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
1、出处:(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出处:(宋)林升的《题临安邸》,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从北方避难而来的人们,整日在西湖上唱歌、跳舞,究竟到何时才会停止?“山外青山楼外楼”描写青山与高楼相连的美景,以衬托后句诗“西湖歌舞几时休”所描绘的欢乐情形。作者愤恨南宋政府的偏安、腐化,不思抵御外族侵略,收复北方的失地,只知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粉饰太平的日子,故作此诗讽刺无能的南宋政府;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6、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此诗首句描写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诗人已到了年迈多病的“僵卧”年纪,居住在孤寂荒凉的村庄,此句写出了诗人回乡后的寂寞处境和生活的窘迫。但贫病凄凉对诗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诗人依旧乐观豁达。次句写诗人心中仍想着为国戍边,结合首句来看,可知诗人之所以不把自己年迈多病的身体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是因其爱国热忱高于一切,一心只想着“为国戍轮台”,彰显出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1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1、“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1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3、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也颇为振作;随着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日益明显。陆游对这种情形痛心疾首,他高举起前代屈、贾、李、杜和本朝欧、苏及南渡诸人(吕本中、曾几等)的旗帜与之对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振作诗风,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江湖诗派中的戴复古和刘克庄都师承陆游。到了宋末,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
1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开篇的两句,陆游便是交代了自己的当时的一个处境,以及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现在我已不再年轻了,可是在年轻的时候我是立志要收复北方的失地,可是谁能够想到这事情做起来如此的艰难,我时常会一个人站在高地远望北方的中原大地,那里热气沸腾充满了无限的怨恨。在这两句中,充分地表达出了陆游那种爱国情怀。
15、《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16、但烈士暮年,夕阳西下,诗人自知再去戍守边疆已不现实,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终于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战场的愿望。这两句的含义层层递进,喷薄而出,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诗人因为内心想着去戍守边疆,所以在夜晚难以入睡,对外面的风雨感触清晰,然后由自然中的风雨想到了国家的风雨飘摇,再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联想到战争中的情景,如此便自然而然地进入“铁马冰河”的梦境。
17、但是由于受到奸臣诬蔑陷害,陆游被贬回了老家,驰骋沙场、尽忠报国的机会很快就过去了。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不得不长期蛰居绍兴。即便如此,陆游也一直坚守着报国信念,不忘洗雪国耻之心:“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但陆游报国壮志的愿望却再没有实现的机会,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家仇国恨,以血泪之遗憾,留下了他一生中后的一首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8、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0、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二、陆游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歌
1、其次,他的作品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陆游反对雕琢辞藻和追求奇险,其诗语言“清空一气,明白如话”。陆游重视锻炼字句,他的对偶,新奇、工整,而不落于雕章琢句之嫌。赵翼曾评陆诗“看似奔放实则谨严”,刘克庄亦有“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之叹。
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宋.陆游《关山月》
3、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4、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5、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6、首联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7、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8、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9、1125年,陆游生于江南名门望族、藏书世家。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出生第二年,金兵就攻占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他随父四处逃难,目睹北宋统治者的荒淫无能,在投降派的主张下,一味的议和、投降,眼看祖国的大好江山被金兵吞噬、占领,广大的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倍遭凌辱而无计可施。在爱国情怀十分浓厚的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10、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
11、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12、出处:(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13、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4、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5、出处:(唐)杜甫的《春望》,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1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8、4月23日周六下午15:00
19、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很自大,而且以自比为长城,心中也是有着远大的志向,想要把金人赶到关外,使得中原统现在我早已是一位垂垂老者,两鬓和头发早已是花白了。
三、陆游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有哪些
1、陆游的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特别是清末以来,每当国势倾危时,人们往往怀念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陆诗的爱国情怀也因此成为鼓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陆游写山水景物和书斋生活的诗篇,因描写细腻生动、语言清新优美,也颇受明、清诗人的喜爱。陆诗中对仗工丽的联句常被用作书斋或亭台的楹联,也说明陆游的这一类诗篇在后代拥有广大的读者。
2、陆游词的主要内容是书写爱国情怀,抒发壮志未酬的幽愤,其词境的特点是将理想化成梦境而与现实的悲凉构成强烈的对比,如《诉衷情·当年觅封侯》回想当年,满腹怆然。陆游也有咏物词和爱情词,其《卜算子·咏梅》,上阕写景、下阕表志,显示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钗头凤·红酥手》一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凄婉动人。
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内卧听风吹雨容,铁马冰河入梦来。《书愤》宋.陆游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6、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7、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对辽金入侵极力主战。其《剑南诗钞》收录九千多首诗,诗集压卷《示儿》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0、在他所作的爱国诗篇中选录这些,足可见其许国丹心,至死不渝。
11、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12、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1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4、《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诉衷情·当年觅封侯》《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6、(年代):清(作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军行(选一)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选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7、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18、《关山月》:“和戍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9、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0、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四、陆游表现出爱国情怀的诗
