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打破砂锅的下一句
1、歇后语打破砂锅是什么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2)、今天的朗读时光结束啦!只要每天坚持朗读,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朗读者!加油!
(3)、歇后语尽管简单,但却具有语言简练、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等特点,且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所以歇后语长期在民间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4)、解释:璺,坼裂。谐声为“问”,今径改用“问”。比喻追根究底。亦作“打破砂锅璺到底”或“打破砂锅问到底”。
(5)、查字典比赛要开始啦,请找找你身边的大人或者朋友,跟他们比比谁查字典快吧!
(6)、打开天窗--------说亮话 船到桥头--------自会直
(7)、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8)、“位”与“味”同音相谐。味:中药术语,一种的意思。甘草是常用的一味中药,基本上什么方子都要用到。指不能缺少的重要人物。
(9)、“打破砂锅”和“问到底”,这里利用了“问”和“璺”的谐音。“璺”音同“问”,指陶瓷、玻璃器皿上出现的裂纹。
(10)、瞎子点灯--------白费蜡 兔子尾巴--------长不了
(1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2)、10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3)、他高烧三天没退,看来事情咸菜蘸酱——严(盐)重了。
(14)、“平”与“瓶”同音相谐。高:本指所处的位置离地面远,转指能力强。指人的学识或能力等很高很强。
(15)、砂锅的特点是打破裂纹直到锅底,人们将“问”代替了“璺”(wèi),于是就有了“打破砂锅—— 问到底”这个歇后语了。
(16)、板上订钉--------跑不了 背鼓上门--------讨打
(17)、写出“鹅鹅鹅”的骆宾王,后来都做了些什么?
(18)、10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9)、拿棒槌缝衣服——__________(__)
(20)、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2、歇后语打破砂锅的下一句是啥呢
(1)、2020秋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学生用书,可下载打印!
(2)、喻物类,如:黄牛肩脚——不负责任;老鼠上街——人人喊打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3)、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对牛弹琴--------白费劲
(4)、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纹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竟变成“问到底”了。
(5)、[成语解释]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6)、(猴)子照镜——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7)、1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1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8)、猫哭耗子--------假慈悲 饺子破皮--------露了馅
(9)、打破砂锅--------问到底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10)、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11)、你的儿子才高中毕业,我们招收的是大学生,冻豆腐——难办(拌)啊。
(12)、赤壁之战爆发的晚上,黄盖按照信中约定,驾着一条小船来投降曹操,船上堆满干草。快到曹操的军营时黄盖点燃干草,自己跳水逃走了。熊熊燃烧着的木船借着东风直撞入曹操的船队,一时间火光冲天,哭喊声响成一片。这场赤壁战役中,曹操一方几乎全军覆没,赤壁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
(13)、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14)、“问”与“璺”同音相谐。璺(wèn):陶瓷器皿上的裂纹。底:本指器物的底部,转指事情的根源或内情。砂锅一旦有了裂纹,会一直从上裂到底。指对事情刨根问底。
(15)、瞎子戴眼镜--------装饰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6)、“打破沙锅问到底”根据歇后语的分类应该属于谐音类歇后语,也就是将歇后语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再将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所以歇后语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17)、打破砂锅为什么需要问到底?是在问谁打破了砂锅吗?
(18)、关老爷赴会——单刀直人 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
(19)、[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追寻根源
(20)、意思: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3、歇后语打破砂锅的下一句怎么说
(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二是二 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2)、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4)、(马)尾搓绳——不合股。 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5)、生字宝宝排着队来了,快来跟我去认识他们,我读一遍,你试着读两遍。
(6)、这个劫匪眼看无路可逃,就大肚子踩钢丝——铤(挺)而走险,劫持了一名人质跟警方对峙。
(7)、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8)、其实这是一个谐音的歇后语,“问”原来是“璺”,这个字长得复杂,它的意思是裂纹。砂锅是用泥土烧制成的锅,一旦破了,裂纹就会从头延伸到尾。这句歇后语本来的意思是打破了砂锅裂纹会一直到底部。后来变成“问到底”,用来形容对一件事追根究底,一定要弄个明白。
(9)、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10)、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1)、“打破砂锅——问到底”.因为“纹”同“问”同音,当打破砂锅时,眼见从锅边直到锅底裂开长纹,“问到底”是“纹到底”之谓也.
