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关于哲学的定义精辟69条

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

1、如何了解黑格尔关于哲学的这一比喻

(1)、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

(2)、(7)黑格尔著,梁志学译:《哲学全书·第一部分》(即《小逻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

(3)、当代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说:“自希腊时代以来,西方思想家们一直在寻求一套统一的观念,这套观念可被用于证明或批评个人行为和生活以及社会习俗和制度,还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进行个人道德思想和社会政治思考的框架。而‘哲学’就是希腊人赋予这样一套反映现实结构的观念的名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与希腊文化终生为伴的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实质上是为集中、为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哲学的传统理解:即哲学是照亮人类生活、并从而“使人类崇高起来”的“太阳之普照”。

(4)、一是“自在的”状态,此阶段以逻辑学的原则来观察;

(5)、“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下翱翔,“反思”当然只能是在薄暮降临时才悄然起飞了。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这就是:哲学的反思必须是深沉的、自甘寂寞的。

(6)、举个例子,比如说道德经,包括论语。这些经典著作都微言大义,必须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才能深入地阅读,才能把握其中的含义。

(7)、高的宗教是“宗教”,指基督教,在这里,上帝通过化身为人(耶稣基督)而显示了人与神的统一。但基督教本身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是表现在《旧约》中的“启示宗教”,宗教概念客观地被启示出来;其次是表现在《新约》中的“实证宗教”,以基督的传记现身说法地表达宗教思想;第三是表现在新教中的“自由宗教”,人在上帝中认出了自身。不过,黑格尔又认为,真正的宗教精神突出地体现在启示宗教中,上述三个阶段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启示宗教,因为“实证宗教”只不过是“已启示出来了的”宗教,“自由宗教”则是自我内心启示的宗教,它们体现了启示宗教本身的三个环节:圣父,普遍性,世界的创造者,实体,相当于逻辑学;圣子,特殊性,外化为肉身,相当于自然哲学;圣灵,个别性,返回到主体性,人与神同得救,相当于精神哲学。到了后这个阶段,宗教精神就扬弃了表象而意识到了概念,从而过渡到了哲学。

(8)、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引人入胜而又令人困惑的问题。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哲学作过许多形象生动而又耐人寻味的比喻,仔细地品味这些生动比喻,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哲学的深刻意蕴,而且会使我们在欣赏、品味中体悟到什么是哲学思考,获得哲学的辩证智慧。现撷取黑格尔关于哲学的几则比喻共同欣赏。

(9)、哲学不是直接考察事物,而是通过思维、概念去考察事物,所以哲学所研究的是普遍的东西。

(10)、黑格尔的“精神”就是上帝,上帝的本质就是逻辑理念。但上帝并不满足于仅仅是逻辑理念,他不但全知,而且全能、全在,所以他还要外化出整个自然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就是要在自然界里揭示出上帝或逻辑理念的身影来,并阐明上帝在他的这个“异在”里暗中所做的工作。自然界的产生虽然显示了上帝(逻辑理念)的大能,但这还不够,上帝还要能够扬弃自然界的“异在性”,让自然界自己从自身中发展出精神来。所以我们看待自然界就必须有双重的眼光,即一方面,从自然界的自然物质来看“太阳底下无新事”,自然本身是不变的僵死的存在,它将它自身中所隐含的逻辑理念死死地遮蔽住,成为精神的沉重的枷锁。物质是惰性的,它里面的一切运动变化似乎都不是它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外来的推动。但尽管如此另一方面物质不过是精神的外壳,它里面有能动的精神在自由地冲突,终有一天会冲出重围。“上帝永远不会僵死,而是僵硬冰冷的石头会呼喊起来,使自己超升为精神。”(8)这样一个超升过程在自然界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机械论(力学)、物理论(除机械力学外的广义的物理学,包括光学、热学、地学、天文学、电磁学、化学等等,但也包括古代的气水土火“四元素”理论)、有机论。它们分别与《逻辑学》中的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相对应。在有机论的顶点即人和人的精神身上,自然界意识到了自身,意识到自己实际上不过是精神这样一种本质,因而就否定自己而向精神哲学过渡。“精神是从自然界发展出来的,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像芬尼克斯那样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9)精神是自然界的“真理”。

(11)、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体系与他的辩证思维相矛盾

(12)、现代的哲学家们,特别是所谓“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总是不断地宣称拒斥、终结、消解、摧毁了以往的哲学,似乎哲学史真的只是一个“堆满死人的骨骼”的战场。仔细地品味一下黑格尔关于“厮杀的战场”以及“花蕾、花朵和果实”这两个耐人寻味的比喻,我们就会从“间断”与“连续”的辩证统一中去理解哲学的历史。

