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的传奇故事精辟145条

刘基传简介

1、《明史·刘基传》原文及翻译

(1)、马皇后是谁?她是朱元璋的原配结发的妻子。马秀英、马大脚、明朝开国皇后,都是她一人。她生于1332年八月初她的生日和朱元璋的名字“朱重八”巧合,他们之间的爱恋更是旷世千古。

(2)、三年后的1363年7月,陈友谅重整旗鼓,再度与朱元璋决战鄱阳湖。鄱阳湖大战,刘基始终与朱元璋在一起。一次,他忽然见一群水鸟惊起。刘基预感大事不妙,急忙拉朱元璋一起转移到另一条船。他们人未坐定,敌人的炮火已将原来朱元璋坐的船打得粉碎。此消息传出,朱元璋部下都以为自已有天助,于是士气大振,杀敌更猛,终大败陈友谅,陈也在这次水战中战死,刘基指挥的这次战争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历史上称为“鄱阳湖之战”。

(3)、马皇后是谁?她是朱元璋的原配结发的妻子。马秀英、马大脚、明朝开国皇后,都是她一人。她生于1332年八月初她的生日和朱元璋的名字“朱重八”巧合,他们之间的爱恋更是旷世千古。

(4)、朱元璋怕这什么“帝王气”,在位时曾因风水“鞭牛首”、“斩龙尾”(详见《风水三千年》一书有关章节),大动干戈,胡惟庸摸准了这一点。后,刘基大罪没有,小罪难逃,被朱元璋剥夺了俸禄。

(5)、刘伯温长子刘琏,生于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与胡惟庸的d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

(6)、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伯温,炒了他的鱿鱼,劝其回家养老,但是养老也养不安生。他被胡惟庸随便一个罪名给告了,除去了养老金。脑回路与一般人不同的他竟又回到了京城,也许是送上门让老朱方便监视吧。马皇后出手相救,无奈回天无力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刘伯温生病了。他收到了一个水果篮,里面有两个枣,一个梨子,这是那个善良的马皇后派人送来的。对于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来说,不难猜出其中玄机——早早逃离!然他知道在劫难逃!

(7)、陈友谅杀俘虏反而激起朱元璋军队的斗志,释放的俘虏回到陈友谅军中成了发酵的种子,朱元璋军队的政策明显优于陈友谅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开始时只有三三两两的士兵投奔朱元璋,随着战事焦灼,也有不少将领率军投降,胜利的天平开始发生倾斜。这些都是陈友谅当初收编军队时所作所为的后果。

(8)、浙田是刘伯温的故乡,他在那里出生、成长、读书,因为学习能力太强,12岁就考中秀才,一鸣惊人。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后一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了,而17岁的刘伯温正忙着学程朱理学,他的老师郑复初对这个学生十分满意,悄悄告诉刘父一句话:

(9)、淮西集团,都是一帮从起事之初,就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老班底,又与朱元璋是老乡,都来自淮西,共同的地域、共同的乡音、共同的习俗,以及在战斗中凝结成的生死情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政治利益集团。这些人,人数众多,力量庞大,占据了明朝开国功臣的大多数。与此同时,处在高层的淮西元勋宿将的下面,还有更多的淮西子弟,遍布整个朝堂的各个角落,占据着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和职位,盘根错节、利益攸关,自成体系。

(10)、三是要协调能力。丞相有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协调各个方面关系,沟通好各个利益集团,保持帝国正常运转。所以,丞相不但要资历老威望高,还必须要为人灵活,善于协调,长袖善舞才能胜任。

(11)、有一年的春天,李靖王的父亲死了,送葬时来了一位道人,这个道人让李靖王在父亲死后的第一百天,往东边射上三箭,然后带兵反回京城。李靖王听了,安心地守孝,准备到时候就带兵打进京城。他守孝守到九十九天时,李夫人却再不想守孝了,就催促李靖王说:“已经守了九十九天了,差一天没关系吧,你赶紧射箭。”李靖王经不住夫人的唠叨,就狠狠地往东面射了三箭。他哪里知道,这三箭射到京城时,一箭射在了皇宫的柱子上,一箭射进了金銮殿的墙壁中,一箭射到了皇上洗脸的金盆里。

(12)、这些人与皇帝朱元璋关系亲近,深得宠信,同时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明朝建立之后,他们成为了朝廷的新贵,被称为淮西集团,像李善长、徐达、汤和、蓝玉等杰出的军事将领和功臣都是淮西集团的人。这些人,绝大部分自认为与朱元璋的感情深厚,开国功勋巨大,除了朱璋本人以及淮西集团中公认的领袖人物李善长、徐达等,其他人谁都指挥不动、协调不了。刘伯温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当朱元璋逐渐对李善长生出不满之意后,几次打算换相时,刘伯温都极力劝阻。

(13)、在朱元璋眼里刘基是神人,回家后朱元璋也不放心啊。当初核定处州粮税时,比宋制每亩加五合,只有刘基老家青田不增加。朱元璋告诉刘基,这是为了让乡里记住你刘伯温,世世代代把这事作为美谈。

(14)、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要封刘伯温为一品左丞相,可是刘伯温己看透了朱元璋,因此,他坚决辞封不受,要求告老回乡。朱元璋觉的反正基业己定,有没有他亦无关大局,也就顺水推舟,遂了他的意愿。

(15)、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并不以功臣自居,被封诚意伯。后与丞相李善长、胡惟庸意见不合,逐渐失去朱元璋的信任,61岁的刘伯温告老还乡,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16)、后来,朱元璋有一天微服出行,遇见一个国子监生正要进入一家酒店,作揖问道:“先生亦过酒家饮乎?”国子监生答道:“旅次草草,聊寄食尔。”便跟着他进了酒店。当时店里客人坐得满满的,只见一张神案上供着土地神,朱元璋就把土地神搬到地上,说:“神姑让我坐。”便和这个国子监生在神案两旁对坐,问他是哪里人。国子监生说是四川重庆府人,他出了“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的上联,让国子监生对下联。这个国子监生才思敏捷,脱口就对出下联:“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心里暗自高兴,又拣起神案下的一块小木头,让他赋诗“以喻己意”,国子监生不假思索,吟诗一首:“寸木元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与人间治不平。”朱元璋听罢大喜,付了酒钱,相别而去。

