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彩摘抄精辟107条

论语经典摘抄赏析

1、论语经典语段摘抄

(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2)、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5)、    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7)、言外之意:在当时能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亦是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要引以为荣,但亦不能骄傲自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亦是夹在大国之间,随时有可能受外国军队的侵犯。要治理好,必须“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乃国家生存之道。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9)、(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翻译: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3)、(译文)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凡事都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1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7)、颜渊说:“请问仁的纲领是什么。”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遵照您的话去做。”

(1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2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2、论语精彩摘抄

(1)、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2)、(注释)曾子:即曾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译文)每天都学习一些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或所不懂的道理,每月都不忘记所学会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4)、(译文)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7)、翻译: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12)、(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4)、(译文)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15)、(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以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为喻,阐明国君为政之要当以仁德为本,这样人民便会像众星拱卫北辰一样,归顺于他。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赏析:我自己拥有车马,和华美的裘衣,愿意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即便是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1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3、论语摘抄解析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4)、翻译: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5)、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译文)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知者利仁。

(9)、言内之意:弟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要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断从中觉悟,圆满自己的德行。心

(10)、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1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3)、(注释)周,合群。比,音bì(第四声),勾结。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5)、(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6)、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8)、(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0)、(释义)不忧愁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4、论语经典段落摘抄

(1)、(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2)、(2)先生:年长者。这里指父母。馔(zhuàn):吃喝。

(3)、点评:温故而知新,才可以为人师。如果闻道以后,不加以温习,不加以考证,就讲说给别人,是有德之人所不取的。

(4)、点评:与朋友相交,要言而有信,言而不信,那就算不上朋友了

(5)、(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是走到中途才废弃而停止,但现在你还没开始,就给自己划了一条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进了。”

(6)、赏析:看见好事,便想快点去做,好像赶不上的样子,看见不好的事,便急忙躲开,好像把手伸到开水里一样。

(7)、翻译:《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8)、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其他人。这句话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

(9)、点评:为人处世,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能只看眼前,否则的话,就会被当前的问题所困扰。

(1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11)、(注释)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12)、(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5)、(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16)、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译文)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8)、(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2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

(1)、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君子在言语上迟钝,但做事情却能十分敏捷。

(2)、(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3)、(赏析)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4)、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的人,基本不可能犯上作乱。当然,亦会有例外,比如‘间谍’。国内早的描述应该是:谍,军中反间也。主要有足够的动机,有可能是反规则的.。毕竟古代是社会观,与现代的世界观,所包含的复杂性是不可并提,扯远了。。。

(5)、言外之意: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仪,他所学所讲的也就不靠谱了。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他们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也。有了过错,就不要畏惧认错,并改正。

(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7)、(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

(8)、(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9)、(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集孔子教授学生的时的点评与言行编撰而成,包含了许多为人处世的经典哲理,道理深刻朴实,是不可多得的传统名篇。

(12)、翻译: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1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5)、翻译: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

(16)、(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17)、(译文)到了一年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后凋谢的。

(18)、翻译: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1)、(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蔽,包括,概括的意思。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

(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3)、(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5)、言内之意:我每日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信可靠?师之所传是否有学以致用?

(6)、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精彩摘抄精辟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