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品有哪些精辟115条

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

1、史铁生的文学作品

(1)、创作谈《写作与越界》,发表于《天涯》第3期。

(2)、《务虚笔记》是201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3)、随笔《无病之病》,发表于《学术思想评论》第2辑。

(4)、他离开我们有十年了,幸运的是,我们还能不断反复阅读他的作品,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5)、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通过老知青对插队生活的回忆。真实鲜活、自然贴切地描绘了革命根据地陕北黄土高原的风貌,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6)、Z孤绝的自我奋斗史,看似是一种人生的升华,但他时时在饱受着孤绝灵魂的磨难。在爱情里,他即使得到了美丽善良的女人O飞蛾扑火般的热情,但在他看来那只是一份人生的战利品,他不惜将自卑带来的怨愤投注在爱他的人身上。他把O给予的爱当作对这世间征服的勋章。爱情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男女双方的投入,Z没有在这段关系中投入过,他从来没有脱离过自我,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永远活在9岁那年的某个黄昏。他以一颗少年的“雄心”步入成人社会,即使通过奋斗可以誉载海内外,他所拥有的也依然是一颗敏感自卑的少年心。他作画时、构思时,思想背景永远是童年那所大房子。但是他与它之间始终隔着一层,那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差别。“怎么你把他带来了?”“你怎么带他们进来?”这些刺耳扎心的话时常环绕在Z的耳际,作为“他们”是Z永远也摆脱不了的身份烙印。无论在梦中游走还是在现实中穿行,他时刻不忘的依然是阶级差别带给自己的冰冷记忆。说到底,他风华的艺术生涯,以及他在外人看来绚烂一时的爱情,都是他向童年时所遭遇的强势群体的示威,他永远停留在那座代表阶级和歧视的“房子”里。

(7)、短篇小说《车神》,发表于《三月风》第1期。

(8)、著名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老屋小记》《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合欢树》《病隙碎笔》《毒药》《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午餐半小时》《我的丁一之旅》《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猜法》

(9)、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一生中的一份重要之作,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礼拜日·代后记》,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10)、爱情的命运,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绿色的梦,神童,树林里的上帝,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白色的纸帆,夏天的玫瑰,第一人称,两个故事

(11)、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

(12)、随笔《放下与执着》,发表于《花城》第2期。

(13)、       人生下来就不可逃脱个人的限制,此在只能是一种向来是我的存在,这是人类个体在生存论上的特点,史铁生在价值论上却一度走向了“以人类的整体之名活着”这一“泛我论”的立场。这种“唯我”和“泛我”的一体化,是史铁生在《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中所着重强调的。他在里面写到,人总是容易“被形形色色的国名、族姓乃至于个人符号所分割,为区区小我奋斗不止,从而难免‘人生苦短’的叹息。即便是‘人生在世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般的洒脱,也依然显露出爱怜与苦涩”{28}。但是,史铁生接着说道:“如果你以人类的整体之名活着,你还怕什么死呢?你见过人死,你见过人类死吗?你见过生命之无吗?你被一个偶然的尘世之名给绑架了!否则你应该记得‘去年在马里昂巴’,应该记得是如何地一路走出非洲,应该具备舞者的心境、好汉的性格、圣徒的使命和那鸽群的渴盼……又何苦谈死而色变!”{29}

(14)、短篇小说《树林里的上帝》,发表于《南风》第1期。

(15)、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这样强调是恰当的。然而,史铁生在40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

(16)、其中,《我与地坛》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文集,收进了他的经典的散文,这个新版还收录了他的诗歌。

(17)、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后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曾是学校的80米跨栏冠军,那时,他的偶像是刘易斯。史铁生曾说过,他爱的是田径,其次才是文学。

(18)、《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广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19)、第二件事是,我们去瑞典文学院,我推着他参观文学院的图书馆,里面陈列着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的瑞典版译本。有《水浒传》《金瓶梅》的译本,铁生问《红楼梦》的译本在哪里,答复说,《红楼梦》没有翻译。铁生马上问为什么不翻?他们回答,我们认为写得不好。这个时候铁生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说了一句让我到今天还很难忘的话,他说格非,你还想得诺贝尔奖吗?说明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态度的,对所谓国际化的进程也是有思考的。

