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经典语录112句(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

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

1、论黑格尔哲学的三个原则

(1)、没有人能够替别人思想,如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

(2)、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3)、不过,问题的实质并不像黑格尔说的那么复杂似的。理念是思维着纯思想的纯思想。这就是神古往今来所做的一切——真不愧是一位教授眼中的神。他接着说:“因此这种统一乃是•绝•对和•全•部•的•真•理,自己思想自己的理念。”

(4)、在精神的历史发展中,曾经有三个主要阶段:东方人、希腊人与罗马人、和日耳曼人。“世界历史就是对无约束的天然意志的训练,使它服从于普遍的原则,并且赋予它主观自由。

(5)、    文化的主体性是以个体性为始基的,所以一定要知道个体性的始基的不共本质是什么,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基本性的差异。唯识学把我人的现前的“语言”与“思维”当成虚妄相,加以对治破斥,以“转依”方式起动正智现量去缘真实法性,这是一个“真”与“妄”的断绝。然而黑格尔哲学则是基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基础上,以肯定与否定合一的方式对我人的现前存在加以阐释。这类同于真常唯心论的“一真一切真,万法自如如”的观念,也同于“理学”的“一本万殊”和“理一分殊”的原则,视现象为本体的现露,这与唯识学差异太大了。其实我们考量各自的文化动因与取向就会明白差异的原因所在。唯识学是佛教,它的本质是一个求“佛”的过程。而黑格尔哲学则是哲学化的神学,他的本质在于诠释“神”的真理性和存在性。当然,真常唯心论是“神化的佛学”,所以与黑格尔雷同。“佛”是心灵内在的真实觉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而“神”则是超越的大全创生之本体。“佛”是多元的,所以有佛性皆可成佛;“神”是一元的,所以人人都是被造物。

(6)、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

(7)、凡一切事物,其自身的真相,必然是思想所思的那样,所以思想即在于提示出对象的真理。

(8)、精神经历辩证的演化阶段,显示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精神。精神是根本发展源泉——他的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黑格尔简介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柏林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校长任内。

(9)、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师资博士后,先后在《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译有《正义的要素》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法哲学、比较法。

(10)、(16)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96页。

(11)、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12)、(8)黑格尔著,梁志学等译:《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页。

(13)、在泰勒看来,对康德的后继者来说,问题变得敏感,“因为他们既被康德的激进自由深深地吸引,又被人的表现主义深深吸引”

(14)、     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之比较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对比,一是哲学本体论,二是哲学宇宙论,三是哲学心性论。在哲学本体论,黑格尔哲学是典型的大全整体一元论,精神是存在的本体。作为本体的精神是充满活力的,是永恒运动的,自然、社会以及无数个体心灵都是精神的发展过程的产物。可以说存在的一切都是精神的显现。这种观念类于佛教中的真常唯心论(如来藏思想),以一元本体精神为体,以存在现象为用,并且是体用不二的统一论。这样的本体论必然是一种“发生论的本体论”。与之相反,佛教唯识学是多元论,但不是一种实体本体论,是多元功能论。唯识学不承认“识外”的任何实体性的原因与实在,故立“唯识”义,此“识”又不是“的”而是“无数个的”,故可为多元“识”论。唯识学中所讲的“真如”,它只是“心识”的真实法性之理,并不是一个实体之物。所以在唯识学中,“真如”没有被本体化。然而在真常唯心论中,“真如”被当成实体存在并且具有了“发生因”的功能。唯识学将“心识”与“真如”用“事”与“理”两个范畴加以区分,二者是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相关性。这就是一种“性(体)用别论”,这与黑格尔哲学以及真常唯心论的体用不二论是大相径庭的。

(15)、纯思想的论调:放弃用任何主张来支配思想的道路,仅只跟从思想的脚步。

(16)、艺术作品却不仅是作为感性的对象,只诉之于感性领会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外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收到它的感动,从它得到满足。

(17)、人与自然不同,自然是自在的,是直接的存在,而人不仅像草木等自然物存在,而且要“为自己存在而存在”,即人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人意识到自己存在,需通过两种方式:意识以认识的方式,二是以实践的方式。

(18)、表现主义的传统成为了被摧毁的对象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和宇宙观遭到了布鲁诺,伽利略的攻击,经验主义的教条确立了偶然关系潜在的取决于经验的观察,那种表现主义寻找意义和秩序的活动被理解为了人的既可悲而又可理解的弱点,是人的随心所欲的品性。科学的真理和发现需要一种严肃的品格,一种被培根称为“人心灵幻想”进行英勇斗争的精神。泰勒也认为这是一场现代自我观念的转折,是笛卡尔对于自我存在的证明,去除秩序意义的过程也就是去重新规定自我的过程,笛卡尔对于自我存在的证明所要做的也就是为近代哲学确立黑格尔所言的“地基”和“大陆”亦即“自我意识”,正如黑格尔所言“近代哲学所达到的第一个原则,亦即古代哲学所达到的后一个原则即自我意识的确立”,这种主体性的确立紧接着带来的就是人不在作为宇宙秩序下的自我呈现,现代的自我观念在古代的伊壁鸠鲁哲学和怀疑论中找到了养分,自我摆脱了所有的秩序的束缚。

(19)、那么,什么是正,反,合呢?我们先来解释一下.

