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读后感200097句(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1、王阳明心学读后感500

(1)、王阳明教我们擦亮心的镜子,就是让我们洗去“好利、好名、好色”等物欲的污垢,让内在于本心的天理显露。如此,你的人生就有了主宰。然后,你就能在浮躁喧嚣的世界里,倾听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像乔布斯所说的“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为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2)、可能在有些人的心中,也把心学看成是中国古代的成功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讲也有点道理,但是把心学仅仅说成是成功学,是贬低了这门学说。心学的目标是化俗为圣,可以说是培养圣人的教科书,心学追求的是变化人的气质,其目的是造就一个可以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3)、王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是指王阳明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发配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在他万念俱灰的绝望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跳出了“以经解经”的圈子,走上了独立思考、探索人生的解脱之路。思考了七天七夜,仍未有结果。后大病一场,他发现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对的。

(4)、由此,王阳明认为按朱熹说的方法去“格物”,是行不通的,只有按他自己的悟,才能悟出道理,“格”竹子是错的,“竹子”里没有“理”,“理”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依此,王阳明提出了他的哲学的基本理念——“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点。

(5)、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6)、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7)、感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这就是完整的成长过程。

(8)、先生又说:“眼睛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颜色作为它的本体;耳朵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声音作为它的本体;鼻子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气味作为它的本体;嘴巴没有本体,它就以万物的味道作为它的本体;心没有本体,它就以天地万物彼此感应中的是非作为它的本体。”

(9)、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0)、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11)、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12)、阳明认为,“身、心、意、知、物是一件”,并说“工夫只是简易真切,愈真切愈简易,愈简易愈真切”。但阳明晚年提出良知四句教分心、意、知、物立说,似乎有支离的嫌疑。而且“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先“知”后“行”,与阳明一贯主张“知行合一”不合。其实,“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是“始条理也”,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心无体,以“用”为体,所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终条理也”。“知善知恶”、“为善去恶”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格物”不是“即物而穷其理”,而是“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所谓“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故四句教后一句也是落在“心体”上,“格物”其实是《中庸》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从“成物,知也”的角度说,“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在心则是“至诚无息”,阳明所谓“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

(13)、心学的起源并不是程朱的理学,而是传统的儒学,继承孟子的性善论,所以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就不能认识到阳明心学的精髓。那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14)、《传习录》8条:“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

(15)、——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学习研讨群

(16)、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齐备。

(17)、这种“良知”与万物同体,即“天人合一”。正是这种“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的圣人境界。

(18)、因此,阳明心学对“存天理,去人欲”的正确解释就应该是: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更多的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对内心保持更多的觉知觉照;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去除内心世界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19)、《传习录》99条:“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

(20)、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20种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真切智慧。

2、王阳明心学读后感2000

(1)、佛家把心看做幻相,养心功夫渐流于虚寂,在于不明白“终”、“始”。毫厘之差,谬以千里,这是儒、释之界限。《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孟子曰“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区分“终”、“始”,然后才可以说“至诚无息”,此心是活泼泼的。区分“终”、“始”,才可以说“不诚无物”,此心有仁民爱物之“用”。阳明说:“佛氏著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便自一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

(2)、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3)、阳明先生以致良知来解《大学》“致知在格物”,也是为了实现“为学须有本原”。“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格物致知如不从良知中涵养扩充开来,就会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如何能诚得自家意?阳明先生主张“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致知在格物”不过是致此良知于事事物物,此是“始条理也”,孟子所谓“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始条理”才能“终条理”,所谓“心无本体,功夫所至,即其本体”,这就从格物致知自然过渡到诚意正心。

(4)、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5)、《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由胜而衰的过程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其中元春省亲、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等经典情节,充满了诗情画意,被广为传诵;所塑造的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稳重端庄的薛宝钗等大量人物,形象丰满,风采各异。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令人抚怀感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永远难忘。透过他们的人生遭遇,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场悲欢离合、命运浮沉的人生大戏,更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人物之多、场面之盛,在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6)、首先,此书通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深入浅出地阐释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同时力图全景式地展现王阳明荡气回肠的一生,旨在让读者轻松领悟王阳明心学的神奇和智慧的精髓,以更好地能真正对当下迷茫的自己有所裨益。

(7)、如果真的将心学的精神实质领悟了,即使把《传习录》上所写的内容全部忘掉也没有关系。阳明在《传习录》刚出版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增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这一点是所有读《传习录》的人首先了解的。

(8)、前者为自反,后者为向外扩充,两种说法似乎不统且一向内,一向外。其实,正如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又曰“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站在“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的高度看,反求诸心就是向外扩充良知。“‘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既然心之开合出入已经莫知其乡(向),或曰至诚无息,内外就实现了统一。 

(9)、有了正确的“三观”思想意识形态,也就是有了王阳明“心学”里面讲的伦理道理良知心态。而又完全符合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并相适应。必然使自身在社会上发展进步并取得成就。

(10)、阳明先生又说:“这个道是极其简单容易的,也是极其精深极其微妙的。孔子说:‘其如示诸掌乎。’人哪天不见自己的手掌,但是等到问他手掌上有多少手纹,却不知道。就如我讲的‘良知’二字,一讲就明白,谁不晓得呢?但如果要确实地认识良知,又有谁能认识到呢?

