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表现在什么119句(黑格尔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体系

1、黑格尔哲学体系的

(1)、康德首先发动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让客体围绕主体转。主体是什么?康德写了三大批判回答这个问题。康德把人的能力区分为认知、意欲和情感。在认知领域,人的知性主体能动地为自然立法,但只能根据被给予的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的结合去认识经验现象;在意欲领域,人的纯粹理性主体为自己立法,道德自律是理性实践的事实和目的;在情感领域,人的判断力主体或鉴赏大自然的美和崇高,或把人类自由和尊严判断为自然界的目的。

(2)、定在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性。质直接规定某物的存在,量是与其存在漠不相关的外在规定性,通过尺度为中介,达到质和量相互转变的统一。量变是渐进的过程,尺度是度量交错线,量变超过了这个界线就会发生质变,质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即飞跃。而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灭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3)、1984,VersucheinerneuenDarstellungderWissenschaftslehre:Voreinnerung,ErsteundZweiteEinleitung,ErstesKapitel(1797/98),AufderGrundlagederAusgabevonF.Medicus,neuhrsg.vonP.Baumanns,verb.Aufl.,FelixMeinerVerlag.

(4)、但黑格尔哲学却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启发当代人的思想。在中国,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中有影响的一位哲学家,他的哲学也正在得到较以往更深入的研究。

(5)、老年黑格尔派也称“黑格尔右派”。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右翼思想家集团、德国 资产阶级保守派的...在哲学上,他们顽固坚持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继续用黑格尔的“精神”解释一切黑格尔的哲学来源发展

(6)、在黑格尔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深造的几年里,受I.康德、B.斯宾诺莎和J.-J.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

(7)、(3)黑格尔肯定康德关于运用“知性”范畴去认识“物自体”时所引起的矛盾是必然的这种思想,应当看作是近代哲学界一个重要的和深刻的进步,但是,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这一见解虽然“如此深远”,而他对问题的解决却又是“如此肤浅”。

(8)、(1)认为当直接的存在初上升到本质时,本质就被规定为自身同一的关系,本质的自身同一不应是抽象的完全等同,即“抽象的同一”,而应理解为具体的即包含差别的同即“具体的同一”。他认为,严格地把“抽象的同一”和“具体的同一”划分开,是区别辩证法哲学和形而上学哲学的“关键”。

(9)、(2)黑格尔肯定谢林把费希特的“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形式用于自然和精神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谢林把辩证法的形式当作“无生命的图式”外加于事物的形式主义倾向。

(10)、20世纪,黑格尔哲学重新受到广泛重视。黑格尔研究成了国际现象,不同阶级、不同的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解释,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今天东西方很少有哲学家和哲学派别不同黑格尔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黑格尔派或新黑格尔主义,成了历史现象。

(11)、黑格尔认为“理念”即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真理”应当是“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或“客观性跟概念的符合”。这虽然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但是由于他是从辩证法来解释这种“符合”的,所以在这里包含了他关于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三者一致的“合理内核”。

(12)、与康德从量的范畴过渡到质的范畴不同,黑格尔是从质的范畴中建立起量的范畴的。质的规定使定在成了与“他物”不同的“某物”,而“某物”的质又总是靠“他物”和“他物的他物”来规定的,但这种外在的规定总是不能对某物的质加以终的确定,而将陷人“坏的无限”;所以只有回到每个某物本身使之成为“自为的一”达到“真无限”,才能获得质的确定性(即它把自己规定为一个无限地“可被规定者”)。而其他的各个“自为的”则相对它来说成为了“多”,这就从质的规定进到了“量”的规定。量是对质的扬弃和漠不关心,量的变化通常是渐进积累的,并不影响到质;但是一旦量的变化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会发生质的“飞跃”或质变,即从量变中产生出新的质。所以从量变到质变是通过“渐进过程的中断”而突然达成的,就像理性在背后玩弄“理性的狡计”,使抱有量的机械论观点的人猝不及防。但如果我们把握了事物的“度”,我们就能够在质和量的统一中认识质量互变的规律,从而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13)、实物与实物本身的“影像”的区别在于清晰程度的不同,而后根据这些影像(aconsia)可以得到一些结论(pistis),这些结论并不意味着“灵魂上升”,而代表着“灵魂向下”。因此,我们不能够从物质性质的东西出发,这种方式永远也无法达到真理。

(14)、但在这段时间内黑格尔也不是无所作为,只是他没有费希特、特别是谢林那种初涉世界就“辉煌腾达”的好运。我们先看看1794年发生的几件大事:(1)费希特就任耶拿大学教授(1794年5月);(2)谢林在费希特《知识学原理》出版半年后就出版的《作为哲学原则的自我》;(3)康德出版《单纯理性限度的宗教》(1794年10月);(4)黑格尔开始批评雅各宾派专政,指责罗伯斯庇尔镇压革命的恐怖行动,赞赏“热月政变”。在伯尔尼时期,黑格尔投入到十分勤奋的写作之中:他先写作了《耶稣传》(1795年5月)和《论基督教的实证性》(1795年10月-1796年4月)这两部重要的“早期神学著作”。前一部依然是沿着康德关于理性宗教的要求,把耶稣描写为一位民族的德行教师,带领犹太人超越狭隘的民族精神而投入神的博爱世界的历程;后一部批判基督教把爱的宗教机制化、实证化,即化,使基督教变成了违反实践理性而从外部强加于人的僵死宗教,这在宗教批判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黑格尔这时既是犹太教也是基督教的批评者,1798年,他还匿名出版了《关于瓦特帮(贝德福)和伯尔尼城先前国法关系的密信》,对伯尔尼寡头制度下的政治和司法作了尖锐批判。

