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诗意
1、春晓诗意思
(1)、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
(2)、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
(3)、诗的语言和诗人的心境,达到了高度和谐,难怪它一千多年后还家喻户晓,而且老少咸宜。
(4)、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5)、我们再看孟浩然的另一首散淡的诗——《夏日南亭怀辛大》。
(6)、值得深究的是,关于“花落知多少”的设问和惊叹该与何种情境对应。风雨吹打花儿既在夜间发生,对爱花之人而言,若讲对花的担心和爱惜,当从夜里已经开始,因此很难再以风雨为趣了,而“风雨吹打春花以扰眠”无疑与诗人的心境更为贴合。与这样的心境对应,诗人于次日早晨便不会关注“春风拂面、阳光明媚、鸟声婉转、众卉新姿”,同样的众鸟鸣啼在为花担心的人听来,不过是种搅扰罢了。诚如学者所言,“听了一夜‘风雨声’,正写出了作者被烦扰了一整夜,好容易风住雨歇,心情稍得安定,天亮方才入睡,可又被处处啼鸟声惊醒,心情愈加烦躁”。上文所引第三种对诗意的把握,均强调首句展现了雨后新晴、户外春闹的美好景象,是将二句与四句割裂开来理解了。
(7)、正确认读“眠、啼、觉、少、晓”5个生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生字。
(8)、我爱春天,我爱看四周生物欣欣向荣的景象,爱听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和鸟儿叽叽喳喳的唱歌声,爱嗅各种植物的清香。
(9)、为了加深理解,我们不妨把孟浩然的这首诗,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做一比较。
(10)、春天的诗很美,春天的梦很甜,春天的脚步更快。倾听春天的声音,是天赖般的深随,追逐春天的影子,是微笑的期盼。
(11)、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
(1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13)、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晴的提示。
(14)、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5)、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16)、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宋李清照《懈恋花》
(17)、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宋辛弃疾《浣溪沙》
(18)、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给人强烈的听觉效果,然后通过联想,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巧妙。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19)、他“至田家”后,都看到了什么东西呢?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斜”不读xié,读xiá。你看晚唐的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山行》),“斜”不能读xié,读就不押韵。
(20)、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2、春晓诗意图
(1)、春天,是暖人心脾的,暖暖的春风吹来了,让人们在经历了冬天的寒冷后,感觉到了它那特别的温暖。温暖了你的身体,温暖了你的心扉——
(2)、{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同学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4)、出处:阮元《秋日西湖泛舟》“不须泊岸寻花去,湖上秋风镇日香。”
(5)、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意思2)春天夜里睡得很香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清晨处处听到鸟鸣的声音。诗句平易浅近,自然天成。
(7)、你们看,“始见香炉峰”以后,如果是其他诗人,通常会接着写香炉峰是如何美丽,可是孟浩然出其不意,笔锋一转去写“尝读远公传”,香炉峰只是点到为止,庐山到底美在哪个地方,全部成了诗中的“留白”——都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8)、{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9)、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竞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同学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干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10)、点评:挽字意象生动自如,更添一分蔚然深秀的意境。“滕挽萝”与另一篇文章提到的“池挽亭”异曲同工,都是主谓宾架构、以人拟物的典范。
(11)、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运用优美的`旋律《春野》进行导入活动,展示《春晓》大挂图,让幼儿感知春天的美丽。在记忆古诗时,加上相应的动作,使幼儿能形象的进行记忆,更好的对古诗进行理解记忆。
(12)、“春眠不觉晓”,外面的太阳爬得老高老高,孟浩然还在梦中逍遥,根本不知道天已经大亮。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觉睡到自然醒,对于今天的年轻人,甚至包括我这一代人来讲,这简直是天大的享受。我还没退休的时候,如果八点钟准时上课,连续搞几个“春眠不觉晓”,我肯定就会被校领导炒鱿鱼。
(13)、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③啼鸟:鸟的啼叫声。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14)、唐杜甫《腊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朝:早晨。
(15)、“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16)、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
(17)、点评:与前名相比,这个名字则更侧重亲和力,能够自然展现雷峰夕照、水光潋滟的意境,更适合搭配富有景致的姓氏。
(18)、点评:挽字意象生动自如,更添一分蔚然深秀的意境。“滕挽萝”与另一篇文章提到的“池挽亭”异曲同工,都是主谓宾架构、以人拟物的典范。
(19)、“绝句之法,以第三句为主”(高棅《唐诗品汇·叙论》引周伯弼语),《春晓》诗结构之关键正在“夜来风雨声”一句。首句破题,次句承接,前两句均是就春朝初醒时的感受进行实写。第三句突一转捩,进入对夜间风雨的回忆,由回忆又自然引出末句的叹问。全诗以第三句为枢纽,将春眠、春鸟、春风、春雨、春花联为一体,组成一幅画面;而诗人喜春复又伤春的复杂心情也以第三句为纽带,融入这幅画面中。
(20)、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3、春晓诗意解析
(1)、“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
(2)、第三四句越写越好:“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落知多少”是个反问句,孟浩然知不知道“花落知多少”?他根本就没有起床,怎么可能知道花落了多少呢?要是知道,还用得着明知故问吗?
