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拈轻怕重造句
1、用拈轻怕重造句和意思
(1)、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例句:(课文《精神的三间小屋》)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课外)将自身价值建立在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偶像身上,空虚感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2)、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例句:(课文《蒲柳人家》)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身上像芒刺在背。(课外)每次开会,看到别的村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他就感到如坐针毡。
(3)、在黑暗政治压迫下,作家借用象征手法来表现革命的思想,才能骗过反动当局的检查,得以发表出来,鼓舞人民的革命斗争。
(4)、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例句:(课文《邓稼先》)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课外)文章正是把他放在这样的矛盾中来突显其严于律己、恪守礼法,至死不懈的美德。
(5)、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6)、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7)、 §2(7-9段)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8)、 展示并介绍收集的有关鸟的图片、观鸟所作绘画作品等。(由学生自由上台介绍、展示。)
(9)、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两个“象征”,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主题。
(10)、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例句:(课文《“飞天”凌空》)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课外)眼见投资的钱打了水漂,会员们如梦初醒,先后向警方报案。
(11)、(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引:牵引,招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12)、(翻来覆去)读音为fānláifùqù,原指来回翻身,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出自《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例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3)、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
(14)、今天第一次对爸爸撒了谎,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15)、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例句:(课文《孤独之旅》)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课外)有研究显示,如果对现状置之不理,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重量将超过鱼类总重量。
(16)、作者将紫藤萝写的如此生动形象,原因是什么?
(17)、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例句:(课文《白杨礼赞》)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课外)古诗中常用竹子抗寒凌霜来表达不折不挠、不畏权贵的精神。
(18)、学习这个专题,引起学生对鸟的关注,初步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引发学习兴趣。
(19)、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菜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20)、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例句:(课文《登勃朗峰》)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课外)张家界富韵味的景致是在雨中,山里天气瞬息万变,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正是这种时雨时晴的任性天气,才形成了张家界烟雨迷朦中的独特美。
2、用拈轻怕重造句30字
(1)、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例句:(课文《动物笑谈》)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课外)赛场上,有备而来的选手们个个神采奕奕,听到主考官读出词语后就伏案提笔一笔一画认真书写。
(2)、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也不会像信仰宗教或崇拜主义地毕生皈依它。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3)、3, 听说哥哥考上了重点大学,妈妈真是又惊又喜。
(4)、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5)、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例句:(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课外)有些电影导演把现实主义和现实题材混为一谈,以为拍了现实题材,就必然是现实主义。
(6)、文章第一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句成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后又写“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我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又“加快了脚步”?
(7)、(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绝不可________,需要信心和决心”可知,该空与“信心和决心”相对,表达“犹豫”的意思。A项“首鼠两端”和D项“瞻前顾后”都有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意思,符合语境。B项“急功近利”指急于追求眼前的成效和利益,语义不符,排除B项。C项“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
(8)、打字机和绷带给郎同志。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
(9)、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10)、疲倦不堪:形容疲乏,不能忍受。例句:(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课外)他脚边几寸外就是万丈悬崖,疲倦不堪的战士们稍不留神,就可能会跌落悬崖献出生命。
(11)、第三段(第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12)、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色。只用于形容春天的景色,不能用于其他季节。例句:(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外)阳春三月,山花烂漫,草长莺飞,你会看到在绵延起伏的茶山上,一片生机盎然。
