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美育书简
1、席勒的美育书简主要理念
(1)、18世纪的德国处于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滞后衰微的状态。启蒙思想是当时的主流文化思想,也正是上文席勒所提到的那导致人性分裂的“文化”,它的本质就是让理性去统治世界。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表明了对理性的赞扬,而席勒认为当时的科学理性和严密的社会分工使人成为不再完整的“碎片”。在《美育书简》的第7封信中席勒称:“或许应该期待国家起到这种作用?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家如同它现在的情况那样正是这个祸首。”显然他认为国家不能成为使人格完满的力量。启蒙运动先在英国、法国发展之后才到德国,所以德国启蒙运动受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影响。但是当时德国封建主义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力量较弱,无法产生类似法国大革命的效果,但而后导致了“狂飙突进运动”的产生。对当时的德国而言,启蒙文化是一种进步文化,而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国家相对封建国家而言也是一种进步的国家形态。席勒的理论预见性在于,他比德国乃至欧洲的知识阶层都更加敏锐地发现了这种进步文化和进步生产力的深层征兆:启蒙运动及其所宣扬的理性精神尽管表征为进步的力量,然而却具有分裂人性、撕裂人的自然属性的弊端,如果说感性使人牢牢地被自然所束缚的话,那么与感性割裂的理性在现实中同样无法使人达到真正的自由。于是在第2封信中他说,应该“将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因为“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时代的鉴赏力,而且更关系到这个时代的需求。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席勒找到了解决政治问题途径:从解救人本身入手,通过审美教育使“分裂”的人恢复完整的状态,从而得到终的自由。席勒称:“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之外,没有其他途径。”需要指出的是,他所谓“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毋宁说是使“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也就是说成为一种理性与感性、自然与自由获得统一的人;而“审美的人”正意味着“自然”与“自由”之分裂暂时被消弭。
(2)、第一线|王志刚:班主任应如何开发学校晨会课程?
(3)、2003冯至、范大灿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附范大灿译《论崇高》。
(4)、对“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的解读是:“用中国文论的术语来说,理想的美是‘阳刚’与‘阴柔’的统而经验界的美却往往偏于‘阳刚’或‘阴柔’。”当然,朱光潜用的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去阐释席勒的这两种美,这种阐释本身具有鲜明的本土意义。“阴阳刚柔之说源于《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在此之后,三国魏曹丕将“阴阳”用来阐释文学;南北朝时期用它们区分文章的风格;姚鼐还将二者提升到了审美的范畴。也就是说,“阳刚”和“阴柔”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是两个相互统一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的两个类型。并且,二者的地位是相同的,它们仅仅是美的两种表现方式;而席勒所说的“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它们在西方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同的,并且“振奋性的美”对“融合性的美”存在一种超越性的价值。
(5)、 从第11封信开始,阐述具体的美学问题的观点。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认为,人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自然要求或冲动,即“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前者“把我们自身之内必然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后者,“使我们自身之外现实的东西服从必然性的规律,”在通常状态下,这两种冲动各行其是,或受制于感性内容,或受制于理性形式,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只有一种“游戏冲动”才能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统一的结果便是美。这样,便改造和发展了康德的“游戏说”,从而揭示了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特殊本质。