(20)、《扶轮问路》《妄想电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品有哪些

(1)、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小说感情深厚,娓娓叙来,令人回味无穷。

(2)、       《原罪》的主角叫十叔,是一个残疾人。比之于史铁生的双腿残疾,十叔的境况更为不堪。他脖子以下全不能动,从脖子一直到脚全都动不了,头也不能动。除了睁眼闭眼、张嘴闭嘴、呼气吸气,十叔难以有其他动作。十叔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活着。十叔居住的房子内挂满了镜子。借助众多的镜子,十叔可以看到外在世界的一些事物:墙头上的野草,墙边的大片灰压压的屋顶,几棵老树,远处那一座白色的楼房和一片天空。这便是十叔所能看见的全部事物。十叔所受到的视域限制是很大的,他只能从那个狭窄的窗口捕捉外在世界的信息。然而,在那几个喜欢听十叔讲故事的小孩子看来,十叔永远有讲不完的故事。对于生活经验贫乏的十叔来说,这些故事的形成,都是以上述这些有限的事物为基础加以想象来完成的。

(3)、创作谈《写作三想》(后改题《笔墨良心》),发表于《长江文艺》第7期。

(4)、梦想其实是人生命中的一块磁铁,它能把其他的东西吸引到你这里来,帮助你,支持你去完成你所想要的你所追求的。

(5)、在史铁生笔下,孤独并非牢不可破,固若金汤。

(6)、随笔《神位官位心位》,发表于《读书》第6期。

(7)、书中写童年伙伴、青年际遇,写故乡变迁、隐秘家史,写了邻居小姑娘姗姗、写了B老师、传奇的梅娘。

(8)、书信《一封关于音乐的信》,发表于《音乐爱好者》第1期。

(9)、       《原罪》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被设定为一个残疾人,但这种原罪实际上在身体健全的人身上也必然存在。1990年,史铁生又写下了《第一人称》,正是意在以小说的形式探讨个体意义上的“我”的存在特质。

(10)、随笔《私人大事排行榜》,发表于《花城》第1期。

(11)、我来参加活动之前也在想,如果铁生今天还在世,今年应该是70岁,他会怎么看待我们今天的文化社会。我很想了解,如果这个大哥还在,我们仍然可以聊一聊这个社会。他的思想复杂,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12)、短篇小说《奶奶的星星》,发表于《作家》第4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3)、创作谈《宿命的写作》,发表于《东海》第8期。

(14)、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百年不过一瞬,而一个地名是恒久的,一个河流,是永远的。把自己的名字和河流、土地连在一起,那才是大成功!史铁生就把地坛变成了史铁生,所以说史铁生在散文《想念地坛》后边儿就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15)、短篇小说《绿色的梦》,发表于《钟山》第2期。

(16)、人因差别而遭遇的各种辛酸不堪固然令人悲悯,但史铁生同时承认,一个没有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他呼唤人因摆脱差别而奋起的积进精神。画家Z固然有童年阴影,但也正是这种童年的不快记忆,成为他奋发的源动力,因此给他带来事业上的成功。但正面的对待自卑感的方式是,一直保持勇气,以直接、实际而的方法去改进环境,《务虚笔记》中的Z似乎做到了,通过努力和珍惜自己的绘画天赋,他改变了原来的处境,只是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帮他摆脱内在的自卑感,因为他缺少与世界沟通、敞开自己的勇气。时间久了,自卑早已变成他精神生活的底色,甚至“他心里需要童年,需要记住童年的很多种期盼和迷思,同时就会引向很多次失望、哀怨和屈辱。他需要这样,这里面有一种力量”。童年遭遇的大房子里那枚白色羽毛,在Z画家的天赋视角中,显得那么孤傲、飘逸,它像无声的信仰,看着它久了,人的忧郁会得到释放,孤独会得到赞美,它是孤独的良伴,是执著的梦想。在此后的余生中,Z都在复刻它,用画布上的色彩,用孤绝的行为方式,用摧残自我与他人的处世信仰,终陷入的是无始无终的孤独深渊。

(17)、再一个是时间。在空间移动当中无力的人,他的时间会由此拉长。而且因为空间移动机会的丧失,他获得了思考的时间、思考的机会。所以,我觉得铁生在时间上也进行了突破。而且他所遗留的思想和文字还在时间长河里向远方流淌,在中国流淌,在世界文学的大江大河里流淌,在艺术海洋里流淌,他对时间的突破是全面的。

(18)、       早在1980年代中期,尤其是在写作《山顶上的传说》《我之舞》等作品时,史铁生就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人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并且“我”的存在总是一种有限之在。对有限性的发现、确认与确证,则与史铁生遭遇残疾不无关系。病患会突出个人存在的局限与限制,史铁生初便是从自身作为残疾人的遭遇中看到人之存在是一种有限之在的。1987年,史铁生写下了题为《原罪·宿命》的中篇小说。它也可以看作是两个互有关联的短篇,其一是《原罪》,其二是《宿命》。