(11)、● 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12)、其他 指事情一了百了或处理问题妥当。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明·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多用于处事方面。→一了百了 ↔没完没了

(13)、《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可是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14)、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15)、其从王阳明心学这本书里,让我们领略到“心学”之精妙在于“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即便不能成为超人的我们,亦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从而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宠辱不惊的轻松和淡定,而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感呀!”

(16)、问:“这个良知恐怕是无方位、无形体,难捉摸。”

(17)、另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路救了一名落水者,被救者为了答谢他,送给了他一头牛,子路竟收下了。孔子对子路的行为表示了赞同,并且说:“这样一来,鲁国人以后一定会勇于救人了。”

(18)、“良知只是个分辨是非的心,是非只是个喜好和厌恶。只要明白了喜好和厌恶也就明白了是非,只要明白了是非也就能把握万事万物的变化。”阳明先生又说:“‘是非’这两个字是个大原则,而灵巧掌握则在于每个人的造化了。”

(19)、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样的大师级传记不好理解,可能会乏味。实则犯了先入为准的错误,这本书用浅显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把王阳明心学作了详细的讲述。

(20)、阳明说“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目的是告诫学者“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学问功夫须从心体发出,不能“义袭而取”,这正是“始条理也”。然而,“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不是孤悬一物,阳明说“心无体”,不是要泯灭心体,从“始位”上说“心无体”,目的是引申出功夫,此心需要“理”去涵养,或从全“体”起“用”,扩充此心以无限接近于天理。“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这是从“终位”上说“心体”,故心无体而又有体。

3、王阳明心学读后感200字

(1)、说了这么多,可能被饶了。其实就是去除脑海中的噪音,观察到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行动改变自己,让自己朝着自认为正确的方向转变,不断否定自己,继续朝着新的自己转变,直到后成为自己。

(2)、“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五人选择了“重于泰山”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是伟大的,是有重大意义的。经过与你《故观止》的交流我对死生的意义更加明确:即使平凡的人也能对国家发挥重要的作用啊。名著读书随笔3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

(3)、在王阳明看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离;知识行的出发点,是用以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已在行中;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明察知在起作用;知行工夫统一的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因而,知行统一就是“致良知”,而“吾心良知”即是“天理”,“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

(4)、很多人以为“心学”与理学是针锋相对的,其实不然。例如阳明说:“心即理。”他并不否认理的存在。他也不反对格物穷理,他说:“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学”的产生是为了理学的振衰起弊。那么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呢?《传习录》二云:“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可见,阳明认为,理是存在的,但必须由“心”里去求,也就是说,心先于理,按阳明的意思,心不仅先于理,心还先于万物。我们可以拿阳明论君臣伦理的话看出二者的区别。《传习录》云:“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就是说,有心才有理。而按照朱熹的话来说,则是“一切理都是永恒地在那里,无论有没有心,理照样在那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的区别。

(5)、●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阳明心学”。

(6)、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好磨砺。

(7)、其次,此书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如何树立高远的志向,如何建立正确的处世之道,面对逆境、困厄又该如何感悟生命的真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修炼强大的内心?通过王阳明由普通人到“超人”的超越之途,也让平凡的我们感受到了之所以没有成为超人的各种原因。当然,任何时候悟道都不为晚!所以此书中王阳明用他的一生给出了好的答案:立志,力行,致良知,知行合一。

(8)、《传习录》227条:“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

(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0)、比如在很饿的时候我们为了生存,就会有偷盗,有抢劫,婴儿在饿得时候会哭闹,它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达成,而牺牲别人的感受的。

(11)、“阳明心学”从根本上是唯心主义思想,他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12)、    阳明心学中的“良知”具有自足的特征,它既不因外在的理解、相信而有所增益,也不因外在的误解、诽谤而有所减损。很喜欢书中这句话“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管我们堆积了多少外部生活资料,也不管别人对我们作何评价,终决定我们是否快乐、幸福和成功的根本因素,还是我们自己的感受。一个患有心脏病的没有固定职业的老人,会花17年的时间,义务去治理一条被污染的河流,直到河里可以养虾养鱼。成功后,他为治理这条河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被迅速推广,还被世界环保组织引进到俄罗斯和印度,用于治理那里的河流污染。他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耀眼的事业,但是他的心灵是富足的,他懂得做真正的自己,懂得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阳明先生教我们擦亮心灵的镜子,就是让我们洗去“好利、好名、好色”等物欲的污垢,让内在于心的天理显露,正所谓“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13)、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4)、这就是老祖宗经常说的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会犯错,这是基本的常识。

