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十句名言
1、孔子教育十句名言有哪些
(1)、 误解: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孔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的。
(2)、谨慎是要谨慎,但一个人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就会发生各种弊病。处事多思是好事,但过分了也不尽善。
(3)、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4)、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5)、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6)、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想要教育孩子,就必须以身作则、身教言传,而不是喋喋不休、一味说教。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8)、误解: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把“知”(智)和“仁”分开来说,说什么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9)、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1)、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 《论语》
(13)、误解:“三十而立”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全文是"吾十有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般人都将文中的“立”理解为成家立业。十一长假又要到了,想必不少父母要拿出这句话来说事儿,下面兔子先生来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1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15)、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释义: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6)、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但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17)、教育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教育在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长河中,它是生产斗争的工具!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企业内训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为主轴,立德树人,增强企业及员工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新时代企业高品质人才,为您省钱、省心、省力,助您企业飞速发展。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
(1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0)、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丘《论语》孔子的教育名言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孔子说的教育名言
(1)、孔氏嗣孙,男不得为奴,女不得为婢,凡有职官员不可擅辱。如遇大事,中奉朝廷,小事仍请本家族长责究;
(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论语》
(6)、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
(7)、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11)、误解:这句话出自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孔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的。
(1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释义: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16)、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17)、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与前两种完全背道而驰。孔子的名人名言大全孔子劝学名言
(18)、子曰:有教无类。无论贫富、地位、职业、智愚、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教育不是买菜,要挑挑拣拣,而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启蒙。
(19)、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释义: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3、孔子教育十句名言大全
(1)、真相: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断句的重要性大家都懂,举以下二例再次强调:“一男子扬言要整成都教授,成都教授纷纷搬家”,“草帽路飞说要当上海贼王,上海居民加紧防盗”。
(2)、受教育懂得焚毁遗嘱,做一个体面的人,为人所爱,受人敬重,而不是去做一个屡犯的偷表贼,受到法律对五种情状的加重处罚,解赴格雷伏刑场处死,受人憎恨和名誉扫地。巴尔扎克
(3)、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孔子10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4)、孔子自己周游列国,曾被敌人围困。乱军之中,几乎饿死,孔子却也不远改变他的志向。
(5)、教育不是买菜,要挑挑拣拣,而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启蒙。
(6)、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本》
(7)、误解:一般人都认为“三思而后行”的意思,是在行动前要多思考,要反复斟酌。
(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1)、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培根
(12)、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13)、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4)、孔子一生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三次拜访老子请教,反复研读《易经》,穿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破了很多次。
(15)、一个人交往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1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7)、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8)、“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19)、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4、孔子 教育 名言
(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孔子《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6)、好的老师都懂得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
(7)、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伟大的人。
(8)、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12)、译文:他聪敏勤勉而爱好学习,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因此称他谥号为文。
(13)、自我教育需要有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15)、既然有教无类,那么学生的层次肯定有诸多差异,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6)、春秋 孔子《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简析:良药虽然苦口,但却有利于治病;忠言虽然逆耳,但却有利于我们的言行。
(18)、(译文)不仁义的人虽然富有和尊贵,但对于我来说,他们轻得如天边的浮云一样。
(19)、同样被人误解的名句还有“相濡以沫”,多少人借这个词表达情感,却不知原句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真可谓是南辕北辙。
(20)、党的10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孔子关于教育名言名句
(1)、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2)、 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 孔子
(3)、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学识的人不如喜欢求学的人,求学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6)、切磋问答。孔子的教学主要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例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就是交互式教学的一个范例。循循,有次序,诱,引导。可见孔子善于有次序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并亲自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举一反步步深入,这同时也是治学的一种重要门径。以这种方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分析水平和自学水平。它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在认识上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7)、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1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3)、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乐于接受知识。
(14)、人品是一个人立身的根基,是一个人硬的底牌。
(1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一般人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但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8)、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释义: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释义: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20)、《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个人学习并且实践,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2)、真相:这句话的原话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优指的是悠闲,学有余力。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习”不是复习,而是演习,实习的意思。出仕就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所以这句话讲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释义: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颜回对饮食起居不甚在意,每天学习耕作乐在其中。
(11)、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九歌国殇》)
(12)、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15)、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楚辞渔父》
(16)、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不管你是谁,只要有干肉拜师,我都会收他做弟子,努力教诲他。
(1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19)、译文:早晨得到圣人的教诲,(信受奉行),即便是晚上死了,也无遗憾。
(20)、“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方面,更是体现在‘人的现代化’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之中”。学习10九大报告后,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对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平台)记者表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要体现人的现代化。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2)、我们鼎力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4)、因材施教。现代科学认为,材就是人的思想、性格和智力,而每个人智力迸发的领域的广狭、时间的早晚、表现形式及程度都大不相同,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孔子弟子的受教时间不同、年龄相差较大、各人情况相异。但是,孔子都了解他们。弟子们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学业进展与特点、个性(辟、卤莽)、天赋(愚、鲁)、经济状况,乃至居处(陋巷)、饮食(一箪食、一瓢饮)、生活习惯(昼寝)等。《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思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发问人的特点给出不同的解答,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典型应用。只有这样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具体情况具体指导,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进而全面提高智力水平,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差异,充分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相应的指导,充分培养学生的智力,不能作统一的要求,不要抹杀学生的个性。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 —— 张梅玲
(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8)、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孔子一生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三次拜访老子请教,反复研读《易经》,穿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破了很多次。
(10)、如果这么理解,就变成了“读死书、死读书”的机械活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这不是培养书呆子的结果吗?!这怎么会是孔子的本意呢?又怎么会让普遍的大众体验到快乐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孔子说的教育名言130句(孔子教育十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