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代表作和著名诗句
1、韩愈 的代表作
(1)、又寄百尺彩,绯红相盛衰。巧能喻其诚,深浅抽肝脾。(《寄崔二十六立之》)
(2)、元和九年(814年)十月,韩愈任考功郎中,仍任史馆修撰。同年十二月,任知制诰。
(3)、惟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奈何今日,又弃而先。(《祭十二兄文》)
(4)、钱锺书先生曾经指出:“一集之内,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谈艺录》)才气和思虑并非仅体现于少年和老年的区别,也体现为身体条件的区别。不仅一个人从少到老的身体变化会影响其风格,比如杜甫青壮年时爱写骏马(骠骑),晚年则爱写瘦马、病马、老马,由豪壮变悲凉(参拙作《一洗万古凡马空——谈杜甫咏马诗》,《草堂》1981年第2期),而且不同身体条件的诗人,诗风也颇为不同,且不说男性和女性作家之间的巨大差异,即使同为少年诗人,脆弱敏感的诗人往往比正常少年精灵古怪,如李贺之于王勃。神经衰弱的人见到的世界肯定会异于常人,这正如前引王充《论衡·订鬼》所说,生理状态直接影响心理状态。
(5)、1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江陵愁望寄子安
(6)、第一例是读李白、杜甫诗,李杜之雄奇为诗界公论,而“百怪入我肠”则是韩愈的个体体验。第二例是读朋友的诗,但感觉朋友是直接使用锐利的文字武器,挥舞着战旗,摧毁了自己柔肠筑成的堡垒。第三例则是观赏歌舞,青眸接受了绚烂之美,而心肠为之颠倒回旋。有趣的是,仿佛是为了与刳肝、琢肝、抽肝的痛苦构思相对应,韩愈特意用入肠、绕肠、摧肠、回肠来形容回旋缭绕、纠缠郁结的审美感受。大约在韩愈独特的身体经验里,肝和肠的痛感是有微妙区别的吧。
(7)、韩愈文章的再一个特点是不仅真率大胆,而且慷慨激昂,忧愤甚广。从韩愈的全部文章看,凡是论及人材,便往往愤激不平,别具风概。例如《杂说》对于人材不为世用所发的不平之论,《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也是宣传选拔人材的一篇宏论。所谓“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云云,这正是韩愈对于国家用人的殷切希望。《送董邵南序》更是一篇悲歌慷慨的文章。韩愈自己是屡试而不得志于有司的,所以对于文中的董邵南“不得志于有司”,便感同身受,无限叹惋。悲歌慷慨,发自肺腑。
(8)、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梦微之
(9)、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戴叔伦的诗,体裁形式多样: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皆有佳作。
(10)、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巩是北宋政治家、散文家。
(11)、专项训练|低年级看图写话资料大汇总(附常用词语、常用句式、练习)
(12)、有一士卒手执兵器上前几步说:“先太师(王武俊)为国家击退朱滔,他的血衣仍在这里。我军有什么地方辜负了朝廷,以致被作为叛贼征讨!”韩愈说:“你们还能记得先太师就好了,他开始时叛乱,后来归顺朝廷,加官进爵,因此,由叛逆转变而为福贵难道还远吗?从安禄山、史思明到吴元济、李师道,割据叛乱,他们的子孙至今还有存活做官的人没有?”众人回答:“没有。”
(13)、元稹(779~831年),唐朝诗人、文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诗词成就巨大,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诗中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
(14)、黄巢(820年-884年),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
(15)、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6)、蘋(pín)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17)、柳宗元,字厚,代表作《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18)、关于此梦是韩愈在受人瞩目之后对人所讲述的,所以也不排除有附加成分。而梦中孟郊在旁拊掌而笑,也当属鼓励,而非嘲笑。大概是韩愈潜意识中希望有这样一位朋友,以至于后来见到孟郊,并与其关系密切后,就很自然地把梦中“拊掌而笑”者同密友孟郊联系起来了。
(19)、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
(20)、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刺史。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到滁州后不久写的。一个秋雨之夜,独坐高宅的诗人正在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可是暗夜秋雨,故园更不知渺远到何方了。
2、韩愈的代表诗作品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2)、1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途中见杏花
(3)、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吟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5)、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6)、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7)、苏辙的代表作品有:《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8)、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小雨
(9)、这是诗人东征契丹途径长平战场故地写下的诗。此前仕途上遭遇的打压排挤,令陈子昂郁郁难平。“倦游”点出了诗人疲惫的心境,他离开政治漩涡,观察时境变化,登上城楼眺望长平古战场。
(10)、这是一首活泼生动的乐府诗歌。采莲少女们欢声笑语,争弄莲舟,到浦口有花迎接,采莲归去有江头的明月相送,像吴越楚国的美女从历史中穿越而来。