(12)、(拼音):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13)、歇后语的类型有喻意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等。
(14)、快来这本《小学生歇后语词典》里面找答案吧!学习更多歇后语,让自己的语言6到飞起~
(15)、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表现力独特,给人以深思和启迪,体现出了绝妙的汉语言艺术。
(16)、耗子腿上摆宴席——____(__)____
(17)、只要你数九天不戴帽子——冻(动)冻(动)脑子,这道题一定能做出来。
(18)、王教授电线杆上挂暖壶——高水平(瓶),对古文字的研究深入。
(19)、2020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全册默写纸,可下载打印!
(20)、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4、歇后语打破砂锅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1)、虎落平阳--------被犬欺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3)、他都不再顾及朋友之情了,你还这么帮他,真是腹中行船——度(肚)量大。
(4)、★它除提供语言通俗浅显的释义外,还配有典型例句
(5)、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6)、哈哈,小朋友听清楚了,这语不分“先后”,而是“歇后”。歇是歇息的歇,就是休息。说话只说前半句,我们就懂你的意思,后半句话可以休息了。这就是“歇后语”这个名字的意思。所以歇后语有点像谜语,前半句是谜面,对方不说后半句,我们也知道谜底是什么。
(7)、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8)、幸亏在场的将士都替黄盖求情,周瑜才饶了黄盖性命,但还是狠狠打了他50军棍。这50棍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几乎丧了命。此事被曹操的奸细如实通报了过去,于是曹操在收到黄盖假装投降的书信时,高兴地信以为真,一步步落入周瑜和黄盖设计的陷阱中。
(9)、拼音:(dǎpòshāguōwèndàodǐ)
(10)、一年级汉字偏旁部首表汇总(上册+下册),可下载打印!
(11)、中西餐差异很大,老外喜食冷餐,而中餐特别讲究吃热食,西餐经常把食物分开烹调摆盘,中国人则喜欢各种食物的组合烹饪,复合的口感和味道是中餐大的魅力。砂锅菜式的特点就是发挥器皿独特的加热保温性能,有时除了煮,还用焗等手法,将不同品性的精华食材一起做熟。全国各地都有使用砂锅的名菜,东北的酸菜白肉砂锅,天津的砂锅醋椒豆腐,兰州的什锦砂锅,江苏的砂锅鱼头,潮汕砂锅粥更是其中代表,并随着潮汕菜而风靡全国。还有云南的汽锅鸡,江西的瓦罐汤,器皿的名号也就是菜式的核心,而其中我爱的当然还是擅长砂锅白肉的北京老字号砂锅居。
(12)、“通”与“嗵”同音相谐。点:本指用鼓槌轻敲,转指指点。嗵:模拟鼓的响声。指稍经点拨,就能明白道理。
(13)、一年级数学:加数、减数、被减数训练(每日20题),可下载打印!
(14)、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1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5)、砂锅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的越多,煨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被煨食品的质地就越酥烂。砂锅传热快,散热慢,保温能力强,一般砂锅在关火后,锅内食物还能保持接近沸腾的热度很久。砂锅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能大限度地释放食物味道,所以特别适用于小火慢熬的菜肴。
(16)、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17)、1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1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8)、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9)、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大获成功,黄盖虽然被打,但完全是心甘情愿的。后来人们就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来形容两厢情愿。
(20)、看了这则故事我思绪万千,对小孩那种不畏艰辛,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精神由衷的赞赏,而对不倒翁那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感到悲哀。古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任何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过程不可能是完全顺利的,其间要经历许多的困难和曲折。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追求远大的目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有曲折,也有失败,但是终他们还是取得了成功。
5、歇后语打破砂锅后面是什么
(1)、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2)、歇后语又称俏皮话,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3)、1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1飞机上点灯——高明
(4)、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5)、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半部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境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后半截“歇”着不用说,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6)、对待科学,我们要具有打破砂锅——问(璺)到底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7)、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8)、老师精选100句常用歇后语,让我们一起来玩一场积累歇后语的“文字游戏”吧!