(13)、正是基于哲学史上的多样的哲学和纷歧的思想之间的“彼此互相反对、互相矛盾、互相推翻”的“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黑格尔把哲学史比喻为一个“厮杀的战场”。他认为由于“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全部哲学史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这样的情形当然就发生了:一种新的哲学出现了。这哲学断言所有别的哲学都是毫无价值的。诚然,每一个哲学出现时,都自诩为:有了它,以前的一切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它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后被发现了。但根据以前的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的另一些话同样地可以用来说这样的哲学。

(14)、使黑格尔哲学负盛名的正是他的通过客观精神概念而发展出来的思想。这里我们达到黑格尔思想的统一体。当他试图联系起他的道德、社会政治思想及其余体系。人类行为的全部领域,个人的和集体的,被他形容为现实的一部分因而是本质上合理的。此外,作为现实的部分,精神的客观面被认为涉及到辩证过程中。人类行为和社会、政治组织包含或体现了精神,正像自然是理念的体现一样。因此,黑格尔不把组织看成为人的创造,而是历史的辩证过程的产物,是理性的现实的客观表现的产物。如,他在正义哲学中所表现的。然后,我们转向辩证过程的重要时刻,黑格尔试图通过它来表明从个人的正义概念向国家对社会的的自然运动。此处基本的三一式运动是从权利(right)再到道德(morality)再到社会伦理(socialethics)。

(15)、按照黑格尔的理解,逻辑学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也就是自觉到思维运动的逻辑。人是凭借思维的本性去思维,但人并不能自发地掌握思维运动的逻辑。这正如人是凭借消化的本性去消化,但人并不能自发地掌握消化运动的规律一样。

(16)、但实际上,正如歌德所说的:“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动活跃的生活现实不久就把黑格尔的体系抛到了后面。现代哲学有的从黑格尔体系的茧壳中脱颖而出,发展出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有的从黑格尔哲学中把神秘主义的因素扩展和膨胀为新黑格尔主义和存在主义。有的在一个更高的由黑格尔提升了的思想层次上返回到康德的起点,形成了新康德主义思潮;还有的则干脆从康德出发走向了非理性主义,突进到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黑格尔不可能预料到的。黑格尔终究不是上帝,他没有终结真理。但黑格尔的伟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充满生命力和锐利的穿透力的思维方法,即辩证法,这种方法本质上是批判性的和历史性的,是高扬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精神的有力武器。

(17)、 黑格尔以辩证法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唯心主义概念,即是包含在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之上的精神。他认为整个世界的进程是精神的自我发展。这种自我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18)、中国早并没有哲学这个词汇。哲学这个词,其实是来自于希腊语。希腊语的大致原意是热爱智慧的意思。

(19)、应该承认,哲学思想是指导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的思维基础,而新闻传播思想是在此基础上开始并且掺和着许多现实因素而形成的对新闻传播活动根本、直接的指导思想。

(20)、但在《逻辑学》,黑格尔不认为这个客体为客体,因为黑格尔认为,客体的对立面是“主体”。而作为逻辑理念的应该是“”——那个完全的、自足的,不需要主体存在就存在的那个东西——作为的东西。所以,黑格尔认为,逻辑的对象,作为前提的是“”——那个作为无限的东西——自己限制自己的东西。而这个作为的东西,作为思维对立的东西,它就是一个“尚未被规定的东西”,这样的一种状态就是一种“无规定性”的“”,而这样的一种“无规定性”,它同思维对立,这样的一种对立就是作为“直接性”。这样的一种“直接性”,就是作为思维的对象。或者说,对《逻辑学》的开端而言,作为“”,它呈现给思维的就是这个“无规定的”“直接性”。

2、黑格尔关于哲学的定义

(1)、“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

(2)、(1)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页。

(3)、精神哲学的后阶段是“精神”。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的实质只有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才能得到纯粹的体现,这些精神生活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但却蜕除了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的外在的客观性,但又不是单纯心理上的精神现象,而是本身体现为社会历史所追求的理想的客观目标,这就是艺术、宗教利和哲学。从历史上看,艺术在古希腊达到了顶峰,宗教的繁荣期是在中世纪,哲学则是近代的为高超。这三者都是精神,但体现为一个三阶段的发展:艺术是以感性的方式来把握精神,宗教是以表象的方式把握精神,哲学则是以概念来把握精神,终在黑格尔自己的哲学中达到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同一即真理。

