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家训子若不如我图片精辟117条

林则徐家训子若不如我

1、林则徐 子若不如我

(1)、与其给孩子留钱财,不如教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因为高超的生存本领会让孩子一生受用。所以,奉劝天下为人父母者,给孩子“留才不留财”,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要有足够的立足于社会的本领,并培养他“长大后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2)、比赛的那一天到了,她以优异的表演获得了大家的掌声。美国的评委跟她说了一句话:“你要注重你个人的品德。”这个年轻的中国女孩根本搞不清楚他在说什么,什么叫做个人的品德。她就回家静等录取书。

(3)、点评:博学为何?通古至今,纵横捭阖,只为修己身。若以读书为装点门面,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不可一世,以为莫己若者,纵然读尽天下古今之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何益?徒增一恨耳! 

(4)、d的十八大以来,我们d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廉洁从政、廉洁用权、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入《中国共产d廉洁自律准则》。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必须恪守的底线,优良家风对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5)、意思是”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留钱给他干什么,他本来就很贤慧和聪明,我把钱和财产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奋斗的意志。子孙不如我,那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留的钱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为,越是增加其过错.”

(6)、也就是说,这话说的不能算错,但也不能说是完全对。

(7)、有人称《曾国藩家训》为“千古家训之首”,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的。因为若从狭义的角度看,《曾国藩家训》于家规礼法所涉并不为深,甚至《曾国藩家训》一书的成书也尚存不为人知的悬疑。作为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的曾国藩,被钱穆先生称为“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他一生重视教育,不论在京为官,还是在外带兵,总是作有大量教育子弟的书信、文章。在他生前,《曾国藩家书》就已结集出版,并在当时就极受世人瞩目。

(8)、出自于清朝政治家林则徐的对联,全文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9)、其次,没有任何其他证据,可以证明道光踢了奕纬,更别说踢了奕纬的胯下。教训一下儿子,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被旁边的太监夸大的可能性高。

(10)、我答:“我信。不过,老辈子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真的没必要给儿孙留那么多。”

(11)、所以我认为这件事不靠谱。在《清实录》里有记载,道光去看了奕纬的病情,由此可见,奕纬不是暴毙而亡,而是一个生病到病重过程。至于是什么病,清朝的史书,一般都没有介绍。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等等这些人得了什么病去世,都没有具体记录。

(12)、抢先看!卫辉比干庙大门落成剪彩仪式暨纪念比干诞辰3110年

(13)、通过与子女一同漫游大自然,从而培养子女的想象力;

(14)、拥有如此眼光与思想的林则徐,他的后代也未曾让他失望。人间已换,此刻已然不是过去被列强瓜分欺凌的清王朝,炮火中家破人亡任人宰割的艰难岁月已经过去,帝王宫阙也已经变成了人民的财产静静伫立在北京以供观瞻。

(15)、父母不孝,奉神无益。人无父母则不生,一个人今生所受的恩情没有能够超越父母所给予的。如果连亲生父母都不孝顺,对神灵再毕恭毕敬又有何用?生而为人却连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做到尽心尽孝,对神灵的谦卑又能有几分发自内心的虔诚?神灵又岂会相信这样的人?世间之人多为功名、利禄四处求神拜佛,却罕有珍惜周身之人,可谓信神而忘人。林则徐虽然从小学佛,但却能够保持理性的思维,避免踏入误区,并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提出“为人不孝则鬼神不亲”,不愧为一代开明读书人。

(16)、这可不是性别歧视,封建王朝的皇帝要没有儿子,不光自己没人善后,整个国家都会处于动荡之中。所以说普通人家女儿随便生,没人管你,封建王朝的皇帝不行。

(17)、后来,韩世能官至礼部侍郎,奉命出使朝鲜,蒙皇上赏赐一品朝服,韩家子孙,果然累代贵显。”

(18)、不要以:“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的恶俗之语成为自己人生的至理名言,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心身,也会遭受报应的。所谓的好人曾经也看过无数次坏事,难道这样的好人就不该为他的过去的所做的坏事儿受到报应吗?同样的道理,现在的所谓的坏人也曾经做过一些好事,难道就不应该感受到“做善有报”对他的报答吗?好坏是相对的,谁都不要以这种有色的眼睛来关在他人,不然给自己的福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说只修自己德,不观他人过就是这个道理。

