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全文精辟110条

老子第三章原文

1、老子第三章原文翻译

(1)、崇尚贤能,则人们耻于比不上别人而相争;珍视难以得到的器物,则人们不愿意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所以不择手段地谋取;见到能引起欲望的东西,则人们怕自己得不到而产生混乱。虽然这样,天下都知道这三样能引起灾祸,想废除抛弃它们,这样就糊涂了。圣人不是这样,不是不用贤人,只不过不崇尚,不以贤人为榜样罢了;不放弃难得的器物,只不过是不那样珍视,不让人们觉得它是宝贝;不丢弃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只不过不让人们注意到而产生欲望。所以启用贤者而人们不相争,难得的器物、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都放在前面而盗贼祸乱不兴起。这不也就像心灵空虚而不影响生活的温饱,意志薄弱而不影响骨骼的强壮吗?

(2)、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3)、三 十 辐 , 共 一 毂 , 当 其 无 , 有 车 之 用 。

(4)、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做结论了,以免得罪人。但希望以上两种声音的发声者们,都不只是过过嘴瘾而已。

(5)、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

(6)、同理,世间万物各有其用,在上位者不珍视、不聚敛那些难得的财宝,也能抑制民众产生偷盗、抢劫的意图。统治者自身不表现出过分的欲望,没有对放纵声色犬马肆意享乐的显耀,民心也不会因此惑乱迷惘。这样生命的能量就不至于虚耗浪费,老百姓安居乐业,老老实实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做到精益求精,有所创造。在消费主义的今天,人们总是以为,金钱、房产、美女、豪车等物质的欲望推动了时代的前行;殊不知,那些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都是通过深入的学习、研究才得来的,没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劳作、思考,单凭享乐的狂欢,会有可能的科技创新吗?所以,老子深刻指出,一个社会要健康发展,就应当引导民众普遍修身,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7)、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8)、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9)、老子洞悉了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所在,为随心所“欲”之症结。在复杂的社会体系与运行中,如果没有规导方法,发展下去就是弱肉强食与战争蹂躏。

(10)、故意不藏好贵重的东西,就相当于教别人偷盗;故意打扮得花枝招展,就相当于教别人调戏。

(11)、世人重视外来的宠辱,没有本心的修养,所以得宠受辱,都免不了因而心惊,又因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畏惧大的祸患而心惊。为什么得宠和受辱都要心惊呢?因世人认为宠上辱下,宠尊辱卑。得到光荣就觉得尊贵,受到耻辱就觉得丢人,因此得之也惊,失之也惊。为什么畏惧大的祸患也心惊呢?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如果我们忘了自己,那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说,能够以贵身的态度治理天下,才可把天下托付他;以爱身的态度治理天下,才可把天下交给他。

(12)、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

(13)、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三 章

(14)、不标榜贤名,使人民不起争心;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人民不起盗心;不显现名利的可贪,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惑乱。因此,圣人为政,要净化人民的心思,没有什么自作聪明的主张;满足人民的温饱,就不会有更大的贪求;减损人民的心志,便没有刚愎自是的行为;增强人民的体魄,就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里还会与人相争呢?若使人民常保有这样无知无欲的天真状态,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胜的欲望,纵然有诡计多端的阴谋家,也不敢妄施伎俩。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无为”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哪里还有治理不好的事呢?

(15)、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16)、没错,单纯从经济利益上来说,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确实稳赚不亏。可如果从民族精神上去看待呢?恐怕并不乐观。虽然这次盟约换来了两国之间一百多年的和平,但造成的恶果就是:

(17)、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18)、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9)、朴字本义,未加工的木材。器,皿也《说文》。官,官吏、官员。制,规章。割,用刀截断。

(20)、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

2、《老子》全文

(1)、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本章被河上公题为“安民”,其方法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但实际上老子提倡“不尚贤”的方法,在世上是难以行得通的。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4)、Onlybecausethere’sugliness,

(5)、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7)、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8)、有些人,只有当自己撞到南墙,头破血流的时候,或许才能撞出问题的答案。

(9)、这种封建思想就是王富民贫的思想,不能藏富于民,设法制止高价位的珍贵古玩和豪华用品,从去除奢侈之风上,使百姓无从羡慕嫉妒恨,不生强取偷盗心,从而淡化了贪心与奢求,安心的从事农耕。

(10)、《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1)、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12)、⑤四“其”字均指人。虚:虚寂、净化。实:哺饱。弱:减(削)弱。强:强壮、强化。⑥知:通“智”。无知无欲:无欺诈争盗的心智和欲念,返朴守淳(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

(13)、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

(14)、儒道相见——孔子问礼先哲归宿——老子出关道可道,道——齐桓公和工匠道的作用——赵襄子胜利而忧道什么样——田骈说齐王功成不居——子发拒绝封赏如何使人心不乱——楚庄王失约不时刻考虑自己才能成就自己——公仪休不受鱼金玉满堂,无人能守——白公之乱功成身退——李斯和范蠡的故事不贵难得之货——汉文帝禁献千里马爱惜生命才能治理天下——大王宣父的故事适可而止不求满——孔子借水器讲道理乱世见忠臣—一骞重谏魏文侯尔虞我诈,不如见素抱朴——盗跖的“道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百姓与君王曲则全,枉则直——厘负羁之行与东方朔之言谦让不争的力量——赵襄子攻城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做钩子的工匠望采纳!

