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
1、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关系
(1)、百篇文章,频次之多,影响力之大,值得回顾。
(2)、“《焦点访谈》诚征监督类选题线索,好是严重侵犯公众利益、不作为乱作为、严重违反八项规定或四风之类的选题,越生猛越好。有意请发1739508975@qq.com。谢谢!”
(3)、前几天,山东要求省级新闻单位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要求媒体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闻不问,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予以曝光。——竟然发文要求媒体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这个听起来怪怪的要求,受到了一些网友的讥笑。舆论监督是媒体的第一本能,就像猫捉老鼠、啄木鸟抓虫、老虎吃肉一样,不捉老鼠的猫,那还叫猫吗?那叫宠物猫。“媒体本能”竟还要发文去要求,这是对媒体的羞辱吗?当然不是。
(4)、让公众知道的真相越多,人心就越有安全感,这就是舆论监督的大意义。否则,平常看起来“岁月静好”,突然在食品或药品安全上曝出一个大新闻,对公众的冲击将是爆炸式的。人们会怀疑平常的那些“好消息”是不是假的,即使问题并不严重,但缺乏舆论监督报道的日常铺垫,人们会把问题想象得严重得多。这种舆论黑箱下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也是信息不对称下本能的心理防卫,对“突发负面”的报复性反弹。
(5)、政治领导集团或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实际上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方面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
(6)、然而,今天这条消息让我们看到,《焦点访谈》之“焦点”依然在舆论监督方面探索,“越生猛越好”五字也看出它将重拾曾经的锋芒。
(7)、整天活在这种文章中,越来越走向心灵的封闭,误判了别人,觉得别人都是纸糊的,害怕中国,动不动就跪。误判了自己,觉得自己是老大,能主宰世界了。――可真相并非如此,没有对真相的揭示,没有让人冷静的凉水,都是让人狂躁的鸡汤,真打起来,不知己知彼,怎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8)、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抵触舆论监督,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
(9)、对舆论监督的“反感”,源自对监督工作的“敏感”。少数地方基层干部为迎合上级领导“更看重成绩成就”的心理,长期报喜不报忧;个别干部对舆论监督有偏见,认为媒体只能“抬轿子”不能“扯袖子”;还有部分地方片面以负面舆情多少考核下级工作,导致基层干部滋长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
(10)、“塔西陀陷阱”这词这段时间很火,说的是公众对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失去信任,无论官方说什么,公众都不信——即使说的是真相,公众也觉得是政府在“洗地”,辩解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老百姓成为“老不信”。其实,怕的不是官方落入“塔西陀陷阱”,而是媒体也跟着一起掉进这个陷阱,媒体的报道也没人信了,人们觉得媒体跟官方“站一起”,那是糟糕的。热点事件中,媒体应该能成为客观的第三方,用客观报道去还原真相,用事实和常识驱逐谣言,用理性驱散情绪,可当媒体因为失去舆论监督能力和批评功能,都是正面消息,都是点赞鼓掌叫好,跟政府绑得太紧,甚至完全成为地方传声筒,怎么能让公众相信“舆论引导”中所言是事实和真相呢?