(19)、此次销烟撼动了列强在华利益,帝国寻机挑起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自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无祖宗,身从何出?须常怀先祖稼穑之艰,创业之难。尊祖敬宗,人之常情。节时佳日,缅怀祭祀,其心当诚。鸦尚反哺,羊能跪乳,况人之不如乎?为吾子孙,须常记之。

2、林则徐家训子若不如我图片

(1)、这句话说明人生的价值就是在有生之年创造价值,自然包括财富的积累,因为要活着,要养家糊户,要过有品味的生活,这一切都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这得靠财富去支付眼前的生活和预期的生活。

(2)、而做个善人,必要以孝顺父母为重点和基础。对于这点,古往今来,从来没得商量。

(3)、朱熹《朱子家训》说,“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告诫人们不取不义之财,要做到廉洁。林则徐告诉家人:“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段廉训,无疑给后人以莫大的警示。

(4)、到了明穆宗隆庆丁卯年,韩世能梦见金甲神明告诉他说:“你祖父放生,有大功德,从此子孙世代贵显,当先使你荣享一品官位。

(5)、0幸福来自于对人生的通悟。人生说长不短,对生命的领悟,事关每个人的活法,看得开,懂得取舍,会知足常乐,就会幸福满满。事事斤斤计较,这山望那山高,贪心不足,永远得不到幸福。

(6)、今天,能真正读懂并践行林则徐这段话的,又有多少人呢?

(7)、“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8)、人居社会,关系纷繁,待人接物,处世分明。器量大,操守璃见识远,谋虑长,是非辨.大小分,行事必审其当否。听人说是非.莫轻信,亦莫轻答。诺则必行。处乡邻以敦厚谦和为心,若有缓急,自当量力助之,不可存求报之心。此谓处世如胸中泾渭,自当分明。

(9)、当听说股神巴菲特要捐出99%的个人财富时,我的一个同事说:“那他的后代还不得气疯了?”

(10)、或许我们可以转变一下思维,升华一下,谈谈“留什么,怎么留”的问题,亦或引申到“子如何看我,我如何教子”的问题。

(11)、《好了歌注》中开头就写到: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12)、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3)、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4)、既然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就该看重他生命的尊严,把创造的权力还给他。

(15)、前不久,有位市委书记被查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儿子和小舅子在其管辖地搞工程、做项目,大搞权钱交易、买官卖官,把好端端的官场和市场都搞乱了,自己终也把持不住,断送了好端端的前程。儿子在老子眼皮底下胡作非为,父亲岂能不知?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推波助澜,其结果必然是沆瀣一气,父亲成了儿子的坏榜样,儿子成了老子的负资产。

(16)、当时儿子也很生气的说:“我定个外卖怎么了,你生那么大气,不就是一份外卖吗。我挂了两科怎么了,你知道医学院有多难读吗,你知道我多晚睡觉吗,你知道我学习有多苦吗,我不像其他人,看一遍书就能记个大概,我脑子不行,我记不住,那么厚的书,我看一遍,记不住,我比别人都努力,可我就是考不过人家,我没有不学习,我只是放松几天,你别老因为几块钱生气,不就几块钱吗,至于吗,你老说爱我,你老说家里的钱,都是我的,那你现在就给我呀…………”。

(17)、林则徐共育有四双儿女,其中一双儿女早夭,其余的孩子皆有所成。嫡子林汝舟目睹父亲一生波澜坎坷,深知宦海莫测,加之时局危急,自道光十八年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之后,未曾升任他职。

(18)、被记录下来的还有《了凡四训》,袁黄(袁了凡)后抉择自己要去行持善法,当然也没想到后来的事情,尽然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19)、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为了别人而读书,即是要博取别人的认可,行为浅薄媚俗。而为了自己的读书,是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简单说,读书是为了修身正行。

(20)、留给孩子巨额资产,势必阻碍他成为创意性人才;

3、林则徐家训子孙若如我

(1)、或许,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予下一代“方法、思维、品质”;

(2)、不惜元气,医药无益。元气,是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如果不求惜身,一味放纵自己,即使事后再怎么使用药也无法填补身体的亏虚。林则徐所处的时代,国人饱受鸦片侵蚀之害,为此他特意告诫子孙后人要爱惜自身,不能寄希望于别物,以免沾染恶习成瘾难改。