(4)、比如说想要了解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你就必须要先会读懂古文,读懂文言文才能去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

(5)、显然,生理学并不是教人消化的,同样,人的思维也不是逻辑学教出来的。逻辑学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也就是自觉到思维运动的逻辑。人是凭借思维的本性去思维,但人并不能自发地掌握思维运动的逻辑。

(6)、由此可见,黑格尔是把“哲学”视为对“崇高”的追求,并把哲学的“理念”视为“崇高”的存在。因此,在黑格尔那里“,崇高”即是“理念”“,理念”即是“崇高”;对“崇高”的追求,就是对“理念”的认同,对“理念”的认同,也就是与“崇高”的同在。

(7)、另一方面是:从有开始,我们来看这个有的本质,它是作为“无规定性”本身,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思维把“有”消解为“无”。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有的消灭。

(8)、黑格尔曾经写出哲学史中伟大的《逻辑学》,关于逻辑学的说法“妙”在哪里呢?人们常常以为逻辑学是“教人思维”的,这种想法或说法似乎并无毛病。然而,拿“消化”与“生理学”的关系来比喻“思维”与“逻辑学”的关系,人们就会发现把逻辑学看成是“教人思维”是极其荒唐和误人子弟的。

(9)、在黑格尔看来,人类应当追求高尚的东西,应当过一种高尚的生活。而这种“高尚的东西”,就是规范人类生活的“理性”。这样的“理性”,并不是个人的理性,而是一种“普遍理性”;这种“普遍理性”,需要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这就是哲学。

(10)、(6)黑格尔著,杨一之译:《逻辑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9页

(11)、(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12)、黑格尔经常不断地说,被规定为“有”、“无”、“变”“实有”等等。也就是说,作为逻辑学的,研究的的对象是“思维”的本性,研究的是思维这个理念的规定性。对《逻辑学》来说,它是有一个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对思维来说的前提,也就是思维的对立面,作为那个思维的对象——“”。

(13)、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变为体系的一个转折点。

(14)、很多人都会忽略黑格尔在实有讨论的这个开端的规定性。而事实上,理解“实有”的规定性,这个开端是重要。大家从《小逻辑》中知道,黑格尔《逻辑学》所规定的对象是“”。

(15)、黑格尔的学说在后代很长时间内一直引起争论,他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几乎任何学派都对他的学说给予肯定或提出批判。

(16)、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黑格尔把哲学视为“理念(”即“精神”)的“自我运动”和“自我认识”,而把人们对哲学的学习视为是“使人崇高起来的伟大过程”。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认为哲学是照亮人类生活的“普照光”。

(17)、这里的“密涅瓦”即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则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

(18)、(5)黑格尔著,杨一之译:《逻辑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38页。

(19)、诚然,不学生理学并非不能消化,但是不懂游泳却冒然下水无疑是危险的。康德“要求在考察求知以前先考验知识的的能力”是在为哲学寻求一个稳固的起点,从而能够建立一个可靠的“彼岸世界”。康德无疑是审慎的。但黑格尔可能受其譬喻自身的思想和类似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起点可以是一个假设,而让思维对这个假设的思想进行思想,思维考察思维自身,然后回到起点。这种思想检验思想自身的“矛盾发展”,确实可以揭示其自身的缺陷,但是它如何能够证明自身的真理性呢,又如何能够达到他的“”和“真理”呢?马克思看出了这里的破绽,提出在实践中检验思想。尼采对黑格尔感到失望,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只是对本体的虚构,从而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