(20)、理念首先是逻辑地演进,从纯粹的存在、按照否定的原则一直发展到理念,完成了理念的自我认识。

2、黑格尔经典语录

(1)、4月6日,一方线上读书会顺利进行了新三一律的第二阶段——研读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线下,我们曾经精读过柏拉图若干作品;线上,我们曾以谢林《近代哲学史》为底本,依循近代哲学史脉络,精读了从英国经验主义到德国唯心主义诸大师的作品。当时,我们以黑格尔及其《小逻辑》为落幕,后又筹划读其《美学》三卷四本,然因故搁浅。

(2)、如果说,《句读》的前面四个特征可以在文本中得到的证明,那么,后面这个特征则需要读者在阅读中的见证。邓先生指出,黑格尔“把知性和‘力’捆在一起讲,极为思辨,但大有深意。黑格尔的‘力’虽然举的大都是自然科学的例子,但其用意却在于从中引发出生命力、精神力的线索来。我甚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整个黑格尔哲学都可以归结为‘力的哲学’,或者说,是一种给人提供‘力量’的哲学。”黑格尔在《逻辑学》的柏林大学开讲辞中说:“人应该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解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黑格尔是勇毅的求知者,邓先生也是勇毅的求知者。他们都意识到精神的伟大和力量,都要将这种力量展示出来。

(3)、于是艺术哲学下一步工作就是揭示决定艺术家灵感的那个时代精神,这就进入到了艺术史的进程。艺术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仍然是艺术定义中理念内容和感性形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历史中首先展示为“象征型艺术”,即表现在东方神秘象征(如埃及金字塔、斯芬克斯等)和原始自然宗教中的艺术,其特点是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正在互相寻找,但总是不能相适合,只能间接地猜测隐藏在形式底下的神秘内容,感性物质粗糙、笨重,压抑和遮蔽了精神的活力。第二阶段是“古典型艺术”,以古希腊艺术为典范,其内容和形式和谐一致,精神完全体现为感性形象,物质(主要是人体)充满活力,点点溶入意蕴之中,这就达到了高的美的理想,同时又是丰富坚定的个性表现,如古希腊的雕刻。但由于理念毕竟只能表现在感性物质这种有限的形式中,所以在古希腊的美中仍然透出一股淡淡的“静穆的哀伤”。精神寻求超出肉体的出路,于是造成了第三阶段的“浪漫型艺术”,在这里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再次分裂,形式成为对自然的机械摹仿和技巧的卖弄,失去了精神意蕴,内容则成为艺术家个人主观偶然心绪的自我表现,越来越突破了形式的具象性束缚。这就是从基督教以来直到今天的艺术发展之路。它表明艺术正日益走向衰亡。精神由此就抛开了感性自然的形式,而提升到了更高的自我意识层次即宗教的层次。

(4)、表现主义的渴望在赫德尔这里得到了激烈的表达。

(5)、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常缩写为G.W.F.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

(6)、而在19世纪统一这两个理念、构造“合题”的代表人物变成了浪漫派,浪漫派既不满意“根据历史”的方法,也不继续以费希特为代表的在高昂康德道德主体性的基础上的构建有限统一性的纯粹形而上学的方法,他们的目的是使人返回自然,与自然完成内在的和外在的统一。正如泰勒所言“他不得不接受无意识的、无反思的事物的召唤,倾听本能的呼声,才能达成同它们的和谐关系”,所以浪漫派考虑现实和自然就是根据盲目驱力和非理性事实,因此对于浪漫派而言,激进自由和必要表现的统一必须是:“自我与某个精神存在和力量建立关系”(《黑格尔》第59页),所以为自然构造一个“精神原理”,成为了浪漫派哲学家的必由之路,这样为自然设定

(7)、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婚姻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8)、邓先生对当代现象学哲学极为重视,亦有深入的研究。他说:“我不奢望成为胡塞尔或海德格尔的专家,只求谈到他们的思想时不要过于外行。而一旦做到这一点,我想我对于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并为将来建立自己的哲学提供一个方法论的平台。当今国际哲学界,没有现象学的训练就像没有康德哲学的训练一样寸步难行,可惜今天意识到这一点的中国学者还不太多。”《句读》绪论中,邓先生就提醒读者,阅读《精神现象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历史的眼光”,不能把黑格尔所讲的理论,和历史事实一一对号入座,“这个是把黑格尔降低了”,而应该把历史“保持于视野之中”,但是“放在括弧之内,存而不论,像胡塞尔说的‘加括弧’”,在这个前提下,关注事情本身即意识本身的逻辑关系、意识本身的层次和结构。

(9)、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

(10)、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体,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11)、或者,我们来举另一个更粗浅的实例——过于粗浅了,远不是黑格尔会使用的。你可以说甲君是一个舅舅,这没有明显矛盾;但是假使你要讲宇宙是舅舅,你就会陷入难局。所谓舅舅就是一个有外甥的人,而外甥是与舅舅分立的人;因此舅舅不会是“实在”全体。

