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菱角的文言文
1、(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2、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3、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兵进攻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离开,让我舍弃正义来保全性命,这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胡兵进城后,对荀巨伯说:“我们的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重道义的郡城!”于是撤回大军。整个郡城都得以保全。
4、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5、煮熟再剥皮,生的不好剥皮,再说,及时剥完了再煮也会煮散。可以从它尾部那个小圆孔处开口比较好剥。千万不要用牙咬,因为那样很不卫生。菱角泡在水中细菌较多,我建议你还是煮熟了再吃,煮熟后的菱角容易剥皮,可用刀从中间切开,一挤果肉就出来了。
6、并:连同。去:去除,去掉。欲:想要。坐:因为,由于。或:有的人。而:表转折,此指却曰:说。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北人:北方人。以:用来。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仕:(仕途)在……做官。啖:吃。并壳:连同皮壳。啖:食用,此可指吃。何:哪里。识:知道。答:回答。护:掩饰。短:缺点,短处。席:酒席。
7、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应该在所不惜。
8、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发?
9、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10、(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11、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12、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13、(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4、(1)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15、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16、四三(1)用(2)多少(3)还(是)(4)卷起袖子
17、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8、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19、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0、(1)乃掘之,遂得水。(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北人食菱文言文
1、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现在的人却不知道用他们愚笨的心思去学习圣人的智慧,这不也是很过分的吗?(不也是一大过失吗?)老马识途
4、菱角是菱科,菱属中的欧菱和细果野菱的别称。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5、(1)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2)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6、从船篷的窗户望去,岸边的石头棱角分明,层叠有致,撑船在水上前行去观察,不仅没有喜悦之情,反而陡生恐惧之心,我以前还真不知道岸上的景物会给我这样的感觉。
7、观鱼傍湓浦,看竹入杨家。
8、①宿于逆旅()②良宵难遣()
9、上文的大意可用成语来概括,比喻。
10、C.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喜欢D.之所以为陛下禽也……的原因
11、从探究的角度上看,你是如何评价这位“忧天”的杞人的?
12、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成语:
13、(3)吾腰千钱(4)有顷,益怠
14、①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15、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16、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17、殿前明日中和节,连夜琼林散舞衣。传报所司分蜡烛,监开金锁放入归。
18、C.更要感激进忠言的人。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
19、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20、(2)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三、不识菱角的人文言文翻译
1、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2、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3、解释加点的“乃”字的含义。
4、三十(1)乡人的儿子因没有考上心情很不好,而孙山的名字写在举人榜上的末处,他就先回家了。(2)举人榜上末一个名字是我孙山,而你的令郎还落在我的后面呀。名落孙山,投考不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幽默诙谐,滑稽风趣
5、(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6、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7、淹留不知夕,城树欲栖鸦。
8、二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9、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10、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1、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12、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13、翻译:①惟弈秋之为听
14、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15、(1)“”通“”,含义:
16、“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17、(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8、(3)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4)袖而观之
19、(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2)余各以功次坐
20、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
四、有关菱角的文言文的注释
1、(1)汝善游也,今何后为?译文:
2、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3、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4、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5、(2)喜欢一样东西却不被这件东西所牵累的人大概是很少的,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啊!(1)严以律己,秉公处事;(2)胸怀坦荡,不为物累。
6、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7、四一(1)都、全部(2)渡(横渡)(3)腰上挂着(4)更加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9、比喻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10、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11、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12、(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13、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4、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15、四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16、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袖而观之,遂没。(注解:贾人——商人巨室——大财主)
17、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18、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
19、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20、〈3〉其不善者而改之()〈4〉曾子之妻之市()
五、吃菱角的文言文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含义。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4、③蒙乃始就学④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5、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6、四一日,上谓解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
7、三八(1)通“无”,没有(2)告诉,使人明白(3)你(4)放心的样子(1)为什么要担忧天会迸裂、地会塌陷呢?(2)大地是由土块和石块组成的,它们充满着四方,没有一处地方是没有土块和石块的。讽刺的是生活中那种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没根据更没必要忧愁的人。它与俗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含义大致相同。(略)
8、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9、(2)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
10、指出下面两句中的通假字。
11、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3、注解:①值:适逢。②郡:此指城。③相视:看望你。
14、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5、十一(1)喜欢喜爱(2)抄录(3)迷惑不解的样子(4)写
16、④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8、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9、二一①zhì;同“识”记②shuì;劝说③xuán;同“旋”,转身④cuōtuó光阴消逝
20、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北人食菱文言文【100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