(17)、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

(18)、刘伯温连忙劝阻说:“百姓无辜,黎明何罪?还请都元帅三思,切勿造次。”

(19)、   颈四句联诗:诗人行走到山间,从西面吹来一阵阵秋季凉风;秋风吹动着诗人衣衫,送来几丝凉爽。人生的荣华富贵能维持多久呢?看如今,秋意萧条,草木凋残,我(指诗人)的一生也从现今开始,沦落凋零了。

(20)、从明朝中央官职体系的设置和丞相职能职权来分析,担任明朝丞相的人选,一定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2、刘基的传奇故事

(1)、1360年,已近知天命的年纪的刘伯温被朱元璋邀请出山,为朱元璋打江山而出谋划策。朱元璋多次将刘基称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可见刘伯温有相当高的政治策略头脑。

(2)、至正十一年寇起淮南,凡浙西、江东南、湖南北,以闽、蜀之地,凡城所不完者皆陷。

(3)、好多人认为,刘伯温有大功于朱元璋,堪比刘邦身边的张良,堪比刘备身边的诸葛亮。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朱元璋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刘伯温,更没有亲近过刘伯温。甚至,关于刘伯温的死因一直都扑朔迷离,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4)、不难看出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以后经常表现出厌恶刘伯温。记得在分封功臣的时候,当天就有功臣为了受封爵位太低闹事,搞得朱元璋鸡犬不宁,朱元璋回忆起刘伯温曾经跟他说过骄兵悍将,祸患无穷之类的话,虽然说刘伯温说对了,但是皇帝却觉得他是在秀他比皇帝聪明,说他是酸老秀才!还有一次是朱元璋想要罢免李善长的宰相职务,刘伯温当着百官的面驳斥朱元璋,慷慨陈词,一一反对了朱元璋提出的其他人选。无奈,朱元璋说不过他只能按他的意思暂时留着李善长!要知道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在打江山时候的朱元璋了,他已经是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战争时期朱元璋需要刘伯温的计谋,策略等等来美化朱元璋,帮朱元璋打天下!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需要的是服从,是忠心于他的人!反观刘伯温不仅不站在朱元璋一边,还处处与皇帝对着干!皇帝自然不喜欢他!

(5)、老当家的这阵子疾病全无,腿脚利索,红光满面。见是刘伯温来访,一把拉住,请在中堂当中坐好,他老头子趴地上就磕头,连称“‘活神仙’,多亏您救了我这一大家人口!”

(6)、综上所述,刘伯温没能当上丞相,着实与其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智慧无关。

(7)、那时候,朝中的军师是刘伯温,是个上知风云变幻,下晓地理山川,中通人间沧桑变化的神人,更是古今闻名的风水大师。他看见从西面射来的三只箭差一点射中皇上,急忙带领大军朝西头而来。李靖王射出那三箭后,立即带兵东进,行到半路上听说皇上没有死,刘伯温却带着大队人马赶来了,于是悄悄退兵回到了享堂。

(8)、由于赵匡胤的纵容,必然会产生上行下效的效应,从而败坏纲纪,藐视律法,动摇国之根本。在“杯酒释兵权”这场政治交易中,纵容功臣贪图享乐声色犬马的现象,以贪污腐败换兵权的交易,无异于是一种慢性毒药,在不断破坏国家制度,吞噬老百姓的利益,终导致爆发了王小波和李顺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被镇压下去了,但是打击了宋王朝的统治阶级,撼动了宋王朝的统治基础,可谓自毁长城。

(9)、学士宋濂,因为长孙宋慎牵连到胡惟庸案而获死罪。马皇后竭力劝说,老朱不听。马皇后在侍奉朱元璋吃饭时,全部是青菜,不见肉星。朱元璋问原因。马皇后回答说:“我在为宋先生作福事。”朱元璋放下筷子,起身离开。第二天免了宋濂的死罪。同样她也去救刘伯温,只是方式不同刘伯温,叫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田人,朱元璋对他敬称“老先生”,他精于谋略,擅长兵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民间广泛流传着:“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传说。

(10)、三年后,刘伯温又返回那个“下坡刘”家,哈,这回是青砖大瓦,高墙深院,房舍翻盖一新,院里奴婢成群,一片兴隆景象!独独那扇大梨木门没换新的。他知道这家的命运让他给“破解”对了,便大摇大摆叩门求见。

(11)、朱元璋看了,忙对弓箭手嚷道:“快放箭,快放箭!”

(12)、临走那天,刘伯温对下坡刘家老当家的说:“你当我真的会看相算卦?实话说了吧,我那是混饭吃的幌子,骗吃喝拐钱财的,啥不顶的呀。”

(13)、儿子笔下的刘广宁:爱艺术的大小姐是如何走入上译厂的

(14)、刘伯温自身的缺陷分析刘伯温虽然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为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攸关的战略方针,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无双的功绩。但,人无完人,刘伯温自身的缺陷也明显。

(15)、打好关键战役。如灭了在武昌称汉王的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

(16)、刘基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对打破中国古代“人治”传统,并使法律日益走向客观、公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符合法律制度发展的进步趋势。

(17)、朱元璋在起兵打天下时,文靠刘伯温武靠徐达常遇春冲锋陷阵。尤其是对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更是言听计从,因而能在群雄纷起的元朝末年力挫群雄,统一中原大地。

(18)、朱元璋担心他死后,太子没有能力节制功臣,有被功臣篡位的危险。朱元璋开始立的太子朱标,虽然聪明异常但过于仁慈,朱元璋担心他会被这些文臣武将所利用。朱元璋刚开始大开杀戒时,朱标不忍曾劝说:“陛下诛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拿来一个荆条,告诉朱标:这根荆条就好比是我们朱家的江山,而我现在就是为你拔掉这根荆条上的锐刺!后来太子朱标暴亡,又立长孙朱允炆为太子。朱允炆年龄更小,更加重了这种恐惧感,于是朱元璋几乎把开国功臣屠杀殆尽。可见,朱元璋的滥杀功臣,是在为大明王朝消除隐患,以他子孙后代皇位的安全。

(19)、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族,民族英雄。原名朱重八(朱八八),后取名朱兴宗。字国瑞。祖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祖籍古泗州城(今盱眙县城淮河对岸)其祖父一代迁至豪州钟离(金安徽凤阳东北),少时穷苦,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20)、这段记载是说,朱元璋罢免了李善长的宰相职位,然后问刘伯温(刘基)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谁适合当宰相?结果,刘伯温也不管人家跟他关系好还是坏,一一指出了这几个人的不足,虽然朱元璋听得直皱眉头,但后来,这三人还真碰上事儿,全倒了,这一回合刘伯温观察准确,满分。

3、刘基之死?