(3)、点评:须泊二字乍看新颖,品味过后又显得波澜不惊。名中意境平淡素雅,能够展现从容自若、宁静惬意的风貌,别具风范。
(4)、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7)、“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8)、点评:名中不仅有西湖美景,也能够展现生机盎然的风貌,雅致而又不失现代,富有意趣。
(9)、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他的家境相当殷实,家中富有产业,自己饱读诗书。四十岁那年,他已经是名扬天下的诗人了,同行对他的评价很高,他的自我感觉更好,于是就赴京去考进士。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他能一举登科,他自己也是志在必得。
(10)、出处: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12)、我认为这种心境,这种情趣,今天的小孩子是不太容易懂得的。当然我们可以说他热爱自然,但我认为这样讲太表面化了。
(13)、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14)、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15)、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她是我在四季中喜欢的季节,她虽不像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也不像冬天又可爱的雪精灵,但她却有数不尽的花朵,有美丽的风景。
(16)、那么,这句写得好在哪个地方呢?你看看,一个大男人,早晨一起来什么都不关心,只关心外面的花被吹掉了几朵,这是真正的散淡,无官一身轻,无事一身轻。
(17)、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18)、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
(19)、春眠太酣,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晨光中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啼叫,婉转、悦耳,啁啾起落,远近应和,令人应接不暇。这里写春光烂漫,百鸟闹春,春意激荡,怎能不让人大得春的真趣?语言平易浅显,自然醇厚。
(20)、出处:马臻《题高丽寺因上人房清静观》“空尘侵不得,心与白云期。”
4、春晓诗意简短
(1)、大家注意,这首诗是押的仄声韵,“晓”“鸟”“少”都是仄声。在五言绝句中,是可以押仄声韵的,古人有时把这种绝句称为“古绝”。五绝中押仄声韵的诗不少,如柳宗元那首著名的《江雪》。
(2)、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3)、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4)、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5)、“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合”对“斜”,对偶得这么工巧,读来又是这么自然。后人倾尽全力也写不出如此奇句,而孟浩然却是随意挥洒而成。
(6)、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看谁先能把生字认下来。
(7)、“春眠不觉晓”,外面的太阳爬得老高老高,孟浩然还在梦中逍遥,根本不知道天已经大亮。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觉睡到自然醒,对于今天的年轻人,甚至包括我这一代人来讲,这简直是天大的享受。我还没退休的时候,如果八点钟准时上课,连续搞几个“春眠不觉晓”,我肯定就会被校领导炒鱿鱼。
(8)、唐韩愈《晚春》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9)、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僧志南《绝句》
(10)、你们看,“始见香炉峰”以后,如果是其他诗人,通常会接着写香炉峰是如何美丽,可是孟浩然出其不意,笔锋一转去写“尝读远公传”,香炉峰只是点到为止,庐山到底美在哪个地方,全部成了诗中的“留白”——都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11)、点评:原诗是西湖诗作中闻名的诗篇之诗句富有画面感,令人身临其境。如果能搭配与荷景掩映成趣的姓氏,则更胜一筹。
(12)、小结:诗人看到满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传来刮风下雨得的声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13)、师:大家读得太好了,那么今天我们来个古诗新唱《春晓》,请看教学目标。
(14)、再次欣赏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录音里是怎么朗读古诗的。
(15)、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16)、从孔夫子开始,古人就把吃鸡肉和小米饭当作农家很隆重的款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典型的田家饭菜,既简朴又温馨。
(17)、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高峰列远岑,亭亭几百载。”
(18)、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19)、孟浩然写于中晚年的那首《春晓》,被选入了小学生语文课本,咿呀学语的小孩都会背。
(20)、1)杜甫《春夜喜雨》赏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5、春晓诗意
(1)、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2)、那个丫鬟早晨起来要伺候小姐,要拖地,要清洗,要烧水,要叠被……忙得要命。再说,即使没有这么多杂务,她对海棠也没有什么兴趣,可李小姐问海棠情况怎么样,身为丫鬟又不能不回答,回答吧又不了解情况,这时那丫鬟就想糊弄过去。你们听听丫鬟怎么说:“海棠依旧。”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海棠花还像昨天一样呗”。
(3)、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鸟的鸣叫声。夜里沙沙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了多少。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8)、以遮尘土。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
(9)、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横空”,
(10)、春天,我们感觉到春风吹来,吹过耳边,就像有一个人摸着你的耳朵,就有一股温暖从身体流入心中。我们又感觉到春天的天气,春天的天气很暖和、舒服。
(11)、不禁追问:又有多少美丽的花朵在一夜之间竟遭摧折?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翁卷《乡村四月》