(19)、第一点是知识分子要静心思考,特别是对社会和热点要做到谨慎写作。铁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写作的,绝境是后现代哲学探寻的过程,绝境写作虽是无奈之举,但是他由此成功,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20)、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第1期。

3、史铁生代表作诗集

(1)、《命若琴弦》是一部小说集,作者是史铁生。在这部书里,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2)、       或者:一对恋人在亲吻,翻来覆去,正欢畅地相互依偎、呼喊、爱抚。

(3)、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家的书架上一个是书多,第二是哲学书特别多。我既意外也不意外,因为他有《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这些特别的作品。也许是因为他的活动半径受限制,所以他的思想走得比一般作家还要更远,他思考更深的这些人生的、哲学的、甚至宇宙的问题。在文学家里面,这一点是特别的。

(4)、       从《原罪·宿命》到《第一人称》,再到《别人》,史铁生这些小说所关注的问题都是有关联的,即人之存在是一种有限之在。史铁生将之命名为“原罪”,已使得这种存在方式本身带有悲怆的性质。在一些随笔中,史铁生也谈到有限性是人类个体的普遍局限,并把它视为“原罪”之一种。“有限性”之所以是“原罪”,是因为它源自造物主,是上帝给定的。人区别于上帝,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人不能像上帝这般全知全能。也正因如此,马尔霍尔在谈到笛卡尔、休谟等近代哲学家的世界观念时,才会说他们所建立的人可以独立并完全地认识世界的观念是错误的,这是在“把传统中归于上帝的属性的自由和超越看成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的能力。”{16}第人不能像上帝这般拥有永恒的生命,所以海德格尔在许多场合都喜欢说,人是终有一死者。这两方面,构成了“有限性”或者说“原罪”的基本维度。

(5)、短篇小说《没有太阳的角落》(后改题《我们的角落》),发表于《今天》第7期。

(6)、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7)、短篇小说《史铁生小说一组》,发表于《天涯》第5期。

(8)、史铁生发表的小说作品有:《老屋小记》、《我的丁一之旅》、《山顶上的传说》、《插队的故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午餐半小时》、《夏天的玫瑰》、《奶奶的星星》、《务虚笔记》、《毒药》等。

(9)、随笔《原生态》,发表于《上海文学》第4期。

(10)、“史铁生作品专辑”(随笔《昼信基督夜信佛》《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短篇小说《恋人》《猴群逸事》《借你一次午睡》、书信《给王安忆的信》《给小水的三封信》《给王朔的信》),发表于《收获》第1期。

(11)、短篇小说《来到人间》,发表于《三月风》第6期;获《三月风》全国小小说联合征文大奖赛金杯奖。

(12)、《我与地坛》(插图本),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13)、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

(14)、草地周刊|“记忆交换”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时代的小故事

(15)、创作谈《杂感三则》,发表于《小说选刊》第5期。

(16)、《我与地坛》中所说:“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恓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 残疾带来的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重压,“要不要去死”对史铁生来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17)、《散文杂文》 华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18)、史铁生的作品,他是替我们残疾人在向这个社会来发声,来表达残疾人群体心理在想什么。史铁生写母爱是在替我们残疾人群体来表达对母爱的那种山高海深,天高地厚的感恩!大家注意到没有,史铁生散文中,写母亲的很多,基本很少写父亲,其实他母亲过世之后,很多年里都是他父亲在照顾他,但是他写的母亲的笔墨特别多,这是人之常情,当人高兴的时候,受惊吓的时候,呼叫的时候都要“妈呀”!

(19)、1951年1月4日,史铁生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

(20)、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做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4、史铁生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什么

(1)、散文《电脑,好东西!》,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2)、《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3)、《原罪·宿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4)、随笔《三月留念》,发表于《三月风》第3期。

(5)、短篇小说《爱情的命运》,发表于《希望》第1期。

(6)、《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7)、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一个剧院看演出,我和铁生坐在一起,聊起残疾对他的影响。我当时随口说,所有人都是残疾人,只不过残疾的部位不同而已。我记得他赞同我这个说法。