(1)、陈友谅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敢孤军深入到自己腹地攻击,匆忙之下只得从安庆撤军回援九江。结果,神机妙算的刘基早已经想到这点,朱元璋不仅攻下了九江,还顺带攻下了兵力空虚的安庆。

(2)、帝归,愬基僇人坛壝下,不敬。诸怨基者亦交谮之。会以旱求言,……帝纳其言,旬日仍不雨,帝怒。会基有妻丧,遂请告归。

(3)、马秀英12岁时被她爹的生死之交郭子兴收养,21岁时在他义父的包办下嫁给了红巾军领袖小朱,这是自古以来包办的和谐的婚姻。马秀英陪着小朱度过15年的戎马生涯,感情深厚,曾5次救小朱死里逃生,在生活中一次次让小朱感激涕零。她做了许多事,令朱元璋感激敬重郭子兴为人心胸狭窄,爱听信谗言,对朱元璋经常疑忌,有一天郭子兴的两个少爷因为妒忌朱元璋的才能,在自己父亲面前告状,说朱元璋要谋反。郭子兴一听立刻把朱元璋禁闭了,他的那两个黑心小少爷想弄死朱元璋,就对下人安排,不许给朱元璋饭吃,饿死他。马秀英知道了,心疼焦急,她瞅准机会,趁人不注意偷了一个刚出炉的热饼,立刻藏在怀里。连忙给小朱送去。一路上那滚烫的饼子烫的马秀英眼泪要掉下来了,她都没有拿出来。她怕拿出来被人发现,告诉那两个小黑心,小朱更遭殃;她宁愿烫死也不舍得扔掉,怕她的小朱饿死。就这样咬牙坚持,等见到小朱,把饼子拿出来时,胸部皮肉被烧焦。《明史》:“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身上的疼痛怎比她内心的煎熬与牵挂!小朱的灵魂在颤抖,痛哭流涕发誓:待我君临天下,许你一世荣华!

(4)、    首先是鼓动士气上,刘基所起的作用是大的。刘基《百战奇略·气战》里明确表示大凡将帅能够实施作战计划,靠的是士卒的勇气。而在鄱阳湖大战之初,面对着陈有谅60万大军连接巨船为阵,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不要说士兵们害怕,连朱元璋自身也发怵,是刘基鼓起了战斗的勇气,《明国初事迹》:“太祖颇惧,问刘基气色如何?基曰‘我兵必胜之气,当力战。’”面对士兵的畏战情绪,如果不是贪生怕死的话,将帅首先要拿出一幅泰然自若、处变不惊的神态来稳定军心,并要和颜悦色地开导他们。于是朱元璋对全军将士说:“彼巨舟首尾相连,不利进退,可破也。”而刘基必胜之信心当然来源于他对战争形势的分析及其胸有成竹的战略把握。其次,稳操胜券的战略部署及机灵多变、扬长避短的战术应用。虽然朱元璋军队只有20万,但其一开始就有周密的战略部署,分兵部署鄱阳湖各个路口,以防陈有谅逃跑,并随着战争的发展,派徐达回应天坐镇,以防不虞;扬长避短,利用巨舟调度不灵活的劣势,采用各种火器分舟师作战,采用与赤壁之战如出一辙的火攻,使陈有谅大伤元气。随后刘基建议将主力暗移至湖口,扎住麻袋口,断陈友谅归路,采用长期包围的战术,将陈有谅围困于鄱阳湖之中达一个月至久。《百战奇略·不战》说道,敌军远道而来,敌强我弱,“宜坚壁持久以敝之,则敌可破。”在此期间朱元璋还不失时机地采用攻心战术,刘基与夏煜先后两次为朱元璋代笔致函陈有谅,激怒陈有谅;另外当陈有谅杀俘虏之时,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下令“但获彼军,皆勿杀”,还赐药疗之,且祭其亲戚诸将阵亡者。这一招对动摇陈有谅军心起了极大作用。

(5)、原来,虽然归隐山林,刘基仍心系朝廷,想着巩固朱元璋的天下。当时浙江温州有个叫谈洋的地方,靠近福建,是盐盗的老巢,方国珍作乱就是在这里开始的。刘基请求设立巡检司,镇守此处。刚好有逃军逃回来,当地官员却隐藏不报,刘基命长子刘琏上奏这事情。

(6)、明朝建立后,刘基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7)、按照刘伯温给他指定的战略方式先用诱敌之计打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与1363年在鄱阳湖将陈友谅势力彻底消灭,第2年又依计将张士诚势力消灭,接下来朱元璋派部队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京称帝,1368年朱元璋称帝正式建立大明帝国改元为洪武。

(8)、刘伯温有后代,其后代中的一部分承袭他的诚意伯的爵位,有一个由文臣逐渐向武臣过渡的过程,并与明朝相始终。

(9)、    刘基初见朱元璋,献上的见面礼是关乎治本安邦、用兵先后的十八策和全局性的战略部署。《诚意伯刘公行状》:“陈时务一十八款,上从之。”安邦定国的《时务十八策》不见辞章,但大多学者认为《时务十八策》思想精神散见于《郁离子》中。刘基作为军师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表现在他对朱元璋全局性战略决策的影响上。其为朱元璋制定统一全国的战略决策是:先灭陈友谅,后定张士诚,然后分兵北向中原,统一宇内。《明史·刘基传》载“太祖问征取计,基曰:‘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上中原,王业可成矣。’”在《诰诏御史中丞诰》里朱元璋也肯定了这一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10)、刘伯温深知这个罪名的严重性,赶紧启程进京谢罪,表示自己绝无任何异心。虽然朱元璋表面上没有处理他,但刘伯温却自此开始长居南京,据《明史》记载:

