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民族习俗有哪些【春节风俗习惯】

一、传统春节的由来和习俗有哪些

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春节是如何而来的呢?春节,中国人重要的节日。

2、是中国盛大、热闹、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3、有谁了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4、春节的由来、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盛大、热闹、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5、是中华文明集中的表现。

6、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7、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8、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9、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0、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11、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12、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14、“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15、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16、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17、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18、”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19、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20、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21、“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22、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23、原来,“年”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24、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25、“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26、第二天是正月初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27、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28、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29、(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

30、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31、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32、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

33、春节的习俗腊月二十三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

34、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35、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36、腊月二十四扫尘“腊月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37、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38、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39、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40、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41、腊月二十五接玉皇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42、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3、腊月二十八洗浴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44、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45、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后的一个晚上。

46、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47、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

48、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49、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50、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51、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52、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

53、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54、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

55、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56、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57、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58、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59、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60、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61、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62、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63、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64、千门万户瞳瞳日。

65、总把新桃换旧符。

66、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67、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热闹愉快的时候。

68、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69、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70、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

71、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72、正月初一拜年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73、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74、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75、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76、新年的初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77、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

78、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

79、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80、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81、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82、逛庙会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

83、春节庙会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

84、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

85、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86、观社火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

87、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

88、社,即土地神。

89、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90、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91、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

92、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

93、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94、舞龙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汉民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

95、每逢喜庆节日,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

96、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

97、舞龙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

98、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

99、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

100、只好变成老头来到人间求医。

101、大夫摸脉后甚觉奇异,问道、「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

102、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

103、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

104、为了答谢调节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05、这件事传出后,人们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龙祈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106、舞狮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民间体育活动。

107、又会在春节或庆典活动舞狮。

108、舞狮开始于南北朝。

109、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

110、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

111、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112、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

113、这种舞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

114、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

115、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妞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

116、舞狮要使出浑身解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在春节时舞狮呢?相传明代初年,广东佛山出现一头怪兽,每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

117、后来,有人建议用狮舞来吓唬怪兽,果然奏效,那怪兽逃之夭夭。

118、当地百姓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节便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119、春节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120、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为著名。

121、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122、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123、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124、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125、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126、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127、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128、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129、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130、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131、饺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132、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133、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134、“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135、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136、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137、元宵,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

138、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

139、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140、”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141、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142、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

143、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

144、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145、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

146、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147、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二、春节的习俗有哪些?(5种)

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春节是如何而来的呢?春节,中国人重要的节日。

三、各个民族的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至少3个,内容多些)

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春节是如何而来的呢?春节,中国人重要的节日。

四、春节的风俗有哪些(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

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春节是如何而来的呢?春节,中国人重要的节日。

五、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1、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春节是如何而来的呢?春节,中国人重要的节日。

六、春节习俗风俗有哪些

1、春节习俗介绍: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岁节`(年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2、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3、祭祀神(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4、一般来说都会先大扫除,除旧迎新。置办年货。

5、接着是除夕那天,贴春联,吃年夜饭。

6、初一初二一直到元宵都是拜年游玩庆祝期。

七、春节的传统习俗有那些

1、春节习俗介绍: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2、岁节`(年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八、春节习俗有哪些?

1、(春节习俗、祭灶神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2、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3、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4、民谣中“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5、传说到了腊月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6、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7、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8、“扫尘日”。

9、迎新首先要除旧。

10、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11、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

12、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13、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14、春节习俗、倒贴福字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15、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

16、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17、春节习俗、贴春联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18、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19、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20、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21、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22、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23、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

24、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25、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26、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

27、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

28、”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

29、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30、春节习俗、贴年画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31、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32、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

33、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

34、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35、春节习俗、除夕守岁踩岁除夕是指一年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

36、“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37、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

38、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

39、年夜饭是一年中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40、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

41、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

42、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

43、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44、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

45、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46、春节习俗、年夜饭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

47、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

48、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49、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

50、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

51、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52、春节习俗、压岁钱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

53、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54、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

55、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九、春节各民族的民族风俗

1、汉族、大年初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2、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

3、腊月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天天红灯高挂。

4、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

5、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

6、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7、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

8、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9、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

10、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

11、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

12、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13、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

14、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

15、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

16、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

17、初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

18、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

19、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20、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

21、初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

22、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

23、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

24、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

25、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26、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

27、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28、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29、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

30、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31、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32、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33、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4、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35、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

36、除夕岁守夜。

37、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

38、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

39、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40、拓展资料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41、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42、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

43、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

44、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45、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46、这些活动均以拜祭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47、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48、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49、人们在春节这期间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在这节日里亲朋好友之间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50、春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51、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52、“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3、参考资料、春节_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春节的民族习俗有哪些【春节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