(11)、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时年韩愈19岁。韩愈少年时期刻苦攻读诗书,砥砺志节,蕴育了宏伟远大的胸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他初到河东,游中条山,纵观莽莽苍山,涛涛黄河,情不自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12)、《原道》为重要的是韩愈总结出了一种“道统”的思想体系。韩愈认为,儒家的道,是由先贤圣人传授给黎民,让百姓们得以生存繁衍。而圣人手上的“道统”有借着传承给了下一位圣人。就这样,“道统”经三皇五帝传到孔子,再由孔子传给了孟子。但是孟子之后却没有了人来传承,因为汉朝盛行了黄老学说,西晋之后到隋朝又是佛学的风行。这中“道统”思想为后世宋儒们所重视,认为正统的王朝就是传承“道统”,王朝才是名正言顺的。
(13)、当然,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也会感到苦恼,会有“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文赋》)的感叹。然而,在韩愈的笔下,这种精神上的苦恼则变成了肉体上活生生的痛苦,诗人的写作成为一种恐怖的自我虐杀过程:
(14)、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15)、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 。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 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16)、韩愈还有一篇类似俳谐而实质是抒发才高见屈、忧愤甚广的文章《进学解》。历来的论者都说此文源于东方朔的《答客难》和扬雄的《解嘲》,《新唐书》本传也说他“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其实这篇文章的意义要比“自喻”广阔得多。其中有“自喻”,却不仅是“自喻”,主要还是宣传选拔人材的观点。
(17)、明·杜堇绘韩愈《听颖师弹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18)、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9)、自古以来,一篇文章之中能够选出如此大量的历代流传的成语,此文之外,恐不多见。韩愈文章之所以传诵不绝,之所以为一代所师法,历代之典范,其造语之精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辞章造诣,在他前后,很少有人企及。
(20)、贞元十八年(802年)春,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曾告假回到洛阳,前往华山游玩。
3、韩愈的代表作和著名诗句有哪些
(1)、有不少字词的用例极为频繁,如“肠”字:“百怪入我肠”(《调张籍》),“无以冰炭置我肠”(《听颖师弹琴》),“饥肠彻死无由鸣”(《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可刳凶蟇肠”(《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摧肠与戚容”(《寄崔二十六立之》),“朝食不盈肠”(《县斋有怀》),“谁令悲生肠”(《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倒心回肠为青眸”(《刘生》),“恻耳酸肠难濯澣”(《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坼裂肠与肝”(《孟东野失子》),“肠肚集藜苋”(《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愁肠若牵绳”(《送侯参谋赴河中幕》),“心肠一变化”(《东都遇春》),“肠肚镇煎炒”(《答孟郊》),“百端在中肠”(《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多达十余例。又如“肝”字:“清寒莹骨肝胆醒”(《李花二首》其二),“深浅抽肝脾”(《寄崔二十六立之》),“肝胆还轮囷”(《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刳肝以为纸”(《归彭城》),“食中置药肝心崩”(《永贞行》),“不用雕琢愁肝肾”(《赠崔立之评事》),“坼裂肠与肝”(《孟东野失子》),“肝胆一古剑”(《答张彻》),接近十例。如果把韩诗中所有身体名词的句子完全罗列出来,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2)、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3)、《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童第德《韩集校铨》等。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5)、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7)、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8)、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9)、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10)、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蚝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蛤即是虾蟇,同实浪异名。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1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2)、韩愈文章之别开生面者,还有送序一类。在唐代,送序之文是常见的文体,前辈作者如王勃、陈子昂、李白、任华,所为送序,都很出色。但从多数文章的写法看,大抵不出一种格式。先叙离情,后缀风景,情致物态,尚似六朝。林纾所谓“狃于六朝积习”者,即指此类。但到韩愈笔下,送序之文就多种多样了。
(13)、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便逝世。韩愈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他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韩愈七岁时读书,言出成文,十三岁时就能写文章。
(14)、小学生必背谚语汇总,收藏起来慢慢背,给作文加分!