(11)、马秀英12岁时被她爹的生死之交郭子兴收养,21岁时在他义父的包办下嫁给了红巾军领袖小朱,这是自古以来包办的和谐的婚姻。马秀英陪着小朱度过15年的戎马生涯,感情深厚,曾5次救小朱死里逃生,在生活中一次次让小朱感激涕零。她做了许多事,令朱元璋感激敬重郭子兴为人心胸狭窄,爱听信谗言,对朱元璋经常疑忌,有一天郭子兴的两个少爷因为妒忌朱元璋的才能,在自己父亲面前告状,说朱元璋要谋反。郭子兴一听立刻把朱元璋禁闭了,他的那两个黑心小少爷想弄死朱元璋,就对下人安排,不许给朱元璋饭吃,饿死他。马秀英知道了,心疼焦急,她瞅准机会,趁人不注意偷了一个刚出炉的热饼,立刻藏在怀里。连忙给小朱送去。一路上那滚烫的饼子烫的马秀英眼泪要掉下来了,她都没有拿出来。她怕拿出来被人发现,告诉那两个小黑心,小朱更遭殃;她宁愿烫死也不舍得扔掉,怕她的小朱饿死。就这样咬牙坚持,等见到小朱,把饼子拿出来时,胸部皮肉被烧焦。《明史》:“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身上的疼痛怎比她内心的煎熬与牵挂!小朱的灵魂在颤抖,痛哭流涕发誓:待我君临天下,许你一世荣华!

(12)、他聪慧过人,童年“神童”,读书过目不忘,背诵如流,12岁中秀才;青年“学霸”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是热爱,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23岁一举考中进士。26岁在元朝当官位居正八品,刚正不阿,打压豪强恶霸,惩治下层贪官污吏,深受百姓爱戴。因得罪仇人太多辞官隐居。

(13)、载家属百官,尽锐攻南昌,飞梯冲车,百道并进。

(14)、1368年正月,朱元璋正式登基建立了大明王朝,任命刘基为御史中丞。虽是一介文人,但刘基性格中的那种耿直豪横和嫉恶如仇却甚多,得罪了不少的王公勋贵和基层小吏。据《明史》记载:

(15)、老当家的凄然一笑:“这有什么?我们虽然败落,到底是大户人家,就算破船烂车,也还剩下几千大铁钉。”于是吩咐下人:“备酒席招待。看不看风水在其次,休要慢待了客人。”

(16)、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刘伯温的主要成就刘基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7)、   几百年来,在老百姓中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话。对于诸葛亮,其功绩如“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草船借箭”等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于刘伯温,流传的多是传说,知道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军师,很少人知道开国军师刘伯温的实际功绩。下文对刘基辅佐朱元璋统一大业的业绩及其开国军师地位的确立试作阐述。

(18)、   由于有胡惟庸等奸臣的谄佞,太祖皇帝对刘基也产生猜疑、疏远。刘基的洞察力极强,他洞察到朝廷暗流涌动、朝廷微妙变化其及总体趋势走向后,向皇帝恳奏,声称“基重病在身,辞职告老还乡。敬请皇上恩准。”他辞官隐居后,对后世再次(高官不任,隐居深山的重量级人物,便是留侯张良)产生巨大的影响,明清朝代,流失许多精英人才。

(19)、“是吗?”老人家似乎得着了一线希望,马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咱家出门向西,再没人家,那地势是个下坡坎儿。因为我们姓刘,村里人图它好记,就唤我们家是‘下坡刘’。‘下坡刘’跟‘下坡流’念起来没区别,分明是老刘家要走下坡路或者是下坡如流水的意思啦。这么咒我们,还有个好嘛,日子不败可就怪啦。”

(20)、刘伯温看得真切,一声号令,战鼓齐鸣,将士们一阵呐喊,猛冲进城,元军纷纷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白鹿城就这样被攻破了。

4、刘基评传

(1)、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伯温,炒了他的鱿鱼,劝其回家养老,但是养老也养不安生。他被胡惟庸随便一个罪名给告了,除去了养老金。脑回路与一般人不同的他竟又回到了京城,也许是送上门让老朱方便监视吧。马皇后出手相救,无奈回天无力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刘伯温生病了。他收到了一个水果篮,里面有两个枣,一个梨子,这是那个善良的马皇后派人送来的。对于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来说,不难猜出其中玄机——早早逃离!然他知道在劫难逃!

(2)、当时,朱元璋正投在定远郭子兴的麾下,逐渐在义军中崭露头角。遭到郭氏父子的猜忌和打压后,他被迫脱离郭子兴另起炉灶,逐渐拥有了一支独立的农民起义军。为了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他也选择臣服于“龙凤政权”并且接受了“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的任命。

(3)、朱元璋这天特别高兴,只见他举起酒杯对大臣们说:“朕有今日,全靠诸位辅佐相助。朕特造此楼,为众大臣庆功,今敬上一杯美酒,以表朕的一片心意。”大臣们得到皇上如此厚爱,个个高兴得五体投地,连连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4)、所以,朱元璋数次打算让刘伯温为相时,他都清醒而又坚决地拒绝了。

(5)、刘伯温一肚子诗书,浑身的能耐是真,可就是家中没有钱财去孝敬当权的赃官们,自然也就别指望考上个一官半职。人总得吃饭活命啊,他干脆流浪四方,算个卦、看个相,骗口饭吃。

(6)、(国历1328年9月18日~1398年)

(7)、第3代诚意伯刘瑜是刘廌六世孙,刘伯温九世孙——刘廌和刘瑜之间刘法(刘伯温四世孙,下同)、刘柜(五世孙)、刘昙(六世孙)、刘禄(七世孙,翰林院五经博士)、刘宪(八世孙,生平具体情况不详)。

(8)、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明史—刘基传》

(9)、杨宪“有相才无相器”,器,指器度,言人之度量。李善长的长处是“调和诸将”,杨宪虽有能力但没有这样的器度。讲到汪广洋,刘基则认为汪广洋更比杨宪狭隘。杨宪与汪广洋二人是李善长为相时的左右丞,所以李善长退休后,由杨宪掌事。汪广洋被杨宪排斥在外,杨宪被诛后,汪广洋被召回,洪武十年拜右丞相。汪广洋自知人际关系上不如胡惟庸,仅受人摆布而已。结果在洪武十二年末,朱元璋责汪广洋朋欺,贬其广南,舟次太平,因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罪而赐敕诛之。在那样的条件下,想做老好人,不得罪人,也活不下去。

(10)、朱元璋斩钉截铁地说:“大丈夫言出如山,军师休得多言!”

