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的理解
1、言必信行必果的理解与感受
(1)、《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2)、可见,孔子的看法到今天也适用,而且上升到法律层次。
(3)、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4)、如果“大人”不是与“小人” 相对称的大人,那么,孟子所说的“大人”是不是孔子在《易传》中所说的“大人”?如果是指《易传》中的大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文言》传),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要把这么高层次的人拿到这里来去对照孔子“谈士”的“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行径呢?这种对比有什么“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吗?
(5)、所谓大人,是依照原则而活,信念和价值观决定了,他如何为事情赋予意义。
(6)、出处:唐·令狐德棻《周书·武帝纪下》:“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7)、在明确了这个含义下,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一看第一段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并把关于大人的定义嵌入其中,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
(8)、子西不听叶公所说,还是坚持把胜召回来,结果后来,子西就被胜所杀。
(9)、也许有一天,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强大到可以战胜美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可是今天的我们,或者那一天的我们,还是中国人吗?一群完全不懂中国文化、不按中华传统做事的人所统治的、构成的国家,可以叫做中国吗?如果我们的祖国都已经不是中国,那么到时候实现了统一的到底是什么国家呢?「强国」?
(10)、明德,是我得之于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统而言之,仁义礼智。以其发见而言之,如恻隐、羞恶之类。”(《朱子语类》卷十四)
(11)、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这样的普通人啊!大概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12)、很明显,孔子的这句话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怎么回事?言而有信之人为什么会是小人呢?
(13)、发生了这种事,应该做的就是知错就改、悬崖勒马,即使有那么一些不开眼的人责怪你是一个没有信用的人,也好过傻乎乎地做着不该做的事。
(14)、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15)、孔子很无奈地道:“唉!他们都是一些器量极小的人,算什么东西呢?”
(16)、即,新时代下,年轻人应重信誉,重落实,重执行,重结果。
(17)、这种译法是一种接近于“公认”的大众化的通行译文,不同的《论语》释经者仅仅在部分词语的遣词用字方面略有差异,因而并不影响我们的问题讨论。
(18)、另外,「言必信、行必果」还出现在《墨子·兼爱下》。在那里,墨子假想了一个信奉「别」主义(只爱自己家、自己人)的士,和一个信奉「兼」主义(互利互爱,把朋友的家人当作自己的家人)的士。若他们两人同样都「言必信、行必果」,当我们要远行异乡、生死未卜时,会把自己的家人子女托付给那一位朋友呢?显然是托付给那个会把你的家人当自己家人的朋友。同样,有一位信奉「别」主义的君王,另一位是奉行「兼」主义的君王,当你成了难民的时候,你会投奔哪一位的国家呢?显然会去找后者。
(19)、指这个人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算稍差一等的人才。
(2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2、言必信行必果的含义
(1)、行为:在环境中我们的运作。(做什么,有没有做)
(2)、其第一高徒——后来被称为“亚圣”的孟子,采取了“偷换概念”的方法试图为孔子“开脱”。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干脆“置之不理”,仍然坚守“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说。
(3)、按“常理”来说,孔子的弟子们是没有资格在《论语》中“加入”自己的观点与言论的,只能表现为作为“学生”身份的“问话者角色”。但是,大概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客观需要”,《论语》中才出现了“有孔子弟子言论”的现象。
(4)、意思是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5)、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在《论语》中,此语的上一句话就是“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若将两句话;联系起来读,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子贡问,有没有说了一句话便终身行之的人呢?孔子答,对待这件事要以“恕”对之。即使他做不到,也要宽恕。自己做不到,别要求别人做到。
(6)、其实孔子口中的“小人”与现代人理解的小人不太一样,指的是普通的人。因为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当时的一句话不能脱离它的时代背景。
(7)、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8)、孔子认为,即便是普通人,你也得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他说的很明白:第三等的“士”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普通人,其内含的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是对普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一点只是基础而已,勉强算为“士”。之所以只能算是第三等“士”,是因为他的境界还不够高,如何才叫境界高?就是第一等所谓的“行己有耻,不辱使命”,即所谓的有自己的信仰,而且会办事;然后是第二等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且“人们认可他夸赞他”,即有道德;到后才是第三等的“说到做到,做就做到底”,即只知道硬拼死干而已,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过,第三等“士”起码坚持了“信”和“果”,“信”就是有信用,既表示在一件事上信守承诺,又表示在经常做事中别人能信任你的话,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认为“信”是做人的基础;“果”即有结果,不能做着做着没消息了,必须得有个结果,而且是你初承诺的效果。孔子认为,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还是比那些“斗筲之人”强得多。
(9)、如果不可以,那么,为什么具有“不失却德性和纯粹善良之心的”这个大人可以“法外开恩”而搞“特殊化”,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但却要求普通人惟义所在呢?