(20)、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黑格尔对哲学的几个比喻

(1)、“主观精神”包含三个阶段:“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和“心理学”。其中重要的是“精神现象学”。这本来是黑格尔在1807年出版的一部著作的名称,原准备作为他的全部体系的“第一部分”,但在后来出版的《哲学全书》中成了主观精神中的一个阶段,而且只涉及原先的《精神现象学》中有关“自我意识”的前四章的内容,其余部分则被分散到“心理学”和后来的“客观精神”及“精神”中去讨论了。所以“精神现象学”主要是描述了自我意识的形成史,或“意识的经验科学”。它从精神现象中直接呈现的意识现象即“感性的确定性”出发,但指出感性在其确定性中如说“这一个”时,其确定性在于我意识到我的“意谓”与特定的这一个感性对象相关;但这种确定性立刻就变成了不确定性,处于变化之流中的感性对象瞬间就变成了不是“这一个”而是另外一个“这一个”,我的意谓则失去了确定的对象,而只不过是我的意谓而已。所以感性确定性的真理(真正的确定性)在对象上就只不过是共相“这一个”的确定性,在意识中则只剩下共相“我”的确定性。于是感性确定性的主客对立就被扬弃,而代之以意识中的两个共相“我”和“对象”的对立了。通过一系列与此类似的辩证进展,意识的对立项从“我”和“对象”一步步上升到“知觉”和“事物”、“知性”和力”、“现象”和“超感官世界”,在“超感官世界”中从静止的知性“规律”上升到第二种规律”(“第二个超感官世界”)即辩证转化的规律,后从这种辩证规律的反身关系中达到了“自我意识”。意识终于意识到它与对象的对立其实就是它与自身的对立,它只有在与对象对立时才(在对象身上)意识到自身。意识与对象的这种辩证关系就使意识摆脱对象的外在束缚而成为自由的了。这样,对象就是另一个“我”,“我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我”自我意识使自己进入到了与其他自我意识的关系中。

(2)、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3)、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哲学思想

(4)、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就只能是在薄暮降临时悄然起飞的猫头鹰了。

(5)、这样一来,作为这个“有”的,它的本质,或者说,它的起始,还是那个“无规定”的,所以,这个直接性,作为有,它其实就是“无规定性”自身——无。所以,有,它的自身,作为它的本质的,它就是那个“无”。也就是说,这个有,作为纯有,作为思维的抽象或肯定,它所肯定的就是那个“无规定性”本身——也就是。

(6)、黑格尔这段话告诉我们,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慎思明辨的理性,而是一种体会到的真切的情感;哲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的运动和发展,而且是蕴涵着极其深刻的生活体验。人们要真正地进入哲学思考,还必须具有中国传统哲学所提倡的体会、顿悟、品味。

(7)、这一看法不同于他以前的观点,到耶拿以后,黑格尔很快又放弃了这一观点,转入论证知识。

(8)、这种说法显然有悖于情理。所以对于哲学反思的作用不宜无限夸大,以为人类的存在都系于哲学。一种较为客观的说法是,不学哲学照样可以思维,不过学哲学可以更好的思维。生理学不是教人消化的,哲学也不是教人思维的。研究哲学是训练思维以达到其它的目的。

(9)、黑格尔的《逻辑学》研究的是所谓的“纯粹理念”,是由“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组成的概念推演体系。“纯粹理念”在这个体系中的先后次序,只是逻辑的,与时间无关。它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永恒存在,并构成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本原和本质。恩格斯针对这种观点指出,黑格尔哲学具有把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加以理性化的性质。但是,黑格尔提出的任务是要研究作为“真理”的概念到辩证运动,即“从思维本身的内在活动”或“它的必然发展”去研究概念自己的运动和自己的发展。黑格尔是一位渊博的学者,熟悉当代各门科学的成就,特别是历史学科,因此,在这种神秘主义虚构的外壳后面,无论就《逻辑学》的整体还是它的各部分而言,处处都包含着关于客观辩证法系统的深刻洞见。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常常在思辨的论述中做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真正的叙述”。

(10)、谁都知道“庙”之所以为庙,是因为庙里有被人供奉的“神”;如果庙里无“神”,那也就不成其为“庙”。正是借用“庙”与“神”的关系,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11)、在黑格尔的这个譬喻里也隐含着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康德哲学的主要课题是考察在什么限度内,思想的形式能够的达到关于真理的知识。康德特别要求在考察求知以前先考验知识的能力。黑格尔认为这会引起一种误解——以为在得到知识以前已在认识,他打了另一个异曲同工的譬喻说,那是认为“在没有学会游泳以前勿先下水游泳”。

(12)、(2)黑格尔著,梁志学译:《哲学全书·第一部分》(即《小逻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

(13)、作为这样的一种,黑格尔就说,它就是“纯有”,一般也称之为“有”。而这个“有”,它对思维而言,只不过是对这个“”的一种肯定,也就是说,这个作为开端的“有”。而这个有,它只不过是说“”已经是被思维所“摄入”,作为思维的对象。这样的一种“摄入”,就是一种抽象,在这种抽象中,把那个“无规定”的“”的“无规定性”给否定了。换言之,作为一种对象,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就呈现为一种“对象性”——直接性,而这个直接性,它把“无规定性”给否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直接性作为“有”是对“无规定性”的一种抽象或者说是一种“转化”。