(11)、有的没有有效行使权力,履职尽责不到位,怕曝光以后被追责问责;
(12)、忠言逆耳利于行。还有的地方党政部门在相关报道刊发后,及时推动各项问题解决,并创新让市、县领导到政务服务大厅“坐班”等制度,将工作做到了全省前面,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肯定。
(13)、权力与监督须臾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一方面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巡视监督常态化等制度性建设不断推进,一方面是纪检监察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权力的监督约束越发严格,各级领导干部也越发自觉接受监督。
(14)、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闻监督就敏感,其实质是个别地方部门和干部能力不足、担当不够。这些干部应该从根子上戒掉“舆论监督过敏症”,为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良好氛围,让舆论监督发挥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15)、舆论监督凋零,没有日常舆论监督报道的脱敏,很多问题都会“敏感化”。――脱敏是好的舆情减压方式,而缺乏日常脱敏,寄望突发事件的舆情压力下去脱敏,很难做到。
(16)、在信息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舆论批评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人们对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论辩、辩驳乃至争论,即众多个体意见的充分互动,终达到某种为一般人普遍赞同、且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意见,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17)、舆论监督是媒体的第一本能,就像猫捉老鼠、啄木鸟抓虫、老虎吃肉一样,不捉老鼠的猫,那还叫猫吗?那叫宠物猫。
(18)、这四种监督,既目标一致又相对独立,既各司其职又优势互补,既相互制约又共同作用,各有各的特点,相互不可替代,彼此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严谨周密的监督网络体系,形成了监督的整体合力,发挥出监督的整体优势。
(19)、对于各种细节,警方也很早就掌握了,也不能随便对外说,因为所有的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后期的审讯,如果过早公布,让嫌疑人知道的话,对审讯不利。
(20)、7月26日,《17路记者暗访17市政务中心》报道刊发后,7月27日-31日,大众日报连续5天刊发《“决不能来回踢皮球折腾群众”》《“这重重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快改,真改,举一反三抓整改》《当好“店小二”,不当“大掌柜”》《共同答好舆论监督这道必答题》5篇文章,聚焦各市各单位各部门就首篇报道后的整改情况,从思想认识、实际行动等各方面进行了充分反馈。
2、舆论监督具有监督所不具有的特点他们是
(1)、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新闻战线》,并获作者授权
(2)、原标题:《党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策略初探——基于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的观察思考》
(3)、还有,舆论监督的凋零,也使当下传统媒体面临的大危机,很多新闻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人们只会进一步抛弃媒体,塔西陀陷阱进一步加深。
(4)、当前社会转型加速、各项改革政策密集出台,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征、新趋势,领导干部要得到大量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反馈,就必须敢于直面和接受监督。一方面,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推动实际工作,防止行政结果背离政策目标;另一方面,摒弃负面新闻“等一等、拖一拖就能过去”的想法,及时回应民众关切。
(5)、第三方在哪里呢?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法院和媒体应该是主要的“第三方资源”,权利受到侵犯,普通人起码有两个渠道可以寻求救济,一是法院,一是媒体――也就是法治社会人们挂在嘴上的两句话:到法院告你去,到媒体曝光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由法官做出裁决。媒体应该成为另一种可依赖的“第三方资源”,站在客观中立角度,用符合新闻专业规范的报道,以事实和真相去“澄清谬误”和“明辨是非”。――可如果一个媒体平常看不到舆论监督,都是正面报道,都是歌颂赞美,人们怎么会把媒体看成是可信的“第三方”?
(6)、长期以来,始终有人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对立起来,一说舆论监督就等同于抹黑、污化和泼脏水,这种观念长期影响一些领导同志对公众和媒体监督的态度。
(7)、一是提供足够的舆论信息,即可以形成舆论的事实和情况,使人们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充分的了解。
(8)、预防作用。舆论监督主要针对国家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不良行径。虽然舆论监督不像法律监督那样具有直接强制性和制裁性,但也能较早地发现不良行径,及时地制止危害社会公德的丑恶现象发生。
(9)、舆论监督顺畅的传播语境中,舆情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新闻规律,日常点滴的释放成为问题的阀门,传递了常态的信号,很多“公众反应”是可以预期和预判的——日常零星的报道,给了官方窥见公众反应的机会,也让公众窥见政务、理解官方,信息对称之下保持良性的舆论互动和良性的舆情基本面。而舆论监督的缺失,打破了这种平衡,两个舆论场无法打通,舆情变得越来越没有规律,动不动就是失控的爆炸式,互动模式变成彼此充满敌意的“互相伤害”,而不是良性互动。这种互相伤害的状态中,官方既有的应对系统被爆炸式的舆情所碾压。
(10)、前段时间上上下下反思了这两年盛行的吓尿体哭晕体,这些浮夸的文风不仅形成了舆论场上的膨胀,传播了浮躁、盲从和自大,更大的恶果是,造成了我们对自己、对他国的战略性误判。
(11)、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抵触舆论监督,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
(12)、舆论监督能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对于一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党纪国法之外多一道舆论监督,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啻为一种有效选择。
(13)、人民日报:“00后”的身上有着与以往年轻人不同的气质
(14)、舆论监督,发动群众的力量,发挥媒体的优势,能时常提醒领导干部规范用权,防止以权谋私,不正是一种爱护吗?
