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简介称号精辟73条

白居易简介

1、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品

(1)、在大自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冰清玉洁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2)、他惊为天人,说道:“兄弟,大才呀,你买一环内的房子都不成问题。”

(3)、我说:“姑娘,不如你再弹一曲吧,我给你写首《琵琶行》。”

(4)、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5)、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的诗人,白居易在世时他的作品就已经得享盛名,广泛流传于各地、各阶层,是唐代诗人中作品在生前流传广的一位。他的作品也流传至日本、新罗(等地。在早期的日本,《白氏文集》是日本文学汉化的重要依据。

(6)、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地遍寻,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穷极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都找不见。

(7)、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当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

(8)、大唐宦官乱政很严重,连老板都怕他们。搞得人人自危,个个巴结奉承,没人敢讲真话。

(9)、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10)、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11)、我租了整整20年房子,才在50岁时买到人生第一套房。

(12)、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13)、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

(14)、我表面毕恭毕敬,心里却碎碎念:“长安你家开的啊?我来漂吃你家大米了?”

(15)、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16)、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17)、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

(18)、白居易早年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关怀民生,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于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

(19)、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

(20)、惊破霓裳羽衣曲。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2、白居易简介称号

(1)、是《生离别》,“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2)、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3)、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时就已广为流传于社会各地各阶层,乃至外国,如新罗、日本等地,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要的诗歌有《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秦中吟》、《新乐府》等,重要的文章有《与元九书》等。

(4)、我颤颤来到朝廷,偌大的宫殿,寂静无声。谁都知幕后主使是李师道,因为武元衡削藩碰了他的利益,众人自保,无人发声。

(5)、写的是人世间的真情,是每个人心中那个不可磨灭的回忆。

(6)、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名。特别是白居易的《花非花》成为后来朦胧诗的鼻祖。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影响大,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的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7)、相关延伸: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8)、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9)、中进士并不意味着平步青云,同年秋天,白居易启程参加拔萃考试,802年白居易登科,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同年,白居易由符离迁家长安。白居易满怀伤痛与湘灵做了后告别,写下一首伤痛欲绝的《潜别离》

(10)、来源: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

(11)、在苏州刺史任内,白居易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

(1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13)、有时,我爱到处旅游闲逛,想不到,一逛就逛出了我人生引以为傲的诗:《长恨歌》。

(14)、我从一线回到三线,一下子就放飞自我,夜夜笙歌。

(15)、后来很久很久以后,据说白居易被贬到了江州,杨夫人随行,路途之上,他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久别重逢的两人抱头痛哭。

(16)、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戏子头已雪白,宫女红颜尽褪。

(17)、清代主张性灵说的袁枚亦给予白居易极高的评价。

(18)、可即便如此,在座所有人还是哭了,如果说谁哭得厉害,可能就是我江州司马了。

(19)、827年,白居易被提升为秘书监。第二年,调任刑部侍郎。829年,白居易在洛阳定居,后来相继出任过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

(20)、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

3、白居易简介50字

(1)、那是我第一次来长安,孑然一身,凭借诗才与梦想,斗胆闯入这繁复的世间。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宫中的其他妃嫔都失去了擦脂抹粉的魅力。

(3)、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4)、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5)、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而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

(6)、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7)、《长恨歌》作为一首叙事诗,但抒情成份很浓,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通过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8)、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830年

(9)、842年,他以刑部尚书之职结束了其一生的政治生活。他在洛阳期间,过着纵酒作诗、游览山水的晚年生活。

(10)、作为一名“京漂”,我开始了漫长的租房生涯。

(11)、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

(12)、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老,病,死,桩桩件件,哪一样不是盈满了热泪,哪一样不是写满了故事。

(13)、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14)、有一年夏天,长安城酷热难当。我肩挑箩筐,出门买冰,走到冰窖坊前,喊道:“老板给我来块冰。”

(15)、大约在白居易11岁的时候,为了躲避家乡战乱,他随着母亲搬家到了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他的父亲白季庚做官的地方。

(16)、因此流传下来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一种引发很多人心灵共鸣的心情,以及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

(17)、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18)、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昭阳殿里的姻缘早已隔断,蓬莱宫中的孤寂,时间还很漫长。

(19)、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20)、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

4、白居易简介及人生经历

(1)、看着昔日的恋人,白居易又该是怎样的悔恨与痛苦呀。

(2)、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

(3)、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4)、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5)、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

(6)、只因,人生中何处没有这样的错过,这样的无可奈何呢?

(7)、可真情并没眷顾我这个大龄单身狗,37岁那年,母上苦苦相逼,我被相亲了,被结婚了,媳妇儿是同事的妹妹。

(8)、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9)、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

(10)、清乾隆皇帝敕编的《唐宋诗醇》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

(11)、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亲白季庚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12)、818年,白居易被调任为忠州刺史。直到唐宪宗去世,48岁才被重新召回朝廷,出任尚书司门员外郎。不久又调任主客郎中,知制诰,后被授予中书舍人一职。

(13)、后来顾况每逢谈起白居易的诗才,都大加称赞,白居易的诗名就此传开。但此时小有名气的白居易并未得到举荐,他只能回家饱读诗书。在此期间青梅竹马湘灵一直陪在他的身边,19岁那年白居易为其写下《邻女》对其进行表白“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虽然两人相爱,但是由于世俗门第的原因,一直没有结果,794年白父去世,其父去世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白大哥便更不得不苦读诗书,求取功名了,守孝期满后,白居易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对于热恋的男女来说,分别是痛苦的,于是就有了《寄湘灵》一诗。“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800年,白居易28岁以第四名的成绩高中进士,白居易带着欣喜回到符离。向母亲提出娶湘灵为妻的要求,却被其母无情拒绝了,白居易带着惆怅、无奈的心情写下了《花下自劝酒》。“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白居易简介称号精辟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