(14)、在理想的内容上,黑格尔将其分为“一般世界情况”(它体现了普遍精神即“神性”)、情境和动作、“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中心是“情致”(Pathos),即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所以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内容虽然要表现普遍精神和情境动作,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致。“情致是艺术的真止中心和适当领域。对于作品和观众来说,情致的表现都是效果的主要来源。情致所打动的是一根在每个人心里都回响着的弦子。”(16)“情致说”和“性格论”表明黑格尔美学中有浪漫主义的因素。但同时他又反对当时浪漫主义思潮所流行的怪诞、滑稽和伤感,认为情致应当能够激发出古典主义的“美”的感动,因而必须受到外在的自然形式的约束。而在自然的形式上,黑格尔强调的是要使西方古典的形式主义原则(整齐、平衡、对称和谐等等)得到“人化”的理解,认为自然界的和谐协调只不过是人与自然协调的体现,是人的自由活动和实践技能的产物和象征,“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所以他认为艺术的客观性并不是外在自然的客观性,而是内心自然的真实性,即情感和情致的真实个性的真实。这样,不论是理想(内容)方面还是自然(形式)方面,艺术美的全部问题都归结到了人的情感和情致,归结到“艺术家”的精神素养情操和气质上来了。艺术的这两环节就统一为艺术家的主体创造活动,它诉之于艺术家的想象力、天才和灵感。但这种灵感又不完全是主观任意的,而是由普遍的时代精神所触发和启示出来的。

(15)、黑格尔这段话告诉我们,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慎思明辨的理性,而是一种体会到的真切的情感;哲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的运动和发展,而且是蕴涵着极其深刻的生活体验。人们要真正地进入哲学思考,还必须具有中国传统哲学所提倡的体会、顿悟、品味。

(16)、整部人类哲学史充满着哲学家们互相批判、互相推翻、互相取代的斗争,基于这种客观事实,黑格尔把哲学史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厮杀的战场”。

(17)、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柏林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校长任内。

(18)、因为这门学科是目前人类所有学科的顶峰,是人类思想文化漫长历史的一个重要结晶。

(19)、牛顿把他的书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格劳秀斯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国际公法的哲学”。现在,也有许多讲时髦的人,把自己的观点冠以“经营哲学”、“生存哲学”、“人生哲学”等名号。但是严格说来,这些都不能算是哲学。因为哲学的起点是思维而不是经验,它的对象是概念而不是直接的事物。

(20)、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4、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1)、哲学并不是科学的“科学”,它只是通过逻辑思维来把握科学的概念,并为科学提供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2)、叶秀山:沈有鼎先生和他的大蒲扇      

(3)、1801年黑格尔写了《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一文,参加当时的哲学争论。

(4)、国家在面临别的国家时必须致力于建立“国际法”,但由于国与国之间利益的冲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争所导致的国际契约也只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大利益,不可能讲道德。因此康德所理想的“永久和平”是不可能的。然而,战争和征服也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由此黑格尔就引出了他的“历史哲学”。在他看来,国与国之间的不公只有在世界历史中才能得到公正的裁判,世界历史是一个大法庭,只有合乎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的发展方向的民族才能被判决为在世界历中上占据优势地位。黑格尔由此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意思是说,凡是合乎历史必然性的都一定会把自己实现出来,“现实”的不等于“现存的”,而是按照历史理性必然要实现的,哪怕目前还未实现出来。所以黑格尔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13)但这种内在联系的规律隐藏在现存事物和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的后面,作为精神的隐秘计划而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君主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过是精神利用来实现自身目的的一个工具,在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后面还有历史本身的合理的动力,作为“理性的狡计”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5)、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总是在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中发展的,因为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的时代”。表达新时代的哲学必然要通过对表达旧时代的哲学的批判而获得哲学的统治地位,由此便构成了哲学史的“厮杀的战场”。

(6)、大概在18世纪的时候,小日本人在翻译欧洲的一些哲学经典著作的时候,把这个词翻译成了哲学。

(7)、表达新时代的哲学必然要通过对表达旧时代的哲学的批判而获得哲学的统治地位,由此便构成了哲学史的“厮杀的战场”。

(8)、整部人类哲学史充满着哲学家们互相批判、互相推翻、互相取代的斗争,基于这种客观事实,黑格尔把哲学史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厮杀的战场”。黑格尔说:“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

(9)、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斯图加特,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系统、丰富和完整的阐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黑格尔关于哲学的定义精辟6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