(15)、无论是维护社会稳定公平还是优化媒介传播市场,都需要批评性报道发挥实质性作用。
(16)、让公众知道的真相越多,人心就越有安全感,这就是舆论监督的大意义。否则,平常看起来“岁月静好”,突然曝出一个大新闻,对公众的冲击将是爆炸式的。缺乏舆论监督报道的日常铺垫,人们会把问题想象得严重得多。这是舆论黑箱下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也是信息不对称下本能的心理防卫,对“突发负面”的报复性反弹。
(17)、《焦点访谈》创办时,“舆论监督”这个词还很生僻,缺少监督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社会面貌。在这种情况下,《焦点访谈》应运而生,用每天晚上的13分钟来向公众普及舆论监督这个词及其所具有的推动性力量。
(18)、舆论监督顺畅的传播语境中,舆情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新闻规律,日常点滴的释放成为问题的阀门,传递了常态的信号,很多“公众反应”是可以预期和预判的——日常零星的报道,给了官方窥见公众反应的机会,也让公众窥见政务、理解官方,信息对称之下保持良性的舆论互动和良性的舆情基本面。而舆论监督的缺失,打破了这种平衡,两个舆论场无法打通,舆情变得越来越没有规律,动不动就是失控的爆炸式,互动模式变成彼此充满敌意的“互相伤害”,而不是良性互动。这种互相伤害的状态中,官方既有的应对系统被爆炸式的舆情所碾压。
(19)、我曾经写过一篇评论,批评某地是“一个没有新闻的城市”。——据说后来当地一个领导很不满地说:我们怎么可能没有新闻呢?我们只是没有负面新闻,而多是正面新闻。怎么可能呢?正和负是相对存在的,你能找到一张只有正面没有反面的纸吗?我说的“没有新闻”,当然不是指报纸上没有报道,而是指没有舆论监督类的新闻。没有新闻,权力和治理缺乏舆论监督的“修理”,一个地方的社会生态和官场生态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20)、《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
3、舆论监督是公开广泛的一种监督方式
(1)、并不是网友猜想嫌疑人,警方第一时间肯定也会怀疑他,又不能随意拘捕,还得安排人24小时严密监控,还不能打草惊蛇。
(2)、批评性报道也并不意味着加强负面后果,应该转变形而上的观念。主旋律不是说只大唱赞歌,批评报道有利于我们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主旋律。
(3)、总理曾在20年前为《焦点访谈》题下16字寄语: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作为中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一个特殊产物,《焦点访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承担了远超出一个电视栏目所能承担的观众托付。
(4)、▲11月8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来信调查工作室与人民视频联合推出这款融媒体产品。
(5)、整天被那些文章熏,眼中都是这厉害了那厉害了,美国人每天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起码尿10多次,欧洲人动不动就为中国的成就震惊流泪,印度日本动不动就跪就晕。——眼中都是这些浮夸风式的放卫星,都是各种马屁精的表白,久而久之,正像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所言,忽悠了自己,忽悠了领导。――反正别人是忽悠不了的。整天熏在这些文章里,能理性吗?能冷静吗?能客观看待自己吗?如此扭曲了世界扭曲了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吗?