(10)、其次,一再跟孩子强调“说到做到”,不如好好倾听一下孩子的理由。不回家可能就是在家没人陪他玩。看电视就是自己玩太无聊了。给予接纳的心态,会让孩子执拗的心对你打开,并且让你也能找到孩子真正的需求。
(11)、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12)、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要怎样度过这一生)
(13)、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4)、是不是颠覆了你三观,觉得不可思议了?怎么可以把言而有信的人与小人相提并论?
(15)、·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6)、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7)、·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8)、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d们称他尊敬兄长。”
(19)、“必”是一种在思想和观念两方面都必须屏弃的先天性缺点(我们在往期《记载了孔子进行宗教修行的六大证据》一文中,在对“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句的正义中,已经指出了“必”的弊端)。不仅在宗教修行这种高层次上需要去“必”,即使是在社会生活层面,同样也需要去“必”,所以,孔子只认为“不辱君命”的士才是第一等的,这样的士一定“不必”,而且知道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并能够根据情势而灵活变通地完成使命。
(20)、当孔子逃出后,遇到了魏国军队,孔子马上向魏军打小报告,说哪里有强盗,依靠孔子提供的信息,于是魏军就把强盗抓了。孔子旁边的人听了,就问先生,这样做不对吧,怎么能言尔无信呢,于是,孔子就对弟子们,说了这一句话。
3、言必信行必果的理解500字
(1)、《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2)、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
(3)、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士?”孔子说:“行为知耻,出使四方而不辱君命,就是士了。”
(4)、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5)、我们以必须要谈及的“信”的概念为例来说明如下:
(6)、相对应社会地位较高之人,小人就是指地位不高的普通人,后世,小人才演化成多种含义。
(7)、出处:宋·赵善璙《自警篇·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8)、·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9)、·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我们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是不是经常有一种方式是提前约定?
(1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
(12)、有趣的是,《墨子》特别点出了许多人的言行不一:这些投奔「兼君」的人,很可能就是平时嘴巴上高喊「别」主义的人(在今天,他们也许会高呼对难民关上国门修筑高墙)呢!不过对于本文的目的来说,要关注的就是:在这里,言必信行必果同样不是《墨子》所提倡的道德品质,而是他所推崇的「兼」者和他所批评的「别」者都可以具有的特质。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4)、那么,在中国思想中,以正面称赞意义使用「言必信,行必果」的到底是谁呢?也许是司马迁,但他用这句话描写的,乃是「游侠」群体。
(15)、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d们称他尊敬兄长。”
(16)、我们一起知行合开出季布一诺千金的“金花朵”!
(17)、孟子所犯的一个低级错误,就是没有精确地确认谈话的对象和范围(孔子这里的“士”的含义,类似于今“公务员”群体)问题,所以终才稀里糊涂地扯上了毫不相干的“大人”和“义”的问题。简单来说,“做人”和“人际交往”中的“信(诚实无欺)”与履行政策和完成使命时的“信(墨守陈规)”是“两码事”。
(18)、我们认为,孟子关于“言信行果”逻辑的论证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不但没有意义,反而造成了逻辑上的“进一步”的“混乱”。
(19)、(拼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
(20)、如果细心研究,就会发现,《论语》中凡是直接标明“某子曰”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对《论语》中孔子没有展开说明的问题的补充。限于篇幅,我们仅举一例说明如下。
4、言必信行必果理解阐述
(1)、所以:“言必信,行必果”后面还有一句,读完你就知道,它原来是骂人的
(2)、有了这样的同理心,至少会让你的火气不会一飞冲天了。
(3)、那么,为什么不仅能做到“言必信”,同时还能“行必果”的“士”,反而成了“小人”呢?
(4)、显然,这里的“信”与作为天之道的“诚”,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概念。
(5)、当时间到了的时候,孩子并不能履行你们的约定。经常是一拖再拖,后我们就忍不住怒吼:“你自己都答应好的,说到不做到!”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特别理直气壮,因为孩子答应的没做到。那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6)、相信很多人看到今天的金句“言必行,行必果。”就会想到这句话就是说到做到的意思。今天,我要推翻这个想法,从另一个方面来解读这句话。
(7)、孔子又回答:“那些说了话务必切实做到,而且,行动一定要坚决完成的人,这是不问黑白,只管执行自己意见的小人呀!这就是又次一等的士了。”
(8)、所以说,“言必信,行必果”,并不是君子做人的道德标准啊!