(12)、世界的起源和发展、物质和精神的本源、灵魂和肉体的关系、物质运动的形式、时空的实在性、人类认识的能力和途径、思维的辩证发展、语言逻辑与实在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解决社会苦难的方法等,内容十分丰富,对世界影响巨大。

(13)、黑格尔认为,整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理念,即所谓的精神,它是由抽象的理念与整个自然对立而统一的结果,精神是高的真实,在黑格尔眼里,即是“神”、“上帝”,“精神”即是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精神世界的统精神在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也即“客观与主观的统精神显现与艺术、宗教与哲学三个阶段”,将当其发展到哲学时,精神也就发展到了顶峰,真实世界也就到达了其终点。

(14)、“这种‘理念’或‘理性’,是•真•实、是•永•恒、是•有•力•的存在;它显现在世界中,而且在这世界中除它和它的荣耀而外,再没有别的显现出来——这便是如前面所说,在哲学中已经证明的、在这里看作确证了的论点。”

(15)、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16)、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高尚的东西。

(17)、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18)、《句读》采用“全息”的方法为读者克服这一困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邓先生带着对黑格尔哲学的整体理解来解释每一段文本,在每一段的解释中,都折射出黑格尔哲学的整体思想。不仅如此,在邓先生看来,《精神现象学》“几乎可以看作整个西方文化内在深层结构的一个综览”,因此,《句读》的局部,处处观照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以及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对比。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全息”的效果:即使从十卷《句读》中任选其中一卷的一段开始读,都能有思想收获,都能受到黑格尔哲学的训练,都能对中西文化各自的深层奥秘有所察觉,甚至会产生一种“窥一斑而知全豹”的阅读体验。这和听邓先生讲课的体验是一样的。《精神现象学》句读历时9个学期共145次课,即使只听了某个学期的某一段时间,都能对黑格尔的哲学达到一定程度的有效理解。这也正是《句读》“全息式”解读方式的魅力所在。

(19)、黑格尔断言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但是他讲这话时,他的“现实的”一词并不指经验主义者所要指的意思。他承认,甚至还强调,凡经验主义者所以为的事实,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实作为全体的样相来看,从而改变了它的外表性格,才看出它是合理的。尽管如此,把现实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旧要造成一些与“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当的”这个信念分不开的自满情绪。

(20)、哲学如艺术和宗教一样,也体现为历史的发展进程,这就是“哲学史”。如果说宗教从艺术的客观性转向了内心生活的话,这种内心生活却仍然要承认一个外在的神秘上帝,而不能达到完全的主客体同一;而哲学则是通过思维、概念来把握上帝,这就拆除了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后一道藩篱,终于达到了人的精神与上帝的同实现了真理和自由。哲学既克服了艺术的客观外在性,又克服了宗教的主观内在性,它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不过,哲学要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程。黑格尔由此认为,哲学史不是一个堆积着各种过时意见的“死人的王国”,它是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精神向真理前进的步骤,因此每一时代的哲学都是真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即使一个哲学被更新时代的哲学所扬弃,但没有一个哲学是直正死亡了的,它必然继续活在后来的哲学中。每一个哲学都有自己的一个中心范畴,这个范畴占据着真理发展的一个阶段,而这个哲学不过是将这个片面的范畴扩展为一个体系而已;但后来的哲学并不推翻先前的,只是推翻前一原则的性,将它降为自身的一个环节。这样看来,哲学史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哲学就相当于逻辑学中的各个范畴,哲学之间的更替就相当于范畴之间的推演,而全部哲学史就展示了后出现的完备的哲学的内部逻辑结构。黑格尔由此表达了“历史的和逻辑的相一致”的辩证原则,认为哲学史就是哲学,历史上那些哲学系统的次序与理念中那些范畴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的,历史发展就是逻辑体系的形成过程,而整个哲学史就是他自己的后的哲学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历史。我们如果把握到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去掉其外在偶然的形态,我们就把握到了哲学;反之,如果把握了哲学,也就可以不为历史的偶然性外表所迷感,而揭示出历史中隐藏的必然性。

3、黑格尔十句名言

(1)、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作出决定。

(2)、先看“艺术哲学”。黑格尔认为美学本质上应当是有关艺术创造的哲学。艺术是精神向自身复归的第一阶段,即感性的阶段,这一点就决定了他对美和艺术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4)正因为只有人的艺术才自觉地显现出理念,自然则达不到这一点,所以自然美只是“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其本质是艺术,即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反映了人的其他有限的自由活动如经济、政治、伦理等等社会活动,但比它们更高。在美和艺术的本质定义中,理念作为内容,感性显现作为形式,构成了艺术美本身内在的矛盾结构,艺术哲学就是这一结构在不同层次上展现的体系。艺术的理念作为艺术美的内容还不是纯粹的理念(ldee),而是“理想”(ldeal),理想是以感性自然作为自己外在的表现形式的理念:但这个感性自然作为艺术的形式又必须是本身被理念征服、提高了的“第二自然”,它是心灵的自然而然的表现。所以艺术必须把内容上的理想主义与形式上的自然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构成了艺术哲学原理的“内容”、“形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三个层次。