(15)、实体只有经历了克服对立面矛盾的全过程,把所有环节都包含于自身,才成为的整体。上帝的活动和生活不是自己爱自己的游戏,而是充满着否定物的严肃、痛苦、容忍、和劳作。上帝存在不是一个孤立的判断,而是辩证推理的过程,只有把所有完善的概念都统一在上帝的主词之中,才能达到关于上帝即实体的知识。

(16)、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的环节是在现代世界中形成的社会,实际上他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在他对“市民社会”的分析中,包含了许多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辩证分析。

(17)、在纽伦堡,黑格尔完成了另一部巨著即18181816年先后分3 卷出版的《逻辑学》。这部著作的重要意义和它出版后遭到的冷遇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得到了正确的理解、改造并加以应用。

(18)、物理论的特点是在两极的对立中考察个别性。它大的发展环节有:

(19)、黑格尔认为,既然批判考察认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就只能在认识的过程中才能进行;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发展,加以考察。他把这种考察方式称为“辩证法”。

(20)、黑格尔在柏林大学还讲了6个学期的哲学史课程。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哲学思想与哲学史统一起来。他反对把哲学史看作是客观的、材料的堆积,认为哲学史是“哲学本身”在不同时代中的发展。无哲学则无哲学史,无哲学史哲学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哲学史可以说就是哲学本身,哲学不可能离开哲学史而成为哲学。黑格尔力求使哲学史成为科学,主张哲学史中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他把历史的原则贯串于对哲学史的考察,把哲学史理解为完整的辩证过程。这一过程是统一的真理得到认识的过程,其中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特殊性不是的,而是相对的。哲学史上的多样性对于真理的认识即理念的实存化不仅必要,而且具有本质意义。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使得哲学史本身成为哲学的一个“学科”,推动了19世纪后期所有哲学史写作的发展,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新高度。

2、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表现在什么

(1)、道德理性相当于以个人情感为道德基础的伦理观,它与观察的理性构成矛盾。

(2)、换句话说,尽管知性或反思是抽象而空洞的,标志的是一种外在的对立关系,但从理念的本质结构来看,理念的运动却又必须、必然从这种思维开始,即从黑格尔一再批评的“外在反思”(dieuerlicheReflexion)开始⑧。“去实现思辨的思维,这种必要性和需求于是就表明:为了思考自身,思维将自身卷入诸矛盾中。”(Fulda,S.20)就理念即者或思维的运动作为一个不断自我显现的过程而言,其第一个显现形态就是那种直接而抽象的思维形式,即黑格尔所说的“精神的第一个简单的显现,即直接意识”(1991,§25)、“精神的直接性此在”(1988,Vorrede,S.28)。历史地看,也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够思辨地思维,因而黑格尔说:“抽象思维可以或必然先行于思辨的思维。”(1952,S.397)

(3)、所以,黑格尔的意识运动,将是一个没有发生学的“意识系谱学”。由此进一步,逻辑学里的第一步运动乃至体系的整个运动也都将是成问题的。换句话说,现象学里的意识运动和逻辑学里的概念运动,从其第一步开始,就已然预设了运动的整体性:“毋庸置疑的是,对辩证的概念发展过程来说,整个逻辑学从一开始就被预设了。”(Wandschneider,1997,S.1cf.Wandschneider,2009,S.181,190)而开端,其实也就是者的整个运动,自身只能被视为某种已然被给予的整体,这与威尔弗里德·塞拉斯(WilfridSellars)所褒奖的黑格尔对“被给予之神话”(“mythofthegiven”)(13)的破除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不过,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及其整体主义方案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人类思维所面临的处境。对此,我们似乎只能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

(4)、三段论推理分为“质的推论”、“量的推论”、“反思的推论”、“必然的推论”,这是一个重新建立起来的概念同一关系使自己越来越客观化、实在化、形成“客观概念”的过程,它表明,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恢复自己的同一性并不是简单地回到概念,而是在更高层次上返回概念,也就是使“主观概念”成为了客观概念、客观思想,后向客体过渡。这种过渡一方面说明主观概念本身具有凭自身的自由本性能动地使自己客观化的力量,而无须借助于外在的帮助来获得自己的客观对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一切客观对象其实都是由主观概念建立和形成起来的,其本质无非是“客观概念”。所以要理解客体,同样要从它们所蕴涵的概念入手才能把握其本质。在这里,黑格尔虽然借用了形式逻辑的一整套框架,但却巧妙地表达了辩证法的逻辑学、认识论和本体论“三统一”的思想,或者说,使形式逻辑获得了自身的内容上的合法性根据。

(5)、从《逻辑学》的一开始,外在观察者或外在反思已然是在场的并推动着概念的运动,尽管他在“存在逻辑学”那里是匿名的。在“本质逻辑学”里,作为论题的外在反思(dieuerlicheReflexion)被揭明为或内化为概念自身的、固有的外在反思(dieuereReflexion)。DieuerlicheReflexion标志的是我们与观察对象(理念运动)处于一种外在的主客关系中,我们的观察对象自身是一个思维过程;dieuereReflexion指的就是对象(即思维)与自身处于一种内在的主客关系中,就是说,思维将自身作为对象来思考。两种外在反思之间的区别只是层次上的,就两者都是思维而言,两者并无本质结构上的区别。通过内化,外在观察者所代表的那种外在推动力,被揭明为概念运动自身内在的推动力。这样,黑格尔逻辑学里的概念运动和现象学里的意识运动作为一种内在必然的运动似乎都是不成问题的。

