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紫砂茶壶的诗句【146句文案】

一、紫砂壶的诗句集锦

1、从容刀笔韵传神。闲情常在手,掌上有乾坤。

2、听得到泉的清音,可以清心也。

3、李兆海、陈琳、吴建华、孙才、李庭标、

4、壶藏落拓心,把盏看浮沉。

5、上元夜六首·其一崔液

6、壶中气象展经纶。谁将禅入味?无俗自然真。

7、活水频斟苏子句,渊源尽识供春壶。

8、春风饮诗古人来。清秋月满映三红。二水中分白鹭洲。泉流直下三千尺。明月一天凉似水。洞口飞江日照斜。吟到梅花句亦香。月明林下美人来。水接西江天外声,三山半落青天外。竹窗闲楼一片云。江上春光留此夕。斜挹雪和凉见月。月明一弓凉似水。就里春光随意好。思清都为饮茶多。水交以淡,茗战而肥,香浮雀舌,助我诗人。

9、口盖缝隙要求严实。这就要求盖与口之间的空隙越小越好,要能够通转不滞。甚至能够做到用手摁住盖上气孔,倾壶时壶嘴便流不出水来。另外,紫砂壶盖的子口一般较高,这就使壶盖倒水时不易跌落。

10、图9顾景舟制掇球壶正面

11、注重实用与整体造型的思想

12、颔联以“舀、唤”两个动词为引,生动传神。“梅雪花气、金山翠芽”更是极尽唯美,使茶之色、香、美、雅纤毫毕现,堪称佳句。美中不足处为“淡、香”二字出律,微调下便更好。颈联以“味有韵”至“心无邪”,极言茶之美,一饮入心可涤荡杂念。构思巧妙,刻画入微。

13、首联开篇点题,以“宜兴、诗意”点明紫砂壶产地以及其携带着特有的文化内涵。

14、雍正帝十分欣赏宜兴紫砂壶千姿百态的造型,曾屡下御旨要景德镇官窑仿照紫砂壶式样烧造瓷器。而且雍正帝崇尚素雅,迷恋紫砂陶质朴的本真色泽,其间宫廷紫砂有堆绘本色图案者,精致典雅,温润如玉,倒是有别于康熙朝的艺术特色。

15、展拍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16、烟雨江南诚可夸,娇娥纤手采灵芽。

17、康熙晚期至雍正年间,又兴起粉彩装饰紫砂壶工艺,画工、制釉多为来自产瓷区的工匠,纹饰与瓷器釉彩相类。在紫砂收藏界享有盛誉的“澹然斋”底款的早期粉彩紫砂作品就极为珍贵,一般是全彩装饰,并对画面进行多层分割,盖、肩、腹、足色阶丰富,彩绘工致而繁复,红蝙蝠、牡丹、万字纹等装饰迎合富商、市民需求,艳丽缤纷。另有蓝彩、绿釉装饰也多为满彩。《阳羡砂壶图考》评价说:“原色加彩花卉,极为工致。”乾隆制壶高手杨友兰也善于制作彩釉紫砂壶,饰以粉彩花鸟。乾隆时另有邵春元、方世英等多位名家亦制作粉彩紫砂壶。

18、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19、子冶壶茗:翡翠婵娟,春光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一勺八斗之才。千石公侯寿贵。烹得喜安至,得味有诗来。且夕畅饮三杯,身心了无一事。一枝花入上林春。两腋生风。烹茶无客至,得味有诗来。荆溪水味同三峡,阳羡茶香过六安。山家风味犹示淡,花下寻诗品妙若。

20、紫炫云霞梦,壶容日月情。

二、有关紫砂茶壶的诗句

1、另外,这个词牌大的特色和看点就是尾结的叠句,上下片两结皆以一去声领下三言三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写好了,出彩,写不好就是字的堆砌。这里叠句既不要重复而且要求要有意境,重要的一点是就是结句的要上、下片相互呼应,而初次填写这个词牌的的诗友往往会忽视这一点,这里作者的在这方面发挥的恰到好处,“享千般趣,百种念,一杯情”正好呼应上片的“醉左边客,右边我,上边星”,精当!