(15)、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6)、事宜缓不宜急,悬赏不能出高价。悬赏价绝不能高于饲养一条眼镜蛇的成本,否则饲养就会变得有利可图。

(17)、司马迁对老子其人的“或曰”扑朔迷离,可能并非一人而是三人,已近乎荒诞,又说,老子活了一百多甚至二百岁,更加荒诞。但也隐含着扭曲的信息:《老子》非一人一挥而就,而是经过数百年,多人参与,长期的智慧的积累,老子可能是相关人士的共名,类似《春秋》《尚书》《论语》《墨子》经多人长期编撰整理一样。《老子》虽为五千言长文,初却并非首尾一贯的论文,“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在相当程度上与《论语》相近。[6]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之姓名并不特别重要,冠之以老聃之名,也许是为取其随时间而增值。

(18)、“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违者天必殛之!”④

(19)、《萨特自述•六•人生:经历和体验•11•面对一个濒临饿死的孩子》

(20)、本章老子通过讲述对圣人、对官、对民的要求,讲述如何治理天下。

3、老子第三章原文及翻译注音

(1)、不知道你要那一章,我就随便自己翻一章了.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

(2)、所以礼品店内并没有摆放收款机,只有一个钱箱。所有人都是将现钞放入钱箱,然后找零。但是志愿者们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3)、墨家、法家对人性作出了“恶”的假定,并因之而提出“崇贤尚才”的主张。主张用积极、斗争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改良。他们高扬了人类的能创精神,为先秦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4)、估计有很多人都对这句话表示不理解,甚至是坚决反对。以前的我也对这一类型的观点深恶痛绝,必骂之而后快。归根结底,是因为不懂人性。

(5)、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7)、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

(8)、相对来说,德国的文化,可谓一个颇具优化理性的取舍文化形态,其国民意识质朴现实。就以往看,同样面对强盛的美国,倒没有像中国人那样抛根弃源地投注身心,以致德国定位的产品质量(无论世界经济走势如何)都是名列前茅。为何?就在于国民意识有了“朴素现实”的思想基础。然而,这个“朴素现实”思想基础从哪里而来?我想除了本身具有的文化特质外,尚有老子思想的辅佐效应。

(9)、综上所述,《道德经》博大精深,智慧、能量兼而有之,实属高维,一千个读者,或许会有一千种解读。这和个人的学识、眼界、胸怀、格局、悟性、修为有关。

(10)、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11)、(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所以能够长久。

(12)、秦川.(1993).希特勒消灭残疾人事件始末.军事历史(03),

(13)、为什么每当文明遭遇野蛮的时候,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呢?其实世界的文明史有一条螺旋形发展的规律,就是:

(14)、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15)、《史记·庄周传》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作渔父、盗砣、筪,以底毁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16)、要知道,德国人的普及教育里就安插了许多的老子章句,而且《道德经》早已成为了德国人的普及读本。在中国呢?当然不是!这又说明了什么?是《老子》读本不好,还是我们的文化品属以及我们的理解深度抑或理性智慧得不够呢?相对德国,当然首要存在的是,有了“非朴即华”的价值选向之问题。

(17)、政令一出,全民哗然。政府既然取消了悬赏,那么养蛇也就失去了意义。怎么办呢?难道你指望群众知错就改,主动善理后事?痴心妄想!聪明的市民们,想出一个懒办法:

(18)、虽说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主要传承自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和卢梭,但他同时熟读《道德经》⑦,很难说其中没有受到误译本的影响。一百年之后,黑格尔这种“国家是目的,人民是手段”的政治理念终于结出了恶果,被希特勒大肆发挥利用并四处宣讲,于是包装出了一句纳粹的经典言论:

(19)、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译文)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

(20)、虽然不可以,但未必就是好。当前社会出现的多种问题,如经济腐败与文化虚华等问题,究其原理,还属人之过多地追求了物质之华和精神浪漫,从而导致了个人与内心、个人与家庭、社会与团体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种种矛盾因素。该怎么办?在面对揭示了事物本质,而且字字珠玑、句句玄真的老子之言,我们即可避开不顾?当然也不是明智之举。那么针对特别是本章“要领”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当在自我!但是这个取舍的“自我”是需要较高的反思能力与彻悟智慧的呀!