(6)、《焦点访谈》曾是一档让人拍手称快的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类节目,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于1994年4月1日首播。其敢于报道揭露社会生活多个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并提出解决方法,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舆论监督功能。并通过几年的摸索,在舆论监督的阵地上形成了独特的战斗风格,三度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7)、监督报道绝不是为了制造麻烦、放大矛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帮忙不添乱,才是党媒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的初衷与目的。山东各媒体开展的包括“大众调查”“问政山东”“今日聚焦”等栏目,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热点。有不少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反映,媒体监督让一些工作开展起来更顺畅了,让干事创业更有劲头了。
(8)、本文原载于《新闻战线》(2020年4月下)
(9)、媒通社(ID:mts1000)认为,这条消息之所以引起很多媒体人的注意,与近来批评性报道的清冷有关,事实就摆在眼前,当下的监督报道由于空疏甚至在真实性等基本品质上持续受到质疑,正陷入困顿之中。
(10)、公信力是引导力的前提,失去了公信力,说的话没人信,那媒体怎么去进行舆论引导呢?可能很多地方干部已经尝到了“媒体缺乏公信力”带来的恶果,出事后,通过本地媒体发通稿,借助地方媒体发声,可媒体说什么老百姓都不信,人们把媒体当成官方“附庸”。
(11)、当然,媒体要报道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只是批评和监督,也有阳光、温暖、柔情和岁月静好,总之,要客观地反映这个真实的世界。在媒体公共性和公信力的塑造中,舆论监督报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监督,没有批评,没有问题,媒体呈现的肯定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话说得有点儿极端,但现实是,当人们从媒体报道中读不到真实、真诚和真相时,对媒体说的所有话都会持一种保留态度,媒体也就没有了公信力。
(12)、文章指出,舆论监督能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对于一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党纪国法之外多一道舆论监督,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啻为一种有效选择。
(1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领导干部须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及时解决舆论反映的问题。个别领导干部与其在舆论监督来临时花费精力“找补”“灭火”,不如平日里依纪依法办事、保持清正廉洁,把精力和心思用在更好为民服务上。
(14)、二是在拥有信息的情况下,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及有关人进行理性的、坦率的评论。
(15)、“塔西陀陷阱”这词这段时间很火,说的是公众对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失去信任,无论官方说什么,公众都不信——即使说的是真相,公众也觉得是政府在“洗地”,辩解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老百姓成为“老不信”。其实,怕的不是官方落入“塔西陀陷阱”,而是媒体也跟着一起掉进这个陷阱,媒体的报道也没人信了,人们觉得媒体跟官方“站一起”,那是糟糕的。热点事件中,媒体应该能成为客观的第三方,用客观报道去还原真相,用事实和常识驱逐谣言,用理性驱散情绪,可当媒体因为失去舆论监督能力和批评功能,都是正面消息,都是点赞鼓掌叫好,跟政府绑得太紧,甚至完全成为地方传声筒,怎么能让公众相信“舆论引导”中所言是事实和真相呢?
(16)、不仅如此,加强舆论监督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保护。有的地方政务公开栏上写着“爱护我请监督我,关心我请批评我”的标语,细细琢磨,话语浅显道理深刻。舆论监督,发动群众的力量,发挥媒体的优势,能时常提醒领导干部规范用权,防止以权谋私,不正是一种爱护吗?
(17)、对于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接受监督应是全方位的。
(18)、没有新闻的地方,尤其是官员,一定缺乏面对媒体和公众诉求时的回应能力。对于官员与媒体的关系,著名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先生有个很妙的比喻,他说官媒关系就好像合作开一辆车,官方是踩刹车的,媒体是踩油门的。车要稳稳往前开,需要刹车和油门的精妙配合,媒体通过曝光推动问题的治理,官方通过回应避免舆情爆炸,就是刹车的功能。没有新闻,缺乏舆论监督的推动,一个地方平常死气沉沉,一旦出事,往往是爆炸式。而官方由于平常缺乏舆论监督的“修理”,舆情面对往往呈现出“不敢说、不会说、不愿说”的傻白甜状态。
(19)、经济。舆论监督的社会成本为低廉,对于公众来说,其可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利用新媒体、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等传播媒介发表意见,形成舆论监督。
(20)、换一个角度看,加强舆论监督不仅是对权力行使的规范,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保护。有的地方政务公开栏上写着“爱护我请监督我,关心我请批评我”的标语,细细琢磨,话语浅显道理深刻。舆论监督,发动群众的力量,发挥媒体的优势,能时常提醒领导干部规范用权,防止以权谋私,不正是一种爱护吗?