(6)、知觉的特点是用一个“事物”的概念来把握个别事物。但把事物看作可感性质的集合,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意识与对象、一与多、属性于本质、真理与错觉、自在物与为他物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指向事物的内在本质。

(7)、本质初只在内部反映自身,分为同差异、矛盾三个环节。同一不是抽象的、形式的同而是包含着差异的具体的同一。外在的、杂多的差异与内在的同一相互反思,不仅同中有异,而且异种有同。而本质的差异就是对立,在对立中,双方相互对立、否定和排斥‘(同时又相互依存、互相包含,这种关系就是矛盾,它是双方的扬弃。扬弃有舍弃和保存的双重意义。矛盾的双方被扬弃的结果产生根据,根据既包含同一又包含差别在自身内作为扬弃了的东西,并把它们降低为单纯观念性的环节。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

(8)、②排除“梦”或“想象”的理解方式;第二沉思:“凡是我能用想象的办法来理解的东西,都不属于我对我自己的认识;认识到,如果要让精神把它的性质认识得十分清楚,那么我就需要让它不要继续用这种方式来领会,要改弦更张,另走别的路子。”

(9)、 黑格尔与黑格尔哲学的背景 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系统、丰富和完整的阐述。1770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一个官吏家庭。1788年去图宾根神学院学习,主修神学和哲学。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

(10)、宗教哲学是黑格尔在柏林时期开讲的一个课程。他的宗教思想是促成他死后黑格尔派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一点上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理性主义的神学传统,表现了明显的近代色彩。从来不把宗教归结为教士的欺骗,而把它看作是历史和当代深刻矛盾冲突的表现及其解决。

(11)、(1)他对真理的规定,包含着真理是全面的思想。

(12)、黑格尔又说:“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中国的道德学说是为专制的政治服务的。在中国,只有皇帝一个人有自由,其他人一律没有自由,一切政令都出自皇帝,“臣民都被看作还处在幼稚的状态”。君臣关系是家庭的放大。“在家庭之内,他们不是有人格的个人,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内,他们一样缺少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关系为显著,皇帝犹如严父,为政府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

(13)、⑤逻辑学里的思维规定性在何种意义上是能够运动的,这个问题是由伽达默尔提出的(cf.Gadamer,S.74ff.);迪特·温施耐德(DieterWandschneider)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补充(cf.Wandschneider,1997,S.158)。

(14)、二是在空间、时间中的“自我显现、自我异化”和“他在的”状态,以自然哲学来观察;

(15)、1818年—1831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了《法哲学原理》,1830年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被国王授予勋章。

(16)、生命是自我在本能的欲望中追求自身满足,这是初步的自我意识,当一个自我承认欲望对象也是与自身相等同的自我,自我意识就成为类意识。黑格尔从相互承认的欲望中出发,阐述自我意识的生命本质和社会存在。在世界历史中展开自我意识从自在的主奴关系到自为的自由意识和苦恼意识的发展。

(17)、认为分工一方面能促进技术和生产的进步,另一方面它又会使劳动变得呆板、乏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二重性。

(18)、点评:“我思”,略相当于洞中被束缚起来的人,“魔鬼”略相当于洞壁上由火光造成的雕塑的影子。

(19)、(“主观概念”)主要是要把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深入到其辩证逻辑的根基,使其获得辩证法的理解。首先,黑格尔认为概念本身不能像形式逻辑那样理解为抽象的形式框架,而应从内容理解为“具体概念”,即“不同规定的统一”。任何概念都是由普遍、特殊和个别所构成的内容丰富的概念统一体,其中,“普遍的东西是自由的威力”它要成为真正普遍的东西就必须把特殊的东西包括在自身之内,否则它就只是和特殊相分离、相对立,不具有涵盖特殊东西的普遍性,而只是与特殊相外在的另一种特殊的东西。而含有特殊东西的普遍性则具有了把自己实现出来和贯彻下去的手段,因而具有了自我超越并将自己扩展和推广开来的现实力量,所以必然凝聚而体现为个别性、“这一个”。其中,普遍性和特殊性都成为了个别性的两个环节,个别性则能动地突向外部世界,从而否定自身并跃进到另一个更高的普遍概念。具体概念由于这种自我分裂而建立起了两个概念的关系,这就是“判断”。

(20)、黑格尔对国家的神化是有前提的。他承认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国家存在的前提是:国家通过君主的经验单一性表现出来,而市民社会通过人民的经验普遍性表现出来。二律背反在现实中造成了专制君主与人民的对立,需要君主立宪制把这两个极端联系起来。他把三权分立制度改造为君主的决断性权、政府的行政权和等级会议组成的立法权的统一。君主权是君主立宪制的顶峰和起点,政府和等级会议是君主权的两部分。革命或专制的极端主张都仅仅从情绪和主观想法出发,既不合理,也无现实性。

3、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是指( )

(1)、(16)Wandschneider,D.,1997,"ZurStrukturdialektiscberBegriffsentwicklung",inDasProblemderDialektik,hrsg.vonD.Wandschneider,BouvierVerlag.