(13)、 文章第二段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石榴的枝干、叶片分别同梅树、杨柳树相比,通过比较,充分肯定石榴取长去短的特点,“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第三段,描写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把它誉为“夏季的心脏”。首句用“可爱”领起全段,引出对石榴花的赞美:“深红色”的以鲜艳的色彩动人,单瓣的“陆离”以色彩缤纷可人,双瓣的“华贵”以华丽珍贵悦人,这是从形态色泽美的角度描绘石榴花的“可爱”;而“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则突现了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点明了作者觉得它“可爱”的深层原因。第四段形象地描绘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骨朵逐渐翻红,花瓣匀称四裂,状如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那样多的花瓶儿都插上了花,这用“奇迹”一词来称誉一点也不过分。第五段形象描绘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红玛瑙的花瓶儿”,承前一段而来,“希腊式的安普刺”是它的中期阶段,“中国式的金罍”是它的后期阶段,果实进一步成长,就在表皮上出现各种斑驳的花纹,于是有了“各种锈形”。这种种比喻,生动逼真地展现了“一段妙幻的演艺”。第六段,形象地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逼真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后开裂,露出排排子实的情状,字里行间充满石榴的自豪与作者的欣赏之情。
(14)、(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15)、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例句:(课文《白杨礼赞》)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课外)与金庸小说相比,网络小说将人物的成长进行量化分级,主线更加清晰,旁逸斜出的故事枝节更少,阅读更轻松,更符合当今网络读者的阅读需求。
(16)、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例句:(课文《孤独之旅》)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课外)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摒弃所谓的“远大理想”,抽掉一切戏剧性的表演,剧中人物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放声哭泣,面对死亡时也异常平静,只凭借日常细节和敏锐而微妙的情感变化支撑起整个故事。
(17)、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例句:(课文《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课外)在发展经济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对适宜于农业的肥沃土地,不要轻易作为工商企业用地,不宜农的土地再考虑发展工商企业。
(18)、题目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长、盛、繁的特点,而且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既点出了文章的内容,又包含了文章的主旨。
(19)、气贯长虹:形容正气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
(20)、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和追求。
3、用拈轻怕重造句简单
(1)、2, 看到多年未见的好友,我感到又惊又喜。
(2)、 胜利的预言家无畏的革命者革命的先驱者划破乌云的利剑
(3)、《马说》的作者是____,又称_______,他是___代著名思想家及文学家,他与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4)、二层:到"无不为之感动",举例论证这一精神。
(5)、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语及阅读中感觉有疑难的语句。
(6)、D.本文选自《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宋朝人,“唐宋八大家”之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7)、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例句:(课文《回忆我的母亲》)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课外)清代画家郑板桥晚年在扬州卖画时,因憎恨为富不仁的盐商,誓不为盐商作画。
(8)、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例句:(课文《怀疑与学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课外)移民传闻随着李咏的溘然长逝不攻自破,在事实“反转”和结果“反差”的对比下,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暴力的可怕。
(9)、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绘和叙写;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例句:(课文《无言之美》)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课外)他的工笔重彩或者淡彩作品,勾描简洁,有些深入刻画,似乎分毫毕现,有些则是轻描淡写,却也清澈明朗。
(10)、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注意适用对象是“女子”。例句:(课文《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课外)故事女主角雪儿是一名律师的女儿,经常穿各种名牌,打扮得花枝招展去上学。
(1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你周围的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
(12)、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注意不能用来形容冬天天气寒冷。例句:(课文《梦回繁华》)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课外)春寒料峭,鸟是瑟缩地挤在一起的;秋气爽健,鸟是腾扑飞翔的,两者各异其趣。
(13)、第四段(第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4)、准备阶段——学生自由选择准备诵读的片段,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
(15)、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议有机结合。
(16)、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加深对主旨的理解。要有独特的见解,不求统一。
(17)、不足为凭:不能作为凭据。例句:(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课外)这个传说其实疑点颇多,不足为凭,但表达了当地百姓对姜子牙这位名相的爱戴。
(18)、(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前的“除……标志性建筑外……都”可知,该空应填入表示建筑没有明显标志性和美感的成语,感情倾向偏消极。A项“平淡无奇”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符合文意。B项“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不能用来形容“建筑”,排除B项。C项“毫无新意”指一点新鲜的意思都没有,符合文意。D项“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属于褒义词,带有积极的感情色彩,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保留A项和C项。
(19)、这位老人脸上总是挂着笑,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拈轻怕重造句100字
(1)、第一板块:通读全文.梳理(目标用时15分钟)
(2)、对于上级交给的任务,他从来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
(3)、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4)、(1) 阅读补充材料,你心中的白求恩是怎样一个人?