(15)、在煤矿工作,屈指算来,八年抗战,可以说硕果累累。头发交给了安全帽,时光交给了辅运巷,自己也没有别的能力,反正自己越来越追求实际,越来越变得成熟,劳动中勤动脑,勤动手,勤学习,做一名合格的煤矿工,牢记安全,牢记职责。

(16)、从内向外,从物质到精神世界,是人获得智慧和认识上的巨大飞跃。

(17)、王阳明据此而把他的理论传播给他的学生,建立了新的心学,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理论。他认为,真正的“知”,是一定能够“行”的;而真正的“行”,也一定是包含“知”的。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知与行其实都是一种功夫,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是本质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和行是不能隔离的,先知而后行是不对的。

(18)、而就我们当代的社会来看看,来到书店,会发现琳琅满目的书是那些讲成功学,如何在官场职场左右逢源等等之类的书籍。尤其一些打着什么“速成”标题的书籍,往往受欢迎。其实经典早就有结论,很少有人是通过看这些书取得成功的。有人说“成功学”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毒药,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成功学”的毒就毒在“急于求成”而流于浮躁这一点上。

(19)、以前看过一档节目,就是和那些原本作恶多端的人们口中的恶魔对话的节目,经过岁月的洗礼,生活发生了太多的变端,让他们剥开迷雾,渐渐看清了眼前的现实。

(20)、——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学习研讨群

4、王阳明心学读后感2000字

(1)、其王阳明“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通过此书让我等凡夫俗子明白:“真正的生活在内心,一切斗争皆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这正是心学强大的根基:兼收并蓄,以内心为趋光的主导,以逃离教条为范本,强调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理性潜能和感性力量。

(2)、投稿邮箱:chen@shuwenhua.cc

(3)、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4)、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6)、大意: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7)、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8)、了解了王明明心学的精髓和哲学内涵之后,我便事事向内求,改变自己的内在心态,从而也就改变了我的外在生活。

(9)、小到穷头百姓,大到圣人贤才,谁又会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呢?

(10)、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11)、●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阳明心学”。

(12)、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3)、▍投稿邮箱:chen@shuwenhua.cc

(14)、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15)、《传习录》288条:“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16)、王阳明先生曰:志不立则事不成。这说明了人生志向的重要性。

(17)、清楚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因为困惑眼前这些迷雾,而止步不前。

(18)、邹谦之曾经对钱德洪说:“舒国裳曾经拿了一张纸,请先生帮他写‘拱把之桐梓’这一章。先生提笔为他写,写到‘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这句时,回过头来笑着说:‘国裳读书中过状元,他难道不知道应当养身吗?还需要诵读此章来自我警策。’一时间,在坐的诸位朋友都惕励醒悟。”

(19)、《传习录》102条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20)、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要求从“心”获得理,夸大了“心”的重要性。

5、王阳明心学感悟心得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翦除鼠窃,何足为异?”

(2)、世上一切的客观规律,唯有通过致良知的方式才能让本然之理为我所用,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也都脱离不了这层意思。“良知”是贯通“心”与“物(此物指外物)”的桥梁,而“致良知”就是通过这个桥梁将“心”和“物”连接为一体,使得万物皆不出“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

(3)、阳明先生提出“心即理”,其实即是为了格物之学“从本原上用力”,以纠正先儒格物致知“务外而遗内”的流弊。“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外吾心而去格物穷理,格物不过是“逐物”,穷理实则成了“义袭而取之”。所谓“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如同孟子性善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必须从功夫论上去领会其内涵。既然“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格物其实是反求诸己,在心地上做功夫,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大学》所谓止于至善,只是反求诸心,“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

(4)、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5)、内在决定外在,原因决定结果,一个人的内在思想、精神和心灵决定了一个人的一切。我们生活周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思想的外化和转化来的。

(6)、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7)、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

(8)、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将陷于敌人之手了。

(9)、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①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①丹朱:传说中尧之子。名朱,因居丹水,名为丹朱。因傲慢荒淫,尧禅位于舜。)

(10)、进一步阐述了良知的易见而难知的特性,并且引用《易》的道理来描述之所以难知的原因。良知根据空间、时间的不同而时常变动,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谨慎抉择。

(11)、王阳明的心学代表了宋明理学发展到成熟透彻的阶段,同时也“终结”了宋明理学,他以“心即理”的根本观点使理学发展透彻,认为“天理”就在“心中”,这其实是从内部否定了理学,为明清实学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前提。“务虚”理论熟透了,便迎来对“务实”的追求。这是王阳明心学在理学史上发展的“好”处。

(12)、常言道,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去贪婪之心,守清净之我,我行我素,无咎无誉。

(13)、《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般认为,格物而穷其理,是为了实现致吾之知、诚吾之意。但阳明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不是穷事物之理以扩充吾心之知,而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不同于前人,“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学者“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其实,正如阳明自己所言:“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14)、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

(15)、从王阳明这句感言,导出了社会深层次问题根源。解决社会问题关健在于解决人的心外欲望。这对当今社会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和解决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16)、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17)、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关系,应当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200097句(王阳明心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