(2)、精神分为艺术、宗教和哲学。三者都以精神的无限性作为对象,所不同的是它们把握的方式。艺术在直接性中把握,以感性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真理,因而是对精神的具体的直观。宗教以表象的方式把握真理,在人与上帝的关系中呈现。哲学是艺术与宗教的统哲学以概念的方式把握真理,完全达到了精神的自由和真理。

(3)、(2)由于真理是全面的,因而它就是具体的,是“对立面的具体的同一”。因此真理本身就包含矛盾,理念本身即辩证法。

(4)、现象是扬弃了内在的本质,把本质表现于外,而本质在现象之中。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就是现实。现实因为具备了存在的必然性,因此也叫,是缺乏能动性的实体。他还在现实本身中讨论可能性、偶然性和必然性,在的关系中讨论了实体与偶然性、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他认为,本质论的范畴属于必然性的王国,在后一个范畴的相互作用中,一方既是作用又是反作用,既是对方又是自身。

(5)、存在论(正)——本质论(反)——概念论(合)

(6)、(2)认为“矛盾”就是同一中的差别发展或展开、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它暴露出两个对立面之间这样的联系和性质:

(7)、黑格尔在这里的思想包含了一个有价值的猜测:人不是自然界的现成产物,人是自己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从必然到自由的历史过程的产物。

(8)、(2)欲望首先是动物的欲望,它毁灭被给与的存在。

(9)、(3)在欧洲哲学史上,黑格尔第一次明确地把质量互变作为一条普遍的规律提出来。

(10)、在黑格尔看来,逻辑学说描述的是“精神”在还没有体现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以前的、丝毫没有物质性的所谓“纯粹概念”运动的规律和法则。

(11)、(4)由于真理是全面的、具体的,是一个过程,黑格尔就认为“真理本质上又在认识中”,因此,认识也就是一个由无知到知,由简单到复杂,由贫乏到丰富,由片面到全面的辩证发展过程。

(12)、世界的本原是nous,在柏拉图看来,虽然这个nous是人类灵魂进行沉思theoria的一个永恒客体,但本身不一定是个死物,而可能是运动的活物。既然nous本身一直是运动的,由此它本身可以成为一个主体存在,也就是思维,那么就会符合模式,那么就有了逻辑。

(13)、在日常生活中,人类语言的特点就是用普通概念或共相把握千差万别的感性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凡语言所说出的,没有不是具有普遍性的”*。语言可谓人类的第二本能,“百姓日用而不知”。黑格尔称日常语言中的概念和概念关系是不自觉的“自然逻辑”*,思维“沉没在只知道自己的直观、表象以及我们的欲望和意愿之内”*。

(14)、黑格尔说,自由是“精神无限权利的范畴”*。在逻辑学领域,他区分了精神自由的三个层次:其揭示经验科学一般规律的真理,即,证明“内在的必然性就是自由”*,而不至于像康德那样把自然规律的决定论与人的自由当作“二律背反”。其精神把握和创造具有重要意义的经验。他说,一个伟大的精神创造出伟大的经验,能够在纷然杂陈的现象中洞见到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比如,歌德的精神,“静观自然,透视历史,能够创造伟大的经验,能洞见理性原则,并把它抒发出来”。其自由是自在自为的认识真理的纯思想,“人采取纯思维方式时,也就是为自由”*。

(15)、作为直接意识,感性确定性是对对象的一种单纯的确信,没有怀疑。那么,作为意识运动推动力的疑问是哪来的?对预设了的对立的洞见以及基于这种洞见而提出的疑问,显然是来自于我们的外在反思黑格尔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是认为意识包括意识的第一个形态即感性确定性是能够反思和检验自身的他指出,感性确定性“因而向自己提问:这一个是什么?”(1988,S.64)即使我们这里接受黑格尔的说法而赞同感性确定性能够检验和怀疑自己,对“意识的经验序列”要成为一种“科学的过程”来说,按黑格尔自己的说法,一个外在的添加也是必不可少的:是我们向意识指出其颠倒性的,因为意识自身意识不到自己的颠倒,用黑格尔的话说,“意识的颠倒”“位于意识的背后”(ibid.,S.61)。这样一来,意识运动作为一种内在必然的运动,其运动顺序的逻辑必然性是我们外在反思来编排和的。我们读者或哲学家就像一个系谱学家一样来给意识编排其谱系(“意识系谱学”)。值得疑问的是,那自始至终能够自我检验与怀疑的意识为何不能意识到自身的颠倒性。对此,黑格尔并没有给出解释。对他来说,意识的这种无能毋宁是被当作一种事实来接受的。

(16)、其次,这里的精神是什么呢?精神是和物质相对的,但是它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精神或者意识,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性的,物质是精神的一种呈现。黑格尔说:“者就是精神,这乃是者的高定义。发现这个定义并且理解这个定义的意义与内容,可以说是一切教化与哲学的目标。一切宗教与科学都曾经渴望达到这一点;只有从这种渴望出发,世界的历史才可以被理解。”

(17)、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18)、哲学思想 在黑格尔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深造的几年里,受I.康德、B.斯宾诺莎和J.-J.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在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开始研究政治和宗教,并对现实进行批判。他把哲学家与民众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此时,黑格尔尚未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仍然认为宗教高于哲学,认为哲学作为反思的思维不能把握生命和精神的无限性。

(19)、黑格尔认为“精神”在精神阶段的发展体现为人类历史,它比其在逻辑阶段和自然阶段,表现自己是全面、具体、复杂、真实的,因为在前两个阶段,它的发展还有片面性,因此精神的本质是自由。

