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能随便吃肉吗【123句文案】

一、古代人想吃肉了怎么办

1、在先秦的时候,能够吃肉,往往是身份的象征。比如说,《曹刿论战》当中就曾明言: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里面的肉食者,就是指代了那些居于社会高位的达官显贵。

2、如此优厚待遇,却也常叫好些“野史迷”们大惑不解:不就是三天吃一餐肉嘛,这算得上什么福利?确实,在许多评书演义乃至“古典名著”里,古代好汉“大块吃肉”的名场面极多。放在今天互联网上比较火爆的穿越小说里,“穿越者”回到古代后大吃二喝,享受各色肉类美食的剧情,也常看得多少读者咽口水,恨不得穿越过去体验一把。怎么到了真实的古代史上,国子监生吃口肉馒头,都成了三天等一回的奢侈事了?

3、再比如:《礼记·王制》中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4、在汉唐时期,国内还有大批草场可以放牧,羊肉也比较常见。

5、当时为了避讳自己的名字,朱元璋将猪肉改名为元宝肉,这样既可以随便吃也不犯忌讳。在古代君王都注重名字避讳一件事情,一般新君登基之后,都会将其他弟兄的名字做出改变,比如清朝的雍正登基之后,将兄弟们名字中的胤改为允,这样就不会冲撞到自己的名讳,显示自己的地位。

6、酒店老板还颇为惊讶,因为即便是行脚僧人不忌荤腥,一般也不会吃狗肉。

7、在思虑了多天之后,朱元璋决定将猪肉命名为元宝肉,这样的称呼既喜庆又避开了自己的姓氏。而这件事还闹出了笑话,朱元璋在一次用膳的时候吩咐御膳房做一道元宝肉,御膳房新来的厨子领会错了意思,将肉做成了元宝的形状,菜端上来之后,朱元璋见了觉得啼笑皆非。

8、他的哥哥袁宏道也是如此,宏道有一首诗歌的题目就是“余素食三年矣,偶因口馋,遂复动荤,辄尔有作,用呈诸衲,不独解嘲,兼亦志愧云尔”,坚持三年素食实属不易,但终还是打熬不住,于是又吃起酒肉,虽然是满心的惭愧,总归是前功尽弃。

9、这样的例子有多,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平时完成先生功课的时候,在遇到敏这个字都会少些一笔,而在读的时候也会念成密,先生刚开始还很奇怪,后来才知道林黛玉的母亲名字中有敏这个字。林黛玉这样做是不敢直呼母亲的名讳,删减笔画和读错音都是为了表示孝道,由此可见古人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有多重视。

10、古代人,尤其是宋朝以前对猪肉其实很不待见,《礼记》中就有写到“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豕就是猪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人认为猪肉地位在牛羊之后。

11、以前是土盐,现在改成加碘盐了。

12、古代人吃肉的方法很多,所有牲畜的肉都可以称为肉,但是当您打开中国北方和南方的餐馆菜单时,您会发现当今汉族餐桌上的肉指的是猪肉,其区别在于牲畜种类的名称,通常是牛肉。肉和鱼肉猪肉,北京风味猪肉和木晶须等羊肉——都是猪肉,而葱和红沙朗牛肉清楚地表明所使用的成分是牛肉和羊肉。猪肉菜更常见。但是在中国饮食史上,猪肉在古代一直没有占据很高的位置。此段落可以解释为不同类别允许的不同类型的肉。另一种解释是,牛肉比羊肉高贵,羊肉比狗肉和猪肉高贵。

13、比如唐诗曾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说法。这就证明了,当时普通老百姓家里,已经有了用鸡肉去招待客人的能力。虽然还是比较奢侈,但至少肉食已经不再是达官显贵的特权了。

14、说它是煨,却少了文火一昼夜的精心,

15、普通老百姓吃的都还是狗肉和鸡肉比较多。因为狗肉和鸡肉获得比较容易。但是,狗是用来看家,鸡则是需要生蛋。在没有客人上门的时候,都不可能会杀鸡。所以,唐诗中“故人具鸡黍”,就反映了民间的风俗。由于古代没有现代化的养鸡场,靠着自然野生养鸡,鸡的数量也是有限。一般来说,都是一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有机会吃上鸡肉。

16、2.牛肉很难吃到,《礼记》之中,有规定:诸侯无故不得杀牛。在五代十国时期,也有相关规定:不是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耕牛是不能食用的。在元明清时期,也有规定:如果不是耕牛不能用了,那是不能私自宰杀的,而且不允许开设屠宰牛的作坊,一旦查处,那都是重罪。

