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为什么入狱(公冶长是哪里人)

1、公冶长是哪里人

临淄公冶长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小张王村南约百米处,为齐国诸邑人。传说他具有特异功能,能听懂鸟语,曾任过齐国莒大夫,是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之一。据《论语》等记载,因为他德行高尚,孔子非常喜欢这个学生,后来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2、公冶长为什么入狱

每天一“语”(公冶长篇):学《论语》原文,温先人语录,悟生活乐趣《公冶长》十一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释义: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是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感悟: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2.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注释:申枨(chéng):孔子学生。(如侵权请告之必删;如理解不对之处请斧正。谢谢!)#公冶长简介#

3、公冶长简介视频

他何德何能让孔子把侄女嫁给他不仅有能力,而且严格要求自己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是孔子的一个学生,名字叫南宫适。孔子在提起南宫适时这样说:当一个国家井然有序时,他不会被埋没,当一个国家混乱不堪时,他也不会受到迫害。后来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宫适,可见,孔子对南宫适的评价也非常高。据史料记载,南宫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姓南宫,名适,又名韬,字于容,所以经常被人叫做南容。他和公冶长一样,也是“七十二贤”之一。在史书中,有关南宫适的记载不多,在论语里也只提到了三次,所以想全面了解南宫适这个人。其实是有难度的,但是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说明他的人品的确信得过!在《论语 先进》里也有提到南公适,内容是这样的,南荣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意思是南宫适经常诵读白圭这首诗来鞭策自己,因此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通过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看中南宫适,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认为他是个有能力的人,无论国家秩序是否正常,他都不会受到影响,另一个是他每天诵读白圭。可能有人会不解,为什么诵读白圭就说明他是个好人?因为《白圭》是《诗经大雅》中的一首诗,内容是: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而出话,敬而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言行非常重要,不能随随便便做出什么举动,也不能说话不慎重。如果一块儿白玉有瑕疵,我们可以通过抛光的工艺把上面的斑点磨掉,这样就可以拥有一块儿无暇的好玉。但是如果说错了话,就很难挽回了。这首诗里蕴含着深刻的德、礼、仁的道理,南宫适每天都要反复诵读白圭这首诗,大概是在提醒自己谨言慎行,因此可以判断出他是个对自己要求极高的君子。事实证明,南宫括的确是个有出息的人。他是周文王父子兴周灭纣时的一位贤臣。周文王去世后,他又帮助周武王打天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后,他先让南宫适把商纣王搜刮百姓财物而建立的鹿台拆了,并把鹿台上的财物分给贫苦老百姓。之后周武王又让南宫阔把商纣王的粮仓都打开,把粮食分给忍饥挨饿的难民们。南宫适不辱使命,把每件事情都办的非常好。周武王很高兴,对群臣说,我有戡乱的大臣八人,南宫适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周武王还赏给南宫适一块封地,位置就是现在河北省南宫市区境内!#论语公冶长#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4、公冶长朗诵

孔子的弟子公冶长能够听懂鸟语,本来听懂鸟语是一件好事,可是没想到他因此惹到了一起官司。一天,一只鹞鹰落在他窗口鸣叫,他听懂了这个鹞鹰的意思。原来鹞鹰发现了一只死獐,鹞鹰想让公冶长和它一起分享死獐。可是公冶长自己独享了死獐,鹞鹰一点好处没落着。鹞鹰对公冶长的自私自利很是生气。又一天,鹞鹰又告诉公冶长有死獐的消息。公冶长马上跑到死獐的地方,没想到那里有许多人。公冶长怕别人抢走死獐,冲进人群喊道:“那是我打死的!”他本以为看到的是头死獐,没想到看到的是个死人。人们以为是他打死了这个人,于是把他送到了公堂。公冶长为他的背信弃义言而无信和冒冒失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微头条打卡# #情感# #今日头条#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5、公冶长事迹

2.《论语.公冶长第五》 第一章【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行正获罪,不累其德!李炳南老先生在《论语讲要》里说,“公冶长为孔子弟子,史迁谓为齐人,孔安国谓为鲁人”。公冶长是孔子的学生、弟子,“史迁”,是指司马迁、他是太史官,所以称他为史迁,或太史公,他写的《史记》。太史公考究说公冶长是齐国人;孔安国是与司马迁同一时代的汉朝大儒,他说公冶长是鲁国人。我们相信他们两个人的考究都有依据,至于公冶长到底是哪国人,我们在此也不必执著,反正齐鲁也是交界的邻国。李老先生引南北朝时期的经学家皇侃的《论语义疏》,皇侃又引范宁说,“公冶长行正获罪,罪非其罪,孔子以女妻之,将以大明衰世用刑之枉滥,劝将来实守正之人也”。这个意思讲得好。公冶长实际上 “没有犯罪”,他的行为各方面也都没有不检点的地方,可是被冤枉了。罪非其罪,不是真正的罪,所以孔子不计较,不仅不计较,还把女儿嫁给他,当然是肯定公冶长是一位贤人。孔子用这个行动来表示,公冶长是值得做自己的女婿的。要知道,做孔家的女婿,如果品德不够资格,那是做不上的,孔子的门坎很高。孔子这么做,也正表明了公冶长确实是位贤人君子。皇侃说,孔子这么做,有一个隐含的意义,“将以大明衰世用刑之枉滥”,这表明什么?这位主政的人,这位判决的官员,是在滥用刑法。公冶长被关起来之后,还被在脸上刺绣,就是刺了一个印,表明他就是犯过罪,这是属于终身的耻辱,但是他是被冤枉的。孔子把女儿嫁给他,也是显明春秋时期是乱世,判案子判得不真实,用刑用得冤枉,很泛滥。这也是孔子用这个行动,劝将来的这些执政之人、执法之人,不可以滥用刑法,冤枉好人,对案子要判清楚之后,才能动刑,否则真的是冤枉了一个好人的一生。

6、关于公冶长的简介

诵读《论语》公冶长第五 5.22【原文】子在陈,曰:“归与(欤)!归与(欤)!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译文】孔子在陈国的时候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学生们都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文采可观,但还不知道怎么自我节制!”【解读】这一章可以看作是孔子对自己理想的进一步思考和打算。孔子周游列国,目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推行仁道的,以仁道改造这个纷乱的社会,但见自己的仁道不得推行,又不甘心于这样的结果。于是想到要把自己的仁道传诸后世,所以想到了家乡的弟子们。体现了孔子此时极其复杂矛盾的心情。言外之音,有感慨“人生苦短”的味道。#公冶长简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公冶长为什么入狱(公冶长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