(8)、再后来,他又得了尿毒症,靠着每隔一天做一次透析来维持生命。

(9)、       上述段落出现了一个关键的词:顺其自然。它是史铁生在《第一人称》中设置的主要的叙事线索。紧接着,“我”开始上楼。由于“我”的心脏有问题,爬楼时多少有些顾忌。这时候想起女孩所说的“顺其自然”,就好像她预先给了“我”一个忠告,让我顺着自己的心脏而行事。同时,“我”开始对她产生猜测,想了解她的情况。在“我”爬到四五层时,女孩依然独自坐在那儿,还是那个姿势。与此前不同的是,她身边多了一个男人。男人的有与无,站在楼下还是登上五楼,并非是无关紧要的差别。这实际上涉及视域转换的问题。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Gesichtskreis),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⑥“视域其实就是我们活动在其中并且与我们一起活动的东西。视域对于活动的人来说总是变化的。”⑦这个概念在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被看作是对认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构成因素。不同的视域会导致不一样的认识,因此,视域的改变并非无关紧要。这在《第一人称》中有鲜明的表现。随着登楼过程中视域的转换,“我”对女孩及其所说的“顺其自然”又有了新的理解。在“我”的理解和解释中,他们成了恋人,处在感情出现危机的时刻。在这一新的视域和背景中,女孩所说的“顺其自然”便有了新的可能性:“‘顺其自然’是指什么?她只好离开他吗?不得不离开他?是呀是呀,不得不这样的话也只有顺其自然。不得不,就是说,她依然爱着他,可她又无能为力。‘顺其自然’,可不是吗?她这样说的时候语调空空洞洞,眼中全是迷茫。她根本就没看见我,她当然不可能听出我问的是什么。”⑧

(10)、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1)、著名词作家、铁生的校友克明主持纪念会。本文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由庞沄提供

(12)、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史铁生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13)、随笔《“足球”内外》,发表于《天涯》第1期。

(14)、《我的丁一之旅》《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5)、史铁生,虽然说过把悲伤当成享受,那只是一种感觉,真正的还是要寻找梦想的快乐。史铁生有个作品叫《好运设计》。当年我读《我与地坛》时是一遍遍的读,因为它里头有的句子不好理解,我不知道大家读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有的句子你读一遍是无法理解的,没有印象。我怎么读呢?我是读了几遍之后,后来不在一天里把它读完了,这15000字我今天读一节,明天读一节,一次就读一节,自己收敛着读,这么去理解,当时真是把这个《我与地坛》当作神明一样的文章。

(16)、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17)、短篇小说《小小说四篇》,发表于《南风》第4期。

(18)、《病隙碎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19)、任何一个作家一个文学家,甚至包括一个画家,都要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把自己和一个地方写到一起,水乳交融,血肉相连,这时候他就成了!我到地坛去就有那种感觉,史铁生是不是在这个树林里呆过,史铁生的轮椅,说别人寻找脚印,寻找他就得寻找轮椅的压痕。

(20)、史铁生2012年12月病故的时候,我已经到沈阳半年了。早就知道史铁生患有严重的肾衰透析,如果史铁生活到今天,我想他,即便在痛苦中也会感到活着的快乐!

5、史铁生代表小说有哪些

(1)、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2)、《活着的事》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3)、书信《史铁生书信》,发表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第9期。

(4)、《务虚笔记: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5)、散文《秋天的怀念》,发表于《南风》第1期。

(6)、短篇小说《白云》,发表于《小说界》第1期。

(7)、短篇小说《小说三篇》,发表于《东方纪事》第2期。

(8)、随笔《病隙碎笔(5)》,发表于《天涯》第4期。

(9)、《宿命的写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10)、随笔《墙下短记》,发表于《今日先锋》第4期。

(11)、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发表于《现代人》第2期。

(12)、是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美的收获。《记忆与印象》是一部构思独特的散文集,主旨深刻、文字优美,以饱含深情的细腻笔触讲述了故乡、故人、故事。

(13)、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英雄》之魂漫游东方,《命运》交响融入中华

(14)、创作谈《熟练与陌生》,发表于《花城》第1期。

(15)、书信《给李健鸣的三封信》,发表于《钟山》第4期。

(16)、史铁生的作品给我们大的感受就是他的理性。他的写作是理性和神圣的,他的思想有着清晰可见的理性轨迹。我想这样一种理性的写作,这样一种理性的、思想的、文学性的书写,在中国的语境下是难得的。同时,也正是因为史铁生这样一种思想的理性特质,也使得我们在阅读史铁生的时候,不是单方向的一种被动的接受。就像陆小亮老师曾经写过的那样,史铁生喜欢在令人迷惑而令人激动的问题上抽丝剥茧,使得我们阅读史铁生的时候也经常会加入理性的思考。我认为也只有在这样一种理性的思考中,在这样一种与史铁生的思想的碰撞之中,一种精神的转化才有可能发生。

(17)、散文《悼路遥》,发表于《延安文学》第1期。

(18)、《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系列》(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短篇小说《老屋小记》,发表于《东海》第4期;获“东海文学巨奖”金奖、鲁迅文学奖。