(11)、他聪慧过人,童年“神童”,读书过目不忘,背诵如流,12岁中秀才;青年“学霸”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是热爱,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23岁一举考中进士。26岁在元朝当官位居正八品,刚正不阿,打压豪强恶霸,惩治下层贪官污吏,深受百姓爱戴。因得罪仇人太多辞官隐居。

(12)、“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明史—刘基传》

(13)、朱元璋版“火烧赤壁”。展开决战时,双方旗鼓相当,难以分出胜负。朱元璋采取部将郭兴的建议用火攻,陈友谅的战船为了作战需要,将大船都串联在一起。22日傍晚,等到东北风起的时候,用小船载着火药和木柴,临近陈友谅的战船时纵火,风借火势将几百艘战船烧毁,人马死伤过半,陈友谅的两个兄弟也阵亡了。是属于明朝朱元璋版的“火烧赤壁”。

(14)、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刘伯温的病情更加严重了,终于卧床不起。有传闻说,在朱元璋的默许下,胡惟庸带去御医进行诊治,此后病情非但没有减缓,反而很快辞世了。

(15)、刘伯温果然是人中才杰,他于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精彩表演。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压制。

(16)、刘伯温抑郁成疾,朱元璋听闻后便让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诊治,结果情况愈发严重,在1375年5月16日病故于家乡,享年六十五岁。

(17)、第1代诚意伯就是刘伯温本人,刘伯温的儿子一辈没有承袭诚意伯的爵位。

(18)、浙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青田县在元末属江浙行省处州路(今浙江丽水),东临温州路(今浙江温州),境内多山。

(19)、老朱对丞相之位有担忧,他认为丞相制度不利于自己以后的统治。从此功高震主者的日子不好过。刘伯温,老朱对他猜忌日深,有一次,老朱又密室召见刘伯温。想借伯温的口,废除宰相制度,顺便试探下刘伯温。官场套路深!

(20)、初太祖以事责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5、明史·刘基传原文及翻译

(1)、明代之所以要采取卫所制,主要是为了兼顾全国布防和节约政府开支,因为经过元末战乱后天下凋敝,府库空虚,残元势力仍然强大,迫使明朝不得不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已控制地区的布防就必须考虑一个经济有效的手段,卫所制既能在广大地区维持一个到处密集布防的态势,又因为每个卫所驻军不多,卫所又采取屯田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给自足,无需政府额外开销太多,朱元璋自己说“我养兵百万,要不费国家一粒米”,就生动说出了自己搞卫所制的目的所在。东汉初刘秀废州郡兵行世兵,唐初李渊废长征兵置军府,都是在天下初定、军费不足,却又要维持大范围布防和“养兵百万”需要时的变通措施,且都具备实行这类“寓兵于屯”措施的一个基本条件——长期战乱后天下到处时无主荒地,可以从容安排诸如卫所、府兵之类屯田,而不至于激发民愤。

(2)、召令不回,后来刘基却主动回到南京了,这里便有故事了。

(3)、“怎么个‘小人语’,这般厉害?老人家不妨细细说来,学生善解阴阳八卦之术,可以给您破破。”

(4)、朱元璋主张,为文要“通道术,明世务”,“无事浮藻”,“无深怪险僻之语”(《明太祖实录》卷洪武二年三月戊申),“务在典雅”(《明太祖实录》卷1洪武十四年七月乙酉)。他写诗作文,都极力贯彻这一主张。这对集合在他周围的文臣儒士,不能不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按照自己的主张,创作大批诗文作品,或雍容醇雅,或豪迈雄浑,反映了明取代元、社会由乱到治、经济由凋敝残破到复苏繁荣的发展历程。但是,这种跟随君主的主张亦步亦趋的庙堂心态,也使他们写出不少为朝廷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应制诗文,从而开启了永乐至成化年间那种宣扬帝王威德、歌咏太平盛世、力倡雍容华贵、平正和易的台阁体之先河。

(5)、刘伯温是个奇才,民间谚语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把刘伯温的位置摆得比诸葛丞相还高。诸葛亮是智慧化身,那刘伯温又有多聪明呢?

(6)、明文总集有明清之际黄宗羲编纂的《明文海》、明代程敏政辑的《明文衡》、清代薛熙辑的《明文在》等,《全明文》正由钱伯城等先生主编,前几册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选评性的著作有明代陈仁锡辑评的《明文奇赏》、刘士鏻辑评的《明文霱》等。今人刘世德的《明代散文选注》、郭预衡主编的《明代散文选注》、钱仲联主编的《明清散文八大家文选》丛书中的《刘基文选》、《归有光文选》、《王世贞文选》,以及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中第六编《明代》、廖可斌著《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陈书录著《明代诗文的演变》等,均可作为参考。

(7)、心思缜密的刘伯温已经察觉到包括朱元璋在内的很多人都对自己不满,于是借着妻子去世而提出告老还乡,希望能过两天自在的生活。临行前,他还提醒朱元璋宽容执政,提醒他不要在凤阳修建中都,那样将会劳民伤财,惹得朱元璋心中不快。

(8)、从成化至隆庆年间,是明代散文发展的第二个时期。随着台阁体“肤廓冗长,千篇一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流弊日趋严重,台阁重臣中的李东阳(1447-1516)如“老鹤一鸣”,力图在“三杨”台阁体之外另辟蹊径,开创了茶陵派。他的散文中虽然有一定数量的作品如《游西山记》、《听雨亭记》等气质娴雅、步骤谨严,但大多为宗庙朝廷的典册,公卿大夫的祭文、行状、墓志铭以及题跋、赠序等,或典雅正大,或雍容和平,重蹈着“三杨”台阁体的故辙,在成化、弘治和正德前期的文坛上如“衰周弱鲁,力不足以御强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1473-1530)、何景明(1483-1521)、康海(1475-1540)等“前七子”勃兴。他们在对李东阳“天下翕然宗之”的情况下,“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明史·李梦阳传》)。他们力挽颓风,复臻古雅,有的作品内容较为充实,如李梦阳的《代劾宦官状疏》等能敏锐地洞察社会现实,深刻地针砭时弊;《封宜人亡妻左氏墓志铭》等善于抒情,情真意切,诚挚感人。又如康海的《与彭济物书》等说理透辟,抒情真挚,寓郁勃于婉转之中。但他们有时被古人格套所束缚,句拟字摹,估屈聱牙。