(20)、摘要: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难题,应从者的本性来理解。者作为思维所内含的自身与自身的“原始分裂”,标志着其本质结构,是其得以开始运动的内在动力,是其整个辩证运动的“灵魂”。这种“原始分裂”,就其首先显现为一种自身与自身的对立关系而言,即是外在反思所代表的那种“两分的观点”。抽象的反思或知性,构成了者初显现。因而,从反思开始的必然性,正是由者的本性所决定的。但与开端相关的且直接影响到黑格尔整个体系方案成立与否的一个问题在于:将哲学家的思维运动内化为对象自己的思维运动,从而使两者合并不能解决理念运动的发生学问题。

4、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被称为

(1)、③Reflexion并非黑格尔或学界一般所认为的那样初是个光学术语。Reflexion起源于拉丁语reflecto,初是个日常词汇,其基本意思是返回。Reflexion作为光学上的反射、反映以及作为思维活动的反思,都是基于这个基本意思、后来才出现的用法:反映、反射即光的返回,反思当初也特指主体将注意力返回到自身从而对自身进行思考。(cf.Jia,Kapitel1)

(2)、在柏林大学,黑格尔还开设了“宗教哲学”课程。在他去世后,后人按照其口授内容编辑出版了《宗教哲学讲演录》。我们上文已经减少了黑格尔早期从康德启蒙主义的道德宗教出发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批判。黑格尔后来形成了他自己以爱的原则、生命原则和精神原则来阐释基督教的宗教哲学思想。而在柏林时期,黑格尔对基督教的批判大大减弱。他与《精神现象学》中把艺术、宗教和哲学作为精神发展的三阶段相适应,强调哲学与宗教的和解,认为它们都是精神的表达,只是宗教以启示和信仰来表达,艺术以表象来表达,而哲学只是以概念理性思辨地表达。在这一对精神的“表达”中,宗教高于艺术,却低于哲学。这一“高低”的标准是“认识论的”,宗教也是一种认识方式,即以“表象”认识“精神”,以“思维”把握“神”。他排除人格神,反对对神的盲目崇拜和施莱尔马赫强调的宗教是对上帝的依赖感。因此,黑格尔不把宗教归结为教士的欺骗,而把它看作是历史和当代深刻矛盾冲突的表现及其解决。他的宗教哲学确实也确立了一种不同于康德、施莱尔马赫的现代宗教观,影响十分远大,同时在他死后,也是促成黑格尔学派分裂为左派和右派的一个重要原因。

(3)、(11)Kimmerle,H.,1979,"DieallgemeineStrukturderdialektischenMethode",inZeitschriftfürphilosophischeForschung

(4)、海德堡时期(1816-1818)黑格尔开始了教授生涯,德国的教授不像今日中国教授以课题和发表论文为主业,而是以给大学生上课为主业。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给大学生讲授了哲学史、法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他为这些课程编写出的讲课提纲,被冠之以《哲学科学百科全书概论》(一般简称为《哲学全书》)于1817年出版,后来在1827和1830年重版了两次,并作了重要修改。除了这一标志其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外,黑格尔还发表了政论文《评1815年和1816年符腾堡王国等级议会的讨论》(一般简称“等级会议”论文),坚持要从自然法立场确立君主立宪制,批评邦议员们从实证法立场要求恢复法国革命前的旧法制的错误要求。

(5)、康德曾把拉丁文的“表象”(repraesentatio)当作一般的认识论概念,包括知觉、感觉、认识、直观、知性概念(思想)和理性概念(理念)*。黑格尔则说:“我们所意识到的情绪、直观、欲望、意志等规定,一般被称为表象(vorstellung)。”* 相比而言,黑格尔既把表象限定在感性认识范围之内,又把表象扩大到情绪和意欲范围,他的理由是:“没有人的欲望和意愿是没有表象的。”*

(6)、(3)人的欲望是指向另一个存在的欲望,它是一种占有欲,以他人的承认为前提,因此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并存。

(7)、但是,近代认识论哲学要求在认识对象之前考察认识能力。在《精神现象学》导言中,他用“媒介”和“目的”的关系说明认识论哲学的偏差。认识能力的批判本来只是认识真理的手段,终却成为回避真理的理由,“导致了目的的反面”*。

(8)、《精神现象学》的第一个意识形态是感性确定性;对其而言,“这一个”作为独立于我们的主观认识而自在的东西,是如此之真,正如我们所见、所确信的那样。意识的自我检验是意识辩证运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其实就是那种基于传统的真理观之上的提问或疑问:我们的认知是否符合对象?舍此疑问,意识则无动力向前发展,感性确定性也就不会过渡到知觉。既然意识运动是内在的必然运动,那么这种疑问或怀疑就不能只是由我们外在观察者(我们读者或哲学家黑格尔)向意识提出的,而只能是各阶段的意识形态向自身提出的。

(9)、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是“精神”的自我运动的第二阶段,是“精神”在纯范畴的领域之外的继续发展。

(10)、1800年—1806年在耶拿大学当教师,与谢林共同创办了《哲学评论》杂志。

(11)、(2)(3)参见Martin Gessmann:Hegel,Herder,Freiburg.Basel.Wien,S.26-S.

