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精辟79条

打仗的成语有哪些

1、用于打仗的成语

(1)、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2)、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3)、(捉将挟人):挟:制服。在战斗中能制服、活捉敌将。

(4)、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5)、(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6)、(南征北讨):形容转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斗。

(7)、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8)、临阵磨枪)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9)、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10)、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1)、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12)、(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13)、丁公出于义气,停止了追赶,刘邦这才捡回一条命。后来这个成语比喻针锋相对的斗争,也指肉搏战。

(14)、(生力军):指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也用来比喻新加入某种工作或某种活动能起积极作用的人员。

(15)、(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16)、(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17)、(擐甲执兵):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18)、(拔刃张弩):刃:指有铎刃的兵器;弩:用机械发箭的弓。拔出刀,张开弓。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19)、(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20)、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2、打仗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1)、(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2)、(挟人捉将):挟:制服。在战斗中能制服、活捉敌将。

(3)、(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拟定作战策略,获取战斗的胜利。

(4)、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5)、(砺戈秣马):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6)、(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7)、以上50个成语,有哪些跟湖北相关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8)、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9)、(厉兵秣马):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10)、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

(11)、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

(12)、(鞍马劳倦):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13)、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14)、(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15)、(排兵布阵):指排列队伍,摆列战斗阵势。亦引申指安排、布置事情。

(16)、韩信攻占魏国和代国后,接着又带领几万士兵东下攻击赵国,赵国主将陈馀在井陉口聚集20万大军阻挡,谋士李左车建议从小路绕到后方,截取汉军粮草,汉军前军抵达井陉时,赵军不要与交战,汉军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熬不过10天。陈馀则是个书呆子子,认为不该使用“奸计”,因此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谋,而选择正面应敌。

(17)、(秣马利兵):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

(18)、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19)、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0)、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3、打仗的成语有哪些词语

(1)、我们要彻底清理蚊蝇滋生的场所,做到斩草除根。

(2)、(举例造句) 倾城将士,两两相遇,虽然是件韵事,倘使相遇在烽火连天之下,便不欢乐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3)、(盛食厉兵):吃饱饭,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4)、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5)、(近义词)赤膊上阵 唇枪舌剑 兵戎相见 浴血奋战

(6)、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7)、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8)、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9)、勤兵黩武: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10)、敌人到处搜捕这个革命烈士的遗孤,妄图斩草除根。

(11)、(塞井夷灶):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12)、(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13)、(金鼓连天):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14)、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15)、(兵微将乏):乏:缺乏。形容军队战斗力薄弱。

(16)、(秣马利兵):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

(17)、(拼音) fēng huǒ lián tiān

(18)、(兵勇将猛):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19)、(运筹千里):指拟订作战策略以获取战斗胜利。

(20)、随着激越的冲锋号声,志愿军战士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4、打仗 成语

(1)、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2)、(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3)、(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营兵往捕,不知虎穴所在,后乃得知某姓空舍中,相聚燃击,枪林弹雨中,虎乃毙。”

(4)、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5)、(合刃之急):合刃:兵器的锋刃碰在了一起,指交战。指战斗到了激烈危急的时刻。也形容事情发展到了危急的时刻。

(6)、(肉薄骨并):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7)、(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8)、(出处)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兵,全仗我东吴力气。”

(9)、(解甲投戈):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10)、(解释) 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11)、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来日尽驱百姓当先,以军继其后,与曹操决一死战。”

(12)、(解释)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13)、(披袍擐甲):披:穿;擐:套。穿上战袍,套上铠甲。指做好战斗准备。

(14)、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15)、临阵脱逃)临到打仗时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紧要关头退缩逃避。

(16)、(攻必克,守必固):克:攻下据点,战胜;固:牢固,坚固。进攻没有打不下来的,防守没有不稳固的。形容战斗力极强。

(17)、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18)、锋镝之苦:锋:刀或剑的;镝:箭头。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战争的苦难。

(19)、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打仗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精辟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