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冉飞哪里人(秦腔冉飞专辑)

1、秦腔冉飞专辑

前段时间看到头条上有文章、包括近几年来很多声音,把米春胜、冉飞、邓增奇这几位板胡演奏员称为大师,真的是浅薄无比!听一下上世纪80年代易俗社的演出伴奏,就知道差距何啻百倍千倍了。不可否认,那几位演奏员的专业水平是不错的,他们能做到伴奏的音律统一、腔到手到;但他们仍然只是停留在把音符拉够、把唱腔伴起来、可以完整伴奏的阶段。可是戏曲伴奏哪有这么简单?京剧的伴奏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当年杨宝忠前给尚小云马连良伴奏、后长期为杨宝森伴奏,作为一个演奏员,每次要单独出场,先到台中央鞠躬致意,受到山呼海啸般的叫好和鼓掌,因为所有的观众都明白,今天,他们不光要欣赏名角的好戏了,他们还要享受杨宝忠的胡琴,这种精神上的过瘾,令他们如此如醉。那他的伴奏为什么让观众那么迷恋呢?就是因为他的伴奏,跟唱腔一样引人入胜,有徐有疾,有轻有重,慢板压住却不断加花,快板疾厉却丝丝入扣,每一个音符好似带了感情,刚好能达到听者想要的那个位置。而且京剧的伴奏,绝不会轻易更改,一旦腔定型,伴奏也随之定型,精确到每个过门的时长几乎都是一样的。比如,【杨派】的《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之后的这一大段花过门,必须要甩弓加花再加花,此处必有潮水般的叫好声,只要是【杨派】,就必须是这个过门。举个例子,按【马派】的胡琴来给【杨派】的演员拉这段,可笑吧?观众能买账吗?必然是嘘声骂声倒好声直至轰下台。而秦腔很搞笑的一点,拿随便某个演唱会来举例,一场演出竟然可以一把板胡拉到底,所有的演员、所有的唱段、板式、行当,都是一种风格,伴奏没有丝毫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演员的面孔和嗓音。而艺术的规律是一样的,秦腔原来也不是这样,辉煌时期跟京剧也类似,何以见得?可以听一听1983年的秦腔名家演唱会;当时易俗社的演员比如肖若兰、赵桂兰、张咏华、陈妙华演唱时的就一定是由易俗社的2位板胡主奏(张保华、卢东升),清唱与彩唱的效果几乎相同;而乔新贤、李夕岚、肖玉玲等几位三意社的演员演唱时,板胡又换为他们团的主奏(武雄楚等),风格立刻迥异;当时郭明霞老师来演出时,专门带了她的琴师(龚培荣),则她的唱腔风格就一定与整本演出版是统一的。这才是戏!这才是伴奏!同一个二六板,易俗社的板胡拉的紧凑繁复、花样迭出;而戏曲研究院拉的平平正正、略显拖沓;这能给一个演员用吗?试想一下,如果当年肖若兰老师的这出《藏舟》是由戏曲研究院的板胡给伴奏的,还能有这么绝美的艺术效果吗?作为肖老师的御用琴师,张保华老师的板胡真是穷极变化,空前绝后,绝对称得上是秦腔伴奏的天花板;易俗社的乐队中还创造性的加入高胡,穿插于板胡二胡之间,其独特风格立时彰显无遗。秦腔的板式众多,拿【二六】来说,就有大带板、小带板、摇板等等好多种,【慢板】就有大塌板、一锤安、懒翻身等等好多种。。。。。。能随便一听是个慢板,统一就“懒翻身”就起板了吗?这种伴奏纯粹就是糊弄观众,糟蹋艺术;但是,这种伴奏方式,却正是近20年来各种的演唱会、比赛活动中所采用的。这么搞下去,秦腔能不完?随着秦腔日趋衰落,听的人越来越少,更缺乏懂戏的观众监督,导致现在的乐队伴奏越来越趋于简单化,怎么方便怎么拉,前辈们竭力遵循的“同板不重复”、“巧拙要互见”、“紧拉慢唱”、“上板要加花”等等原则被任意打破,一场演出或演唱会,所有演员的唱都是一种伴奏方式,没有任何的变化可言,没有因剧情、演员嗓音、行当而有任何的浪花。而当年易俗社的演出,尤其是伴奏,尤其是板胡,真的可以拉出万千气象,演员和乐队达到人我合一的境界,其中以肖老师的剧目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所谓的“易俗风格”,仔细听一下,可以非常明显的听出其与其他几个院团的区别。

2、秦腔冉飞哪里人

板胡名家冉飞拉得《柳生芽》听着听着不由流泪了……秦腔九霄宫的视频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秦腔冉飞哪里人(秦腔冉飞专辑)