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精辟107条

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1、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1)、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2)、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3)、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来养家。班超面对这样的生活曾扔下笔感叹:“我若没有更好的志向,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就对他们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

(4)、作为“楚河汉界”的鸿沟,至今留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也留在了中华历史的灿烂进程中。

(5)、楚汉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垓下之战,霸王突破重围,率领28骑奔向乌江。

(6)、写阴陵迷道,目的在揭示这位末路英雄丧失人心;写东城溃围、斩将、刈旗,则着意于进一步展开他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此刻,他丝毫不存幸胜突围之心,只图打一个痛快仗给追随他的残部看看,确证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就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侯……追项王,项王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里,仍用虚笔,集中写他的声音。一呼则汉军披靡,一叱则不仅人惊,连马也吓得后退数里,这是何等的声威力量!他像一尊凛然不可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了的猛虎,须眉毕张,咆哮跳踉,谁也不敢靠近他一步。特别是他“复聚其骑”后,“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何如”二字,写得意,写自负,声口毕见,活活画出项羽豪迈的性格。在这一瞬间,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不屈服的自我肯定的甜蜜,哪里还曾意识到自己是千枪万箭追杀的目标!

(7)、(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8)、(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9)、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

(10)、(例句)楚霸王项羽虽有~之勇;由于刚愎自用;只落得个兵败自刎的下场。

(11)、这几个成语,准确地表达出项羽的英雄末路。到这为止,项羽的故事就应该终结了。

(12)、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住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13)、鸿沟结盟时,项羽本该留下刘邦的父亲与妻儿为人质,直到退到安全地带再放他们回来,而项羽为人耿直仁爱,结盟后立即放了刘父及妻儿,使刘邦再无后顾之忧,刘邦岂肯放虎归山,乘项羽毫无防备突然袭击,撕毁盟约,一举消灭了项羽。

(14)、异人又惊又喜地说:“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报答你。”

(15)、鸿门宴中,项羽因刘邦为年长老者,而犯了妇人之仁,没能痛下下黑手暗算刘邦的决心,所以后来丢掉了天下,终自己也被刘邦杀死。由于楚汉相争,从此这个成语就十分出名了。项羽犹豫中可以妇人之仁地放过了刘邦,而刘邦取天下的时候,就不会给项羽再有机会。“妇人之仁”兼指还有同情自己敌人的意味儿。

(16)、项籍年轻时,学习文字知识没学成,就去学剑,又没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文字能够记写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万人敌’。”

(17)、(解释)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18)、(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9)、项羽不可忍,遂进账杀了宋义,称其反叛,将士遂拥戴项羽为上将。

(20)、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2、典故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

(1)、(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2)、(解释)指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

(3)、项羽犹豫中可以妇人之仁地放过了刘邦,而刘邦取天下的时候,就不会给项羽再有机会。“妇人之仁”兼指还有同情自己敌人的意味儿。

(4)、项梁对殷通说:“现在各地义军纷纷起义,所以现在正是消灭秦国的好机会,当然先起义发动的人就可以得到先机,我们应该早点起义才是。”项梁看出殷通性格胆怯,难成大事,于是就叫项羽把他杀死,并收服了他的部下。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征集人马,壮大军队,并且打出灭秦的旗号。而项羽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5)、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6)、当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他力举义旗,大破秦兵,率诸侯入关,杀秦王子婴,焚咸阳,自称西楚霸王,威风不可一世。但在与刘邦楚汉相互争战中失败,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羞渡乌江自刎而死,年仅31岁。

(7)、我吓了一跳,但镇定下来之后发现那羊似乎碰触不到。难道?正好今天休息,我到隔壁串了个门,分别在对门夫妇那里看到一头牛和一个老鼠。

(8)、第三场:乌江自刎。其中写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细节。项羽马到乌江,茫茫江水阻绝了去路。悲剧的大幕即将落下,司马迁偏偏在这后时刻打了一个回旋,为他笔下的英雄形象补上了后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设计了“乌江亭长舣船待”这个细节。文如水穷云起,又见峰峦。项羽本来已无路可逃,司马迁却写成他有充分的机会脱逃而偏偏不肯过乌江,好像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了选择。江边慷慨陈辞,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那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子,临了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自惭无面见江东父老,正是由于知耻。这个细节,展示出他的纯朴、真挚、重义深情。对自己的死,他毫不在意;却不忍爱马被杀,以赠亭长。因为,“吾骑此马五岁,所当”。五年来无数胜利的回忆,猛然兜上心头。今昔如此,情何以堪!文章写到这里,实已神完气足,司马迁颊上添毫,再加上把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表、千古未闻的细节。“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9)、(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10)、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11)、吕不韦接着问:“那么把一个失意的人扶植成国君,掌管天下钱财,会获利多少呢?”

(12)、项王从垓下冲出重围,渡过了淮水,冲出阴陵,到了东城。能够追随项王的人只有二十八骑,而汉骑兵追项王的有几千人。

(13)、楚汉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垓下之战,霸王突破重围,率领28骑奔向乌江。

(14)、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北部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15)、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6)、注:灭秦后有人劝项羽都(建都)关中,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于是衣锦还乡了.