(15)、《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16)、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7)、出处:沈周《保俶寺》:“故乡迢递独登塔,烟水长洲一望中。”
(18)、诗中没有昂贵的美味佳肴,没有语惊四座的风雅谈吐,就是那么一个普通的“田家”,一顿备有鸡黍的农家饭菜,一次与农民的家常话,读来却兴味无穷。诗人在没有诗意的地方发现了浓郁的诗意。诗中平易自然的语言,与朴实淳厚的农家气氛,达成了高度的和谐。全诗找不到一点人工的痕迹,像水流花开一样自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它写景状物简洁浑融,村边绿树环合,郭外山峰斜立,语言虽工,但不纤巧,一切都是那么简朴,那么清新。
(19)、出处:白居易《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20)、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1)、点评:呼字入名令人眼前一亮,搭配梦字则更为生动浪漫。名字既能够展现如梦如幻的意境,也暗含苏堤春晓的诗情画意,令人印象深刻。
(2)、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3)、小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小鸟在树上“啾啾”鸣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风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觉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来。
(4)、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贺铸《浣溪沙》)
(5)、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6)、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7)、出示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8)、《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年轻时候的手笔。
(9)、(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10)、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1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2)、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13)、的鸟叫声,心情真舒畅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
(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5)、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6)、2?其实,描写春天的诗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两首。
(17)、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
(18)、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19)、{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20)、通过图片,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初步学习古诗。
(1)、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出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5)、我们再回顾一下这首诗的情感脉络:因为“竹露滴清响”,诗人起了“欲取鸣琴弹”的念头;因为想要弹琴,才产生了没有“知音赏”的遗恨;因为“恨无知音赏”,这才“感此怀故人”,才“中宵劳梦想”。朋友们,能体会什么叫“意脉连贯”,什么叫“一气贯注”了吗?
(6)、《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年轻时候的手笔。
(7)、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9)、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平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10)、我的儿子学数学,我总是想让他提高一点人文修养,曾多次叫他读这首诗,他硬是读不下去。他说,这有什么好读的?不就是去人家那里吃了一顿鸡饭。我说,你这狗东西,人家吃一顿鸡饭就能吃出诗来,你吃了那么多鸡饭,至今还没有吃出一句诗来呵!
(11)、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12)、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13)、师:是啊,古人也很喜欢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14)、点评:声远二字意象开阔嘹亮,富有气魄,作为名字形式低调,气质悠扬,收放自如,令人心旷神怡。
(15)、她说“浓睡不消残酒”,直到第二天她才醒,一醒来她急切地关心什么呢?
(16)、⑥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8)、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
(19)、古诗对幼儿是一种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种文学活动,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诗的含义。所以在教学中我夹着现在的、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
(20)、活动反思:古诗(春晓)幼儿在小班的洪恩阅读中已经学过,但当时只做为儿歌学并没有让幼儿理解它的含义,中班的孩子再次学
(1)、顺便说一下,今天很多记者往往误用了这句诗,反问句“知多少”就是不知道多少。可我们的报纸经常有这样的标题:今年的钢产量知多少?今年的小麦产量知多少?原以为记者不知道多少,后告诉我们说今年钢产量是多少多少,今年小麦产量是多少多少,其实这是个相沿成习的误用。
(2)、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日出。
(3)、点评:名中不仅有西湖美景,也能够展现生机盎然的风貌,雅致而又不失现代,富有意趣。
(4)、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
(5)、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6)、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春晓诗意图精辟1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