(12)、理念是理论理念与实践理念的完全统一形式。它以扬弃的方式把所有范畴包含于自身,是和全部的真理。理念的意义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全体的运动。构成理念的内容和意义的,乃是整个展开的过程。黑格尔的理念作为辩证法运动的顶点和高范畴,扬弃了一切矛盾,一切对立面统一其中。它再也不能作为纯范畴而继续发展了,于是精神就超出纯思想的领域,转化为同自身相反的自然界。

(13)、一般思维要求有一个这样的开端:“弄出一个纯粹的开端,只是我们的要求而已;而除了开端本身,并无他物是现成的。”(1999,S.cf.2008,S.62)这个要求作为我们日常想当然的、直接的思维,指涉的也是《精神现象学》里的直接意识或自然意识。(cf.1999,S.36ff.;2008,S.58ff.)自然意识直接拿来、预设的东西,正如纯存在一样,空无内容,毫无规定性。但这种直接被设定的东西,已然包含了“与一个全然的他者相关联的我和一个与我相关联的对象,因而是一个中介”。(1999,S.36)另外,“我”按照自己的关切所直接拿来作为开端、作为本质的东西,是随意的,因而“开端作为这样一个主观的东西就保持在一种偶然的方式之中”⑥(2008,S.55)。于是,似乎就诚如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Wolff)所说,“并不存在逻辑性的开端”。(Wolff,S.241)

(14)、主观概念(正)——客观概念(反)——理念(合)

(15)、黑格尔关于“精神”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论述,是一个体系,它从他的“逻辑学”开始,即从“精神”的纯形式或纯概念发展阶段开始,然后才是“精神”在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阶段。

(16)、摘要: 黑格尔哲学体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精神。黑格尔把表象、经验和思辨作为精神的三个层次,说明了内在于它们之中的思维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在对待真理的态度上,黑格尔为关注的是真理之不可知论。在证明逻辑范畴的真理性问题上,黑格尔指出,逻辑学要沿着精神现象学表述和证明经验意识真理的方法来表述和证明纯范畴的真理性。对于精神的自由,黑格尔认为,自由是“精神无限权利的范畴”,自由的意志首先是权利主体,认为“法的体系是实现了的自由王国”。黑格尔哲学至今仍有现实性,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哲学的语境中更应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是黑格尔并没有用国家“吞噬”了市民社会,而是认为只有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环节都在国家内部获得发展时,国家才是有生气的;二是黑格尔的历史观并非“历史终结论”,因为他深知自己哲学的局限性;三是在黑格尔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上,他对中国哲学和文化持严厉批评态度,重点批判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但我们应用历史的观点和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些,要包容他的合理哲学,承认黑格尔哲学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

(17)、现实:实体和偶性——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

(18)、关于“本质论”的大的“三段式”是“本质(正)——现象(反)——现实(合)”的思想。

(19)、黑格尔肯定费希特提出了逻辑范畴产生的必然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并从思维的能动活动中引申出了一个逻辑范畴的系统是一大功绩。但是,他认为费希特从我们的“自我”出发引申出范畴系统,是有局限性和站不住脚的。

(20)、黑格尔的体系有不少牵强附会、削足适履、生搬硬凑,甚至荒谬错乱之处,现在很少有人相信黑格尔的体系。但无论赞成他,还是反对他,人们都不能忽视黑格尔的辩证法。人们之所以不得不重视他的辩证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辩证法是用来论证历史进步观的,与“进步 / 落后”的二元对立密不可分。西方人看待文化历史现象,只要摆脱不了“进步 / 落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就无法摆脱论证历史进步观的辩证法。

5、黑格尔哲学体系是什么

(1)、黑格尔认为理念的“认识”发展阶段包含“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两个环节,在他对这两个环节的阐述中,包含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合理思想”。

(2)、把哲学提升到“科学”是近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提出的重大课题,黑格尔的哲学理念也沿着这一目标而努力。黑格尔从1805年开始写《精神现象学》,于1806年拿破仑大军占领耶拿时就已经完成,1807年3月出版。它标志着由康德开始的德国哲学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黑格尔已经成为一位成熟的、独树一帜的哲学家。黑格尔在这部巨著中划时代地提供了一部人类意识的发展史,即作为人类精神的“存在史”,因为意识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Bewu?tsein)。黑格尔把“现象学”直接表述为“意识之经验的科学”。既然“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那么关于“意识的经验”也就是意识对各种不同“存在”(作为意识之对象)的“经验”,这种“经验”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经历”,是把被意识到的“对象”“呈现”或“显现”(scheinen)为“现象”(Erscheinung)的“知识”,这种呈现出来的知识即“科学”。我意识到“天空是蓝色的”,我的“意识”把“蓝色”“呈现”为一个阳光明媚的天空所呈现出来的色彩,于是我们就具有了关于“蓝色”的“知识”,把这样的知识作为“经验的科学”逻辑地表达出来,就是“现象学”。所以,关于“精神”的“现象学”也就是关于人类“意识的经验之科学”。其核心是通过“意识”把“被意识到的对象”“呈现”出来,以构成“精神”之“现象”。所以“精神现象学”既是人类意识的形成和发生史,也是人类精神的形成和发生史,同时也是精神现象的存在史。人类意识发展分为5个阶段: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这3个阶段属于主观精神);精神(即客观精神);精神。《精神现象学》包含着黑格尔后来创造的庞大体系的基本纲要、萌芽和雏形,同时,后来黑格尔在《逻辑学》《哲学全书》尤其是其中的《精神哲学》中对其“哲学体系”的重新阐明和《精神现象学》的不同定位,都使得学术界对《精神现象学》产生迷宫一样的感受,形成了多样和复杂的阐释。

(3)、黑格尔认为“哲学”是“精神”的高发展环节,哲学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哲学史。

(4)、c.双方无论对于自己一方和对立的一方,都是又否定又肯定,都是既扬弃对方又扬弃自己的活动,从而扬弃了双方自己;互相转化;

