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出两句关于牧童的古诗
1、A.这句诗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
2、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话。
3、免费同步辅导,免费海量资源!
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5、感谢俞备红老师为邵老师说吧诗歌版块创作的画作——
6、《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7、点拨:朗读诗歌时,要注意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
8、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所学生字。
9、背诵时可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这样背诵起来就会流畅一些。
10、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1、擅长工笔人物画,尤擅婴戏图,多次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等、省级金、银奖数十次,绘画作品深受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12、预设: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13、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14、对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17、展开全部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意: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赏析:《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18、师:读着读着,老师脑海里冒出了一个问题: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那么多的景物,作者为什么独独要选择“雨”这个事物来写呢?
19、比较三首古诗的异同,借助关键词句体会童真童趣。
20、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二、写两句关于牧童的诗句
1、A.qíngB.qíng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
2、〈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刘驾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3、《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5、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
6、秦观在《浣溪沙》中,写下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丝如愁。”
7、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8、原文: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发展具有普遍性。也可以是运动的性。借为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代的修辞方法,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11、海()青()惟()峡()
12、《元日》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朗读时,语气欢快,语调昂扬向上。
13、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14、释义: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15、预设4:“漪”指水中的波纹,可组词为“涟漪”,不要读成qi。
16、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17、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18、《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描写了自然景物变化和牧童的活动,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19、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雷震
20、石径枫林
三、描写牧童的诗句
1、请发挥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
2、(1)聚焦关键词理解诗句:这首诗点出了第一个人物行人:指出门在外的人。欲:几乎要、好像要、快要。魂是什么意思呢?情绪、心情。
3、欲(食欲)玉(美玉)遇(相遇)育(教育)
4、C.枫林晚景使诗人流连忘返D.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哀伤叹息
5、提出要求:请你给同桌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出繁忙的气氛。
6、陂(bēi):池塘。浸:淹没。归去:回去。信口:随口。
7、写的七夕节。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有:穿针乞巧、晒书晒衣、拜织女星、吃巧果等。
8、邵老师说,诗歌本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观察生活,叩问灵魂。让我们走进古诗,探寻古诗背后可能发生的故事吧。
9、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10、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登进士第,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1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
12、(赏析)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路上那些去上坟祭扫的人的心情。后两句写行人与牧童的问答,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
13、教师引导:提起童年,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呢?
14、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5、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时候,语调低沉,速度稍慢,以抒发、烘托诗人对亲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16、根据诗歌內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17、唐代诗人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唐代诗人吕严《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8、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19、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
20、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四、你还能写出两句关于牧童的古诗吗
1、题故人废宅二首 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雨 饷妇寥翘布领寒,牧童拥肿蓑衣湿。
2、背诵《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
3、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4、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释义: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6、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7、答案:《元日》写的是春节;《清明》写的是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
8、牧mù(牧童、牧民、牧场)
9、(1)弯弯曲曲(2)A
10、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在用新桃换下旧桃符。
1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乐观自信
12、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的古诗,你能有感情地给大家背诵这些诗歌吗?
13、有关春节的: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5、教师提问:“昼”和“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怎样书写才能更美观呢?
16、(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借助注释和插图等多种方法理解三首诗的意思,为进一步体会古诗所传达出的童真童趣做好铺垫。)
17、为什么要抓意象?孙绍振先生在他的《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说:“在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为深邃奥秘的情意。因此,还原意象、突出其文化意蕴是作为古诗教学必须要触及的点。”
18、如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下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9、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例如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20、默写时,要注意格式,每句居中写,标点不要遗漏。
五、写二句关于牧童的古诗
1、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3、“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4、原文: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5、预设2:“稚子”指的是幼小的孩子,“稚”还可以组词为“幼稚”、“稚嫩”。
6、B.这首诗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楚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
7、符(符合)幅(篇幅)扶(扶持)服(服务)
8、佳(佳作)加(加深)夹(夹子)家(作家)
9、示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秋雨
11、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截图
12、蓝田山石门精舍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13、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小朋友们,大家觉得这一句中哪个字写得好?对了,就是这个“铺”字,通过这个铺子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14、本课选编的三首诗描写的都是古代乡村中儿童的生活,表现出的都是童真童趣。但又各有特色,首先,儿童进行的活动不同:第一首诗写的是童孙学种瓜,第二首诗写的是稚子弄冰,第三首诗写的是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笛。其次,儿童活动的环境各异:第一首诗是农忙时的村庄,第二首诗是寒冬时的村庄,第三首诗是夕阳西下的池塘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现三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更好地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其中的趣味。
15、在一篇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习作中,明明想引用一首古诗,下面合适的是()
16、下面诗句中,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7、符fú(符号、相符、音符)
18、板块三:聚焦意象,体会心情
19、(设计意图:此板块是我重锤敲击的地方,整个环节如何让孩子进入古诗,领悟诗情?我通过巧抓意象“雨”和“酒”字,拓展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哀伤和忧愁。)
20、庭院。全,都。离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写两句关于牧童的诗句【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