(6)、有一种意见认为康德把美看成只是自然界必然性与道德自由之间的桥梁,于是断言康德主张善居于美之上。这种一般流行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桥梁可以理解为居间的意思,但在康德这里似应理解为统一二者的更高的范畴。当然,正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秩序的象征,这应该说是他没有摆脱古希腊的善主导着的美的思想痕迹。康德的美学从总的意图上看似乎是极力强调美之不同于真和不同于善的独特之处,从而凸显出专门的美学领域。
(7)、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8)、(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1759-1805)
(9)、一是立德树人引领下的品德教育策略。利用品德教育来铸造中小学生的美德,这种美德需要学校引导“饭圈”中的中小学生去构建一个快乐的关系,在这种愉快的伙伴关系中去习得和实践,从而成长为一名品德高尚、成就卓越的人。
(10)、声明:本平台支持艺术、学术、文化传播。发布或转载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1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12)、人们似乎可以根据这里的说法推断席勒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审美放在第二位。但联系席勒总的美学思想来看,则这种看法是表面的:席勒明确地把“审美意识”即他所谓“游戏冲动”看作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统一。他认为单纯的“感性冲动”使人受自然的感性物欲的强迫,是一种“限制”,单纯的“理性冲动”使人受理性法则(例如作为道德法则的义务)的强迫,也是一种“限制”,人性的完满实现要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即超越(不是抛弃)有限以达到无限、达到高的自由。
(13)、本文来源:摘自《江海学刊》,节选,2000年4月30日。新标题为编者所加。
(14)、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
(15)、(1)尽管笛卡儿主张心灵与身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并且尝试以松果腺作为二者互动的媒介,但是他的理论并不成功,因此引起后继哲学家一系列有关「心物问题」(TheProblemofMind-Body)的讨论。
(16)、1790年丹麦诗人巴格森拜访了席勒夫妇,对于他们家庭生活的贫困十分同情。当时席勒作为魏玛宫廷顾问的年俸只有200塔勒,而他一年家庭花费至少要1200塔勒,他主要靠不停的写作赚取稿费来维持生活。于是这位丹麦诗人便说服丹麦王子——奥古斯滕堡公爵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给席勒提供经济支持。恰在这时席勒病危的消息传遍四面八方。《南德意志文学汇报》甚至误报了席勒去世的信息。其实席勒是由感冒转为肺炎,进而引发胸膜炎。调节对他身体的伤害不亚于疾病的伤害。丹麦王子了解了席勒的处境以后,向席勒提供了三年的赞助,每年1000塔勒。
(17)、伊藤虎丸在《鲁迅与终末论》中提出“将作为人格的人对置于作为物质的自然,是笛卡尔以来的欧洲近代学问的出发点,自由的‘个’,‘不仅仅是全体当中的一部分,而是具有不可被全体所无视,所否定的个有性’,其人格的尊严性‘只有通过超过全体,并且能够否定全体的者与个的直接连接方有可能,只有直面这种作为否定者的神,人才会被从自然有机体秩序的埋没中拉将出来,获得自由(主体性),并由此而重新朝向具有主体性和互相伦理契约关系的共同体的形成。”“只有具那种自由的人,其作为‘人格’才有别于自然的、生物的、物欲的人。而只有当人直面作为否定的超越者时,只有当他获得前者的启示时,才会从埋没于‘多数’(亦可以置言为‘多数’所造就的既成秩序和价值观)当中被呼唤出来,成为作为自由的‘个人’(或‘个性’)的人格。”也就是说,只有当人遇到否定着,人才能获得自由;只有人超越否定者,人才成为自由的“个人”的人格。
(18)、据席勒之说,“人们只能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这个“只能”是值得质疑的)。“自由心境”来源于“通过理性规定与感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虽然“为了在空间描绘一个形体,我们必须给无限的空间划定一个界限”与要求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像“感性”和“理性”这种相辅相成的东西能否如此各有自己的界限,对立的存在是很令人质疑的;而且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一定会达到自由心境么?)“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人在审美状态中摆脱了物质世界,把它当做对象。”“‘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真正的、不可丧失的所有物。”(能将对象推向远方的只有“观赏”么?)