(3)、在唯识学中,“有”与“无”的关系是对立的,二者不可互相转化,所谓“有则是有,无则是无”,这是唯识学的基本原则,黑格尔哲学中的“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的。它认为一切事物本身之中,就是“对立统一”之物,是肯定与否定的合一。“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不这就是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原则。黑格尔哲学从某种形式上看,确实有“中观学”的中道义,由于中观学讲的缘起无自性义,带有一定的变化运动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讲也类于“对立统一性”的发展观,但是若细究起来,似乎又不是这样,中观学的目的在于“离戏论”,对一切逻辑判断都要破斥的,所以作为辩证逻辑的判断式的“正反合”原则也自然会在破斥之中。然而若从真常唯心论的如来藏缘起观上看,黑格尔哲学则与之雷同,特别是与中国佛教的天台宗的“三谛圆融”和华严宗的“无尽缘起”的“事事无碍观”几乎完全一致。“对立统一性”是它们共同奉行的真理,当然也有性质上的区别,真常唯心论毕竟是宗教的目的论,而黑格尔哲学不过是思辩哲学的似想之物而已。

(4)、为了一个永久的目标,不得不赋予一个永恒的记忆。

(5)、由于他早年对神秘主义的兴趣,他保留下来一个信念:分立性是不实在的;依他的见解,世界并不是一些各自完全自立的坚固的单元——不管是原子或灵魂——的集成体。

(6)、与之相反,佛教唯识学则认为“心性论”是以个体生命的心识为主体,它就是众生本具的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是意识之流,它不是不变的本体实体,而是因果相续的缘起功能作用。唯识学认为“阿赖耶识”是“所知依”,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依处,故立唯识义就是基于此识而发的。《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有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由此可见,唯识学的心性论是建构其存在观与真理观的基础,这与黑格尔也是大异其趣的。从上三点而论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是完全不同质的思想文化。近世以来,东西方文化沟通已成时尚,一些洋格义研究成果频频出现,特别是在佛学研究中,大有人认为黑格尔哲学十分类似龙树的中观学,并且以“中道义”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相比较,认为龙树的中观学讲的就类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当然,也有人认为黑格尔哲学与佛教唯识学的中道原理也是相通的,甚至认为唯识学中的中道观也是辩证法。中国佛学大师吕澂及印顺法师都有此类观点。如果我们细心研究一下,从各自的哲学前提及基本目的与本质上考量,我们就不难发现二者的区别所在。下面我们就此问题再对方法问题进行一番比较,从而看看二者差异的原因与根据。

(7)、民族不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

(8)、可知,艺术的内容是理念,一书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9)、按照如同莱布尼兹“预定和谐”之路的表现主义其核心就是大全,统一与和谐,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整个哲学的整体性原则与目的论的统泰勒这样总结了表现主义的渴望,“要求统要求自由、要求与人融合、要求与自然融合”。

(10)、他声称,宇宙是一个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目标或目的,即宇宙理性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矛盾是一切生命和运动的根源。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矛盾的原则统治世界——这就是黑格尔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11)、在这里,只是简要的勾画出了黑格尔哲学的轮廓。显然,黑格尔的哲学是头足颠倒的,但并非说要彻底推翻其全部的哲学理论,其中支撑着黑格尔哲学的辩证发展过程,即是合理的内核,很多思想也具有其合理性,正如伟大的马克思早期也是学习与信仰黑格尔的哲学,从中披沙炼金,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也不应该认为其是唯心主义而感到惶恐,自从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存在非存在,非存在存在”,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将世界颠倒以来,其后西方哲学世界众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伟大如柏拉图,唯心与唯物没有的谁是谁非。

(12)、瑶师还将《法哲学原理》的目录逻辑体系作了分析。《法》目录也有严格的三分形式:抽象法,即直接的,抽象、人格、外在的——抽象法、形式法;道德,即主观意志的法;伦理,是意志自由充分的体现,是前两个环节的统一。对此,黑格尔所言可以概括整书内容:自由意志借外物,特别是财产来实现自身,这种实现就是抽象法;自由意志在内心中得到实现,这就是道德;自由意志如果既通过外物,又通过内心实现,这就是伦理。

(13)、尽管邓先生也是在大学课堂上讲授康德黑格尔,但他设想中的听众并不局限于教室中的硕士生、博士生,而是能听懂中文的每一个人。邓先生并不是把哲学通俗化,使哲学语言下降到生活常识,追求大众哲学的效果,而是引导人们在日常语言、在生活体验当中意识到精神的存在、概念的运动,从而将世俗生活提升为精神生活,在那里与哲学相遇。哲学的品质没有降低,人的层次则提高了。在这种追求之下,邓先生的《句读》语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亲切而准确,丰富而深刻。读者阅读《句读》时,能感受到邓先生就在和你说话。他口语的节奏充满亲切感,遣词造句却极为准确;他把哲学理论、中西文化、现实生活、人生体验等方面的丰富素材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却无一不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和逻辑的严密性。这种语言风格,使卷帙浩繁的《句读》呈现出波澜壮阔、引人入胜的魅力。邓先生说:“我曾经主张读《精神现象学》就像读小说,《精神现象学》就是一系列的小说,每一个精神层次就像一部小说。”真正说来,读《句读》更像是读小说,读一部帮助我们精神成长的长篇小说。

(14)、那么,人生的正反合是怎么表现的呢?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呢?