4、老子第三章原文及拼音朗诵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老子及其思想继承者们相信,“知”是人类痛苦、厮杀之源头。“无知”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以天地大道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3)、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5)、“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6)、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第二部分:第二十五章》

(7)、老子还说,不要使民众产生志向,但是要使民众的体格强健起来,有了强健的身体,就不会有痛苦产生;不崇尚贤者,就不会产生志向,志向是人心滋生贪欲的前因,如果内心存有志向,人们就会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不择手段,这是恶行发生的一个前提。不以难得的货物为尊贵,那么民众就不会为了得到这些难以得到的东西而产生偷盗之心。老子还特别提到,作为高统治者,首先不要存有欲望,而应与民众一样达到无知无欲的境界,因为民众是以圣人为榜样的,圣人如果有欲望表现出来,民众就会觉得不知所措而出现混乱。后,老子说,能做到这些,就是无为而治,就没有不能治理好的地方了。

(8)、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

(9)、《酷说老子》第三章(5)老子VS黑格尔:中国的政治制度领先欧洲1800年?

(10)、第二章虽然以社会价值为切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但表述的主体内容,还是“相对”与“辨证”。

(11)、由此可见,“无知无欲”并非是愚民的思想,而是一种更高纬度的治国智慧。德国的一代大哲黑格尔就因为看了《道德经》的二手翻译,被文字所骗,后来提出了三流的政治思想:

(12)、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3)、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办事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

(14)、“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15)、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常,规律、恒久、经常。复,往来、还原。

(1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

(17)、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

(18)、《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0)、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

5、老子第三章原文及解释

(1)、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先从字面这样解读:不推崇德才兼备的人,导致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致老百姓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让老百姓没有心机,填饱老百姓的肚子,减少老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老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单纯没什么城府,没什么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无故生事端。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事、办事顺其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简单地说就是:顺其自然,不起争端,无事不找事,无为而治。

(3)、酬劳太少,必定没有人愿意冒险。唯有重赏之下,方有勇夫。

(4)、各个诸侯王的土地死后不能只传给嫡长子,必须全部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③。

(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捶而棁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6)、相反的是,有史以来,“尚贤”倒是跟随着其始终,从先秦“尚贤”(举贤),到汉代“举孝廉”乃至后来的举贤、招贤,都是“尚贤”的不同表现形式。

(7)、好,现在言归正题,为什么要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因为:

(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9)、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10)、(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1)、值得研究的是,这些“名言隽语”也就是成套的格言,如何在数百年之间建构成完整的著作。关于这一点中西学者提出了诸多见解,涉及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的特点,颇值得重视。美国学者大卫·恒顿(DavidHinton)认为,老子这个名字,本来的意思就是“古之大师”(OldMaster),很可能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以前,那时除了官方文书,个人的智语和民歌一样只在口头流传,这位“古之大师”,收罗了各种各样智者的片段话语,更可能是多个智者将之草草凑成一体。意识到如此惊人的新式的神秘思想应该呈现,乃努力将之编撰为一本非同凡响的个人著作。[7]他们没有想到《老子》后来在西方世界影响如此巨大,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12)、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四 章

(13)、那么这样的一种完善的制度从上到下、从古到今就会连续而不会被割断。

(14)、孔子适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15)、黑格尔《历史哲学•第一部•第一篇•中国》、(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第一部分•第五章》、《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第五部分•第七十章》、《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结束语》

(16)、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并不如美和丑是内在的合二而一的,而是外在的,二者在对立中“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也就是说,是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从哲学上来说,矛盾双方从合二而一转化为一分为二。但是,这一切都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是存在于暗示之中。冯友兰先生认为,这种隽语,只是“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10]。这不是西方那种散文式的逻辑推理,一旦将之逻辑空白补充出来,理论虽明晰了,却牺牲了暗示的丰富性。

(17)、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18)、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0)、每年40万美元的收入,总会有15万美元不翼而飞。

(1)、《道德经》第三章内容如下:上不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怎样解读呢?

(2)、综合分析:《道德经》中关于无为而治的圣人思想,是服务于封建王朝的思想,通过对百姓实行弱、贫、卑、愚、淡、安、忍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总结:

(3)、(本文约7254字,阅读大约需要21分钟)

(4)、今将举贤而尚之,宝货而贵之,眩可欲以示之,则是心与腹皆实也;若举而废之,则是志与骨皆弱也。心与腹皆实则民争,志与骨皆弱则无以立矣。不以三者眩之,则民不知所慕,淡然无欲。虽有智者,无所用巧矣。因三者之自然,而不尚、不贵、不见,所谓为无为也。

(5)、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

(6)、此当然是一家之言,但是对于理解《老子》其文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7)、“要求员工记录下他们自己所售出的物品以及所收的金额。”

(8)、“国家的责任,是把青年锻炼成一副有用的工具。⑧”

(9)、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10)、从社会角度看,矛盾的起因就在于随心所“欲”!“市场”影响、文化误导、推崇贤能、宣扬“难得之货”和倡导可见(xiàn)之欲,人心就会向着私欲、恶性方面发展,从本来淳朴、安定与平和、善良的一面,引致欲心滋起、妄起盗念、争强好胜或豪取抢夺的混乱状态。或说人的“非分”之念未能抑制,却反被“尚贤”因素给勾引出来了,成为引发社会混乱的不利因素。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老子》全文精辟1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