(5)、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6)、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不能表述为“在心里无动于衷”,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例句:(课文《蝉》)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课外)许多史学家遁入象牙塔中,在社会变革需要历史提供镜鉴时却无动于衷。
(7)、称职(chèn) 滑稽(jī) 陛下(bì) 赏赐(cì) 御聘(yùpìn) 爵士(jué) 头衔(xián) 华盖(gài) 骇人听闻(hài) 随声附和(hè) 呈报(chéng) 精致(zhì) 愚蠢(chǔn) 妥当(tuǒ) 花纹(wén) 圈定(quān) 后裙(qún) 缥缈(piāomiǎo) 灯笼(long) 闪烁(shuò) 溅起(jiàn) 镀金(dù) 港湾(gǎng) 尧(yáo) 焚起(fén) 神秘(mì) 白昼(zhòu) 开pì(辟) 女wā(娲) 莽莽zhēn(榛榛)róu(揉) jué(掘)起 péng(蓬)勃 枯téng(藤) 绵yán(延) pí(疲)倦 chéng(澄)澈 jì(寂)寞 zōnɡ(踪)迹 黄ní(泥) 掺huo(和) 兴高采liè(烈)
(8)、“袍笏登场”和“粉墨登场”都表示上台表演或登上政治舞台之意。“袍笏登场”强调扮成官员样,有讽刺意味;“粉墨登场”强调包装,指美化自己以便演出角色。
(9)、(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10)、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常用方法,了解议论文结构安排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形式。
(11)、巧妙绝伦:灵巧高明,无与伦比。例句:(课文《中国石拱桥》)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课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几千年前,孟子就对这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做了巧妙绝伦的诠释。
(12)、3.总结:这首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13)、三层:到后,再次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14)、11, 十几岁的我是那么不满和意志消沈,我又惊又喜地发现现在自己变得那么多,十三岁的我是那么不安与心烦。
(15)、象征手法是指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托意于物。
(16)、明确:课文3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17)、 所有这一切在我境况好的时候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的。
(18)、……"正反对比的运用,阐明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例句:(课文《天下第一楼》节选)今天我不烤了,你们另请高明吧!(课外)这种事我办不来,你另请高明吧。
(20)、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不能用于两件并不同时存在的事物之间。例句:(课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课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
5、用拈轻怕重造句10字
(1)、石榴,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2)、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不禁,不能自制
(3)、不由分说:不容分辩。例句:(课文《范进中举》)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课外)一帮人不由分说就将小张他们“教训”了一顿,然后扬长而去。
(4)、清晨,在植物园里,丽丽看到了很多奇花异草,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它们的好梦。
(5)、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例句:(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课外)为党和国家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
(6)、对于上级交给的任务,他从来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
(7)、文中表现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伯乐”比喻________-,“千里马”比喻_____________.“食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注意与“筋疲力尽”“精疲力竭”的区别。例句:(课文《一着惊海天》)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课外)我们必须珍惜新时代给我们创造的机遇,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为建设伟大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宝库,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9)、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例句:(课文《回忆我的母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课外)长期以来,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一心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10)、14, 克罗奇和他的妻子对史高治的转变又惊又喜.
(11)、认真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思路;诵读课文,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找出有关语句,分析运用种种修辞的作用及其效果。
(12)、人类的口头语言,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们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过了几百年、上千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汉语的口头语不论在语法上还是词汇上、语音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早已不再用先秦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了。汉初距周平王东迁几百年,一般人已经很难读懂先秦的文献,需要专家来进行注释了。唐代始于公元618年,当时的人读汉朝人给先秦典籍作的注释已经感到生疏,又要请专家来进行二度注释。可见时代造成的语言隔膜是多么大!早在唐宋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用白话文记录下来的俗文学,可以从中窥到当时口语的情况。这种古白话已经与现代汉语比较接近,而与先秦文献语言差距相当大了。按照语言发展的正常情况,文言——与先秦口语一致的先秦文献书面语,已经是一种既往的历史现象了。
(13)、①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14)、②登山到半山腰时突然下起了雨,这真让我们进退两难。
(15)、能通畅地阅读课文,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汲取营养,让心灵沐浴德化的雨露,自觉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16)、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例句:(课文《梦回繁华》)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课外)在4个小时的义诊活动中,前来就诊的村民络绎不绝。
(17)、殉职(xùn) 热忱(chén) 派遣(qiǎn) 狭隘(ài) 纯粹(cuì) 鄙薄(bǐ) 拈轻怕重(niān) 漠不关心(mò) 帐篷(péng) 呼啸(xiào) 戳(chuō) 坍塌(tān) 废墟(xū) 浇灌(guàn) 裂缝(liè) 流淌(tǎng) 干涸(hé) 缝隙(xì) 琢磨(zuó) 微薄(bó) 酬劳(chóu) 山毛榉(jǔ) 白桦(huà) 橡树(xiànɡ) xūn(薰)衣草 páo(刨)根问底 沉默guǎ(寡)言 shùn(瞬)间 chī(痴)想 yǐn(隐)秘 tiě(铁)青 níng(凝)成 yòu(诱)惑 xuān(喧)腾 zhā(扎)根 màn(漫)湿
(18)、②这个企业到了今天这地步,现在也只好背水一战了。
(19)、19, 叶尽忠脸上又惊又喜,一把扳过方大悟的肩头,急声的问道;方大悟扭动了两下肩膀,还是没有摔掉他那超级大力的手,脸色苦痛的说道:“叶叔叔,会痛……”。
(20)、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1)、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例句:(课文《短文两篇》)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课外)有人戏唱国歌侮辱国旗,有人调侃烈士诋毁英雄,甚至还有人曲解历史、否定来路……诸如此类的奇谈怪论、杂音噪音,反映出一些人对历史缺乏尊重。
(2)、A.有能力做到,能够B.和睦C.能力,才能D.有能力的