(15)、印度哲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和探讨了很多问题:

(16)、之后,瑶师提到,本期重点在于厘清黑格尔的几个核心概念。不过,他的概念可作顿悟观,原因在于他的概念通常高度凝练,已无须做概念史的梳理,概念到他这里,已经是高位的阶段。然而,实际上理解黑格尔的概念并不容易。以《法哲学原理》之“法”为例,我们日常所谓“法”,通常为“法律”,故而法哲学似为“法律哲学”(Gesetzphilosophie),然而整本书观之,黑格尔将“法”(Recht)直接等同于“法律”之处并不多,换言之,黑格尔之“法”哲学(Rechtsphilosophie)涵义要更为宽泛。此外,德文Recht通常英译为right,然而黑氏法哲学也不可等同于“权利哲学”。同康德相同,黑格尔亦将自由居于法的中心加以论述。在黑格尔看来,法是保障自由意志的东西,是作为理念的自由。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规定,人若有了自由意志,就有了权利,但这种权利并非无所不能,而要遵循人类的秩序能力,社会和国家作为人的共存形式,必然要求人要发挥其“自然的政治性”,因而,法就是“自由意志的定在”。这样,黑格尔等于说是消解了自然法与人定法的鸿沟,即法律为客观精神之所在,而非仅仅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简单说,法在哪里,自由即在哪里,哪里有我们能够实现的自由,哪里就有了法。这不是说“法”是一种相对于自由的“禁令”,“法”的确可以是,但“法”也是自由实现的根本保障。

(17)、邓晓芒先生的《黑格尔句读》甫一问世,就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在青年读者的心中,激起了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这一巨著的魅力或者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8)、以上的议论黑格尔并没有明白叙述,而是隐含在他的体系之中,同样也隐含在其他许多形而上学家的体系中。

(19)、正如泰勒所言“法兰西人革命化了政治世界的地方,德意志人开创了一个更高的文化纪元”,面对这样的对立,德国的天才们要完成这一对立的统要完成一场精神的革命,渴望被分享,而在这被分享的渴望中,黑格尔脱颖而出。

(20)、而这正是浪漫派的自然诗学和谢林的自然哲学所陷入的歧途,他们放弃了有意识的自我拥有,生命的洪流终究无法用理性来加以把握,生命再次的陷入了他律之中,合题滑向了泛神论,自身也跌入了更广大的全体之中了,于是他们又一次发现了超越自身之上的上帝,传统信仰的上帝。

4、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是什么

(1)、世界历史并非一片幸福的土地,幸福只是历史上的空白一页。在世界历史当中能获得的是满足感,而非幸福。

(2)、(10)黑格尔著,贺麟、上玖兴译:《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页。

(3)、当然二者之间的冲突也同样深刻,康德的激进自由只能以同自然的决裂为代价才成为可能,而其发生于自身内部的感性和理性的分离,其激烈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唯物论者,功利主义者和启蒙运动者曾经梦想的程度,这与表现主义统和谐的渴望是截然对立的。

(4)、精神及精神发展的过程,是历史哲学的实在对象。把精神和它的对立物即物质加以比较,便可以理解精神的本性。物质的实质是重量;精神的实质是自由。物质在自己以外,而精神在自身以内具有中心。“精神是自足的存在。”这话如果不清楚,下面的定义或许比较能说明问题:“可是精神是什么呢?它便是“一”,是自身均一的无限,是纯粹的同一性,这同一性其次把自己同自己分离开,作为自己的另一个东西,作为和共相对立的‘向自有’及‘内自有’。”

(5)、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6)、历史活动源于“人的需要,冲动,倾向和热情。”

(7)、但实际上,正如歌德所说的:“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动活跃的生活现实不久就把黑格尔的体系抛到了后面。现代哲学有的从黑格尔体系的茧壳中脱颖而出,发展出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有的从黑格尔哲学中把神秘主义的因素扩展和膨胀为新黑格尔主义和存在主义。有的在一个更高的由黑格尔提升了的思想层次上返回到康德的起点,形成了新康德主义思潮;还有的则干脆从康德出发走向了非理性主义,突进到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黑格尔不可能预料到的。黑格尔终究不是上帝,他没有终结真理。但黑格尔的伟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充满生命力和锐利的穿透力的思维方法,即辩证法,这种方法本质上是批判性的和历史性的,是高扬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精神的有力武器。