17、比如先秦时期的饮食就有明确规定,《国语·楚语下》中记载:“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18、那时候的人把天的盐叫做卤。古代早人工采制的盐可能是海盐。古籍记载,炎帝时的替沙氏发明了用海水煮盐的方法,史称“宿沙作煮盐”。宿沙氏应该是传的人物,实际上,初的煮盐方法应该是生活在海边的老祖先们,经过了期的探索和实践而得来的。也许,是宿沙氏将煮盐的方法提升并推广开來后人也就将采制海盐的发明权归到了他的头上。除了海盐以外,古代的人还吃湖盐。湖盐又称池盐。由于关和气候的原因,内陆的盐湖结晶出了盐,而这种盐又被祖先们拿来食用历史上古老的河东盐,又称“解盐”、“潞盐”,就是河东盐池在风和太阳的发作用下自然生成的食盐。河东盐池出现在很早的史籍中,由此推断采盐的历史可能并不比海盐晚。

19、苏东坡是一位美食家,他对猪肉挺有研究。

20、单看这个就知道,“三天一顿肉”这事儿,对于大多数古人来说,真是大福利。

二、古代能随便吃肉吗

1、苏东坡爱虱子,却不爱比虱子个头大得多的鸡。这是因为虱子不能做成美味,而鸡却是苏东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袁中道《书〈戒杀文〉后》说:

2、于是苏东坡就问:放在我碗中的这些肉,究竟是肉呢?还是素呢?

3、从在唐朝之后的宋朝,吃羊肉更是成为了一个全民的热潮,宫廷里每天杀羊吃羊肉竟然达到了350多头,这个数字也是惊人了。但是很多人奇怪,当时是没有猪么?为什么都不吃猪肉?其实,猪肉在民间也是有吃的,只不过当时有个现象而已,那就是富人不吃猪肉,而穷人又不会做猪肉,这就造成了猪肉境遇的尴尬。不过好在苏东坡创造了东坡肉,甜甜腻腻的猪肉香滑可口,这也是为猪肉的普及增添了不少的话题。

4、其实,有的时候不需要我们去和老一辈的人说谁对谁错,因为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生存理念不同。我们可以去慢慢的引导他们,去慢慢的感染他们。可以和老人们说说年轻其实没有什么不可以。以前因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思想不同,所以认识事物的观点就不会相同。

5、在鸿门宴中,项羽见樊哙冲进了帐篷中,便下令让樊哙喝掉了四升酒,并赐给他了一条大猪腿,樊哙直接拿出刀,切切就生吃了,项羽被樊哙的举动所震撼,并不停的称赞樊哙。但是实际上,有人却提出了质疑,让樊哙吃生肉,还是猪腿,这分明是羞辱他,怎么能是称赞他呢?

6、咳咳……作者古言写的棒,我每本都看过了,去年好像写了本武侠,我还没看,先推她的古言吧,就是感觉作者的爱情戏比较苦手,emmmm,其实好像大多数,走剧情流的作者,爱情戏,都偏弱,不过没关系啦,正对我口味,哈哈。

7、苏东坡一边吃鸡,一边为所吃的鸡做佛事,既不耽误鸡的升天,也不耽误自己的成佛,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需,实不失为一石三鸟的聪明之举。

8、在经历过休养生息以后,到了盛世国家经济发达,百姓生活自然也变得富足,平时吃个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只是寻常事。所以在古代,想要吃上肉首先要看天时,不走运遇到了乱世,满眼都是饿殍千里,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纵使有肉吃,咽得下么?

9、地方做官,旱灾、蝗虫、乱民、打仗,都发生了,男主被拘在主将身边处理民政,女主城墙上一刀一个不停拿五杀,恩,不愧是我爱吃肉的女主。

10、吃缸子肉必须要吃个馕,窝窝馕或包谷面的馕!

11、从“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诗可以看出狗肉是可以吃的,比如樊哙就是杀狗的。

12、除了吃肉以外,鸡鸭还可以下蛋。

13、南北朝时期,北方和南方吃肉的习惯,也是截然不同。因为在北方,多半都是由原本的北方游牧民族所统治。而南方,则是以原汉民族为主体。

14、所以《水浒》中,好汉大块吃牛肉,并不稀奇。

15、中国的文人讲究任性,追求自由,可也懂得仁慈,提倡博爱,更何况惜生戒杀能够为自己和亲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福分。于是他们就在惜生与杀生之间徘徊。

16、本文摘自《道冠儒履释袈裟》,作者:张松辉,岳麓书社出版。

17、2017年春晚已经被剧透了?