4、舆论监督名词解释
(1)、对此,总书记早有论断,他在浙江省工作期间,发表过一篇《领导干部要欢迎舆论监督》的文章,文章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欢迎舆论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通过运用舆论监督,改正缺点和错误,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2)、舆论监督能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对于一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党纪国法之外多一道舆论监督,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啻为一种有效选择。
(3)、领导干部须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及时解决舆论反映的问题。个别领导干部与其在舆论监督来临时花费精力“找补”“灭火”,不如平日里依纪依法办事、保持清正廉洁,把精力和心思用在为民服务上。
(4)、售价翻百倍,回扣达90%,低价游到底有多黑?
(5)、如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长陆昊在面对记者就“天价鱼”事件的提问时表示,“一部分基层干部和企业经营者,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方面的意识不够……事情出来了不是坏事,对黑龙江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是一次进行深刻反省的机会。”
(6)、说实话,如果我们的官员在日常没有面对一个真实的媒介环境,给他们营造了一种“出事反正会有上边给擦屁股”的预期,没有日常舆论监督的压力,回应公众的能力会越来越退化,这是课堂上那些所谓的“模拟演练”无法补救的。没有一般性的舆论监督报道的磨练,有些官员对舆情的心理阈值极低,一点小事也会如临大敌,一点小批评也会恼羞成怒,过度的“应对”只会刺激更强烈的反应,小事“应对”成大事。
(7)、批评性报道不是洪水猛兽,批评少数涉嫌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与“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是不容混淆的两个概念。
(8)、众多实践证明,通过舆论监督对问题发现得越及时、越深入,就越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反之,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鸵鸟政策,甚至“捂盖子”,则不利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甚至贻害无穷。
(9)、这是我们党把“四个监督”作为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明确提了出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方面重要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总结,是立足新时期我国权力运行现状、从权力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上作出的创新性探索,表明我们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
(10)、舆论监督是与党内监督有机统一的。总书记强调,
(11)、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一方面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巡视监督常态化等制度性建设不断推进,一方面是纪检监察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权力的监督约束越发严格,各级领导干部也越发自觉接受监督。
(12)、“蝗虫式”围标如聚众火拼!一次得手能搂钱上千万
(13)、在“天价鱼”事件中,正是媒体对于事件疑点的猛追,才使得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业蒙混过关的企图破灭,使得责任部门及其官员监管缺失、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充分暴露。这一切都暴露出基层治理的症结所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切入点。所以,明智的官员不仅不该抗拒舆论监督,更应该对舆论监督闻过则喜,这才是正常的心态。在全国两会上,那么多参会官员,不仅要谈宏大的国计民生,也要像黑龙江、银川的主政者一样,不回避自己治下发生的公共事件,积极回应舆论监督的关切。反省体现出的是种责任感,有反省才有进步。拒绝正视,闪躲回避,只会给人心虚的印象,并埋下重蹈覆辙的隐患。市长、省长以正常心态对待舆论监督,理当给与肯定。而不容忽视的是,现实中有不少基层官员仍然缺乏这样的认识,因而,现实中往往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对待舆论监督的正常心态往往越到下面越在减弱。希望一些高级别官员在两会上的积极言论,也能终推动基层官员或工作人员的观念改变,从而推动社会善治。到时候,既没有天价鱼,也不会有“天价鱼风波”。 □于平(媒体人)