2、曼生景洲领衔——宜兴古今紫砂茗陶

3、另外,明清紫砂壶造型式样的变化也体现了制陶人勇于求变的设计思想。比如前面提到的康熙年间的陈鸣远,他力变明末的筋纹器形,从寻常生活寻找创作思路,以自然形体人壶,开创了紫砂壶的一个重要品类“花货”。

4、明清两代文献中常把时大彬与龚春并列,如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言“壶以砂者为上”,“供春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瓦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黄质而腻,光华若玉……”这些记载对龚春、时大彬制壶风格给于概括,同时也说明大彬是龚春以后的名手,他们二人制壶价值一样的高。遗憾的是传世的真品稀少。

5、转句“床头”二字朴实却精彩,环境、氛围立现。瞬间使人代入其中,将佳人独守空房,孤枕难眠,饮茶思人的情节一一串起。“相思泪”则点明所思之人。

6、题目中一个访字力压全篇,诗者以此为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直至云开见月。值得称道的是颈联,妙语如珠,转承无痕,使全篇结构紧凑,诗意畅达。

7、许国瑞制朱泥贴花四方扁石壶

8、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9、回复3——查看活动集锦

10、3182王寅春制紫砂圈钮酒壶

11、曹宜:字子犹,号筠石,汉军正白旗人,寅弟,善画,阎潜邱(若琚)有诗赠之。

12、吞云纳雾聚芬芳,饱吮天灵雅韵藏。

13、这首诗谋篇别致。开篇写江南烟雨,写茶女采茶,然后从茶的香味,联想到所有的茶香都在煮茶的紫砂壶中了。仿佛遥远的地平线朦胧隐约,渐渐的景物拉近,后给出特写。

14、更兼没有一丝棱角,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15、虽是用他人的铭文,由岩如刻在景舟的壶上,可谓锦上添花了。

16、金沙寺里无名耳,丁蜀窑中传世乎。

17、吴梅鼎壶铭:瓦壶天水菊花茶。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18、释义: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1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20、壶口与壶嘴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是因为,如壶嘴低于壶口,往壶里倒水时,壶水未满壶嘴就会先流水;如壶嘴高于壶口,倒茶时,壶嘴未出水壶口就会先出水。

三、紫砂壶诗词

1、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同乐壶纯属几何形体,反映紫砂壶艺的线条美。他取自生活中优美的旦形轮廓线条构成,壶的主体似一个蛋形的实体,提梁是蛋形的虚体,一虚一实对比强力,他的轮廓不仅有瞬间美,而且富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同乐提梁不仅是两种比较完整虚实形态的巧妙结合,同时又充分体现了紫砂工艺处理上全手工特殊的工艺技法,一虚一实,虚实相补,蕴藏着活力,自然形体美与壶艺美融合着一体,同乐矣!此壶创作于1992年。

2、©ZiYiLianMengCompany.Allrightsreserved.

3、释义:欢喜的和你吟诵并一起品尝紫砂壶泡出来的茶,羡慕你的潇洒和余情。

4、舌底鸣泉方自在,紫砂逸趣殊伦。

5、人生岁月几春秋。叶卷叶舒悟透。

6、全词清幽舒缓,声色俱佳,平实朴素却雕琢精巧,一茶一叶一春秋荡漾开来,如画卷徐徐展开。以香始,以叶终,卷舒品味间便是悠悠岁月,于平淡处蕴含深意,余韵无穷。

7、参阅:《朱泥宝记》第123页,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社,1993年8月1日。

8、3189当代徐汉棠制摹古取真款紫砂大亨大掇球壶

9、同样价格的紫砂壶,你更倾向多大的容量?