18、猪肉另外一个不受欢迎的原因,便是始终给人一种不干净的感觉,不光是古代,以至现代的一些农村,很多人家圈养猪通常都是把猪圈养在厕所旁边,猪食杂,无论是什么东西,都吃下去,更喜欢在污泥粪便中打滚,《百草纲目》引用《林氏小说》的话指出:“豕食不洁,顾谓之豕,水畜而性下喜秽也。”

19、到了相对稳定的明清时期,吃肉的政策才再次有了大的变化。

20、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禁令,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牛则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尤其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杀马杀牛更是重罪。当时汉朝开始对匈奴用兵,而汉朝本身并不盛产马匹。所以在当时,任何人只要敢杀马,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了。

三、古代人怎么吃猪肉

1、这一方面说明古代等级森严,不可僭越。不仅仅是吃得起吃不起的问题,而且是身份的体现。但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肉食品的极度短缺,祭祀这么重要的活动,尚且不能大肆铺张,所用祭品极为严格,日常生活也就更加苛刻。如果是普通百姓随便吃顿猪肉,恐怕会招致麻烦。

2、既然鸡生来就是要被杀掉的,那么无论谁杀也就无关紧要了,而且自己杀了,既可免别人多费一事,也可免别人多造一罪孽。如此想来,自己杀鸡也不失为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

3、特别到了大冬天,出门在外,吃上一口热腾腾的羊肉,感觉不错。

4、再往后,到了宋朝,肉食则进一步被放开了。当时吃牛还是犯法,但法律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了。所以,在《水浒传》中记载的那些英雄好汉,去一些酒家当中,往往也敢喊上一句‘来二斤酱牛肉’。在当时敢这么喊的,肯定都是一些强盗或者匪徒,这也是为了证明梁山好汉不受法律约束。但是另一方面,那些酒家既然能够拿得出牛肉,就说明当时的法律,已经远不如汉朝的时候那么严苛了。

5、而中国南方农民古代也不容易吃到大米饭,这是要高价出售的,自己往往吃一些较差的米和粗粮。

6、清末民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养牛技术比以前好了,牛的数量比以前增加。民国建立后,中国迎来了新思潮,人们开始吃牛肉。

7、所以,当时国内养羊的人不多,羊肉也比较少见。

8、第鸡鸭才是吃的多的。

9、古代和今天不同,吃鱼基本都得靠水。

10、而牛肉,虽然味道好吃,古代的人也是很青睐的,但是古代和现在不一样,古代牛是耕作的工具,所以说当时如果宰杀耕牛那是犯法的事情,所以说一般的人是不会杀牛的,市场上的牛肉也比较少见,因此牛肉价格自然也就很高了,一般很少有人买得起,也不愿意去吃,当然《水浒传》里面的好汉,他们是不在乎价格的,只要自己开心,哪怕贵一点也愿意去吃,牛肉也是强身健体的食品,比起猪肉要有营养的多。

11、起初只是用采集来的树叶去遮盖后来通过猎杀动物获得动物皮毛去包裹再后来渐渐的人类学会了编织,用丝绸,麻做成的衣服。

12、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吃什么,当然更加严格,《礼记·王制》载有: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从这里来看,牛羊是排在六畜之首,普通人还真吃不到牛肉,不仅普通人吃不到,就连诸侯都不一定能吃。

13、古代范围太广了,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吃肉喝酒。往往古装影视剧给人的感觉是古人都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其实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多数情况下只存在于上层人士。

14、古代也没有冰箱,除了极少数咸鱼以外(盐价格昂贵,咸鱼也不便宜),所有鱼虾都是新鲜,都是捕了就吃,难以运输较远。

15、早期农耕当中,并没有牛耕田,而是作为一种军队的战斗力出现的,战国时代,齐国就用了火牛阵击败了燕国,诸葛亮讨伐曹魏,也用牛充当运输工具,不过牛耕田在三国也已经出现了曹操击破袁绍后提到: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