(9)、收入《明太祖集》中的诗文,有的可能经过周围文臣的润色加工,人们很难据以评判其实际的文化水准。好在朱元璋还有部分手稿留存至今,为人们提供了检验其文化水平的可靠依据。台北故宫博物院编纂委员会1965年出版的《故宫书画录》卷7《明太祖御笔》,收录该院所藏的朱元璋手稿77幅73篇,大多为朱笔谕旨,间有用墨笔书写的。其中第25幅至28幅是朱元璋亲笔写的三首诗,都是描写寺僧生活的作品。

(10)、   颔四句联诗:诗人与家人都是骑马来到西天目山的,到山角下,漫步往山上狮子岩(即狮子口)攀登。山上的树木很茂盛,拨开灌木丛向上陟登。草丛里的“络纬”等虫子,在吟歌,份佛欢迎游客的光顾。

(11)、胡惟庸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后一位宰相,也是“淮西派”的另一位核心人物,与刘伯温始终不和。据说,他在带人诊治刘基前这样试探朱元璋:

(12)、这天夜里,月黑风高,朱元璋分兵五路,悄悄接近温州城下。三更刚过,一阵火起,顿时金鼓齐鸣,五路伏兵架起云梯,将士们个个争先攀城。在刀光剑影中,守城的元兵惊慌失措,无力抵挡。眼看一举就可攻下温州城了,朱元璋骑在高头大马上,不觉纵声大笑道:“温州城呀温州城,哪怕你再坚固,今夜我朱元璋也要拿下你来。哈哈哈!”笑声未歇,突然城里闪过白光,“哗喇喇”一声巨响,跳出成千上万的白鹿,一只只白鹿用头角猛撞过来。已上城的将士,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吓昏了,逃的逃,喊的喊;几架云梯也被掀翻,将士们纷纷跌落下来,不是死就是伤。

(13)、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元末起兵并且能够逐步成事,政治上主要借助两大派别,一派是以李善长领衔的“淮西派”,一派是以刘伯温领衔的“浙东派”。这两派势力相互制约形成制衡,共同扶保他鼎定天下和建立大明。

(14)、很明显,当年刘伯温投靠朱元璋并非心甘情愿,很大程度上只是迫于形势和出于无奈而已。对此,朱元璋内心很清楚,从此一直都耿耿于怀。

(15)、第4代诚意伯刘世延是刘瑜的孙子,刘洪的儿子,这位当了很长时间的诚意伯,颇多骄横不法的情事。

(16)、刘基字伯温,公元1311出身于江浙行省的青田县。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保持国家安定而驰名天下,因此被后人比作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也”。

(17)、而赵匡胤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他让自己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做自己的接班人。赵光义年富力强,任殿前都检点,掌管中央禁军,军国大事也让赵光义参与决策。赵光义是赵匡胤一手培养起来的,各方面能力很强,能掌管军政大权,节制开国功臣。

(18)、当时,朝中有一个名叫李彬的人担任中书省都事,长期贪污受贿而被刘基抓获。李善长多次出面为李彬说情,可刘基还是不依不饶将他下狱问罪,还判处死刑并在祭坛下问斩以儆效尤。此事过后,“淮西派”和“浙东派”彻底决裂,李善长和刘基也矛盾公开。

(19)、朱元璋勤政、爱民,对百姓爱民如子,可其对待手下的官员只能用“毒辣”来形容了。

(20)、刘伯温走后,下坡刘家依然保留着鸡鸣开门的规矩。

(1)、大明王朝刚刚建立的洪武四年,刘伯温便主动向朱元璋辞官,得到了批准,被赐归老于乡,在老家乡下的山林之中,做了一名闲云野鹤。

(2)、粮草问题。本来陈友谅几十万大军携带的粮草不多,准备攻下洪都收集粮草,但是洪都没有攻下,相持一个多月后,陈友谅军队的粮草补给眼看就要断了,陈友谅率领自己亲信残军突围。

(3)、同样是泄漏禁中语,若西汉夏侯胜出道汉宣帝语,宣帝是当面责之,夏侯胜说:“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宣帝也就不加任何处分了。故这类事还得看所言之是非,所牵涉面之大小及君王的肚量而异。

(4)、原来,那块“百里”石碑是刘伯温叫石匠连夜刻凿起来的。温州城一攻破,他忙叫士兵把石碑竖起,因而阻止了朱元璋的屠杀。

(5)、等到了朱元璋身边,刘伯温大展拳脚,其他人不看好朱元璋时,刘伯温却为他制定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其他人为了自己的性命劝朱元璋向陈友谅举白旗时,刘伯温一针见血地指出陈友谅骄兵必败,那些哭着喊投降扰乱军心的都该拖出去打死。

(6)、    鄱阳湖一战,陈有谅战死,年底陈友谅原有的广大地区被朱元璋占有,从而奠定了夺取全国政权的基础。其中刘基与朱元璋同船督战,勘定计谋,功劳不可小视,“彭蠡从征,擒大敌于金木之日,希世之功也。”在朱、陈对抗中,《明事断略》如此评价“诈降者康茂才,战者刘基、坚守南昌两月不下者,朱文正也。三人之功尤著”。

(7)、刘伯温后一句的意思是:我当然知道自己可以当宰相,但我嫉恶如仇,天下有才人多的是,皇上慢慢挑选吧。这句话说的让老朱不爽,“嫉恶如仇”“恶”指朱元璋说的,“又不耐繁剧”(想废丞相制度直接废了吧)演那么多繁文缛节的戏干嘛!

