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用典故的诗句
1、从与作品的感情结合方式上看,“用典”大致可以分为“正用”和“反用”。
2、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3、“亦有陈东泣上书,陈东心似武陵渔。”
4、译文: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5、译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6、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8、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诗话词话”栏目:
11、写作议论文时,可明确引用前人之言或事,以引出观点,或证明观点;写作游记类散文时,可以引用名人故事、名人诗文、神话传说,以彰显所写之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写作历史文化类小品文时,常常需要广征博引,明用典故。
12、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意而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所以用典也就分为明用和暗用。
14、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5、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招隐士》极写深山荒谷的幽险和虎啸猿悲的凄厉,渲染出一种幽深、怪异、可饰的气氛,表达“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感情。而在王维《山居秋暝》里,此处“山中”清新秀丽、洁净纯朴,确实是适合隐居的世外桃源,所以王维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17、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18、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19、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释义)原宪家贫,但不愿迎合世俗去当官干坏事,后遂用“原宪贫、贫原宪、原贫、原宪室、原宪甘贫、贫非病、穷是病”等谓安贫乐道,生活困苦。子贡迎合世俗,生活优厚,后遂用“端木饫腥膻”谓品格低下的人家境丰饶。
二、反用典故的作用
1、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便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2、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胡说八道húshuōbādào(解释)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秘魔岩主擎个义儿,胡说乱道,遂将一掴成齑粉,散在十方世界。”(结构)联合式。(用法)含贬义。形容人说话没有根据。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正音)说;不能读作“shuì”。(辨形)胡;不能写作“糊”。(近义词)胡言乱语、信口开河、胡说乱道(反义词)有凭有据、言之有据(辨析)~和“胡言乱语”;都有“毫无道理地瞎说”的意思。但~多用于口语;“胡言乱语”多用于书面语。(例句)(1)我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2)星期日的上午;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听那个主教的~;也是一件苦事。
4、这正好和宋代的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意思相反,项羽不过乌江,李清照认为是气节,对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提岀批评。杜牧认为过了乌江之后,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这是反用典故。当代也有人写过杂文,就叫《项羽渡江之后》,写得很有意思。
5、尾联“海鸥何事更相疑”句典故出自《列子·黄帝篇》:
6、涸辙:水干涸了的车辙沟。见于《庄子·外物》:庄周到监河侯家借粮食,他不借,庄周便给他讲了一个寓言:我来的途中听到有人叫我,我环顾四周,发现是一条掉在车辙沟里的鲋鱼。我问他:“你叫我干什么?”
7、明用典故指在诗歌中一看就知道运用了典故,作用为使所表达的清楚明白。
8、《呦呦鹿鸣——屠女士获诺贝尔奖感吟集》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征稿活动从2015年10月13日正式开始,目前继续征稿。所有在10月13日之前投稿东瓯诗谭及相关网络平台的关于屠呦呦的诗词联,统统不算。所以,有兴趣投稿《呦呦鹿鸣》的诗友,请重新投稿一次。谢谢!诗、词、联和新诗均可,并附个人简介,如录用一并刊登。投稿电子邮箱:12027800@qq.com
9、“遥怜故园菊”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10、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11、“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13、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导地位。
1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5、汉江回,派作九龙盘。
16、全本《毕淑敏散文》整理汇总
17、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8、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19、**************************************
20、拟固定在每周一推出一期温州当今诗人专辑,每辑发20首诗、词或联原创作品,并附作者个人简介和照片。
三、运用反语的古诗词
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2、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3、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关于“用辞”,也可以分为借用、活用和反用。
6、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7、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8、典故是:持节云中,指汉文帝与冯唐的故事。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匈奴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魏尚被文帝贬官,汉文帝派遣冯唐“持节”赦免他的罪过,使其重任云中郡太守。
9、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10、辛弃疾用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抒发自己政治上不得意的心情,同时也告戒朝中当权者: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得宠一时,也归于尘土了。
11、“新诗园地”栏目:
12、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13、在诗词创作中用典故,并非是一开始就流行的,像早期那些五言古诗,句法就很接近于散文,就这么平铺直叙下来,比如《古诗十九首》这首:
14、这首诗开头诗人写友人盛情宴送与自己痛苦心态,于是“拔剑四顾”,悲从中来,心绪茫然。而茫然的心绪与友人的盛情形成极大反差,曲折反映出离京时思绪起伏不定的心态,揭示出世路艰险在他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从侧面切入了本题。
15、“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北辰”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通过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文的感慨。
16、特邀顾问:陈文林、刘妙顺
17、用典还有许多讲究,不是说你随便想起个故事丢进诗里就行了。诗人搞创作,这是个技术活儿,用典故,要用得巧妙、用得恰如其分。
18、据《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反用典故的作用【58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