(14)、有的认为“聚光灯下不好办事”,担心舆论监督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15)、广泛性。监督主体存在于各种社会阶层、群体、组织乃至全体公民之中。同样,监督客体包括党和国家的一切政务、一切有关公共利益的事务,乃至整个社会思想、风尚等。舆论监督不受地域、行业限制。
(16)、如果日常的舆论监督顺畅,人们一方面会觉得“负面无法遮掩”,对信息透明有信心,另一方面,日常的监督报道提高了公众的心理阈值,对问题会有一个稳定和理性的判断,不至于动辄被那些消费公众焦虑感的爆款网文带节奏,不至于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新闻”。
(17)、然而,知与行之间,有时难免存在差距。个别领导干部对监督或多或少存在抵触,尤其是在面对舆论监督时。在此前的监督性采访中,笔者就曾遇到个别地方领导干部的“抵触”,面对事实或顾左右而言他,或试图找关系“灭火”,在他们眼里,舆论监督是来“找茬儿”“挑刺儿”的,“来者不善”,于是“能躲就躲,能蒙就蒙,能瞒就瞒”。
(18)、细数每篇报道,涵盖了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为主的“一次办好”“双招双引”,以及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旅游、社保、环保、公安等各个领域和省内16城市,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
(19)、每年两会上,一些身兼官职的人大代表,总会被问及其治下发生的公共事件的看法,今年也不例外。
(20)、暗访:网红主播如何炼成?有的整容后收入1万保底
5、舆论监督的特征是
(1)、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2)、其他监督形式总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与其他监督形式不同,舆论监督的大特点就是公开性和开放性,也是其力量所在。
(3)、舆论监督能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对于一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党纪国法之外多一道舆论监督,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啻为一种有效选择。
(4)、媒体做舆论监督,就像啄木鸟给树木“看病”,合理及时的“调节”能让大树根强体壮,避免病症蔓延加深,“拖挡拒压”只会延误“病情”。只要媒体立场公正、方式合情合理、监督有理有据,就理应得到配合维护。
(5)、随意报道警方进度对警方办案的压力巨大。既要找证据,又要帮自媒体辟谣。
(6)、要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积极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
(7)、关注“传媒茶话会宠粉号”,热点文章及时送达
(8)、就连以舆论监督著称的《焦点访谈》也锋芒渐消。数据显示,1998年,舆论监督在《焦点访谈》中占比47%,到2002年该比例就已降为17%。公众关心的焦点事件中,因为《焦点访谈》的率先报道而成为焦点的越来越少。
(9)、新!《浙江省机构改革方案》获批,系全国第9个
(10)、对于舆论监督,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正确面对,这也是为官从政的一个基本功。
(11)、听得见尖锐的批评,提高对批评和监督的耐受力,尊重新闻专业主义,尊重媒体的舆论监督,尊重媒体累积公信资源的公共性实践,而不能用过于工具化和功利性的心态看待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回归常识,尊重媒体成为有公信力的、让公众依赖的第三方,是媒体之幸,公众之幸,也是政府之幸,国家之幸。愿山东“鼓励舆论监督”之举真能落到实处!
(12)、对于媒体和记者而言,要善用、慎用舆论监督权,操刀相关选题时,不卑不惧,不骄不诌,把握好新闻伦理与职业素养。
(13)、既不能把记者当成特权人员,也不能把记者当成特殊人员,像记者坚持客观真实一样,外界对记者这个职业也应保持客观真实的心态。
(14)、舆论监督凋零,理性的负责任的报道跟不上,而碎片化的网络表达又呈爆炸之势,自媒体太多,调查记者太少,事实报道跟不上,事实缺席下情绪爆炸。
(15)、白岩松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道,《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属性越来越弱了,惨的一年里,《焦点访谈》只做不到60期舆论监督。在《焦点访谈》坚守19年的元老敬一丹也不得不承认,《焦点访谈》是渐变的,191998年的《焦点访谈》是有锋芒的,现在就变成了“你懂的”。
(16)、明明是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报道,却被有的地方政府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个别地方干部这种“舆论监督过敏症”需要脱脱敏,涵养闻过则喜的雅量。
(17)、但实际上,舆论监督是改进公共治理的一种工具,没有舆论监督,这个社会的治理体系就不是完整的,没有舆论监督,一些隐藏的问题和细节,就不可能暴露出来,得到解决。
(18)、警方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紧锣密鼓安排的,也是有条有理地进行。
