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文言文选自韩非子五什么读音精辟92条

韩非子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1、韩非子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道理

(1)、天色渐渐晚了,该回家了,别的农夫看见他还在那里守着,就嘲笑道:“哎哟,我说你别等啦,不会有第二只兔子再来的!”

(2)、选取合适的颜色,给兔子撞上树桩上色,同样是注意细节

(3)、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夫,人虽然笨了点,但却十分勤劳。

(4)、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5)、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6)、反义词:随机应变、见风使舵、通权达变、除旧布新、标新立异

(7)、这个故事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劳而获的事情是没有的。那个种田人不靠自己的劳动生存,只想着天天白捡兔子,真是异想天开呀!就像我们的学习一样,如果我们平时不努力,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8)、课文中还有很多的字词没有注释,如果让你继续编写注释⑧,你准备把哪个字编进去?

(9)、今天,我们学习了《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作文,主要讲诉的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农夫,由于经常食不果腹,所以他每天都必须坚持到田地辛苦劳作。

(10)、用此故事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11)、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12)、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13)、 同学们,下面这一则寓言故事,请你也去读一读,思考: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14)、回到家,农夫躺在床上休息,妻子给他做野兔汤。汤刚做好农夫和妻子就大口大口的喝起来,如果每天都有兔子肉吃该有多好呀!

(15)、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dù)》

(16)、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农夫扛着锄头去菜地干活,他卖力地干着活。正当他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时候,突然从树丛里蹦出一只小白兔,它看到农夫吓得东窜西跳一头撞到树桩上,死了。农夫看到撞死的兔子,急忙跑过去自言自语地说:“这只兔子还敢练铁头功!”话音刚落农夫就提着兔子连蹦带跳地回了家。到了家门口他高兴得大声喊到今天我运气真好,捡了一只刚刚撞死的兔子。

(17)、他一边抱着兔子回家,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说不定明天还有兔子跑过来,又撞到大树下了,我可不能这么便宜。”

(18)、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19)、话说宋国“守株待兔”的农夫遭人嘲笑后,放下农业,开始了戎马生涯。这位农夫倒也改变了不爱劳动的恶习,在军中不断磨练,终于立下了功,被封为平南将军。

(20)、《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是韩非子写给君王看的,编者为什么要把它编入我们的课本中呢?

2、守株待兔文言文选自韩非子五什么读音

(1)、(设计意图:借助工具书是文言文阅读的另一个基本策略。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义项。本教学环节不仅对如何结合语境选择义项进行了示范,还将上一环节中结合现代成语理解文言的方法再次进行了迁移与巩固。)

(2)、该书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经整理之后又辑为各种寓言集,如《内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即是。

(3)、如果你的手边也有这个故事,可以拿出笔,做好停顿标记哦!

(4)、今天我读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每天都在田里辛苦地劳动。一天,农夫在田里干活,突然,草丛中窜出一只兔子,那只兔子一头撞在了田边的大树上,死了。农夫高兴,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如果天天有兔子送上门的话不是就比耕田的收获更多了吗?农夫越想越高兴。从此以后,那个农夫不再耕田了,每天就坐在树边等的兔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却一只兔子也没有出现过。农夫的地因长时间没有耕种变成了一片荒野,他也因此被宋国人耻笑。

(5)、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轻声读一读,找一找,你觉得故事的道理藏在哪句话里?说说你的理解。

(6)、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出自《韩非子·五蠹》

(7)、然后继续用大色块把土地和草地、庄稼几个转折,光源和冷暖对比分出来,在这里我们可以开始理出结构关系了

(8)、刻舟求剑      缘木求鱼      墨守成规 

(9)、(简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10)、例句: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这样如同守株待兔,能有好日子过吗?

(1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

(12)、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农夫和他的妻子。

(13)、“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14)、总结:文言文虽然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但是我们依然能在文字中找到文言的影子。

(15)、 出自《孟子》,一个宋人觉得种地,每天禾苗就涨一点点,太慢了,于是乎,将所有禾苗都向上拔了一点点,他兴高采烈的跟家里人汇报,儿子出去一看,禾苗全死了

(16)、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17)、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8)、回顾故事情节:以前读过这个故事吗?大概讲了什么内容?

(19)、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了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20)、译文: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守株待兔作者韩非子是哪个朝代的人

(1)、第二天,农夫照常到地里干活儿,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心里总是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自己就不用每天辛苦地耕田锄地了。

(2)、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良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3)、主要影视作品:电视电影《一米阳光》中饰演鼓三;电影《战火童心》中饰演吴少雄等。

(4)、种田人靠在树桩的旁边,做了一个美梦:一天,种田人又在路边闲逛,突然看见了一只拼命跑来的兔子竟然又一头撞到了田边的一个树桩上,一命呜呼了。然后,又来了一只,两只,三只……正当种田人心花怒放手舞足蹈的时候,种田人醒来了,觉得自己又冻又饿,有气无力,肚子饿得咕咕叫。

(5)、兔子的两眼间距比较大,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发现捕猎者。但因此它们看正前方的物体比较困难,缺乏双眼视觉。加之奔跑速度较快,因此有时遇到正前方的障碍会来不及停下或者拐弯而撞上,造成“守株待兔”的现象出现。

(6)、此故事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7)、好逸恶劳       坐享其成      固守成规