(3)、身边有很多老年人,但有一分钱,就想着给儿孙买这个买那个,自己却舍不得吃穿。对子女付出是爱的表现,但要掌握尺度,不要过度溺爱,这样就是纵容,很容易让后辈懒散。

(4)、林则徐家训是留给后世子孙修身治家之训,其中许多精警之言和善益之论,简约凝炼,便于践行,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5)、这当然不能。这种情况下,换作是你,同样是没有办法的事。其实,他们又何尝不想为自己的子孙留下许多的财富?只是的确力有不逮、做不到而已。

(6)、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俗语叫做上天有好生之德。爱护生命本来也是人的一个善良的品质。然而这个老人却就这样义无反顾的天天扫螺蛳,大清早起来去做,无怨无悔。别人来捕杀田螺的时候,认为现在但田中已被杀光了,已经没田螺了,以后就不出来捕杀田螺了。

(7)、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所谓家训,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8)、他的另一幅对联也传至今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显示了他的胸怀。林则徐是一个家教很严的人,他小时候受到父亲良好的家教。成年后,林则徐对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很重视家教。他曾经写过一幅对联:上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下联: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表达了他对财富的态度。

(9)、人家好歹是博士后,怎可受到如此侮辱,二话不说就告到了道光皇帝那里。道光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10)、也就是说,道光是觉得奕纬不争气,才会踹两脚,而且也是无心之过罢了。所以说这事儿怨不得道光。

(11)、《亲爱的安德烈》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 ,出版于2008年12月。

(12)、一个人对待兄弟姐妹尚且不能和睦交好,谁能相信他会对朋友真诚友好呢?这样的人又如何交下真心的、有益的朋友呢?所以朋友再多又有什么益处,多是泛泛之交、酒肉朋友罢了。真到了事上,没人会管你。

(13)、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但有一分钱,留与子孙花。仿佛我们今天多留一些钱给他们,他们的日子就能增加一些甘甜与色彩。

(14)、总书记在2015年2月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家庭一直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5)、0幸福来自于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决定获取幸福感的取向。任何歪门邪道,不正当途径谋取的价值来满足个人的欲望,获取幸福感是一种表像而矣,因为这种获取无法平抚自己内心的安宁。

(16)、儿子看着把我气着了,又赶紧哄我:“我没有要气你们,别生气了,我会好好学习的,我以后会注意,不要在因为几块钱生气了,我会管理好自己的,我会努力学习的……”。

(17)、她的事迹被一个记者发现了,并知道她是个孕妇,还积极的抢救他人,打听到她的名字后,记者就把她的事迹报道了出去。

(18)、通过在世界知名大学学习与在跨国企业里就职开阔眼界;

(19)、道光也是无奈啊,自己年近50岁了,就这么一个儿子,想不培养都不成。所以不断给儿子施压,你越施压,我就越叛逆,这父子关系你觉得能好吗?

(20)、不善者劝诲之不改,与众弃之,不许入祠。

4、林则徐家训十句话

(1)、(来源:2018年第3期《海峡教育研究》·

(2)、小时候,常听母亲念叨一句话,生的儿女不如我,要的东西干什么,生的儿女强过我,要的东西干什么。开始我以为这话是母亲自己说的。

(3)、如果后世子孙像他一样清廉刚正,拥有匡世之才,钱财不仅无足轻重,反而有可能会对他们的心智,德行造成侵蚀。如果后世子孙比不上他,庸碌无为甚至骄奢淫逸,拥有这么多钱财只会使其更加好逸恶劳,金钱反而成为增加他们过错的理由。

(4)、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割地赔款,作为惹恼了西方列强的“罪魁祸首”,林则徐受到了惩罚。他被发派至开封修复黄河堤岸,后来召令下发,林则徐流放至新疆伊犁。

(5)、“阴骘无益”,阴骘就是积阴德。一个纵欲无度之人,跟积阴德是半点关系也没有的。如何才是真正的积阴德?节制自己,修养德性。

(6)、林则徐家训内容丰富,其核心思想是教子做人,以德立身,具体围绕着为人处世、做官为学和勤俭持家三个方面展开。

(7)、许多人在外交友看似彬彬有礼,坦诚相待;在家里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这样的人一定虚伪。

(8)、她康复后发现自己的邮箱里有两份文件。一份说是她被录取了。另一份文件说是这次本来不打算录取中国人,即便是她获得了第一也不可能被获取。但是在看到报纸上报道她那个事迹,教授们同意了她被录取了。

(9)、厉害了!这位林家人三年时间从厦门市公安局长升任中国公安部副部长!