10、朱泥贴花镂空狮钮长方宫灯壶

11、3203周桂珍制紫砂鼎纹壶

12、一夜冰澌满玉壶。五更喜气动洪炉。门前桃李知麟集,庭下芝兰看鲤趋。泉脉动,草心苏。日长添得绣工夫。试询补衮弥缝手,真个曾添一线无。

13、承句一个“空”字,将未了之茶浸泡在水中描写的动人心弦,一种“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的丝丝感慨伤怀油然而生。

14、钤印:汪(底款);汪羊、寅仙(盖款);汪羊、寅仙(把下款)。

15、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紫砂的气质和锡器的气质是相类的,它们并不拥有名贵的材质,没有绚丽的色泽,有的只是暗哑的幽光,质朴的气质,所以它们的结缘其实倒是很自然的事情。遗憾的是,紫砂壶上的包锡覆盖了紫砂的本色之美和透气益茶之用,道光朝之后此种装饰渐趋没落,以致锡与紫砂分道扬镳。尤其传统锡器制作工艺式微,不能不让人扼腕。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多把镶玉锡包壶,可以一窥其魅力。

16、以花货为例,花货是紫砂壶的一个重要品类,主要取材于花草树木、瓜果蔬菜、鸟兽虫鱼这些自然形态,以提炼、取舍和夸张为造型手段,追求神韵而不唯形似。清康熙年间的陈鸣远是制作花壶的一代宗师。他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菱角、荸荠、慈菇等自然形体入壶,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自然天真、趣味盎然的艺术品。其传世作品南瓜形壶、包袱壶、束柴三友壶构思脱俗,深得自然物事的精髓,充满自然韵味。另外,紫砂壶以本色特性著称,它重视自然,重视材质的本身特色,讲究素色素饰,这正是道家“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所体现的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具体体现。

17、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18、何止风流压众芳,泡红煎绿紫砂香。

19、乡愁就在你呷一口的慢慢品味中。

20、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六首·其一》

四、写紫砂壶的诗

1、3195范国歆制谭泉海铭刻集思壶

2、邀夜月,对朝虹,倚窗闲煮茗香浓。

3、一把传统的紫砂壶,其完整的结构组织包括壶身(壶体)、壶嘴、壶盖、壶把、壶底、壶足等方面。其中,壶身是其主体,壶嘴、壶盖、壶把、壶底、壶足则是其附件。当然,每件紫砂壶的结构配置关系,是存在差别的。从下面几种不同样式的紫砂壶的基本结构图,我们可以得到更为直观的认识。

4、结句泪堕杯中,茶水荡漾,芳华不再之茶叶飘转无依,与此刻饮茶之人是多么的相似。

5、3191近代冯桂林制紫砂五头梅椿壶

6、643号作品王林侠(吉林)

7、宜兴紫砂壶,始于北宋中叶,盛于明清时期。它之所以享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是因为它所具备的优越的实用功能和它在材质、造型、纹饰、色泽上所体现的审美欣赏功能。

8、首句以“品”茶起,““三更”点出时间很晚了,应睡却未睡,何故?原是品“未了之茶”。可以想见,夜已三更,非品茶之时;茶味欲尽,无初泡之香。而主人公神思不属,此处隐约点出题中之“思”,却未明言,颇得婉约三昧。

9、首联以所感下笔,平实流畅。颔联中玉露云花形象生动,颔颈联以所见为基础着墨,以烹字为骨架,尤其是沁浮两个动词的使用更见神韵,加大了读者二次创作的空间,引人入胜。尾联再次以感做结,恰如其分,叹之有物,于情理之中见其淡泊之志。整篇作品诗意盎然,融情趣,意趣于其中,结构严谨。

10、推蓬望,高吟杜句,旭日散鸡豚。

11、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12、一般说,绝句的重点在后两句;本首绝句起句平平,略有牵强,对句用典无痕,尚好。转结句采用借事议论手法,“尽”炼字巧妙,卒章显志,穿透力寄强,亮眼。

13、以清心也可,淡绿透明,

14、789号作品李兆每(河南)

15、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16、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7、工从百变名悠远,意载千秋尊未奢。

18、到了清代,紫砂壶的制作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不少创新。新品种不断增加,式样和风格屡有变迁,工艺及造型艺术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清代乾隆年问的时候,紫砂壶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19、您把你多彩的茶叶装进茶壶,