(8)、韩非子有一篇文章叫《主道》,讲的便是为君之道。他强调王者要“虚静以待”,“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要做到虚静,王者必须去想去意,即没有自己固定的想法和意愿。所以韩非子强调“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

(9)、洪都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南昌,是陈友谅出兵的咽喉要道,此时正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两万人驻守。当六十万对两万,这种巨大的悬殊之下势必无法坚守,谁知奇迹竟然出现了!

(10)、反之,从另一个侧面讲,君王有所好,为臣者也能将它引向另一极端。《韩非子·二柄》云:“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妬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燕王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姿矣。故子之托于贤以夺其者也,竖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其卒子哙以乱死,桓公虫流出户而不葬。此其故何也?人君以情借臣之患也。人臣之情非必能爱其君也,为重利之故也。今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缘以侵其主,则群臣为子之、田常不难矣。故曰:去好去恶,群臣见素。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实际上为君者不见其好,不见其情,匿其端的本质是不授人以柄,使自己保持主动的位置,那么周围人的本来面目才能现其真相,为自己赢得主动权。

(11)、后来,朱元璋起兵反元朝,听到刘神仙的大名,就像刘备三请诸葛亮那样,三番五次登门,把刘伯温请去做了军师。

(12)、相权危及皇权丞相的职权,西汉初年的陈平有段精彩的论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丞相的品阶高,直接对皇帝负责,百官直接对丞相负责,统管人事、事军、政财和经济大权,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东汉末年及魏、晋时期,权臣都是自领丞相(或录尚书事)之位,总揽国政,架空皇权,成为朝廷的实际控制者。明朝的胡惟庸,玩弄权柄,官员的升迁贬斥不通过皇帝,自行决断;内外大臣给皇帝的奏章,私自取来阅看,对自己不利的奏章,私自截留不转呈给皇帝。长此以往,皇权慢慢被架空,文武百官争相投靠丞相门下,形成利益集团,威胁皇权和政权的稳定。

(13)、说也怪,一声叫过,那城上的白鹿都不会动弹了;二声叫过,白鹿如遭雷击一般,纷纷倒了下去;三声叫过那些倒下的白鹿都变成一块块大石头,从城上滚了下来。随着石头的滚落,忽听得“轰隆隆”一阵响,城墙顷刻坍陷一角,约有数十丈。后人把这一地段取名叫“五十丈”。

(14)、啥意思?朱元璋派人去请“浙东四先生”出山辅佐,宋濂、叶琛和章溢这三人都表示愿意,只有刘基推脱不应。可见,当时朱元璋端着架子,刘基也端着架子,两人虽不至于相互敌视,可也没有相互仰慕。

(15)、刘家把刘伯温当成救命恩人,留他在这里住了下来。这家主人如今有的是钱,什么样的吃喝也供得起呀。刘伯温一边读书会友,熟读兵法,一边告诫老掌柜的,那鸡鸣开门的规矩万不可破,要风雨不误。

(16)、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17)、虽然陈友谅通过这种手段聚集了不少军队,但是离心力太高,一旦遇到战败这样的事情就会土崩瓦解,上位的过程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暂时屈服于他。

(18)、所以说刘伯温不适合和平时期当官,只适合当动乱时期的军师!性格决定了刘伯温在皇帝面前不受待见,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激流勇退,还能落下个好名声!

(19)、1351年,元顺帝强行征调大量民夫治理黄河,终于引得民怨沸腾。韩山童、刘福通和杜遵道等人密谋发动起义,由于中途泄密导致韩山童被元廷捕杀,刘福通只得带着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逃出重围后继续起义,终于在安徽和河南一带站稳了脚跟。此后,韩林儿自称小明王,公然宣布恢复汉人政权“大宋”的国号,吸引了各地的起义军纷纷投靠,史称“龙凤政权”。

(20)、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

(1)、当夜,将士们依照刘伯温的安排,鼓声喧天,喊声撼地,架好攻城云梯,却并不攀登。忽然城中白光一闪,城上跃出无数白鹿,刘伯温急忙催促朱元璋快快行动。朱元璋无可奈何,只得蹲下身子,抬起头来,伸长脖子,对着城头,“汪,汪,汪”地大叫了三声。

(2)、说到散文,人们往往对先秦两汉散文、唐宋散文,诸如《左传》、《史记》、唐宋散文八大家等比较熟悉。而对于明代散文,则往往比较生疏。因此,有必要了解明代散文演变的历史。明代散文的演变,大略分三个时期。自洪武至天顺年间,是明代散文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开国之初,大乱始平,人心思治,散文的基调是恢复汉唐,崇儒复雅。易代之际的几位人物如宋濂、刘基以及高启等为代表。宋濂(1310-1381)是开国文人之首,其文雄视一代。他论文主张“文者,道之所寓”(《徐教授文集序》),将崇儒复雅偏向于文以载道的雍容醇雅。他在洪武年间入仕之后,便热心于朝贺、宸游、台阁应制中寻找创作的题材,但他往往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塑造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竹溪逸民传》、《杜环小传》、《记李歌》等,便是较为优秀之作。名篇《送东阳马生序》,是劝学励志之作,风格温厚和平,语言简洁质朴,明白流畅。刘基(1311-1375)的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刘基传》)。其散文内容丰富,闳深简括,体裁多样,自成一家。而以寓言体散文为出色,主要收录在他写于元末的《郁离子》之中。它如《卖柑者言》揭露统治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丑恶本质,文章短小精悍,论述颇有气势。高启(1336-1374)之文受唐宋古文家的影响,峻洁雄健,尤长于叙事,如《书博鸡者事》塑造了一位为民除暴的任侠者形象,颇为动人。还有方孝孺(1357-1402)为宋濂诸弟子之冠,他直接继承宋濂之文统,其散文纵横跌宕,出入于苏轼、陈亮之间,《越巫》、《吴士》和《蚊对》、《指喻》是其代表作。