16、古人早用的是铜铁所做的针也有少量金银材料的,根据调节目的的不同做成不同的制式,也就是所说的“九针”。与其他铁器一样,锻打、塑形、拉长等工序后,就变成了针具。但是受到冶炼技术的限制,针会比较粗苯,尤其是毫针。目前一般所说的针灸针就是毫针,现代临床以不锈钢为主。

17、祖祖辈辈经营高档奢饰品的主,可想而知,比家里有矿还富裕。

18、1.古人肉食的主要来源是羊肉、鸡肉、鱼肉、狗肉,还有其他一些野味;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情节:曹操逃难到了吕伯奢家,吕伯奢赶紧出去买酒,吕伯奢家人在厨房磨刀宰羊准备款待他,结果曹操以为吕伯奢的家人要暗杀他,所以他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于是把吕伯奢的家人全部杀掉了,离开的时候吕伯奢正好打酒回来,曹操把他也杀掉了。

19、现在几乎人人都爱吃的猪肉,古时候富人不爱吃,穷人不会做,苏轼的“东坡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出来的。

20、唐宋以后,随着农业技术的大发展,民间吃肉就越来越多。到了明清,吃肉也是寻常事。

四、古代人怎么吃肉的

1、因此,老百姓吃顿猪肉就很困难,是很不容易啦哈。

2、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等级尊卑制度是严格的,古人觉得,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万不可失了礼仪,轻则得罪达官显贵,重则丢了性命。

3、直到后来有一天,朱元璋闲下心来,去民间走访。

4、如果外地游客问起来,要用一句话解释清楚什么是缸子肉,可以套用一句歌词的格式:大锅羊肉的弟弟、盆盆肉的弟弟,它就是缸子肉。

5、看天时——盛世酒肉乱世人肉

6、现在生活提高了,猪肥肉没人要了,大家到市场买都买排骨,生活好了都嫌猪肉不甜不香不好吃,认为养饲料的猪肉,不是散养的自然黑猪,我总觉得现在猪肉吃多的原因吧。

7、中国很多地区有吃狗肉的传统,但主要是在唐宋之前,以春秋战国秦汉为主。

8、猪肉在古代是一种廉价的肉:“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虽然这里提到了吃猪肉,但并不普及,开始普及,还是苏东坡被贬之后的事情了。

9、到了经济更为发达的汉代,汉代名士闵仲叔“日买一片猪肝”,相对于平民,伙食已经是“质的飞跃”。

10、对于禅宗的人来说,无论说它是肉还是素,都是一种分别、执著的表现,应该说它既是肉也是素,既不是肉也不是素。既然肉和素没有差别,那么吃肉和吃素也就没有差别了,于是吃肉也就等于吃素了。

11、后来由于中国人口猛增,关内土地开发殆尽,土地又都是私有制,就没有大规模放养的草场了。

12、当然,穷人就算买不起肉,吃到肉的方法也不是没有,古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百姓有时候会自己上山打猎,下河捞鱼,如果有富余的话除了卖掉补贴家用外还可以改良伙食,另外家里意外死亡的家畜家禽如果卖不出去也可以自家吃掉。总之人只要活着,总有办法改良自己的生活。

13、细品文意,每次山妻为他送来肉食时,他为了不拂山妻的一片美意,总还是把这些美味吃下了,只是忘不了要在吃完后告诫一声:下不为例。据“间或”一词,袁中道还是不时地吃一些肉,于是也就不时地需要说一些“下不为例”之类的话。

14、这能够看出,古代的生产力低下,即便是普通低廉的猪肉,寻常老百姓还是没有能力把它当成主食。而宋朝的达官贵人,是不屑于去吃始终和污秽为伍的猪身上的肉的。即便是苏东坡,也是在被贬官落魄之后,方才降下身份,做一锅东坡肉的。

15、综上所述,古人吃肉是不可以随意的,它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因为当时中国正处于小农经济时期,人们想要的不过是吃饱穿暖,像肉这种奢侈品一般人家买不起。

16、郑琰觉得吧,穿越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其实也不太难混。穿越界发展到今天,各种模式的穿越指南层出不穷,几乎涵盖所有类型,造福了诸多的穿越者,凡是你能遇到的穿越类型,几乎都有了前辈经验以供借鉴??依葫芦画瓢就行了。只是几乎。郑小朋友活蹦乱跳地长到了七岁,才发现??她爹是奸臣!还是个做了不少坏事得罪了不少人的奸臣。哪位前辈能告诉她,她该怎么办?

17、且不谈好吃不好吃,古人养马本来就很少,马匹价格本来就极高,哪里还能去吃呢?