(9)、我不是个吹毛求疵的人,我并不是想用一个字、一句话的误用去说明我们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我只是想用这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帮助大家看到背后更大的问题。对于被中国人奉为精神导师的孔子、孟子来说,如果我们有一天强大到能用武力实现统他们会为我们鼓掌喝彩吗?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许是:是,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都追求国家统一。只要是我们的地方,我们就要拿回来。只要「主权」(这是一个伴随着帝国主义传来的西方概念)属于我们,我们就要统治。
(10)、其实,孔子并不是认为说话诚实守信,行为追求结果是不对的,他否认的是那些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贯彻言行的做法,做出这种事的人是小人。
(11)、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1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3)、孔子再次解读:“如果同一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很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乡里的人称他格外尊敬自己的兄长,这样的人算是差一点的士了。”
(14)、在孔子那里,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不过是个犟种,是一头不懂转圜的倔驴,不值得推崇;不能全盘否定犟种,他们有他们的价值,也算一种小小的美德吧,所以可以列在孝悌之后。
(15)、于是,孔子这句名言出来了,什么名言,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6)、我们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上期(《人性“本善、本恶、性善恶混和无善无恶”四方对立的裁决》)文章中涉及到了孟子论“四端之心”时单单剔除了“信”的问题,为了避免该期文章结构的“胖瘦不匀”问题,才单辟此文予以讨论。
(17)、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所以,在孔子那里,做为人所做出的各种诺言(包括政治上的和朋友间的等所有方面),都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问题——义。
(19)、首先,我们想一下。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也会有过说到做不到的时候?
(20)、信念:配合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为什么做,有什么意义)
5、言必信行必果的理解150
(1)、不失却德性和纯粹善良之心的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即可(或者:只要做到“合义”即可)。
(2)、于是,孔子和他们订下盟约,蒲人就从东门放走了孔子。
(3)、如果大人的概念中不包含惟义所在,那么,这样的大人还应不应该再称为“大人”?如果不应该,那么,这样的大人是怎么拥有赤子之心(品德纯粹善良)的?
(4)、让我们想象一位领导者L,ta承诺了要去做一件事,但后来发现它是不道德的,便「食言」不去做了;或者这件事本来已经开始推行,后来因为许多人反对,发现这件事实际上不该做,便「出尔反尔」,把这件事撤回不做。这样的食言和出尔反尔,确实会损害L本人的声誉,使公众和上级意识到她的缺点——毕竟撤回证明了一开始决策的错误,证明了她能力的不足——但即便如此也要撤回,这是君子应该做出的选择。这时候,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是放下个人毁誉,真正从共同体利益去考虑的表现。虽然社会对她个人的能力评价因此而变差,但孟子想说的是,我们对她道德水平的评价却应该提高,因为在这种情境下能做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恰恰是伟大的。「言不必信」与「言而有信」因此并不矛盾,它们是不同层次、不同情境的道德准则。通常来说,一旦做出承诺,应该言而有信;但在所言、所行可能不符合「义」的时候,则应该将前一条道德准则降到较低的位阶,这就是「言不必信」。
(5)、杨绛: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
(6)、另一方面,义是与利相对举而言的,“小人士”为了“生存”,是不敢不“言必信行必果”的。即便是就今天的情形而言,如果不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准则,在相互间的“利益交换”中,“小人士”是无法“混”下去的。尤其是今天的“商品经济”社会,没有“信(契约精神)”是寸步难行的。
(7)、也正因为孔子特别看不起这类人,所以,后世孟子还在《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补充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8)、其实,孔子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持严厉批评态度,在他心中,能够“言必信,行必果”人竟然是小人。
(9)、显然,在孔子眼里,“公务员”队伍中的“第一等”是“德才兼备”的士,第二等是品德好但能力不强的士,第三等则是不懂权变的墨守陈规的士。
(10)、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普通人也应该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11)、无论从任何角度还是任何意义上讲,回到孔子自身去探究孔子要表达的“意义”,才是正确的途径与方法。
(12)、也许你会说,我们就不要去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就算了,怎么还把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的人说成「大人」?前后不出尔反尔,一听就是水平不高的人的作为,孟子这样说,未免夸张了吧?
(13)、我们先来看孟子的第二段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4)、·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5)、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容许自己抱有“哎呀!我当时说错了,所以我可以不做了”的侥幸心理,知错就改毕竟是下策了,总是“狼来了”的人终究是难以在这社会上立足的。
(16)、《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谁要能当得起这句赞誉,那简直就是个很了不起人物,也不知能引起多少人崇拜。
(18)、子贡问孔子: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士」呢?在春秋时代,「士」还不像后代是泛指一切知识分子,也可以指贵族中低于大夫的阶层。因此孔子从他们的职业使命和社会地位,描绘了高的和次高水平的士。当子贡又问「那比这更差的呢?」孔子便说,这类人呢,说过的事就肯定将它实现,想做的事就非要做成,这是一副小人的样子。至于比这更差的,孔子只能「噫」了。
(19)、这段话从总体上看,不存在什么疑难难解之处。弄清硁硁(硁音kēng。敲击石头的声音。硁硁然,浅薄固执貌)和斗筲(筲音shāo,盛饭竹器。一斗为十升,一筲为五升)的含义后,可大概翻译如下:
(20)、《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唯有践行语言信念,坚韧不拔,重信严行,才能实现理念,才能兑现承诺,才能获得赞誉!