(8)、不过从历史的终点回顾整个历史进程,人们就可以看出精神实际上也就是历史上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自由精神,只是由于他们的自由的层次尚未提高到自觉的程度,他们才把历史看作是不可理解的。所以世界历史从本质上看无非是“自由意识的发展”,它在每一时代只选择一个民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即世界历史的核心依次从自由意识的水平较低的国家转移到水平较高的国家。所以历史初是从东方开始,即从中国、印度、波斯、埃及这些国家开始,因为这些国家“只知道一个人是自由的”;然后是希腊罗马,这些国家知道了“一部分人是自由的”;日耳曼国家(基督教国家从中世纪到近代)开始意识到了“一切人是自由的”,神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同一的,但由于政教分离,这种同一只在人们的宗教生活中被意识到;只有到了世俗化的新教和王权相结合的普鲁士君主立宪国家,人们开始向世俗生活中全面扩展“人人自由”的原则,世界历史才实现了自己的终目的。这种观点虽然有美化普鲁七王国之嫌,但也表达了德国资产阶级对自己的理想王国的明确诉求。

(9)、(2)感性显现。由理念而显现为具体的感性形象,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意思。这里的“显现”并不是指实际实在的存在,而只是将其“现外形”,与存在是对立的,“显现”出来则是艺术作品,而“显现”的目的是什么了?或者说像黑格尔所问的一样:“是什么需求使得人要创造艺术作品呢?”“这种需求有什么内在必然性呢?”他回答到说:

(10)、合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心智的成熟,那种逆返心理和叛逆情绪也逐渐归于平淡,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一日趋合理,看问题也比较全面和客观了.这个阶段的人生已经建立起内在的价值判断体系,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又着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个性追求,这时候人生收获的更多的是一种宽容,一份淡定,甚至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人活到了这个阶段,在眼中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了,生活交往中也很容易能做到圆润通达,合乎自然了.

(11)、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

(12)、只有在个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和交融中才有真正的独立自足性,因为正如普遍只有通过个别事物才能获得具体的实在,个别的特殊事物也只有在普遍性里才能找到它的现实存在的坚固基础和真正内容。

(13)、《黑格尔》[加]查尔斯.泰勒著朱进冬译译林出版社

(14)、以认识的方式,就是从理论上思想上认识自己;以实践方式,则是“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也就是说,人要通过实践,改变外在实物,而在外在实物上“刻下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实物中复现了”。因此,理念之所以要显现为感性形象,正是由于人要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在《美学》一书中,他这样写到:

(15)、精神哲学三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精神,而本期所论《法哲学原理》隶属于客观精神。类别如下图所示:

(16)、西方自古以来强调能动性的哲学家不少,喜欢用火来打比方的也不少,他的能动性与其他哲学家都不同,他强调的是把它纳入纯粹理性和逻辑化,把能动性逻辑化。

(17)、所以“统一”真正而伟大的开始就是的德国的十足的唯心主义,从康德具天分的年轻弟子费希特开始,费希特的哲学是从拒绝与康德“自在之物”的分离开始的。他想要将世界主体性同一于有限的主体性,从而形成一个包罗一切的主体,而在这个主体之中上帝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一切都来自于康德道德主体对于至上性的宣扬。费希特的学说激动人心,分离的痛苦因其自身充分的发展而得到扬弃,但是在费希特的哲学之中,认识主体仍然需要一个被认识的对象,尽管他完成了泰勒所言的与康德哲学的“壮观的分离”(《黑格尔》p55页),但是他也依然没有完成被康德所回避的问题,自然和自由意志的统一的问题,所以终费希特没有把两个理念进行统而合题之所以没有被构造,就是因为必要表现得要求在费希特的哲学中无法得到满足。

(18)、(6)黑格尔著,杨一之译:《逻辑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9页

(19)、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F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20)、黑格尔认为,“逻辑”的起点是概念;冥顽不灵的理智、无意识的理智,是展开了的概念;自然是逻辑观念演化成精神所经过的转化阶段;然后,体现或外在化于自然中的观念,复归于自身而变成为精神——在精神中观念向自己显示自己。

5、世界三大哲学体系

(1)、在理想的内容上,黑格尔将其分为“一般世界情况”(它体现了普遍精神即“神性”)、情境和动作、“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中心是“情致”(Pathos),即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所以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内容虽然要表现普遍精神和情境动作,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致。“情致是艺术的真止中心和适当领域。对于作品和观众来说,情致的表现都是效果的主要来源。情致所打动的是一根在每个人心里都回响着的弦子。”(16)“情致说”和“性格论”表明黑格尔美学中有浪漫主义的因素。但同时他又反对当时浪漫主义思潮所流行的怪诞、滑稽和伤感,认为情致应当能够激发出古典主义的“美”的感动,因而必须受到外在的自然形式的约束。而在自然的形式上,黑格尔强调的是要使西方古典的形式主义原则(整齐、平衡、对称和谐等等)得到“人化”的理解,认为自然界的和谐协调只不过是人与自然协调的体现,是人的自由活动和实践技能的产物和象征,“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所以他认为艺术的客观性并不是外在自然的客观性,而是内心自然的真实性,即情感和情致的真实个性的真实。这样,不论是理想(内容)方面还是自然(形式)方面,艺术美的全部问题都归结到了人的情感和情致,归结到“艺术家”的精神素养情操和气质上来了。艺术的这两环节就统一为艺术家的主体创造活动,它诉之于艺术家的想象力、天才和灵感。但这种灵感又不完全是主观任意的,而是由普遍的时代精神所触发和启示出来的。