(3)、当今时代是文化交流的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盲目尊崇所谓“国粹”,拒绝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同样不是一种明智的态度。但是,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并不等于放弃自己的文化。一方面,我们只能吸收对自己的民族和对全人类有益的国外文化,也就是世界的进步文化;另一方面,对这些进步文化,也要更新改造,使它与本国文化融为一体,不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切合本民族的特点。也许有人说,这些都是少数专家的行为,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里提倡。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历史证明,只有本国人民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素质,才能成功地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相反,在一个缺乏文化素养的地域,人们容易把其实是落后、腐朽甚至在国外早被淘汰了的文化渣滓拣拾回来,冲击、破坏自己文化的纯净。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很重要的一点,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的历史,熟悉本民族的优秀文学,热爱本民族优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懂得自己民族文化与国外文化的相同和不同,从而培养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得以传播,必须从新一代也就是青少年开始教育,使这种传播自觉化、科学化。所以,仅有专家的研究,而不落实在普及上,是不可能产生实际的效应的。一个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的人,在他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有关自己民族历史的问题,如果没有在中学所受的文言文基本训练,解决这些问题和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素养,将是不可能的。这种教育只能也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
(4)、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国籍)伟大的文学家。
(5)、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例句:(课文《消息二则》)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课外)红军总攻的时刻到了,埋伏在南北两边山岭的红军以锐不可当的攻势,像两只铁拳从两面高山上砸了下来。
(6)、___通____:___通___:___通___:____通_____:
(7)、高尔基是作者的笔名。他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底层》、《小市民》等。
(8)、如:“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这里连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9)、第二单元主题是“道德修养”,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接受,产生共鸣,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还不能达到这样高的一个层面。从几篇文章的角度来看,《纪念白求恩》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敬业与乐业》引领人们走进“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多一些宽容》提倡“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让人们心灵“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编者力求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熏陶,本单元主要是议论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反复诵读是必要的、有效的基本的手段。创设课堂教与学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有条件的话,创设活动情境,教师可与政治学科渗透,带领学生开展几次活动,让学生能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能产生事半功倍之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使学生自觉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也就实现了本单元编者的初衷。
(10)、在工作中要勇于挑重担。那种拈轻怕重、生怕吃亏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对的。
(11)、本文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絮絮叨叨)拼音是xùxùdāodāo,意思是形容说话啰嗦,唠叨。《紫箫记·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翻来覆去,那里睡来?”
(13)、观鸟、咏鸟、议鸟、写鸟,这四个版块既是互相渗透、有机统一的,又是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
(14)、不省人事: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例句:(课文《范进中举》)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课外)近日,印度“广播传奇”丽塔在参与节目录制中突然打嗝,接着仰头不省人事。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指导学生看书下注释①)“海燕”在俄语里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经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
(17)、描写石榴花的特征: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4段)
(18)、“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写法灵活自由。可叙述,可描写,可说明,也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19)、照相机给沙飞。贮水池等给摄影队。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出处:先秦·管子《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2)、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准确的.
(3)、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例句:(课文《邓稼先》)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课外)《的故事》充分运用了纪实影像、照片、第一手档案和资料,以纪实手法深入展现了同志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4)、赫赫扬扬:形容兴旺显赫。例句:(课文《天下第一楼》节选)福聚德已是赫赫扬扬,名噪京师。(课外)烟波浩淼的甘棠湖不但有了自然之神给予的妩媚俏丽,还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赫赫扬扬,名播四方。
(5)、我们学校中午都会公布星级达标班级,每到念我们几星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七上八下,生怕没有得到了标兵班。
(6)、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在“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悲痛(1982年10月小弟去世),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7)、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例句:(课文《皇帝的新装》)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课外)私心和侥幸心理,就像孪生的一对致病基因,驱使人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直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8)、①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是:"……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
(9)、经世奇才:治理国事的奇特人才。例句:(课文《三顾茅庐》)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课外)刘备死后短短几年内,诸葛亮使蜀国转危为安,再度展示了他是一位经世奇才。
(10)、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地英勇斗争例句:(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课外)在使命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筚路蓝缕,前仆后继。
(1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12)、④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
(1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例句:(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课外)广大边防官兵长年战斗在人迹罕至的冰峰雪原,扎根于寸草不生的大漠戈壁,驰骋于惊涛骇浪的海疆。
(14)、③人民抗日武装以气贯长虹之势迅速解放了敌寇侵占的国土。
(15)、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例句:(课文《创造宣言》)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课外)苏轼在中年遭贬官外放,可他没有自暴自弃,先是主持疏浚六井,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后又在西湖修堤蓄积湖水,以便利灌溉。
(16)、写作这篇悼文的目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整合。
(17)、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发议论,多含贬义。例句:(课文《短文两篇》)其傅彩也,见于高谈阔论之中。(课外)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痛斥南朝士族子弟的不学无术,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者,希望后人们用功学习,做有用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用拈轻怕重造句30字137句(用拈轻怕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