(19)、这家公司的问题,以及公众在网上的诉求,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日常舆论监督畅通,媒体对这种涉及重大民生的企业和领域的监督没有障碍,出一点问题就会被曝光,民众不会有这样的焦虑,新闻也不会是“爆炸性”的。一方面,日常的舆论监督会对企业形成约束,更重要的是,“日常顺畅的曝光”会让人放心。前段时间一句话在网上被广为传播,代表了一种人心:报纸干净了,社会就脏了;反之,报纸上脏,社会反而让人放心。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20)、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政府工作既需要正面宣传,也需要舆论监督,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舆论监督,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正确面对,这也是为官从政的一项基本功。
(1)、有的滥用权力,做了亏心事,见不得光,害怕面对舆论监督;有的没有有效行使权力,履职尽责不到位,怕曝光以后被追责问责;有的认为“聚光灯下不好办事”,担心舆论监督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2)、换一个角度看,加强舆论监督不仅是对权力行使的规范,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保护。有的地方政务公开栏上写着“爱护我请监督我,关心我请批评我”的标语,细细琢磨,话语浅显道理深刻。
(3)、舆论在这次事件中,天天都在随意猜想一个结果,以期带来点击率。
(4)、如果日常的舆论监督顺畅,人们一方面会觉得“负面无法遮掩”,对信息透明有信心,另一方面,日常的监督报道提高了公众的心理阈值,对问题会有一个稳定和理性的判断,不至于动辄被那些消费公众焦虑感的爆款网文带节奏,不至于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新闻”。
(5)、倒在“圈”里的领导干部,中纪委点了6人的名!
(6)、公信力是引导力的前提,失去了公信力,说的话没人信,那媒体怎么去进行舆论引导呢?可能很多地方干部已经尝到了“媒体缺乏公信力”带来的恶果,出事后,通过本地媒体发通稿,借助地方媒体发声,可媒体说什么老百姓都不信,人们把媒体当成官方“附庸”。
(7)、中国当下在公共管理中缺的资源也许是“第三方资源”——即让谁去说公众才会相信。“第三方”是一个社会重要的公信资源,也就是站在中间,利益无涉,切蛋糕的不分蛋糕,踢球的不当裁判员。如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身陷利益之中,老子儿子关系,上级下级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利益输送勾连,不是利益无涉的第三方,说话当然没法让人信。所以,舆情当前,很多地方常会陷入“谁说都没人信”的陷阱中,这个部门说,没人信,因为面子相连;那个部门说,没人信,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另一个相关方说,也不行,会包庇下级。无论谁说,公众都觉得不是客观中立的第三方,都有某种利益和权力关系。
(8)、《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6日第17版
(9)、再看报道反馈,各级各部门负责人高度重视,充分肯定,涉及单位对报道中的问题认真对待,立即整改,引来中央媒体和省级兄弟媒体的“点赞”,赢得不少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称赞”,更赢得人民群众的“拍手叫好”。
(10)、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是否有权利充分反映自己的意见,是否有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进而言之,就是表明人民是否充分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也是民主政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
(11)、引导和技术投入上完善网络监测体系和法规制度。应该不断的完善网络舆情的监测体系,首先要建立配备像蚁坊软件这类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自动7*24小时监测,使得网络监测体系有一定的保障,使得网络监测体系的正常运行。保障网络信息的通畅,使得事情的真相能够及时的、客观的发布出来。此外,针对网络事件影响较大的后续管理问题进行重视和处理。
(12)、全国人大代表、银川市市长白尚成则在两会上回应银川公交纵火案:(纵火案)暴露了基层干部对待这些事情的敏感性、尤其是责任心的缺乏,反映到作风问题上就是不够严谨。如果我们履行了自己的责任,这件事可能就不会发生。在两会这一被媒体和公众高度聚焦的舞台上,以上两位代表能有如此坦诚态度,对敏感事件不回避,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敢于自省,无疑值得肯定。现实中,不少官员对于舆论监督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在有的人意识里,舆论监督就是抹黑。舆论监督暴露出问题,有的官员不是反省自己,而是把问题归咎于媒体。
(13)、经查实,这条“诚征线索”的消息早由中央电视台原《焦点访谈》节目总策划人余仁山在某媒体人交流群发出,后经群成员转阅后传播开来。
(14)、文章同时表示,依然存在少数领导干部抵触舆论监督,害怕面对舆论监督。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一起来看文章的解读。
(15)、2018年7月26日,大众日报头版开设“大众调查·聚焦难点痛点堵点”栏目,首篇推出重磅舆论监督报道《17路记者暗访17市政务中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截至目前,该栏目已刊发各类舆论监督报道超过100篇。
(16)、刘秀当年饿了一夜的山西穷村,现在能吃饱吗?