20、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

五、描写紫砂壶的唯美诗句

1、3198近代愙斋款俞国良制南林铭段泥大传炉壶

2、在紫砂壶的历史上,也曾受宫廷用器繁缛之风的影响,采用过彩釉装饰和抛光工艺,尽管其效果流光溢彩,但终因有违紫砂壶的本色之美而仅仅成为一个历史印记。

3、吴昌硕壶铭: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梅稍春雪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4、束柴三友壶构思精巧,形制古朴典雅,是一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作品。壶身以松竹梅树桩集一捆,衔接巧妙,姿态各异,粗犷细腻相映,梅桩自然古趣,枝节、松嶙、枝叶、果实惟妙惟肖,刻塑精细,自然生动。壶身中腹一圈竹片箍捆,体现了全器的精妙创意,精彩绝伦,树干中心的结痂与嶙峋的处理,技艺超群,为一件形意兼具以及超现实概念的艺术造型。此壶创作于1989年。

5、康熙朝创烧的这批精美的宫廷紫砂珐琅彩茗壶,虽外施珐琅严重破坏了紫砂的透气性,亦丧失了紫砂泥独有的天然肌理之美,但故宫所藏一件制作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珐琅彩茗壶为故宫仅存,虽已残缺,但彩绘出自宫廷画家之手,弥足珍贵,且身桶饱满,气韵十足。

6、全诗饮茶思人,以茶喻人,立意新颖,形象生动!将红颜渐老,相思刻骨的感伤慢慢渲染,空间内萦绕着淡淡的忧伤。后,所有虚幻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独守空床,保持着一种品茶的姿势,思念的姿势,一任滴滴清泪落入杯中,青叶飘摇,茶香不再,即将被倒掉遗弃,想来心中必是感慨万千的。字字如茶,须细品方知其味!堪称佳作。

7、《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灶》唐·陆龟蒙

8、清乾隆御题诗松树山石图壶

9、紫砂流玉露,活水泛云花。

10、钤印:景舟手制(底款);顾景舟(盖款);壶叟(把侧款)。

11、曼生壶铭: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竹里半炉活火,丹井泉,宜延年。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吉,德茗饮。若絮杯水如名淡,应付村茶比酒香。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恐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所以为好。天鸡鸣,爆露盈。

12、这几件“大彬”款的紫砂壶,造型各不相同,嘉靖和万历出土的胎色较红,崇祯墓出土的从胎色及制作工艺上看比前期精细些,有的还刻有简单的文字题句。福建漳浦及陕西柳林乡出土的紫砂壶到矿宫博物院展出过,这两件壶给人的感觉造型古朴、简练、大方,胎色泛红,胎质不够细腻,表现出明式紫砂器的风韵。值得重视的是宋伯胤先生曾指出紫砂陶器断代研究方面需找出某些科学发掘品作为比较模式,并以江都县丁沟镇出土的六方壶为例,提出“大彬”壶的五大特点:

13、水兼九山南过村外,以入于海。而沟塍畎浍,隐翳竹树间。春时桃花盛开,难犬之声相闻,殊有武陵风概,隐者停云子居焉。一舟曰水光山色,时放乎中流,或投竿,或弹琴,或呼酒独酌,或哦咏陶谢韦柳诗,殆将与功名相忘,尝坐余舟中茗供,襟抱清旷,不觉度成此曲。主人即谱入中吕调,命洞箫吹之,与童子权歌相答,极鸥波缥缈之思云如此好溪山,羡云屏九叠,波影涵素。暖翠隔红尘,空明里,着我扁舟容与。高歌鼓*,鸥边长是寻盟去。头白江南,看不了,何况几番风雨。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晖,别有越中真趣。孤啸拓蓬窗、幽情远,都在酒瓢茶具。水*摇,晚月明,一笛潮生浦。欲问渔郎无恙否。四首武陵何许。