(17)、他们垒高壁,掘深沟,筑有十多座营盘,作出抗秦救赵的架势。却都惧怕秦国兵强势大退缩营内不敢出兵作战。

(18)、项羽宴刘邦于鸿门。“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9)、项羽鸿门宴上放走刘邦,为日后楚汉之争并终身败自刎埋下了祸根。

(20)、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3、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的有哪些

(1)、接下来是第二场——东城快战。当项羽“自度不得脱”之后,连连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与后面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互相呼应,三复斯言;明知必死,意犹未平。钱钟书说:“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管锥编》)“不服气”,正显示了他的平生意气,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快战之前,司马迁设计了阴陵迷道这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田父把他指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所过无不残灭”,丧失人心的结果。“田父绐之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人家骗他,指向左边,他便不假思索地驰向左边,表现了他从来不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这里两“左”字独字成句,节奏短促,纸上犹闻其声,显示出当时形势严峻紧张,仿佛那五千骑追兵已从征尘滚滚中风驰雨骤而至,迫促感、速度感、力量感尽蓄笔端。

(2)、注:韩生建议项羽都(建都)关中,未被采纳.这个书呆子认为项羽目光太短浅,骂了一通湖北佬---"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项羽听了无法忍受,架起油锅把韩生烹了.

(3)、(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4)、(成语故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酒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项羽部下的武将。沛公:刘邦)。后用来比喻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

(5)、典故: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出兵要攻打项羽的时候,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

(6)、(解释)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7)、不料,这句话被项羽知道了,立刻把此人抓来,投入鼎镬煮死。

(8)、项王不愿过江,就对亭长说:“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

(9)、“楚河汉界”即我们平常所说的“鸿沟”,在古代的`荥(xing)阳(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

(10)、在起义集团灭亡秦朝之后,项羽分封诸侯,对刘邦很是猜忌,刘邦不仅没有得到按照事先约定应该得到的关中,反而被封在了汉中和巴蜀这个小地方。我们知道,关中和汉中隔着秦岭,交通险要。但是关中又是天下战略要地,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先取关中。所以刘邦一开始所采取的战略,是麻痹项羽。他烧掉了连接关中和汉中的栈道,表明自己并无扩张的企图。因此使得项羽一开始放松了警惕。但是等到刘邦正式想出兵的时候,他一面修栈道以吸引三秦守兵的注意力,另一面则偷偷地从陈仓道出兵,出其不意地攻下了关中。

(11)、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羽在漳河之滨孤军作战抗击秦军,在赵国要求下,诸侯国军队也兵临巨鹿城下。

(12)、⑵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之,为代词,这里指项羽

(13)、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4)、巨鹿之战时,项羽率军渡过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凿沉,把做饭的器具全部毁坏,只带着三日粮草与秦军作战,项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项羽军因此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个个以一挡杀的诸侯军人人胆寒,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15)、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16)、我是一家养殖场的工人,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是勉强能维持生计。

(17)、(解释)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18)、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为人不忍,又猜疑亚父范增,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19)、鸿门宴中,项羽因刘邦为年长老者,而犯了妇人之仁,没能痛下下黑手暗算刘邦的决心,所以后来丢掉了天下,终自己也被刘邦杀死。由于楚汉相争,从此这个成语就十分出名了。

(20)、(英译)have valour but lack strategy

4、成语故事与项羽有关

(1)、秦始皇巡游,项羽看到后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说这话的时候,被他的叔父项梁一把捂住嘴,要知道,这话要是被别人听到举报了,那可是要被杀头灭族的。

(2)、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3)、(反义)醉生梦死高枕无忧(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4)、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释义: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6)、(解释)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7)、《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于是项王大声呼叫,驱马飞驰而下!汉军遭项王冲杀,如风吹草偃,披靡而倒)。

(8)、项羽垓下被围,没法突围不成,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准备瞅个机会再出战。

(9)、(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10)、(解释)(出征前)打破烧饭用的锅,凿沉船只,拚死一战,决心很大。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11)、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一个汉语成语,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

(12)、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3)、现在常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言行表面上虽有名目,实则另有所图。用“鸿门宴”表示明知是隐藏危险的邀请但又不得不去,有进退两难的含义。

(14)、她说她不满足,她要更多。我看见她的眼神变的阴冷。

(15)、(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16)、(解释)〖释义〗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17)、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18)、(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19)、(语出)《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0)、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5、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1)、回到家后,儿子也回来了,但我却看不到他的生肖。

(2)、有时也可将“明修栈道”省略掉,把“暗度陈仓”单独来使用。

(3)、(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

(4)、(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5)、“天下动荡纷乱好几年,只是因为你我两个人,我想要和汉王单独挑战,一决雌雄,不要让天下的子民受苦了。”

(6)、(释义)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7)、(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8)、难道家人的生肖看不到吗?这时城里来的表姐正好回来,果真我也看不到她的生肖。这时候我的妻子也回来了,我的母亲慢慢地跟在妻子身后。

(9)、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0)、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1)、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12)、(释义):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13)、(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14)、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

(15)、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

(16)、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7)、(正音)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辨形)庖;不能写作“疱”。

(18)、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19)、(正音)戈;不能读作“ɡě”。(辨形)枕;不能写作“忱”或“沈”;待;不能写作“侍”。

(20)、注:与秦兵作战,"悉引兵渡河,皆沉舟,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以破秦军".

(1)、(释义)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语出)《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2)、而陈仓,则在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这里是古代连接关中和汉中的另一条重要军事通道陈仓道的终点。刘邦攻下陈仓后,就正式进入关中平原了。

(3)、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4)、“天下动荡纷乱好几年,只是因为你我两个人,我想要和汉王单独挑战,一决雌雄,不要让天下的子民受苦了。”

(5)、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6)、(成语故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枭雄。他年轻时曾做过低级军官,在消灭董卓的势力和镇压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后来成为汉献帝的丞相。

(7)、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典故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精辟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