(17)、舆论需要平衡,信息应该尽可能地充分,不能失真。假如舆论场上多是那种吓尿体、马屁体、自拍美颜体,没有正常舆论监督的平衡,没有批评报道,传播就会形成扭曲的哈哈镜效果,失去了通过媒体客观报道塑造理性价值观和健康世界观的框架功能。
(18)、舆论监督凋零,理性的负责任的报道跟不上,而碎片化的网络表达又呈爆炸之势,自媒体太多,调查记者太少,事实报道跟不上,事实缺席下情绪爆炸。
(19)、出一点问题就会被曝光,民众不会有这样的焦虑,新闻也不会是“爆炸性”的,“日常顺畅的曝光”会让人放心。前段时间一句话在网上被广为传播,代表了一种人心:报纸干净了,社会就脏了;反之,报纸上脏,社会反而让人放心。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让公众知道的真相越多,人心就越有安全感,这就是舆论监督的大意义。
(20)、整天活在这种文章中,越来越走向心灵的封闭,误判了别人,觉得别人都是纸糊的,害怕中国,动不动就跪。误判了自己,觉得自己是老大,能主宰世界了。――可真相并非如此,没有对真相的揭示,没有让人冷静的凉水,都是让人狂躁的鸡汤,真打起来,不知己知彼,怎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1)、具有威慑力。与其他监督形式,特别是法律监督相比,舆论监督具有非直接强制性,但舆论监督同样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不怕通报,就怕见报”。
(2)、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经济时报社共同主办。使命是为各国智库机构提供一个高层次对话的国际交流平台,促进相互联系,推动各国智库间的友好交流,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第三方在哪里呢?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法院和媒体应该是主要的“第三方资源”,权利受到侵犯,普通人起码有两个渠道可以寻求救济,一是法院,一是媒体――也就是法治社会人们挂在嘴上的两句话:到法院告你去,到媒体曝光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由法官做出裁决。可现实是,我们的司法存在不少问题,有时候判决缺乏公信力,维权者常去寻求媒体报道的救济。媒体应该成为另一种可依赖的“第三方资源”,站在客观中立角度,用符合新闻专业规范的报道,以事实和真相去“澄清谬误”和“明辨是非”。――可如果一个媒体平常看不到舆论监督,都是正面报道,都是歌颂赞美,人们怎么会把媒体看成是可信的“第三方”?
(4)、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
(5)、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
(6)、不少地方官员都跟我过聊过一个话题,他们觉得越来越怕舆情,因为现在很多舆情越来越“无规律化”,一篇自媒体报道就能点燃一个爆炸式的舆情,一间之间形成病毒式的传播,迅速发酵,迅速升级,迅速敏感化,迅速不可控,官方既有回应系统根本来不及启动,舆情好像就决堤了。不是不想“及时回应”,根本就来不及啊。黄金24小时,黄金12小时,黄金8小时,黄金4小时,纸上谈兵,根本没有用。一夜之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蔓延成一片焦虑的。
(7)、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在一次监督报道采访中,一位基层干部说,很多堵点难点,非基层所能解决,需要上级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改革才能根治。而依靠这次舆论监督,将极有可能帮忙解决这些问题——既能方便群众办事,又能减轻基层干部压力。“我们拍手欢迎你们的报道。”
(8)、如果您不愿我们以这种方式转载,敬请联系删除,谢谢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舆论监督具有监督所不具有的特点他们是128句(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