(19)、审美思考之一:“饭圈”现象是明星榜样引领与偶像信仰崇拜的错位问题引起的文化现象。
(20)、可以结合语文课本中的詹天佑等历史人物,让中小学生深入挖掘中国铁路之父的科学精神;
2、席勒美育书简中美育概念
(1)、席勒自己也在第十一封信中承认,所谓的“存在”只有神,“经验中的人”是“有限存在”,人活在现实生活中永远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在第十四封信中坦白“人的人性观念,是一种无限,人在时间过程中能够越来越与之接近,但永远不会达到。”。
(2)、整幅画作单纯而又富有变化,线条和色彩的微妙处理给人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透露出浓重的装饰性趣味。
(3)、席勒由此得出结论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这也就是说,只有审美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才是完全的人。
(4)、其次,学校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格。人格问题,是一个自我认知的心理调适和抗挫成长的心理补偿问题。学校要引导中小学生不断地认识塑造自己的整体人格,尤其是针对过度“饭圈化”的中小学生,需要不断地正向引导和全面地认识自己。为此,学校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儿童视为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个体,一块有待琢磨和雕饰的璞玉;二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对特定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只有这样才不会将中小学生中的“饭圈”现象这一特定行为视为一个孤立的音符,才能把它视为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学校才能不断地将“饭圈”中的中小学生引向追求卓越的人格轨道。
(5)、不管席勒的美学思想中还存在着一些令后人困惑不解之处,不管它存在着一些遭到后人批评的缺点,但他的美学思想中所贯穿的一个基本思路却至今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一个“审美的人”,既超越了感性欲望的限制,又超越了理性法制包括道德法则(“义务”)的限制,因而是一个自由的人。这个基本观点用席勒所使用过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说就是,美乃是“无限出现在有限之中”,乃是在与有限感性物的“结合”中上升到无限的自由。席勒把这种境界称之为“崇高的人性的实现”。
(6)、席勒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不仅从事艺术创作,同时也进行理论的思考。他在完成诸如《大钟歌》《希腊的诸神》等大量诗歌创作的同时,还发表了《论素朴诗与感伤诗》的诗学理论。他从与歌德在创作倾向的不同中概括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区分。后期在历史剧创作的同时,也发表了《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以及《论悲剧艺术》,对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性作了独到而精辟的阐发。
(7)、徐恒醇先生是我国设计美学界的著名学者和开拓者,先后从事外国美学和技术美学(设计美学)研究,早年在技术美学研究方向的著作有《技术美学原理》等著作。
(8)、审美能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的压抑,有助修身养性,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至于到底是审美还是审美过程中遇到的否定者导致人获得自由就有待考证了。我们可不可以猜测真正使审美有助于人格教育的是存在于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否定者,而席勒并未意识到这点。
(9)、席勒用游戏冲动去消解人之本性二元论的难题,用美去表征理想的人格性;这些思想都展现在《美育书简》之中。但是,席勒书写《美育书简》一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去提供一个建构理想人性的理论而已,亦同时去呼应启蒙一词的时代意义——人应通过理性自觉而进行自我教育与成长,而这才是他倡导美学教育的初衷。对席勒而言,美学教育并不是单一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事件,而是国家应该介入和统筹的政策;因为个体的理想人格必须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10)、大体上说来,在古希腊,实际兴趣重于审美兴趣,美较多地受善的制约。中世纪轻视艺术美,但中世纪的审美意识是很强烈的,阿奎那认为美高于善,但他的这种思想是与禁欲主义相联系的(善总是与意欲有关),中世纪关于美与善的地位的看法可以看作是由古代到近代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近代,哲学家们大多认为审美兴趣高于实际兴趣,美高于善,康德、席勒、谢林、黑格尔基本上都作如是观,近代美学一般主张,美较多地受真的制约。在现当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那里,特别是在海德格尔那里,美明显地居于比真更高的地位,这是大不同于近代以至于古代的地方。从古至今,美的地位愈益提高的过程反映了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教养提高的过程。