18、而且千万不要以为,唐朝人“大块吃肉”都是这么难。唐代一大特点,就是有钱阶层会吃肉。以《北梦琐言》记载,唐朝曾有富商上演吃鸡“每年不下数百只”的奇特景象,还有人坚持四十年每天“日食鹿肉三斤”,四十年吃掉四万多斤鹿肉。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则又是另一回事了,除了“饥而无食”的穷农民和白居易这样的穷官外,即使长安城的普通市民,也基本多“菜食”。

19、对于这种具有地方特色并且带着浓浓年代感的美食,相信大家看到都流口水吧。大家以后有机会到新疆旅游一定要尝尝哦!

20、第鱼肉不容易吃到。

五、古代能吃肉吗

1、中国许多节日与吃有关,正月十五吃元宵,寒食吃煮鸡蛋,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寿辰要吃长寿面,过年要吃饺子。诸如此类,说明一个问题,物质匮乏,不是想吃就吃,只有到了节日,才无论如何想方法吃一下。

2、不就是三天吃一顿肉吗,这有什么好专门强调的?

3、东汉灭亡后,虽然后来晋朝又短暂的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但是很快,中国就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

4、战国时期《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就是孟子在给齐宣王描绘的王道乐土世界中也曾说过,七十者可以食肉。在孟子的话中,就是人活到七十岁才能吃到肉,可谓是一个理想中美好的极乐世界了。 所以,社会上层阶层贵族官僚都很少有机会吃肉,不用说普通人了。

5、一些老百姓,去打猎获得野味,满足吃肉的瘾。如猎人去深山老林打猎,可以吃上野兔、野猪、穿山甲等等野味。游牧民族普通民众的肉食我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普通民众也是很难吃上肉的。古代游牧民族养牛马羊,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出售,以及换取粮食、茶叶、铁锅一类的生活物资、游牧民族是舍不得吃这些牲畜的,因为昂贵。吃的肉,也是一些老弱病残的牛羊,大部分需要留着卖钱或者繁衍更多的牲畜。

6、好像古代做官的都会碰到些,科举、兼并、北方蛮夷南下,女主把国家比作自己的孩子,希望能为它考虑十年百年,甚至几百年,也是碰到了一个好老公,样样包容她,也碰到了一个好皇帝,听得进劝谏。结局不算皆大欢喜,世事总是难尽如人意,但这样已经很好了。

7、如果当时的梁山好汉,敢在酒家喊一声‘来二斤马肉’,那估计官府真的会很快查过来。

8、萨沙第8632条回答。

9、他发现街边的商贩没有一家是卖猪肉的,经过打听,才知道人人都怕被定罪斩首,就都在专门避讳这个。

10、第三种办法是用“世无不杀之鸡”这一借口来安慰自己。

11、吃肉是有钱人的专属

12、俘获了众多食客的胃,让诸多游客流连忘返!

13、在商代,中国人吃肉很少,毕竟粮食都不够吃。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其实就是大办宴席、酒肉敞开吃,就是相当高的赏赐了。

14、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我认为不可能,再说那时候养殖业,农业也并不是很发达,不可能人人都能过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还有那时的酒的度数没有现在高可以当饮料喝,规定了天子使用牛肉,诸侯食用羊肉,大夫使用猪肉狗肉,普通的老百姓没肉吃所以说在古代能吃到肉的非富即贵都是有钱,人家古代能吃的人无非也就是猪肉。

15、看地域——山野虽远但有肉吃

16、到了宋朝,羊肉曾取代牛肉成为高级食材,像苏东坡就曾经吃羊肉吃到反胃,但后来被贬,还是每月按奈不住去吃一回羊肉,虽然当时他有罪在身,严律禁止罪官吃羊肉,苏东坡还是找一些羊骨头回去熬汤解馋,所谓的“东坡肉”,也是贬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发明出来的。

17、在这一历史时期,人们拥有个人财产,就有了商品交换和买卖,于是就有了野生动物之驯养。早定型的“六畜”,就是马牛羊鸡犬豕,之后就有了六畜、六兽、六禽。

18、天子九鼎祭品是: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称之为太牢。只有两样是新鲜的,其余都是腌制或者干制的,恐怕冷冻的较少。

19、那么,当时的人,主要吃什么肉呢?