14、图12顾景舟制亚明铭文矮井栏壶底部

15、裁月贴云缝旧梦,约来李杜浪江湖。

16、白菜和蝈蝈还屁颠屁颠忙个不停

17、愿舍三餐美,度壶心暖。

18、题识:青松长乐。手制于阳羡蜀麓,时丁丑年(1997)秋月(壶底)。一九九七年八月(壶盖)。丁丑年制(壶内)。

19、紫砂中华〔中国·宜兴〕

20、 欲听鱼眼沸,移就竹炉边。

六、紫砂壶的诗句集锦

1、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

2、顾景舟一生发扬“工匠精神”,制壶工艺严谨,尤其擅长光器,线条流畅,一丝不苟。其存世作品已成为收藏家的抢手货,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近在网上见一顾景舟“山水纹紫砂壶”,其实就是传统圆器经典“掇球壶”。此壶质感清雅,温和大气,线条流畅,比例恰当,骨肉停匀,简练大方,制作颇见功力。壶身一面阴刻山水纹,一面刻行书铭文“山家风味犹示淡,花下寻诗品妙若”,与山水纹饰相得益彰。

3、3167曹婉芬制一明铭曼生提梁壶

4、显明题壶铭:山水主人,以之自乐。

5、就细节而言,紫砂壶得出水眼有独眼、网眼、和半球体滤孔几种形式,这通常因饮茶习惯的不同而不同。

6、3164鲍倩制腰线圆壶

7、《解连环·揆余初度》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8、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仲美、陈光甫、沈君用、邵二孙、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沈子澈、陈辰、徐令音、项真、陈子畦、陈六如、陈正明、邵亨裕、惠孟臣、徐次京、郑宁候

9、临江仙·诗壶在手做闲人

10、明代。虽然“程朱理学”处于正统地位,但道家思想在文人士大夫的思想里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明末清初,道家文化有着世俗化的趋势,在民间有了更大的传播空间。清代,由于道教文化清静无为的表征,甚至得到朝廷一定的扶植。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宜兴制陶人和参与制陶饰陶的文人名士的审美观念,继而影响了他们的艺术创作。

11、难以捉摸的脾气,没人愿意亲近。

12、醉左边客,右边我,上边星。

13、用珍贵的茶饼密云和双凤,还有刚擘开的缕金团。窗外的炉子已经点起,把扬水江南水倒进茶瓶,用风炉加热,小沸即可,再把研碎了的茶叶投入,便有白色泡沫浮茶汤上面,然后轻轻搅拌,便可斟饮。

14、目前故宫博物院藏有五件“大彬”款的器物,

15、春满玉湖随意酌,味馀诗思扩胸襟。壶上春秋,一盏清茶几首诗。壶中天地,餐应饮液看梅花。涧水初流碧,山樱早发红。龙山唇嫩碧芽香。午馀试枕味舜香。满颛清茶闲读画,一天明月夜谈诗。

16、心也可以清,琴弦颤响,

17、平壶留小啜,馀味带回首。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花碧。

18、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19、3206当代汪寅仙制姚志源铭诗句段泥高南瓜壶

20、转句化用清代汪琬“裁月镂云”句,以“裁月贴云”装饰心中的“旧梦”,来形容紫砂壶之精美优雅。作者神思,发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剪裁明月、粘贴云霞,以心中美的月、云来赋予紫砂壶出尘脱俗的品质,极为清新动!

1、3200周桂珍制大回纹圈壶

2、 田园淳朴处,牵车鬻畚,垒石支垣。

3、596号作品苏开元(上海)

4、西山诗社《特别推荐》‖紫砂诗壶杯诗词大赛获奖作品点评集锦

5、图3顾景舟制洋桶壶反面刻竹细部

6、壶嘴出水要求流畅。要求壶嘴中空与壶身通孔的关系合理,壶嘴造型要适合水流曲线,壶嘴内壁要光滑流畅,壶身出水网眼要多要爽,壶盖上的通气孔大小要合适,气孔要内大外小成喇叭形,这样不容易被水汽糊住,注茶时空气能及时进入壶内。