(11)、若从文艺复兴时期中之人文主义的研究风潮开始,人之本性的开发与培养于事实上已成就了整个近代欧洲文明的内涵,那么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为何需要重新考察人之存有本质、再次强调实现理想人性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关涉到近代哲学家于存有学研究上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二元论困境。
(12)、在《美育书简》的16和17封信中席勒重点论述了“融合性的美”以及它是如何对“紧张的人”起到缓和作用,从而使它恢复的整体。何为“紧张的人”?席勒说:“如果一个人既受到感觉的强制,又受到观念的强制,那么我就把他称为紧张的人。在人的两种基本冲动中,每一种的单独统治对于他都是一种强制和暴戾状态。”也就是说,“紧张”是人感觉自己受到束缚而无法获得真正自由的状态。“紧张”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感觉的强制”,另一种是“观念的强制”。关于这两种强制,在《美育书简》的第4封信中席勒称:“人可能以这样两种方式对立起来,或者当他的情感支配了他的原则时,成为一个未开化的人;或者当他的原则摧毁了他的情感时,成为一个野蛮人。”无疑,第一种对立指的是“情感”与“原则”的对立,而“情感压倒原则”正是“感觉的强制”;第二种对立则表现为“原则压倒情感”,亦即“观念的强制”。无论何种,都是感性与理性相矛盾的表现,所谓“紧张的人”则是这种矛盾的结果。
(13)、本书用书信体的形式,对美的本质特征及审美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哲学探讨。前10封信对审美教育等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详尽的论述。席勒把审美教育看作是实现社会改革和获得人性自由的途径。他主张将美的问题作为自由问题的前提,通过审美教育来完善被现代社会肢解和腐化了的人性。
(14)、第四封信 性格的完整性表现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共存
(15)、中国虽然是一个诗的国度,但在传统思想中儒家占统治地位,儒家基本上是重善更甚于重美,儒家对“万物一体”的理解不同于老庄,儒家往往把美置于善的制约之下;同时,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思想的素朴性与直观性的特点妨碍了我们对这个诗的国度里的实际的诗意(审美意识)、艺术品作充分的理论上的反思,因而比起西方来缺乏专门系统的美学研究;此外,中国传统哲学较少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其对真的理解较少追求普遍性、规律性的内涵,“万物一体”的思想中缺乏主体对客体的征逐精神。
(16)、第二十封信 美育的目标:培养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和谐
(1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18)、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艺术》。
(19)、席勒身处于欧洲人呼吁人性自觉的启蒙运动之中,其思考的问题正是人本性二元分裂和对立的困境。在寻求解决之道上,康德的理性哲学——尤其是判断力理性的理论——曾为席勒提供了指引,但终究为他所弃;因为康德固然以人之三大理性的统摄运作去说明整体人格的完成,但是,当他宣称「纯粹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性优位」和「判断力理性对自然之合目的性进行直观」时事实上仍将物质性消解于精神性中,自然本身没有属己的真正独立性和价值。
(20)、我们清楚明白到,人不仅仅是物质,也不仅仅是精神,人既不能作为纯粹的自然人以感觉来支配原则,也不能作为纯粹的理性人用原则支配情感,而是应该要兼具两者。因此,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要完善自己的性格就必须靠美育。美育充当是感性与理性的中介,使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使人格不断得到完善,而不至于走向任何一方的极端。
3、席勒美育书简观点
(1)、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人又进一步被塑造成了物的奴隶,即成为“你奴隶的奴隶”(你占有着物质,物质是你的奴隶;但是你不断地追求物质,导致你又成为了物质的奴隶)。以至于把自己的全部生存目的都寄托在当下的物质享受上,而不再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人的心灵完全被物质和欲望蒙蔽了,丧失了发现美,欣赏镁的能力。这就造就了利己主义者的涌现,腐化的滋生。
(2)、官方网址:www.ajiaguojiedu.com
(3)、“振奋性的美”可以帮助人们找回丧失的力量。他说:“前者的作用是使精神既适应物质方面也适应道德方面,并且为了加强它的敏捷性,以便轻而易举地减少气质和性格对感受印象的阻碍。”“前者”指的就是“振奋性的美”,“使精神既适应物质方面也适应道德方面”也就是使精神获得来自感性的力量,同时使这种感性力量具有真正的道德方向。“振奋性的美”通过弥合人性中的懒散、无力,使“松弛的人”恢复身上的力量,终达到和谐的状态。席勒在《论崇高Ⅱ》中称:“我们在崇高那儿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因为感性冲动与理性的立法不起作用,在这里精神活动着,好像它不服从除开它自己的法则。”这里所说的“崇高”指的就是“振奋性的美”,“自由”是因为超越了“感性”与“理性”的法则。他们仅仅作为“完整的人”,在自然面前表现出了主体精神的自由。值得注意的是,席勒在《美育书简》中也使用了“崇高”这一范畴,并且给予了它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第23封信的脚注中说:“应该把崇高的态度与高尚的态度区别开来。