(10)、经常陪伴在年幼的孩子身边,并为他讲述童话故事;

(11)、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遑,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君国。

(12)、我想,她一定没听说过那个发生在巴菲特和他小儿子身上的故事:

(13)、点评:孔圣人说,古之学者读书为己,今之学者读书为人。意思说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自己,今天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别人。为人若为父母、为市场、为金钱名利、为工作职业,读书成为一种工具,读书沦为达到他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现在我们要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读,读书是为自己而读!为己若何?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用现代人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简单说,读书是为了修身正行!如若读了满腹圣贤之书,但依然“行止不端”,学识上是大学生,品行上却是小学生,可谓读书无益,枉读诗书了。 

(14)、意思是,如果子孙后代像我,我把钱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使他好逸恶劳,留的钱越多越是增加其过错。

(15)、好人品带来好人缘。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爱戴、尊敬和感激,于是便攒下了人缘,有了好人缘做事必定如鱼得水。

(16)、在《清实录》中,倒是记载了奕纬去世的原因,不过也只是说他生病了,至于为什么生病了,生了什么病,却也没有提及。只是说道光亲自去看望了奕纬的病情,这完全说明不了什么。

(17)、“人事如棋混不定,君恩每饭总难忘。”谢恩之后,林则徐拖着多病的身躯前往伊犁充军。即便如此,被革职动身之前,他仍没忘记上书道光帝,要求继续禁烟,加强海防。

(18)、是家训所涵括的教育内容成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

(19)、绝不为继承和发扬家族的荣誉而强迫子女成为科学家;

(20)、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对于如何教育好子女,却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一大难题。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方式:溺爱式教育和强权式教育。所谓溺爱式教育,就是一些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过分的宠爱、溺爱,倾其所有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甚至对子女的一些不良行为不加训诫反而大加赞赏,这种放纵失教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是非观念,为以后的成人埋下隐患。强权式教育就是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意味着,父母的命令意味着“圣旨”。家长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全然不顾及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真正需求,为孩子规划了过高的人生目标,一旦孩子做不到或做错,便采取打骂、恐吓甚至威胁的手段进行惩罚。而林则徐则继承了其父的家教方法,即教育孩子应严中有慈,慈中有严,爱教结合,严慈相济,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使他们懂规矩且有孝心。林则徐的这种教育理念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现代家庭教育中爱与教的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5、林则徐家训子若不如我下联

(1)、所以人品不仅是好的风水,还是真正的风水。

(2)、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3)、即使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也应该重视与孩子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

(4)、弟弟接着穿哥哥穿过的衣服,从而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

(5)、当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时,寻找积极的对策;

(6)、道光年轻的时候瞎搞,结果导致人家怀上了孩子,还生了个大儿子,也就是奕纬。关键是奕纬还是嘉庆皇帝的第一个孙子,这事儿当然值得骄傲。

(7)、但拳拳之心爱国之志全被道光帝视作“荒唐”,直至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他终于从戴罪戍边的罪人变成征讨逆贼的将领,再一次为朝廷效力的时刻却不堪老迈病痛,行至中途溘然长逝……

(8)、想想看,拥有了一座金山的人,又怎会甘心每天汗流浃背地去沙中淘金呢?而带着“不值得”的心理去学习、工作的人,所收获的,也必将是一个“不值得”的人生。

(9)、家规家训是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

(10)、再者,太监在宫中实在是太无聊了。要么伺候人,要么吃喝拉撒,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生活。茶余饭后,自然想要找一点乐趣,传这种绯闻,自然是好的办法了。

(11)、看了大家的点评,知道了,大家都一起对阴德之事,还是多多少少有点关心,有点在意,这好。

(12)、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般,我把钱留给他做什么?如果子孙贤良能干的话,有太多的钱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如果子孙不如我,我把钱留给他做什么?如果子孙愚蠢无能的话,留有太多的钱给他反而更增使他犯错。