7、在茶壶的影子,我走过的

8、《九日齐安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落后、消极的一面。

9、此壶式为“文旦”别种,广口阔底,截盖自盖沿至壶体,圆弧曲线过渡自然,壶身重心放低,敦厚圆融。漏斗嘴,覃菇钮,耳形鋬,造工讲究,气韵混成。每见朱泥大壶多掺以熟料支撑,龙旦、文旦壶式尤其如此,乃因朱泥泥性不利单独成大器,需掺砂料手法来增加坯体强度。此壶以朱砂为胎,器表砂粒感更为立体。

10、旗袍、油纸伞;从古桥之下

11、作为一种商品,紫砂壶和其他所有的商品一样,在生产制作、销售时都是分等级的。一般来讲,紫砂壶可分为粗货、细货和特种货三个等级。粗货,即大路货,主要面向一般消费者。其器形特点是简练大方,做工相对简单,可以大批量生产,因此价格低廉;同时粗货紫砂壶也有较好的宜茶功能,实用。这类紫砂壶不具有收藏价值。细货,指由技术熟练的艺人制作、做工较好的紫砂壶。其形制以仿制历代名壶为主,有相当。

12、心情,是那么爽朗舒畅。

13、明清时期的紫砂壶,没有御窑生产,也没有被官府垄断。加之前后众多文人雅士参与设计、题诗、绘画、刻章,因此使它具有相对独立的设计思想,塑造了它质朴、简练、飘逸、古雅的风格特色。

14、钤印:尧臣壶(底款);尧臣(盖款);尧臣、吕记(把款)。

15、钤印:汪寅仙(底款);寅仙(盖款);汪、寅仙(把款);汪(壶内身款)。

16、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经典、传统、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西施壶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到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就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原料和工艺,形成独特的“双气孔结构”,这使得“保温”和“透气”两种相斥的特性,在它身上同时并存。有一种形象的比喻,它是会“呼吸”的。用它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西施紫砂壶价格品名:龙蛋,报价:2520人民币品名:线圆,报价:3150人民币品名:大圆竹,报价:4050人民币。

17、杨彭年传世名品,多为“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设计或刻铭,源于修补破损紫砂壶或因锡器较软易于刻绘而兴起的包锡手法的发扬光大是在清中期的朱石梅手上。《画林新咏》记载:“朱石梅仿古以精锡制茗壶,刻字画其上,花卉、人物,皆可奏刀,人以之比曼生砂壶。”他所制锡包紫砂壶的把、嘴、钮多为镶玉制成,壶把也偶用硬木为之,并常在壶体上题刻,其篆隶行楷皆具有遒劲俊逸之风。可以说,清中期除了陈曼生的文人壶盛行之外,以朱石梅为代表的锡包壶亦引领一时之风尚。

18、看大师、书画土丸中,怡情鉴。

19、《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焙》唐·陆龟蒙

20、邵康伯制双龙戏珠介字提梁壶

1、绑壶绳,未必能完全保护紫砂壶

2、3177清中期泉款题书画锡制六方井栏壶

3、下阕:以天籁入耳、菩萨清修承接上阕,画面顿觉由静而动,充满生机。但至此还不够,于是进一步阐述禅机,“人生岁月几春秋。叶卷叶舒悟透。”,以茶悟道,以“几春秋”呼应上阕之“夏又”。

4、“素面素心”的紫砂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的紫砂壶,一派繁荣景象,分析明清紫砂壶的设计思想,不仅是让我们回忆那段历史,那些艺师,那些参与制壶的文人墨客,也不仅是让我们品位那些传世名壶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气质神韵,更重要的是让今天的我们去深入思考如何传承与创新,而不仅仅只是流于“文化”的表面。

5、有很多壶友在私人订制紫砂壶时,不知道该刻什么壶铭好,下面是古今名家(部分)壶铭给各位壶友以作欣赏与参考。

6、欧阳修-北宋-《和梅公仪尝茶》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有关紫砂茶壶的诗句【146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