(2)、后世的人,往往只引用前面两句,而重要的话,还在后面。
(3)、就是我们要能够判断是非黑白,要具备清晰的分辨能力,谨言慎行,你要说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话,然后才能说我做的,做我说的。
(4)、在这里,我并不是让大家不要“说到做到”。而是通过“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话加上后面说的“硁硁然小人哉”一起给大家展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生活中“说到做到”和“遇事变通”有时候就只有一线之隔。怎么把握好这个度是需要我们在平常的交流上多理解、多倾听、正确的表达而慢慢掌握的。这样才能避免钻到一个片面的牛角尖里。
(5)、因此,尽管孔子略带轻视(硁硁然)地将之归类为“小人”,但还是客观地肯定了这类“小人”起码也还算是“下”一个层级的“士”,是强于当时的那些当权者的。
(6)、“道德”是“仁义”高原则,“信”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用“道德”来衡量这件事情应不应该去承诺守信。
(7)、去掉“大人”和“义”的问题,就抽象的意义而言,孟子考虑到了“必(顽固,而且偏执一端)”与“不必”的关系问题,应该算是抓住了问题的“节点”。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孔子:明君有三惧!勾践为此下令:知错不报断足;唐太宗为此每天寝食难安,今天每个管理者当镜鉴
(10)、所以,只有符合义的标准,这个诺言才应该而且能够被践行,否则,就完全可以弃之不顾。
(11)、当时,地位较高的人才能称为君,比如国君,家族中的嫡长子一系才能称之君。
(12)、子贡问:“现在从政的那些人呢?”孔子说:“唉!都是些器量狭小之辈,何足挂齿呀!”
(13)、其实,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信”是有前提条件的,并非一味地固执守信。
(14)、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只说不做是不讲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质的表现。
(15)、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16)、其实,这也是凡是不能化的哲学思想的体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17)、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8)、《墨子·兼爱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19)、因为,当时,“君子”与“小人”是社会等级分类,并非现在所指好人与坏人。
(20)、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能力:我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掌握了什么技能?(如何做,懂不懂)
(2)、至于「言必信」中的言,指的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也包括自己说过的任何话(莽撞的气话、吹牛的大话、违心的假话也属于「言」)。总之,只要我说过我要做,我就会做。这里要指出的是,发言人也是在同样的意义上用「言必信」这个说法的:我国要制裁相关美国企业,这件事不需要别国配合,也不是向别国做的任何承诺,纯粹是我们自己对自己未来行动的宣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必」字。「必」使得「言」成为了对于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只要说过的,都要做;去做的,要做成。显然,这已经不再关乎是否讲信用的问题,而变成了「人的行动取决于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而不是取决于别的原则」。
(3)、孔子认为,说了话,按照自己意思,无论如何要做到,是极端之人,是过于化的人,是不分黑白是非之人。
(4)、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5)、一个领导干部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6)、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的标准时已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孟子也从正面来表达“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可见,孟子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的。
(7)、注意,这里孟子是不管齐国的民悦不悦的,只看燕民悦不悦。如果你问,怎样能让别人「悦」呢?每当君王问孟子自己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总是告诉他:先发挥「仁」的精神,把自己已经统治的人照顾好。若你已经统治的地方本身就矛盾重重,还想着要统治更多人,犹如缘木而求鱼。当自己已经统治的人有很高的幸福感时,别人自然也想被你统治。这就是所谓的「仁者」。「统一」,说到底不是国家有多强大的问题,而是内部政治是否清明的问题。
(8)、另外,在新时代的号召下,年轻人应“知行合一”的人生理念,与“言必信,行必果”是有高度一致的理念。
(9)、所谓“逻辑”问题,其核心含义就是“概念”问题。
(10)、由此可知,断章取义是不对的,就这句话,把我们骗了多少年啊。
(11)、子贡不解,问道:“刚刚订盟约,也可以背弃吗?”
(1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3)、我们揣测,孟子可能对“五行学说”不明就里,又觉得“仁义礼智信”的说法挺“高大上”的,就一头栽了进去。但是,由于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孟子一时又难以弄清其真伪,所以,在构筑他的“性善论”时,则避开了五常中的一常“信”,只把“仁义礼智”四常对应出个“四心(端)”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言必信行必果的含义精辟1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