后者超越道德习俗的限制,而前者不超出这一限制,然而我们更加看重前者。我们看重前者并不是因为它超越了自己对象(道德准则)的理性概念,而是因为它超越了自己主体的经验概念(我们关于人的意志品质和意志力的知识)。”所谓“高尚的态度”,指的是自然的人通过审美而进入到自由的王国——“精神王国”,其超越指的是审美主体从个体的、自然的或社会的束缚中得到了解放,也即达到了合目的或理性的程度,这事实上只是第一步;而所谓的“崇高的态度”则是席勒所真正重视的第二步,指的是从自由的“精神王国”重新返回到受到自然和社会双重束缚的现实王国中来,其超越事实上指向了从审美主体向道德主体的转化——只有在现实王国之中,道德主体才会真正生成,这点也正是席勒所谓“自然的人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变成道德的人”的完全落实。换句话说,这种超越指向的是道德的人对审美的人的超越。这点,也正是相比高尚,席勒更看重崇高的原因。所谓“崇高”是“超越了自己主体的经验概念”,指的是崇高是一种获得了来自“精神王国”的理性引导而使主体达到自我超越的意志,这种自我超越既是对自然主体的超越,同时也是对审美主体的超越。他说:“假如没有崇高,美就会使我们忘记尊严。我们被接连不断的快感弄得虚弱松懈,就会丧失性格的朝气蓬勃。”“快感”指的就是人们在审美状态中所得到的体验,而“虚弱松懈”实际上就是席勒所说的“松弛的人”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人们一直沉浸在审美状态中就会失去原本的自然力量和理性力量,而“崇高”可以帮助人们恢复身上的精力。无疑,这里所说的“崇高”就是“振奋性的美”,它指向的是道德的主动性,它的作用是帮助人们从感性世界飞跃到理性世界,使人们成为真正道德的人。
(4)、1985冯至、范大灿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附范大灿译《论崇高》。
(5)、德育40年·盘点∣40件德育大事(政策版)
(6)、“人不只是物质,也不只是精神”。单纯的“感性冲动”使人受自然的感性欲求的强迫,是一种“限制”,单纯的“理性冲动”使人受法则(包括意志上的法则如义务)的强迫也是一种“限制”,人性的完满实现则要求把两者结合起来,要求超出有限以达到无限的自由,这就是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席勒称之曰“游戏冲动”。
(7)、据此,我以为,中国的“万物一体”一方面可以说为人类思想史上真、善、美的真正统一提供了可贵的基石;但另一方面仍有待于开发和阐发,有待于我们在此基础上吸取西方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建立起自己的宏伟大厦。
(8)、融合性的美;振奋性的美;人性的完整;审美教育
(9)、“显隐说”主张美不在于超越感性从而以感性的东西显现超越性的抽象概念世界,而在于超越在场的、具体的东西从而以在场的具体的东西显现不在场的,然而同样具体的东西。我把这里所说的不在场的、然而同样具体的东西理解为隐蔽于在场东西背后、作为在场东西的背景与根源的无穷的现实联系。这里的在场,不仅指感性的东西,而且也包括理性的东西如法则、普遍性、必然性之类,西方现当代哲学称之为“恒常的在场”,以区别于变动不居的感性在场者。
(10)、在奴隶制社会,随着学校的产生,美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中国西周的学校把“乐”作为“六艺”之一。孔丘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对于诗和乐的教育是很重视的。在西方,古希腊的斯巴达为了把奴隶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坚强的战士,教他们学唱各种赞美歌和战歌,并把音乐、唱歌、宗教舞蹈跟军事、体育结合起来。雅典的奴隶主阶级为7~14岁儿童设立弦琴学校,教他们学习音乐、唱歌和朗诵诗篇。古罗马的修辞学校也教音乐。在那时,美育的目的,都在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11)、一种是“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性”,这种冲动所要求的是尽量使人成为物质性的存在、感性的存在,而人作为这样的存在,他所感觉到的只能是在时间中转瞬即逝的一个一个的个别的、受他物限制的(有限的)东西,这样的人是一个只抓住现实性、只有感性物欲的人。
(12)、2008李光荣席勒:美育书简重庆出版社《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收录。
(13)、(文中引用出自席勒《美育书简》,《美育书简》为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是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1795年经整理出版。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
(14)、席勒所说的“游戏冲动”不止于单纯的轻佻的嬉戏。“游戏冲动”的意思就是不受强迫、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这也就是审美意识。“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这样美也就可以说是物质与精神、“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结合”。
(15)、1963曹葆华美育书简(选译)《古典文艺理论论丛》第5册简》英译本,并参照《席勒全集》
(16)、本次再版,除了对原有的失误和不当之处进行修正,徐恒醇先生还为每一封信撰写文本解读,以盼更多读者能够从这一经典美学著作中获得思想和美的享受。