1、陆游的一生是令人尊敬的。在《书愤五首·其一》这首诗中,陆游把自己内心的那种愤慨,已经自己内心的一处愿望,描绘的淋漓尽致,通篇都是诗人想要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写得很是霸气,读来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2、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4、《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5、《沈园》乃陆游触景生情之作,此时距沈园邂逅唐氏已四十余年,但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陆游一生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齐东野语》曰:“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赋二绝云:(引诗略)。盖庆元己未也。”据此可知,这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年),是年陆游七十五岁。
6、2018年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发售啦!(点击查看详情~)
7、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宋.陆游《诉衷情》
9、《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咏梅》《谢池春·壮岁从戎》
10、《示儿》为陆游的绝笔诗,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
11、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12、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13、《家世旧闻》《斋居纪事》《放翁家训》《高宗圣政草》《感知录》《清尊录》
14、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陆游28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第居位于秦桧孙子秦埙之上,由此惹怒了宰相,在榜单上报时将他除名。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才得以被朝廷起用,但还是因力主抗战,恢复神州,被主张投降议和的奸臣张焘等人所压制陷害。宦海浮沉,两起两落,始终找不到报国的机会。
1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②恤民情怀: 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
17、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18、示儿,这是他死之前做的后一首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诗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19、陆游的《入蜀记》是部长篇游记,内容丰富,举凡史事杂录、考据辩证、诗文评论、小说故事等应有尽有,形式灵活,长短不拘、文字颇简练;尤其过三峡的一部分,多有对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历史人物的描述和品评,字里行间浸透着爱国之情,又饶有趣味。(116)随笔式散文《老学庵笔记》,笔墨虽简而内容甚丰,所记多系轶闻,颇有史料价值,是南宋笔记的精品。同时,陆游还善于四文集中有不少四六文精品,如陆游的《祭雷池神文》语言浅切而气势雄放,与其诗风颇近。
20、回复“测试2”,可获取现当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五、陆游写的关于爱国情怀的诗
1、①坚持抗金,讨伐投降派。陆游坦率直言“和亲自古非长策”,“生逢和亲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并揭露“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其乐府诗《关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层统治者和守边士兵、沦陷区人民在主战和主和立场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统治集团的妥协求和政策造成的严重恶果。陆游的这类诗歌,以其鲜明的战斗性、针对性,鼓舞了人们的抗金的斗志,得到志士仁人的推许。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3、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4、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5、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6、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7、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0、其诗既有李白的雄奇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悲凉,意境宏阔、气象浑成、文辞清丽、格调高昂,将“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的爱国主题阐释得深透妥帖,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酣畅。
11、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12、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一二两句,确是议论。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确是可贵。三四句是写实,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仔细琢磨,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了。既对自己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
13、《长歌行》:(节选)“人生不作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孤城。”
14、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15、烽火岁月,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奔赴前线,但在后方闺室,亦有巾帼豪杰心系国家安危与民族存亡,张江梅的诗文虽多被散佚,仅从选录的几首中却代表着越中女儿声援抗战的爱国热情,代表着鉴湖儿女共忧国事的家国情怀。今天,重读张江梅的诗文,重识张江梅其人,无疑有着一定的纪念和现实意义。这是代表了绍兴又一种慷慨激烈的奋斗精神!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7、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18、2018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大全
19、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20、陆游作这首词时,已年近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六、陆游体现爱国情怀的诗
1、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3、虽然他一生仕途坎坷,官场中常遭诬陷,无法实现他的理想与抱负,特别是他要收复失地,一统中原的志向。他上战场被召回,当官几起几落,既得不到重用更无法发挥。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在他上不了战场,杀不了敌寇的情况下,他爱国情怀矢志不移,以饱满的爱国热情,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饱含家国情怀的爱国诗词。陆游之所以伟大,因为他爱国、爱乡、爱民。这里不妨选录一些诗篇与大家分享。
4、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5、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
6、出处:(宋)范成大的《州桥》,诗人重踏故都,看到沦陷后的汴京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于是,便通过对汴京父老急切地盼望宋王朝早日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的描写,表达了广大沦陷区的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对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统露出强烈的不满情绪:“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其感情何其浓烈;
7、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0、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11、陆游爱国诗词中的精典语句
12、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13、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14、欢迎专业摄影摄像、网络原创写手、朗诵主播加盟我们
15、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6、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17、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18、全诗不但读来朗朗上口,感人肺腑,字里行间洋溢着英雄气概。抗战士气高涨,怒火燃烧炽烈,丹心赤诚可鉴。特别是“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一句多少威猛豪迈!有如此抗战将士在,金兵胡寇岂不是出手可擒,被侵的半壁河山朝夕可收。时年诗人四十九岁,可谓血气方刚,抒发了我华夏泱泱大国的国威和我抗战将士的军威。从现实意义讲,对于那些企图破坏世界和平、挑起战争的狂妄之徒是有力的当头棒喝!这首诗在今天读来还是那么激励人心,伟大壮哉!
19、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20、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秋思》
2、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3、陆游在散文上颇有造诣,兼善众体,构思奇巧,文笔精纯。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陆游还有一些别具风格的散文,书写乡居生活之状,淡雅隽永。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陆游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歌【123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