(3)、上述两条对洪迈而言,亦是有感而发,因为他自己也碰到过这样的事。乾道三年(西元一一六七年),洪迈与其兄洪适都受到孝宗的宠信和重用。当时龙大渊、曾觌由于早年曾在孝宗潜邸也深受重用,二人与洪迈相善,他们私下告知洪迈将迁西掖。洪迈见参知政事陈俊卿,讲了这一小道消息,陈俊卿为此与孝宗言:“臣不知平日此等除目,两人实与闻乎?抑其密伺圣意而播之于外,以窃弄陛下威福之权也。”孝宗说:“朕何尝谋及此辈,必窃听而得之。卿言甚忠,当为卿逐之。”于是黜龙大渊与曾觌二人。朱熹在《陈俊卿行状》中称其曾劾奏洪迈奸险谗佞,不宜在人主左右,罢斥之。故洪迈与其兄洪适在乾道五年(西元一一六九年)便退归乡里。可见洪迈在随笔中所作札记《漏泄禁中语》与《张蕴古〈大宝箴〉》这二条亦系有感而发,既是为自己,亦是为京房、王章、张蕴古三人抱不平的。

(4)、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选了胡惟庸做左丞相,不久一场巨大的血雨腥风……

(5)、刘基还奏立《军卫法》,提出“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主张,肃纲纪,整吏治,法办贪腐。

(6)、关于刘基的故事,南京老人说得比朱元璋“十三城门抬棺材”还传奇。刘基告假回家的“民间版本”,更有意思。刘基请辞,竟然是怕成为朱元璋成的“炮灰”,传说刘基回老家前准确地算出,朱元璋不久将“炮打功臣楼”。此楼据说在今南京市中心鼓楼岗附近。

(7)、公元1311年农历6月15日,在浙田县南田镇武阳村,一个刘姓的书香人家,一个男孩呱呱落地。他就是日后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三不朽伟人的刘基。

(8)、(本文节选自《朱元璋大传》第十五章。标题为编辑所拟)

(9)、故为君者,让人捉摸不透不是坏事,是好事。神奇也就神在捉摸不透上。惟其捉摸不透,才能做到集思广益,多谋善断,才能出奇制胜。在政治斗争中、军事斗争中都是如此。掩其情,匿其端并非不作为,而是在谨慎、耐心、多思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等待适当的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东方思维的特点,与西方不同。在中国不懂这一点则难以立足。从为君的角度讲是如此,从为臣的角度讲也是如此。

(10)、成功秘诀——网罗天下名士。如:刘基、章谥、叶琛、宋濂、冯国用、冯胜等。

(11)、8年时间过去了,朱元璋在刘伯温的辅佐下登上事业顶峰,身披龙袍,于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称帝后自然要论功行赏,刘伯温被封诚意伯,他功劳大,年俸才二百四十石,而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老乡,年俸四千石。这个对比太大了,刘伯温立刻就察觉到了皇帝的心思。

(12)、明朝的丞相,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和胡惟庸四人,其中徐达长期在外带兵征战,只是挂名左丞相而已,实质意义上的丞相只有三人。其中李善长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任相国,直到洪武四年正月退休;汪广洋接任右丞相,徐达虽为左丞相,是正职,但仍然统军,中书省的实际权力在汪广洋;洪武六年正月,汪广洋被贬到广东任行省参知政事,胡惟庸由左丞进右丞相,掌管中书省,行使丞相之权。

(13)、为了攻取温州城,朱元璋只好答应装狗叫,但心里总不是滋味。他自言自语地说:“哼!小小温州城,要我堂堂主帅受此奇耻大辱。破城之日,百里之内,定要杀他个鸡犬不留!”

(14)、    江州之战。1361年8月,朱元璋打着“吊民伐罪,纳顺招降”的旗号,协刘基率军征伐陈有谅。这次征伐全线胜利,是刘基军事谋略又一次体现,同时反映了刘基争取民心、减少敌对力量的军事思想。征伐之初,朱元璋先攻安庆城,但一时难以取下,于是刘基向朱元璋建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捣陈有谅的老窝——江州。他说:“安庆,弹丸地,何足久劳哉?有谅胆破矣,急进薄江州,彼必遁。江州下,皖城焉往?”正如刘基所料,朱元璋大军突临城下,着实令陈有谅措手不及,以为神兵自天而降,陈有谅慌忙应战,后不得不挈妻子儿女弃城奔武昌。在此征伐中,陈有谅所属的州邑守

(15)、刘基去世多年后,一次,朱元璋对刘基次子说:“你父在时,满朝都是同d,只他一个不从,你应多行好事,休污了你父亲的好名声。”

(16)、刘基为此大吃一惊,知道这事麻烦大了,朱元璋起疑心了,再也不敢“归隐”,赶紧收拾铺盖,入朝谢罪,并一直滞留于京城,不敢再提回老家了。

(17)、徐达灵机一动,喊着有事要奏,也随后跟了下来。就在他们下楼之后,便有人撤去楼梯,点上了大火,可怜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全葬身火海!惟有李善长和徐达幸免。

(18)、老朱的文官,郭景祥担任和州知州时,因得罪小人被告密,说郭景祥的儿子手持长枪要杀父亲郭景祥,朱元璋大怒,当场表示要处死这个逆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传言也许不可靠,杀了他的儿子恐怕就断了郭景祥的后代了。”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派人调查,果然是谣言。如果不是马后的劝说,郭家就家破人亡了。

(19)、朱元璋当了皇帝,无人敢监督和约束他,他变得骄横霸道,一颗心也变的冰冷坚硬。多亏马皇后婉转地劝说,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

(20)、立德、立功、立说,问五千年华夏,谁能三不朽;

(1)、刘伯温自幼是聪明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熏陶之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都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精心研究颇有心得,刘伯温的记忆力是之好,读书是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是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

(2)、伯温答: “譬之驾,惧其偾辕也。”(胡惟庸 就像一匹烈马,将来他一定会摆 脱缰绳!)

(3)、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

(4)、(精品悦读)隶属于云天文学总社,系国内知名公众平台(名家文学)(华语诗界)的姊妹公众平台,主推精品诗歌和精品美文精品悦读,多年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实力作家和诗人,尤其是受到许多旅居国外的华语诗人和作家青睐,有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意大利、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的作家和诗人。 

(5)、   首四句联诗:夕阳西下,渐渐地向西山峰移动。山壑深林处,生出轻烟雾,当腾升到上空时,则自然而然地变成晚霞、彩霞。松柏间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壮丽景观。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刘基的传奇故事精辟1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