(2)、《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徳]黑格尔著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3)、在亚里士多德看到一个世界的地方,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看到的则是另一个世界。

(4)、所谓纯粹理念即是思想的抽象成分所形成的理念。

(5)、知识不是从学习得来,而只是对于已经存在于心灵内、灵魂内的东西的一种回忆。

(6)、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融会贯通,这不仅是中国现代哲学家憧憬的目标,也是哲学本身的呼唤。黑格尔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对西方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洞察,他对他之前时代和他所在时代的人类精神的把握,使他获得了“上帝”般的视野,体会到了精神在他那里的完成。当然,黑格尔不知道他之后还有马克思,还出现了西方现代哲学,他那封闭了的哲学体系还是被人打开了缺口。邓晓芒先生对《精神现象学》的精准解读,不仅在于他对黑格尔哲学的精通,更是因为他熟谙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认为:“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能精通黑格尔哲学,在我看来至今仍然是一桩不堪设想的事情。”在《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中,邓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深层意蕴的系统阐发独树一帜。同时,作为一个中国的哲学家,邓先生对中国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并进行了持续的剖析,由于具备了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训练,这种剖析也达到空前的深度。他创立的新批判主义、他对儒家思想的现象学还原、他对道家哲学的改造,深刻地揭示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遍人性根基,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注入一股清泉。

(7)、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

(8)、对于黑格尔而言,表现主义绝不仅仅是人全面的反映自然,而是宇宙精神借以完成自我表现的手段。泰勒指出,黑格尔的上帝并不是传统有神论的上帝,而只是一个精神,精神只能通过人而活着,但是人只有在把他看成是一个较大的精神的手段的时候,人才能成为他自己。

(9)、比“自然宗教”更高的是“精神个体性宗教”,在这里,精神个体通过“天人相分”克服了自然物,得到了独立,自然则成了精神的附属物。其中从犹太教(崇高的宗教)到希腊宗教(美的宗教)再到罗马宗教(实用宗教),体现了一个精神与自然相对立,然后相融合,后支配自然的发展过程。

(10)、精神原理的活动就是一个有限主体性和宇宙精神活主体统一的过程,这就是一种费希特和斯宾诺莎的综合,因为康德哲学对于主体的有限性的规定在费希特那里被推向了,而宇宙精神的原理对于自然的奠基活动则可以从斯宾诺莎那里的哲学找到。

(11)、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12)、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13)、高的宗教是“宗教”,指基督教,在这里,上帝通过化身为人(耶稣基督)而显示了人与神的统一。但基督教本身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是表现在《旧约》中的“启示宗教”,宗教概念客观地被启示出来;其次是表现在《新约》中的“实证宗教”,以基督的传记现身说法地表达宗教思想;第三是表现在新教中的“自由宗教”,人在上帝中认出了自身。不过,黑格尔又认为,真正的宗教精神突出地体现在启示宗教中,上述三个阶段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启示宗教,因为“实证宗教”只不过是“已启示出来了的”宗教,“自由宗教”则是自我内心启示的宗教,它们体现了启示宗教本身的三个环节:圣父,普遍性,世界的创造者,实体,相当于逻辑学;圣子,特殊性,外化为肉身,相当于自然哲学;圣灵,个别性,返回到主体性,人与神同得救,相当于精神哲学。到了后这个阶段,宗教精神就扬弃了表象而意识到了概念,从而过渡到了哲学。

(14)、黑格尔对美学的重要的贡献在于把辩证法发展的道理应用到美学里,替美学建立了一个历史观点,他把艺术的发展联系到“一般世界情况”来研究,即联系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系到经济、政治、伦理、宗教以及一般文化来研究。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寻的。

(15)、黑格尔把一般与特殊统一起来,是理念的普遍力量转化或显现为特殊的个别人物。

(16)、(1)理念。通过黑格尔的哲学可以看出,整个世界都是“理念”所“自生发”出来的。因此,美与艺术也必然是理念自我认识与实现的一个方面,是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所以,美的本质即是理念。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开篇即这样写到:

(17)、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这样一种谦逊是一文不值的。

(18)、    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与“破妄显真”都是基于个体经验事实而立的,并且它的基本范畴“心识”与“真如”,也是认识领域的概念,不是超验的形而上学术语。黑格尔哲学的“精神”与“理念”则都是基于形而上学而立的,并且它的“精神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也是玄学的思辩构造之物,非是经验直观事实。从这一点上看,黑格尔哲学与唯识学在哲学性质上以及哲学的类型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比较是一种有价值意义的文化沟通与交流工作。我认为比较研究大意义在于比出二者的差异,从差异中求寻其文化义蕴与根源,这样才能获得借鉴与互补。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的比较也是从这一点上着眼。世间上没有相同的东西存在,认识就在于不断地知异。相同是共相,只是观念而已。

(19)、唯识学和黑格尔哲学都是思想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思想系统的理论体系都是由基本问题构成系统的主线,并且由基本问题所固有的形式结构而建构与之相应的逻辑程序。每一种思想系统都是根植于它的目的性而提出其基本问题,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也不例外。唯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转识成智”与“破妄显真”,它的基本范畴就是“心识”与“真如”。黑格尔哲学的基本问题则是“精神的自我实现”,它的基本概念就是“精神”与“理念”。

