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千古名诗
1、杜甫的千古名诗100首
(1)、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2)、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首诗。
(3)、考场之上的杜甫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完成了答卷,满怀信心地走出考场,望着湛蓝的天空,大声呼喊道:“若是我有幸考中进士,被朝廷赐予官职,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做一个有作为的官吏,为百姓办事,替皇上分忧,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4)、(李白:《独坐敬亭山》)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天才就天才,勃哥这短短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苍然率然,多少感慨,说无为愁,我始欲愁。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
(8)、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野哭”即乡野百姓的哭声。“战伐”指蜀地军阀混战的局面。“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起渔樵”即起于渔夫樵子之口。上句是说,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诗人所描绘景象是多么凄惨。下句是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诗人在这一联,用声音来抒发情感,“野哭”、“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正好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9)、诗人登岳阳楼,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将雄浑开阔的洞庭湖与内心的孤寂相比,更凸显出自身的飘零无依,痛苦。诗歌的千古佳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0)、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11)、于是我们推测,公元669年左右,大嘴巴王勃因写《檄英王的鸡鸡》一文,被一脚踢出王府,于是开始了去四川的宦游活动。
(12)、《木兰诗二首》之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3)、一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早晨的渭城,一场细雨打湿了地上的尘土;青色旅社被雨水洗过后,变得更加明亮,周围的柳树也分外清新。
(14)、我们先来说说这杜甫的爷爷是谁?他叫杜审言,杜甫有诗云“吾祖诗冠古”。说的就是杜审言,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与“初唐四杰”是同一时代的人。
(15)、对于智商爆表的杜甫来说,科举考试就是小菜一碟,他连书本都没翻,就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考场。成绩出来后,杜甫榜上有名,轻松考中举人,面对朋友送来的鲜花和掌声,杜甫只是微微一笑,心中并没有太大波澜。接下来的日子里,杜甫过得惬意,成为附近酒馆的常客,要多舒坦就有多舒坦。
(16)、元诗人的朋友,姓元,家里排行第二。使,出使。安西,是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唐人从长安到西域,一般都要经过渭城,并在此送别。渭城是秦朝都城咸阳,因为在渭水北岸而得名。
(17)、范仲淹《岳阳楼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8)、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首诗。
(19)、杜牧《遗怀》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何承天《上邪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0)、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素材。
2、杜甫的千古诗句有哪些
(1)、临津是古县名不错,故址在今江苏宜兴县西北五十里处也不错,但是宜兴临津只是在西晋永兴元年(304年)到隋代开皇九年(589年)时存在。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3)、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4)、《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的重阳节。这天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旷代之作”: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 ,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写“登高感触之情。”缘情选景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 ,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5)、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天涯何处无芳草。
(6)、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7)、他这一游玩就是好几年,直到二十三岁才回到家中,刚好赶上了乡试,就顺便报名参加。才子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杜甫如愿以偿地考中举人,拉上三五好友庆祝一番,酒不醉人人自醉,当晚杜甫痛痛快快的醉了一场,甚至留下了开心的泪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8)、你看,既受老百姓的欢迎,又受演艺界的青睐,还受评论界的待见,更受诗文界的推崇,可可以说是横跨四界、各方通吃,这样的境界,除了王维的《渭城曲》,还能有谁呢?
(9)、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10)、C.颔联写了三峡夜晚之景,两句均从侧面烘托出局势动荡战争频仍的时代气氛。
(11)、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12)、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13)、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写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诗人心系为战乱所苦的百姓,对百姓苦难展现深沉的忧思。
(14)、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15)、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16)、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17)、唐·贺知章《回乡偶书》此地一为别,孤蓬征。唐·李白《送友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8)、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1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20)、《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3、杜甫的千古名句有哪些?
(1)、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2)、第三联极言人生之种种“艰难苦恨”,“悲秋”,“作客”,“多病”,“独登台”,万般愁绪,涌上尽头。
(3)、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4)、浥,沾湿之意。古人有折柳作别的习俗,所以“柳色新”三个字,暗示了送别。虽然是离别,但从诗人使用的“朝”、“轻”、“新”等字眼分析,他的心情是明快的,没有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愁绪。
(5)、(陶渊明:《归园田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7)、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8)、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9)、《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1)、父亲对他一番安慰,劝他不要气馁,毕竟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随后拿出一张存折,让他出去散散心。杜甫先到河南河北转了一大圈,而后策马飞驰,前往山东泰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登顶泰山。
(12)、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13)、我们只有从他现存的四十多首诗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
(14)、三四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哥们,你就再干一杯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你就很难见到我这样的老朋友了。
(15)、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6)、一看下面的评论,都说这位老兄打胡乱说,人家书上都说了不知道杜少府是何方神圣,你却说是杜甫他爷爷。这哥们也不含糊,直接怼过去:你们也无法证明杜少府不是杜甫他爷爷。
(17)、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18)、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
(20)、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4、杜甫诗的千古名句
(1)、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2)、这两句诗的含意十分丰富:久客他乡 ,则备尝艰难 ,这是第一层;艰难自然愁多 ,是第二层;愁多势必促人衰老 ,是第三层;艰难、愁苦、更兼衰老 ,使得诗人心灰意冷 ,潦倒日甚 ,是第四层;穷愁潦倒 ,需要借酒浇愁 ,却偏因病不能喝酒 ,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 ,这是第五层⋯⋯。诗写到这里 ,戛然而止 ,好象意犹未尽。诗人把此时的情怀描述得这样细腻 ,给读者留下思索咀嚼的余味。”(张燕瑾《唐诗选析》)
(3)、杜甫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水浒传》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这杜审言年纪比王勃大三岁。而且和王勃的性格相近。都是恃才傲物一类的人物。
(5)、江苏临津县被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四川有了临津县。
(6)、古诗整首诗都为千古佳句,诗人妙用双声词“留连”、“自在”,象声词“恰恰”,叠词“时时”刻画出一幅色彩艳丽、动态十足的图画。
(7)、公元676年左右,王勃从越南回来的路上死于溺水时的惊悸。而杜审言也曾被贬越南。回来后两年去世。这杜审言与王勃不仅性情相似,宦游命运也如此的相近,确实令人唏嘘。
(8)、青少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优越的生活,父亲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给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据说他六七岁就能作诗,名副其实的神童。唐代的才子都喜欢到处游历,杜甫也不例外,成年之后独自一人来到江南,游览大唐的名山大川,感受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9)、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1)、“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现”。
(12)、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13)、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唐玄宗统治的末期,边将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14)、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5)、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16)、陆游《夜泊水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详《过零丁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杜甫的千古诗句有哪些精辟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