(8)、到了冬天农夫很后悔,没有粮食,他们只好画饼充饥。

(9)、(典故)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农夫。他每天早出晚归,十分精心地耕种着自己的一块土地,可到头来,也只落得个顿顿粗茶淡饭,刚刚能填饱肚子。一天正午,烈日炎炎,劳作了整整一上午的农夫感到十分疲倦,就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这时,一只野兔没头没脑地冲过来,一头撞在了离他不远的一截树桩上,昏死过去。农夫跑过去拎起了兔子,心中不禁一阵窃喜,心想:哈!想不到不费吹灰之力就捡到了一只兔子,看来我真是时来运转了!以后我要是天天能捡一只兔子,那该多好啊!这以后,他果真再也不去种地了,每天都守在树桩旁,希望有哪只兔子再撞过来。一天、两天过去了,十天、半个月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在树桩上的野兔,而自己田地里的庄稼却因此荒芜了。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宋国,人们都笑话他的这种行为。其实,野兔撞到树桩上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这个农夫竟然把偶然当成必然,不惜放下本职工作,专门等待偶然的出现,真是愚蠢得很!

(10)、当天夜晚,农夫绞尽脑汁在想如何击败楚国,突然,一位士兵抓来一个敌军间谍。间谍透露,楚军退往深山之中,已经派兵想要突袭宋国。不知何时才会到达。那农夫从自己守株待兔的经历中,再结合这条重要信息,想出了一条“守株待兔”之计。

(11)、“初”读注释,读懂“文言”的意思:接下来,大家就尝试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然后按照学习要求在小组内交流。

(12)、小组合作:下面,我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编写注释,完成下列学习要求。

(13)、古今文对比:看,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它有什么特点?

(14)、“释”是个生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提示:左侧是釆(biàn)字旁,本指兽蹄印。因古人追逐野兽,根据蹄印判断、辨别踪迹,所以引申为“辨别”的意思。

(15)、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16)、耒——音累,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

(17)、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18)、◎守株待兔只会让机会擦身而过,只有不断主动争取,成功才属于自己。

(19)、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20)、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4、守株待兔《韩非子》

(1)、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2)、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3)、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4)、(2)借助字根,拓展理解“耒”“耕”和“者”。

(5)、现在就请同桌两位同学,一个当韩非子,一个当国家的君王,由韩非子来向这位君王讲故事表达自己的主张。(同桌练习后班级表演交流)

(6)、二年级的时候,我学过一个寓言故事,名叫《守株待兔》。它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种田的人在田里干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兔子,一下撞在树桩上死了。那个种田人急忙跑过去,乐滋滋地把兔子捡回家去了。从此以后,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着,看还有没有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后,他的庄稼全都枯死了。

(7)、(3)他为什么不直接说道理,而要先讲故事呢?

(8)、(2)读懂了吗?韩非子的这个故事是讲给谁听的?他想告诉他们什么道理?(韩非子想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治理国家的君王,新的问题要用新的办法来解决。)

(9)、相传在春秋时的宋国,有一位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回家。

(10)、这是一篇小古文,和咱们平时读过的故事不太一样,先静下心来听一听,看看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稍作停顿,读好节奏哦。

(11)、 出自《韩非子》,宋国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于是乎地也不种了,天天在那等着撞死的兔子

(12)、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13)、揭示道理:全新的情况产生新的问题,只能用新的方法解决,只有愚蠢的人才看不到事实的变化

(14)、(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15)、(4)现代不少成语中还保留了文言的用法。你们看!

(16)、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17)、   韩非子认为,蠹是蛀虫的意思,他觉得这五类人对耕战没有帮助,就像蛀虫那样有害于社会。

(18)、次日,农夫开始允许宋兵打猎,同时并吩咐要收拾行装准备撤退。而且故意把声势造的十分浩大。宋王听到消息后,下诏强制命令农夫追击。可农夫坐视不理。就这样,宋兵的士气开始逐渐恢复,可私下底,农夫却吩咐部将这几天要早点前去打猎。

(19)、(3)指导朗读:开头短短 5 个字却包含着很多信息。谁来读?

(20)、 出自《后汉书》,宋国买帽子的到越国做生意,结果惊喜的发现,越人断发,不需要帽子

5、守株待兔战国末期韩非子

(1)、课文朗读检查:字词难不倒大家,课文也一定会读了。谁来试一试?

(2)、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早出自《韩非子·五蠹》。

(3)、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淹没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4)、回到家,农夫躺在床上休息,妻子给他做野兔汤。汤刚做好农夫和妻子就大口大口的喝起来,如果每天都有兔子肉吃该有多好呀!

(5)、有一天,那个农夫正在田里劳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兔子飞快地奔跑过来。那兔子慌不择路,竟然“砰”的一声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颈当场死了。

(6)、“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7)、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作者韩非子

(8)、张大伯的问题出在哪里?今天咱们学了《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你们能不能借这个故事来劝劝张大伯?现在就请小组合作,一位同学当张大伯,其余同学一起完成这个劝说任务吧。(小组表演并班级交流)

(9)、这位农民大吃一惊,急忙跑到田里,捡起兔子,高兴地说:“真没力气啊,白白捡了个大便宜,哈哈,这次回去就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

(10)、他却不甘心:“哼,我知道你们是在嫉妒我捡了大便宜,少管闲事!”从此,他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等呀等呀,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11)、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儿,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12)、小结:韩非子讲述的寓言故事中我们熟悉的还有《自相矛盾》《老马识途》《滥竽充数》《郑人买履》等,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智慧,课后我们可以找来读一读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韩非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守株待兔文言文选自韩非子五什么读音精辟9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