(20)、他声称,宇宙是一个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目标或目的,即宇宙理性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矛盾是一切生命和运动的根源。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矛盾的原则统治世界——这就是黑格尔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1)、他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在青年时代,他热中于神秘主义,他后日的见解多少可以看成是初他以为是神秘洞察的东西的理智化。他起先在耶拿大学当Privatdozent (无俸讲师)——他曾提到他在耶拿战役开始的前一天在耶拿写成了《精神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Mind)——然后在纽伦堡大学当Privatdozent,后来又在海德堡大学作教授(1816—1818),后从1818年至逝世在柏林大学作教授,在以上各大学都讲授哲学。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但是在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甚至为法军在耶拿的胜利而欢欣。

(2)、精神哲学的后阶段是“精神”。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的实质只有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才能得到纯粹的体现,这些精神生活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但却蜕除了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的外在的客观性,但又不是单纯心理上的精神现象,而是本身体现为社会历史所追求的理想的客观目标,这就是艺术、宗教利和哲学。从历史上看,艺术在古希腊达到了顶峰,宗教的繁荣期是在中世纪,哲学则是近代的为高超。这三者都是精神,但体现为一个三阶段的发展:艺术是以感性的方式来把握精神,宗教是以表象的方式把握精神,哲学则是以概念来把握精神,终在黑格尔自己的哲学中达到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同一即真理。

(3)、西方哲学都有这个传统,喜欢用火、光明、太阳来打比喻。火的哲学体现一种自我燃烧,自由的自我否定,同时烧向外部世界,灵魂的自由像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能动性的特点,主要就是突出能动性的作用。

(4)、当然,本次读书会并不能详尽了解黑格尔全书的观点,遑论黑格尔的全部哲学,但是作为一种导读,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宽广的视野与读书的方向。在下一期中,史太将带领大家,从黑格尔的“教育”、“思维”等若干高论为引子,深入到杜威的教育思考当中,期待大家参与阅读和研讨。

(5)、复杂万状的全体,黑格尔称之为“”。“”是精神的;斯宾诺莎认为全体不仅有思维属性而且有广延属性的见解被摈弃了。

(6)、此次瑶师独肩大任,带一方众书友共读黑氏《法哲学原理》,其意义非凡。面对这样恢弘巨作,两小时内读完根本不可能。所幸,瑶师对得起“新三一律”的这个“新”字,一改往日方法,详细分析《法》目录的逻辑,对其中所涉及概念亦做了深切阐释,从而导读全书,以刺激大家继续读完。只可惜讲座思维密度甚大,陆师与之琴瑟和鸣,又扩充不少内容,我等只能勉强跟上,又未能通读全书,不敢妄下雌黄,此处只能稍微谈一谈听课心得。

(7)、关于理性在“合题”中的地位,对于浪漫派而言是被排斥的,因为对于谢林而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只能在艺术中发现,被返现的一定是充分直观的产物,是艺术创造力的见解,而不是被理性所充分理解的事物。但是正如上文所言,这种纯粹直观中的自身与自然的统一定会导致自身失落于强大的生命之流中。

(8)、恩格斯把黑格尔比喻为哲学领域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邓晓芒先生则说《精神现象学》是他青年时代所憧憬的哲学圣殿。2017年9月,邓晓芒先生10卷本共540余万字的煌煌巨著《黑格尔句读》(《黑格尔句读》下面简称《句读》)的全部问世,标志着黑格尔哲学圣殿在中国的落成。

(9)、于是,黑格尔就力图按照他的“逻辑学”的概念发展程序来解读哲学史的进程。如自泰勒斯以后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相当于存在论(本体论)。中世纪相当于本质论,近代相当于概念论。所有这些哲学都是的一个哲学从抽象到越来越具体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时间上早出现的哲学就是逻辑上贫乏抽象的哲学,而时间上晚出现的哲学则是逻辑上丰富具体的哲学。由此可见,哲学的发展并不是哲学家个人天才的偶然结果,而是精神暗中支配和利用哲学家在完成自己的伟大工程,而后的那个哲学家,即黑格尔本人,则看透了精神的这个秘密,掌握了前此一切哲学所不断推进、而在他这里达到后成熟的真理。他自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精神在其中达到自我意识的哲学,因而在他的头脑里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都后统一起来了。在他这里,哲学史终结了,整个人类历史都终结了,以后的历史只不过是对他所发现的真理的一种再次确证或推广,不会再有什么新的东西产生出来了。全部辩证的发展在这一点上达到了终的结束和静止,那能动的生命活动就被窒息在这一封闭的体系之中了。

(10)、印度思想不满足于单纯的解释世界,不满足于为认知而认知,它们都带有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希望能够为人民提供一种正确的人生指南和获得解脱之道。

(11)、加拿大著名的社群主义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其梳理黑格尔思想的思想史著作《黑格尔》中曾经这样判断黑格尔哲学的核心部份:

(12)、理性是一切事物的目的;哲学的这种进步给了这个命题以解释。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黑格尔经典语录112句(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