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68章原文精辟87条

道德经十大名句

1、道德经十大名句大全

(1)、万事万物刚刚开始的时候,大道是很简单的,到了后来,演变成了很复杂的局面。 

(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3)、(译文)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一个人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才是难能可贵的。

(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8)、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9)、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10)、——第四十九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1)、(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12)、那为什么又会“常与善人”呢?就是因为善人会顺应自然规律,一切顺道而为,而恶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常常违逆自然规律,从而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

(13)、(感悟)“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

(1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5)、上等资质的人在听闻知晓了道以后,立刻会勤勉地去学、去做;中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会半信半疑,认为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就会大声嘲笑,大加讽刺。但如果这等人不嘲笑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1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18)、(感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表明了老子对小聪明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认为只有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明智之人。

(19)、鬼谷子:善良过头的人福气少,牢记这两条天规,鸿运自动找上你

(20)、第55章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道德经68章原文

(1)、金玉满堂,家财万贯,如果不懂得低调从事的话,就很难守住了,一方面是外人垂涎,另一方面是自己和子孙,容易“富贵而骄”,骄奢淫逸,就给自己的家族埋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比较了,就要懂得功成身退,这样才能善终,亢龙有悔,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2)、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3)、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八十一章》

(5)、第46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7)、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上善若水。

(8)、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0)、(译文)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2)、我们被消费主义携裹,我们把有限的时间和经历去追逐身外之物。

(13)、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14)、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16)、——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17)、天地万物都有规律,人应当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与生活。

(18)、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水流花开,鹰飞鱼跃,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们不想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

(19)、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仅86字!足以影响人一生!

(20)、《道德经》中还说过一句话叫“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一个人手中的武器已经很锋利了,但越锋利,刃就越薄,遇到稍微硬的东西就会损坏,所以不能长久保持。同样的,一个人功成名就了,却不懂得退让而一味地追求更多,那么就无法保持长久。

3、道德经十大名句朴克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八章》

(2)、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3)、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十大名言篇二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4)、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8)、想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要从头到尾都保持谨慎,人往往在后关头放松警惕,结果往往就输在了后的疏忽大意上。

(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0)、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

(11)、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

(12)、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13)、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4)、译文为:天下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知足才能常乐。

(1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16)、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

(17)、(翻译)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18)、一个轻易许下承诺的人一定是不守信用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是它看上去那么简单,往往暗藏玄机,狮子搏兔尚尽全力,一定不能轻视对手。

(19)、(译文)政令越是繁多,越是行不通、失败的越快,不如持守虚静。

(2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道德经十大名句视频

(1)、(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2)、第23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译文为:粗大的树木,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妄想一步登天,无非是痴人说梦。

(4)、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5)、第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6)、(译文)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

(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8)、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9)、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胜一筹。

(1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多少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终不得善终,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功成名就之后,就该是时候隐退,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年轻人,让给其他有能力的人了,否则只会遭到别人的猜忌不满,没有好结局。

(12)、老子曰:善于用人的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夫唯弗居,是以弗也。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5)、《黄帝内经》经典养生名言20句,你肯定没看过

(16)、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17)、人生的灾祸大多来源于不知足,大的错误莫过于贪欲滋长。

(18)、——第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19)、(译文)因为大道废弃了,才提倡(有了)“仁义”。聪明智慧(逐权夺利、投机取巧的心机)出现了,

(20)、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道德经第一篇感悟好的一篇

(1)、大丈夫应当立身敦厚,不居于轻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2)、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我争。这跟佛家的“无欲则刚”殊途同归,与者“舍得”的辩证法也是殊途同归的。懂得不争,懂得忍让,往往却能笑到后。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5)、(译文)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7)、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道德经68章原文精辟8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