(5)、这个体系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精神(即上帝)在创造世界以前的一个全面的筹划,因而表现了宇宙的本质和规律,万物都是无形中按照这个范畴体系而运动发展的,所以它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一个总纲。在“逻辑学”的终结处,它凭借自己内在的冲动而“外化”出自然界,即把自己展示在外部自然的丰富多彩的客观形式中。这种客观形式一方面是内在的逻辑理念在外部自然界中的客观确证,另一方面又是这些逻辑理念的一种客观的实现,表明它们确实是“客观的思想”。所以自然界无非是以自然界的形式出现的逻辑理念,它正如逻辑理念本身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的上升发展过程,后是从自然界中发展出人和人的精神来,这就开始进入了人类社会历史和精神生活的领域,即“精神哲学”的领域。精神哲学同样经历了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直到精神的历程,后回到了整个过程的出发点(精神)但这时由于经过了整个系列的外化和回归的历程,这种向出发点的返回就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所达到的精神的自我意识。到这时,精神就实现了终的完满性,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这就是黑格尔所建构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总体结构。按照其《哲学全书》的划分,这个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这就是《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但实际上“逻辑学”才是黑格尔哲学的实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只不过是“应用逻辑学”而已。

(6)、“主体”和“自由”是黑格尔规定“精神”的两个核心概念。精神的首要特性是辩证的运动,而“主体”就是运动的主体。主体在运动中逐步地完善自身,同时实现精神的价值。主体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精神的价值,它就获得了多大程度的自由。主体首先转向自身,在自我意识中获得思想的自由;这种自由的自我意识即主体性。其次,主体在创造文化的历史中获得政治上、生活上的自由。后,主体在认识精神的艺术、宗教和哲学活动中获得完全的自由。黑格尔肯定西方文化的不同形态,如希腊哲学和艺术、希腊罗马宗教和犹太教、基督教和近代哲学都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和自由,它们构成了人类精神进步的环节。他否定中国伦理具有主体性和自由,无异于把中国伦理排斥在人类精神之外。

(7)、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8)、③“我思”和“我在”“我思”或者思维是“我在”的一个属性,而只有这个属性不能与“我”分开,所以只有“我思”才能够标示“我”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之上,笛卡尔才会说:“我思维多长时间,就存在多长时间。”这个思维虽然指的是一种意识活动,并且“想象”也是作为一种意识活动而被包含在内,但是这种意识活动的侧重点在于不依赖于外物的思维活动本身,强调的是思维本身所具有的自足性,它自己的活动是它自身存在的原因。

(9)、在此,黑格尔再次提出了他的辩证法要素:这里的正题是主观精神,探讨个人意识的成长、心灵的内在机制,黑格尔在他早期著作《精神现象学》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反题是客观精神,探讨法、道德、国家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两本著作就是对他这方面思想的具体发挥;合题是精神,研究领域是美学、哲学与宗教,黑格尔的相关著作有《美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

(10)、自然界是精神的异己的存在,是与精神对立的东西。

(11)、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是“精神”的“异化”,它包含的含义是:

(12)、(1)第一个特点是他的能动的辩证法思想,这是他突出的特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是一种能动性思想,也就是《精神现象学》导言里所讲的:重要的就是要把实体理解为主体。实体就是同常讲的实在的东西,主体就是通常讲的这个东西的能动性。实体的精神性或观念性使之成为主体,主体的客观性或存在性使之成为实体。实体是辩证运动的主体,它的特点在于能动性:它自己设定自身,并在克服矛盾对立面的辩证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完善自身。

(13)、“我思”的这种自足性跟柏拉图线喻中的第二部分对应起来,线喻的第二部分就是灵魂自身给出的知识(epesteme),而这个知识不依赖于外部的可感事物。但这里也是有区别的,“我思”是意识活动而非意识内容,它的对象可以是epesteme,也可以是doxa(信念)。而epesteme是意识内容而非意识活动,但由于epesteme只能由灵魂自身给出,因此epesteme必然意味着自足的“我思”。这就是后来斯宾诺莎提出“真观念”的背景,这个真观念对应的就是epesteme。

(14)、他认为只有转到客观唯心主义,把思维看作不是我们的思维,而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质的“客观思想”,把它看作是不受任何东西“推动”而完全能动地发展的,才能避免主观唯心主义,彻底克服康德的“物自体”,战胜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贯彻到底。

(15)、b.精神哲学:说明精神是如何在人类社会和精神领域中运动的。

(16)、黑格尔哲学是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一体系

(17)、(1)主奴关系意识是人的欲望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

(18)、在黑格尔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深造的几年里,受I.康德、B.斯宾诺莎和J.-J.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在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开始研究政治和宗教,并对现实进行批判。他把哲学家与民众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

(19)、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

(20)、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总结黑格尔哲学的话,那么这个公式或许可以:笛卡尔/莱布尼茨的认识能力的批判+斯宾诺莎的观念运动+康德的逻辑学(思维的形式)+亚里士多德(潜能、现实转化)=黑格尔的哲学

(1)、然而,黑格尔之后的西方哲学完全抛弃了客观真理。在认识论领域,回到黑格尔所批判的主观确定性,把经验检验当作真理的标准。更为甚者,在价值哲学和文化领域,相对主义盛行,后导致否定一切价值的虚无主义。黑格尔把对真理虚幻骄傲、鄙视、“理性之恨”、“绝望”当作没有哲学修养的人的主观态度;而现在赫赫有名的哲学家们却为这些情绪披上高贵的外衣,排斥真理、否定哲学成为主观虚无情绪的偶像狂欢。正如黑格尔所说,把一个以普遍为原则的哲学与一个根本否认哲学的学说平列起来,“认为二者只是对哲学不同的看法,这多少有些像认为光明与黑暗只是两种不同的光一样”*。现代哲学的状况岂不令人悲乎?