(17)、(本文续上篇:美是一种善,美之所以能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18)、无独有偶,历史总是在重复中发展,在发展中重复。当席勒写这本《审美教育书简》的半年之前,即1793年1月12日法国巴黎人民把路易十六押上断头台,从此宣布法国大革命的波涛席卷整个欧洲。法国大革命带来的人民思想上的启蒙,科技的进步,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分工的变更,都一一地影响着该时代的人们,当然席勒也是当中的佼佼者。站在时代的风口,席勒从对大革命充满热情到对大革命感到失望之极。正如前文所说他看到了近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丧失了,人为适应社会需求,只发展起天赋中的一部分,压抑着其余部分,使人的性格的发展变得支离破碎。而席勒写下的这本《审美教育书简》正正就是要填补人们人格上的缺失,只有通过美育才能来达到这一目的。这也是美育的作用和任务。而中国,也是在改革后带来了一片新景象。可是,也如前文所叙,人格在这个发展的潮流下,正在变得支离破碎,人们的想象力逐渐消退,艺术也慢慢淡出时代的浪潮。人们的审美趣味不断的向低俗化迈进,一步步的逼近腐化。从这一层面上说,此时此刻的中国与彼时彼刻的欧洲相像。
(19)、可以结合敬爱的同志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引导中小学生牢固树立为国家富强的民族担当意识;
(2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y14lxhk8V2im3yBnpYPFw提取码:fjmt 书名:审美教育书简
4、席勒的美育书简主要内容
(1)、需要指出的是,“紧张的人”并不仅是一种哲学反思或逻辑推导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首先来自席勒对社会现实中人的批判性反思。“未开化的人忽视艺术,并把自然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野蛮人嘲弄和蔑视自然,然而他比未开化的人更为丢脸,他进而成为自己的奴隶的奴隶。”“未开化的人”无疑受“感觉的强制”,被“至高无上的自然”所统治,在“自然”面前“艺术”自然被忽视,指向的是现实社会中未受教化的“下层阶级”,表现出人性原始的粗野;而“野蛮人”(barbarian)并非与汉语语境中“未开化的人”同义,其“野蛮”指的是丧失同情心——“情感的力量”,也就是说“情感”被“观念”所压倒,具体指向的是“上层阶级”因来自理性的“观念的优越”,而蔑视和嘲弄“自然”,进而对深受自然束缚的“下层阶级”丧失同情心,成为“野蛮人”。无疑,席勒更为厌恶“野蛮人”,他称:“有教养的阶级则表现出一幅更令人作呕的懒散和性格腐化的景象,因为它的根源正是文化本身,这就更使人厌恶。”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席勒《美育书简》中的上层阶级指向的是当时德国的贵族和王室,物质利益是他们的信仰,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用暴力掠夺人民的财富,而他们则过着慵懒的寄居生活。因此,席勒对于上层阶级更加憎恶。
(2)、内容为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它是美育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美学现代性的开山之作。席勒在本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
(3)、席勒对此曾作了较详细的解释。他说,在“审美直观”中,由于感性现实与理性法则的结合,一方面,感性事物和人的欲望不至于因缺乏理性尊严而变成至高无上的东西;另一方面,理性法则例如道德义务也不至于因缺乏感性欲望而令人有强迫接受之感。这样,在“审美直观”中,单纯的“感性冲动”或单纯的“理性冲动”所给人的限制、强迫感“都被排除了”。
(4)、“美育”概念的出现,是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学科体系之后,由席勒提出来的。
(5)、20世纪初,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杜威(J。Dewey)继续阐述了这一思想,并提出“的经验即艺术”和“艺术即经验”的见解。在杜威看来,美不等于日常经验,但又不是与经验无关;任何美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日常经验中升华出来和由正常经验转变而成的。
(6)、现当代“显隐说”的美学观点告诉我们,正是从在场的东西中显现出与之相联系的不在场的东西,才能看出一个在场者的真(真实面貌),反之,把在场者与不在场者割裂开来,则只能得到抽象的东西,而达不到在场者的具体真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说,正是审美意识才能使我们达到一事物之真。
(7)、推荐|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第1~39批全名录
(8)、早在学校时,席勒便开始了剧本创作。他以德国作家舒巴特的一个短篇小说《关于人的心灵的故事》为素材,将主题转向反对不公正的社会制度,1781年完成了第一部剧本《强盗》。该剧于1782年1月在曼海姆国家剧院上演,大获成功。他相继又创作了《斐艾斯柯》《阴谋与爱情》以及《唐•卡洛斯》等。后两部作品被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谱曲改编为歌剧,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9)、荐读|傅国亮: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品德教育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席勒美育书简中美育概念精辟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