(15)、千古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6)、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
(17)、创作背景:此篇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相传唐朝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从印度来到中国,人们尊称他为颖师。颖师演奏古琴十分出名,他的古琴长八尺一寸,用质地优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优美。颖师弹琴的技艺精湛,演奏时有特别的韵味,而且曲目很丰富,远近知名。据说有一个生病的人,躲在床上,听到颖师弹琴的声音,顿然觉得已经病好了,坐了起来,不用再服药了。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也慕名前来欣赏颖师弹琴,并把他听颖师弹琴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即这首《听颖师弹琴》。
(18)、1一年将尽夜,未归人。——除夜宿石头驿
(19)、10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20)、韩愈在散文中传达的对社会弊病的剖析,极为深刻,正是如此,韩愈的思想才能影响唐宋时期的一代文人,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韩愈的代表诗句或作品名
(1)、在听觉方面,韩诗则爱描写各种聒耳的噪音,大多动物啼叫嘶鸣在他听来都如此不堪入耳:“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擭擭”(《杂诗》之二),“蛙黾鸣无谓,阁阁秖乱人”(《杂诗》之四),“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双鸟诗》),“蝉烦鸣转喝,鸟躁饥不啄”(《纳凉联句》),“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送刘师服》)。自然界其他声响同样烦人:“余澜怒不已,喧聒鸣瓮㼜”(《岳阳楼别窦司直》),“千钟万鼓咽耳喧,攒杂啾嚄沸箎埙”(《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甚至近乎钟鼓埙箎组成的交响乐,也同样是一片噪音。他不堪忍受的大约要数蛙声:“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答柳柳州食虾蟇》)不仅在耳中沸腾,而且如同惊爆的巨响,“沸耳”摹状听觉之痛感,可谓真切传神。“沸”是韩愈描写声响时偏爱的字眼之一:“虫鱼沸相嚼,日夜不得闲”(《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其二),“吏人沸蝗螟”(《答张彻》),“群鲜沸池羹”(《城南联句》),“暮堂蝙蝠沸”(《城南联句》)。“沸”字描写感觉实在太妙,它兼有视觉上的翻腾、听觉上的吵闹与触觉上的滚烫,一字而传递出身体的混合体验。以一个字而表现出身体的通感,韩愈在这方面真是了不起的大师。
(2)、沈佺期在仕途波澜中失意,离开长安。虽“独游”而夜宿高岭,却力寻“高卧”的隐士之趣。山中月亮挂在窗前,银河流淌进房门,春草银杏绿,清朗的夜里杜鹃啼鸣,不禁勾起心中的失意怅然。在七盘岭上听到路过的褒城里的鸡鸣声,又该上路了,离长安越来越远。
(3)、王昌龄(698—757),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4)、这样的细节描写近乎琐碎无聊,但从另一方面看,当韩愈直面身体残损的焦虑时,竟然悟出祸福相依、生死平等的哲理,从而将人生的缺憾转化为豁达和幽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独创。
(5)、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代表作《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6)、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连州知州石炳璋从阳山拓韩愈真迹,将“鸢飞鱼跃”四字刻于燕喜亭右后侧的卧龙石上,后有何健的楷书题跋:“韩公大字世罕见之,乾隆壬寅,健秉铎阳山,得四字于土人家,为之勒石。”韩愈“鸢飞鱼跃”石刻见于山东潍坊十笏园、广东潮州韩文公祠、广西贺州小西湖、肇庆七星岩等地,影响颇广。
(7)、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8)、“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品》)以“物感”为中心的诗歌发生学,大致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基本的诗歌观念。韩愈当然不可能颠覆这一“感物吟志”的写作传统,但仔细分析其诗歌的表现,我们可发现其“物感”机制的运行,更多取决于他自己的身体对外界之感受,或者说,他更偏好从生理层面去表现自己身体对外部世界的体验。
(9)、描写景色、树木、花朵、小草的好词/好句/好段/好诗
(10)、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落势殊未已。余在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及至落二始忧衰即死。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终焉舍我落,意欲崩山比。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余存二十余,次第知落矣。傥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如其落倂空,与渐亦同指。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
(11)、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12)、其韩愈爱写各种令人焦灼烦躁的色彩、声音、气息、味道,强调其对人体感官的刺激性。视觉方面,韩愈似乎偏爱红色,因为红色与炽热之火相关。不少学者都注意到韩愈的代表作《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其中铺张的描写如:
(13)、韩愈提倡“惟古于词必己出”,反感“后汉迄今用一律”的降而剽窃,公然相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那么传统诗歌的剽窃沿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除了题材方面的“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荐士》)之外,可能重要的一点便是语言的陈旧雷同,本来生动的语言因诗人的反复使用而形成一种审美的惯性和惰性。语言逐渐成了概念的符号,日益趋向空壳化,缺乏具体可感性。特别是大历时期的诗歌,语言意象的沿袭性现象突出,诗人的个性和风格隐没在群体的意象选择和语言模式之中。
(14)、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苏溪亭
(15)、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6)、曾巩,字子固,代表作《元丰类稿》《隆平集》
(17)、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春,韩愈获赦免,于夏秋之间离开阳山县。八月,获授江陵法曹参军。
(18)、为神讵(jù)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cuàn)下馀(yú)。