20、苏东坡:集解决矛盾方法之大成者

六、古代人想吃肉了怎么办

1、当然了,当代人,有些变态的还什么都吃呢,更何况是古代人了。你也不想想,他们拔完象牙后,放着大象肉不吃干嘛。

2、第狗肉吃的不多,马肉不吃。

3、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对牲口的阉割技术不发达,猪是不阉割的。

4、我想吃肉文的女主们,基本都比较自立自强的,这本同样。这本小说沿袭了作者一贯的风格,男主做官后就外放,然后开始搞事情。男女主一开始是把对方当合作伙伴,中间部分男主已经想开始和女主培养感情了,女主却还是当把男主当合作伙伴,男主以诗寄情,可惜女主榆木疙瘩,以为男主和其他诗人的闺怨诗一样,是对不得志不受朝廷重用的抒发,笑死我了。

5、真正好吃的羊肉,主要是北方购买甚至从北方金国、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进口。

6、历史上的朱元璋,早期家境贫寒,其为了生活,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后来凭借自己的才能,英勇作战得到了赏识,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推翻元朝暴政之后,便建立了自己的大明朝。由于朱元璋出身贫寒的经历,自幼并未吃过太多的美味佳肴,但当了皇帝之后,其享受到的美味实在是太多了。

7、同意楼上的,看新闻吧,中国的幸福美满,外国的战火纷飞,祖国的美好未来,一切尽收眼底。其实古代人的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也是看对了人,不是每个人见面了就这样,就像我和我朋友都贯彻的一句话,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看和谁吃,找个好朋友,弄几个小菜,喝的一酒方休,也很美好,呵呵前提是第二天你们都不上班

8、这是祭祀的规模,如果是宴会和招待,那么也是如此,不能超过这个规制。

9、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绝大多数人吃饭的时候肯定要配上肉菜,不然如果吃不到肉,或者是只有蔬菜的话是根本无法吃下去的,当然这个现象在古代同样也是很常见的,毕竟谁都喜欢吃肉,古代的肉和现在基本上一致,也都是以牛羊肉为主,但是古代牛肉和羊肉相对现在来说更为罕见,因为价格原因,大部分人都是吃不起的,而猪肉和现在一样,都是属于便宜的肉食品,所以说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

10、每鼎的食物也不相同,并且有明确的规定。

11、但是到了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期,往往一个国家经济条件变差,尤其古代常常会有天灾,在太平盛世国家可以出资援助灾区,但要是到了乱世,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一个旱灾涝灾亦或是蝗灾的发生,会之间让一个地区的人每天徘徊在生死线上,没有粮食,饿死冻死卖儿卖女,沿路乞讨逃荒都是常态,更别提吃什么肉食了,但凡能活下来都是幸运。

12、很多时候,家里的牛还需要你去官府备案,如果牛死了,官府还会派人来查验。只有当耕牛老弱病残时,才会吃掉它。

13、童年回忆里的两个问题少年:

14、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粮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的一个是肉制品消费量的增加。当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时,以吃饭为主,食物含量以食物为主;当物质基础逐渐改良时,谷物和土豆食品所占的份额逐渐被肉和蛋奶所取代。

15、从古至今,我国就是农业大国,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也足以体现富国强兵,“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就足以说明人们的温饱始终都是排在第一位,想要解决温饱除了耕种之外,就是战争了。

16、至于说牛,从汉朝开始,在接下来的上千年时间里,都是不允许随意宰杀的。在很多时候,牛甚至需要到官府去备案。如果牛死了,官府还要下来查验。

17、在唐宋之前,也就是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国人吃肉不多。

18、在清朝时候,许多文人雅士敛财有方,烹制了很多肉菜。如年羹尧大将军、地主阶级文学家袁枚,发明了许多肉的做法。但是,普通老百姓吃肉也是很奢侈的事情。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每日到酒馆里也是吃不上肉,只是问了茴香豆来做下酒菜。

19、再如《木兰辞》中描述的:“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0、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诸侯、官僚、士大夫贵族不能无缘无故杀猪宰羊,这就限制了贵族官僚的食肉数量和食肉品种。

1、在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之后,北方都是被游牧民族所统治,肉类是游牧民族的主食,普通老百姓可能有机会吃肉(羯胡鲜卑更是吃人)。当然,只有归属于游牧民族的汉人才有机会吃上肉。

2、字数:24阅读时间:7分钟

3、参考资料:《辽宋夏金社会生活是》《明代社会生活史》《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民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古代能随便吃肉吗【123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