(13)、美国华裔学者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1964年出版)““以他的勤奋、改进政府工作的强烈愿望以及全力为民谋利的信念而著称。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

(14)、“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5)、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清代中期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历史治水名人。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6)、先秦以后,由于儒家学说渐成社会主流。在“家天下”的文明模式中,家训遂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这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17)、俄罗斯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托尔斯泰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18)、从为官之日起,林则徐就牢记父亲“不妄取一文”的家教,并奉行终生,他还写下了这一幅有名的对联告诫后代:“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9)、是家训所代表的家庭教育形式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形式。

(20)、意识到与列强诸国的差距之后,还能坚定地推行禁烟联军,加强海防。但奈道光皇帝已然不再听信与他,导致林则徐自禁烟之后,“徒有救国之志,而无尺寸之权”。

(1)、想起古代很多的人就是因为做阴德,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史和自己的命运。比如说有典型的典故就是在《莲池大师戒杀放生图文说》有一篇是“扫螺种福”的历史事件,是这样记录的:“礼部侍郎韩世能,江苏长州人,世代居住墓边平地,家境贫困,祖父韩永椿,喜好放生,但因家中无钱,每天早起,就持扫帚到河边,将两岸的螺蛳扫入水中,以免被人扑捉,有时忍着饥饿扫数十里地,如此不疲不厌四十年,从不间断。

(2)、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3)、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家风家训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家庭也能被不思进取的子孙后代败得一贫如洗,出身寒门后却功成名就彪炳史册的人物也数不胜数。

(4)、有句话说:“人品是好的风水。”中国的老话也说:“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在做,天在看。”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世间自有善恶因果,人品不好,只能自损福报,再好的风水也是毫无用处。

(5)、“处世”。《十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读书”“博学”“聪明”的前提是要学会做人,但如果为人处事品行不正,即便饱读诗书,知识渊博,聪明过人,又有何用?“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无益”,靠欺骗和掠夺他人财富,即使事后乐善好施也不能抵消罪孽,如果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要学做事,先学做人”是《十无益》的思想内核,这不仅是林则徐个人的修身标准,更是他教育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经典范本。

(6)、西雅图的银行名门世家:盖茨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7)、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8)、点评:此句言如若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阴鸷,即积阴德之意。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若有骄奢淫恶之恶行而虽有善行亦无益于己,无济于事。达人先自达,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艰苦朴素开始。

(9)、除家书之外,曾国藩还曾想专做家训一部。他在家书中谈到这种想法时曾说:“前立志作曾氏家训一部,曾与九弟详细道及。”也就是说,他想写本《曾国藩家训》,这种想法还跟他的九弟曾国荃探讨过。

(10)、《论语》有云:“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围炉夜话》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之人,一定不是个善人,甚至都不能成为人。孝,乃善之根、善之本。很难想象,一个连生养自己、与自己亲近的父母都不孝的人,能真心对别人好,能对这世间存有温情和善意。

(11)、清代人写的《治家格言》:“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祸也小。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家训如白话,不用解读,浅显易懂,与林则徐的家训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字经》里的“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以前以为就是子女不好好读书是父辈过错的意思。现在认真研读,感觉别有深意。或许,还应包括子女长大后没有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等,父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2)、春华:春天的花。谓春天开花。参见“春华秋实”。比喻女子娇艳的容颜,喻青春年华;少壮之时。

(13)、“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4)、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进行学习,使之获得好的人脉关系;

(15)、行止不端,读书无益。自古至今人们都将读书视为人生第一之事,但林则徐比起强调读书入仕飞黄腾达的世人,更注重人之本身,而非外在。德才之辩古已有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就提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的观点。今人对此进一步发挥,补充了“有才无德即为毒品”一句,虽然戏谑,但对照当今社会发生的多起知名大学投毒案,我们不得不承认毒品之论已然成为现实。如果行止不端,即使读书再好做官再大,也于社会国家之事无益。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妄取人财,即是不义。无功受禄,中饱私囊,顺手牵羊,都是不义之举。

(17)、1837到1839年,林则徐共收缴查获鸦片两百多万斤。这一举措大快人心,百姓交口称赞。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朽木将倾,已经不是修剪枝叶能挽救得了的事情了。纵然林则徐将鸦片悉数销毁,但国人精神上的D品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戒掉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林则徐家训子若不如我图片精辟1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