(2)、文学上他熟读了莱辛的著作,古典学教授则使他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有了苗头的对古希腊的爱好变成了迷恋性学习。宗教上他受康德理性批判的影响,主张理性为宗教立法!在所有哲学家当中,对于热爱政治的年轻黑格尔而言,这时他尤其重视卢梭,因为在卢梭身上,他能把现代性作为一个问题予以把握和反思;但康德是他哲学形成的起点和基础。他和荷尔德林和谢林一样,某种程度上都成为了康德主义者,他们用一种新的形式表达康德哲学中著名的“不要说谎”的道德戒律,他们立誓发现世界之假象隐瞒下的真理,组成“真理同盟”。全面被管制的环境下的大学经历,让他们直接从反面否定了之前相信的一切,严格的戒律没有禁锢住他们青春的思想,反而只是让青春的思想褪去了稚嫩的印记,带着理念的深沉在规定者未来的广阔视野和自由精神中开放。这是每一个以禁锢思想为目的的教育者必须深刻反思的现象。

(3)、但黑格尔的内化作为理念的“走向自身”(In-sich-Gehen),并不能解决理念的内在推动力问题。对此,我们以《精神现象学》的第一步意识运动为例加以简要说明。

(4)、黑格尔认为,真实的东西、真理,或者说,表现真理的概念只能是“正”与“反”两个对立面或对立规定的“具体统一”,而不是片面的“正”或“反”。但是,这样“对立统一”的“具体概念”是一个发展过程的产物,是概念从“潜在”变成“现实”这样一个过程的结果。

(5)、首先,什么是呢?就是不容质疑的、根本的、本质的、也是基础的,它的对立面是“相对”,相对的就是可以质疑的、不确定的、变化的、本身没有存在的理由,有开始也有结束,比如我们所见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相对的。人的生命有起点和终点,只存在于历史时间长河的一个相对时间里。如果说,所以相对是短暂的,有限的,那么“”就是永恒的和无限的,这是从时间和空间上讲。

(6)、(3)第三个特点建立在前两个特点之上,即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在他那里这三者被归结为一个东西。辩证法是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历史是辩证法的具体运用;辩证法的范畴和规律是认识论的对象,认识论是辩证法在人的意识中的应用。

(7)、(7)Hegel,G.W.F.,1952,BriefevonundanHegel,Bd.I:1785-1812,hrsg.vonJ.Hoffmeister,FelixMeinerVerlag.

(8)、黑格尔所说的精神是把握人类知情意的思维方式。黑格尔说,精神“渗透了人的一切自然行为,如感觉、直观、欲望、需要、冲动等,并从而使自然行为在根本上成为人的东西,成为观念和目的,即使这仅仅是形式的”*。这里所说的“形式”指把握知情意的自然行为的方式,即思维的概念活动。如果说贯穿知情意的概念活动把人与动物分开,那么精神的高对象是依据思维的原则来把握思想自身。黑格尔把表象、经验和思辨作为精神三个层次,说明了内在于它们之中的思维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9)、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变为体系的一个转折点。1801年黑格尔写了《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一文,参加当时的哲学争论。这是黑格尔发表的第一篇哲学论文。

(10)、从哲学上看,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其内容是现实的,方法是辩证的,它的成就对后世伦理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1)、(2)黑格尔尖锐地批判了把发展说成是量的增加或减少的形而上学发展观。他指出,量的变化是一种“渐进性的过程”,质的变化则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即“飞跃”,而质变或飞跃是在量变积累的基础上发生的。不承认飞跃,只承认渐进性的变化,实质上就是否认产生和消灭。也就是从根本上否认变化。他认为真正存在的变化,只能是新东西的产生和旧东西的消灭,这就是“飞跃”。他据此批判了在哲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所谓“自然中是没有飞跃的”形而上学教条。

(12)、黑格尔哲学的体系 统观黑格尔的全部著作,,加以合理安排。可以这样概括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以《精神现象学》为全体系的导言,为第一环;以逻辑学(包括《耶拿逻辑》、《逻辑学》和《小逻辑》)为全体系的中坚,为第二环;以《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为逻辑学的应用和发挥,统称“应用逻辑学”,为第三环。”

(13)、1808年—1816年在纽伦堡埃吉丁高级中学当校长,1811年与玛丽•冯•图切尔结婚,1812年—1816年分三册出版了《逻辑学》(“大逻辑”)。

(14)、(8)Henrich,D.,1975,HegelimKontext,Aufl.,SuhrkampVerlag.

(15)、在机械性阶段,对象是作为“外在性”出现的,相当于逻辑学的“存在论”中的范畴。“外在性”就是说,部分与部分漠不相关,完全分散而无任何统一的原则,表现出盲目的、无穷的杂多性。

(16)、认为人跟动物不同,主要是靠自己的劳动去加工自然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他肯定了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17)、《精神现象学》作为人的意识发展诸阶段的缩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个体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历史辩证法。

(18)、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变为体系的一个转折点。

(19)、(5)Gadamer,H.-G.,1980,HegelsDialektik.SechshermeneutischeStudien,vermehrteAufl.,Mohr.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盾表现在什么119句(黑格尔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