的接收者。

(8)、但是,就概念和对象、衡量的尺度和被衡量的东西都已现成存在于意识自身之内这一方面来看,不仅我们的任何额外的行动是多余的,而且我们也根本不需要去比较它们和认真地考查它们;因此,同样就这一方面来看,既然意识是自己在考查它自己,那么我们还能做的也就只有单纯的袖手旁观了。因为意识一方面是关于对象的意识,另一方面又是关于它自己的意识;它是关于对它而言是真理的那种东西的意识,又是关于它对这种真理的知识的意识。既然两者都是为意识的,所以意识本身就是它们两者的比较;它的关于对象的知识之符合于这个对象与否,乃是对这同一个意识而言的。

(9)、但是如果把这个第二个阶段按精神哲学的阶段划分,则可分为欲望、主奴关系、普遍的自我意识。前面两个阶段已大概地讲了,这里,我着重讲一下普遍的自我意识。普遍的自我意识的特点是:主客相互承认,互为主体。黑格尔这个阶段的思想已经包含了现当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现当代哲学思想强调的是相互承认。这个思想有一个翻译的专门名词,叫“主体间性”或“互主体性”或“主体际性”。古典式的哲学思想强调主体(subject)和客体(object)的统当代哲学强调“互为主体”(inter-subject)。“Inter”就是“internet”一词中的前缀。

(10)、145 巴丢:“文明”世界病入膏肓的真相|为什么一个月就忘了巴黎?

(11)、因此,在意识的运动过程里就出现了一种环节,即自在的存在或为我们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为我们的,〔我们研究意识过程的人,知道它出现,〕而不是为意识的,〔意识并不知道它的出现,〕因为意识正在聚精会神地忙于经验自身。然而这种为我们而出现的存在,它的内容却是为意识的,我们只另外把握了它的形式,亦即它的纯粹的出现;所以就它是为意识的而言,这种新出现或新发生的东西只是一种对象,而就它是为我们的而言,它就同时又是一种形成运动。

(12)、知性。——即通常所说的运用抽象思维的“理性”,黑格尔称为“健全的人类理智”。

(13)、深刻影响马克思、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经典

(14)、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对主奴关系的辩证论述上。黑格尔根据霍布斯的唯心史观,认为在原始社会里,人与人互相残杀,在残杀中,勇敢不怕死,能维护自己尊严的人成了主人;甘心伺候人,养活主人的人成了奴隶。

(15)、《精神现象学》新译本完全基于黑格尔的德语原文,积八年之功而完成。译者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不仅精通德语,对于黑格尔哲学更有深厚的理解。相比50多年前的旧译本,新译本准确可靠,文字平实通达而不失深邃,忠实地还原了黑格尔思想的原貌。

(16)、主流的说法是把《精神现象学》看作是《逻辑学》的先导Voraus。细读之下会发现,《精神现象学》依然是认识的主观方面,而《逻辑学》是客观或者对象方面。《逻辑学》里的范畴虽然依然是普遍的规定性,但是经过了反思,已经脱离了《精神现象学》里对于事物“这个”“这里”的朴素描述(这种朴素描述依然是普遍的)。

(17)、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18)、诚然不错,对于意识来说,对象就只是象意识所认识它的那个样子,意识似乎不可能窥探到对象的不是为意识的那个本来面目或其自在的存在,因而也就不能根据对象来考查它的知识。但是,意识之一般地具有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这一事实,恰恰就已经表明是有区别的:一个环节是某种自在于意识之外的东西,而另一个环节是知识,或者说,是对象的为意识的存在。根据这个现成存在着的区别,就能进行比较考查。

(19)、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Ds_PgzK9SYHUPZkxiY_Uw提取码:j6l8 书名:精神现象学

(20)、按此观点来看,尽管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现象成为认识活动所面向的对象,但康德的先验哲学仍不是现象学,因为对于康德来说重要的地方并不在于显现,而在于反思的规定。尽管他承认任何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而“经验”也仅仅采取了一种日常意义上的经验概念),但他却在反思的意图上,认为先有一种纯粹的认识能力与直观能力,然后才有具体的显现过程;纯粹的反思与纯粹的直观(两者都依赖于反思提出)凌驾于不纯的反思和特殊的感觉之上。所以对于他来说,显现是后来加上去的一种无关本质的活动。

(1)、所以,看到楼上一些高人说可以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读起,似乎觉得未必是好办法。

(2)、《姜人生哲学到底——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

(3)、相对来说,《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内容,比前面的《逻辑学》少了。因此,人们称前面的叫《大逻辑》,后面的叫《小逻辑》。

(4)、我们所接受的不是辩证法推导出的原始的历史唯物主义,而是改造过的儒法斗争理论、继续革命理论。这两个理论只关注现实的阶级斗争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或者说,以阶级斗争是历史根本推动力为基本原则,去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原始理论里的“生产力”和遥远的“目的”只做了一般的肯定,不把生产力当做决定性的力量,也不关心“目的”。毛晚年说,就算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有革命。这就是看穿了辩证法中隐含的“目的论”的错误。人类社会中到底有没有辩证法?这个问题难以定论。在能够提出不包含目的论、或能合理解释目的的新辩证法之前,恐怕还是不要滥用辩证法的好。实际上现实的斗争本身就是目的,你面临现实,自然要斗争,并不是为了那个“目的”而斗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精神现象学精辟1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