(9)、“恼”与“脑”同音相谐。苦:本指味道苦,转指痛苦。指被某事困扰,很痛苦。
(10)、用动物做比喻的歇后语也很常见,比如猴子捞月——一场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小朋友你的属相是什么动物?找找和你属相相关的歇后语,看看它是什么意思吧。
(11)、他是我们这里的文化名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时,他都是药里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
(12)、10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3)、这个歇后语出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准备进攻刘备和孙权的联军,因为曹操的军队都是北方人,不擅长水战,曹操就用铁链把所有的船链接起来。他的目的是为了让船更平稳,但这给了东吴的军队一个机会,如果有一个勇敢的人打入敌军内部放火,这些连成一串的船一个也跑不了。
(14)、示例:明高明 《琵琶容记·几言谏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15)、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16)、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18)、这句歇后语小童不用解释了吧,只要想想小兔子那绒线球一样的小尾巴就明白了。这句歇后语用来比喻做事没有耐心,不能长久。或者比喻坏人终究会被打败,他们能继续做坏事的时间“长不了”。
(19)、“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的语言是熟语的一种,叫歇后语。 歇后语的语言形式很有意思,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打破沙锅”就像谜语中的谜面,而后一部分“问到底”就像谜语中的谜底。后一部分才是歇后语的真意所在。在“谜面”“谜底”之间有一个破折号,它的意思是“间歇”,有时“间歇”之后的部分不说出来,让人们猜出它的含义,所以这种语言形式叫“歇后语”。歇后语的类型有喻意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等。喻意的歇后语,前部分是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
(20)、 “打破砂锅—— 问到底”就是这种谐音的歇后语。
(1)、他以前骑过摩托车,所以教他开汽车很容易,响鼓不用重槌——一点就通(嗵)。
(2)、分析:“打破砂锅——问到底”。原本是“打破砂锅——纹到底”,因为“纹”同“问”同音,当打破砂锅时,眼见从锅边直到锅底裂开长纹,“问到底”是“纹到底”之谓也。
(3)、说到我为什么离开南京到了广州,可真是酱菜缸里泡石头——一言(盐)难尽(进)啊。
(4)、小朋友,你和小伙伴之间,有没有一些只有你们知道的密码?比如你想约好朋友出来玩,只用说:“今天晚上老地方见。”不用说明“老地方”是哪里,小伙伴也会按照约定出现在那儿。因为你们之间有默契,很多话不用说明白,彼此也能够心领神会。我们中国人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我们说话也有密码,而且是走遍大江南北,中国人都能听懂的密码。这个密码叫做——歇后语。
(5)、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6)、10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7)、10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10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8)、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9)、这个游戏是,将歇后语的前半句给出,让对方猜后半句。可以和爸爸妈妈或学校同学一起,看谁知道的歇后语更多!
(10)、“辈”与“被”同音相谐。糨(jiàng)子:用面等做成的可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糊涂:本指黏糊糊,转指人头脑不清醒。指一辈子都是不明不白地混日子。
(11)、解释:璺,坼裂。谐声为“问”,今径改用“问”。比喻追根究底。亦作“打破砂锅璺到底”或“ 打破砂锅问到底”。
(12)、“动”与“冻”同音相谐。心:本指事物的中央或内部,转指心思。指思想感情等发生了波动,或产生了某种想法。
(13)、“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的语言是熟语的一种,叫歇后语。 歇后语的语言形式很有意思,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打破沙锅”就像谜语中的谜面,而后一部分“问到底”就像谜语中的谜底。后一部分才是歇后语的真意所在。
(14)、示例:《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就让姐姐装糊涂不言语,我可也‘打破沙锅璺到底’,问明白了,我好去回我公婆的话。
(15)、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6)、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7)、有些歇后语出自历史典故,有些来自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有些拿动物打比方,有些就源自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人当然发明不出来这么多语言密码,这是中国的老百姓在长期生活中总结、流传下来的,是集体的智慧。小童来说几个歇后语的前半截,你试试看,能不能猜出后半句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歇后语打破砂锅的下一句是啥呢精辟1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