(20)、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1)、他有一次在他的床上抽烟,跟我详细描述了人有没有灵魂这件事情。他经过复杂的推导,后想说服我,人是有灵魂的,但是我没有同意,我们两个有点争论。我看他的《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思想跟当年讲有没有灵魂的时候的思想有了大的拓展。

(2)、《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个风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3)、而且我认为他既是一个有哲思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温暖、暖意的、抒情性的文学家,作品也充满抒情性。他的小说比散文还要有“语调”,充满抒情性,他的散文也充满诗意,这些是他个人的艺术风格。同时,他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当中重要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在读者当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当中。他以精短的作品名世,并且成了经典。比如早期的小说,成为他个人具影响力的作品,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40多年来经典化的作品,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作为文学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

(4)、评论《许三多的循环论证》,发表于《北京青年报》12月22日。

(5)、书信《一封信》,发表于《文学自由谈》第1期。

(6)、《中国当代作家选集·史铁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7)、散文《我的梦想》,发表于《中国残疾人》第1期。

(8)、       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我”在生存论上的优先性和在人称上的优先性是不可分割的。正因为个体在生存论上具有性和优先性,“我”作为第一人称才得以永远地存在。“我”在生存论上的优先性和第一人称在指代上的优先性,则是因为“我”的存在是一种有限之在。“我”并非全知全能,从出生开始,就被投入到某种处境或局限当中。这种有限性,构成了“我”生存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9)、《务虚笔记》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务虚笔记》是201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10)、尼采说,一个人却只能体验到他自己,人的高价值已经失去了价值;为了取代这些高价值,他所能提供的惟一价值就是力量,这种把自然和社会看作是可以控制和征服的思维方式,只能够以对力量的颂扬而告终,但我们必须寻找别的方法来纠正这种对力量的颂扬而导致的偏激和冰冷。与查拉图斯特拉对爱的警醒与抵制不同,同时也有别于尼采的力量意志论,由个体经验出发,史铁生承认之处的虚无,但他认为对虚无所带来的孤独的终救赎,是怀着普世的爱,用真诚去倾诉,因此沟通成为他“至死的欲望”。

(11)、       虽然生而为中国人,但是对于如何看待死亡,史铁生并不认可传统的儒家观念,而是更倾向于认同海德格尔的观念。在《记忆与印象》中,史铁生明确写道“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19}这几乎可以说是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另一说法。在《昼信基督夜信佛》一文中,史铁生也谈道:“而死,绝不等于消极,而是要根本地看看生命是怎么一回事,全面地看看生前与死后都是怎么一回事,以及换一个白天所不及的角度,看看我们曾经信以为真和误以为假的很多事都是怎么一回事……”{20}这并不只是一种知识观念的认同,而是有着生存论的依据,有个人具体存在经验作为支撑。残疾这种极端境遇所带来的“我”与“世界”的割裂感,还有病痛的持久折磨,曾使得史铁生多次试图自杀,不断地思考死亡问题。死亡意识的长期浸润,则使得史铁生有了如下的体验:“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21}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也曾经写道:“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恓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22}死亡,在史铁生的精神视野中是一种触目的存在。如果遵照儒家的传统观念,过多地思考死亡的问题是于人生无益的。对死亡进行执着的看与思,却反过来让史铁生逼出了存在的意义。按照蒂里希的说法,人类的焦虑可分为三类: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对无意义的焦虑;对谴责的焦虑。“对死亡的焦虑是永恒的地平线,对命运的焦虑是在这条地平线以内起作用的。”{23}“‘命运’一词所强调的是它们的一个公共因素:它们的偶然性、不可预见性、以及不可能显示其意义和目的。”{24}史铁生初想到自杀,主要是源自残疾所造成的“我”与“世界”的割裂感,源自无意义的焦虑。这是一种生的恐惧和绝望。然而,对于死亡,史铁生也未尝不恐惧,尽管与之相连的恐惧可能要小于与生相连的恐惧。

(12)、书里有关史铁生学生时代、知青时代的经历,留下的是永久的记忆。那是史铁生在民间苦难和民族传统中感知到人类经验的时期,有很多插队朋友的描述特别生动、很吸引人。从知青时期进入写作时期,这期间史铁生经历了他深重的人生苦难,走过了领悟人类经验的过程,有医生、护士、家人、朋友的回忆讲述,令人感慨。后来史铁生独自进行哲学宗教思考,在躯体的苦痛中探究自己,走向了超越。

(13)、随笔《智能设计》,发表于《西部华语文学》第7期。

(14)、2018年9月27日,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有影响力小说评选在青岛揭晓。《务虚笔记》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具影响力小说。

(15)、《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品有哪些精辟1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