(19)、卢纶(739-799年),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20)、韩愈文章的另一特点,是不但真率、大胆、慷慨激昂,而且还写得自然随便、如话家常。这类文章和他的《原道》、《原性》诸篇的面貌不同,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促膝谈心,无所拘束,生动活泼。《与崔群书》、《与孟东野书》、《答崔立之书》、《题李生壁》等,都属这类作品。例如《与崔群书》先说自己对崔群为人的认识,中发贤者不遇之叹,后讲自己困穷之状,是一篇感慨很深的杂文。
5、韩愈的代表作诗有哪些
(1)、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2)、韩愈的诗歌风格之所以倾向险怪,很可能与其身体状况的恶劣分不开。循此思路,我们似乎也能感觉到韩孟险怪诗派的风格也与该派各诗人身体情况相关。那么,这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我们是否可开辟一条关于身体与风格之关系的探索路径呢?本文权且抛砖引玉,见笑于大方之家。
(3)、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出自唐·韩愈《孟东野失子》。
(4)、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有:《赠刘景文》等
(5)、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6)、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有"文章巨公"和"百代之宗"之名。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诗三百余篇。
(7)、千古名句: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1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0)、贞元十年(794年),再度至长安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失败。
(11)、千古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2)、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泷吏》)
(13)、赏析: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
(14)、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15)、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
(16)、据记载,韩愈纵欲且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经常服用壮阳药,古代的壮阳药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韩愈听他人建议,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食鸡肉,使公鸡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壮阳功效,可是这样吃多了还是使他死于此。宋陶谷《清异录》记载:“昌黎公逾晚年颇亲脂粉,故可服食;用硫磺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公间日进一只焉”,但是,“始亦见功,终致绝命”。
(17)、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因为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
(18)、元和六年(811年),任尚书职方员外郎,回到长安。
(19)、后来,有山西百岁老人赵文备游到“韩退之投书处”,有感韩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以后清代李柏登山至此,面对一哭一笑,又表现出另一种心态,并做诗云:“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笑也不哭,独立岭上但长啸。”
(20)、韩愈到任潮州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兴,纷纷赶来,岂料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了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了。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过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竹竿山”。
(1)、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
(2)、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文,但其诗亦有特色,为一代大家,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韩愈多长篇古诗,其中不乏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龊龊》、《县斋有怀》等,大都写得平实顺畅。他也有写得清新、富于神韵、近似盛唐人的诗,如《晚雨》、《盆池五首》,尤其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3)、吴融,唐代诗人。吴融诗歌在题材上,呈现一个多元的面相,他有极其深刻讽刺的作品,也有极为轻浅浮靡的作品,更有许多悲秋伤春之作。其诗可以用「矛盾」二字加以概括。
(4)、1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喜见外弟又言别
(5)、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君颐始生须,我齿清如冰。尔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相逢风尘中,相视迭嗟矜。(《送侯参谋赴河中幕》)
(6)、看图写话(7大口诀+10大句式+38篇范文)|可下载
(7)、漓江之水,则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
(8)、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9)、摆磨出火以自燔。……赫赫上照穷崖垠,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弛隳不暇暾。……燖炰煨爊熟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错陈齐玫阐华园,芙蓉猖披塞鲜繁。……彤幢绛旃紫纛旛,炎官热属朱冠裈。……缇颜韎股豹两鞬,霞车红靷日毂轓,丹蕤縓盖绯翻㠾。红帷赤幕罗脤膰,衁池波风肉陵屯。……熙熙酹酬笑语言,雷公擘山海水翻。齿牙嚼啮舌腭反,电光䃸磹赪目䁔。……命黑螭侦焚其元。
(10)、写作的痛苦既在于构思的艰苦,也在于文字把握物象的困难。如前所说,“钩章棘句”的说法,意味着文字也成为暴力杀戮的对象,当然这种暴力会转化为刀凿的雕琢或斧劈的开荒。比如在韩愈看来,孟郊就具有斫荒的能力,“诗翁憔悴斸荒棘,清玉刻佩联玦环”(《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能斩断一片荆棘地,在蓝田里雕刻出美玉的造型。韩愈也赞美朋友,“若使乘酣骋雄怪,造化何以当镌劖”(《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在酒醉的状态下,大自然造化也抵挡不住他文笔镌刻的暴力。
