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经典语录40句
1、金刚经精髓的句子
(1)、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
(2)、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5)、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6)、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少。”--善导大师
(7)、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8)、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9)、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0)、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11)、想变得强大,不是为了称霸天下,亦不是受人瞩目,只为了她的眼前再无遮挡物。想变得聪明,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亦不是受人关注,只为了她开心时使她更开心。
(12)、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13)、道德经,只在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中。或者是高段人士的谈吐之中。现在重要的步骤:我们来分析一下,金刚经到底说的是什么内容。金刚经:分为32段,前2段基本是废话,描述一众人吃了饭坐在一起求教如来两问题:我们为啥活着,如何思想才是对的?
(14)、《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史上伟大的佛教经典之包含了大乘佛教的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
(15)、人世间的有些东西,通过等价交换可以得到,但是对于果位,无论你用金钱,或者是地位、名声,都无法换得,你只有去修才能得到。
(16)、▶ 不为众生,不能成佛!如何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17)、南怀瑾: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18)、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9)、这些朗朗上口的冷门诗词,没读过可是一大损失
(20)、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楞严经》
2、金刚经经典语录40句解说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中峰国师
(4)、《金刚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佛门的智慧之母”。同时,不学佛的人也能够在其中获得重要的人生启迪,所以通常意义上,它也是一本人生哲理典籍。
(5)、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6)、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法也就不再需要了,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背的非法呢。
(7)、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
(8)、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
(9)、淫人妻女毁人节万恶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戒淫诗》
(10)、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1)、「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
(12)、禅宗大德,六祖惠能禅师,是因为在街边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激发了他的佛性,后来,他远赴千里之外去亲近五祖,五祖专为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是他才豁然大悟。
(13)、▶ 释迦牟尼佛灵性语录。一句受用,醒醐灌顶!
(14)、我以为离开只是一时的,结果却是一辈子的。我以为错过的,只是暂时的,结果却是一生。
(15)、佛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16)、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17)、佛曰:刹那便是永恒。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8)、偈语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因为多为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与佛经相提并论的典故。
(19)、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0)、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3、金刚经经典语录40句及白文
(1)、一切学佛,一切入道之门,都是追求如何使心能定。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 慈悲喜舍——4分钟的微电影,我们能学到许多
(4)、小屈总结:金刚经虽然看起来很多字句,仔细看,就是为了向众人解释一个对万物的无差别心。
(5)、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外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6)、“人相”我们也会从个别人出发想问题、做事。老婆孩子吃饭了没有,大舅二姨三姑过年有钱没有,同学朋友谁谁家里出啥事了,哎,同事谁谁和老婆离婚了,我的偶像又和谁结婚了……我们甚至也会替古人担忧。
(7)、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8)、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9)、这大概也是他幼时早的佛学启蒙,虽然当时的弘一法师可能并不明白经文的意思,却为他以后与佛结缘,进而出家为僧种下了一颗菩提的种子。
(10)、《金刚经》讲“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每个人本身就是如来,但为“我执”蒙蔽,丧失了本真,不见本性。修行就是去除“我执”,明心见性,一悟众生是佛。四相是“我执”根深的东西,是难以去除,但这些东西“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困扰蒙蔽着凡夫,使我们难以见性开悟。
(11)、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2)、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佛说四十二章经》
(13)、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不会再见了。
(14)、诸余罪中,杀业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15)、如露亦如电,指的是无常,早上的露水、闪电划过天空,时间极短。
(16)、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7)、佛曰: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8)、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9)、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20)、南怀瑾: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4、金刚经 经典语句
(1)、南怀瑾: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2)、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3)、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4)、你知道梦想这东西太过于冷暖自知大多时候只会觉得自己是在钢索上孤单的前行着而那些陪你一起做梦的人有多难能可贵
(5)、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6)、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8)、接下来细究。先看看两派的给我们表面上的观感:金刚经,和道德经,是佛道两家的高经典,积聚了两派思想精华中的精华。
(9)、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西归直指》
(10)、“点赞”-支持 “分享”-利他 “留言”-交流
(11)、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2)、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说八大人觉经》
(13)、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14)、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5)、如来佛这么回答:“世上万般众生,从涅槃而来,因缘而聚,生就众生相。所以才有众生。后众生再归涅槃,因缘而散。”
(16)、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7)、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18)、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佛说四十二章经》
(19)、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闻到了佛法,要怎样去修呢?其实佛所说的,也只是在不同的时候,针对不同的人心所讲的一些事例。
(20)、佛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5、金刚经十大经典语录
(1)、带你试读《满地骨头》这本书。小说《满地骨头》的主人公叫刘明。刘明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某区政府秘书处当公务员,无意中窥见了秘书处女处长和区政府秃头副区长的花哨事,鬼使神差地去盯梢。发现了区长搭着处长的背,处长搭着区长的腰,进了一家四星级酒店。
(2)、小屈用人话说就是,既然大家都是原子构成的,就不用客气啦!
(3)、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后天学到的一种概念。无论是微尘,还是世界,都是在娑婆世界中,对事物的一种认识。等到离开娑婆世界,就会发现它们的真相。
(4)、无论走在哪里,都应该记得,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狂热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5)、「复观自心,非生非灭,圣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
(6)、去听你的感觉。去听你的思想。去听你的体验。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与你的老师告诉你的、或者与你从书上读到的不一样,那就丢掉那些语言,语言是真理不可靠的传播者。你的感觉才是你的上帝,你的灵魂。
(7)、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8)、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金刚心总持论》“四句偈论第四”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
(9)、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10)、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着、对众生的执着、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11)、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12)、佛家讲信、解、行、证,这是修行的进程,理解了不行,说食不饱。要行,修行是很难的,所以佛家要求弟子“勇猛精进”,舍身求法。证得正果才算数,我们在这里也是说食不饱,不过了解一下也有点好处。
(13)、佛曰: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14)、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金刚经经典语录40句解说精辟9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