(11)、苏洵父亲苏序,母亲史氏,有两位兄长苏澹、苏涣。苏洵少时不好读,19岁时娶妻程氏,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出自唐·韩愈《春雪》。
(15)、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蹲在地上的和尚左手持水瓶,右手揩齿
(16)、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
(17)、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答柳柳州食虾蟇》)
(18)、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9)、贞元二十年(804年)春,韩愈抵达阳山县就职。
(20)、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代表作《欧阳文忠公集》
(1)、失志早衰换,前期拟蜉蝣。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三学士》)
(2)、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迅速离境。韩愈刚离开四日,宣武军便发生兵变,留后陆长源等被杀,军中大乱,韩愈因先离开而得免祸。韩愈随从董晋灵柩至洛阳,其后于二月末抵达徐州。同年秋,韩愈应徐、泗、濠三州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推官,试协律郎。同年冬,张建封派韩愈前往长安朝正。
(3)、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
(4)、学术界对韩愈险怪诗风的研究已透彻,所谓“以丑为美”“非诗之诗”的审美趣味,所谓“雄奇怪异”“奇崛险硬”的诗歌风格,所谓“不平则鸣”“笔补造化”的创作态度,所谓“以文为诗”“陈言务去”的语言风格,都有了很好的讨论和公认的结论。不过,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展示韩愈诗歌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此独特性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审美意义,这就是韩诗中的身体书写,特别是身体痛感的书写。
(5)、贞元十一年(795年),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仍失败。期间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同年,离开长安,经潼关回到河阳县,于是前往东都洛阳。
(6)、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7)、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文,但其诗亦有特色,为一代大家,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韩愈多长篇古诗,其中不乏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龊龊》、《县斋有怀》等,大都写得平实顺畅。他也有写得清新、富于神韵、近似盛唐人的诗,如《晚雨》、《盆池五首》,尤其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8)、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祭十二郎文》)
(9)、但是,韩愈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他“少小尚奇伟”(《县斋有怀》)、“搜奇日有富”(《答张彻》),天生一种雄强豪放的资质,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之景之情的追求冲动,而他一再提倡的“养气”说,更使他在提高自我修养的同时增添了一股敢作敢为、睥睨万物的气概,发而为诗,便是气豪势猛,声宏调激,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
(10)、很庆幸这些牡丹花开时,枝叶俱茂,所以花朵隐约依稀,它们也毋须互相依倚着争奇斗艳,以轻盈相比。清晨到来时一朵朵花儿都像新妆的面庞一样,对着赏花的宾客偏偏都含着羞怯不语的深情。
(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
(12)、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去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览奏后生气,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被贬后,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忠心进谏、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
(13)、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尚书左仆射郑余庆因谙熟典章,被任命为详定使,引韩愈、李程为副使,崔郾等为判官,对朝廷仪制、吉凶五礼加以修定。
(14)、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15)、1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
(16)、比较好笑的是,韩愈有一首低俗的教子诗《符读书城南》,为了强调不读书的坏处,他给儿子描述了一个可怕的前景:“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这就是不读书的下场,何等真实的描写啊,简直让人脊背发麻!
(1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8)、贞元九年(793年),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同年,韩愈之嫂郑夫人逝世,他返回河阳,为其守丧五个月。
(19)、贞元二年(786年),韩愈离开宣城(即宣州),只身前往长安,欲投奔族兄韩弇。适逢韩弇前往河中,后遇害,韩愈遂投靠名将马燧。后曾作《猫相乳》以感其德。
(20)、如此多的关于牙齿状况的描写,可以说前无古人。古人没有假牙,可见如果齿落过多,一是会直接破坏面部形象,是为“豁可鄙”;二是增加进食的难度,是为“嗟可闵”;三是齿豁使得其说话发音不关风,是为“堕可悲”;四是齿落暗示着未老先衰,寿命难以久恃,是为“懔可忧”。除了以上散布在各首诗篇中的句子之外,韩愈还有一首著名的题为《落齿》的诗:
(1)、千古名句: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2)、李氏子蟠,年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4)、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遣悲怀
(5)、1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6)、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五岁后,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韩愈的代表诗作品精辟1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